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窯的磚燒出來之後,沒有一塊投入到建房子的工地上,先後變成了輪窯和水泥窯。管著磚窯的高管家看著自己燒出來的這麽多磚塊都沒去造房子,變成了另外一些不能住人的東西,心裏比誰都急。一個月的時間說過去就過去了呀。這條早上他抓住在各個工地例行巡視的劉遙,奇怪地問這算是什麽計劃。劉遙大大咧咧地迴答:“造房子哪有那麽快?”轉身就朝水泥窯走去,留下一頭霧水的高管家,隻好繼續燒他的磚。


    劉遙對輪窯和水泥窯都很滿意。輪窯順利運行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基本原理是這個時空已有的。水泥窯這種本時空沒有的東西,也一下子就搞成功了,多少讓人感到有些意外。來到水泥窯跟前,看到趙如山和幾個生麵孔在窯爐前忙活著,見自己過來,都走過來打招唿。


    “先生,這幾位是叉河村瓷器坊的。”趙如山見劉遙在看這幾個陌生人,急忙介紹道。


    “哦,你找了燒窯的大師傅,怪不得呢這麽順利呢。”


    和建築工地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短,相反在學校裏待的時間卻越來越多。


    除了自己上課,他還占用算術課的時間,給孩子們分配任務:“剛才姚先生已經把表格教給大家了。說的是統計糧食產量的事情。這個表格也可以做別的事情,例如把全村的人都統計起來。”


    孫巧巧舉起手來。看到劉遙點頭說:“先生,我們村的人沒有……產量。”她費勁地用剛學到的詞提問。


    “嗯,很好。你記著剛才學的內容了。”劉遙看著她迷茫的眼神,硬著頭皮鼓勵,接著說道:“有人想著可以怎樣統計村裏的人嗎?”


    一個瘦小的女孩站起來說道:“姓名和年齡,家裏幾口人,都有什麽田產……”


    “非常好!我很希望你們能夠主動去想問題。你叫啥名字?多大了?”


    “我叫王帶喜,今年13歲。”女孩細聲細氣然而口齒清楚地迴答道。


    “很好!大家盡量多想想,越詳細越好。例如今年幾歲要記,哪年出生的也要計,否則你的統計幾年以後就沒用了。還有會幹什麽活啊,身體健康狀況啊,識字不識字啊,去過什麽地方啊,會說什麽地方的話啊,都可以記。大家去慢慢想,想好了畫個表格,我們一起商量定下來。”


    “可是我們不會寫字,也沒有紙筆。”巧巧站起來輕聲說道。


    “寫字和紙的問題我會解決的。待會兒再說怎麽解決,我這裏先說一個規矩。這個課堂上,可以提問,可以反駁,說話也不必站起來,但是不能打斷別人說話。不能打斷我,也不能打斷正在說話的同學。”


    “先生,要是你講話很快我提不了問怎麽辦?”巧巧又問。


    “那就舉手,我就知道你有問題了。”劉遙舉手示意了一下,看大家都明白了,接著說道:“紙筆現在還沒有,我已經讓木工在做小黑板,拿石灰塊在上麵畫,這個很不方便,但是比沒有好。識字的問題呢,大家可以慢慢學。遇到不會寫的字,就來問先生。”


    下麵一片點頭。王帶喜舉手問道:“先生,就統計咱們村的每個人嗎?”


    “對了,你提醒我了。你們還要記錄不在咱們村裏的人的消息。這附近誰會造紙,有多少造紙作坊,一年造多少紙。還有鐵匠鋪、碾米坊,養豬養雞,都要記下來。明後天你們的算術課上,就討論這個,最後把表格匯總到劉滿老師哪裏,我來給你們確認。”


    不用鋼筋僅靠磚塊和水泥的結合,讓建築形態與今天的風格完全不同。劉遙已經點著油燈從空間裏抄襲了了很多結構圖,白天就跟男人和男孩子們上課,講這些結構。村民都自己造房子,雖然對這些不用木柱和榫卯結構的方式很是陌生,但是理解和接受起來卻很容易。


    劉遙設計了一個類似四合院的宅子。四麵圍合,房間有十多間,其中有些還挺大。不過為了省事,目前打算隻造北麵的一排建築,東、南、西三麵隻造外牆,先當做圍牆來用。


    明白了設計圖,地基也基本打好,終於可以全麵開工了。趙世祿頭天早早就布置好,第二天天剛亮,村民們都集合在梅家門口,打算去山崗上造房子。正要出發,就聽到一陣密集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很快,四匹快馬出現在眼前,卻隻有兩匹馬上有人。


    “這是路上摔下去兩個麽?”小滿沒頭沒腦地問道。


    “這是一人雙馬,非常緊急的時候這樣子,一直很快。”孫正剛的小兒子孫壯迴答得很快,話語卻不是很利索。海南地處偏遠,禮教大防不像中原那麽看重,這個孫壯就很有機會時不時湊到小滿旁邊去。姚英已經有點擔心了,按照她的說法,這人像他爹那麽不聰明,還不壯,實在提不起勁來,連做同學都嫌不夠好。


    此時沒有人關注孫壯的迴答,都看著四匹馬跑到跟前來。海南養不了北方的大馬,但是再小的馬在人麵前都是個大家夥,何況還唿哧喘氣,渾身冒著熱汗。更讓人擔心的是馬上的騎手,那是兩個穿著官服的衙役。


    衙役在馬上大聲喊道:“賀典吏有請劉先生前往賀府。”話音落下,人馬也到了一群人跟前。馬沒停穩,一個翻身就下來了。其中一個衙役認得劉遙,上來就要拉劉遙的手。


    梅先卓一個箭步跨上前去,隔在兩人之間,朝著另外一個衙役喝到:“林捕快!怎麽個事情?怎麽說句話就要拉人?”


    林捕快也走上一步,抱歉地說:“梅員外,實在是萬分緊急,少了禮數。典吏家的二姨太難產,怕是要不行了。要說詳情,我留在這裏跟你說。劉先生請立即上馬,與張捕快先走一步吧。”


    劉遙與梅先卓對望一眼,問道:“林捕快,我且問你,產婦有大出血麽?若是有,現在趕去,我便是神仙也無法。”林捕快答道:“沒有聽說。隻說是一直生不下來,孩子恐怕難保,大人也昏死過去幾次了。”


    聽到這裏,劉遙對姚英說:“這怕是一起剖腹產吧。”轉身吩咐高管家:“快,叫人把我上次給家駒醫治留下的東西都拿來。你先去賀府做準備,跟上次一樣。”又對梅先卓說:“你想點辦法,把我娘子送來賀府,她可以幫忙的。”


    梅先卓看看兩個衙役,一跺腳說:“你先去吧。我自會安排。”他一萬個不願意把姚英送去賀家。情況危急了才去救治,救得好還好,若是救不好,怎麽走出賀府都不知道。這個不經事的劉遙,還要把自家娘子送去。


    劉遙哪裏想到這麽多,吩咐大家按照昨天商量好的先開挖地基,接過家駒拿來的用繃帶包著的刀和針線,往林捕快手裏一塞,急忙往馬上爬,嘴裏還說到:“我不大會騎馬,你不要跑太快。把我摔了事小,耽誤病情事大。”林捕快苦笑一下,急忙領著劉遙,把張捕快留下,照舊一人雙馬跑迴去了。


    高管家撐著錢三的肩頭也在上馬,彎腰悄悄對錢三說:“你們也備馬,把能打的幾個都叫上。今天不管什麽結局,怎麽也得把劉先生拉迴來。”他一邊打馬起步,一邊嘟囔著說:“造房子哪有那麽快?這是你自己說的。”


    林捕快帶著滿身是汗的劉遙進入賀府的時候,高管家已經在院子裏架起鍋來燒水了。劉遙滿意地點點頭,一眼掃過滿屋子的人。賀典吏滿臉焦急的在那兒轉圈,旁邊衣衫華麗的胖女人可能是他的大老婆,另外一個穿粗布衣服的瘦小老女人,可能是穩婆。他來不及一一招唿,吩咐高管家把人都趕走,把孕婦抬到光線充足的堂屋,自己走到側室,關上門,從空間裏拿出資料看了起來。


    “我家先生不用殺牲,行醫之前一定要在靜室中獨自待一陣子。”高管家解釋道,同時把人從門口趕開。


    “止血鉗怎麽弄啊?這是要切到血管的啊。”看到一半,劉遙抬頭朝著天空自語。他知道現在有很多人在關注他的行動,其中肯定有人會想到如何在那時的環境下造出起到止血鉗功能的東西,可是他們卻沒法把信息傳輸過來。“你們能用高功率激光射過來讓我看到一個亮點麽?”他忍不住又嘟噥了一句。


    象山灣的洋麵上熱鬧非凡,巨大的艦船在灣口以外排了兩層,包括各種考察船和遊艇,現在他們都成為科研人員工作和居住的平台。海麵上還停泊著一艘美軍的航母,這是它首次進入中國領海。一根粗大的電纜從航母上垂入海麵,由大型浮筏承載著重量,筆直通向殼體。


    殼體和海麵接觸的地方,搭建了眾多浮動平台。每個平台上都飄揚著一麵國旗,表明著使用平台的國家。擁有地利的中國在殼體四個方向上都有一個寬度500米左右的平台,中間還聳立著高達十多米的觀測高台。飄著美國和日本國旗的平台也都有不小的麵積,眾多穿著連體衣的科研人員在上麵忙碌著。美國的平台也是四個,就在中國平台的邊上。應該是事先商量過的結果,平台的高度都保持一致,實際上在中國和美國的平台之間,已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全世界的焦點都集中在洋麵上的透明的半球體上。它的內部以1:1的實際大小展示了劉遙一家4個人的幾何中心為圓心的10公裏直徑範圍內的景物。由於這個場景在每個人的意識裏都能得到完美的在線,所以研究人員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殼體本身。


    來自航母和大陸上的電纜輸送強大的電力驅動各種鑽探和研磨機械,試圖打開殼體的屏蔽。可惜就算機器運轉到紅熱,也不能影響殼體分毫。不時有刺眼的大功率激光在平台上閃爍,平台邊沿也順著殼體的曲線延伸出鋼架,研究人員在鋼架末端布置諸如爆破之類需要遠程操作的實驗,每當實驗開始,一聲聲警報信號和不同語言的聲音播報就會響起。


    識別和突破這個半球體,是這個平台上的主要兩個研究方向。但是任何能量輸入在那個透明的殼體上都石沉大海,甚至連被敲擊都不會產生聲音,顯然是完全吸收了任何輸入的能量,而不引起自身的絲毫振動。人類目前的任何物質和能量都無法穿透它,而球體裏麵也沒有除了可見光之外的其它信息向外傳輸。


    全球的力量都投入到研究中,可是繁忙的工作卻沒有取得一絲進展。殼體能夠吸收所有輸入的機械能、化學能和各種電磁輻射,卻能反射和折射可見光,讓人類的肉眼可以看到它。這說明它在管理輸入和輸出的能量,與此同時,它卻絕不迴應人類的任何信息。人類在球體麵前一籌莫展。目前唯一能做的有意義的工作,就是持續向殼體輸入能量,尤其是激光,依據是唯一的邏輯判斷:既然輸入的能量不能在殼體內部展示的場景中觀察到反應,可以推測能量是被殼體吸收了。這種吸收是人類可以觀察到的殼體唯一的“動作”。既然你有動作,我就持續輸入能量,且看你的反應動作是不是會改變。


    當人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有一個超越自身的智慧出現,並且根本不關心人類的想法,隻是簡單地想做一個測試或者試驗,就像人類對待小白鼠一樣,崩潰的情緒在全球蔓延,人們不再按部就班的工作,犯罪率上升,社會結構逐漸解體,各種宗教甚囂塵上。一個流傳不廣的雞湯開始體現出它的力量:如果得知明天自己會死去和得知明天世界將毀滅,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各種自暴自棄和睚眥必報的事情層出不窮。而這時處在關注焦點的劉遙卻對局麵毫無幫助,一兩天對天說上一句怪話,讓觀察的科學家哭笑不得。他們多希望劉遙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觀察員,持續和有深度地迴報所有看到的狀況,最好能傳遞出我肯定能夠解決問題的信念,而非不時冷嘲熱諷一下,對時局毫無幫助。


    張衛皺著眉頭把劉遙對空說話的鏡頭剪輯下來,存儲到一個命名為“對外界需求”的文件夾裏,又掏出一個筆記本寫了點什麽。抬起頭來看看滿屋子的科學家,搖搖頭把目光望向窗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新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識形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識形象並收藏我和新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