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中華根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伏羲時代的羊人,就酷得多。
首先他是“腕”。氏族的重大決策,已歸他說了算。其次他是“款”。氏族的財政預算,也歸他說了算。第三他是“爹”。氏族的新成員姓甚名誰,同樣歸他說了算。這也正是母係變成父係的三大表現。
此時的男人正天天向上,他們的求愛也信心滿滿。
當然,羊人也有好幾種。如果他是“佯”,那就是獵手,會得到姑娘的愛慕;如果他是“義”,那就是祭司,會得到姑娘的敬仰;如果他是“美”,那就是大人,會得到姑娘的崇拜。
(美,自許慎起,曆來解釋為“羊大”,即“美大為羊”。後來蕭兵先生指出,應為“羊人為美”。蕭說是。從字形上不難看出,美,上麵是“羊”,下麵是正麵而立的“人”,即“大人”,也就是“冠羊之人”,亦即伏羲的形象之一。)
如果他是“羲”?
哈,那就是大眾情人,不知多少淑女都會春心蕩漾,願以身相許。
為什麽最具魅力的是羲呢?
因為隻有羲,才是“披著羊皮的蛇”。也隻有羲,兼具熱乎乎的肉香和冷冰冰的殺氣。沒錯,義,也有羊有我(兵器)。但義變成“己之威儀”後,兩方麵都弱了許多,哪裏比得上羲,剛柔相濟,意味深長,前途無量。
請看曆史。
前麵說過,夏娃的革命成果是裸體直立,女媧的文化建樹是生殖崇拜。生殖崇拜不能叫“性崇拜”,因為目的是生兒育女,不是男歡女愛。但這絕不意味著又退迴到夏娃之前。相反,生殖崇拜是把人類獨有的性,從純自然的生活變成了可控製的文化。唯其如此,伏羲才能接過女媧的旗幟,並打上自己的烙印。
伏羲的烙印就是男人掌權。
男人一旦掌權,生殖崇拜就會變成圖騰崇拜,母愛社會就會變成男權社會,潛伏的蛇也就會變成飛天的龍。
這就是部落時代的前夜。在此前漫長的歲月裏,它有著神話傳說中的“三個代表”——夏娃代表原始群,意義是“從猿到人”,形象表現為裸猿;女媧代表母係氏族,意義是“從自然到文化”,形象表現為魚、蛙、月亮;伏羲代表父係氏族,意義是“從母愛到男權”,形象表現為鳥、蛇、太陽。
代表人物 代表意義 形象表現
原始群 夏娃 從猿到人 裸猿
母係氏族 女媧 從自然到文化 魚、蛙、月亮
父係氏族 伏羲 從母愛到男權 鳥、蛇、太陽
部落時代之前的三個代表
完成這三大轉變後,伏羲也將功成身退。此後,氏族社會結束部落時代開始。
現在是淩晨五點,讓我們告別今宵。
野蠻時代初級階段的後半段,是激情燃燒的歲月。中華民族的偉大先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表現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也是一個春天的故事,女人含苞待放,男人旭日東升。他們創造了多種文化和文化模式:工具、巫術、生殖崇拜、祭祀禮儀、原始歌舞和人體裝飾。而且按照傳統說法,在伏羲的時代還創造了最早的文化符號八卦,產生了最早的哲學概念陰陽。
這就實在太牛了!
因此,盡管這時伏羲還是羊,但總有一天會變成牛。
事實上,他也就這樣變了。
變成牛的伏羲,就是炎帝。
* * *
[24] 蛇和鳥,都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見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鳥成為象征物,是因為有蛋(卵)。原始人看見雛鳥從鳥蛋中孵出,嬰兒從胞衣中產出,便覺得人類自己,沒準也是卵生。何況做愛的時候,男人的睾丸會收緊,提上去。這就難免讓人誤以為,新生命就是睾丸裏的蛋進入了女人的子宮。於是得出結論:誰的蛋多,誰就最有生殖力。何況鳥的頭頸,一會兒伸出來,一會兒縮進去,一會兒昂起來,一會兒垂下去,也很像陰莖。這又是一整套係統。
[25] 金烏三條腿,是因為兩腿當中,還有一根陰莖。
[26] 實際上,祭的字形就是“以手持肉”(許慎《說文解字》),當然是請神吃飯。
[27] 在原始時代,發展生產力隻能主要靠男人。依照《易係辭下》的說法,其中的傑出人物或氏族代表,前有“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的伏羲,後有“斫木為耜,揉木為耒”的神農。罔罟(讀如網古)就是獵具和漁具,耜耒(讀如四壘)則是農具。發明製造罔罟和耜耒的是工匠,以佃(讀如田)是獵手,以漁是漁夫,使用耜耒則是農民。由於這時已經有了畜牧業,他們還可能是牧人。
[28] 伏,甲骨文上麵是人,下麵是犬。許慎《說文解字》稱“從人從犬”,戴家祥稱其意義乃由“伏伺”而“俯伏”而“隱伏”(《金文大字172典》上冊)。
[29]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可譯為“神,紅蓮之珠,吉”,見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蒂就是帝,古文字寫成▼或▽,郭沫若認為是整朵花,見《釋祖妣》。
[30] 禮起源於祭祀,已成為學界共識。禮字上半部,是一個盛放了玉的器皿,即王國維先生所謂“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觀堂集林·釋禮》)。郭沫若先生說得更明確,道是放了“兩串玉具”(《十批判書》)。
[31]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葛天氏之樂”,見《呂氏春秋·古樂》。
[32] 關於原始歌舞和腰飾,請參看格羅塞《藝術的起源》。
蛇第二次出場後,部落的時代開始了。
炎帝為它揭幕剪彩,牛圖騰的旗幟高高飄揚。
第四章
炎帝東征
首先他是“腕”。氏族的重大決策,已歸他說了算。其次他是“款”。氏族的財政預算,也歸他說了算。第三他是“爹”。氏族的新成員姓甚名誰,同樣歸他說了算。這也正是母係變成父係的三大表現。
此時的男人正天天向上,他們的求愛也信心滿滿。
當然,羊人也有好幾種。如果他是“佯”,那就是獵手,會得到姑娘的愛慕;如果他是“義”,那就是祭司,會得到姑娘的敬仰;如果他是“美”,那就是大人,會得到姑娘的崇拜。
(美,自許慎起,曆來解釋為“羊大”,即“美大為羊”。後來蕭兵先生指出,應為“羊人為美”。蕭說是。從字形上不難看出,美,上麵是“羊”,下麵是正麵而立的“人”,即“大人”,也就是“冠羊之人”,亦即伏羲的形象之一。)
如果他是“羲”?
哈,那就是大眾情人,不知多少淑女都會春心蕩漾,願以身相許。
為什麽最具魅力的是羲呢?
因為隻有羲,才是“披著羊皮的蛇”。也隻有羲,兼具熱乎乎的肉香和冷冰冰的殺氣。沒錯,義,也有羊有我(兵器)。但義變成“己之威儀”後,兩方麵都弱了許多,哪裏比得上羲,剛柔相濟,意味深長,前途無量。
請看曆史。
前麵說過,夏娃的革命成果是裸體直立,女媧的文化建樹是生殖崇拜。生殖崇拜不能叫“性崇拜”,因為目的是生兒育女,不是男歡女愛。但這絕不意味著又退迴到夏娃之前。相反,生殖崇拜是把人類獨有的性,從純自然的生活變成了可控製的文化。唯其如此,伏羲才能接過女媧的旗幟,並打上自己的烙印。
伏羲的烙印就是男人掌權。
男人一旦掌權,生殖崇拜就會變成圖騰崇拜,母愛社會就會變成男權社會,潛伏的蛇也就會變成飛天的龍。
這就是部落時代的前夜。在此前漫長的歲月裏,它有著神話傳說中的“三個代表”——夏娃代表原始群,意義是“從猿到人”,形象表現為裸猿;女媧代表母係氏族,意義是“從自然到文化”,形象表現為魚、蛙、月亮;伏羲代表父係氏族,意義是“從母愛到男權”,形象表現為鳥、蛇、太陽。
代表人物 代表意義 形象表現
原始群 夏娃 從猿到人 裸猿
母係氏族 女媧 從自然到文化 魚、蛙、月亮
父係氏族 伏羲 從母愛到男權 鳥、蛇、太陽
部落時代之前的三個代表
完成這三大轉變後,伏羲也將功成身退。此後,氏族社會結束部落時代開始。
現在是淩晨五點,讓我們告別今宵。
野蠻時代初級階段的後半段,是激情燃燒的歲月。中華民族的偉大先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表現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也是一個春天的故事,女人含苞待放,男人旭日東升。他們創造了多種文化和文化模式:工具、巫術、生殖崇拜、祭祀禮儀、原始歌舞和人體裝飾。而且按照傳統說法,在伏羲的時代還創造了最早的文化符號八卦,產生了最早的哲學概念陰陽。
這就實在太牛了!
因此,盡管這時伏羲還是羊,但總有一天會變成牛。
事實上,他也就這樣變了。
變成牛的伏羲,就是炎帝。
* * *
[24] 蛇和鳥,都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見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鳥成為象征物,是因為有蛋(卵)。原始人看見雛鳥從鳥蛋中孵出,嬰兒從胞衣中產出,便覺得人類自己,沒準也是卵生。何況做愛的時候,男人的睾丸會收緊,提上去。這就難免讓人誤以為,新生命就是睾丸裏的蛋進入了女人的子宮。於是得出結論:誰的蛋多,誰就最有生殖力。何況鳥的頭頸,一會兒伸出來,一會兒縮進去,一會兒昂起來,一會兒垂下去,也很像陰莖。這又是一整套係統。
[25] 金烏三條腿,是因為兩腿當中,還有一根陰莖。
[26] 實際上,祭的字形就是“以手持肉”(許慎《說文解字》),當然是請神吃飯。
[27] 在原始時代,發展生產力隻能主要靠男人。依照《易係辭下》的說法,其中的傑出人物或氏族代表,前有“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的伏羲,後有“斫木為耜,揉木為耒”的神農。罔罟(讀如網古)就是獵具和漁具,耜耒(讀如四壘)則是農具。發明製造罔罟和耜耒的是工匠,以佃(讀如田)是獵手,以漁是漁夫,使用耜耒則是農民。由於這時已經有了畜牧業,他們還可能是牧人。
[28] 伏,甲骨文上麵是人,下麵是犬。許慎《說文解字》稱“從人從犬”,戴家祥稱其意義乃由“伏伺”而“俯伏”而“隱伏”(《金文大字172典》上冊)。
[29]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可譯為“神,紅蓮之珠,吉”,見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蒂就是帝,古文字寫成▼或▽,郭沫若認為是整朵花,見《釋祖妣》。
[30] 禮起源於祭祀,已成為學界共識。禮字上半部,是一個盛放了玉的器皿,即王國維先生所謂“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觀堂集林·釋禮》)。郭沫若先生說得更明確,道是放了“兩串玉具”(《十批判書》)。
[31]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葛天氏之樂”,見《呂氏春秋·古樂》。
[32] 關於原始歌舞和腰飾,請參看格羅塞《藝術的起源》。
蛇第二次出場後,部落的時代開始了。
炎帝為它揭幕剪彩,牛圖騰的旗幟高高飄揚。
第四章
炎帝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