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78年實行人民公社體製,經營管理過於集中,分配上平均主義嚴重,不利於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農業生產發展緩慢。人民公社體製下農民給集體幹活,幹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不是糧食種不出來,而是大家根本就不願意種,寧可外出要飯,也不願在公社幹。因為我在那兒幹收成也不歸我,我要飯好歹要到的全是我的。這種經濟體製明顯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1978年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製,發展鄉鎮企業、非農產業,廢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舊體製,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發展,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
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土地還是國家的。但農民可以長期承包,而且承包權可以轉讓,這樣一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當時講叫留足了國家的、交夠了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後來一看如果留足了國家的、交夠了集體的,就沒有自己的了,所以國家又宣布免除農業稅。三農問題什麽時候都是考試的一個重點,農村、農業、農民問題,是中國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肯定是一個重點。
全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發展鄉鎮企業非農產業,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轉變。這是什麽意思?中國就這麽點兒地,這麽多人種地卻沒有地可種,所以盡量讓他們別種地,而且未來的社會發展一定是要實現城市化,英國在1852年就完成了城市化,中國預計到2045年完成城市化。英國的城市化是把農村變成城市,農民離土離鄉,到城市裏去打工。可這在中國絕對不行,農村人口都進北京,北京就完了;都進上海,上海就沉了。所以中國一定是離土不離鄉,本地消化是最好的,怎麽就地消化呢?發展鄉鎮企業、非農產業,把農村變成城鎮。這個事實在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表現得非常明顯,像深圳等很多新興城市原來就是農村,後來因為政策很快發展了起來。
1978年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製,發展鄉鎮企業、非農產業,廢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舊體製,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發展,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
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土地還是國家的。但農民可以長期承包,而且承包權可以轉讓,這樣一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當時講叫留足了國家的、交夠了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後來一看如果留足了國家的、交夠了集體的,就沒有自己的了,所以國家又宣布免除農業稅。三農問題什麽時候都是考試的一個重點,農村、農業、農民問題,是中國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肯定是一個重點。
全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發展鄉鎮企業非農產業,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轉變。這是什麽意思?中國就這麽點兒地,這麽多人種地卻沒有地可種,所以盡量讓他們別種地,而且未來的社會發展一定是要實現城市化,英國在1852年就完成了城市化,中國預計到2045年完成城市化。英國的城市化是把農村變成城市,農民離土離鄉,到城市裏去打工。可這在中國絕對不行,農村人口都進北京,北京就完了;都進上海,上海就沉了。所以中國一定是離土不離鄉,本地消化是最好的,怎麽就地消化呢?發展鄉鎮企業、非農產業,把農村變成城鎮。這個事實在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表現得非常明顯,像深圳等很多新興城市原來就是農村,後來因為政策很快發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