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下住院摟台階,顧燃仰天長舒了口氣,似乎要吐盡胸中結鬱。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楊石山枯槁的身影和黯淡的眼神。這次黨委會無論如何也要解決老楊師傅的曆史問題了。正想著,忽聽母親在叫他,迴頭一看,母親已走到身邊。
“媽,你還是先迴家去休息一下吧。”他說。
李月英下巴朝前抬抬,示意兒子邊走邊談:“打算給老楊師傅平反?”
顧燃說是。母子倆就並肩走著,好一陣都沒有說話。
顧燃對母親的情感多少有異他人。他的心一直留戀著山旮旯裏那位鄉下的娘。
他永遠都悔恨那一天自己的輕率。
校長竟然在上課的時候從教室叫他出來,要他代表學校,立即隨兩位陌生人赴省城參加一次學生聯會,他就問多長時間,家長不知道怎麽行呢?校長就說校方會通知。他就這樣稀裏糊塗地去了,誰料此一去再見不到娘的麵。在讀**速成中學以及留蘇期間,他不斷寫信尋娘,均石沉大海。到雲山工作之後,才獲悉清河鎮一帶因修大型水庫蕩然無存,尋娘的希望就更加渺茫。
他和生母李月英在一起生活的時間算來並不長。他為有一位參加革命多年的母親感到自豪,他感受到母親待自己的骨肉情,幾乎時時處處無微不至地關懷著他,尤其是在政治上頭,母親在政治上敏銳,處世總是恰到好處。而他偏偏喜歡把母親同鄉下的娘比較,娘會罵他,用小枝條打他的屁股,但那種罵和打都讓他親切,長大了,尤其是找不到娘想娘的時候,巴不得娘來罵一罵打一打。母親沒有罵過更沒有打過他,但她的那種使工作人員敬畏的眼光,他也接受過,絕對令人不敢親近。他覺得母親的內心不像娘那樣容易明白。
他忘不掉見到生母的第一印象。
那兩位陌生人在火車上告訴了他的身世,他聽了驚異與焦慮俱來,既為不辭而別鄉下的娘深感不安,又想見到生母,現在已是離弦之箭,難以迴頭,也就隻好聽之任之了。
那兩位領他來到一處警衛森嚴的機關。
在他的麵前,站著一位體態豐腴頗有風度的中年婦女,這就是生母了。她上上下下端詳了他半天,然後搶步上前,用一雙溫暖柔軟的手捧住了他的腮幫子,他突然想到娘那雙粗糙得像樹皮一樣的手,也就同時感到了莫名的恐慌。
“像我,嗯,也像他!”她說著,那雙透著精明的眼裏便盈溢出淚水來了,“叫我,叫我!”
他怎麽也張不了口喊聲娘。
“叫我媽!”她的聲音充滿希冀。
“媽。”他好不容易才怯怯地輕輕叫了一句。從此,他有個娘,又有個媽。
母親摟著他的肩頭說:“你現在主要是讀書,你失去的太多了。那位鄉下的……娘,地方上會關照她的,任何人為革命做出了貢獻,政府都不會忘記的。”
他並沒有因為生母的話絲毫減少思娘的情感。一天,他鬼使神差地來到火車站,明知身無分文,卻在售票處徘徊許久,後來被媽派來找他的人拽了迴去。
母親沒有責備一句話,隻是不動聲色地看了他好一陣子。
“你還是有個性的。”母親說。
母親也就準許他穿從鄉下帶來的布鞋,不再強要他穿皮鞋。而且答應他同鄉下的娘取得聯係,然而每每去信,都石沉大海。
來到雲山工作,母親不時有長途電話打來,必談政治氣候,叮囑他該如何辨識風雲,她是為數不多看準了反右鬥爭形勢的人,運動開始就告誡他言行不要隨心所欲,個人利益不能侵犯黨的絲毫利益,事後證明她的一切言論都有先覺之明。
他擔任礦反右工作組副組長,處理三坑口罷工事件,母親電話更頻繁,而且消息特靈,像教孩子似的遙控著他的行為。在處理楊石山的時候,母親在電話裏反複問,楊石山是不是真的帶頭鬧事?在黨委做出對楊石山的處理決定之後,母親說要來雲山看兒子。不幾天,母親真的帶著國務院有關防止廠礦企業矽塵危害的決定以及省冶金廳關於患一期矽肺病礦工調離井下工作的決定等文件上了雲山。母親對他說:楊石山還是走運的,是中央文件救了他。
現在不比二十年前,母親老了,雖思想敏銳如昔,但世事不同了,在母親的眼裏,他也不是毛手毛腳的青年了。他忽然有個奇怪的想法,這次老楊師傅走不走運?母親有沒有尚方寶劍了?他馬上又覺得這種奇怪的思想真可笑,繼而想到了一個從前想過多次的問題,母親怎麽對楊石山的問題特別敏感?他睨一眼母親,雨風吹拂著她額前的一綹綹花白的頭發,她就要離休了,她的確操勞了一輩子,她的頭腦一輩子都沒有放鬆過。
李月英這時候問了一句兒子,是否打算立即給楊石山平反?兒子就簡短地說了一個是,她便不再言語。她的思緒同樣也跑到楊石山和劉山茶身上去了。
李月英也想到了二十年前。
處理三坑口工人罷工事件的時候,李月英來了雲山。
李月英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兒子,在鎮上買了大包小包的禮物,找到楊石山家。
山茶正在廚房做飯,聽見有人在門口問楊石山在家嗎?就迎了出來。
李月英認出了山茶,但山茶一時沒有認出她來,問她找楊石山做什麽呢?她就說我是專程來看望你們的。山茶疑惑地看著她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將她讓進屋後,山茶一下想起來了,說:“你是月英吧?”
李月英將禮品放在桌上,拉著山茶的手說:“你認出我來了?”
之後山茶讓坐倒茶。到底話說得不自然,也不提鹽崽的事。她就問石山呢?山茶說下井了,快迴來吃午飯了吧。接著問新中國成立都七八年了,怎麽一直不來走動走動呢?她就說前些年在北方工作,又忙。正說著,石山拎著藤帽進了屋。
李月英迎上前,叫聲:“石山。”
石山打量了她一陣,才把藤帽朝桌上一撂,雙手在衣服上著力蹭了幾下,握住了她的手,明顯是控製住了感情,說:“你來了。”
李月英受到了石山的感染,也就不自在起來。
李月英告訴石山,她調到省冶金廳工作,所以得閑來雲山。這麽多年沒有來看望你們,很對不住。
三人就坐著說話,相互詢問分別後是怎麽過來的,山茶和石山就是不提鹽崽,這讓李月英不解,她到此主要就是說顧燃的事,就主動引到這個話題上來,石山和山茶仍不作聲。她簡要講了顧燃的情況,然後說:“我是誠心來謝你們的,表示我們母子對你們養育了他一場的謝意。”
山茶忍不住淚水就流下來了。
石山就說:“鹽崽好就行了,我們帶大他,不也希望他好?”
李月英說:“石山你說的是。”
石山歎息一聲說起自己的冤屈來:“月英呀,為了那幾個孩子,我們是拚了命的。我活得比死還難,是不是冤枉你應當清楚啊。這次三坑口的事,又扯到我頭上,為什麽,還不是因為我當了個叛徒?”
山茶用袖口揩掉淚,說:“月英,你就看在我們帶了鹽崽一場的分上,也要幫石山說說話!”
憑心而論,石山和山茶的話是實話。眼下打右派,許多人不也冤?但誰又敢講什麽?好就好在國務院有了關於井下防塵的文件,石山現在的問題可以比較好的解決,但曆史問題有把握解決嗎?這個話敢為石山講?她慢慢地喝著茶,盡量使語調平和,說:“石山呀,你的問題我已經聽說過了。唉,當年如果我和你一直在一起,肯定可以幫你說說話,可是我不在呀,說了沒有用呀,當不了證人呀。”
楊石山就歎氣。
李月英心裏就湧出一股酸楚來,歲月竟這樣催人老,促人變,石山已經全然沒有原先年輕時候的銳氣和豪爽了,簡直判若兩人!
“石山山茶呀,”李月英看看應該說顧燃的問題了,“有句話我總是不好出口,不好說啊。”
“有什麽話不好說的呢?我們還見外?”石山誠心地說。
“石山呀,你的曆史問題,你認為冤,現在的問題,也認為冤。世間有沒有冤枉事呢?有,有啊。當然要相信黨,相信組織。”李月英話鋒一轉,“我的兒子現在名字叫顧燃,調到雲山來不久,你們知道嗎?”
“知道。”石山說。
“他擔任了礦反右工作組副組長……”
“知道。”石山點頭。
“你們沒有相認?為什麽呢?”李月英問。
石山說:“怎麽好呢?”
山茶忍不住又流下淚來。
李月英就把顧燃離開清河鎮之後,如何思念山茶,如何尋找山茶的事說了個明白。她知道石山夫妻兩人是心地善良的老實人,隻有給他們說老實話,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果然山茶聽了淚流滿麵,顫著聲說:“難為他惦記著我,我講呢,鹽崽不是沒有良心的人。”
李月英就說:“鹽崽是我生的,是你們養大的。我們都希望他好哇。你們不去認他,為什麽呢?我就思量,你們怕牽扯他,影響他的前程。我怎麽來謝你們呢?”
“像你說的不都為他好嗎?謝我們什麽呢?”石山說。
李月英沒有想到這件事這麽容易就辦妥了。她心裏高興,又怕流露出來引起他們的反感,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
石山和山茶真的沒有去找顧燃相認,直至現在石山病危。
“媽,你還是先迴家去休息一下吧。”他說。
李月英下巴朝前抬抬,示意兒子邊走邊談:“打算給老楊師傅平反?”
顧燃說是。母子倆就並肩走著,好一陣都沒有說話。
顧燃對母親的情感多少有異他人。他的心一直留戀著山旮旯裏那位鄉下的娘。
他永遠都悔恨那一天自己的輕率。
校長竟然在上課的時候從教室叫他出來,要他代表學校,立即隨兩位陌生人赴省城參加一次學生聯會,他就問多長時間,家長不知道怎麽行呢?校長就說校方會通知。他就這樣稀裏糊塗地去了,誰料此一去再見不到娘的麵。在讀**速成中學以及留蘇期間,他不斷寫信尋娘,均石沉大海。到雲山工作之後,才獲悉清河鎮一帶因修大型水庫蕩然無存,尋娘的希望就更加渺茫。
他和生母李月英在一起生活的時間算來並不長。他為有一位參加革命多年的母親感到自豪,他感受到母親待自己的骨肉情,幾乎時時處處無微不至地關懷著他,尤其是在政治上頭,母親在政治上敏銳,處世總是恰到好處。而他偏偏喜歡把母親同鄉下的娘比較,娘會罵他,用小枝條打他的屁股,但那種罵和打都讓他親切,長大了,尤其是找不到娘想娘的時候,巴不得娘來罵一罵打一打。母親沒有罵過更沒有打過他,但她的那種使工作人員敬畏的眼光,他也接受過,絕對令人不敢親近。他覺得母親的內心不像娘那樣容易明白。
他忘不掉見到生母的第一印象。
那兩位陌生人在火車上告訴了他的身世,他聽了驚異與焦慮俱來,既為不辭而別鄉下的娘深感不安,又想見到生母,現在已是離弦之箭,難以迴頭,也就隻好聽之任之了。
那兩位領他來到一處警衛森嚴的機關。
在他的麵前,站著一位體態豐腴頗有風度的中年婦女,這就是生母了。她上上下下端詳了他半天,然後搶步上前,用一雙溫暖柔軟的手捧住了他的腮幫子,他突然想到娘那雙粗糙得像樹皮一樣的手,也就同時感到了莫名的恐慌。
“像我,嗯,也像他!”她說著,那雙透著精明的眼裏便盈溢出淚水來了,“叫我,叫我!”
他怎麽也張不了口喊聲娘。
“叫我媽!”她的聲音充滿希冀。
“媽。”他好不容易才怯怯地輕輕叫了一句。從此,他有個娘,又有個媽。
母親摟著他的肩頭說:“你現在主要是讀書,你失去的太多了。那位鄉下的……娘,地方上會關照她的,任何人為革命做出了貢獻,政府都不會忘記的。”
他並沒有因為生母的話絲毫減少思娘的情感。一天,他鬼使神差地來到火車站,明知身無分文,卻在售票處徘徊許久,後來被媽派來找他的人拽了迴去。
母親沒有責備一句話,隻是不動聲色地看了他好一陣子。
“你還是有個性的。”母親說。
母親也就準許他穿從鄉下帶來的布鞋,不再強要他穿皮鞋。而且答應他同鄉下的娘取得聯係,然而每每去信,都石沉大海。
來到雲山工作,母親不時有長途電話打來,必談政治氣候,叮囑他該如何辨識風雲,她是為數不多看準了反右鬥爭形勢的人,運動開始就告誡他言行不要隨心所欲,個人利益不能侵犯黨的絲毫利益,事後證明她的一切言論都有先覺之明。
他擔任礦反右工作組副組長,處理三坑口罷工事件,母親電話更頻繁,而且消息特靈,像教孩子似的遙控著他的行為。在處理楊石山的時候,母親在電話裏反複問,楊石山是不是真的帶頭鬧事?在黨委做出對楊石山的處理決定之後,母親說要來雲山看兒子。不幾天,母親真的帶著國務院有關防止廠礦企業矽塵危害的決定以及省冶金廳關於患一期矽肺病礦工調離井下工作的決定等文件上了雲山。母親對他說:楊石山還是走運的,是中央文件救了他。
現在不比二十年前,母親老了,雖思想敏銳如昔,但世事不同了,在母親的眼裏,他也不是毛手毛腳的青年了。他忽然有個奇怪的想法,這次老楊師傅走不走運?母親有沒有尚方寶劍了?他馬上又覺得這種奇怪的思想真可笑,繼而想到了一個從前想過多次的問題,母親怎麽對楊石山的問題特別敏感?他睨一眼母親,雨風吹拂著她額前的一綹綹花白的頭發,她就要離休了,她的確操勞了一輩子,她的頭腦一輩子都沒有放鬆過。
李月英這時候問了一句兒子,是否打算立即給楊石山平反?兒子就簡短地說了一個是,她便不再言語。她的思緒同樣也跑到楊石山和劉山茶身上去了。
李月英也想到了二十年前。
處理三坑口工人罷工事件的時候,李月英來了雲山。
李月英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兒子,在鎮上買了大包小包的禮物,找到楊石山家。
山茶正在廚房做飯,聽見有人在門口問楊石山在家嗎?就迎了出來。
李月英認出了山茶,但山茶一時沒有認出她來,問她找楊石山做什麽呢?她就說我是專程來看望你們的。山茶疑惑地看著她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將她讓進屋後,山茶一下想起來了,說:“你是月英吧?”
李月英將禮品放在桌上,拉著山茶的手說:“你認出我來了?”
之後山茶讓坐倒茶。到底話說得不自然,也不提鹽崽的事。她就問石山呢?山茶說下井了,快迴來吃午飯了吧。接著問新中國成立都七八年了,怎麽一直不來走動走動呢?她就說前些年在北方工作,又忙。正說著,石山拎著藤帽進了屋。
李月英迎上前,叫聲:“石山。”
石山打量了她一陣,才把藤帽朝桌上一撂,雙手在衣服上著力蹭了幾下,握住了她的手,明顯是控製住了感情,說:“你來了。”
李月英受到了石山的感染,也就不自在起來。
李月英告訴石山,她調到省冶金廳工作,所以得閑來雲山。這麽多年沒有來看望你們,很對不住。
三人就坐著說話,相互詢問分別後是怎麽過來的,山茶和石山就是不提鹽崽,這讓李月英不解,她到此主要就是說顧燃的事,就主動引到這個話題上來,石山和山茶仍不作聲。她簡要講了顧燃的情況,然後說:“我是誠心來謝你們的,表示我們母子對你們養育了他一場的謝意。”
山茶忍不住淚水就流下來了。
石山就說:“鹽崽好就行了,我們帶大他,不也希望他好?”
李月英說:“石山你說的是。”
石山歎息一聲說起自己的冤屈來:“月英呀,為了那幾個孩子,我們是拚了命的。我活得比死還難,是不是冤枉你應當清楚啊。這次三坑口的事,又扯到我頭上,為什麽,還不是因為我當了個叛徒?”
山茶用袖口揩掉淚,說:“月英,你就看在我們帶了鹽崽一場的分上,也要幫石山說說話!”
憑心而論,石山和山茶的話是實話。眼下打右派,許多人不也冤?但誰又敢講什麽?好就好在國務院有了關於井下防塵的文件,石山現在的問題可以比較好的解決,但曆史問題有把握解決嗎?這個話敢為石山講?她慢慢地喝著茶,盡量使語調平和,說:“石山呀,你的問題我已經聽說過了。唉,當年如果我和你一直在一起,肯定可以幫你說說話,可是我不在呀,說了沒有用呀,當不了證人呀。”
楊石山就歎氣。
李月英心裏就湧出一股酸楚來,歲月竟這樣催人老,促人變,石山已經全然沒有原先年輕時候的銳氣和豪爽了,簡直判若兩人!
“石山山茶呀,”李月英看看應該說顧燃的問題了,“有句話我總是不好出口,不好說啊。”
“有什麽話不好說的呢?我們還見外?”石山誠心地說。
“石山呀,你的曆史問題,你認為冤,現在的問題,也認為冤。世間有沒有冤枉事呢?有,有啊。當然要相信黨,相信組織。”李月英話鋒一轉,“我的兒子現在名字叫顧燃,調到雲山來不久,你們知道嗎?”
“知道。”石山說。
“他擔任了礦反右工作組副組長……”
“知道。”石山點頭。
“你們沒有相認?為什麽呢?”李月英問。
石山說:“怎麽好呢?”
山茶忍不住又流下淚來。
李月英就把顧燃離開清河鎮之後,如何思念山茶,如何尋找山茶的事說了個明白。她知道石山夫妻兩人是心地善良的老實人,隻有給他們說老實話,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果然山茶聽了淚流滿麵,顫著聲說:“難為他惦記著我,我講呢,鹽崽不是沒有良心的人。”
李月英就說:“鹽崽是我生的,是你們養大的。我們都希望他好哇。你們不去認他,為什麽呢?我就思量,你們怕牽扯他,影響他的前程。我怎麽來謝你們呢?”
“像你說的不都為他好嗎?謝我們什麽呢?”石山說。
李月英沒有想到這件事這麽容易就辦妥了。她心裏高興,又怕流露出來引起他們的反感,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
石山和山茶真的沒有去找顧燃相認,直至現在石山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