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被處死的這一天,皇後寢殿內正載歌載舞,正中端坐的是皇後賈南風,兩旁作陪的是一些參與了此次楚王屠殺汝南王行動的禁軍將領。
“皇後娘娘英明睿智,不僅用計除掉了汝南王和衛瓘這兩個絆腳石,還順便鏟除了楚王這個硬骨頭,真是天大的幸事。”一個中年男子聲音洪亮地說道。
這個人名叫李肇,此時官職為積弩將軍,是禁軍的一個中層將領,在楊駿當政的時候曾經協助賈後,配合楚王除掉了楊駿,從此便是賈後的心腹。
賈後聽了李肇的話,麵露喜色,笑著說道:“事情會進行得如此順利,在座諸位對此都有功,今天盡情享樂,務必盡興。”
在場的禁軍將領們都起身拜謝了賈後,一同飲了一杯酒後,伴隨著絲竹管樂之聲,眾人紛紛沉浸在歡愉的氣氛中。
“皇後娘娘,此次楚王行事我等也都參與其中,會不會有礙?”李肇看賈後心情甚好,小心翼翼地問道。
此次楚王行事被認定為大逆不道,是夷三族的罪名,因為楚王是皇室,因此沒有株連。但是如果皇上徹查此事,恐怕參與此事的禁軍將領們也脫不了幹係。
李肇從跟隨賈後的那日起便知道賈後的手段,這個女人的心思他完全看不透,事關滿門性命,李肇隻得仗著酒勁問出了這句話。
李肇這句話一出,滿場沒有一個人敢出聲,大家都緊張地等著賈後的迴話,可能是感覺出了緊張的氣氛,就連歌舞管樂都停了下來。
賈後的臉色未變,似乎沒有覺察到任何異樣,依舊笑眯眯地對李肇說道:“你們都是被楚王誆騙的,根本不知情,不知者不罪,這一點我自然會向皇上講明的。”
賈後的話讓在座眾人都放了心,大家又起身拜謝了賈後的恩情,接著享受著宴席。
曲終席散,眾人退去之後,梅娘紅衣飄飄地來到了賈後殿中。
“娘娘整天還需要打點這些人,還真是費精神呢。”梅娘嬌滴滴地說道。
“這些人可都是能夠決定你我死活的人,不打點好,咱們的性命堪憂啊。”賈後有些疲憊地說道。
“那你真的打算赦免這些人,不怕天下人悠悠之口?”梅娘問道。
賈後略微點了點頭:“我還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現在他們還不能死。現在能夠與我抗衡的人都已除去,名門貴族對於朝局之事向來都是觀望,諸侯王中有骨氣有血性的也就楚王一個,天下人的言語是傳不到這朝堂之上的。”
“既然楚王是矯詔,那是不是要為衛瓘與汝南王平反呢?”梅娘顯然對賈後的分析十分讚同,接著問道。
賈後緩緩說道:“那兩個老家夥總是要平反的,反正已經死了,給個封號又如何,不過此事並不著急,放一放也沒有什麽關係。”
“有一件事我覺得你應該知道,”梅娘微笑著說道:“衛瓘還有兩個孫子沒有死。”
賈後有些吃驚地看向梅娘:“居然有這樣的事?叫什麽名字?”
“一個叫做衛璪的,有十七歲了,另一個叫做衛玠,隻有五歲。”梅娘幽幽地說道。
賈後顯然送了一口氣,有些幽怨地看了梅娘一眼:“一個十幾歲的小娃娃,又沒有過一官半職,諒他能掀起什麽浪來。”
“娘娘說的也是,”梅娘笑了笑,說道:“隻是妾身聽榮晦說,這兩個小娃娃能夠在數十名禁軍麵前逃走,這是不是有點不太正常?”
賈後此時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隻是滿不在乎地說道:“也許是榮晦根本就沒有找到人,自己瞎編的,如果你十分在意的話,找人盯著他們就是了。”
梅娘輕輕地答應了一聲,看賈後已無心再談論政事,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皇上的詔命下來了,楚王同母胞弟長沙王司馬乂因協助楚王被貶為常山王,將其趕出洛陽,至封地常山國。同時被追究的還有一批楚王的屬官以及協助楚王的官員。
然而讓大家覺得出人意料的是,皇上同時又下了一道詔書,赦免被楚王所誆騙的官員,其中包括積弩將軍李肇等賈後的心腹禁軍將領和殺死衛瓘長孫的榮晦。
消息傳來的時候,衛璪正在齊王妃處。
楚王被殺的時候,衛璪猜想皇上應該會給衛家一個說法。給楚王定的罪是擅殺大臣,衛氏一族被秘密殺害,皇上在追究了楚王的責任之後,應當會給受害人一個交代。
然而結果卻並沒有衛璪想象的那般美好,不僅衛氏一族沒有能夠平反,當眾行兇的榮晦居然也被赦免。
齊王妃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怒不可遏,緊緊地攥了拳,恨恨地說道:“賈南風,你也欺人太甚。”
從賈南風還是太子妃的時候,齊王妃就領教了她的狠毒。當時的賈南風好妒,凡是司馬衷親近的女子,賈南風總要想方設法毀其容貌,害其性命。凡是有孕的侍妾,賈南風都會對其殘害。
如今賈南風成為了皇後,手段更加狠辣,齊王妃此時才發覺當初的賈南風所使的手段隻是皮毛。
“姑母不必動氣,”見齊王妃如此動怒,衛璪趕忙勸道:“賈後既然已經設計除去了祖父、汝南王和楚王,現在應該還沉浸在勝利之中,應該是顧不上給祖父和汝南王平反的。”
“可是她居然連榮晦都赦免了,這口氣怎麽能讓我咽得下去?”齊王妃憤憤地說道。
衛璪想起了榮晦那險惡的嘴臉,終於明白為什麽當初榮晦能夠有那樣大的膽子當眾殺害衛氏子孫了。
“姑母您先冷靜,這件事情發展到現在,有些事情終於可以看清了,”衛璪耐心地勸慰道:“原本我們都以為榮晦是聽從楚王的命令殺了大哥,現在看來,這個榮晦的靠山卻是皇後啊。”
“你是說想要殺害衛家的並不是楚王?”齊王妃有些疑惑地看著衛璪問道。
“楚王隻不過是皇後的一個替罪羊罷了。”衛璪幽幽地說道。
“皇後娘娘英明睿智,不僅用計除掉了汝南王和衛瓘這兩個絆腳石,還順便鏟除了楚王這個硬骨頭,真是天大的幸事。”一個中年男子聲音洪亮地說道。
這個人名叫李肇,此時官職為積弩將軍,是禁軍的一個中層將領,在楊駿當政的時候曾經協助賈後,配合楚王除掉了楊駿,從此便是賈後的心腹。
賈後聽了李肇的話,麵露喜色,笑著說道:“事情會進行得如此順利,在座諸位對此都有功,今天盡情享樂,務必盡興。”
在場的禁軍將領們都起身拜謝了賈後,一同飲了一杯酒後,伴隨著絲竹管樂之聲,眾人紛紛沉浸在歡愉的氣氛中。
“皇後娘娘,此次楚王行事我等也都參與其中,會不會有礙?”李肇看賈後心情甚好,小心翼翼地問道。
此次楚王行事被認定為大逆不道,是夷三族的罪名,因為楚王是皇室,因此沒有株連。但是如果皇上徹查此事,恐怕參與此事的禁軍將領們也脫不了幹係。
李肇從跟隨賈後的那日起便知道賈後的手段,這個女人的心思他完全看不透,事關滿門性命,李肇隻得仗著酒勁問出了這句話。
李肇這句話一出,滿場沒有一個人敢出聲,大家都緊張地等著賈後的迴話,可能是感覺出了緊張的氣氛,就連歌舞管樂都停了下來。
賈後的臉色未變,似乎沒有覺察到任何異樣,依舊笑眯眯地對李肇說道:“你們都是被楚王誆騙的,根本不知情,不知者不罪,這一點我自然會向皇上講明的。”
賈後的話讓在座眾人都放了心,大家又起身拜謝了賈後的恩情,接著享受著宴席。
曲終席散,眾人退去之後,梅娘紅衣飄飄地來到了賈後殿中。
“娘娘整天還需要打點這些人,還真是費精神呢。”梅娘嬌滴滴地說道。
“這些人可都是能夠決定你我死活的人,不打點好,咱們的性命堪憂啊。”賈後有些疲憊地說道。
“那你真的打算赦免這些人,不怕天下人悠悠之口?”梅娘問道。
賈後略微點了點頭:“我還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現在他們還不能死。現在能夠與我抗衡的人都已除去,名門貴族對於朝局之事向來都是觀望,諸侯王中有骨氣有血性的也就楚王一個,天下人的言語是傳不到這朝堂之上的。”
“既然楚王是矯詔,那是不是要為衛瓘與汝南王平反呢?”梅娘顯然對賈後的分析十分讚同,接著問道。
賈後緩緩說道:“那兩個老家夥總是要平反的,反正已經死了,給個封號又如何,不過此事並不著急,放一放也沒有什麽關係。”
“有一件事我覺得你應該知道,”梅娘微笑著說道:“衛瓘還有兩個孫子沒有死。”
賈後有些吃驚地看向梅娘:“居然有這樣的事?叫什麽名字?”
“一個叫做衛璪的,有十七歲了,另一個叫做衛玠,隻有五歲。”梅娘幽幽地說道。
賈後顯然送了一口氣,有些幽怨地看了梅娘一眼:“一個十幾歲的小娃娃,又沒有過一官半職,諒他能掀起什麽浪來。”
“娘娘說的也是,”梅娘笑了笑,說道:“隻是妾身聽榮晦說,這兩個小娃娃能夠在數十名禁軍麵前逃走,這是不是有點不太正常?”
賈後此時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隻是滿不在乎地說道:“也許是榮晦根本就沒有找到人,自己瞎編的,如果你十分在意的話,找人盯著他們就是了。”
梅娘輕輕地答應了一聲,看賈後已無心再談論政事,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皇上的詔命下來了,楚王同母胞弟長沙王司馬乂因協助楚王被貶為常山王,將其趕出洛陽,至封地常山國。同時被追究的還有一批楚王的屬官以及協助楚王的官員。
然而讓大家覺得出人意料的是,皇上同時又下了一道詔書,赦免被楚王所誆騙的官員,其中包括積弩將軍李肇等賈後的心腹禁軍將領和殺死衛瓘長孫的榮晦。
消息傳來的時候,衛璪正在齊王妃處。
楚王被殺的時候,衛璪猜想皇上應該會給衛家一個說法。給楚王定的罪是擅殺大臣,衛氏一族被秘密殺害,皇上在追究了楚王的責任之後,應當會給受害人一個交代。
然而結果卻並沒有衛璪想象的那般美好,不僅衛氏一族沒有能夠平反,當眾行兇的榮晦居然也被赦免。
齊王妃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怒不可遏,緊緊地攥了拳,恨恨地說道:“賈南風,你也欺人太甚。”
從賈南風還是太子妃的時候,齊王妃就領教了她的狠毒。當時的賈南風好妒,凡是司馬衷親近的女子,賈南風總要想方設法毀其容貌,害其性命。凡是有孕的侍妾,賈南風都會對其殘害。
如今賈南風成為了皇後,手段更加狠辣,齊王妃此時才發覺當初的賈南風所使的手段隻是皮毛。
“姑母不必動氣,”見齊王妃如此動怒,衛璪趕忙勸道:“賈後既然已經設計除去了祖父、汝南王和楚王,現在應該還沉浸在勝利之中,應該是顧不上給祖父和汝南王平反的。”
“可是她居然連榮晦都赦免了,這口氣怎麽能讓我咽得下去?”齊王妃憤憤地說道。
衛璪想起了榮晦那險惡的嘴臉,終於明白為什麽當初榮晦能夠有那樣大的膽子當眾殺害衛氏子孫了。
“姑母您先冷靜,這件事情發展到現在,有些事情終於可以看清了,”衛璪耐心地勸慰道:“原本我們都以為榮晦是聽從楚王的命令殺了大哥,現在看來,這個榮晦的靠山卻是皇後啊。”
“你是說想要殺害衛家的並不是楚王?”齊王妃有些疑惑地看著衛璪問道。
“楚王隻不過是皇後的一個替罪羊罷了。”衛璪幽幽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