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完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袁肅又專門召開會議宣布他將在轄區之內推行全新的戶籍製度,以及與戶籍製度掛靠的社會保障試行方案。
他要求各縣在年前完成人口普查以及頒布新的戶口證書,今後所有大都督府頒布的相關政策皆按照戶籍製度為基礎來執行。
除此之外,他宣布成立公民保障局,由公民保障局推出社會保障保險,而這份社會保障保險則由肅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肅業保險公司負責代辦。所謂社會保障保險,自然是與後世的三險五金一樣,是一種由政府進行直接補貼的社會保障。
不過按照袁肅的設計,他所推行的社會保障保險暫時分為兩個項目,其一是養老保險,其二是教育保險。
養老保險的規定是從業人員隻要交足二十年保險金,到五十二歲之後便能享受公民保障局每月提供的養老津貼,保險額固定為一個月一塊錢,若是在官辦企業則官辦企業負擔五角錢、個人負擔五角錢。
當然,具體的執行細節還會另外由專業人員進行協商討論,包括中斷交保、中途退保以及未滿二十年交保等等現象的解決辦法。不過所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基於考慮受保人的利益,畢竟這是官方的社會性保險,目的就是照顧老百姓。
而之所以暫時在官辦企業推行受保人與企業均攤保險金,是考慮現階段沒有社保法案,不可能強製民營企業來提員工分擔保險金。然而一旦退出社會保險的製度,相信很多用人單位會以社會保險做為一種福利,就好比獎金、分紅什麽的。
教育保險即便是在後世都沒有社會性質的保險,全部都是商業保險的形式。袁肅之所以將這一類保險列入社會保險,正是考慮到現階段中國國內民智未開的局麵,要想國家得到快速的發展,要想民族能夠團結起來,要想國人素質打下基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教育保險的項目一共分三類,其一是基礎教育,每個月交保兩角錢,三年之後即可由公民保障局供受保人完成啟蒙教育和小學階段的學業;其二是完整教育,每個月交納保險金一塊錢,第一期為五年時間,隨後由公民保障局供受保人完成啟蒙教育、小學、中學階段的學業,第二期為兩年,是保證中學階段完成學業之後入讀大學深造,同時在中學和大學期間還負責提供夥食費、寄宿費兩項。
其三是深造教育,每個月交納保證金一塊二角錢,保險期為九年,保險內容除了提供完整教育項目的所有學業之外,還負責提供受保人出國留學。
此外,假如受保人沒有考入大學,或者考入出國留學的資質,公民保障局會根據實際情況返還部分保險金。
袁肅提出的社會保險製度讓與會者都感到很新奇,不過從介紹上來看,社會保險製度的出發點還真是為了解決老百姓們的一些難題。眼下袁肅說什麽是什麽,大家自然不敢反對,考慮到保險是長線的活動,顯然其中還是有利可圖。
第37章,京城春節
火車拉響了汽笛聲,車輪敲打鐵軌的聲音漸漸拉長了間隙。
坐在火車末端加掛的花車車廂裏,袁肅透過車窗向外望去,北京大前門火車站在嫋嫋水蒸氣後麵若隱若現。也就在這時,列車員輕輕敲響了花車的車廂門,站在門外提示火車已經要進站了,希望貴賓們能提前做好下車的準備。
袁肅微微籲出一口氣,心中暗暗的念叨著: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杜預,打點打點,準備下車。”他將目光從車窗外收了迴來,對坐在靠近車廂門口沙發上的副官吩咐了道。
杜預立刻站起身來,與幾名隨員開始收拾行李,將桌麵上一應文件該收好的收好。
五天前也就是一月二十九日,灤州接到了北京新華門總統府的電文,電文的格式私人信函,而發件人不是別人正是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袁世凱在這封電文裏通篇都是以長輩的身份在說事,盡管大部分內容都是一些羅哩羅嗦的勉勵之言,可如此突如其來的電報家書實在有太多讓人猜疑的地方。
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一年一度傳統佳節春節即將到來,做為去年剛剛嶄露頭角的袁氏一族子弟,袁世凱當然要進行一番慰問。在這份電文的最後,這位大總統叔父甚至還邀請袁肅進京來過春節。
雖然邀請之言隻是一筆帶過,不仔細揣摩的話隻當是隨意客套的一句話。但好在袁肅多了一個心思,他深知這封電文肯定不是空穴來風,哪怕自己是袁氏一族的子弟,可畢竟與這位大總統叔父素未謀麵,而過去的一年時間裏又從一名軍校學員一躍成為治理八縣的邊疆大吏,很難沒有樹大招風的嫌疑。
正因為如此,袁肅很快決定還是要去北京走一趟,他相信這位大總統叔父斷然不會趁著自己進京的時候有什麽企圖,反倒可以趁著這次機會盡可能消除與這位大總統叔父之間的隔閡。於是,他在經過幾天的安排後,迴了一封電文到北京,表明自己北上的行程日期。
此次乘坐火車北上出發,他專門吩咐火車站安排一輛花車,並非是要顯擺什麽,而是故意要表現出自己是一個很實際的人。陪同一起北上的除了副官杜預之外,就隻有兩名隨員和六名警衛員,儼然是輕裝簡行的姿態。
在火車行駛的這一路上,袁肅心裏盤算了許多與大總統袁世凱見麵後的情形,不管怎麽說他都不像讓這次見麵有任何紕漏。說到底,他現在依然是北洋核心之外的一個小軍頭罷了,隻有得到大總統袁世凱真正的認可,自己才能夠走進北洋集團這個圈子之內。
所以這次會麵對於他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
又過了大約十分鍾的時間,火車的行速越來越慢,最後穩穩的停進了站台。
花車有單獨的專門車門,杜預先一步打開車門,帶著兩名警衛員走到站台上。袁肅則在另外兩名警衛員陪護下緊隨其後走出車廂,剩下的人則擰著行李走在最後麵。
剛剛站到站台上,就感到撲麵而來一陣幹燥的冷空氣,袁肅禁不住把軍大衣的紐扣扣嚴實,看來京城的天氣還是要稍微冷一些。
在靠近出站口的位置,早已經有一隊總統府的侍從等候多時,領頭的一名身穿西裝的中年人一眼看到花車這邊的情況,當即帶著隊伍快步迎接上前來。
杜預也看到身穿西裝的中年人,他先邁步走了過去。
“敢問可是山海關袁大都督?”西裝中年人用北京腔調客氣的向杜預詢問道。
“正是,我是袁都督的副官杜預,敢問先生是?”杜預煞有其事的又迴問道。
“在下是內務部總統府勤務科副科長李彬,特奉大總統之令專程前來迎接袁大都督。”中年人一邊說著,一邊十分有禮貌的欠了欠身。
這時袁肅與其他人走了過來,杜預立刻向李彬做了介紹。李彬又連忙轉過身來向袁肅恭恭敬敬的行禮問好一番。
“真是有勞李先生接待,感激不盡。”袁肅溫文爾雅的道謝一聲。
“哪裏哪裏,分內之事,不足掛齒。袁都督一路辛苦了,還請這邊出站,外麵已經有專車恭候。”李彬笑著說道,隨即招唿前來迎接的侍從上前去提行李。
一行人就這樣出了火車站,北京連日下了好幾場鵝毛大雪,整個京城銀裝素裹,大前門車站前的小廣場上人來人往,舊式京城的氛圍躍然紙上。就在出站口不遠處的空地上,停著五輛黑色的小轎車,車頭插著五色共和旗,一看就是總統府的專車。
如今這個年代在中國小洋車並不算普及,袁肅甚至記得曹錕在擔任直隸督軍時期,整個天津的小轎車加起來還不到二十輛,而曹錕任職直隸督軍那還是七八年之後。由此不難推測,即便是現下的北京,小洋車也應該是一個稀奇的玩意。
好在袁肅等人在灤州時都見過這種轎車,不至於在這個時候丟人現眼什麽的。
上了轎車,車隊往京城內駛去。一路上映入眼簾的皆是古色古香的舊京城模樣,四合院、有大有小的胡同、青磚堆砌的弄堂,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個古都曆史的見證者。隨著車隊開進城內繁華街道,偶爾還能看到其他小轎車駛過,即便是臨近新春佳節,大街小巷裏還是人群熙熙攘攘。有洋人、有中國人、也假洋人。
從大前門到新華門總統府這段路不算擁擠,可車隊依然行了快一個鍾頭才到達目的地,不得不感慨北京這座古城是多麽的龐大。
新華門已經算是靠近北京城西的位置,也就是在這附近有各式各樣的政府機構。之前的一路上袁肅所目睹最多的,無非是京城百姓張燈結彩準備過年,而到了這裏時卻很輕易的便能發現到處充斥著濃鬱的政治色彩。五色共和旗、條幅、標語,尤其是在路過前財政學堂樓舍時,整棟樓舍上都打著“慶祝臨時參議院喬遷”、“熱烈祝賀國會大選順利結束”等等諸如此類的彩色橫幅。
車隊繞到新華門西邊的南苑大門進入總統府,陪坐在副駕駛席上的李彬看到袁肅還在張望後方已經過去的標語,於是笑著說道:“上個月月底國會選舉已經結束了,從去年十一月份直到現在,要說京城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此了。”
袁肅沉思的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國會選舉對北洋政府的衝擊,而隨後發生的一係列事件正是此次選舉帶來的後遺症。他歎了一口氣,故作深意的說道:“如此看來,大總統為國會選舉之事憂心甚重呀。”
李彬從副駕駛席上迴過頭來看了袁肅一眼,猶豫了一下之後,他語氣沉重的說道:“袁都督所言不差,確實如此。南方諸政治勢力一直在叫囂著所謂政黨政治,還推出什麽修改過後的新《臨時約法》,妄圖以內閣代替大總統行使國家大權。大總統這些時日最擔心的就是國會選舉,畢竟國家共和了,南北也調和了,有些形式上的東西還是要顧全的。唉,可惜啊,總有一些人不顧大局……”
袁肅從李彬身上看到的,是南北不同地域的政治矛盾,在北方人來看南方是不顧大局,在南方人來看北方是不肯開明政治。歸根結底是對權力掌握的爭鬥,隻是彼此雙方各有不同,北方手握軍權和外交法統地位,南方則有國內絕大部分進步人士的擁戴。可以說南北各有缺漏和優勢,倘若雙方能夠誌誠合作,近代中國很快就能崛起。
第38章,會袁克定
當然,之所以南北雙方隻會矛盾重重,除了曆史必然因素之外,更多的還是客觀環境。也正因為如此,近代中國將會艱難的熬過一個滿目瘡痍的時代。
車隊從南苑開進總統府,路過之前攝政王府的府邸,現如今攝政王府早已變成了政務院和陸軍部的辦公場所。沿著中海岸邊又經過紫光閣,這才抵達大總統辦公和官邸所在地懷仁堂。在懷仁堂正大門前的空地上停車,早有侍從上前來開車門,袁肅在李彬的陪同下車,李彬先安頓了袁肅的隨員、警衛員休息,之後才帶著袁肅走進懷仁堂。
過了懷仁堂正大門,是一道直通前廳的花園走廊,穿過花園走廊到了前廳,前廳裏早有七八名總統府、內閣辦公廳和政務院的官員等候。為首者正是政務院秘書長、政務院銓敘局局長張國淦,其餘陪同在旁的則是總統府內務部和侍從處的官員。從這些人著裝和領章可以看出,總統府與政務院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李彬一一為袁肅做了介紹,袁肅又與眾人一一握手寒暄問禮,隨後李彬便退出了前廳,剩下的則由這些高官來陪同袁肅。
張國淦表率的請袁肅上座,袁肅推辭再三隻好先坐下來,之後端茶倒水不在話下。
“袁都督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如今新春佳節降至,大總統正趕著在節前忙完公務,因此暫時不能來見袁都督。不過大總統特意吩咐,今日親設晚宴招待袁都督,共敘叔侄之情。”張國淦帶著笑容對袁肅說道。
“國事為先,叔父以身作則當真是我等晚輩效學之典範。”袁肅客氣的說道。
“中午時大公子會在府內設宴,先行接待袁都督,你們兄弟之間倒是要好好敘談敘談呢。這幾日袁都督留住京城,本就是來與大總統過節,其他公事皆可暫放下來。若是袁都督這幾日要在京城走走逛逛,大可吩咐侍從調度處的王處長,王處長必然會安排的妥妥當當。”張國淦又說道。
坐在一旁不遠的侍從調度處處長連忙點頭哈腰的衝袁肅笑了笑,袁肅也欠身還禮。
“在下多年前倒是遊學至京城,隻不過那會兒時間倉促,未及一睹京城全貌。此次若是有機會,倒真是要好好開開眼界。”袁肅並不推辭的說道。
就這樣在前廳聊了一陣,直至晌午過後,內院派來侍從傳話說大公子已經到小禮堂布置酒席。張國淦親自陪袁肅前往小禮堂,而其他人則告辭退去。剛到小禮堂外,門口又有一人等候,此人身材消瘦、個子拔高,年逾五十多歲,穿著一身筆挺的武官禮服。
張國淦立刻向袁肅介紹道:“這位是總統府武官處處長蔭昌大人。”
袁肅一聽到這名字,不由自主仔細打量了對方一番,沒想到這人便是清朝末年軍中新貴蔭昌。他自是記得大革命之後,許多滿清的王公貴族走投無路,而蔭昌因為對袁世凱有救命之恩,二人關係又甚為密切,故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特意將其安排在身邊任職。
如今蔭昌早已沒有昔日貴族的榮光,大清王朝的覆滅對他而言同樣打擊沉重,不過他始終沒有憎恨過袁世凱,反倒也很感激袁世凱不忘舊情。隻是失去了國家和榮譽,蔭昌已然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幹勁,隻是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在總統府當一個“管家”。
不過袁肅對蔭昌還是很客氣,他在與對方寒暄時沒有提及過往的事情,僅僅是說了一些很客套的話罷了。繼而在蔭昌的帶領之下,袁肅走進了小禮堂,禮堂並不算大,早已布置好一張十五人的大圓桌,七、八名仆從正在進進出出的張羅盤碟碗筷。
在小禮堂正南方向有一處小客廳,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正獨坐那裏喝茶,從此人一身錦緞上等衣著來看,顯然就是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
蔭昌帶著袁肅走到小客廳,袁克定早先看到了,這時放下了茶杯從容不迫的站起身來。
“大公子,這位就是從灤州來的袁梓鏡袁都督。”蔭昌先對袁克定介紹了一下袁肅,隨即又轉過身來向袁肅介紹了袁克定。
“哦,一路可辛苦了,父親特意交代讓我來招待你這位堂兄弟。來來來,先坐,再稍等片刻就開席,稍後我再與你引見兩位姨娘。”袁克定很客氣的與袁肅握了握手,說話的語氣也顯得很隨和,不過正是因為這種隨和才有了一種疏遠的隔閡。
在他看來,哪怕袁肅姓袁,而且也是河南項城袁氏一族的親戚,就連父親都認可了,可終歸還到不了“自己人”的地步,無非是當作一般的賓客來迎接罷了。
“真是有勞兄長白忙之間如此應酬,弟誠惶誠恐。”袁肅欠身向袁克定行了一禮。他自然是看出袁克定這位“太子爺”對自己的敷衍,不過這些並不算什麽,換做自己是袁克定隻怕同樣會如此。
蔭昌退到一旁去張羅仆從準備宴席,袁克定與袁肅在小客廳落座喝茶。袁克定隻是隨隨便便與袁肅說了一下閑話,到後來袁克定不說話時,反倒是袁肅主動擺出一副請教的姿態,拉著袁克定說了許多話。
聊到興起的時候,袁克定忽然對袁肅問道:“聽說袁肅並非你的本名?”
袁肅說道:“確實,弟自幼有一族名克禮,後外出遊學才用了恩師所取的學名。”
袁克定緩緩的點了點頭,隨即換上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說道:“可不要小看了咱們克字輩的這個‘克’字,很多人都以為‘克’是克製、約束、限定的意思,殊不知‘克’字還有一個解釋是‘能夠達到’的意思。如今這中國局勢說亂不亂、說平也不平,我父親執掌大總統之權,其心願就是要達成我大中華一統。而我們這些年輕一輩同樣應該共同努力,匡扶國家的重任遲早會落到我們的肩頭上。”
袁肅仔細尋思了袁克定這番話的用意,表麵上來看袁克定是說了兩層意思,可實際上卻是承前啟後,真正的用意就是在暗示“袁氏一族克字輩”要“能夠”擔當重任。當然,若是理解的更細致一些的話,那就是袁克定會繼承袁世凱的事業,並把這番事業發展的更好。
盡管這是他第一次與袁克定見麵,不過自己對袁克定一點也不陌生,簡單的來說對方就是一心懷著當“太子爺”的願望,這種心態早在清朝還沒退位時便已經萌生出來,如今袁世凱成為中國第一號人物,這種心態自然是越演越烈。
第39章,袁氏家宴
考慮到這一點,他已經知道該怎麽與這位兄長談話了,當即說道:“兄長之言言之有理,如今國內之所以說亂不亂、說平不平,事實上還是因為咱們中國少了一個主心骨。什麽大總統、什麽共和、什麽民主,說出去能懂的人有多少?南方整天叫囂著要共和、要民主,無非就是希望能打著一個冠冕堂皇的旗號借機謀取個人權益罷了。”
袁克定微微揚了揚眉毛,繼而笑著說道:“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袁肅歎了一口氣,又說道:“照咱們中國現在的局勢來看,要想徹底穩定下來,當真是任重道遠。兄長和我都是克字輩出身,也都希望能完成穩定國家的大業。叔父打下的基業,將來必定會有兄長你來繼承,屆時弟必當竭盡全力相助,為固我大中華盡獻全力。”
袁克定本以為袁肅會順著“少一個主心骨”的話接著往下說,哪裏知道對方一下子又改變了話題,不過他也沒生氣,心裏反而很高興能聽到袁肅會支持自己繼承父親的基業一說。
“古往今來欲成大事者,少不了要付出幾代人的努力。咱們袁氏一族如今是皇親國戚,這份得來不易的家業自然要堅持守下去才是。迴首我中華幾千年曆史,國家一旦有主,那自然是要一貫而終才行。那些外人隻會瞎折騰,各式各樣的主義,幕後又有各式各的主子,除了壞事根本成不了大事。”袁克定高談闊論的說道,言語中的意圖愈發露骨。
“此言甚是,如今地方割據嚴重,大大小小的軍閥都是洋人的代理罷了。依愚弟所見,我中華要想昌盛,首先必行中央集權,中央強方能迫使地方尊服,如此國家才能上下一統。而中央集權先行之條件,必然是需要一個強權的中央政府,愚弟相信唯有叔父才能領導起這樣一個中央政府。”袁肅說的鏗鏘有力,尤其是在“中央政府”四個字上都加了強調音,別人不知道還以為“中央政府”是一語雙關。
尤其是袁克定,或許在袁克定聽來,其實“中央政府”就是在暗指“朝廷”。
“哈哈,常言道英雄所見略同,沒想到你我兄弟也是所見略同。克禮啊,你可真不愧是我們袁氏一族的好男兒。”袁克定果然十分受用,暢快的大聲笑道。
一刻鍾後,宴席準備的差不多,袁克定拉著袁肅的手前去後院迎接兩位姨娘前來入席。袁克定走路一顛一簸,昔日墮馬致使腿傷留下終身殘疾,他本人時常忌諱別人拿自己的腿說事,不過今天與袁肅談過之後十分開心,在前往後院的路上還特意跟袁肅說起了騎馬的事情,還說年後去北苑挑一匹好馬送給袁肅。
袁肅就知道袁克定一聽到有人支持其當“太子爺”就會忍不住得意忘形,哪怕所謂的“支持”十分隱晦。他對中國現階段的國體絲毫不感興趣,自己不在乎是總統製還是內閣製,更不在乎是複辟帝製又或者是君憲製,因為在未來二十年的時間裏,中國唯一能行的通那就是強權專製。在他看來,隻要能促成中央集權,任何製度都是浮雲。
更何況,他現在最需要的莫過於盡快融入袁世凱大家族之中,之前在灤州時已經與張鎮芳家族相交甚厚,隻差一步自己便能成為北洋權力核心的人物。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對袁克定甚至袁世凱本人投其所好說一些話,根本不算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二人來到官邸的院子,自從袁世凱掌控北京大權之後,家眷陸陸續續都搬遷到北京,不過袁世凱的正室以及九房姨太太並沒有全部都到北京。目前在總統府的隻有正室於夫人,大姨太沈夫人、五姨太楊夫人、八姨太郭夫人和九姨太劉夫人。
因為正室於夫人讀書不多,沒見過什麽世麵,之前在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儀式上一位外國公使打算對其行握手禮,結果這位於夫人不知所措把雙手背在身後,弄得這位外國公使很是尷尬。自此之後袁世凱便沒有再讓於夫人跟隨自己出入正式場合,平日也裏顯得很冷淡。
袁克定帶袁肅先拜見了正室於夫人,於夫人是袁克定的生母,又是袁家名正言順的女主人,按照規矩自然要先向大夫人行禮。而袁肅是第一次到袁家作客,與於夫人見麵時還要行三叩九拜之禮。行過大禮,袁肅還專程奉上此次從灤州帶來的禮物,是一顆用純金盒子包裹著的九十年人參。
純金盒子是袁肅自己花錢打造的,而這顆九十年的人參卻是從王磷同家裏搜刮來的。本來此次進京與大總統叔父見麵,王磷同專門央求過袁肅借機在中央為其說幾句好話,於是袁肅順理成章的就從王磷同府上謀來了這個還算體麵的寶貝。
他要求各縣在年前完成人口普查以及頒布新的戶口證書,今後所有大都督府頒布的相關政策皆按照戶籍製度為基礎來執行。
除此之外,他宣布成立公民保障局,由公民保障局推出社會保障保險,而這份社會保障保險則由肅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肅業保險公司負責代辦。所謂社會保障保險,自然是與後世的三險五金一樣,是一種由政府進行直接補貼的社會保障。
不過按照袁肅的設計,他所推行的社會保障保險暫時分為兩個項目,其一是養老保險,其二是教育保險。
養老保險的規定是從業人員隻要交足二十年保險金,到五十二歲之後便能享受公民保障局每月提供的養老津貼,保險額固定為一個月一塊錢,若是在官辦企業則官辦企業負擔五角錢、個人負擔五角錢。
當然,具體的執行細節還會另外由專業人員進行協商討論,包括中斷交保、中途退保以及未滿二十年交保等等現象的解決辦法。不過所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基於考慮受保人的利益,畢竟這是官方的社會性保險,目的就是照顧老百姓。
而之所以暫時在官辦企業推行受保人與企業均攤保險金,是考慮現階段沒有社保法案,不可能強製民營企業來提員工分擔保險金。然而一旦退出社會保險的製度,相信很多用人單位會以社會保險做為一種福利,就好比獎金、分紅什麽的。
教育保險即便是在後世都沒有社會性質的保險,全部都是商業保險的形式。袁肅之所以將這一類保險列入社會保險,正是考慮到現階段中國國內民智未開的局麵,要想國家得到快速的發展,要想民族能夠團結起來,要想國人素質打下基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教育保險的項目一共分三類,其一是基礎教育,每個月交保兩角錢,三年之後即可由公民保障局供受保人完成啟蒙教育和小學階段的學業;其二是完整教育,每個月交納保險金一塊錢,第一期為五年時間,隨後由公民保障局供受保人完成啟蒙教育、小學、中學階段的學業,第二期為兩年,是保證中學階段完成學業之後入讀大學深造,同時在中學和大學期間還負責提供夥食費、寄宿費兩項。
其三是深造教育,每個月交納保證金一塊二角錢,保險期為九年,保險內容除了提供完整教育項目的所有學業之外,還負責提供受保人出國留學。
此外,假如受保人沒有考入大學,或者考入出國留學的資質,公民保障局會根據實際情況返還部分保險金。
袁肅提出的社會保險製度讓與會者都感到很新奇,不過從介紹上來看,社會保險製度的出發點還真是為了解決老百姓們的一些難題。眼下袁肅說什麽是什麽,大家自然不敢反對,考慮到保險是長線的活動,顯然其中還是有利可圖。
第37章,京城春節
火車拉響了汽笛聲,車輪敲打鐵軌的聲音漸漸拉長了間隙。
坐在火車末端加掛的花車車廂裏,袁肅透過車窗向外望去,北京大前門火車站在嫋嫋水蒸氣後麵若隱若現。也就在這時,列車員輕輕敲響了花車的車廂門,站在門外提示火車已經要進站了,希望貴賓們能提前做好下車的準備。
袁肅微微籲出一口氣,心中暗暗的念叨著: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杜預,打點打點,準備下車。”他將目光從車窗外收了迴來,對坐在靠近車廂門口沙發上的副官吩咐了道。
杜預立刻站起身來,與幾名隨員開始收拾行李,將桌麵上一應文件該收好的收好。
五天前也就是一月二十九日,灤州接到了北京新華門總統府的電文,電文的格式私人信函,而發件人不是別人正是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袁世凱在這封電文裏通篇都是以長輩的身份在說事,盡管大部分內容都是一些羅哩羅嗦的勉勵之言,可如此突如其來的電報家書實在有太多讓人猜疑的地方。
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一年一度傳統佳節春節即將到來,做為去年剛剛嶄露頭角的袁氏一族子弟,袁世凱當然要進行一番慰問。在這份電文的最後,這位大總統叔父甚至還邀請袁肅進京來過春節。
雖然邀請之言隻是一筆帶過,不仔細揣摩的話隻當是隨意客套的一句話。但好在袁肅多了一個心思,他深知這封電文肯定不是空穴來風,哪怕自己是袁氏一族的子弟,可畢竟與這位大總統叔父素未謀麵,而過去的一年時間裏又從一名軍校學員一躍成為治理八縣的邊疆大吏,很難沒有樹大招風的嫌疑。
正因為如此,袁肅很快決定還是要去北京走一趟,他相信這位大總統叔父斷然不會趁著自己進京的時候有什麽企圖,反倒可以趁著這次機會盡可能消除與這位大總統叔父之間的隔閡。於是,他在經過幾天的安排後,迴了一封電文到北京,表明自己北上的行程日期。
此次乘坐火車北上出發,他專門吩咐火車站安排一輛花車,並非是要顯擺什麽,而是故意要表現出自己是一個很實際的人。陪同一起北上的除了副官杜預之外,就隻有兩名隨員和六名警衛員,儼然是輕裝簡行的姿態。
在火車行駛的這一路上,袁肅心裏盤算了許多與大總統袁世凱見麵後的情形,不管怎麽說他都不像讓這次見麵有任何紕漏。說到底,他現在依然是北洋核心之外的一個小軍頭罷了,隻有得到大總統袁世凱真正的認可,自己才能夠走進北洋集團這個圈子之內。
所以這次會麵對於他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
又過了大約十分鍾的時間,火車的行速越來越慢,最後穩穩的停進了站台。
花車有單獨的專門車門,杜預先一步打開車門,帶著兩名警衛員走到站台上。袁肅則在另外兩名警衛員陪護下緊隨其後走出車廂,剩下的人則擰著行李走在最後麵。
剛剛站到站台上,就感到撲麵而來一陣幹燥的冷空氣,袁肅禁不住把軍大衣的紐扣扣嚴實,看來京城的天氣還是要稍微冷一些。
在靠近出站口的位置,早已經有一隊總統府的侍從等候多時,領頭的一名身穿西裝的中年人一眼看到花車這邊的情況,當即帶著隊伍快步迎接上前來。
杜預也看到身穿西裝的中年人,他先邁步走了過去。
“敢問可是山海關袁大都督?”西裝中年人用北京腔調客氣的向杜預詢問道。
“正是,我是袁都督的副官杜預,敢問先生是?”杜預煞有其事的又迴問道。
“在下是內務部總統府勤務科副科長李彬,特奉大總統之令專程前來迎接袁大都督。”中年人一邊說著,一邊十分有禮貌的欠了欠身。
這時袁肅與其他人走了過來,杜預立刻向李彬做了介紹。李彬又連忙轉過身來向袁肅恭恭敬敬的行禮問好一番。
“真是有勞李先生接待,感激不盡。”袁肅溫文爾雅的道謝一聲。
“哪裏哪裏,分內之事,不足掛齒。袁都督一路辛苦了,還請這邊出站,外麵已經有專車恭候。”李彬笑著說道,隨即招唿前來迎接的侍從上前去提行李。
一行人就這樣出了火車站,北京連日下了好幾場鵝毛大雪,整個京城銀裝素裹,大前門車站前的小廣場上人來人往,舊式京城的氛圍躍然紙上。就在出站口不遠處的空地上,停著五輛黑色的小轎車,車頭插著五色共和旗,一看就是總統府的專車。
如今這個年代在中國小洋車並不算普及,袁肅甚至記得曹錕在擔任直隸督軍時期,整個天津的小轎車加起來還不到二十輛,而曹錕任職直隸督軍那還是七八年之後。由此不難推測,即便是現下的北京,小洋車也應該是一個稀奇的玩意。
好在袁肅等人在灤州時都見過這種轎車,不至於在這個時候丟人現眼什麽的。
上了轎車,車隊往京城內駛去。一路上映入眼簾的皆是古色古香的舊京城模樣,四合院、有大有小的胡同、青磚堆砌的弄堂,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個古都曆史的見證者。隨著車隊開進城內繁華街道,偶爾還能看到其他小轎車駛過,即便是臨近新春佳節,大街小巷裏還是人群熙熙攘攘。有洋人、有中國人、也假洋人。
從大前門到新華門總統府這段路不算擁擠,可車隊依然行了快一個鍾頭才到達目的地,不得不感慨北京這座古城是多麽的龐大。
新華門已經算是靠近北京城西的位置,也就是在這附近有各式各樣的政府機構。之前的一路上袁肅所目睹最多的,無非是京城百姓張燈結彩準備過年,而到了這裏時卻很輕易的便能發現到處充斥著濃鬱的政治色彩。五色共和旗、條幅、標語,尤其是在路過前財政學堂樓舍時,整棟樓舍上都打著“慶祝臨時參議院喬遷”、“熱烈祝賀國會大選順利結束”等等諸如此類的彩色橫幅。
車隊繞到新華門西邊的南苑大門進入總統府,陪坐在副駕駛席上的李彬看到袁肅還在張望後方已經過去的標語,於是笑著說道:“上個月月底國會選舉已經結束了,從去年十一月份直到現在,要說京城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此了。”
袁肅沉思的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國會選舉對北洋政府的衝擊,而隨後發生的一係列事件正是此次選舉帶來的後遺症。他歎了一口氣,故作深意的說道:“如此看來,大總統為國會選舉之事憂心甚重呀。”
李彬從副駕駛席上迴過頭來看了袁肅一眼,猶豫了一下之後,他語氣沉重的說道:“袁都督所言不差,確實如此。南方諸政治勢力一直在叫囂著所謂政黨政治,還推出什麽修改過後的新《臨時約法》,妄圖以內閣代替大總統行使國家大權。大總統這些時日最擔心的就是國會選舉,畢竟國家共和了,南北也調和了,有些形式上的東西還是要顧全的。唉,可惜啊,總有一些人不顧大局……”
袁肅從李彬身上看到的,是南北不同地域的政治矛盾,在北方人來看南方是不顧大局,在南方人來看北方是不肯開明政治。歸根結底是對權力掌握的爭鬥,隻是彼此雙方各有不同,北方手握軍權和外交法統地位,南方則有國內絕大部分進步人士的擁戴。可以說南北各有缺漏和優勢,倘若雙方能夠誌誠合作,近代中國很快就能崛起。
第38章,會袁克定
當然,之所以南北雙方隻會矛盾重重,除了曆史必然因素之外,更多的還是客觀環境。也正因為如此,近代中國將會艱難的熬過一個滿目瘡痍的時代。
車隊從南苑開進總統府,路過之前攝政王府的府邸,現如今攝政王府早已變成了政務院和陸軍部的辦公場所。沿著中海岸邊又經過紫光閣,這才抵達大總統辦公和官邸所在地懷仁堂。在懷仁堂正大門前的空地上停車,早有侍從上前來開車門,袁肅在李彬的陪同下車,李彬先安頓了袁肅的隨員、警衛員休息,之後才帶著袁肅走進懷仁堂。
過了懷仁堂正大門,是一道直通前廳的花園走廊,穿過花園走廊到了前廳,前廳裏早有七八名總統府、內閣辦公廳和政務院的官員等候。為首者正是政務院秘書長、政務院銓敘局局長張國淦,其餘陪同在旁的則是總統府內務部和侍從處的官員。從這些人著裝和領章可以看出,總統府與政務院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李彬一一為袁肅做了介紹,袁肅又與眾人一一握手寒暄問禮,隨後李彬便退出了前廳,剩下的則由這些高官來陪同袁肅。
張國淦表率的請袁肅上座,袁肅推辭再三隻好先坐下來,之後端茶倒水不在話下。
“袁都督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如今新春佳節降至,大總統正趕著在節前忙完公務,因此暫時不能來見袁都督。不過大總統特意吩咐,今日親設晚宴招待袁都督,共敘叔侄之情。”張國淦帶著笑容對袁肅說道。
“國事為先,叔父以身作則當真是我等晚輩效學之典範。”袁肅客氣的說道。
“中午時大公子會在府內設宴,先行接待袁都督,你們兄弟之間倒是要好好敘談敘談呢。這幾日袁都督留住京城,本就是來與大總統過節,其他公事皆可暫放下來。若是袁都督這幾日要在京城走走逛逛,大可吩咐侍從調度處的王處長,王處長必然會安排的妥妥當當。”張國淦又說道。
坐在一旁不遠的侍從調度處處長連忙點頭哈腰的衝袁肅笑了笑,袁肅也欠身還禮。
“在下多年前倒是遊學至京城,隻不過那會兒時間倉促,未及一睹京城全貌。此次若是有機會,倒真是要好好開開眼界。”袁肅並不推辭的說道。
就這樣在前廳聊了一陣,直至晌午過後,內院派來侍從傳話說大公子已經到小禮堂布置酒席。張國淦親自陪袁肅前往小禮堂,而其他人則告辭退去。剛到小禮堂外,門口又有一人等候,此人身材消瘦、個子拔高,年逾五十多歲,穿著一身筆挺的武官禮服。
張國淦立刻向袁肅介紹道:“這位是總統府武官處處長蔭昌大人。”
袁肅一聽到這名字,不由自主仔細打量了對方一番,沒想到這人便是清朝末年軍中新貴蔭昌。他自是記得大革命之後,許多滿清的王公貴族走投無路,而蔭昌因為對袁世凱有救命之恩,二人關係又甚為密切,故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特意將其安排在身邊任職。
如今蔭昌早已沒有昔日貴族的榮光,大清王朝的覆滅對他而言同樣打擊沉重,不過他始終沒有憎恨過袁世凱,反倒也很感激袁世凱不忘舊情。隻是失去了國家和榮譽,蔭昌已然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幹勁,隻是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在總統府當一個“管家”。
不過袁肅對蔭昌還是很客氣,他在與對方寒暄時沒有提及過往的事情,僅僅是說了一些很客套的話罷了。繼而在蔭昌的帶領之下,袁肅走進了小禮堂,禮堂並不算大,早已布置好一張十五人的大圓桌,七、八名仆從正在進進出出的張羅盤碟碗筷。
在小禮堂正南方向有一處小客廳,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正獨坐那裏喝茶,從此人一身錦緞上等衣著來看,顯然就是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
蔭昌帶著袁肅走到小客廳,袁克定早先看到了,這時放下了茶杯從容不迫的站起身來。
“大公子,這位就是從灤州來的袁梓鏡袁都督。”蔭昌先對袁克定介紹了一下袁肅,隨即又轉過身來向袁肅介紹了袁克定。
“哦,一路可辛苦了,父親特意交代讓我來招待你這位堂兄弟。來來來,先坐,再稍等片刻就開席,稍後我再與你引見兩位姨娘。”袁克定很客氣的與袁肅握了握手,說話的語氣也顯得很隨和,不過正是因為這種隨和才有了一種疏遠的隔閡。
在他看來,哪怕袁肅姓袁,而且也是河南項城袁氏一族的親戚,就連父親都認可了,可終歸還到不了“自己人”的地步,無非是當作一般的賓客來迎接罷了。
“真是有勞兄長白忙之間如此應酬,弟誠惶誠恐。”袁肅欠身向袁克定行了一禮。他自然是看出袁克定這位“太子爺”對自己的敷衍,不過這些並不算什麽,換做自己是袁克定隻怕同樣會如此。
蔭昌退到一旁去張羅仆從準備宴席,袁克定與袁肅在小客廳落座喝茶。袁克定隻是隨隨便便與袁肅說了一下閑話,到後來袁克定不說話時,反倒是袁肅主動擺出一副請教的姿態,拉著袁克定說了許多話。
聊到興起的時候,袁克定忽然對袁肅問道:“聽說袁肅並非你的本名?”
袁肅說道:“確實,弟自幼有一族名克禮,後外出遊學才用了恩師所取的學名。”
袁克定緩緩的點了點頭,隨即換上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說道:“可不要小看了咱們克字輩的這個‘克’字,很多人都以為‘克’是克製、約束、限定的意思,殊不知‘克’字還有一個解釋是‘能夠達到’的意思。如今這中國局勢說亂不亂、說平也不平,我父親執掌大總統之權,其心願就是要達成我大中華一統。而我們這些年輕一輩同樣應該共同努力,匡扶國家的重任遲早會落到我們的肩頭上。”
袁肅仔細尋思了袁克定這番話的用意,表麵上來看袁克定是說了兩層意思,可實際上卻是承前啟後,真正的用意就是在暗示“袁氏一族克字輩”要“能夠”擔當重任。當然,若是理解的更細致一些的話,那就是袁克定會繼承袁世凱的事業,並把這番事業發展的更好。
盡管這是他第一次與袁克定見麵,不過自己對袁克定一點也不陌生,簡單的來說對方就是一心懷著當“太子爺”的願望,這種心態早在清朝還沒退位時便已經萌生出來,如今袁世凱成為中國第一號人物,這種心態自然是越演越烈。
第39章,袁氏家宴
考慮到這一點,他已經知道該怎麽與這位兄長談話了,當即說道:“兄長之言言之有理,如今國內之所以說亂不亂、說平不平,事實上還是因為咱們中國少了一個主心骨。什麽大總統、什麽共和、什麽民主,說出去能懂的人有多少?南方整天叫囂著要共和、要民主,無非就是希望能打著一個冠冕堂皇的旗號借機謀取個人權益罷了。”
袁克定微微揚了揚眉毛,繼而笑著說道:“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袁肅歎了一口氣,又說道:“照咱們中國現在的局勢來看,要想徹底穩定下來,當真是任重道遠。兄長和我都是克字輩出身,也都希望能完成穩定國家的大業。叔父打下的基業,將來必定會有兄長你來繼承,屆時弟必當竭盡全力相助,為固我大中華盡獻全力。”
袁克定本以為袁肅會順著“少一個主心骨”的話接著往下說,哪裏知道對方一下子又改變了話題,不過他也沒生氣,心裏反而很高興能聽到袁肅會支持自己繼承父親的基業一說。
“古往今來欲成大事者,少不了要付出幾代人的努力。咱們袁氏一族如今是皇親國戚,這份得來不易的家業自然要堅持守下去才是。迴首我中華幾千年曆史,國家一旦有主,那自然是要一貫而終才行。那些外人隻會瞎折騰,各式各樣的主義,幕後又有各式各的主子,除了壞事根本成不了大事。”袁克定高談闊論的說道,言語中的意圖愈發露骨。
“此言甚是,如今地方割據嚴重,大大小小的軍閥都是洋人的代理罷了。依愚弟所見,我中華要想昌盛,首先必行中央集權,中央強方能迫使地方尊服,如此國家才能上下一統。而中央集權先行之條件,必然是需要一個強權的中央政府,愚弟相信唯有叔父才能領導起這樣一個中央政府。”袁肅說的鏗鏘有力,尤其是在“中央政府”四個字上都加了強調音,別人不知道還以為“中央政府”是一語雙關。
尤其是袁克定,或許在袁克定聽來,其實“中央政府”就是在暗指“朝廷”。
“哈哈,常言道英雄所見略同,沒想到你我兄弟也是所見略同。克禮啊,你可真不愧是我們袁氏一族的好男兒。”袁克定果然十分受用,暢快的大聲笑道。
一刻鍾後,宴席準備的差不多,袁克定拉著袁肅的手前去後院迎接兩位姨娘前來入席。袁克定走路一顛一簸,昔日墮馬致使腿傷留下終身殘疾,他本人時常忌諱別人拿自己的腿說事,不過今天與袁肅談過之後十分開心,在前往後院的路上還特意跟袁肅說起了騎馬的事情,還說年後去北苑挑一匹好馬送給袁肅。
袁肅就知道袁克定一聽到有人支持其當“太子爺”就會忍不住得意忘形,哪怕所謂的“支持”十分隱晦。他對中國現階段的國體絲毫不感興趣,自己不在乎是總統製還是內閣製,更不在乎是複辟帝製又或者是君憲製,因為在未來二十年的時間裏,中國唯一能行的通那就是強權專製。在他看來,隻要能促成中央集權,任何製度都是浮雲。
更何況,他現在最需要的莫過於盡快融入袁世凱大家族之中,之前在灤州時已經與張鎮芳家族相交甚厚,隻差一步自己便能成為北洋權力核心的人物。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對袁克定甚至袁世凱本人投其所好說一些話,根本不算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二人來到官邸的院子,自從袁世凱掌控北京大權之後,家眷陸陸續續都搬遷到北京,不過袁世凱的正室以及九房姨太太並沒有全部都到北京。目前在總統府的隻有正室於夫人,大姨太沈夫人、五姨太楊夫人、八姨太郭夫人和九姨太劉夫人。
因為正室於夫人讀書不多,沒見過什麽世麵,之前在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儀式上一位外國公使打算對其行握手禮,結果這位於夫人不知所措把雙手背在身後,弄得這位外國公使很是尷尬。自此之後袁世凱便沒有再讓於夫人跟隨自己出入正式場合,平日也裏顯得很冷淡。
袁克定帶袁肅先拜見了正室於夫人,於夫人是袁克定的生母,又是袁家名正言順的女主人,按照規矩自然要先向大夫人行禮。而袁肅是第一次到袁家作客,與於夫人見麵時還要行三叩九拜之禮。行過大禮,袁肅還專程奉上此次從灤州帶來的禮物,是一顆用純金盒子包裹著的九十年人參。
純金盒子是袁肅自己花錢打造的,而這顆九十年的人參卻是從王磷同家裏搜刮來的。本來此次進京與大總統叔父見麵,王磷同專門央求過袁肅借機在中央為其說幾句好話,於是袁肅順理成章的就從王磷同府上謀來了這個還算體麵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