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希臘


    人從哪裏來?自然界為什麽有變幻莫測的無窮力量?古人無從知道,他們寄托於神,於是對神的敬畏和崇拜成為人類社會早期共有的現象。


    但在古代希臘,有些學者把對神的關注轉向了人間,試圖從實際出發探究宇宙萬物的本來麵目,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論是智者學派,還是蘇格拉底或柏拉圖,他們的思想都蘊涵著西方人文主義的萌芽。


    公元前5世紀,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臘城邦,奴隸製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雅典成為希臘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們越來越多地參與政治生活,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學者的研究越來越關注“人”本身。於是,出現了所謂的智者學派。


    智者學派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他們以人的眼光考察和認識社會、政治和法律問題,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範等。


    智者學派特別強調人的價值。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否定神的意誌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學派的主要思想,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智者學派重視人的作用,但忽視道德。蘇格拉底是與智者學派同時代的卓越思想家,針對雅典社會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的現象,他針砭時弊,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製度。


    蘇格拉底認為社會中的人應該具備美德,美德來自於知識,最高的知識就是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知識,美德就是關於善的知識。於是,他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他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世界上沒有人自願作惡,人之所以作惡是出於無知。他進一步指出,教育對美德同樣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


    蘇格拉底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關注的焦點也是人類社會,在《理想國》一書中,他根據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個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由充滿正義和理性的“賢人”統治國家,武士們保衛國家,農民和手工業者則負責生產。柏拉圖的這種想法盡管有很多錯誤,但他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柏拉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在很多學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他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特別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騰飛講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騰飛並收藏袁騰飛講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