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國的改革開放麵臨著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在國內,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國際上,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改革進入關鍵時期。


    1992年年初,鄧小平先後在南方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談話。除了論述社會主義的本質、姓“資”姓“社”的標準等問題外,還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年10月,十四大召開。會議明確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要抓住機遇,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提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標誌。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基本框架。此後,黨和政府采取一係列重大措施,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


    1997年,十五大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提出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製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騰飛講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騰飛並收藏袁騰飛講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