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戰神,窩要給你生猴子 作者:青色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誌遠知道內情,越發不敢開口勸,借著起身倒水的動作離明顯低氣壓的少將軍遠了些。
上官千殺一手抵住右邊眉骨處,一手按著地圖一角,待舌根底下的鐵鏽味兒退下去了,如常開口道:“這處地方……”
高誌遠與李強任又對視一眼,猶豫著坐過去,接著方才被打斷的地方看下去。
上官千殺手指按著地圖上那曲曲折折的線路,卻許久沒再說話。無數細小嘈雜的聲音在他耳膜裏鼓噪著,令他頭暈眼脹,幾乎看不清近在咫尺的地圖。他定了定神,感到耳膜裏那些細小嘈雜的聲音漸漸匯集清晰起來,絲絲縷縷合成一句“她走了”。這一聲入耳,宛如炸雷在心,令他驚痛難當。
上官千殺手臂抵在案幾上撐住上半身,低低道:“你們下去。”
高誌遠與李強任不敢違拗,當即應聲退下。
營帳中空寂下來,上官千殺死死按住右邊眉骨,隻覺頭痛欲裂。三天來寢食難安的等待,等來的就是這樣一個答案。
可笑!哈哈,真是可笑!
“師兄,我來了。”一聲熟悉的聲音從營帳外傳來。
南宮玉韜挑開帳簾走了進來,一身銀色錦袍,氣色很好,頗有點容光煥發的樣子。他晃著折扇走到上官千殺麵前去,看了他一眼,微微一愣俯□來關切道:“師兄,你是不是……又犯了?”
上官千殺挪開撐著腦袋的手,淡淡道:“無妨。”麵上已是一派平靜。
南宮玉韜在他左首的蒲團上坐了下來,笑道:“當初玉如軍的事情,對不住了。”他衝著上官千殺一抱拳,“那會兒七七還小,我隻當她小孩子玩笑,也想看看她能折騰出什麽事兒來,便答應了。因不是什麽大事,也沒告訴你。”
上官千殺抬眸看著他,她是何其信任山淼,樁樁件件都對他講了。這卻又是他冤枉七七。那日迴到府衙,這件事七七不覺得有什麽關係,就直接對南宮玉韜講了;但是戰神大人要她選擇的事情,她卻是誰也沒告訴。在七七心中,其實有個隻屬於她與戰神大人的小世界。什麽是能與大家分享的,什麽是隻屬於她和戰神大人小世界的,她其實有自己的標杆。隻是她為人向來活潑外向,這一點就很難被人察覺。
南宮玉韜聳聳肩,繼續笑道:“要說起來,這事兒怪我,也沒想到你們日後會這樣好了。若是為了四五年前的舊事生了齟齬,大可不必。”他又晃了晃折扇,“那天七七從你那裏迴來,傷心地真是……”他嘖嘖兩聲,“說痛不欲生都不算誇張了。”
上官千殺聽到這裏,閉了閉眼睛,沉聲道:“你來是有什麽事?”說什麽痛不欲生,如今不一樣不告而別了嗎?在上官千殺看來,七七與山淼如今已是一條船上的人,從山淼口中講出來的關於七七的話,也就聽聽作罷了。
南宮玉韜見他這樣問,知道他是不想繼續方才的話題了,因笑道:“倒不是我有什麽事,而是七七臨走前囑托我,要我來代她跟你道個別。”
何時輪到山淼來替七七向他道別了?
上官千殺心中刺痛,麵上不顯,隻站起身來,淡淡道:“我知道了。”竟是要送南宮玉韜出去的意思。
南宮玉韜從來不是不識趣的人,起身就走,出了帳門,想起蠢萌小表妹的囑托,猶豫了一下,還是添了一句,“師兄,她不是不想跟你道別,而是不敢跟你道別。”
上官千殺淡淡“嗯”了一聲,看了南宮玉韜一眼,“說完了?”
南宮玉韜晃了晃折扇,沒再說話,預感到來日蠢萌小表妹會為這次的不告而別付出慘痛代價。
兩人正立在帳門外,高誌遠捧著一封急件大汗淋漓跑了過來呈給上官千殺。
上官千殺心緒煩亂,直接撕開了信封,原本以為是尋常匯報,掃了一眼麵色就端凝起來,定下神來細看。
南宮玉韜在一旁見他麵色不對,猜到應該是有關京中情形的信件,正想著,卻見上官千殺將那封信件遞了過來。
南宮玉韜低頭一看,手上正搖晃著的折扇不禁一頓,隻見那信件翔實記載了胡太妃是如何反了之後扶持靜王上位的。總結起來與張新敬發給孟七七的“禁宮大火,胡馬作亂”八個字並無太大差別。唯一的不同,就是這封翔實的記載中寫道:帝後俱亡於大火中。
上官千殺看著南宮玉韜的臉色,了然問道:“她不知道?”
南宮玉韜遲疑了一下,“她……不知道帝後俱亡一事。”
上官千殺皺緊了眉頭,方才還因為女孩的不告而別而傷心至於嘔血,此刻卻身不由己般地擔心起她來。
孟七七對於變態表哥怎麽代替她向戰神大人告別的事情暫且還不知道,她一路到了並州,與她二哥孟如琦按照約定好的匯合在一起。兄妹二人快馬加鞭,向京都疾馳而去。
出了並州,一路向北,偶爾歇下了時,孟七七與孟如琦也會聽到田塍巷陌的大人小孩談論起京都的大亂。漸漸的,禁宮奸人作亂,夜起大火,帝後俱亡,胡太妃臨危出麵,擒住奸賊,與靜王合力匡正朝廷之事,已是流傳民間。
等到孟七七與孟如琦到了京都郊外,遠遠的就已經能看到城牆上掛起的白色布條。張新敬在城外三十裏迎到孟七七,數月不見,他整個人瘦了整整一圈。
一見到孟七七,張新敬便跪倒在地,泣道:“屬下無能……”
孟七七倒還鎮定,虛扶他起來,道:“我都知道了。”
這淡定的態度倒把張新敬弄得一愣。
☆、第110章
張新敬愣了愣,順著孟七七虛扶他的動作慢慢起身,小心地打量了自家公主一眼,隻見她聽了這樣的噩耗麵上卻並無哀痛之色,便知道其中定有蹊蹺。他的目光在孟七七披在身上的紅狐皮衣上一轉——那樣鮮豔喜慶的紅色,此刻反倒令他安下心來。
孟七七抬頭看著她二哥孟如琦走過來,對張新靜道:“這些日子托賴你照顧府上了。”
張新敬忙道:“屬下份內之事。”
孟七七招手喚來不遠處的兩名士卒,道:“你這番出來京郊也勞累了,且隨他們下去歇息吧。”
張新敬是文職,鮮少這樣外出奔波。這一次他騎馬三十裏而來,又趕得急,還要避開胡馬等人的耳目,的確顯得有些疲累。
孟如琦走到近前,與孟七七一同看著張新敬遠去的背影,問道:“你府上的幕僚?京裏情況怎樣了?”
孟如琦是年已經十七歲了。孟七七旬月前離京的時候,她爹娘正聯手給孟如琦選定名門淑女,當時已經篩選了三輪,最後留下了三個適齡少女在比較。她爹娘衡量來衡量去,拿不定主意;倒是孟如琦沒事兒人一樣,絲毫不關注自己未來媳婦會是誰。用他的話來說,京裏體麵人家出來的女孩都一個模子的。
不等孟七七迴答,孟如琦又道:“總之父皇與母後安全就行。大姐有薑家護著,想來胡太妃這會兒也顧不上為難她。”他們大姐孟俊娣剛生下薑家第四代的長男不到半年。
孟七七思索著道:“眼下是無礙,久了總是不妥。”她這些日子趕路之時一直在心裏盤算著,“咱們向江東王柳繼業借的一萬兵倒是明後日就到了,隻是也起不了太大作用。”等她手下的西北軍趕到京都附近,總也還要半個多月。
孟如琦道:“一萬兵不算多,不過對付胡太妃與靜王也差不多了。”他遠眺著城牆方向,“京都守軍半數能為我所用。”他這兩三年都在京都軍營裏打熬,與裏麵的校尉各頭目等倒是多半交好。“胡太妃與靜王府的人,在京都的滿打滿算也就一萬人。”他衝著孟七七咧咧嘴,“小妹,一萬對一萬,輸贏各半——你信不信二哥?”
“我當然信你能贏。”孟七七笑了笑,這贏並不隻是在兵力上的。現下是胡太妃與靜王混淆視聽,在她爹娘“已死”的情況下,暫且竊據高位。京中大族此時都還安靜查看事態而已。若是她二哥站出來,胡太妃的“正統”也就破滅了。名不正,言不順,事情就很難成。
隻是胡太妃與靜王是在眼前的,還有戰神大人在背後看不到的地方——這些,她二哥現在卻還不知道。別說她二哥,整個南朝隻怕都沒人能想到。畢竟以無數次犧牲證明的上官軍的忠誠已經深入人心,好像那是流淌在他們血液中的一樣。殊不知,世事難料。
這些不到萬不得已,孟七七卻不願對她二哥明言。在孟七七心裏,她實在不願意戰神大人對她父親的敵意被自己親人知曉。消除戰神大人單向的敵意已經很難了,一旦挑明了,變成了雙方互相的仇恨,那才真是無法善了。
因此孟七七隻道:“再等等吧,等與大哥匯合了。”她當初離京前的安排,一是確保了父母的安全;二是在事發前讓人悄悄將她大哥一家送出了京都。至於她二哥,本就是個不羈的性子,原本自己在南邊遊走,上個月接到孟七七消息後就往並州去等她了。
孟如琦道:“你不是說讓人把大哥送到京郊北邊去了嗎?”他看了一眼日頭,“早上找人去送的信,這會兒大哥也該到了。”
孟七七點點頭,微一沉吟,道:“二哥,你在這裏等大哥。我去京裏看看。”
孟如琦不放心道:“你這會兒去進城,萬一被發現……”
孟七七笑道:“我是女子,妨礙不大的。”會不會被發現另說,隻是改朝換代這種事兒,大約是因為從來沒有女子做皇帝的——在胡太妃等人眼中看來,她的威脅自然比兩個哥哥小許多。這也是為什麽她大姐能在京中安然無恙的原因。換成她大哥,就算沒被殺掉,也早會被囚禁起來了。
孟如琦知道自己這個妹妹從小就有主意,這半年多來的事情,他基本都是聽妹妹的話,都有點形成習慣了——畢竟聽小妹的,一直都沒出過錯。這會兒聽孟七七說要去城裏,他倒沒質疑她的決定,隻是擔心是否不太安全。
孟七七拍了拍她二哥手臂,讓他放心,而後換了一身普通百姓裝扮,隻帶了啞公一個人就往城門而去。
城門守備森嚴,出入都要路引。這些孟七七自然都備下了。城門樓洞底下倒是貼了尋人的皇榜,孟七七看了一眼,不禁想笑。尋的不是別人,正是她本人。隻是那畫像實在慘不忍睹,就是她自己也認不出來,若非旁邊標注了“安陽公主”四個字,她真不知道那畫的是什麽人。
已經是十一月了,京都也冷起來,雖然還沒有冷到下雪結冰,卻也令人縮手縮腳。樓門洞底下的士兵呆著一張臉,雙手揣在袖子裏,將武器橫七豎八歪在牆上,衝著灰撲撲的人龍啞著嗓子嚷嚷著:“下一個,下一個……快點,快點……說你呢!”
孟七七挨了一聲嗬斥,像普通百姓那樣垂下頭來,將路引在那士兵麵前亮了一亮。
那士兵掃了一眼文書,又掃了一眼孟七七,潦草一點頭,“過。下一個……”
孟七七走出城門樓時,又瞅了一眼牆上的畫像,忍不住嘴角一抽——那畫像真是太抽象了。
大約是因為這次事變,整個震蕩隻發生在禁宮,隻是那一場大火而已。街上的普通百姓都還是往日的樣子,既不驚慌也不難過。宮裏傳出來的“帝後俱亡,兩位皇子一並罹難,小公主下落不明”的消息,對他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太大影響。是的,根據孟七七走街串巷聽到的流言來看,胡太妃散播的消息已經從最開始的隻是“帝後俱亡”,升級到她家沒有活著的男丁了。這樣看來就算她大哥二哥還在人世,這消息一旦散出去了,就代表著胡太妃已經決心讓他們真的消失了。
孟七七一邊想著一邊沿路慢慢走著,身後跟著啞公。
冷冷的雨絲從灰蒙蒙的天空中飄落下來。
孟七七攥緊了領口,轉過街角的時候聽到兩個背著小孩的老婆婆在說話。她們說這是歸元帝去了,老天爺在哭呢。孟七七聽到這裏倒是呆了一呆。她爹自認這皇帝做得毫無建樹,不意“去了”之後,倒還有百姓附會追憶。那兩個老婆婆的閑話,分明透著認為歸元帝是個好皇帝的意思在裏麵。否則,百姓心中洞察一切的“老天爺”又怎麽會為歸元帝的離世而哭泣呢?
恍惚地想著這些,孟七七漸漸覺得眼前的景色異常熟悉起來。
“小姑娘,你許久不曾來了啊?”牆角坐著的一個白胡子老爺爺慈祥地看著她,他麵前擺著五顏六色的糖畫,背後是一處深宅大院,頭頂上的垂絲海棠已經沒有凋謝了紅的花綠的葉,隻有光禿禿的枝子橫在那裏,顯得分外蕭索。
孟七七“唔”了一聲,打量了一圈周遭景物,才察覺自己竟是不知不覺走到芙蓉路上來了。她隔著迷蒙冷雨,望向空寂的芙蓉路盡頭,那裏是她曾經無比熟悉的大校場。
那裏曾經有上萬熱血士卒操練呐喊,那裏曾經有過她到訪的痕跡,那裏還曾經有過……一名眉眼俊朗的少年將軍。
那少年有著長長的睫毛和一笑就會露出來的可愛虎牙。那少年曾經無數次騎著高頭大馬帶她走過這一條芙蓉路。那時候,這條路上人來人往,擺著熱鬧的集市……
“這次自個兒來的啊?”白胡子老爺爺笑眯眯問著,手上不停,撚揉提拉,很快又是一隻顏色鮮亮的糖畫出爐。
孟七七又“唔”了一聲,忽然覺得嗓子發哽,她下意識迴頭,卻隻見一身灰衣的啞公耷拉著眼皮跟在一射之遠的地方。她的少年,已不再此間。唯有向記憶中去尋訪一二了。
孟七七捂住眼睛,等壓下那股酸澀後,這才走到白胡子老爺爺身邊,像從前那樣,在他身邊緩緩蹲□來。
老爺爺手上忙著,笑嗬嗬道:“小姑娘等一等。做完這隻就到你了……你今天想要個什麽樣的?”
孟七七定定看著老爺爺手上飛快成型的糖畫,心裏被突然湧上來的迴憶攪得一團亂,呆呆道:“什麽樣的都可以……”她搖搖頭,手撐在頭頂,擋住綿綿的雨絲,環顧空寂的街道,指著一旁問道:“原本賣麵具的那對夫妻呢?”
老爺爺笑道:“上午還在的,方才下雨,大家怕淋壞了貨物,都匆忙迴家去了。”
孟七七道:“大家都走了,你怎得不走呢?”
老爺爺笑道:“走?往哪裏走?往哪裏走,不都還是在落雨嘛。”
孟七七聽到這話,卻是心裏一痛,默想著,她和戰神大人這一段感情就像注定會遇雨的路途一樣。不管她走快些走慢些,向左走向右走,那雨還是會一樣地落下來。
老爺爺卻又道:“實則是我收了一位大主顧的銀錢,人家還沒來取糖畫,我就走了算什麽事兒?”他吹胡子瞪眼,倒有幾分好笑,“老頭子可不是那樣偷奸摸滑的人。”
孟七七聞言笑了,心底的悲傷倒是被衝淡了幾分,接口與那老爺爺聊起來。一老一少,倒也聊得投契。便在此時,從濛濛煙雨中走出來一個人。
孟七七隨意看了一眼,隻見來的是個綠帽藍衣的年輕人。這人雖然是男子打扮,容貌卻顯出幾分女相。年輕人走到攤前,取了老爺爺包好的糖畫。
孟七七笑對老爺爺道:“這就是你的大主顧麽?”
老爺爺笑嗬嗬點頭,道:“是哩,隔幾個月就來買一次,這些年沒斷過哩。”說著,取了材料開始給孟七七做糖畫。
那年輕人卻是奇怪,就在一旁的屋簷下坐下來,對著漫天絲雨,慢條斯理拆開包好的糖畫。
老爺爺把給孟七七的糖畫做好,起身準備迴家。
孟七七遞過銀錢去,卻被老爺爺推了迴來。
“送你吃著玩吧。”老爺爺笑眯眯地,一雙洞察世情的小眼睛裏放著溫暖的光,他像對自己孫女那樣慈愛道:“小姑娘莫要難過哩,爺爺送你吃糖畫。”見女孩收起銀錢發起呆來,他便背起插了五顏六色糖畫的箱子,晃晃悠悠往路盡頭走去。
原來她的難過竟是如此顯而易見。
孟七七低下頭來,盯著手上的糖畫——是老爺爺最拿手的翠鳥,一對碧綠色的鳥兒停在棕色的樹枝上,交頸呢喃,好不親密。
想起往日的相依相伴,再看今日的形單影隻,更兼誤會重重、相隔萬裏,孟七七隻覺悲從中來。她鼻中一酸,再忍不住,眼淚撲簌簌掉下來,砸在糖畫上。她把糖畫含在口中,吮吸著甜蜜的糖汁,哭得更歡了。
就這麽哭了一會兒,孟七七抽抽鼻子,一抬頭……就看到那個年輕人坐在屋簷下的台階上靜靜看著她。
怎一個“糗”字了得!
孟七七對上那年輕人的視線,抽出嘴裏的糖畫來,有點尷尬地解釋道:“那個……我想起從前跟我一塊來買糖畫的人來。”
年輕人仍是靜靜看著她,黑白分明的眼睛裏波瀾不興。
“現下隻有我自己了……”孟七七又添了一句,迴過神來,覺得這樣的解釋有點傻,她的肩膀塌了下來,歎氣道:“沒什麽……不好意思打擾你了。”她原本想說,“不好意思嚇到你了”,畢竟誰突然看到個女瘋子站在街上吃著糖畫大哭都會吃驚的,但是看那年輕人仍是安安靜靜的樣子,孟七七隻聳了聳肩,打算離開。
就在她轉身的瞬間,始終沉默地年輕人卻開口了,“我懂。”
孟七七疑惑地看過去。
上官千殺一手抵住右邊眉骨處,一手按著地圖一角,待舌根底下的鐵鏽味兒退下去了,如常開口道:“這處地方……”
高誌遠與李強任又對視一眼,猶豫著坐過去,接著方才被打斷的地方看下去。
上官千殺手指按著地圖上那曲曲折折的線路,卻許久沒再說話。無數細小嘈雜的聲音在他耳膜裏鼓噪著,令他頭暈眼脹,幾乎看不清近在咫尺的地圖。他定了定神,感到耳膜裏那些細小嘈雜的聲音漸漸匯集清晰起來,絲絲縷縷合成一句“她走了”。這一聲入耳,宛如炸雷在心,令他驚痛難當。
上官千殺手臂抵在案幾上撐住上半身,低低道:“你們下去。”
高誌遠與李強任不敢違拗,當即應聲退下。
營帳中空寂下來,上官千殺死死按住右邊眉骨,隻覺頭痛欲裂。三天來寢食難安的等待,等來的就是這樣一個答案。
可笑!哈哈,真是可笑!
“師兄,我來了。”一聲熟悉的聲音從營帳外傳來。
南宮玉韜挑開帳簾走了進來,一身銀色錦袍,氣色很好,頗有點容光煥發的樣子。他晃著折扇走到上官千殺麵前去,看了他一眼,微微一愣俯□來關切道:“師兄,你是不是……又犯了?”
上官千殺挪開撐著腦袋的手,淡淡道:“無妨。”麵上已是一派平靜。
南宮玉韜在他左首的蒲團上坐了下來,笑道:“當初玉如軍的事情,對不住了。”他衝著上官千殺一抱拳,“那會兒七七還小,我隻當她小孩子玩笑,也想看看她能折騰出什麽事兒來,便答應了。因不是什麽大事,也沒告訴你。”
上官千殺抬眸看著他,她是何其信任山淼,樁樁件件都對他講了。這卻又是他冤枉七七。那日迴到府衙,這件事七七不覺得有什麽關係,就直接對南宮玉韜講了;但是戰神大人要她選擇的事情,她卻是誰也沒告訴。在七七心中,其實有個隻屬於她與戰神大人的小世界。什麽是能與大家分享的,什麽是隻屬於她和戰神大人小世界的,她其實有自己的標杆。隻是她為人向來活潑外向,這一點就很難被人察覺。
南宮玉韜聳聳肩,繼續笑道:“要說起來,這事兒怪我,也沒想到你們日後會這樣好了。若是為了四五年前的舊事生了齟齬,大可不必。”他又晃了晃折扇,“那天七七從你那裏迴來,傷心地真是……”他嘖嘖兩聲,“說痛不欲生都不算誇張了。”
上官千殺聽到這裏,閉了閉眼睛,沉聲道:“你來是有什麽事?”說什麽痛不欲生,如今不一樣不告而別了嗎?在上官千殺看來,七七與山淼如今已是一條船上的人,從山淼口中講出來的關於七七的話,也就聽聽作罷了。
南宮玉韜見他這樣問,知道他是不想繼續方才的話題了,因笑道:“倒不是我有什麽事,而是七七臨走前囑托我,要我來代她跟你道個別。”
何時輪到山淼來替七七向他道別了?
上官千殺心中刺痛,麵上不顯,隻站起身來,淡淡道:“我知道了。”竟是要送南宮玉韜出去的意思。
南宮玉韜從來不是不識趣的人,起身就走,出了帳門,想起蠢萌小表妹的囑托,猶豫了一下,還是添了一句,“師兄,她不是不想跟你道別,而是不敢跟你道別。”
上官千殺淡淡“嗯”了一聲,看了南宮玉韜一眼,“說完了?”
南宮玉韜晃了晃折扇,沒再說話,預感到來日蠢萌小表妹會為這次的不告而別付出慘痛代價。
兩人正立在帳門外,高誌遠捧著一封急件大汗淋漓跑了過來呈給上官千殺。
上官千殺心緒煩亂,直接撕開了信封,原本以為是尋常匯報,掃了一眼麵色就端凝起來,定下神來細看。
南宮玉韜在一旁見他麵色不對,猜到應該是有關京中情形的信件,正想著,卻見上官千殺將那封信件遞了過來。
南宮玉韜低頭一看,手上正搖晃著的折扇不禁一頓,隻見那信件翔實記載了胡太妃是如何反了之後扶持靜王上位的。總結起來與張新敬發給孟七七的“禁宮大火,胡馬作亂”八個字並無太大差別。唯一的不同,就是這封翔實的記載中寫道:帝後俱亡於大火中。
上官千殺看著南宮玉韜的臉色,了然問道:“她不知道?”
南宮玉韜遲疑了一下,“她……不知道帝後俱亡一事。”
上官千殺皺緊了眉頭,方才還因為女孩的不告而別而傷心至於嘔血,此刻卻身不由己般地擔心起她來。
孟七七對於變態表哥怎麽代替她向戰神大人告別的事情暫且還不知道,她一路到了並州,與她二哥孟如琦按照約定好的匯合在一起。兄妹二人快馬加鞭,向京都疾馳而去。
出了並州,一路向北,偶爾歇下了時,孟七七與孟如琦也會聽到田塍巷陌的大人小孩談論起京都的大亂。漸漸的,禁宮奸人作亂,夜起大火,帝後俱亡,胡太妃臨危出麵,擒住奸賊,與靜王合力匡正朝廷之事,已是流傳民間。
等到孟七七與孟如琦到了京都郊外,遠遠的就已經能看到城牆上掛起的白色布條。張新敬在城外三十裏迎到孟七七,數月不見,他整個人瘦了整整一圈。
一見到孟七七,張新敬便跪倒在地,泣道:“屬下無能……”
孟七七倒還鎮定,虛扶他起來,道:“我都知道了。”
這淡定的態度倒把張新敬弄得一愣。
☆、第110章
張新敬愣了愣,順著孟七七虛扶他的動作慢慢起身,小心地打量了自家公主一眼,隻見她聽了這樣的噩耗麵上卻並無哀痛之色,便知道其中定有蹊蹺。他的目光在孟七七披在身上的紅狐皮衣上一轉——那樣鮮豔喜慶的紅色,此刻反倒令他安下心來。
孟七七抬頭看著她二哥孟如琦走過來,對張新靜道:“這些日子托賴你照顧府上了。”
張新敬忙道:“屬下份內之事。”
孟七七招手喚來不遠處的兩名士卒,道:“你這番出來京郊也勞累了,且隨他們下去歇息吧。”
張新敬是文職,鮮少這樣外出奔波。這一次他騎馬三十裏而來,又趕得急,還要避開胡馬等人的耳目,的確顯得有些疲累。
孟如琦走到近前,與孟七七一同看著張新敬遠去的背影,問道:“你府上的幕僚?京裏情況怎樣了?”
孟如琦是年已經十七歲了。孟七七旬月前離京的時候,她爹娘正聯手給孟如琦選定名門淑女,當時已經篩選了三輪,最後留下了三個適齡少女在比較。她爹娘衡量來衡量去,拿不定主意;倒是孟如琦沒事兒人一樣,絲毫不關注自己未來媳婦會是誰。用他的話來說,京裏體麵人家出來的女孩都一個模子的。
不等孟七七迴答,孟如琦又道:“總之父皇與母後安全就行。大姐有薑家護著,想來胡太妃這會兒也顧不上為難她。”他們大姐孟俊娣剛生下薑家第四代的長男不到半年。
孟七七思索著道:“眼下是無礙,久了總是不妥。”她這些日子趕路之時一直在心裏盤算著,“咱們向江東王柳繼業借的一萬兵倒是明後日就到了,隻是也起不了太大作用。”等她手下的西北軍趕到京都附近,總也還要半個多月。
孟如琦道:“一萬兵不算多,不過對付胡太妃與靜王也差不多了。”他遠眺著城牆方向,“京都守軍半數能為我所用。”他這兩三年都在京都軍營裏打熬,與裏麵的校尉各頭目等倒是多半交好。“胡太妃與靜王府的人,在京都的滿打滿算也就一萬人。”他衝著孟七七咧咧嘴,“小妹,一萬對一萬,輸贏各半——你信不信二哥?”
“我當然信你能贏。”孟七七笑了笑,這贏並不隻是在兵力上的。現下是胡太妃與靜王混淆視聽,在她爹娘“已死”的情況下,暫且竊據高位。京中大族此時都還安靜查看事態而已。若是她二哥站出來,胡太妃的“正統”也就破滅了。名不正,言不順,事情就很難成。
隻是胡太妃與靜王是在眼前的,還有戰神大人在背後看不到的地方——這些,她二哥現在卻還不知道。別說她二哥,整個南朝隻怕都沒人能想到。畢竟以無數次犧牲證明的上官軍的忠誠已經深入人心,好像那是流淌在他們血液中的一樣。殊不知,世事難料。
這些不到萬不得已,孟七七卻不願對她二哥明言。在孟七七心裏,她實在不願意戰神大人對她父親的敵意被自己親人知曉。消除戰神大人單向的敵意已經很難了,一旦挑明了,變成了雙方互相的仇恨,那才真是無法善了。
因此孟七七隻道:“再等等吧,等與大哥匯合了。”她當初離京前的安排,一是確保了父母的安全;二是在事發前讓人悄悄將她大哥一家送出了京都。至於她二哥,本就是個不羈的性子,原本自己在南邊遊走,上個月接到孟七七消息後就往並州去等她了。
孟如琦道:“你不是說讓人把大哥送到京郊北邊去了嗎?”他看了一眼日頭,“早上找人去送的信,這會兒大哥也該到了。”
孟七七點點頭,微一沉吟,道:“二哥,你在這裏等大哥。我去京裏看看。”
孟如琦不放心道:“你這會兒去進城,萬一被發現……”
孟七七笑道:“我是女子,妨礙不大的。”會不會被發現另說,隻是改朝換代這種事兒,大約是因為從來沒有女子做皇帝的——在胡太妃等人眼中看來,她的威脅自然比兩個哥哥小許多。這也是為什麽她大姐能在京中安然無恙的原因。換成她大哥,就算沒被殺掉,也早會被囚禁起來了。
孟如琦知道自己這個妹妹從小就有主意,這半年多來的事情,他基本都是聽妹妹的話,都有點形成習慣了——畢竟聽小妹的,一直都沒出過錯。這會兒聽孟七七說要去城裏,他倒沒質疑她的決定,隻是擔心是否不太安全。
孟七七拍了拍她二哥手臂,讓他放心,而後換了一身普通百姓裝扮,隻帶了啞公一個人就往城門而去。
城門守備森嚴,出入都要路引。這些孟七七自然都備下了。城門樓洞底下倒是貼了尋人的皇榜,孟七七看了一眼,不禁想笑。尋的不是別人,正是她本人。隻是那畫像實在慘不忍睹,就是她自己也認不出來,若非旁邊標注了“安陽公主”四個字,她真不知道那畫的是什麽人。
已經是十一月了,京都也冷起來,雖然還沒有冷到下雪結冰,卻也令人縮手縮腳。樓門洞底下的士兵呆著一張臉,雙手揣在袖子裏,將武器橫七豎八歪在牆上,衝著灰撲撲的人龍啞著嗓子嚷嚷著:“下一個,下一個……快點,快點……說你呢!”
孟七七挨了一聲嗬斥,像普通百姓那樣垂下頭來,將路引在那士兵麵前亮了一亮。
那士兵掃了一眼文書,又掃了一眼孟七七,潦草一點頭,“過。下一個……”
孟七七走出城門樓時,又瞅了一眼牆上的畫像,忍不住嘴角一抽——那畫像真是太抽象了。
大約是因為這次事變,整個震蕩隻發生在禁宮,隻是那一場大火而已。街上的普通百姓都還是往日的樣子,既不驚慌也不難過。宮裏傳出來的“帝後俱亡,兩位皇子一並罹難,小公主下落不明”的消息,對他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太大影響。是的,根據孟七七走街串巷聽到的流言來看,胡太妃散播的消息已經從最開始的隻是“帝後俱亡”,升級到她家沒有活著的男丁了。這樣看來就算她大哥二哥還在人世,這消息一旦散出去了,就代表著胡太妃已經決心讓他們真的消失了。
孟七七一邊想著一邊沿路慢慢走著,身後跟著啞公。
冷冷的雨絲從灰蒙蒙的天空中飄落下來。
孟七七攥緊了領口,轉過街角的時候聽到兩個背著小孩的老婆婆在說話。她們說這是歸元帝去了,老天爺在哭呢。孟七七聽到這裏倒是呆了一呆。她爹自認這皇帝做得毫無建樹,不意“去了”之後,倒還有百姓附會追憶。那兩個老婆婆的閑話,分明透著認為歸元帝是個好皇帝的意思在裏麵。否則,百姓心中洞察一切的“老天爺”又怎麽會為歸元帝的離世而哭泣呢?
恍惚地想著這些,孟七七漸漸覺得眼前的景色異常熟悉起來。
“小姑娘,你許久不曾來了啊?”牆角坐著的一個白胡子老爺爺慈祥地看著她,他麵前擺著五顏六色的糖畫,背後是一處深宅大院,頭頂上的垂絲海棠已經沒有凋謝了紅的花綠的葉,隻有光禿禿的枝子橫在那裏,顯得分外蕭索。
孟七七“唔”了一聲,打量了一圈周遭景物,才察覺自己竟是不知不覺走到芙蓉路上來了。她隔著迷蒙冷雨,望向空寂的芙蓉路盡頭,那裏是她曾經無比熟悉的大校場。
那裏曾經有上萬熱血士卒操練呐喊,那裏曾經有過她到訪的痕跡,那裏還曾經有過……一名眉眼俊朗的少年將軍。
那少年有著長長的睫毛和一笑就會露出來的可愛虎牙。那少年曾經無數次騎著高頭大馬帶她走過這一條芙蓉路。那時候,這條路上人來人往,擺著熱鬧的集市……
“這次自個兒來的啊?”白胡子老爺爺笑眯眯問著,手上不停,撚揉提拉,很快又是一隻顏色鮮亮的糖畫出爐。
孟七七又“唔”了一聲,忽然覺得嗓子發哽,她下意識迴頭,卻隻見一身灰衣的啞公耷拉著眼皮跟在一射之遠的地方。她的少年,已不再此間。唯有向記憶中去尋訪一二了。
孟七七捂住眼睛,等壓下那股酸澀後,這才走到白胡子老爺爺身邊,像從前那樣,在他身邊緩緩蹲□來。
老爺爺手上忙著,笑嗬嗬道:“小姑娘等一等。做完這隻就到你了……你今天想要個什麽樣的?”
孟七七定定看著老爺爺手上飛快成型的糖畫,心裏被突然湧上來的迴憶攪得一團亂,呆呆道:“什麽樣的都可以……”她搖搖頭,手撐在頭頂,擋住綿綿的雨絲,環顧空寂的街道,指著一旁問道:“原本賣麵具的那對夫妻呢?”
老爺爺笑道:“上午還在的,方才下雨,大家怕淋壞了貨物,都匆忙迴家去了。”
孟七七道:“大家都走了,你怎得不走呢?”
老爺爺笑道:“走?往哪裏走?往哪裏走,不都還是在落雨嘛。”
孟七七聽到這話,卻是心裏一痛,默想著,她和戰神大人這一段感情就像注定會遇雨的路途一樣。不管她走快些走慢些,向左走向右走,那雨還是會一樣地落下來。
老爺爺卻又道:“實則是我收了一位大主顧的銀錢,人家還沒來取糖畫,我就走了算什麽事兒?”他吹胡子瞪眼,倒有幾分好笑,“老頭子可不是那樣偷奸摸滑的人。”
孟七七聞言笑了,心底的悲傷倒是被衝淡了幾分,接口與那老爺爺聊起來。一老一少,倒也聊得投契。便在此時,從濛濛煙雨中走出來一個人。
孟七七隨意看了一眼,隻見來的是個綠帽藍衣的年輕人。這人雖然是男子打扮,容貌卻顯出幾分女相。年輕人走到攤前,取了老爺爺包好的糖畫。
孟七七笑對老爺爺道:“這就是你的大主顧麽?”
老爺爺笑嗬嗬點頭,道:“是哩,隔幾個月就來買一次,這些年沒斷過哩。”說著,取了材料開始給孟七七做糖畫。
那年輕人卻是奇怪,就在一旁的屋簷下坐下來,對著漫天絲雨,慢條斯理拆開包好的糖畫。
老爺爺把給孟七七的糖畫做好,起身準備迴家。
孟七七遞過銀錢去,卻被老爺爺推了迴來。
“送你吃著玩吧。”老爺爺笑眯眯地,一雙洞察世情的小眼睛裏放著溫暖的光,他像對自己孫女那樣慈愛道:“小姑娘莫要難過哩,爺爺送你吃糖畫。”見女孩收起銀錢發起呆來,他便背起插了五顏六色糖畫的箱子,晃晃悠悠往路盡頭走去。
原來她的難過竟是如此顯而易見。
孟七七低下頭來,盯著手上的糖畫——是老爺爺最拿手的翠鳥,一對碧綠色的鳥兒停在棕色的樹枝上,交頸呢喃,好不親密。
想起往日的相依相伴,再看今日的形單影隻,更兼誤會重重、相隔萬裏,孟七七隻覺悲從中來。她鼻中一酸,再忍不住,眼淚撲簌簌掉下來,砸在糖畫上。她把糖畫含在口中,吮吸著甜蜜的糖汁,哭得更歡了。
就這麽哭了一會兒,孟七七抽抽鼻子,一抬頭……就看到那個年輕人坐在屋簷下的台階上靜靜看著她。
怎一個“糗”字了得!
孟七七對上那年輕人的視線,抽出嘴裏的糖畫來,有點尷尬地解釋道:“那個……我想起從前跟我一塊來買糖畫的人來。”
年輕人仍是靜靜看著她,黑白分明的眼睛裏波瀾不興。
“現下隻有我自己了……”孟七七又添了一句,迴過神來,覺得這樣的解釋有點傻,她的肩膀塌了下來,歎氣道:“沒什麽……不好意思打擾你了。”她原本想說,“不好意思嚇到你了”,畢竟誰突然看到個女瘋子站在街上吃著糖畫大哭都會吃驚的,但是看那年輕人仍是安安靜靜的樣子,孟七七隻聳了聳肩,打算離開。
就在她轉身的瞬間,始終沉默地年輕人卻開口了,“我懂。”
孟七七疑惑地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