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本文是山川兄對拙作的評論,酒徒非常榮幸有這樣的讀者,有女同車、山川這樣肯靜下心來,在酒徒編織的故事裏留下一點思索的讀者是酒徒堅持不懈的動力。《明》裏邊,很多問題作者自己都沒有答案,讀者思考了,作者的心願就滿足了。


    也談《明》中明之發展之發展(對有女同車兄文中意見的拙見)-山川


    有女同車對與《明》中的種種問題可一說是一針見血,實在是意義深遠,應該給酒徒大大很好的啟發,也許這正是酒徒大大久不更新的一個原因吧(笑)。


    因為老不更新小子我也按耐不住,來此灌灌水,給各位大大解解悶。也提出一點小子不同的意見。


    現在在《明》的主頁裏的投票引起好多人的爭論。引用badmintonboy兄所言就是在爭論是法國式的革命好還是英國式的改革好。但是badmintonboy兄的一句話一語中標:在沒有形成一個中產階級的時候,任何一種模式應該都不成熟的吧。


    一、三農問題在《明》中


    確實在《明》的世界中懷柔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並且因為武先生的原因懷柔的萌芽起點從科技的含金量與對事物的認知上遠遠高過現實。但是我想強調的一點是懷柔出現的僅僅隻是萌芽。而懷柔的麵積在占當時的明帝國麵積的多少呢?就算把整個北平都算上我想得出分數的分子與分母也是不成比例的吧。以北平的工業發展吸收當時全中國破產農民我絕對不擔心工人太少而擔心破產農民太多。當時的中國文人雖然還沒有被八股文侵蝕但尊儒怕也是國之大勢。在中央朱元璋為了鞏固政權才會大力推行新軍。注意僅僅是推行新軍,在政治結構,經濟模式上雖然有小的變動,但大體上仍然是秦漢唐宋之根本。而且這種變動除了海關和國庫存銀變存金外範圍也控製在北平。根本沒有也不會有推廣全國的趨勢。畢竟一個新的事物出現要想讓人平靜並馬上接受不是一個容易的事。而且新政也並非一帆風順,在新政過程出現的種種不利統治的事情如果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按照《明》中懷柔的發展方向和速度那時隻怕早就出現了農業的資本主義標準化,規模化了吧。而且當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不再時,中國農村多生的傳統隻怕也會被顛覆吧,畢竟現在還有哪個沒有土地的工人狂生他4、5個孩子以保障勞動力的?(如果你不知道農民為何多生而演變出中國喜好多生的傳統的話那就去多問問吧)那又何來的人口狂增?


    二、輕工業、重工業、手工業的發展


    做出了產品幹什麽?當然是賣了。如果賣不出去了怎麽辦?賣的更遠,如果更遠的地方也賣不出去了怎麽辦?再賣的更更遠。不好交通到不了那怎麽辦?先不談在一定時期內北平的生產力是否能夠滿足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半島,可能還有一部分歐洲市場(這不是不可能的,隻是它的輸出量不大,也及有可能會催生另一種情形,以後再說)讓其達到徹底的飽和。(至於為什麽是一定時期內前文以有論述,當然了我說的產品是輕工業製品畢竟當時並沒有什麽真正意義上的重工業除了軍工外。而軍工不太可能開放的如此之快)這時就會出先兩中情況:一、當產品因為交通的原因而不能賣的更遠時人們就會思考並解決問題,畢竟在《明》中不是隻有武安國一個人有腦子。有了要解決交通問題的需求自然就會有解決交通問題的方法。它的發展方向可能是:發展快的地區先行(首推北平)→連接主要城市的公路(及有可能得到政府支持,因為好處明顯:朝廷調兵及傳遞信息速度更快)→覆蓋某一區域的省級公路(購買力強的省、市,例如:北平、江蘇、浙江,戰略重要的邊區,例如:長城沿線,急需開擴的市場,例如:遼寧和與朝鮮、女直各部交界的地方等,先行然後各地依照發展速度及規模逐漸普及。)


    當這些也不能滿足發展的時候肯定會出現模仿朝廷驛報製度而在民間出現民用郵政的雛形。民用郵政的出現是為滿足什麽需要呢?這就牽扯到了第二種解決生產過剩的方法:


    眾所周知市場可以按照買賣雙方誰作為主導地位而劃分為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現在的北平市場是典型的賣方市場。不管搗騰出的是什麽玩意不用愁銷路,隻管拚命生產就是(一北平一市的能力拚命生產又能生產多少呢?)當市場真正出現飽和的時候(不管賣哪都賣不出去了包括歐洲)恐怕商家就會自然的想到怎麽做,做什麽才能滿足消費者?隻要有一個商家開了此例,那麽這一市場終將變為買方市場。而買方市場中對與商家最中要的就是信息,出現郵政也不足為奇。而且其經濟銷售模式必然會呈現內向→外向→再內向→再外向→最終同步(畢竟有新東西當然是從國內開始推廣了)而要想達到這一模式又需要多長時間?不要告訴我給我十內我當完成一切!而在這段時間內明帝國的農業就真的是毫無建樹?


    再說輕工業的地位問題,當你在日常的生活中都離不開它的時候你還能否定它的地位麽?現在北平已經形成了但凡有新東西就必然會先向政府輸入的慣例那麽政府在日常生活中能離開那些動西麽?(夏天不讓你開空調,冬天不讓你用暖氣、做飯不讓你用爐子、出門不讓你坐現代化交通工具看你不瘋?)這種情況下我倒想不出會有什麽發展失衡?要說真有失衡隻怕也是重工業的發展速度跟不上輕工業的發展速度的失衡。(重工業發展所要求的資金、技術的支持遠非輕工業可比自然發展的難度也大大增加。而偏偏重工業是國家支持的所以產業格局的巨變不大可能。)


    三、商人、金融、保險、投機和外財


    先說靠什麽來保護自由竟爭的火種。實際上不論燕王是否願意,他本身的政治前途已經牢牢的與北平新政的成功與否捆在了一起。而切按照《明》的發展他本身很可能成為北平利益在朝廷中的政治代表。這難到不是保護傘?從股票的開盤起,實際上燕王的經濟利益就已經和金融有了聯係。這種聯係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深。別的地方不好說而在北平,金融資本的國家化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因為燕王也會是這一現象的直接受害者。至於外財嘛,在整個國家仍然以儒家思想為主題思想的時候偶爾為之也許無妨,經常來嘛恐怕……


    再說了放眼東亞、東南亞又會有多少外財呢?畢竟最富的好像是中國吧。最後我還要再次強調當時的明帝國隻有資本主義萌芽而沒有資本主義,要想將社會從封建社會轉為資本主義必會有一場革命(古往今來的曆史都是左證)而革命無論規模多大、時間多長都將是一場明帝國內部各個勢力的大洗牌。在這個大洗牌的過程中許多問題都將被隱藏和擱置,而許多矛盾也將爆發,哪還有時間關注外財啊??????


    簡單來說女人同車兄犯了一個簡單的哲學錯誤: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嗬嗬……


    一點拙見,純屬遊戲之作。歡迎各位高手砸磚,希望在磚頭猛砸的過程中小弟也能得到提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徒並收藏《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