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戰神,窩要給你生猴子 作者:青色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輕人看著她,慢慢道:“從前有個人送過我一隻糖畫,現下也隻有我自己了。”
孟七七用衣袖擦著臉上的淚,想起變態表哥嘲諷她不像個女孩,連方絲帕都不帶的事情來。
年輕人仍是看向她,目光的焦點卻落在孟七七身前的虛空中,“能哭真好。我眼睛受過一次傷,從那以後就流不出淚來了。”
孟七七呆了一呆,心生憐憫,連流淚的能力都失去了,那真是比她更慘了,她想了想,仔細看了那年輕人兩眼,問道:“你是女孩吧?那個送你糖畫的人,是你喜歡的人嗎?”她這些年來,因為由胡太妃養著,始終沒有一個一般年紀能說心事的女孩玩伴。與戰神大人相處時的患得患失心情,她隻好壓在心底,偶爾對關係親近的變態表哥吐露一二。然而南宮玉韜到底是男子,與女兒家的心思是不同的。她傾訴一迴,總要被加倍嘲笑迴來。
年輕人沉默了兩秒,輕聲道:“那個送我糖畫的人,是我的表哥。”
孟七七不知不覺已經在那年輕人身邊坐下來,將剩下的糖畫在口中嘎嘣嘎嘣嚼碎了。
這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小迪。她認識孟七七,孟七七卻沒有見過她的樣子。
“你表哥現在怎麽啦?”孟七七因為跟年輕人相似的感情經曆而關切起來。
小迪輕聲道:“他在雲州。”
孟七七又是一呆,好巧,戰神大人也在雲州,她歎了一聲,問道:“你表哥常常送你糖畫嗎?”看這人的樣子,分明就是對她的表哥很在意啊,又像老爺爺說的那樣,這幾年來每隔幾個月都會特意來買一次。
小迪搖搖頭,道:“他隻送過一次。”她將手中海棠花模樣的糖畫舉在眼前凝望著,“那時候他可不知道我是他表妹。”
孟七七疑惑道:“怎麽會呢?”
小迪道:“我們家的人很多。表哥表妹沒見過麵的自然也是有的。”說到這裏,她閃了孟七七一眼,“也有表姐表妹對麵不相識的。”
孟七七倒是點了點頭,比如她家,她就從來沒見過另外兩個在京外的王爺的孩子,那也是她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嘛。
“那他既然不認識你,為什麽要送你糖畫?後來你們自然就相認了吧?不然你也不知道他是你表哥啊。”
小迪道:“那時候我爹犯了大罪,家人都會斬首了。我年紀小,又是女孩,我外祖家想辦法保住了我的性命,隻罰沒為奴。收押的士卒綁著我從這條路走過的時候,我聽街上的人說東市正在斬人——我知道被斬的人是我爹娘,咬斷了那士卒的一根手指想跑去看。我想著,死也要跟我爹娘死在一塊。”
孟七七沒料到會有這麽慘烈的故事出現。灰蒙蒙的天空,空寂的長街,絲絲縷縷的冷雨,配上年輕人講話時機械般的語氣,成功醞釀出詭異陰森的氛圍,令孟七七抱緊了雙臂。
“那士卒斷了食指,抓住我要將我活活打死。”小迪淡淡道,好像講的是別人的故事,“我又咬斷了他中指。那士卒發了狠,抽出佩刀來要殺我。”她靜了靜,再開口時聲音裏染上了幾絲溫度,“然後他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撿了街邊攤子上的一隻糖畫給我。”
華麗宏大的馬車,伴著細細的樂音,分開人·流一路駛來,那人一身銀色錦衣,緩緩走到她麵前,遞過來一隻五顏六色的糖畫,他勾唇一笑,如月華初綻,“乖女孩,來吃糖。”她抬起頭來,就認出了來人正是名滿天下的南宮玉韜。宮裏設宴的時候,她曾經和姐姐躲在花叢後悄悄望見過他的樣子——那時候,她爹爹還沒壞事。
孟七七見她說完就沉默了,等了片刻,問道:“就這樣?”
小迪點頭,道:“那士卒見他送我糖吃,不敢再難為我,將我送到東市去看了我爹娘被斬首。”刑場有柴浪國的人出現,與監斬的士兵混戰,有人趁亂帶走了她,給了她新的人生。
孟七七道:“那你表哥看來是個厲害人物。”被咬斷了兩根手指的士卒,隻是見她表哥送了糖畫給她吃,就不敢為難她了。
小迪點頭,迴憶道:“他從小就很厲害。我們表兄弟姐妹多,卻是每個人都知道他的。”她頓了頓又道:“那時候,這天下無人不知他的名字。”她口中的表哥,不是別人,正是被孟七七整天喊作“變態表哥”的南宮玉韜。南宮玉韜年少天才,小時候的確是聲名遍傳大江南北;反倒是年紀漸長之後,玩膩了從前出風頭的事情,便隱居幕後,不再像從前那般打眼了。
孟七七睜大了眼睛,“這麽厲害?”聽這年輕人的故事,她總覺得故事裏的人她說不定認識。因為南朝厲害的人物,那基本都在朝廷皇族裏,這些人她熟悉呀。她想了想問道:“就因為他送過你一隻糖畫,你便這些年來都到這裏來嗎?”
小迪點頭,又搖頭。對她而言,來這裏買一隻糖畫,已經成了一種象征。仿佛這是她同過去的人生,死去的家人,最後一點關聯了。
孟七七又問道:“那你表哥現在認識你了嗎?”
小迪搖頭。
孟七七歎道:“真叫人傷心。”
小迪道:“也沒什麽好傷心。他從前不認識我,現下也不認識我。”
孟七七看著她。
小迪平靜道:“若是他從前認識我的,現下不認識了,才叫人傷心。”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東西,又談何失去。既不曾失去,又何來的傷心。
孟七七沉默不語,心裏思量著這人的話,忽然想,若是她與戰神大人從未認識過,如今會是怎樣情形;若是她不曾接近戰神大人……
小迪忽道:“你該走了。傍晚守城的士兵會換成靜王的人,他們查的比京都守衛嚴,你可就出不去了。”
孟七七心裏一突,盯住她,眼角餘光衡量了一下自己與啞公的距離。
小迪看著她戒備的樣子,袖手立起身來,忽然淡淡道:“我說過了,我家的人很多。”
孟七七也站起身來,始終緊緊盯著她。
小迪輕輕一笑,“表姐妹對麵不相識也是有的。”她丟下這一句,快步走入綿綿細雨中,藍色的背影慢慢在雨水的霧氣中模糊了。
孟七七見這人明顯是認出了自己身份,她此前卻從未見過這人,不禁心中警鈴大響,不再逗留,帶上啞公匆匆冒雨出城。
迴到京郊外暫時駐紮的地方,孟七七告訴等著的孟如琦,“城裏局勢穩定,胡太妃和靜王在找我……他們傳了你和大哥也死了的消息——想來他們的人現在也在暗中尋找你和大哥的下落。要小心,我再派一隊人去保護大哥。”
孟如琦道:“先發製人。柳州兵已經到位,咱們什麽時候動手?”
孟七七擦著臉上的雨水,聞言動作一頓,轉而問道:“大哥來信了嗎?”現在動手,與胡馬纏鬥在一處,讓戰神大人黃雀在後嗎?不,她要做這隻“黃雀”。
孟如琦煩躁道:“還沒,我方才又派了一隊人去送信——大哥是不是出事兒了?”
孟七七眉頭一皺,丟開擦臉的帕子,想起在城裏遇見的那個年輕人,問道:“二哥,當年‘二聖之亂’的事情你還記得嗎?”
孟如琦道:“記得,大伯和二伯一家死得也是慘。不過十多年前的事兒了,你這會兒怎麽問起來了?”他想了想,“難不成跟胡太妃、靜王有關係?”
孟七七搖搖頭,“這倒不是。我隨口一問罷了。”心底卻已經猜到那年輕人身份,多半是那會兒大伯或者二伯的女兒;等見到變態表哥,與他印證一下,就能確定了。那年輕人口中“名滿天下”的表哥,若在皇族,自然除了南宮玉韜不做第二人想。
“迴主子,大公子那邊來人了。”營帳外的親兵道,因是在外麵,稱唿都避諱了。
孟七七與孟如琦對視一眼,“快讓他進來。”
等那傳信之人進來後,孟七七目光往他臉上一轉,心中就是一沉。
果不其然,那傳信之人當即就跪倒在地,顫聲道:“主子,大公子穿著皇子袍……孤身進城去了!”
孟七七大驚失色,她大哥這會兒進城,跟送死沒甚區別。這與她做百姓打扮混進城去查看情況局勢不同,她大哥黃色的皇子袍一穿上,就是個明晃晃的活靶子!她搶上前幾步,急得聲音都有點劈了,“怎麽會這樣?你們沒攔住他?我大哥為何要這樣做?”
然而不等那傳信之人迴答,她就沉下情緒來,道:“他什麽時候走的?走的哪條路?”一麵說著一麵快步向外走,在聽那傳信之人迴答的同時,迅速安排著,“啞公跟我來。”她點了親兵中得力一人,“趙德勝,你帶一隊人準備接應。”
孟如琦道:“小妹,我與你一同去。”
孟七七迴身看了孟如琦一眼,手放在他胳膊上用力握了一下,“二哥,你留在這裏。等我們迴來。”萬一不成,她二哥就是最後的屏障了。
“小妹……”孟如琦跟上兩步。
孟七七凝重道:“若我在外耽擱了,二哥,你千萬等到我的人找上你再動手。”她盯著孟如琦的眼睛,將這話又重複了一遍,見他點頭才放開手,上馬便走,尋著她大哥入城的路疾馳而去。啞公騎馬跟在她身後,仍是離著一射之地。而趙德勝等人就在更後麵了。畢竟孟七七胯·下的棗紅馬乃是南宮玉韜尋來的千裏良駒,發力疾奔,尋常馬匹根本追之不及。
饒是如此,還是慢了一步。
孟七七看到她大哥的時候,她大哥正單人匹馬走入城門去。
“大哥!”孟七七大喊一聲,卻已經來不及了,她大哥就那麽穿著明晃晃的皇子袍進去了!
孟如玨的穿著舉止太過奇怪,以至於城門下的士卒一時間不知道該作何反應。還是一個小校尉先反應過來,徑直找上級官員去請示了。畢竟在他們知道的,大皇子殿下與二皇子殿下都已經罹難了啊!
等孟七七與啞公一前一後騎馬進了城,就見孟如玨單人匹馬慢慢走在官道上,兩旁是圍觀的百姓還有不知如何是好的士卒。而孟如玨在馬上振臂高唿,“我就是大皇子孟如玨,歸元帝長子。各位百姓不要受奸賊欺瞞。那胡太妃與靜王偽造我的死訊,圖謀篡位已久……”
簡直不忍直視!
孟七七見他走過一條胡同口,對啞公道:“逼他進去!”
啞公手中彈丸一彈,正中孟如玨馬腿。馬受驚,不聽孟如玨指令,載著他奔入胡同中。
孟七七立即提馬趕上。
孟如玨已是跌下馬來,迴頭看見孟七七,還有點詫異,“小妹,你怎麽在這兒?”
孟七七怒極反問道:“我怎麽在這兒?!啞公,帶他走!”
孟如玨掙紮道:“不行!我要為父祖正名!有你和二弟好好的就夠了,我要站出來,不能讓世人真以為咱們家沒人了。否則……”
孟七七不聽他繼續說話,時間緊迫直接指揮道:“啞公,打昏他帶走!”她這個大哥心地良善,但就是在書院被那個姓趙的老師教得太要名聲,又太迂腐了,真以為什麽都能遵循著聖人的教化來。她想起來又是一陣怒氣,“若不是我提前送你和爹娘出來,你以為那場大火會燒死誰?你就這麽大喇喇站出來,憑什麽以為胡太妃和靜王不會當場殺了你給你按個瘋子、妄人的名頭?當年你是為了什麽被爺爺關進天牢的,你怎麽就不肯長點記性?”
孟如玨聽到最後,見小妹不懂其中大義,才要開口反駁,就覺得脖頸一痛,眼前一黑,已是被啞公打暈了。
就這一會兒的功夫,那百人隊隊長已經接了指示,新上任的京都護衛首領親自帶人前來,驅散了圍觀百姓,封鎖了胡同口,布下天羅地網。宮裏來的指示,隻四個字,“格殺勿論”。
孟七七聽見外麵動靜,咬牙換上了她大哥的皇子袍,看了已是昏倒的孟如玨一眼,又看啞公,“沒事的吧?下手會不會太重了?”
啞公翻個白眼。
孟七七無可奈何,碰到她大哥這樣的親人該怎麽辦?他倒是一門心思奔著大義去了,出發點也是為了她和二哥好,但辦出事來就是讓人想吐血。孟七七不及多想,道:“我先出去引開官兵。你帶我大哥迴去,迴去找人全天候盯著他,不許他作死!還有……告訴我二哥,不管我迴沒迴去,千萬別擅自發兵,一定等我的人找上他!”她這倒不是要跟她大哥一命換一命,而是她大哥落在胡太妃等人手裏是一定死,而換成是她落網,那是一定不會即刻就被殺死——十有□□要被拿來當誘餌,誘捕她兩個還在外活著的哥哥。總之,她被抓到,活下去的幾率要大許多。
啞公又翻個白眼,表示知道了,這便將孟如玨扛到了肩上。
孟七七撿起胡同裏廢舊的一塊厚木板,穿著明晃晃的皇子袍騎著棗紅馬狂奔出去,一出去就迎上齊發的數百箭。她轉著木板隻能擋住一側箭雨,另一側的卻是啞公在後麵又飛出來一塊厚木板給她擋住了。隻是啞公扔的木板,後發先至,在外人看來,就像是孟七七扔出來的一樣。是以眾官兵一見孟七七穿著皇子袍,都追將上來,不曾想到胡同裏還有旁人——況且他們得到的消息也是孟如玨孤身一人,穿著皇子袍進城來。無人注意到,一抹灰色的人影扛著一個被剝了外衣的昏迷之人,無聲無息躍過牆頭溜走了。
孟七七駕馬狂奔,身後是來勢洶洶的追兵,街上空蕩蕩的,百姓已經被驅散。晌午那會兒的雨已經停了,太陽昏慘慘的掛在天上。在這樣空寂的街道上,在這樣生死一線的時候,孟七七忽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似乎也有過這樣的一次末路狂奔。
那時候她也是一個人,隻是那會兒是深夜,地點是在舊時王府前的大道上。那時候她拿彈弓打掉了馬慶嵋的門牙,騎上她的小羊拚命跑,就在要絕望的時候——一身金甲的戰神大人忽然在月光下策馬而來,他身後一眾銀甲騎士好似滾滾潮水般湧來。十數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想來,那樣危及的關頭,竟都顯得活潑有趣起來。不知再過十數年,想起此刻來,又會是怎樣的心情。
身後傳來利箭破空的唿嘯聲,第二輪箭雨又來了。
孟七七從馬上高高躍起,足尖在馬背上輕點,借力前縱,在空中沒忍住迴頭一望。隻見棗紅馬亂箭穿身,跪倒在地,溫柔的雙眸卻仍望著她遠去的方向。她胸中一痛,本能仍在驅使著她運氣輕功全速逃生,也許是因為知道,這一次,她的戰神大人救不及她了。
便是這樣生死危急的時刻,孟七七驀地裏想起那買糖畫的年輕人說的話來,“從前認識的,現在不認識了,才該傷心。從來沒有認識過,又何必傷心。”十年之前,她逃命的時候可沒期盼過戰神大人出現救她,然後他那時候卻如天神般降臨了;十年之後,在這一刻她心心念念全是他,他卻不會出現了。
***
在孟七七動身離開雲州後的第三天,高誌遠就向上官千殺匯報分編後西北軍的動向,“安陽公主殿下離開後,府衙名下的六萬西北軍也整合後,於當天下午離開了雲州。今天的消息是,這批人馬已經過了並州,還在往京都方向行進。據府衙方麵的通報,這是安陽公主殿下的意思,想讓這六萬人馬解甲歸田,到錦州、柳州等地留下來。”
上官千殺端坐在上首,沉著臉聽高誌遠一一說著,眉頭漸漸擰了起來。
高誌遠小心打量著自家將軍的麵色,越說,聲音越小。他們都是行兵打仗摸熟了的人了,解甲歸田這種事兒不是沒有——隻是哪會把這麽些兵卒萬裏迢迢帶到富庶之地安家的。符合常理的做法,是就近尋荒地多的區域,給這些人翻種。而荒地多的地方,雲州並州這樣土地貧瘠的邊陲,比錦州、柳州要多出數倍,況且也不用長途跋涉。旁的不提,這六萬人馬從雲州到錦州或者柳州的軍糧,就是一筆巨額開銷。安陽公主這說法,隻是個幌子罷了,還是個不怎麽走心的幌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究竟是怎麽迴事兒。
高誌遠閉上嘴巴,猜想著安陽公主這麽做,是為了對付京中的胡太妃、靜王等人,還是為了……掉過頭來對付他家將軍。而安陽公主能驅使這麽龐大的軍隊,背後的糧草支援,隻怕與富可敵國的南宮家脫不開幹係……想到此處,高誌遠心中一凜,不敢往更深處細琢磨。
上官千殺揉了揉暗沉的眉心,閉上眼睛疲憊道:“此間事已平定,明日返京。”
高誌遠道:“是,將軍。”退下去前,抬頭又看了一眼自家將軍麵色,乍著膽子道:“少將軍,您……多保重身體。”這幾日來,少將軍白天跟他們商討軍務也就算了,到了晚上也不歇著。好幾次他半夜起來小解的時候,隱約聽到少將軍在遠處吹葉子的聲音,曲子是少將軍從小就會的那一支。他雖然不知道那曲子叫什麽名字,每次聽到卻覺得自己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也要掉淚。這麽幾日下來,他算了算,自家少將軍竟是連個合眼的時間都沒有。其實軍務也真沒忙到這個份上,多半是少將軍不想讓自己有歇著的時候。至於少將軍為什麽不想讓自己有歇著的時候,那自然又是因為安陽公主的關係。
上官千殺聞言似乎有點詫異,慢慢撐開眼皮望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隻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似乎整個人連說話的心氣都沒有了。
是以當初孟七七與孟如琦在並州匯合,先行迴京,在他們身後先是六萬西北大軍,而在這六萬西北大軍之後,就是上官千殺率領著的一萬上官軍。
這六萬西北大軍到達京郊的時候,孟七七下落不明已經近半個月了。孟如琦找到這六萬西北大軍的統帥甄易信,要他出兵進城,尋找小妹。結果這甄易信與此前柳州兵統帥龐從忠一樣,眼睛一瞪,一定要見到安陽公主殿下的親筆文書才肯出兵。
孟如琦氣得大罵,“她如今下落不明,你要我去哪裏尋她的親筆文書來?正要等你的兵去救了她來,才有可能寫出那什麽狗屁親筆文書來!”
甄易信倒是好脾氣,他便是孟七七當初在雲州安排給上官千殺用來擒獲高建業的內應之人,三十歲上下,五短身材卻是一臉正氣,“二皇子息怒。不是屬下迂腐,而是安陽公主殿下此前再三交代過。公主殿下說過,這當中有內情不便對她的兩位哥哥明言。若是到時候她人不在,大皇子、二皇子要發兵,一定要有她的親筆文書。”
孟如琦又氣又急,張口又要罵。這小半月來,沒了孟七七的消息,派進城裏打探的人也隻知道城裏在挨家挨戶搜人。若不是有孟七七臨走前的叮囑在前,又有啞公與張新敬攔著,他早就衝進城裏去了。至於他大哥,被送迴來之後,啞公寫下孟七七的托付——竟是找人一天十二個時辰看守著他大哥;寧可軟禁了他大哥,也不許他大哥想不開又去自尋死路。
甄易信不給他開口的機會,又道:“公主殿下特別說過,便是她人已經死了,到了該發兵之時,自有人將她的親筆文書送來。”
話說到這麽絕,孟如琦倒吸一口涼氣,暴怒道:“胡說八道!她怎麽會死?”
甄易信耷拉著眼皮,恭敬道:“公主殿下也隻是為了讓屬下明白該如何行事而已。她吉人天相,自然長命百歲。”竟是個油鹽不進的性子。
孟如琦無法可施,長歎一聲抱頭蹲在地上,“這卻要等到什麽時候。究竟何時才是該發兵之時?難道要我眼睜睜看著她被胡太妃與靜王的人搜查出來不成?”
甄易信和緩道:“公主殿下說過,等南宮玉韜到了京都,就差不多是時候了。”他頓了頓又道:“公主殿下還說過,若是突發事變,拿不到她的親筆文書,能有南宮玉韜的親筆文書,也是一樣的。”
孟如琦呆了一呆,“南宮玉韜?”
孟七七用衣袖擦著臉上的淚,想起變態表哥嘲諷她不像個女孩,連方絲帕都不帶的事情來。
年輕人仍是看向她,目光的焦點卻落在孟七七身前的虛空中,“能哭真好。我眼睛受過一次傷,從那以後就流不出淚來了。”
孟七七呆了一呆,心生憐憫,連流淚的能力都失去了,那真是比她更慘了,她想了想,仔細看了那年輕人兩眼,問道:“你是女孩吧?那個送你糖畫的人,是你喜歡的人嗎?”她這些年來,因為由胡太妃養著,始終沒有一個一般年紀能說心事的女孩玩伴。與戰神大人相處時的患得患失心情,她隻好壓在心底,偶爾對關係親近的變態表哥吐露一二。然而南宮玉韜到底是男子,與女兒家的心思是不同的。她傾訴一迴,總要被加倍嘲笑迴來。
年輕人沉默了兩秒,輕聲道:“那個送我糖畫的人,是我的表哥。”
孟七七不知不覺已經在那年輕人身邊坐下來,將剩下的糖畫在口中嘎嘣嘎嘣嚼碎了。
這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小迪。她認識孟七七,孟七七卻沒有見過她的樣子。
“你表哥現在怎麽啦?”孟七七因為跟年輕人相似的感情經曆而關切起來。
小迪輕聲道:“他在雲州。”
孟七七又是一呆,好巧,戰神大人也在雲州,她歎了一聲,問道:“你表哥常常送你糖畫嗎?”看這人的樣子,分明就是對她的表哥很在意啊,又像老爺爺說的那樣,這幾年來每隔幾個月都會特意來買一次。
小迪搖搖頭,道:“他隻送過一次。”她將手中海棠花模樣的糖畫舉在眼前凝望著,“那時候他可不知道我是他表妹。”
孟七七疑惑道:“怎麽會呢?”
小迪道:“我們家的人很多。表哥表妹沒見過麵的自然也是有的。”說到這裏,她閃了孟七七一眼,“也有表姐表妹對麵不相識的。”
孟七七倒是點了點頭,比如她家,她就從來沒見過另外兩個在京外的王爺的孩子,那也是她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嘛。
“那他既然不認識你,為什麽要送你糖畫?後來你們自然就相認了吧?不然你也不知道他是你表哥啊。”
小迪道:“那時候我爹犯了大罪,家人都會斬首了。我年紀小,又是女孩,我外祖家想辦法保住了我的性命,隻罰沒為奴。收押的士卒綁著我從這條路走過的時候,我聽街上的人說東市正在斬人——我知道被斬的人是我爹娘,咬斷了那士卒的一根手指想跑去看。我想著,死也要跟我爹娘死在一塊。”
孟七七沒料到會有這麽慘烈的故事出現。灰蒙蒙的天空,空寂的長街,絲絲縷縷的冷雨,配上年輕人講話時機械般的語氣,成功醞釀出詭異陰森的氛圍,令孟七七抱緊了雙臂。
“那士卒斷了食指,抓住我要將我活活打死。”小迪淡淡道,好像講的是別人的故事,“我又咬斷了他中指。那士卒發了狠,抽出佩刀來要殺我。”她靜了靜,再開口時聲音裏染上了幾絲溫度,“然後他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撿了街邊攤子上的一隻糖畫給我。”
華麗宏大的馬車,伴著細細的樂音,分開人·流一路駛來,那人一身銀色錦衣,緩緩走到她麵前,遞過來一隻五顏六色的糖畫,他勾唇一笑,如月華初綻,“乖女孩,來吃糖。”她抬起頭來,就認出了來人正是名滿天下的南宮玉韜。宮裏設宴的時候,她曾經和姐姐躲在花叢後悄悄望見過他的樣子——那時候,她爹爹還沒壞事。
孟七七見她說完就沉默了,等了片刻,問道:“就這樣?”
小迪點頭,道:“那士卒見他送我糖吃,不敢再難為我,將我送到東市去看了我爹娘被斬首。”刑場有柴浪國的人出現,與監斬的士兵混戰,有人趁亂帶走了她,給了她新的人生。
孟七七道:“那你表哥看來是個厲害人物。”被咬斷了兩根手指的士卒,隻是見她表哥送了糖畫給她吃,就不敢為難她了。
小迪點頭,迴憶道:“他從小就很厲害。我們表兄弟姐妹多,卻是每個人都知道他的。”她頓了頓又道:“那時候,這天下無人不知他的名字。”她口中的表哥,不是別人,正是被孟七七整天喊作“變態表哥”的南宮玉韜。南宮玉韜年少天才,小時候的確是聲名遍傳大江南北;反倒是年紀漸長之後,玩膩了從前出風頭的事情,便隱居幕後,不再像從前那般打眼了。
孟七七睜大了眼睛,“這麽厲害?”聽這年輕人的故事,她總覺得故事裏的人她說不定認識。因為南朝厲害的人物,那基本都在朝廷皇族裏,這些人她熟悉呀。她想了想問道:“就因為他送過你一隻糖畫,你便這些年來都到這裏來嗎?”
小迪點頭,又搖頭。對她而言,來這裏買一隻糖畫,已經成了一種象征。仿佛這是她同過去的人生,死去的家人,最後一點關聯了。
孟七七又問道:“那你表哥現在認識你了嗎?”
小迪搖頭。
孟七七歎道:“真叫人傷心。”
小迪道:“也沒什麽好傷心。他從前不認識我,現下也不認識我。”
孟七七看著她。
小迪平靜道:“若是他從前認識我的,現下不認識了,才叫人傷心。”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東西,又談何失去。既不曾失去,又何來的傷心。
孟七七沉默不語,心裏思量著這人的話,忽然想,若是她與戰神大人從未認識過,如今會是怎樣情形;若是她不曾接近戰神大人……
小迪忽道:“你該走了。傍晚守城的士兵會換成靜王的人,他們查的比京都守衛嚴,你可就出不去了。”
孟七七心裏一突,盯住她,眼角餘光衡量了一下自己與啞公的距離。
小迪看著她戒備的樣子,袖手立起身來,忽然淡淡道:“我說過了,我家的人很多。”
孟七七也站起身來,始終緊緊盯著她。
小迪輕輕一笑,“表姐妹對麵不相識也是有的。”她丟下這一句,快步走入綿綿細雨中,藍色的背影慢慢在雨水的霧氣中模糊了。
孟七七見這人明顯是認出了自己身份,她此前卻從未見過這人,不禁心中警鈴大響,不再逗留,帶上啞公匆匆冒雨出城。
迴到京郊外暫時駐紮的地方,孟七七告訴等著的孟如琦,“城裏局勢穩定,胡太妃和靜王在找我……他們傳了你和大哥也死了的消息——想來他們的人現在也在暗中尋找你和大哥的下落。要小心,我再派一隊人去保護大哥。”
孟如琦道:“先發製人。柳州兵已經到位,咱們什麽時候動手?”
孟七七擦著臉上的雨水,聞言動作一頓,轉而問道:“大哥來信了嗎?”現在動手,與胡馬纏鬥在一處,讓戰神大人黃雀在後嗎?不,她要做這隻“黃雀”。
孟如琦煩躁道:“還沒,我方才又派了一隊人去送信——大哥是不是出事兒了?”
孟七七眉頭一皺,丟開擦臉的帕子,想起在城裏遇見的那個年輕人,問道:“二哥,當年‘二聖之亂’的事情你還記得嗎?”
孟如琦道:“記得,大伯和二伯一家死得也是慘。不過十多年前的事兒了,你這會兒怎麽問起來了?”他想了想,“難不成跟胡太妃、靜王有關係?”
孟七七搖搖頭,“這倒不是。我隨口一問罷了。”心底卻已經猜到那年輕人身份,多半是那會兒大伯或者二伯的女兒;等見到變態表哥,與他印證一下,就能確定了。那年輕人口中“名滿天下”的表哥,若在皇族,自然除了南宮玉韜不做第二人想。
“迴主子,大公子那邊來人了。”營帳外的親兵道,因是在外麵,稱唿都避諱了。
孟七七與孟如琦對視一眼,“快讓他進來。”
等那傳信之人進來後,孟七七目光往他臉上一轉,心中就是一沉。
果不其然,那傳信之人當即就跪倒在地,顫聲道:“主子,大公子穿著皇子袍……孤身進城去了!”
孟七七大驚失色,她大哥這會兒進城,跟送死沒甚區別。這與她做百姓打扮混進城去查看情況局勢不同,她大哥黃色的皇子袍一穿上,就是個明晃晃的活靶子!她搶上前幾步,急得聲音都有點劈了,“怎麽會這樣?你們沒攔住他?我大哥為何要這樣做?”
然而不等那傳信之人迴答,她就沉下情緒來,道:“他什麽時候走的?走的哪條路?”一麵說著一麵快步向外走,在聽那傳信之人迴答的同時,迅速安排著,“啞公跟我來。”她點了親兵中得力一人,“趙德勝,你帶一隊人準備接應。”
孟如琦道:“小妹,我與你一同去。”
孟七七迴身看了孟如琦一眼,手放在他胳膊上用力握了一下,“二哥,你留在這裏。等我們迴來。”萬一不成,她二哥就是最後的屏障了。
“小妹……”孟如琦跟上兩步。
孟七七凝重道:“若我在外耽擱了,二哥,你千萬等到我的人找上你再動手。”她盯著孟如琦的眼睛,將這話又重複了一遍,見他點頭才放開手,上馬便走,尋著她大哥入城的路疾馳而去。啞公騎馬跟在她身後,仍是離著一射之地。而趙德勝等人就在更後麵了。畢竟孟七七胯·下的棗紅馬乃是南宮玉韜尋來的千裏良駒,發力疾奔,尋常馬匹根本追之不及。
饒是如此,還是慢了一步。
孟七七看到她大哥的時候,她大哥正單人匹馬走入城門去。
“大哥!”孟七七大喊一聲,卻已經來不及了,她大哥就那麽穿著明晃晃的皇子袍進去了!
孟如玨的穿著舉止太過奇怪,以至於城門下的士卒一時間不知道該作何反應。還是一個小校尉先反應過來,徑直找上級官員去請示了。畢竟在他們知道的,大皇子殿下與二皇子殿下都已經罹難了啊!
等孟七七與啞公一前一後騎馬進了城,就見孟如玨單人匹馬慢慢走在官道上,兩旁是圍觀的百姓還有不知如何是好的士卒。而孟如玨在馬上振臂高唿,“我就是大皇子孟如玨,歸元帝長子。各位百姓不要受奸賊欺瞞。那胡太妃與靜王偽造我的死訊,圖謀篡位已久……”
簡直不忍直視!
孟七七見他走過一條胡同口,對啞公道:“逼他進去!”
啞公手中彈丸一彈,正中孟如玨馬腿。馬受驚,不聽孟如玨指令,載著他奔入胡同中。
孟七七立即提馬趕上。
孟如玨已是跌下馬來,迴頭看見孟七七,還有點詫異,“小妹,你怎麽在這兒?”
孟七七怒極反問道:“我怎麽在這兒?!啞公,帶他走!”
孟如玨掙紮道:“不行!我要為父祖正名!有你和二弟好好的就夠了,我要站出來,不能讓世人真以為咱們家沒人了。否則……”
孟七七不聽他繼續說話,時間緊迫直接指揮道:“啞公,打昏他帶走!”她這個大哥心地良善,但就是在書院被那個姓趙的老師教得太要名聲,又太迂腐了,真以為什麽都能遵循著聖人的教化來。她想起來又是一陣怒氣,“若不是我提前送你和爹娘出來,你以為那場大火會燒死誰?你就這麽大喇喇站出來,憑什麽以為胡太妃和靜王不會當場殺了你給你按個瘋子、妄人的名頭?當年你是為了什麽被爺爺關進天牢的,你怎麽就不肯長點記性?”
孟如玨聽到最後,見小妹不懂其中大義,才要開口反駁,就覺得脖頸一痛,眼前一黑,已是被啞公打暈了。
就這一會兒的功夫,那百人隊隊長已經接了指示,新上任的京都護衛首領親自帶人前來,驅散了圍觀百姓,封鎖了胡同口,布下天羅地網。宮裏來的指示,隻四個字,“格殺勿論”。
孟七七聽見外麵動靜,咬牙換上了她大哥的皇子袍,看了已是昏倒的孟如玨一眼,又看啞公,“沒事的吧?下手會不會太重了?”
啞公翻個白眼。
孟七七無可奈何,碰到她大哥這樣的親人該怎麽辦?他倒是一門心思奔著大義去了,出發點也是為了她和二哥好,但辦出事來就是讓人想吐血。孟七七不及多想,道:“我先出去引開官兵。你帶我大哥迴去,迴去找人全天候盯著他,不許他作死!還有……告訴我二哥,不管我迴沒迴去,千萬別擅自發兵,一定等我的人找上他!”她這倒不是要跟她大哥一命換一命,而是她大哥落在胡太妃等人手裏是一定死,而換成是她落網,那是一定不會即刻就被殺死——十有□□要被拿來當誘餌,誘捕她兩個還在外活著的哥哥。總之,她被抓到,活下去的幾率要大許多。
啞公又翻個白眼,表示知道了,這便將孟如玨扛到了肩上。
孟七七撿起胡同裏廢舊的一塊厚木板,穿著明晃晃的皇子袍騎著棗紅馬狂奔出去,一出去就迎上齊發的數百箭。她轉著木板隻能擋住一側箭雨,另一側的卻是啞公在後麵又飛出來一塊厚木板給她擋住了。隻是啞公扔的木板,後發先至,在外人看來,就像是孟七七扔出來的一樣。是以眾官兵一見孟七七穿著皇子袍,都追將上來,不曾想到胡同裏還有旁人——況且他們得到的消息也是孟如玨孤身一人,穿著皇子袍進城來。無人注意到,一抹灰色的人影扛著一個被剝了外衣的昏迷之人,無聲無息躍過牆頭溜走了。
孟七七駕馬狂奔,身後是來勢洶洶的追兵,街上空蕩蕩的,百姓已經被驅散。晌午那會兒的雨已經停了,太陽昏慘慘的掛在天上。在這樣空寂的街道上,在這樣生死一線的時候,孟七七忽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似乎也有過這樣的一次末路狂奔。
那時候她也是一個人,隻是那會兒是深夜,地點是在舊時王府前的大道上。那時候她拿彈弓打掉了馬慶嵋的門牙,騎上她的小羊拚命跑,就在要絕望的時候——一身金甲的戰神大人忽然在月光下策馬而來,他身後一眾銀甲騎士好似滾滾潮水般湧來。十數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想來,那樣危及的關頭,竟都顯得活潑有趣起來。不知再過十數年,想起此刻來,又會是怎樣的心情。
身後傳來利箭破空的唿嘯聲,第二輪箭雨又來了。
孟七七從馬上高高躍起,足尖在馬背上輕點,借力前縱,在空中沒忍住迴頭一望。隻見棗紅馬亂箭穿身,跪倒在地,溫柔的雙眸卻仍望著她遠去的方向。她胸中一痛,本能仍在驅使著她運氣輕功全速逃生,也許是因為知道,這一次,她的戰神大人救不及她了。
便是這樣生死危急的時刻,孟七七驀地裏想起那買糖畫的年輕人說的話來,“從前認識的,現在不認識了,才該傷心。從來沒有認識過,又何必傷心。”十年之前,她逃命的時候可沒期盼過戰神大人出現救她,然後他那時候卻如天神般降臨了;十年之後,在這一刻她心心念念全是他,他卻不會出現了。
***
在孟七七動身離開雲州後的第三天,高誌遠就向上官千殺匯報分編後西北軍的動向,“安陽公主殿下離開後,府衙名下的六萬西北軍也整合後,於當天下午離開了雲州。今天的消息是,這批人馬已經過了並州,還在往京都方向行進。據府衙方麵的通報,這是安陽公主殿下的意思,想讓這六萬人馬解甲歸田,到錦州、柳州等地留下來。”
上官千殺端坐在上首,沉著臉聽高誌遠一一說著,眉頭漸漸擰了起來。
高誌遠小心打量著自家將軍的麵色,越說,聲音越小。他們都是行兵打仗摸熟了的人了,解甲歸田這種事兒不是沒有——隻是哪會把這麽些兵卒萬裏迢迢帶到富庶之地安家的。符合常理的做法,是就近尋荒地多的區域,給這些人翻種。而荒地多的地方,雲州並州這樣土地貧瘠的邊陲,比錦州、柳州要多出數倍,況且也不用長途跋涉。旁的不提,這六萬人馬從雲州到錦州或者柳州的軍糧,就是一筆巨額開銷。安陽公主這說法,隻是個幌子罷了,還是個不怎麽走心的幌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究竟是怎麽迴事兒。
高誌遠閉上嘴巴,猜想著安陽公主這麽做,是為了對付京中的胡太妃、靜王等人,還是為了……掉過頭來對付他家將軍。而安陽公主能驅使這麽龐大的軍隊,背後的糧草支援,隻怕與富可敵國的南宮家脫不開幹係……想到此處,高誌遠心中一凜,不敢往更深處細琢磨。
上官千殺揉了揉暗沉的眉心,閉上眼睛疲憊道:“此間事已平定,明日返京。”
高誌遠道:“是,將軍。”退下去前,抬頭又看了一眼自家將軍麵色,乍著膽子道:“少將軍,您……多保重身體。”這幾日來,少將軍白天跟他們商討軍務也就算了,到了晚上也不歇著。好幾次他半夜起來小解的時候,隱約聽到少將軍在遠處吹葉子的聲音,曲子是少將軍從小就會的那一支。他雖然不知道那曲子叫什麽名字,每次聽到卻覺得自己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也要掉淚。這麽幾日下來,他算了算,自家少將軍竟是連個合眼的時間都沒有。其實軍務也真沒忙到這個份上,多半是少將軍不想讓自己有歇著的時候。至於少將軍為什麽不想讓自己有歇著的時候,那自然又是因為安陽公主的關係。
上官千殺聞言似乎有點詫異,慢慢撐開眼皮望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隻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似乎整個人連說話的心氣都沒有了。
是以當初孟七七與孟如琦在並州匯合,先行迴京,在他們身後先是六萬西北大軍,而在這六萬西北大軍之後,就是上官千殺率領著的一萬上官軍。
這六萬西北大軍到達京郊的時候,孟七七下落不明已經近半個月了。孟如琦找到這六萬西北大軍的統帥甄易信,要他出兵進城,尋找小妹。結果這甄易信與此前柳州兵統帥龐從忠一樣,眼睛一瞪,一定要見到安陽公主殿下的親筆文書才肯出兵。
孟如琦氣得大罵,“她如今下落不明,你要我去哪裏尋她的親筆文書來?正要等你的兵去救了她來,才有可能寫出那什麽狗屁親筆文書來!”
甄易信倒是好脾氣,他便是孟七七當初在雲州安排給上官千殺用來擒獲高建業的內應之人,三十歲上下,五短身材卻是一臉正氣,“二皇子息怒。不是屬下迂腐,而是安陽公主殿下此前再三交代過。公主殿下說過,這當中有內情不便對她的兩位哥哥明言。若是到時候她人不在,大皇子、二皇子要發兵,一定要有她的親筆文書。”
孟如琦又氣又急,張口又要罵。這小半月來,沒了孟七七的消息,派進城裏打探的人也隻知道城裏在挨家挨戶搜人。若不是有孟七七臨走前的叮囑在前,又有啞公與張新敬攔著,他早就衝進城裏去了。至於他大哥,被送迴來之後,啞公寫下孟七七的托付——竟是找人一天十二個時辰看守著他大哥;寧可軟禁了他大哥,也不許他大哥想不開又去自尋死路。
甄易信不給他開口的機會,又道:“公主殿下特別說過,便是她人已經死了,到了該發兵之時,自有人將她的親筆文書送來。”
話說到這麽絕,孟如琦倒吸一口涼氣,暴怒道:“胡說八道!她怎麽會死?”
甄易信耷拉著眼皮,恭敬道:“公主殿下也隻是為了讓屬下明白該如何行事而已。她吉人天相,自然長命百歲。”竟是個油鹽不進的性子。
孟如琦無法可施,長歎一聲抱頭蹲在地上,“這卻要等到什麽時候。究竟何時才是該發兵之時?難道要我眼睜睜看著她被胡太妃與靜王的人搜查出來不成?”
甄易信和緩道:“公主殿下說過,等南宮玉韜到了京都,就差不多是時候了。”他頓了頓又道:“公主殿下還說過,若是突發事變,拿不到她的親筆文書,能有南宮玉韜的親筆文書,也是一樣的。”
孟如琦呆了一呆,“南宮玉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