第65節
[反穿]寫手妹子非人類 作者:間歇性抽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白了,巴爾巴卡就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本地出版社,完全是家庭式小作坊經營。不然也不會盧卡這個老板出麵與但如玉溝通了。
而且看他的樣子,似乎完全沒有繼續發展做大的想法。
見但如玉沉默,盧卡笑了笑說道:“但小姐雖然來過倫敦,但是恐怕還沒參加過這裏的圖書展銷會吧?你如果能留到月底,我給你送幾張票,你可以去看看。哈勃柯林斯、朗曼這樣的大出版社都會參加,他們的出版風格也比較適合你的書。倫敦機會很多,值得慢慢享受和探索。”
但如玉一直沒有表態。不讚同,也不拒絕。她笑了笑:“您說得對。冒昧問一句,您當時為什麽會發郵件給我,還提出要出版我的書呢?”
她這話也有潛台詞,那就是你之前說要出版了,現在又提出可以去其他出版社看看。這不是忽悠她嗎?
盧卡笑了起來:“但小姐,如果您願意讓我們出版,我現在就可以給你簽合約。而且可以給你一個非常優厚的版稅。”
話說到這份上,但如玉再沒了顧及。她其實第一眼見到盧卡,就有想要跟對方簽約的衝動了。不單單是因為在之前的郵件往來過程中,兩人交流得非常愉快,更因為他與烏斯丁大人的相似……如果她沒有猜錯,盧卡可能是烏斯丁的後裔。
但是……她看向旁邊。板著臉孔的助理正看著她,似乎在提醒她之前答應的事情。
——不要輕易簽約,再看一看,打聽一下。
想到這裏,但如玉道:“我確實沒看過書展,很有興趣。巴爾巴卡維先生,如果您有時間,我能邀請您參加六月底的布倫登畫展嗎?我有一副畫會在那裏展出。”
布倫登畫展的時間剛好在書展之後。但如玉這麽說,顯然是想在調查之後給對方一個答複。不管是否合作,她希望雙方保持良好的關係。
這是一種非常讓人愉悅的禮貌。
盧卡聽了當即道:“布倫登畫展非常有名,但小姐的畫作能在那裏展出非常了不起。我一定會去的。但小姐,如果將來有意想要出畫集,我們巴爾巴卡永遠歡迎你。”
----
待盧卡離開,助理許芬妮便遞過來一些英國主要出版社的資料。但如玉打開看了看,道:“你的意見是……”
“但小姐,就如我之前所說,巴爾巴卡隻是一家很小的出版社。將書稿交給這樣的出版社,就算內容再好,恐怕也不可能成為暢銷書。”
但如玉挑眉:“他們雖然小,但是畢竟是老牌出版社。該有的資源都有。之前隻是沒有涉及流行出版領域……還記得嗎,就像我當初簽約盟約。最後不但我的版稅很高,銷量也不錯,盟約也借此打開了流行出版的市場。雙贏。”
許芬妮道:“是的,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我之前並沒有強烈反對你繼續與他們接觸。然而今天見麵不難看出,對方和盟約並不相同。但小姐,這個盧卡巴爾巴卡維沒有盟約李祈年那樣的魄力和野心。他隻想守著自己的家庭小作坊。所以剛才他才會主動提出讓你再考慮考慮。”
但如玉點頭。
她來之前其實已經基本確定想和巴爾巴卡達成合作了。即便對方是一個小出版社,有著盟約的成功經曆,她也不在乎。
但是今天看到盧卡的態度,她反而不確定。
雖然最後他給自己了承諾。但是那真的是承諾嗎?還僅僅是一種客氣?
“芬妮,跟這幾個出版社都接觸一下吧。既然來了,也確實沒必要死守著巴爾巴卡出版社。”但如玉道,“不過也不要勉強非和大出版社合作。”
芬妮明白這個道理:“我會好好把關條件,一定不會委屈你的書。我剛剛想到,如果最後真的跟巴爾巴卡簽約,倒也不怕推廣的問題。畢竟你有國內的人氣在,肯定不少粉絲英文版也想入手。倒時候跟巴爾巴卡商量一下,推亞馬遜之類的電商平台,再利用國內粉絲的熱度把銷量衝上去……”
但如玉見芬妮一開始思考就越想越遠,不由笑了笑。
但潮升給自己找的這個助理和之前她小打小鬧接觸過的人不同之處,就在於她的專業和敬業,甚至有點工作狂的感覺。
比如還沒來英國之前,她就整理好了一係列英國風俗習慣的提示,讓但如玉注意。方才與盧卡見麵之前她也提醒了一下該如何表現。
而之前保持沉默,在看到但如玉心裏動搖,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出版社列表和資料讓她閱讀……
所有這些都體現著她做助理的專業和敬業。
----
接下來幾天,許芬妮去和各個出版社諮詢打交道,為但如玉的書做推廣。而但如玉則在倫敦遊覽起來。
這個城市已經變得十分現代化,與記憶裏的麵貌大不相同。尤其是街上行走的年輕人,熱情奔放,大膽乖張,不時給她帶來驚喜,甚至是驚嚇。
然而當她走進一些狹窄巷陌,仔細觀察現代化背後的建築時,又欣喜地看到不少曆史留下的痕跡。
街巷、路口、樹木、天空……
但如玉閉上眼,深吸一口氣,露出滿足的表情。
----
從6月24日到27日,倫敦書展在奧林匹亞中心盛大舉行。但如玉住的地方離那裏非常近,走路十分鍾就能到。
她換了一身比較舒適休閑的服裝,和穿著十分職業化,踩著矮跟鞋的許芬妮一起走過去。
許芬妮的臉色不太好。她這幾天與出版社的接觸並不順利。雖然她已經準備的十分充分,不但帶上了但如玉翻譯的小說英文版開頭和大綱,還將國內版本的銷售數據帶了過來。她甚至準備了《瘋子迪亞洛》的網絡連載數據、如玉姑娘的網絡熱度和搜索數據等,以證明這套書的潛力。
然而大出版社畢竟是大出版社,都有著各自的流程和業務分工。像他們這樣找上門去的,和普通投稿沒什麽區別。而投稿就要等著審核。
許芬妮等不了,也不願意等。費盡心思與相關編輯接觸之後,對方看了卻道:“像這樣水平的作品,每天我們社都能收到好幾本。”
他們看不上中國國內的銷量,當然,也確實國內銷量通常對歐美的影響力不大。其次他們也不能確定文章內容是否適合歐美出版。
“放輕鬆,這件事本來就是嚐試,你知道我並不是非要大出版社不可。”但如玉見許芬妮頭疼成這樣,不由安慰。“現在情況如何?”
“有兩家出版社同意進行提前審讀,但是前提是能提供全本,至少是40%的英文翻譯稿。另外幾家出版社明確拒絕了。哦,對了還有一家說提供稿件之後簡單審核就可以出版。但是他們要買斷版權。”
但如玉搖頭:“買斷是不用考慮了。”
許芬妮點頭:“我也是這麽認為的。”
走進書展大廳,兩個人被展位擁擠和人流密度給嚇了一跳。
不過但如玉很快適應了,也慶幸自己穿了休閑裝,在人群中穿梭並不覺得疲累。
按照許芬妮的指引,但如玉走了幾家出版小說較多的出版社,看了不少最新出版的書籍。她看英文毫不費力,拿起一本先看裝幀,然後翻幾頁便能知道這書成色如何。
但如玉在幾家出版社逛下來之後,不由暗自搖頭。說實話,剛才許芬妮跟自己介紹情況,她還以為是自己的書質量不夠好,所以那些人才拒絕或者提出很差的合作條件。卻沒料到他們出版社出版推廣的書比自己寫的還有不如……
其實但如玉這是想岔了。很多出版社讓他們提供更多稿件,等待審核並不是因為但如玉寫的不好,而是這就是大出版社的現狀。稿子多,出版的機會少。就算有再多編輯看,一篇投稿從投出去,到出版社反饋也需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想要許芬妮在短短幾天內談下與大出版社的合作,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但如玉看了三天書展,除了了解到自己的定位之後,也多少有些大開眼界。她尤其對現代世界各種新奇的出版發行方式,圖書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橫向發展感到新鮮。
但如玉這次來倫敦並不是什麽秘密,而且行程也不算匆忙。所以每天到處走,看到有趣的,美麗的便用手機拍下來發到微博上。和她最初發微博差不多,照片配上簡短的文字,衝淡了如玉姑娘微博這段時間的公式化氣息,帶來不少生氣,也讓她的粉絲和讀者感到久違的熟悉。
尤其是她在許多照片中,都試圖去挖掘倫敦街頭的生活氣息,並將它們與自己熟知的過去的倫敦相比較。一邊說文化,一邊看風景,別有一番滋味。
眾人紛紛表示,這種玩法也隻有如玉大大能玩得出來。
“呀!我也去過英國,為啥我沒看到這些!”
“qaq是啊我還在倫敦留學一年呢,居然如玉大大走得這些小巷子,看到的風景我都沒看到過,太可惜了!”
“不是你們沒看到,是你們看到了也不覺得有什麽。╮(╯▽╰)╭,如果不是如玉大大這照片配上她寫的文字,我真覺得也沒什麽。”
而逛書展之後,但如玉又發現了一些可以寫的東西。比如她看到書展上的某些好書,便拍下封麵,寫一寫書籍簡介發到微博上。
還有她與某些圖書作者,出版社工作人員的聊天中知道的趣事。
如玉姑娘的微博熱度再度攀升。本來有些人因為之前這個微薄吵鬧比較多,宣傳太多而取消關注或短時間屏蔽,現在又找迴來關注了。
尤其是那些從但如玉寫長微博介紹文化,開始追看她微博的人,更是喜歡她最近發的東西。
而更多沒那麽文藝氣息,隻關注八卦的粉絲或者是好事者,卻從中嗅到了些許不尋常的信息……
——如玉姑娘這是要尋求海外出版了?
——《瘋子迪亞洛》談了海外版權?要發行英文版?
“臥槽這麽快,簡直牛x了好嗎?晉江之前是不是還沒有小說翻過英文版呢?”
“別說晉江了,估計網文都沒有吧……之前說英文版,不就是《三體》嗎?還是美國那邊出版。”
“不過你別說,如玉大大這本書如果在英國出版上市,還是挺合適的。畢竟寫的就英國幾百年前的背景。而且不是很多專家學者都出來說很符合當時曆史情況嗎?”
“那是國內專家,誰知道是不是真的?”
“ls……你沒看到有人去問過國外教授嗎?反饋都挺好的!我覺得如玉大大這本在倫敦出版肯定很合適。就是不知道是哪個出版社,好期待啊~”
---
6月29日,布倫登畫展開幕當天,但如玉並沒有作為嘉賓出席開幕式。
她的畫作雖然參與了畫展展出,但是卻是在一個不怎麽起眼的角落,而且是以missruyu這樣的名字參加的業餘級別畫作展出。所以並不是畫展的主要展覽內容。
但如玉在畫展的主展廳參觀時,盧卡慢慢走近她身邊。
“但小姐。”
“巴爾巴卡維先生。”
盧卡笑著看向牆上那張色彩衝擊十分強烈的現代派畫作,說道:“非常漂亮,不是嗎?這位畫家今年四十多了,年輕的時候重技巧,基本功紮實,卻始終在藝術上沒有突破。畫出來的畫雖然規矩漂亮,卻終究感染力差了一些。卻到了中年因為人生變故,突然性情大變,反而導致藝術水準上的突飛猛進……”
但如玉笑了:“巴爾巴卡維先生是在告訴我,不要著急,將來我也可以有這樣的作品嗎?”
盧卡道:“不敢,不過但小姐的畫作現在看上去確實比較平淡偏寫實。”
“寫實不好嗎?”
“當然也好,隻是……現在不那麽流行罷了。”盧卡指著牆上,“現在這樣的畫才能賣出錢來。”
但如玉點點頭:“沒關係,我畫畫也不過是為了紓解心情,順便記錄罷了。”
這時,許芬妮和盧卡的助理一同走過來,分別站在兩人身邊。盧卡笑了笑:“看來是談好了。”
許芬妮貼在但如玉耳邊:“10%”
☆、59|第 59 章
但如玉很滿意這個結果。雖然目前很多大作家的版稅遠遠要高於此。但是巴爾巴卡是個小出版社,而她又在歐美圈沒有半點名氣,所以這時候巴爾巴卡出版她的小說所冒風險是極大的。
雖然盧卡看過開頭之後對她評價頗高,但是能否真的觸動市場,他其實並不看好。
暢銷書作家有暢銷書作家的版稅,也有他們的好處:號召力強大和發行成本低廉。所以盡管暢銷書作家一般拿著高版稅,但是出版社也十分樂意與他們合作——原因無他,出版這些書隻賺不賠。
而像但如玉這種沒有在市場上試過水,沒有影響力的新人,出版社都必須承擔一定風險。有可能書印出來,即便數量再小也是要賠本的。
10%,對她是一個比較優厚的條件了。而盧卡願意給她這個數字,也與盟約不同。他並不是希望靠著但如玉的書去拓展市場。
賣好賣壞,他無所謂,反正靠他自己的渠道和銷售,估計虧不了。賺多少他也不指望。
巴爾巴卡的根基還在畫集上麵。
而且說實話,盧卡其實現在動的心思,是在但如玉的畫集上麵。
雖然在他看來,她的畫顯得太過保守,風格較為陳舊,可從某一個側麵來講也算是保留傳統,返璞歸真的表現。
再加上她參展了布倫登畫展。就算不是主展也算是在歐洲大陸打開了一些知名度。
如果她的小說真能有一些市場,盧卡其實不介意稍稍降低標準,為她出畫集。
而且看他的樣子,似乎完全沒有繼續發展做大的想法。
見但如玉沉默,盧卡笑了笑說道:“但小姐雖然來過倫敦,但是恐怕還沒參加過這裏的圖書展銷會吧?你如果能留到月底,我給你送幾張票,你可以去看看。哈勃柯林斯、朗曼這樣的大出版社都會參加,他們的出版風格也比較適合你的書。倫敦機會很多,值得慢慢享受和探索。”
但如玉一直沒有表態。不讚同,也不拒絕。她笑了笑:“您說得對。冒昧問一句,您當時為什麽會發郵件給我,還提出要出版我的書呢?”
她這話也有潛台詞,那就是你之前說要出版了,現在又提出可以去其他出版社看看。這不是忽悠她嗎?
盧卡笑了起來:“但小姐,如果您願意讓我們出版,我現在就可以給你簽合約。而且可以給你一個非常優厚的版稅。”
話說到這份上,但如玉再沒了顧及。她其實第一眼見到盧卡,就有想要跟對方簽約的衝動了。不單單是因為在之前的郵件往來過程中,兩人交流得非常愉快,更因為他與烏斯丁大人的相似……如果她沒有猜錯,盧卡可能是烏斯丁的後裔。
但是……她看向旁邊。板著臉孔的助理正看著她,似乎在提醒她之前答應的事情。
——不要輕易簽約,再看一看,打聽一下。
想到這裏,但如玉道:“我確實沒看過書展,很有興趣。巴爾巴卡維先生,如果您有時間,我能邀請您參加六月底的布倫登畫展嗎?我有一副畫會在那裏展出。”
布倫登畫展的時間剛好在書展之後。但如玉這麽說,顯然是想在調查之後給對方一個答複。不管是否合作,她希望雙方保持良好的關係。
這是一種非常讓人愉悅的禮貌。
盧卡聽了當即道:“布倫登畫展非常有名,但小姐的畫作能在那裏展出非常了不起。我一定會去的。但小姐,如果將來有意想要出畫集,我們巴爾巴卡永遠歡迎你。”
----
待盧卡離開,助理許芬妮便遞過來一些英國主要出版社的資料。但如玉打開看了看,道:“你的意見是……”
“但小姐,就如我之前所說,巴爾巴卡隻是一家很小的出版社。將書稿交給這樣的出版社,就算內容再好,恐怕也不可能成為暢銷書。”
但如玉挑眉:“他們雖然小,但是畢竟是老牌出版社。該有的資源都有。之前隻是沒有涉及流行出版領域……還記得嗎,就像我當初簽約盟約。最後不但我的版稅很高,銷量也不錯,盟約也借此打開了流行出版的市場。雙贏。”
許芬妮道:“是的,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我之前並沒有強烈反對你繼續與他們接觸。然而今天見麵不難看出,對方和盟約並不相同。但小姐,這個盧卡巴爾巴卡維沒有盟約李祈年那樣的魄力和野心。他隻想守著自己的家庭小作坊。所以剛才他才會主動提出讓你再考慮考慮。”
但如玉點頭。
她來之前其實已經基本確定想和巴爾巴卡達成合作了。即便對方是一個小出版社,有著盟約的成功經曆,她也不在乎。
但是今天看到盧卡的態度,她反而不確定。
雖然最後他給自己了承諾。但是那真的是承諾嗎?還僅僅是一種客氣?
“芬妮,跟這幾個出版社都接觸一下吧。既然來了,也確實沒必要死守著巴爾巴卡出版社。”但如玉道,“不過也不要勉強非和大出版社合作。”
芬妮明白這個道理:“我會好好把關條件,一定不會委屈你的書。我剛剛想到,如果最後真的跟巴爾巴卡簽約,倒也不怕推廣的問題。畢竟你有國內的人氣在,肯定不少粉絲英文版也想入手。倒時候跟巴爾巴卡商量一下,推亞馬遜之類的電商平台,再利用國內粉絲的熱度把銷量衝上去……”
但如玉見芬妮一開始思考就越想越遠,不由笑了笑。
但潮升給自己找的這個助理和之前她小打小鬧接觸過的人不同之處,就在於她的專業和敬業,甚至有點工作狂的感覺。
比如還沒來英國之前,她就整理好了一係列英國風俗習慣的提示,讓但如玉注意。方才與盧卡見麵之前她也提醒了一下該如何表現。
而之前保持沉默,在看到但如玉心裏動搖,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出版社列表和資料讓她閱讀……
所有這些都體現著她做助理的專業和敬業。
----
接下來幾天,許芬妮去和各個出版社諮詢打交道,為但如玉的書做推廣。而但如玉則在倫敦遊覽起來。
這個城市已經變得十分現代化,與記憶裏的麵貌大不相同。尤其是街上行走的年輕人,熱情奔放,大膽乖張,不時給她帶來驚喜,甚至是驚嚇。
然而當她走進一些狹窄巷陌,仔細觀察現代化背後的建築時,又欣喜地看到不少曆史留下的痕跡。
街巷、路口、樹木、天空……
但如玉閉上眼,深吸一口氣,露出滿足的表情。
----
從6月24日到27日,倫敦書展在奧林匹亞中心盛大舉行。但如玉住的地方離那裏非常近,走路十分鍾就能到。
她換了一身比較舒適休閑的服裝,和穿著十分職業化,踩著矮跟鞋的許芬妮一起走過去。
許芬妮的臉色不太好。她這幾天與出版社的接觸並不順利。雖然她已經準備的十分充分,不但帶上了但如玉翻譯的小說英文版開頭和大綱,還將國內版本的銷售數據帶了過來。她甚至準備了《瘋子迪亞洛》的網絡連載數據、如玉姑娘的網絡熱度和搜索數據等,以證明這套書的潛力。
然而大出版社畢竟是大出版社,都有著各自的流程和業務分工。像他們這樣找上門去的,和普通投稿沒什麽區別。而投稿就要等著審核。
許芬妮等不了,也不願意等。費盡心思與相關編輯接觸之後,對方看了卻道:“像這樣水平的作品,每天我們社都能收到好幾本。”
他們看不上中國國內的銷量,當然,也確實國內銷量通常對歐美的影響力不大。其次他們也不能確定文章內容是否適合歐美出版。
“放輕鬆,這件事本來就是嚐試,你知道我並不是非要大出版社不可。”但如玉見許芬妮頭疼成這樣,不由安慰。“現在情況如何?”
“有兩家出版社同意進行提前審讀,但是前提是能提供全本,至少是40%的英文翻譯稿。另外幾家出版社明確拒絕了。哦,對了還有一家說提供稿件之後簡單審核就可以出版。但是他們要買斷版權。”
但如玉搖頭:“買斷是不用考慮了。”
許芬妮點頭:“我也是這麽認為的。”
走進書展大廳,兩個人被展位擁擠和人流密度給嚇了一跳。
不過但如玉很快適應了,也慶幸自己穿了休閑裝,在人群中穿梭並不覺得疲累。
按照許芬妮的指引,但如玉走了幾家出版小說較多的出版社,看了不少最新出版的書籍。她看英文毫不費力,拿起一本先看裝幀,然後翻幾頁便能知道這書成色如何。
但如玉在幾家出版社逛下來之後,不由暗自搖頭。說實話,剛才許芬妮跟自己介紹情況,她還以為是自己的書質量不夠好,所以那些人才拒絕或者提出很差的合作條件。卻沒料到他們出版社出版推廣的書比自己寫的還有不如……
其實但如玉這是想岔了。很多出版社讓他們提供更多稿件,等待審核並不是因為但如玉寫的不好,而是這就是大出版社的現狀。稿子多,出版的機會少。就算有再多編輯看,一篇投稿從投出去,到出版社反饋也需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想要許芬妮在短短幾天內談下與大出版社的合作,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但如玉看了三天書展,除了了解到自己的定位之後,也多少有些大開眼界。她尤其對現代世界各種新奇的出版發行方式,圖書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橫向發展感到新鮮。
但如玉這次來倫敦並不是什麽秘密,而且行程也不算匆忙。所以每天到處走,看到有趣的,美麗的便用手機拍下來發到微博上。和她最初發微博差不多,照片配上簡短的文字,衝淡了如玉姑娘微博這段時間的公式化氣息,帶來不少生氣,也讓她的粉絲和讀者感到久違的熟悉。
尤其是她在許多照片中,都試圖去挖掘倫敦街頭的生活氣息,並將它們與自己熟知的過去的倫敦相比較。一邊說文化,一邊看風景,別有一番滋味。
眾人紛紛表示,這種玩法也隻有如玉大大能玩得出來。
“呀!我也去過英國,為啥我沒看到這些!”
“qaq是啊我還在倫敦留學一年呢,居然如玉大大走得這些小巷子,看到的風景我都沒看到過,太可惜了!”
“不是你們沒看到,是你們看到了也不覺得有什麽。╮(╯▽╰)╭,如果不是如玉大大這照片配上她寫的文字,我真覺得也沒什麽。”
而逛書展之後,但如玉又發現了一些可以寫的東西。比如她看到書展上的某些好書,便拍下封麵,寫一寫書籍簡介發到微博上。
還有她與某些圖書作者,出版社工作人員的聊天中知道的趣事。
如玉姑娘的微博熱度再度攀升。本來有些人因為之前這個微薄吵鬧比較多,宣傳太多而取消關注或短時間屏蔽,現在又找迴來關注了。
尤其是那些從但如玉寫長微博介紹文化,開始追看她微博的人,更是喜歡她最近發的東西。
而更多沒那麽文藝氣息,隻關注八卦的粉絲或者是好事者,卻從中嗅到了些許不尋常的信息……
——如玉姑娘這是要尋求海外出版了?
——《瘋子迪亞洛》談了海外版權?要發行英文版?
“臥槽這麽快,簡直牛x了好嗎?晉江之前是不是還沒有小說翻過英文版呢?”
“別說晉江了,估計網文都沒有吧……之前說英文版,不就是《三體》嗎?還是美國那邊出版。”
“不過你別說,如玉大大這本書如果在英國出版上市,還是挺合適的。畢竟寫的就英國幾百年前的背景。而且不是很多專家學者都出來說很符合當時曆史情況嗎?”
“那是國內專家,誰知道是不是真的?”
“ls……你沒看到有人去問過國外教授嗎?反饋都挺好的!我覺得如玉大大這本在倫敦出版肯定很合適。就是不知道是哪個出版社,好期待啊~”
---
6月29日,布倫登畫展開幕當天,但如玉並沒有作為嘉賓出席開幕式。
她的畫作雖然參與了畫展展出,但是卻是在一個不怎麽起眼的角落,而且是以missruyu這樣的名字參加的業餘級別畫作展出。所以並不是畫展的主要展覽內容。
但如玉在畫展的主展廳參觀時,盧卡慢慢走近她身邊。
“但小姐。”
“巴爾巴卡維先生。”
盧卡笑著看向牆上那張色彩衝擊十分強烈的現代派畫作,說道:“非常漂亮,不是嗎?這位畫家今年四十多了,年輕的時候重技巧,基本功紮實,卻始終在藝術上沒有突破。畫出來的畫雖然規矩漂亮,卻終究感染力差了一些。卻到了中年因為人生變故,突然性情大變,反而導致藝術水準上的突飛猛進……”
但如玉笑了:“巴爾巴卡維先生是在告訴我,不要著急,將來我也可以有這樣的作品嗎?”
盧卡道:“不敢,不過但小姐的畫作現在看上去確實比較平淡偏寫實。”
“寫實不好嗎?”
“當然也好,隻是……現在不那麽流行罷了。”盧卡指著牆上,“現在這樣的畫才能賣出錢來。”
但如玉點點頭:“沒關係,我畫畫也不過是為了紓解心情,順便記錄罷了。”
這時,許芬妮和盧卡的助理一同走過來,分別站在兩人身邊。盧卡笑了笑:“看來是談好了。”
許芬妮貼在但如玉耳邊:“10%”
☆、59|第 59 章
但如玉很滿意這個結果。雖然目前很多大作家的版稅遠遠要高於此。但是巴爾巴卡是個小出版社,而她又在歐美圈沒有半點名氣,所以這時候巴爾巴卡出版她的小說所冒風險是極大的。
雖然盧卡看過開頭之後對她評價頗高,但是能否真的觸動市場,他其實並不看好。
暢銷書作家有暢銷書作家的版稅,也有他們的好處:號召力強大和發行成本低廉。所以盡管暢銷書作家一般拿著高版稅,但是出版社也十分樂意與他們合作——原因無他,出版這些書隻賺不賠。
而像但如玉這種沒有在市場上試過水,沒有影響力的新人,出版社都必須承擔一定風險。有可能書印出來,即便數量再小也是要賠本的。
10%,對她是一個比較優厚的條件了。而盧卡願意給她這個數字,也與盟約不同。他並不是希望靠著但如玉的書去拓展市場。
賣好賣壞,他無所謂,反正靠他自己的渠道和銷售,估計虧不了。賺多少他也不指望。
巴爾巴卡的根基還在畫集上麵。
而且說實話,盧卡其實現在動的心思,是在但如玉的畫集上麵。
雖然在他看來,她的畫顯得太過保守,風格較為陳舊,可從某一個側麵來講也算是保留傳統,返璞歸真的表現。
再加上她參展了布倫登畫展。就算不是主展也算是在歐洲大陸打開了一些知名度。
如果她的小說真能有一些市場,盧卡其實不介意稍稍降低標準,為她出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