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會後,全國掀起“大躍進”的高潮。
“大躍進”片麵要求大辦工業、大辦農業。工業生產各部門製定出在幾年內產量趕超英國和美國的高指標;在農業方麵,對糧食產量的估計也越來越高,出現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主觀臆斷的口號。這些情況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後麵貌的願望,但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多快好省”這四個字,“好”和“省”看不出來,能看出來的就是“多”和“快”,所以,盲目求快成了“大躍進”的主導思想。
在“大躍進”運動進入高潮時,中央政治局又通過了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財產由公社統一核算,統一分配。許多地方的公社大辦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
1958年,中共中央號召全國人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各地迅速組織起大煉鋼鐵的大軍,幾千萬人在鋼鐵生產戰線上奮戰。全國城鎮到處建起小高爐,爐火日夜不熄。為了煉鋼,人們毀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裏的鍋砸了,把鐵鍬扭彎,連秤砣也不放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超越了曆史發展階段,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1959—1961年,我國出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麵對嚴重的經濟困難,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從1962年起,經濟逐步得到恢複和發展。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並在一些領域取得重大成就。
“大躍進”片麵要求大辦工業、大辦農業。工業生產各部門製定出在幾年內產量趕超英國和美國的高指標;在農業方麵,對糧食產量的估計也越來越高,出現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主觀臆斷的口號。這些情況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後麵貌的願望,但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多快好省”這四個字,“好”和“省”看不出來,能看出來的就是“多”和“快”,所以,盲目求快成了“大躍進”的主導思想。
在“大躍進”運動進入高潮時,中央政治局又通過了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財產由公社統一核算,統一分配。許多地方的公社大辦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
1958年,中共中央號召全國人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各地迅速組織起大煉鋼鐵的大軍,幾千萬人在鋼鐵生產戰線上奮戰。全國城鎮到處建起小高爐,爐火日夜不熄。為了煉鋼,人們毀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裏的鍋砸了,把鐵鍬扭彎,連秤砣也不放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超越了曆史發展階段,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1959—1961年,我國出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麵對嚴重的經濟困難,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從1962年起,經濟逐步得到恢複和發展。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並在一些領域取得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