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滯的三機編隊,自然完全不是飛得更快、轉得更彎、火力更猛的雙機戰術對手。空有一定數量優勢的蘇俄空軍,戰損率卻四倍於北方軍空軍,喪失製空權也就在所難免了。
第一天瘋狂空戰的結果,北方軍用不超過四十架戰鬥機的損失,換取了蘇俄空軍上百架戰鬥機的損失,以及超過五十架蘇俄轟炸機被擊落的戰果。
隻不過一天不到的時間,楚河盆地戰區的蘇俄空軍戰鬥機數量優勢消失的一幹二淨,雙方都還剩下百餘架戰鬥機的規模,隻是技術性能明顯占優的北方軍戰鬥機部隊,事實上已經徹底掌控了製空權。
接下來,是對抗坦克集群突擊的hs-123攻擊機開始發威的時刻了。
第一五九章 搖搖欲墜
蘇俄紅軍在比什凱克正麵發起大規模裝甲突擊,所使用的坦克主力,就是t-26坦克和bt-7快速坦克。
t-26坦克是蘇俄紅軍在三十年代初期的主力坦克,後來裝配的45毫米坦克炮性能相當不錯,完全可以媲美日本人的57毫米坦克炮。但是t-26坦克最大的詬病是裝甲薄弱的問題,即使得到大幅改進後,前裝甲也僅25毫米罷了,無力對抗37毫米反坦克炮的穿甲彈。
更為致命的是,t-26坦克的火炮據說要在300米內才可以取得比較高的命中率,這麽近的距離對t26薄弱的裝甲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即使是日本人仿製的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也足以在1000米處對t-26坦克構成致命威脅,何況原版的德國37毫米反坦克炮性能更為優良。
而bt-7快速坦克是蘇俄紅軍在三十年代後期的主力坦克,高達50千米每小時的越野能力,使得快速坦克這個稱謂真是名副其實。隻是同樣優秀的45毫米坦克炮,以及同樣薄弱的裝甲,造成bt-7快速坦克與t-26坦克擁有一模一樣的弊端。
蘇俄紅軍一口氣投入六個坦克旅,上千輛坦克發起集團進攻的場麵實在太震撼了。
因為坦克軍編製的消失,蘇俄紅軍坦克集群的最高編製改成了旅級,而且也將大量的坦克營加強了步兵師的力量。每個坦克旅下轄四個坦克營,每個坦克營一般編列三個坦克連,每個坦克連都有三個排。無論是t-26坦克還是bt-7快速坦克,事實上都屬於輕型坦克,因此坦克排的編製是五輛坦克。
加上連部以及營部、旅部的坦克,每個裝備輕型坦克的坦克旅應該擁有260-270輛t-26坦克或bt-7快速坦克。
但是蘇俄紅軍曆史悠久的大編製小實員傳統,使得滿編成為一種奢望罷了,能夠達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滿編率就已經算是精銳部隊了。
如果還要加上步兵師配屬的那一個坦克營,在比什凱克正麵可以投入的坦克突擊力量依然是非常可觀了。
血色夕陽再一次緩緩降落,蘇俄紅軍突擊部隊再一次退了下去進行休整。
而在殘破的地堡工事裏,踩著滾燙的彈殼,北方軍士兵抓緊一切時間啃上幾口幹糧,短暫休憩片刻。又一天過去了。
到了晚上,同樣抓瞎的蘇俄紅軍攻勢依然,但是沒有白天的瘋狂。
依托堅固的堡壘工事,再加上空軍hs-123攻擊機部隊的全力出擊,北方軍經過兩天兩夜血戰之後,蘇俄紅軍坦克集群突擊的勢頭終於被遲滯了下來。hs-123攻擊機部隊差不多每天都出動五六次,幾乎耗盡了整個白天的時間,所有地勤人員和飛行員都是疲憊不堪。
北方軍的地麵部隊更是幾近崩潰,大多數孤立的堡壘工事紛紛失陷,被迫退縮在最後的支撐要點比什凱克。周邊的蘇俄紅軍,事實上已經完成了對比什凱克的鉗形包圍攻勢。
李虎臣帶著軍團指揮部冒著槍林彈雨,衝進比什凱克坐鎮,總算在最後關頭強行守住了岌岌可危的反擊橋頭堡。
比什凱克周圍孤立堡壘群的輕易失陷,同樣讓原本信心百倍的北方軍上下大吃一驚。
兩天大戰之後,進攻的蘇俄紅軍力量基本被判斷出來,至少是十個步兵師,以及六個坦克旅的重兵集群發起了大規模進攻。
頂著亂砸而下的敵軍炮火,李虎臣的軍團指揮部向葫蘆島臨時大本營發去戰役研判電報,確認蘇俄紅軍投入了大約兵力二十多萬人,坦克一千三四百輛,火炮九百多門,飛機三百架以上的規模。
據守阿拉木圖一帶的李虎臣軍團不過是九萬多人,即使加上駐防的守備部隊,也不過十二三萬人罷了,如果不是空中力量的強大戰力,能夠憑借著堡壘工事擋住敵軍攻勢已經極其勉強了,根本沒有反擊的力量。
葫蘆島大本營直接迴複李虎臣,胡景翼軍團已經南下支援。
如此一來,三個軍團在東北戰場,兩個軍團在巴爾喀什湖戰場,北方軍的機動作戰兵力已經為之一空。
同時,葫蘆島大本營指示,立即將繳獲的敵軍優勢武器送抵葫蘆島和蘭州機器局,進行分析和研判。
蘇俄紅軍不僅在兵力兵器上占據了數量優勢,而且在遠程壓製火力以及步兵支援火器上都占據了性能優勢,導致北方軍抵抗過程中的艱難。
按照蘇軍新的步兵師編製條例,一個步兵師下轄三個步兵團和兩個炮兵團,加上其他直屬部隊,總兵力達到一萬八千人。
除了步兵團各自轄有一個團屬76毫米炮兵連外。步兵師第一個炮兵團下轄76毫米炮兵營一個以及122毫米炮兵營兩個,而新加強的第二個炮兵團則下轄122毫米炮兵營一個以及152毫米炮兵營一個。
以至於蘇俄紅軍新編製的步兵師,加強後的遠程壓製火力達到24門76毫米火炮,36門122毫米火炮,12門152毫米火炮,典型的大炮兵主義戰術要求。這種做法在世界各國軍隊中,也是前所未有的。
北方軍的的步兵師中,隻有一個炮兵團四個105毫米炮兵營,總共不過48門火炮而已,在炮擊密度和火力反擊上完全處於劣勢。
尤其是蘇俄紅軍遠程壓製火力的中堅力量,122毫米m30榴彈炮簡直就是戰場支配者,威力大,射程遠,牢靠耐用,堪稱是中口徑壓製火器的傑出代表。北方軍前沿工事以及那些失陷的堡壘,大多都是毀於這種幾乎橫掃一切的122毫米榴彈炮手上。
122毫米m30榴彈炮,戰鬥全重2450千克,行軍全重3100千克,榴彈重21.7千克,最遠射程11800米,射速5-6發每分鍾。
無論是阻攔射擊還是反擊炮戰,北方軍裝備的105毫米lefh18榴彈炮,顯然威力遜色不少,尤其是數量上的劣勢更是吃盡了苦頭。
還有一種步兵支援武器也讓防守的北方軍士兵惶恐不安,這就是120毫米pm38迫擊炮,戰場上無所不在,幾乎充斥著這種靈活而有足夠威力的重型迫擊炮。
作為將120毫米重型迫擊炮加強步兵營的第一人,蘇俄紅軍在這次突襲比什凱克的戰役中嚐盡了甜頭。在坦克集群遭到北方軍攻擊機,以及勇猛的反坦克火力強大打擊之下,進展相對遲滯的時候,蘇俄紅軍步兵部隊主動出擊,攜帶著大量pm38迫擊炮,使用重型迫擊炮彈,一個一個地敲開了那些抵抗的地堡工事。
pm38重型迫擊炮,口徑120毫米,全重285千克,迫擊炮彈重16千克,射程5700米。其爆炸威力足以壓製甚至摧毀非永備性的地堡工事,至於暴露在外的戰壕更是可以毫不費力地毀傷殆盡。而迫擊炮全重,在拆卸後並沒有超出士兵所能承擔的範圍之內,依然是靈活機動的步兵隨進支援火器。
而北方軍列裝到排一級的gr.w34型迫擊炮,口徑隻有80毫米,迫擊炮彈重3.5千克,射程也隻有2400米,與pm38重型迫擊炮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自然毫無還手之力。
反倒是北方軍步兵部隊中大量列裝的防空火力,在頑強的抵抗中超常發揮,幾乎是攔腰斬斷了發起衝擊的蘇俄突擊部隊前鋒,無論是士兵,還是坦克。
不管是20毫米的厄利空防空炮,還是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威力足夠強勁,隻要一發沾到士兵身體,必然就是一個碗大的破洞,甚至就是斷成兩三截,亦或是幹脆是粉身碎骨。
而緊急壓低了炮口的88毫米防空炮,在遠距離攻擊皮薄的t-26坦克或是bt-7快速坦克,差不多就是一掃一大片,在其射界範圍內,橫衝直撞的蘇俄紅軍坦克幾乎就是一擊就穿的鋼鐵墳墓罷了。
因為製空權依然在北方軍空軍手中,基本上沒有了防空任務的防空部隊,直接就投入了地麵支援作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戰果。
如果不是神出鬼沒的pm38重型迫擊炮威脅實在太大,僅憑這些彈藥管夠的自動火力,說不定就可以將席卷而來的蘇俄紅軍裝甲突擊集群擊退了。
即使如此,在自己手頭的坦克力量和反坦克火力都不足以擊退敵人的情況下,李虎臣一連發出三封電報,請求緊急調撥更多的88毫米防空炮參戰。
88毫米防空炮沒有打下幾架飛機,卻摧毀了足夠多的蘇俄坦克,讓雙方都驚詫於這種防空火力地麵使用的巨大威力,但同時也成了m30榴彈炮,以及pm38重型迫擊炮的重點關注對象,幾乎每一小時都有取得重大戰果以及遭到重點摧毀的報告。
前線需要更多的88毫米防空炮打坦克。
雖然有些難以理解這道似乎文不對題的命令,但是從甘肅、新疆內地調集的防空部隊,紛紛坐上加急的軍用列車,第一時間趕赴阿拉木圖參戰。
這是最優先的指令,甚至還排在了胡景翼軍團南下支援參戰的前麵。
為了保證這些88毫米防空炮的盡早到位,沒有坐上火車的胡景翼軍團,扔掉了所有非燃料彈藥的輜重,全部使用軍團自身的卡車、坦克、裝甲車等機械力量,瘋狂向著西南方向奔馳而去。
第一六零章 意外反擊
整個大地仿佛都被硝煙彌漫了,無時無刻都有唿嘯而至的炮彈,以及雨點一般到處亂竄的槍彈,早已支離破碎的戰壕被炮火、手雷甚至工兵鍬反複摧殘著,不時填進燃燒著的機械殘骸,亦或是血肉身軀。
為了防止堡壘群被切斷相互聯絡支援的通道,比什凱克外圍的南北兩翼戰壕,成了蘇俄紅軍和北方軍拚死力爭的關鍵戰線,不停地重複上演失陷、反擊、再失陷、再反擊的步驟,簡直成了一個似乎永無止境的血肉磨盤。
相對於得到後方堡壘火力不間斷支援的北方軍,隻能使用bt-7快速坦克或者pm38重型迫擊炮支援進攻的蘇俄紅軍,損失遠遠大於防守反擊的對方。m30榴彈炮不能過於靠前,否則就很容易被蒼蠅一般在頭頂上盤旋的北方軍hs-123攻擊機發現並摧毀。
打得實在太殘酷了,一天時間,戰壕易手了兩三次,雙方戰士的鮮血和屍骸差不多都快填滿已經不見蹤影的戰壕殘垣了。不過大部分的傷亡,都是缺乏足夠防護的蘇俄紅軍,下午的時候,陣地居然又迴到了北方軍手中。
蘇俄紅軍幾乎是瘋狂地連續進攻了三天三夜,終於消耗掉了最後一點銳氣,無論是火炮部隊,還是坦克部隊,以及步兵部隊,都已經筋疲力盡了。
天空似乎都充滿了血色,不時在陣地中間爆炸的炮彈,意味著今晚依然要麵對蘇俄紅軍的夜襲。
趴在看不出有遮蔽作用的戰壕殘垣上,北方軍的少校王河山終於獲得了一次長官的特權,其他官兵都拚命用工兵鍬搶修工事,他可以縮在那裏從口袋的不知哪個角落裏翻出幾片壓縮餅幹,哢吧哢吧地嚼了起來。
蘇俄紅軍的炮火,即使是暫時停止了突擊,也沒有休憩片刻的打算,自始至終在對著這裏的陣地進行炮擊,看不出炮彈又枯竭的味道。
轟然一聲巨響,一顆122毫米炮彈再一次落在了戰壕中間,將正在那一段搶修的兩名北方軍士兵瞬間吞沒了。
遮天地泥土飛濺起來,將在遠處戰壕中的王河山差點給埋住了。
一陣抖動之後,王河山從黑鬆色的土層中鑽了出來,手中抓著的黃色壓縮餅幹已經變成了黑色。隨口吐出一股沾著紅色液體的黑色泥土,王河山無奈的呸了一下,毫不猶豫地繼續將已經變了色的壓縮餅幹送進了嘴裏。
那一段再次被炮擊的戰壕,沒有人跑過去,所有人隻是悶頭不吭聲,自顧自拚命搶修手上的工事。
在122毫米炮火的攻擊下,隻要命中了,根本就沒有生命存在,甚至連屍骸都不用去找了,誰知道被炸成了多少碎塊。
況且蘇俄紅軍隻是消停一陣子罷了,待會還要發起下一輪的突擊,根本沒有時間去看看究竟。
一個身影連滾帶爬地從遠處貓著腰跑了過來,傳令兵哭咽著向王河山報告,“長官,三個陣地加起來連四個連都湊不齊了。”
王河山心中一痛,手都抖了一下,“還有多少門防坦克炮?”人員傷亡這麽大,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守住陣地才是最重要的。
從淩晨開始,王河山帶著三個步兵營上來,接替了防守任務,結果一天下來反複的爭奪,居然隻剩下不到一個營了,傷亡實在太大了。
傳令兵搖搖頭,無奈迴答,“所有反坦克炮都被摧毀了。”
蘇俄紅軍的坦克集群才是最麻煩的,沒有了防坦克炮,又來不及挖反坦克壕,這個陣地還怎麽防守呀。
看著至少還有一個多小時才能入夜的天色,王河山也是萬般發愁。
正惦記著,一名年輕的上尉軍官在士兵的帶路下,從後方摸了上來,戰場上不用行禮,直接就說道,“長官,我們是蘭州的防空營,指揮部命令我們前來接受你的安排。”
王河山大喜,也不含糊,“你們裝備的是什麽?”
“88毫米防空炮,二個連,八門。”上尉十分簡練,停頓了一下,又加了一句,“我來的時候,看過地形,這個陣地上並不適合放置88毫米防空炮,基座太高了,很容易成為對方火炮的靶子。”
原本欣喜的王河山也是眉頭一皺,確實有這個問題,立馬將自己背包裏的軍用地圖摸了出來,沉思片刻之後,開口說道,“如果有一隊坦克的話,我們倒是可以將蘇俄坦克集群從這個緩坡通道這裏放進來,然後用埋伏在左右的88炮打一個伏擊。”
同樣湊上腦袋來看地圖的防空營上尉,納悶地問了一句,“坦克拿來做什麽?”
“反擊迴去呀。我們放開一條口子,還要堵迴去的,隻是我手上的坦克都用掛了。”王河山很是遺憾,加強給他的一個坦克連現在都變成步兵了,所有坦克都在反擊中先後被摧毀了。
防空營上尉心中一動,“長官,我來的時候,在後麵集結地帶,看到有一個坦克營從前線撤下了補充燃料彈藥,好像現在還沒有接到新的反擊命令。”
一陣排炮打了過來,兩名敏捷地往地上一趴,地動山搖的爆炸響徹了陣地。片刻之後,從薄薄的土層中,兩名軍官晃動著身子鑽了出來。
“傳令兵,傳令兵?”看樣子蘇軍在入夜前還要打上一次,王河山馬上決定派人進行對接了。
電話線早就被炮火斷成了不知道多少截,無線電台要優先保證軍團總部聯係,與友軍的聯絡隻能靠傳令兵進行了。
匆匆寫了一張便箋,王河山吩咐傳令兵立即趕到到後方集結點,尋找那支有可能還在休整的坦克部隊。
便箋上不過是一段話而已,也就是請求對方能否派出十來輛坦克,到王河山這一處陣地進行支援打個伏擊戰。事實上,王河山已經是越權了,坦克部隊並沒有接到命令,一定要跑過來增援。
十幾分鍾後,一輛60型軍車衝上了陣地,王河山的傳令兵與一名滿臉油汙的上尉跳下軍車,就衝了過來。
“長官,我對你那個伏擊計劃,很感興趣。”油汙臉的上尉,衝過來就是一句。
後麵急追的傳令兵氣喘籲籲地說,“長官,他就是坦克營指揮官。”
王河山和防空營上尉非常稀奇地看著這個坦克營上尉,動作好快呀。
事不宜遲,三個人就這麽碰了一下頭,匆匆草就了一個通道伏擊計劃。
防空營拿走王河山的地圖,就跑到後麵去布置自己的八門88毫米防空炮了。而坦克營上尉,則借用王河山的電台,唿叫自己的手下立即趕來參戰。
蘇軍再一次大規模炮擊的時候,王河山目瞪口呆地看著緊急趕來的坦克營,也就是十五六輛lt-35坦克罷了。
“這就是你的坦克營?”王河山有些無語,貌似坦克數量還不足一個連了。
坦克營上尉有些郝然,隻好點頭苦笑了一下,“打了三天,剩下這麽多算不錯了。”
既然反擊的力量到了,王河山馬上命令防守其中一段低窪緩坡的部隊,擺出一副力戰不支的樣子,等到蘇軍坦克發動突擊就首先撤離。
半個小時後,誘敵計劃一切順利,伏擊更是大獲戰果。k36式88毫米防空炮,在一千米距離打擊皮薄的蘇軍坦克,簡直是所向披靡,一打一個準,對方卻根本來不及反應。
兩分鍾不到,除了在伏擊地段留下二十多堆燃燒著的鋼鐵殘骸,不少t-26坦克的炮塔幹脆就被炸飛了,bt-7更是碎得慘不忍睹。
當北方軍的lt-35坦克開始反擊的時候,即使是督戰隊接連擊斃士氣崩潰的蘇軍士兵,但是依然阻不住更多的蘇軍士兵開始往後撤退逃命了。
第一天瘋狂空戰的結果,北方軍用不超過四十架戰鬥機的損失,換取了蘇俄空軍上百架戰鬥機的損失,以及超過五十架蘇俄轟炸機被擊落的戰果。
隻不過一天不到的時間,楚河盆地戰區的蘇俄空軍戰鬥機數量優勢消失的一幹二淨,雙方都還剩下百餘架戰鬥機的規模,隻是技術性能明顯占優的北方軍戰鬥機部隊,事實上已經徹底掌控了製空權。
接下來,是對抗坦克集群突擊的hs-123攻擊機開始發威的時刻了。
第一五九章 搖搖欲墜
蘇俄紅軍在比什凱克正麵發起大規模裝甲突擊,所使用的坦克主力,就是t-26坦克和bt-7快速坦克。
t-26坦克是蘇俄紅軍在三十年代初期的主力坦克,後來裝配的45毫米坦克炮性能相當不錯,完全可以媲美日本人的57毫米坦克炮。但是t-26坦克最大的詬病是裝甲薄弱的問題,即使得到大幅改進後,前裝甲也僅25毫米罷了,無力對抗37毫米反坦克炮的穿甲彈。
更為致命的是,t-26坦克的火炮據說要在300米內才可以取得比較高的命中率,這麽近的距離對t26薄弱的裝甲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即使是日本人仿製的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也足以在1000米處對t-26坦克構成致命威脅,何況原版的德國37毫米反坦克炮性能更為優良。
而bt-7快速坦克是蘇俄紅軍在三十年代後期的主力坦克,高達50千米每小時的越野能力,使得快速坦克這個稱謂真是名副其實。隻是同樣優秀的45毫米坦克炮,以及同樣薄弱的裝甲,造成bt-7快速坦克與t-26坦克擁有一模一樣的弊端。
蘇俄紅軍一口氣投入六個坦克旅,上千輛坦克發起集團進攻的場麵實在太震撼了。
因為坦克軍編製的消失,蘇俄紅軍坦克集群的最高編製改成了旅級,而且也將大量的坦克營加強了步兵師的力量。每個坦克旅下轄四個坦克營,每個坦克營一般編列三個坦克連,每個坦克連都有三個排。無論是t-26坦克還是bt-7快速坦克,事實上都屬於輕型坦克,因此坦克排的編製是五輛坦克。
加上連部以及營部、旅部的坦克,每個裝備輕型坦克的坦克旅應該擁有260-270輛t-26坦克或bt-7快速坦克。
但是蘇俄紅軍曆史悠久的大編製小實員傳統,使得滿編成為一種奢望罷了,能夠達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滿編率就已經算是精銳部隊了。
如果還要加上步兵師配屬的那一個坦克營,在比什凱克正麵可以投入的坦克突擊力量依然是非常可觀了。
血色夕陽再一次緩緩降落,蘇俄紅軍突擊部隊再一次退了下去進行休整。
而在殘破的地堡工事裏,踩著滾燙的彈殼,北方軍士兵抓緊一切時間啃上幾口幹糧,短暫休憩片刻。又一天過去了。
到了晚上,同樣抓瞎的蘇俄紅軍攻勢依然,但是沒有白天的瘋狂。
依托堅固的堡壘工事,再加上空軍hs-123攻擊機部隊的全力出擊,北方軍經過兩天兩夜血戰之後,蘇俄紅軍坦克集群突擊的勢頭終於被遲滯了下來。hs-123攻擊機部隊差不多每天都出動五六次,幾乎耗盡了整個白天的時間,所有地勤人員和飛行員都是疲憊不堪。
北方軍的地麵部隊更是幾近崩潰,大多數孤立的堡壘工事紛紛失陷,被迫退縮在最後的支撐要點比什凱克。周邊的蘇俄紅軍,事實上已經完成了對比什凱克的鉗形包圍攻勢。
李虎臣帶著軍團指揮部冒著槍林彈雨,衝進比什凱克坐鎮,總算在最後關頭強行守住了岌岌可危的反擊橋頭堡。
比什凱克周圍孤立堡壘群的輕易失陷,同樣讓原本信心百倍的北方軍上下大吃一驚。
兩天大戰之後,進攻的蘇俄紅軍力量基本被判斷出來,至少是十個步兵師,以及六個坦克旅的重兵集群發起了大規模進攻。
頂著亂砸而下的敵軍炮火,李虎臣的軍團指揮部向葫蘆島臨時大本營發去戰役研判電報,確認蘇俄紅軍投入了大約兵力二十多萬人,坦克一千三四百輛,火炮九百多門,飛機三百架以上的規模。
據守阿拉木圖一帶的李虎臣軍團不過是九萬多人,即使加上駐防的守備部隊,也不過十二三萬人罷了,如果不是空中力量的強大戰力,能夠憑借著堡壘工事擋住敵軍攻勢已經極其勉強了,根本沒有反擊的力量。
葫蘆島大本營直接迴複李虎臣,胡景翼軍團已經南下支援。
如此一來,三個軍團在東北戰場,兩個軍團在巴爾喀什湖戰場,北方軍的機動作戰兵力已經為之一空。
同時,葫蘆島大本營指示,立即將繳獲的敵軍優勢武器送抵葫蘆島和蘭州機器局,進行分析和研判。
蘇俄紅軍不僅在兵力兵器上占據了數量優勢,而且在遠程壓製火力以及步兵支援火器上都占據了性能優勢,導致北方軍抵抗過程中的艱難。
按照蘇軍新的步兵師編製條例,一個步兵師下轄三個步兵團和兩個炮兵團,加上其他直屬部隊,總兵力達到一萬八千人。
除了步兵團各自轄有一個團屬76毫米炮兵連外。步兵師第一個炮兵團下轄76毫米炮兵營一個以及122毫米炮兵營兩個,而新加強的第二個炮兵團則下轄122毫米炮兵營一個以及152毫米炮兵營一個。
以至於蘇俄紅軍新編製的步兵師,加強後的遠程壓製火力達到24門76毫米火炮,36門122毫米火炮,12門152毫米火炮,典型的大炮兵主義戰術要求。這種做法在世界各國軍隊中,也是前所未有的。
北方軍的的步兵師中,隻有一個炮兵團四個105毫米炮兵營,總共不過48門火炮而已,在炮擊密度和火力反擊上完全處於劣勢。
尤其是蘇俄紅軍遠程壓製火力的中堅力量,122毫米m30榴彈炮簡直就是戰場支配者,威力大,射程遠,牢靠耐用,堪稱是中口徑壓製火器的傑出代表。北方軍前沿工事以及那些失陷的堡壘,大多都是毀於這種幾乎橫掃一切的122毫米榴彈炮手上。
122毫米m30榴彈炮,戰鬥全重2450千克,行軍全重3100千克,榴彈重21.7千克,最遠射程11800米,射速5-6發每分鍾。
無論是阻攔射擊還是反擊炮戰,北方軍裝備的105毫米lefh18榴彈炮,顯然威力遜色不少,尤其是數量上的劣勢更是吃盡了苦頭。
還有一種步兵支援武器也讓防守的北方軍士兵惶恐不安,這就是120毫米pm38迫擊炮,戰場上無所不在,幾乎充斥著這種靈活而有足夠威力的重型迫擊炮。
作為將120毫米重型迫擊炮加強步兵營的第一人,蘇俄紅軍在這次突襲比什凱克的戰役中嚐盡了甜頭。在坦克集群遭到北方軍攻擊機,以及勇猛的反坦克火力強大打擊之下,進展相對遲滯的時候,蘇俄紅軍步兵部隊主動出擊,攜帶著大量pm38迫擊炮,使用重型迫擊炮彈,一個一個地敲開了那些抵抗的地堡工事。
pm38重型迫擊炮,口徑120毫米,全重285千克,迫擊炮彈重16千克,射程5700米。其爆炸威力足以壓製甚至摧毀非永備性的地堡工事,至於暴露在外的戰壕更是可以毫不費力地毀傷殆盡。而迫擊炮全重,在拆卸後並沒有超出士兵所能承擔的範圍之內,依然是靈活機動的步兵隨進支援火器。
而北方軍列裝到排一級的gr.w34型迫擊炮,口徑隻有80毫米,迫擊炮彈重3.5千克,射程也隻有2400米,與pm38重型迫擊炮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自然毫無還手之力。
反倒是北方軍步兵部隊中大量列裝的防空火力,在頑強的抵抗中超常發揮,幾乎是攔腰斬斷了發起衝擊的蘇俄突擊部隊前鋒,無論是士兵,還是坦克。
不管是20毫米的厄利空防空炮,還是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威力足夠強勁,隻要一發沾到士兵身體,必然就是一個碗大的破洞,甚至就是斷成兩三截,亦或是幹脆是粉身碎骨。
而緊急壓低了炮口的88毫米防空炮,在遠距離攻擊皮薄的t-26坦克或是bt-7快速坦克,差不多就是一掃一大片,在其射界範圍內,橫衝直撞的蘇俄紅軍坦克幾乎就是一擊就穿的鋼鐵墳墓罷了。
因為製空權依然在北方軍空軍手中,基本上沒有了防空任務的防空部隊,直接就投入了地麵支援作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戰果。
如果不是神出鬼沒的pm38重型迫擊炮威脅實在太大,僅憑這些彈藥管夠的自動火力,說不定就可以將席卷而來的蘇俄紅軍裝甲突擊集群擊退了。
即使如此,在自己手頭的坦克力量和反坦克火力都不足以擊退敵人的情況下,李虎臣一連發出三封電報,請求緊急調撥更多的88毫米防空炮參戰。
88毫米防空炮沒有打下幾架飛機,卻摧毀了足夠多的蘇俄坦克,讓雙方都驚詫於這種防空火力地麵使用的巨大威力,但同時也成了m30榴彈炮,以及pm38重型迫擊炮的重點關注對象,幾乎每一小時都有取得重大戰果以及遭到重點摧毀的報告。
前線需要更多的88毫米防空炮打坦克。
雖然有些難以理解這道似乎文不對題的命令,但是從甘肅、新疆內地調集的防空部隊,紛紛坐上加急的軍用列車,第一時間趕赴阿拉木圖參戰。
這是最優先的指令,甚至還排在了胡景翼軍團南下支援參戰的前麵。
為了保證這些88毫米防空炮的盡早到位,沒有坐上火車的胡景翼軍團,扔掉了所有非燃料彈藥的輜重,全部使用軍團自身的卡車、坦克、裝甲車等機械力量,瘋狂向著西南方向奔馳而去。
第一六零章 意外反擊
整個大地仿佛都被硝煙彌漫了,無時無刻都有唿嘯而至的炮彈,以及雨點一般到處亂竄的槍彈,早已支離破碎的戰壕被炮火、手雷甚至工兵鍬反複摧殘著,不時填進燃燒著的機械殘骸,亦或是血肉身軀。
為了防止堡壘群被切斷相互聯絡支援的通道,比什凱克外圍的南北兩翼戰壕,成了蘇俄紅軍和北方軍拚死力爭的關鍵戰線,不停地重複上演失陷、反擊、再失陷、再反擊的步驟,簡直成了一個似乎永無止境的血肉磨盤。
相對於得到後方堡壘火力不間斷支援的北方軍,隻能使用bt-7快速坦克或者pm38重型迫擊炮支援進攻的蘇俄紅軍,損失遠遠大於防守反擊的對方。m30榴彈炮不能過於靠前,否則就很容易被蒼蠅一般在頭頂上盤旋的北方軍hs-123攻擊機發現並摧毀。
打得實在太殘酷了,一天時間,戰壕易手了兩三次,雙方戰士的鮮血和屍骸差不多都快填滿已經不見蹤影的戰壕殘垣了。不過大部分的傷亡,都是缺乏足夠防護的蘇俄紅軍,下午的時候,陣地居然又迴到了北方軍手中。
蘇俄紅軍幾乎是瘋狂地連續進攻了三天三夜,終於消耗掉了最後一點銳氣,無論是火炮部隊,還是坦克部隊,以及步兵部隊,都已經筋疲力盡了。
天空似乎都充滿了血色,不時在陣地中間爆炸的炮彈,意味著今晚依然要麵對蘇俄紅軍的夜襲。
趴在看不出有遮蔽作用的戰壕殘垣上,北方軍的少校王河山終於獲得了一次長官的特權,其他官兵都拚命用工兵鍬搶修工事,他可以縮在那裏從口袋的不知哪個角落裏翻出幾片壓縮餅幹,哢吧哢吧地嚼了起來。
蘇俄紅軍的炮火,即使是暫時停止了突擊,也沒有休憩片刻的打算,自始至終在對著這裏的陣地進行炮擊,看不出炮彈又枯竭的味道。
轟然一聲巨響,一顆122毫米炮彈再一次落在了戰壕中間,將正在那一段搶修的兩名北方軍士兵瞬間吞沒了。
遮天地泥土飛濺起來,將在遠處戰壕中的王河山差點給埋住了。
一陣抖動之後,王河山從黑鬆色的土層中鑽了出來,手中抓著的黃色壓縮餅幹已經變成了黑色。隨口吐出一股沾著紅色液體的黑色泥土,王河山無奈的呸了一下,毫不猶豫地繼續將已經變了色的壓縮餅幹送進了嘴裏。
那一段再次被炮擊的戰壕,沒有人跑過去,所有人隻是悶頭不吭聲,自顧自拚命搶修手上的工事。
在122毫米炮火的攻擊下,隻要命中了,根本就沒有生命存在,甚至連屍骸都不用去找了,誰知道被炸成了多少碎塊。
況且蘇俄紅軍隻是消停一陣子罷了,待會還要發起下一輪的突擊,根本沒有時間去看看究竟。
一個身影連滾帶爬地從遠處貓著腰跑了過來,傳令兵哭咽著向王河山報告,“長官,三個陣地加起來連四個連都湊不齊了。”
王河山心中一痛,手都抖了一下,“還有多少門防坦克炮?”人員傷亡這麽大,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守住陣地才是最重要的。
從淩晨開始,王河山帶著三個步兵營上來,接替了防守任務,結果一天下來反複的爭奪,居然隻剩下不到一個營了,傷亡實在太大了。
傳令兵搖搖頭,無奈迴答,“所有反坦克炮都被摧毀了。”
蘇俄紅軍的坦克集群才是最麻煩的,沒有了防坦克炮,又來不及挖反坦克壕,這個陣地還怎麽防守呀。
看著至少還有一個多小時才能入夜的天色,王河山也是萬般發愁。
正惦記著,一名年輕的上尉軍官在士兵的帶路下,從後方摸了上來,戰場上不用行禮,直接就說道,“長官,我們是蘭州的防空營,指揮部命令我們前來接受你的安排。”
王河山大喜,也不含糊,“你們裝備的是什麽?”
“88毫米防空炮,二個連,八門。”上尉十分簡練,停頓了一下,又加了一句,“我來的時候,看過地形,這個陣地上並不適合放置88毫米防空炮,基座太高了,很容易成為對方火炮的靶子。”
原本欣喜的王河山也是眉頭一皺,確實有這個問題,立馬將自己背包裏的軍用地圖摸了出來,沉思片刻之後,開口說道,“如果有一隊坦克的話,我們倒是可以將蘇俄坦克集群從這個緩坡通道這裏放進來,然後用埋伏在左右的88炮打一個伏擊。”
同樣湊上腦袋來看地圖的防空營上尉,納悶地問了一句,“坦克拿來做什麽?”
“反擊迴去呀。我們放開一條口子,還要堵迴去的,隻是我手上的坦克都用掛了。”王河山很是遺憾,加強給他的一個坦克連現在都變成步兵了,所有坦克都在反擊中先後被摧毀了。
防空營上尉心中一動,“長官,我來的時候,在後麵集結地帶,看到有一個坦克營從前線撤下了補充燃料彈藥,好像現在還沒有接到新的反擊命令。”
一陣排炮打了過來,兩名敏捷地往地上一趴,地動山搖的爆炸響徹了陣地。片刻之後,從薄薄的土層中,兩名軍官晃動著身子鑽了出來。
“傳令兵,傳令兵?”看樣子蘇軍在入夜前還要打上一次,王河山馬上決定派人進行對接了。
電話線早就被炮火斷成了不知道多少截,無線電台要優先保證軍團總部聯係,與友軍的聯絡隻能靠傳令兵進行了。
匆匆寫了一張便箋,王河山吩咐傳令兵立即趕到到後方集結點,尋找那支有可能還在休整的坦克部隊。
便箋上不過是一段話而已,也就是請求對方能否派出十來輛坦克,到王河山這一處陣地進行支援打個伏擊戰。事實上,王河山已經是越權了,坦克部隊並沒有接到命令,一定要跑過來增援。
十幾分鍾後,一輛60型軍車衝上了陣地,王河山的傳令兵與一名滿臉油汙的上尉跳下軍車,就衝了過來。
“長官,我對你那個伏擊計劃,很感興趣。”油汙臉的上尉,衝過來就是一句。
後麵急追的傳令兵氣喘籲籲地說,“長官,他就是坦克營指揮官。”
王河山和防空營上尉非常稀奇地看著這個坦克營上尉,動作好快呀。
事不宜遲,三個人就這麽碰了一下頭,匆匆草就了一個通道伏擊計劃。
防空營拿走王河山的地圖,就跑到後麵去布置自己的八門88毫米防空炮了。而坦克營上尉,則借用王河山的電台,唿叫自己的手下立即趕來參戰。
蘇軍再一次大規模炮擊的時候,王河山目瞪口呆地看著緊急趕來的坦克營,也就是十五六輛lt-35坦克罷了。
“這就是你的坦克營?”王河山有些無語,貌似坦克數量還不足一個連了。
坦克營上尉有些郝然,隻好點頭苦笑了一下,“打了三天,剩下這麽多算不錯了。”
既然反擊的力量到了,王河山馬上命令防守其中一段低窪緩坡的部隊,擺出一副力戰不支的樣子,等到蘇軍坦克發動突擊就首先撤離。
半個小時後,誘敵計劃一切順利,伏擊更是大獲戰果。k36式88毫米防空炮,在一千米距離打擊皮薄的蘇軍坦克,簡直是所向披靡,一打一個準,對方卻根本來不及反應。
兩分鍾不到,除了在伏擊地段留下二十多堆燃燒著的鋼鐵殘骸,不少t-26坦克的炮塔幹脆就被炸飛了,bt-7更是碎得慘不忍睹。
當北方軍的lt-35坦克開始反擊的時候,即使是督戰隊接連擊斃士氣崩潰的蘇軍士兵,但是依然阻不住更多的蘇軍士兵開始往後撤退逃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