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英並沒有迴家。顧燃走後,她獨自一人,信步又登上了尾砂壩。夾著星星雨絲的秋風在半空中瑟瑟作響,壩麵早被雨水浸透了,纖塵不揚。一眼可見黃蓮穿著工作雨衣的羸弱的背影,那女子紋絲不動地靠在大水管壁上。李月英就佇立在壩頭不再走了,雨風帶來的絲絲寒意刺激著臉,空氣也涼涼的很新鮮。她心裏說這雨風真好哇。
她問自己怎麽走著走著又來到這裏?在人們眼裏自己是個不苟言笑的領導形象,有誰知也常常柔腸百斷,情意纏綿。
尾砂壩地勢高,站在壩邊,展眼望去,雲山腳下岡巒起伏,阡陌縱橫,雲煙飄渺處,隱約現出水光來,那就是綿江了。
李月英是追隨石山找到紅軍隊伍裏來的。
那時候才十六歲,以為找到了紅軍就找到了石山,哪裏知道憑一個陌生名字根本無從找起。舉目無親,隻好留在紅軍部隊裏當了個炊事員,這個部隊是中央機關直屬部隊。
不幾天,部隊開到武陽鎮集結,這裏離瑞金中央機關僅五十多裏。鎮邊有一條小河,叫武陽河,是綿江的支流,一座蜈蚣橋將山路延伸到鎮子裏,部隊就駐紮在小河邊,食堂在祠堂裏。
月亮剛從對麵山坡爬上來的時候,李月英挑著滿籮擔的飯碗、菜盆到小河邊沙灘來洗。
“咚”,一塊石頭扔在她麵前的水裏,河水濺了她一身。
一位紅軍裝束,身材魁梧的男人站在小橋上望著她,李月英生氣地說:“你怎麽這樣壞?”
那男人叉腰揚聲大笑。
她被他的模樣惹得笑了一下,旋即低下頭去就不理睬他了,依舊洗碗。
那男人就從橋上跳下來,一丈多高,像貓一樣落地,大概是沙灘,沒有聲響。
她擰頭看了他一眼,見他一張臉漲得通紅,不禁又被惹笑了。
“我,老顧!”那男人走近來說,聲音很粗。
李月英低下頭去,故意把碗洗得哐啷響。
“喂!”
“喂什麽喂!”李月英輕聲說。
“你喜歡我?”
“笑一下就喜歡了?”
老顧大步上前攔腰一抱就把她抱起來了。
李月英緊張地叫了起來:“你要做什麽?你要做什麽?”
老顧不管她叫,夾著她蹚過河去。河對麵的山巒是整片叢莽。他力氣很大,她根本動彈不得。河水隻齊腳踝那麽淺,老顧走得嘩嘩響。她陡然明白了他的意圖,就在他牛腿似的手臂上著力咬了一口,痛得他叫了起來。
老顧狠狠地說:“你他娘的真牛!我還以為你喜歡我!”
“我牛?誰喜歡你?”
“你他娘的看起來溫溫的,其實是隻野牛!”
李月英見他棱角分明的嘴唇氣得顫動著,就別過臉去,說:“放開我!再不放我就叫了!”
這時剛淌過河來,老顧就把她撂在河邊草地上。
“叫吧!”老顧說。
隻有小河淙淙的流水聲,就是叫得山響也沒人聽見的,離鎮子太遠了。
“我報告上級!”李月英說。
“報告吧,反正我活不了幾天了!其實,我不會強迫你!”
李月英一驚,怎麽好好一個大活人活不了幾天呢?想問,又想管他呢,氣頭上問個屁。
她就脫下鞋,卷褲管。他說算了還是我來背你過去。她說哪個要你背?自己蹚過河去了。
這一晚李月英特別想石山。
第二天,夥食管理處的鄭大姐來找她,說要給老顧當紅娘。她就問老顧是誰?鄭大姐小聲告訴她,就是昨天她在河邊見到的那個男人,叫顧雷。老顧原在總前委當參謀,副師級,如今犯了右傾,要派到前線去,前線正打得緊呢,地方擴紅,十五歲的男仔都參加了少共國際師,老顧說不曉得哪天就報銷了,女人還沒有睡過呢。說著鄭大姐就抹淚,停停又小聲說,老顧是個大好人,直,敢講敢做,同誌們都喜歡他。李月英就又想起石山來,她說,我在家裏已經有男人了,怎麽行呢?鄭大姐驚訝地問,有男人還跑出來當兵?她就把自己的身世簡單說了一遍。鄭大姐就說,那個叫石山的還在不在人世了?就是在,千軍萬馬你找得到?何況你們是露水情,不就是做了那事而已?她搖頭說不對,她心裏隻有他。鄭大姐說你別傻了,認命吧,老顧如果上前線不死,一輩子會疼你心肝寶貝的。她說讓我想一想吧。
她的確認真想了,想得最多的是,楊石山就是找到了,會不會再續前情?他心裏到底是有她,還是劉山茶?想到這裏,她的心灰暗起來了。
這天晚上月亮爬上對麵山岡的時候,李月英去河裏洗碗,老顧又來了,照頭天的樣子把她抱到河對麵山岡上,這迴她沒有大喊大叫,也沒有極力反抗,老顧就做了。然後老顧將她抱在懷裏說:“鄭大姐什麽都說了,我照樣喜歡你。我死了,你再去找他吧。”
李月英說:“說這些不吉利的做什麽?”
老顧參加了好幾次惡戰。長征前夕他們又見了麵,那時她已經腆著個大肚子了,老顧喜歡得了不得,說如今自己這一百多斤好交待了,什麽時候閻王勾了去,心也甘,有種了。他們分別時,老顧這條鐵漢子也流了淚,沒命地吻她,讓她喘不過氣來,那種吻,**的成分很少,倒有點戰友上前線使著勁兒握手的感覺,她似乎聽見他胸口傳來的急促的心跳聲,一下一下悶悶的很有力,讓她聯想到戰場上的火炮,響聲可以震動地皮。
後來李月英對生兒育女的事知道得多了,算來算去,兒子不是老顧的,和老顧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九個月,按日子是石山的,又想是不是生的那天太緊張太累早產了呢?後來見了兒子的麵,看看倒真像石山,心裏這才有了數。
與老顧的這段姻緣,她是銘記在心的,因為老顧的愛真切熱烈。但她真正用心愛的是石山,石山在她心中揮之不去。長征前夕,她終於打聽到石山的下落,即向組織推薦石山承擔安置紅軍幹部子女的任務,誰料這次相逢僅僅五天時間,之後一別就是二十餘年。
他們在綿江遇敵後,李月英被一位叫馮飛鴻的商人救起,將她帶至贛州城。
馮飛鴻是贛州城裏有名的“隆昌號”老板,比李月英大十三歲,那年三十歲。李月英沒有因為年齡的差距產生隔閡,令她產生隔閡的倒是馮飛鴻溫文爾雅的儀容和馮家的環境,馮飛鴻講究整潔,那身長衫通常絕少褶皺,頭發梳得熨熨帖帖,皮鞋鋥亮,同他那塊懷表表殼差不多。這些都使李月英在心理上同他有距離。但他確實體貼人,知道什麽時候噓寒什麽時候問暖,什麽時候遞茶什麽時候送水,細心周到。他好像全信她講的:她是個被丈夫拋棄的漁家女,叫何招娣。他也不多問她今後想去哪裏,離不離開他。他的眼神,他的微笑,都在告訴她,他喜歡她。但她不能接受這種愛,她已經嫁人,有老顧,還有,她必須迴到雲山腳下去找石山。
休養了一個多月之後,她的身體漸漸複原,她便開始動心思離開馮飛鴻。
她住在東廂房,這房僅丈餘寬,一床一凳一梳妝台,有女傭照顧飲食起居。
這些天霏雨朔風特別的冷。窗是用上等細棉紙糊的,透光,牢固。她曾用指沾了口水捅了幾個小孔偷看外麵,如今那寒風就從孔裏鑽進來直逼床頭。她便向女傭要了點米湯,撕了一角報紙,用米湯糊了那些小孔。
馮飛鴻從女傭口中得知了此事,擔心天氣冷她受不了,就進她屋裏來看她,見了那些用報紙糊的孔,心中一忽閃,她怎麽留著報紙呢?
馮飛鴻讓人取來棉紙,一邊補著窗紙一邊問:“你哪來的報紙呢?”
李月英說:“你家的人拿來生火盆,多餘的就留在這裏了。”
馮飛鴻心想這是實話了,那些報紙正是他看過的,讓傭人取去生火用了,就說:“廢報紙就丟了吧。”
李月英就從墊被下取出幾張報紙來,馮飛鴻隨便翻看了一下,竟發現在幾處文字下有指甲劃過的痕跡,有段文字是寫**剿共的,有段文字是寫雲山鎢礦的,馮飛鴻暗自吃驚,這些報紙哪來的指甲痕?不就是她劃的?原來這女人識字,哪裏是漁家女?聯想到救這女子的時間地點,又想到這女子雖不像富家子女,也不像貧苦漁家女,心裏就有了幾分明白,隻不露聲色,補完窗紙就走了。
李月英是個精細人,思量馮飛鴻的神情,不就是有話在肚裏麵?這一晚她怎麽也睡不踏實,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看來還是趁早去找石山。她曾跟爹乘船來過贛州,湧金門外江上船多的是。但想想馮飛鴻是救命恩人,不告而辭與心不忍,說明白再走,又怕他阻攔,不免左右為難。
過了幾天,機會來了。那一天是臘月廿四,贛南客家人過小年。有錢人家見朱毛紅軍退了,都想過個好年慶賀一番,送灶神辦年貨街上很熱鬧。馮飛鴻問李月英上不上街去,李月英說好哇,讓馮飛鴻在廳堂等著,換了衣服就去。李月英把房間匆匆收拾好,將腕上馮飛鴻送的一對玉鐲子褪下,平平整整擺在被子上,然後鎖了房門,鎖匙卻交給傭人。她是從爹講的三國掛印封金學來的。她隨馮飛鴻在街上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在人多的地方就抽身走了。街道她依稀記得,急急地出了湧金門,江邊果然泊有船,隻是沒有從前的多,她站在碼頭上問哪條船走綿江,這時來了兩個穿黑製服的警備團員,不由分說,一左一右架起她就走,一直將她帶到警備團審訊室。
她就說是馮飛鴻家的親戚,到湧金門隻是玩玩,船也是隨便問問而已。
到了下午,馮飛鴻出現在禁閉室門口,李月英說不清心裏什麽滋味,竟倒在他懷裏哭了。馮飛鴻摸著她的頭說,你年紀太輕了,懂什麽呢?就把她領走了。後來馮飛鴻告訴她,這綿江是通赤區的,如何問得?他保釋她花了一百光洋。
當天晚上,李月英閂好門正要睡覺,聽見輕輕的敲門聲,就問哪個,門外是馮飛鴻的聲音,說是我,那聲音透著渴望,她的心就緊縮起來,猶豫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一陣,又聽見馮飛鴻輕聲說,你今天嚇著了沒有?我是來看你的。她就將門打開了。馮飛鴻敏捷地進了屋,隨手閂好門,就將她攬進懷裏吻。她隻覺置身在雲裏霧裏,隻感覺到他溫柔的吻。接著,他就把她抱上了床。
平靜下來之後,馮飛鴻說要她做小,她決然不從。她有丈夫,一俟知道丈夫消息,一定要走的。還有個石山,也心掛掛的。馮飛鴻就說好吧,搬出去另找個地方住。不幾天,就把她安置在離馮宅不遠的一所小屋住下。從此她不敢再貿然去找石山了。
她在贛州生活了三年,給馮飛鴻生了一子,取名馮雙駿。這三年中她也曾動了心嫁給馮飛鴻,隻因為馮家大太太十分厲害,又抱希望紅軍會打迴來,能和老顧重聚。馮飛鴻也不強迫。
三年後。這天,隆昌號賬房先生諸葛智來到她住的小屋。諸葛智與馮飛鴻是莫逆之交,情同手足。李月英見他來了,頗為驚訝,畢竟他來得少,原來是來送月餅的,過幾天就是中秋了。諸葛智走後,李月英見那提月餅,與餅家一貫的包裝無二,用上等草紙包就,紮繩處墊一張吉利四方小紅紙,拆開再看時,不由吃了一驚,四隻廣式月餅又用了一張有字的廢紙包著,那張紙竟是一張油印傳單,標題寫著“**代表陳毅蒞臨,贛南民眾熱忱歡迎”,急切看下文,才知時局已變,陳毅從油山下來同國民政府談判,協商抗日合作事宜,就住在贛州城內中華大旅館裏。李月英不免心潮起伏。至於這提月餅裏怎麽會有傳單,是餅家放的還是諸葛智放的,李月英一時想不透,隻是覺得無甚危險,也無法追究。接下來好幾天,李月英都借故上街去看動靜,一番打探,終於讓她弄清楚了。
原來贛粵邊油山遊擊隊即將下山整編為新四軍的一部分北上抗日,贛州城內中華大旅館設了新四軍聯絡處。李月英得知消息興奮異常,尋找老顧、石山的念頭就強烈起來,遂去聯絡處報了名。馮飛鴻雖舍不得她,無奈這是先前兩人說好了的,隻好讓李月英隨軍走了。李月英本想找尋老顧和石山,但部隊不久就開拔了,竟無暇顧及。
和馮飛鴻的這段姻緣,她未向組織交代,主要是擔心找到老顧後,弄不好就影響夫妻間感情。對此她問心無愧,她並沒有嫁給馮飛鴻,更沒有做一件危害革命的事。而且,那時候太年輕,才十六七歲,參加革命也不足一年,談不上革命覺悟有多高,如果不是掛念著老顧和石山,難說會重返革命隊伍,後來終於打聽到,長征前夕,在石城保衛戰中,老顧已經犧牲。
今天想起來這段往事,蓋因見了坐在尾砂壩上的黃蓮之故,黃蓮是兒子馮雙駿的女友啊!
她問自己怎麽走著走著又來到這裏?在人們眼裏自己是個不苟言笑的領導形象,有誰知也常常柔腸百斷,情意纏綿。
尾砂壩地勢高,站在壩邊,展眼望去,雲山腳下岡巒起伏,阡陌縱橫,雲煙飄渺處,隱約現出水光來,那就是綿江了。
李月英是追隨石山找到紅軍隊伍裏來的。
那時候才十六歲,以為找到了紅軍就找到了石山,哪裏知道憑一個陌生名字根本無從找起。舉目無親,隻好留在紅軍部隊裏當了個炊事員,這個部隊是中央機關直屬部隊。
不幾天,部隊開到武陽鎮集結,這裏離瑞金中央機關僅五十多裏。鎮邊有一條小河,叫武陽河,是綿江的支流,一座蜈蚣橋將山路延伸到鎮子裏,部隊就駐紮在小河邊,食堂在祠堂裏。
月亮剛從對麵山坡爬上來的時候,李月英挑著滿籮擔的飯碗、菜盆到小河邊沙灘來洗。
“咚”,一塊石頭扔在她麵前的水裏,河水濺了她一身。
一位紅軍裝束,身材魁梧的男人站在小橋上望著她,李月英生氣地說:“你怎麽這樣壞?”
那男人叉腰揚聲大笑。
她被他的模樣惹得笑了一下,旋即低下頭去就不理睬他了,依舊洗碗。
那男人就從橋上跳下來,一丈多高,像貓一樣落地,大概是沙灘,沒有聲響。
她擰頭看了他一眼,見他一張臉漲得通紅,不禁又被惹笑了。
“我,老顧!”那男人走近來說,聲音很粗。
李月英低下頭去,故意把碗洗得哐啷響。
“喂!”
“喂什麽喂!”李月英輕聲說。
“你喜歡我?”
“笑一下就喜歡了?”
老顧大步上前攔腰一抱就把她抱起來了。
李月英緊張地叫了起來:“你要做什麽?你要做什麽?”
老顧不管她叫,夾著她蹚過河去。河對麵的山巒是整片叢莽。他力氣很大,她根本動彈不得。河水隻齊腳踝那麽淺,老顧走得嘩嘩響。她陡然明白了他的意圖,就在他牛腿似的手臂上著力咬了一口,痛得他叫了起來。
老顧狠狠地說:“你他娘的真牛!我還以為你喜歡我!”
“我牛?誰喜歡你?”
“你他娘的看起來溫溫的,其實是隻野牛!”
李月英見他棱角分明的嘴唇氣得顫動著,就別過臉去,說:“放開我!再不放我就叫了!”
這時剛淌過河來,老顧就把她撂在河邊草地上。
“叫吧!”老顧說。
隻有小河淙淙的流水聲,就是叫得山響也沒人聽見的,離鎮子太遠了。
“我報告上級!”李月英說。
“報告吧,反正我活不了幾天了!其實,我不會強迫你!”
李月英一驚,怎麽好好一個大活人活不了幾天呢?想問,又想管他呢,氣頭上問個屁。
她就脫下鞋,卷褲管。他說算了還是我來背你過去。她說哪個要你背?自己蹚過河去了。
這一晚李月英特別想石山。
第二天,夥食管理處的鄭大姐來找她,說要給老顧當紅娘。她就問老顧是誰?鄭大姐小聲告訴她,就是昨天她在河邊見到的那個男人,叫顧雷。老顧原在總前委當參謀,副師級,如今犯了右傾,要派到前線去,前線正打得緊呢,地方擴紅,十五歲的男仔都參加了少共國際師,老顧說不曉得哪天就報銷了,女人還沒有睡過呢。說著鄭大姐就抹淚,停停又小聲說,老顧是個大好人,直,敢講敢做,同誌們都喜歡他。李月英就又想起石山來,她說,我在家裏已經有男人了,怎麽行呢?鄭大姐驚訝地問,有男人還跑出來當兵?她就把自己的身世簡單說了一遍。鄭大姐就說,那個叫石山的還在不在人世了?就是在,千軍萬馬你找得到?何況你們是露水情,不就是做了那事而已?她搖頭說不對,她心裏隻有他。鄭大姐說你別傻了,認命吧,老顧如果上前線不死,一輩子會疼你心肝寶貝的。她說讓我想一想吧。
她的確認真想了,想得最多的是,楊石山就是找到了,會不會再續前情?他心裏到底是有她,還是劉山茶?想到這裏,她的心灰暗起來了。
這天晚上月亮爬上對麵山岡的時候,李月英去河裏洗碗,老顧又來了,照頭天的樣子把她抱到河對麵山岡上,這迴她沒有大喊大叫,也沒有極力反抗,老顧就做了。然後老顧將她抱在懷裏說:“鄭大姐什麽都說了,我照樣喜歡你。我死了,你再去找他吧。”
李月英說:“說這些不吉利的做什麽?”
老顧參加了好幾次惡戰。長征前夕他們又見了麵,那時她已經腆著個大肚子了,老顧喜歡得了不得,說如今自己這一百多斤好交待了,什麽時候閻王勾了去,心也甘,有種了。他們分別時,老顧這條鐵漢子也流了淚,沒命地吻她,讓她喘不過氣來,那種吻,**的成分很少,倒有點戰友上前線使著勁兒握手的感覺,她似乎聽見他胸口傳來的急促的心跳聲,一下一下悶悶的很有力,讓她聯想到戰場上的火炮,響聲可以震動地皮。
後來李月英對生兒育女的事知道得多了,算來算去,兒子不是老顧的,和老顧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九個月,按日子是石山的,又想是不是生的那天太緊張太累早產了呢?後來見了兒子的麵,看看倒真像石山,心裏這才有了數。
與老顧的這段姻緣,她是銘記在心的,因為老顧的愛真切熱烈。但她真正用心愛的是石山,石山在她心中揮之不去。長征前夕,她終於打聽到石山的下落,即向組織推薦石山承擔安置紅軍幹部子女的任務,誰料這次相逢僅僅五天時間,之後一別就是二十餘年。
他們在綿江遇敵後,李月英被一位叫馮飛鴻的商人救起,將她帶至贛州城。
馮飛鴻是贛州城裏有名的“隆昌號”老板,比李月英大十三歲,那年三十歲。李月英沒有因為年齡的差距產生隔閡,令她產生隔閡的倒是馮飛鴻溫文爾雅的儀容和馮家的環境,馮飛鴻講究整潔,那身長衫通常絕少褶皺,頭發梳得熨熨帖帖,皮鞋鋥亮,同他那塊懷表表殼差不多。這些都使李月英在心理上同他有距離。但他確實體貼人,知道什麽時候噓寒什麽時候問暖,什麽時候遞茶什麽時候送水,細心周到。他好像全信她講的:她是個被丈夫拋棄的漁家女,叫何招娣。他也不多問她今後想去哪裏,離不離開他。他的眼神,他的微笑,都在告訴她,他喜歡她。但她不能接受這種愛,她已經嫁人,有老顧,還有,她必須迴到雲山腳下去找石山。
休養了一個多月之後,她的身體漸漸複原,她便開始動心思離開馮飛鴻。
她住在東廂房,這房僅丈餘寬,一床一凳一梳妝台,有女傭照顧飲食起居。
這些天霏雨朔風特別的冷。窗是用上等細棉紙糊的,透光,牢固。她曾用指沾了口水捅了幾個小孔偷看外麵,如今那寒風就從孔裏鑽進來直逼床頭。她便向女傭要了點米湯,撕了一角報紙,用米湯糊了那些小孔。
馮飛鴻從女傭口中得知了此事,擔心天氣冷她受不了,就進她屋裏來看她,見了那些用報紙糊的孔,心中一忽閃,她怎麽留著報紙呢?
馮飛鴻讓人取來棉紙,一邊補著窗紙一邊問:“你哪來的報紙呢?”
李月英說:“你家的人拿來生火盆,多餘的就留在這裏了。”
馮飛鴻心想這是實話了,那些報紙正是他看過的,讓傭人取去生火用了,就說:“廢報紙就丟了吧。”
李月英就從墊被下取出幾張報紙來,馮飛鴻隨便翻看了一下,竟發現在幾處文字下有指甲劃過的痕跡,有段文字是寫**剿共的,有段文字是寫雲山鎢礦的,馮飛鴻暗自吃驚,這些報紙哪來的指甲痕?不就是她劃的?原來這女人識字,哪裏是漁家女?聯想到救這女子的時間地點,又想到這女子雖不像富家子女,也不像貧苦漁家女,心裏就有了幾分明白,隻不露聲色,補完窗紙就走了。
李月英是個精細人,思量馮飛鴻的神情,不就是有話在肚裏麵?這一晚她怎麽也睡不踏實,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看來還是趁早去找石山。她曾跟爹乘船來過贛州,湧金門外江上船多的是。但想想馮飛鴻是救命恩人,不告而辭與心不忍,說明白再走,又怕他阻攔,不免左右為難。
過了幾天,機會來了。那一天是臘月廿四,贛南客家人過小年。有錢人家見朱毛紅軍退了,都想過個好年慶賀一番,送灶神辦年貨街上很熱鬧。馮飛鴻問李月英上不上街去,李月英說好哇,讓馮飛鴻在廳堂等著,換了衣服就去。李月英把房間匆匆收拾好,將腕上馮飛鴻送的一對玉鐲子褪下,平平整整擺在被子上,然後鎖了房門,鎖匙卻交給傭人。她是從爹講的三國掛印封金學來的。她隨馮飛鴻在街上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在人多的地方就抽身走了。街道她依稀記得,急急地出了湧金門,江邊果然泊有船,隻是沒有從前的多,她站在碼頭上問哪條船走綿江,這時來了兩個穿黑製服的警備團員,不由分說,一左一右架起她就走,一直將她帶到警備團審訊室。
她就說是馮飛鴻家的親戚,到湧金門隻是玩玩,船也是隨便問問而已。
到了下午,馮飛鴻出現在禁閉室門口,李月英說不清心裏什麽滋味,竟倒在他懷裏哭了。馮飛鴻摸著她的頭說,你年紀太輕了,懂什麽呢?就把她領走了。後來馮飛鴻告訴她,這綿江是通赤區的,如何問得?他保釋她花了一百光洋。
當天晚上,李月英閂好門正要睡覺,聽見輕輕的敲門聲,就問哪個,門外是馮飛鴻的聲音,說是我,那聲音透著渴望,她的心就緊縮起來,猶豫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一陣,又聽見馮飛鴻輕聲說,你今天嚇著了沒有?我是來看你的。她就將門打開了。馮飛鴻敏捷地進了屋,隨手閂好門,就將她攬進懷裏吻。她隻覺置身在雲裏霧裏,隻感覺到他溫柔的吻。接著,他就把她抱上了床。
平靜下來之後,馮飛鴻說要她做小,她決然不從。她有丈夫,一俟知道丈夫消息,一定要走的。還有個石山,也心掛掛的。馮飛鴻就說好吧,搬出去另找個地方住。不幾天,就把她安置在離馮宅不遠的一所小屋住下。從此她不敢再貿然去找石山了。
她在贛州生活了三年,給馮飛鴻生了一子,取名馮雙駿。這三年中她也曾動了心嫁給馮飛鴻,隻因為馮家大太太十分厲害,又抱希望紅軍會打迴來,能和老顧重聚。馮飛鴻也不強迫。
三年後。這天,隆昌號賬房先生諸葛智來到她住的小屋。諸葛智與馮飛鴻是莫逆之交,情同手足。李月英見他來了,頗為驚訝,畢竟他來得少,原來是來送月餅的,過幾天就是中秋了。諸葛智走後,李月英見那提月餅,與餅家一貫的包裝無二,用上等草紙包就,紮繩處墊一張吉利四方小紅紙,拆開再看時,不由吃了一驚,四隻廣式月餅又用了一張有字的廢紙包著,那張紙竟是一張油印傳單,標題寫著“**代表陳毅蒞臨,贛南民眾熱忱歡迎”,急切看下文,才知時局已變,陳毅從油山下來同國民政府談判,協商抗日合作事宜,就住在贛州城內中華大旅館裏。李月英不免心潮起伏。至於這提月餅裏怎麽會有傳單,是餅家放的還是諸葛智放的,李月英一時想不透,隻是覺得無甚危險,也無法追究。接下來好幾天,李月英都借故上街去看動靜,一番打探,終於讓她弄清楚了。
原來贛粵邊油山遊擊隊即將下山整編為新四軍的一部分北上抗日,贛州城內中華大旅館設了新四軍聯絡處。李月英得知消息興奮異常,尋找老顧、石山的念頭就強烈起來,遂去聯絡處報了名。馮飛鴻雖舍不得她,無奈這是先前兩人說好了的,隻好讓李月英隨軍走了。李月英本想找尋老顧和石山,但部隊不久就開拔了,竟無暇顧及。
和馮飛鴻的這段姻緣,她未向組織交代,主要是擔心找到老顧後,弄不好就影響夫妻間感情。對此她問心無愧,她並沒有嫁給馮飛鴻,更沒有做一件危害革命的事。而且,那時候太年輕,才十六七歲,參加革命也不足一年,談不上革命覺悟有多高,如果不是掛念著老顧和石山,難說會重返革命隊伍,後來終於打聽到,長征前夕,在石城保衛戰中,老顧已經犧牲。
今天想起來這段往事,蓋因見了坐在尾砂壩上的黃蓮之故,黃蓮是兒子馮雙駿的女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