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才,太史慈等人已經非常嚴肅的告訴他們,此次大戰,眾人沒有任何退路可以走。如果不能以雷霆萬鈞之勢掃平狼居胥山,馬上就會被留守的鮮卑騎兵纏住,那麽依照幾個人在草原的名聲,等待他們的就是無窮無盡的鮮卑援軍了。
在生死存亡之際,不是光華夏人有勇氣抗爭,同仇敵愾,鮮卑人,匈奴人,甚至島國人都不缺乏這種血性,唯一例外的就是棒子人。
而且,這些病足也是有父母妻兒的,李重雖然還能讓這些軍人吃飽,但絕對照顧不到他們的父母了,可以這麽說,這些兵卒的家眷也在生死線上掙紮,也餓著肚子吃草根,吃樹皮,說不定哪天,他們就會餓的一命嗚唿。
曉之以理,誘之以利,太史慈很明確的告訴這些兵卒,如果搶到了糧食,一定會優先供應他們的親屬。
這無可或非,誰都不是聖人,這些兵卒也是一樣的,他們拿命來拚也是為了家人能過上好日子。
想想看,這樣一來李重的三萬騎兵不拚命才怪,鮮卑人還有逃跑的可能,他們已經連退路都沒有了,這是一場不成功便成仁的戰鬥。是衣錦還鄉,還是埋骨他鄉,馬上就能見分曉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血腥大屠殺
草原上經常發生火災,所以牧民看到遠方的煙火,並不慌亂,而是招唿人手,有條不紊的砍刀雜草,以防止火勢蔓延到部落之中。
這也是草原人對付火災的常用方法,但這顯然不適合對付人為的放火。
太史慈三人領著兵卒製造出一條十餘裏長的火帶,還不住的在後麵增加火勢,沒事就扔點油脂什麽的,導致火勢越來越大,簡直有席卷天地的氣勢。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的救火努力都是無用之功。
鮮卑營地開始發出慌亂的唿喊聲,戰馬的嘶鳴聲,小孩的哭泣聲……隱約還能看見跑到河畔取水的人影。
太史慈冷笑一聲,命令兵卒取出弓箭,準備射殺前來救火的鮮卑人。此是鮮卑人也發現了李重軍隊的身影,但他們卻沒辦法把注意力放到廝殺上麵,首先要躲避的是吞噬一切的烈焰。
現在鮮卑將領很後悔,他們不是不知道太史慈等人的行軍路線,沒有上前迎擊李重的軍隊,無外乎就是想要以逸待勞而已。但無論什麽時候,都別想光站便宜不吃虧,主場作戰有好處,自然也有被動的地方。
隨著大火逼近,鮮卑人也發現救火是不現實的,完全是杯水車薪,開始收拾東西四處逃竄。
對於鮮卑人的表現,太史慈三個人還是很滿意的,心裏盼望著他們收拾東西利索一點,千萬不要被大火燒光了,自己還等著搶呢。在人手裏搶東西,一刀子就夠了,在大火裏搶東西是要拚命的。
當然,跑得最快的就是鮮卑騎兵,他們是草原上機動力最強的人,要是被大火燒死了,真心侮辱了騎兵這個詞。不光是騎兵逃跑了,就連普通的牧民都沒死上幾個人,狼居胥山沒有城池掩護,逃跑起來也非常方便。
“唿拉……”一股旋風肆虐而過,卷起漫天的塵土、灰燼。
太史慈三人就站在狼居胥山鮮卑營地的最中間,看著被烈火席卷過的營地,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自古以來,殺人放火這四個字都是連在一起用的,太史慈三人也不會壞了規矩。為了能更好的執行這一準則,三個人對接下來的行動方案進行了嘔心瀝血的研究,最終,拿出一套且知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來。
首先,三個人將三萬騎兵分成五隊,每隊六千人,而太史慈、趙雲、高覽將各自帶領六千人出去追殺鮮卑騎兵,剩下的兩隊騎兵一隊留給太史慈三人輪換,另外一隊用來對付附近的鮮卑牧民。
裴元紹自然是留守營地的人員了,逃到附近的鮮卑牧民也由他來對付。
不過裴元紹的手段十分高明,根本就到處掃蕩,而是派人沿著克倫河埋伏,斬殺前來取水的牧民。
裴元紹這一手十分惡毒,被煙火熏嗆過的鮮卑人最需要的就是清水了。屠殺百姓也用如此惡毒的計謀,裴元紹也算是古往今來第一人了。
三個時辰過後,趙雲第一個迴轉營地,看趙雲兵卒身上的血跡,就知道他們經過多麽慘烈的廝殺了。
兵卒們身上全是血跡,鎧甲上也刀痕累累,就連趙雲自己的身上都血跡斑斑,戰袍上還有燒痕,可見戰況之慘了。不過這些人也不是光打仗了,他們還帶迴來無數的戰馬、牛羊,收獲頗為豐厚。
趙雲簡單的休息了一下,就帶著做為預備隊的六千騎兵出發了,一陣沉悶的馬蹄聲過後,六千騎兵消失在地平線上。
一直到了夜間,太史慈和高覽依舊沒有迴來,裴元紹領著萬餘兵卒殺牛宰羊,在燒焦的草地上點燃一堆堆篝火,烹烤食物。而在遠方,依舊能看到紅光閃耀,那是沒有熄滅的大火,它依舊無情的吞噬者草原上的生靈。
吃飽喝足,兵卒就開始躺在熱乎乎的地上吹牛了,自從進入草原以來,這些人每天都掙紮在死亡線上,精神高度緊張,適當的吹吹牛,有利於緩解精神壓力。
當兵的吃牛無外乎就是自己多麽勇猛了,在這些兵卒的口中,他們一個個都是超級賽亞人附體,拳打月亮,腳踢月球,一刀砍死數百敵軍的超級高手。
依照他們的說法,草原上已經被他們殺得血流成河,遍地都是死屍了。
其實這些兵卒吹的有些誇張,但有一點是絕對正確的,草原上卻是被他們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了。
就在趙雲行軍的路線上,能清楚的看到,遍地都是鮮卑人的屍首,有兵卒的,也有牧民的,有老人,也有婦女孩子。每個人的死裝都極為淒慘,開膛破圖屢見不鮮,不少婦女還赤2裸著身體,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下身更是汙穢不堪,一看就是死前經受過淒慘的折磨。
也有沒死透的鮮卑人,在地上慢慢蠕動著,嘴裏發出痛苦的呻吟聲,但隻要查看這些人的傷勢就能發現,他們不是漏網之魚,而是被刻意留下姓名,為的就是讓他們死的慢一些,多遭受一些痛苦。
最可憐的就是被擄迴營地的鮮卑人,他們被裴元紹有計劃的屠殺,製成烤肉,將人肉剁碎了摻雜在戰馬的草料裏。
天明的時候,太史慈和高覽也陸續迴到營地,換生力軍繼續追殺鮮卑騎兵。這一場追殺行動一直持續了三天,最少有十萬狼居胥山的鮮卑軍民死在三人的屠刀之下,這還不算因為饑渴而死得鮮卑人。
經此一戰,鮮卑元氣大傷,就算李重在爭奪天下的戰中失敗,也基本上杜絕了五胡亂華的可能。對於多災多難的中原百姓來說,李重所做的一切善莫大焉,但對於草原來說,李重又算得上罄竹難書。
曆史就是這樣,是非功過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看,善惡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但太史慈三人的軍事計劃還沒有結束,他們還要轉道龍城,掃蕩那裏的少數民族,收割他們的生命,搶奪他們的財產,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場血腥之旅,將會有無數無辜的牧民倒在屠刀之下。
為了讓治下的百姓活下去,李重已經顧不得史書會怎麽描寫他了。
大風,蜘蛛奮勇碼字,能寫幾章,就發幾章!求訂閱,紅票、點擊、收藏。
第二百六十六章郭嘉和諸葛亮
李重並不是光掃蕩草原就算了,除此之外,李重還開辟了第二戰場,第二戰場就在遼東,軍事目標是高句麗和扶餘。
遼東是受災比較輕的一個地方,其中遼東郡和北平郡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但李重絕對不會讓張遼過的太清閑。在李重的軍令裏,張遼不僅要自給自足,還要提供十萬石糧食出來資源各地,這根本就是強人所難,所以,張遼也隻能出兵樂浪郡和高句麗,搶奪軍糧度日。
遼東還有鮮卑和烏桓兩大勢力,但這兩個少數民族在李重數年來堅定不移的掃蕩之下,也沒什麽實力了,唯一能對張遼造成威脅的就是高句麗了。
高句麗就是某一民族的先祖,出於人為原因,李重非常非常討厭這個民族,所以李重給張遼的軍令是屠城滅族。屠城滅族對張遼來說沒什麽壓力,他也不是沒幹過這種喪心病狂的舉動,烏桓就是倒在張遼的屠刀之下。
出於穩妥起見,李重還命令太史慈趙雲高覽三人在掃蕩草原之後,直接轉道遼東,前去支援張遼,如此一來,張遼手中可用兵力達到六七萬人,這已經足夠了。
遼東還有一個勢力就是公孫度,但是自從公孫度死後,他的勢力已經快要分崩離析了,要不是李重將力量集中在南線,和曹操爭奪中原,張遼早就能平定樂浪郡了。
現在李重是摟草打兔子,準備把幽州的各方勢力一網打盡了。
除去軍事行動,李重還將精力放到整頓吏治上,在這一次大饑荒中,李重發現了很多問題,最為明顯的就是貪汙了。
就算李重將屠刀沾滿鮮血,也擋不住人性中的貪婪。
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粉絲,李重下手之狠簡直是超出正常範圍,凡是貪汙超過一年俸祿者,立即處以扒皮極刑,滿門抄斬,沒有任何情麵可講。但是,單靠官員正常的紀檢工作,肯定是不足以震懾住這些貪官的,難保不發生官官相護的情況。
所以,李重準備設置錦衣衛。
錦衣衛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各地情報,外加調查官員有沒有瀆職貪2腐情況,李重暫時擬定的錦衣衛大統領就是管亥。出身黃巾的管亥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基本上管亥屬於被官2逼民反的一類人,天生敵視世家官員,絕度不會和官員穿一條褲子。
另外錦衣衛的人員也將在退伍軍人中選拔,這些人也同樣出身貧民百姓,為了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他們基本上也會盡心辦事,這就足夠了。有人立場不堅定也沒辦法,水清則無魚,這個道理李重也懂,能將貪2腐控製在一定範圍內,李重就很滿意了。
拋開李重這裏不提,曹操也沒閑著,與河北類似,涼州也是受災比較輕的一個地方,曹操也沒忘記到這裏撈油水,於是馬超就倒黴,被曹操攆的四處逃穿。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曹操惦記別人,自然也有人惦記曹操。
惦記曹操的就是荊州的劉備了。
在各方諸侯之中,勢力最強的是不是曹操還沒有定論,但最有錢的諸侯一定是荊州劉表了,別人受到天災影響,無力發動中原大戰,但對於荊州來說,這不是問題,荊州有充足的糧食儲備。
在李重、孫策和曹操爭奪中原的戰爭中,荊州並沒有分上一杯羹,主要願意是因為劉備還在蠶食荊州,吞並劉表的勢力,架空劉琦。
經過一年的時間,劉備基本上和荊州的氏族達成協議,初步控製了荊州。以劉備的梟雄之資,自然要趁著中原疲軟,在曹操身上割肉了。
劉備也不是不想順流而下,吞並江東,但江東雖然也受天災影響,卻不是顆粒無收,可以這麽說,孫策無力進攻,勉強還有自保之力。另外,劉備也不想背上個背叛盟友的名聲,雖說背叛盟友不算什麽大事,但現在確實不是時機。
這次劉備親率大軍出征,馬步軍共計六萬餘人,其中關羽帶著一萬兵卒為先鋒,軍中的謀士自然是諸葛亮了。
出了襄陽,關羽的一萬大軍直撲新野。
曹操抵禦荊州的前線就是新野,同樣為了就地取糧,曹操在不大的新野城中囤積了三萬大軍。一直駐紮在新野城中的是徐晃和郭嘉。
可以這麽說,現在是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和英才早逝的郭嘉之間的智力交鋒。
得知劉備出兵新野,徐晃一邊給曹操報信,一邊找郭嘉商議軍情,說實話,徐晃並不願意給曹操和郭嘉添麻煩。
曹操這裏不用說了,徐晃心知肚明,曹操現在絕對派不出援兵來,就算曹操有兵可派,但也絕對拿不出軍糧來支持軍隊作戰。這麽說吧,如果曹操派出三萬軍隊支援徐晃,都不用劉備動手,光是耗糧草,劉備就能等到這六萬大軍餓死。
這也是劉備敢於獨自出兵的主要原因,劉備打的就是曹操這個軟肋。
徐晃不願意麻煩郭嘉是因為郭嘉病重了,實際上郭嘉的身體一直不怎麽樣,全靠吞服五石散支撐著。但這也是飲鴆止渴的行為,名聞天下的五石散實際上就是一種慢性毒藥。
在沒有李重的曆史上,郭嘉一直活到諸葛亮出山之前,但由於李重的參與,曹操並沒與曆史上那麽強勢,作為曹操的主要謀士,郭嘉耗費的心血更多,身體更為不堪。
商議軍情的隻有徐晃和郭嘉兩個人,在徐晃非常仔細把軍情訴說一遍之後,郭嘉立即提出一個意見,分兵!
徐晃也是久經戰陣之輩,自然知道郭嘉的提議非常正確,原因就是新野太小了。過於窄小的城池不利於兵力調動,更不適合吞並,簡單點說,如果徐晃將三萬軍隊全部駐紮在新野,那麽士卒擁擠就是一個大問題,劉備光用投石機就能打擊整個新野,一炮下來,兵卒都沒地方躲閃。
另外,三萬大軍全部駐紮在新野,也就相當於將新野推到絕地,外無援軍。
郭嘉的提議正確歸正確,但對於徐晃來說,也是一個難題,第一,誰出城駐守,第二,分出多少兵卒出城駐守。
停電了,看在蜘蛛在網吧碼字的份上,諸位支持一下蜘蛛吧!訂閱,月票,收藏,紅票,哪怕是一個點擊,都能讓蜘蛛竊喜萬分!
第二百六十七章郭嘉為餌釣諸葛1
誰去城外分兵駐守?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徐晃手下並沒有能獨擋一片的人物,如果勉強派遣一員戰將出城,被劉備秒殺了,那就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其實出城的最佳人選就是郭嘉,但徐晃絕對不敢做出這樣一個決定,依照郭嘉的身體狀況,在城裏調養還可以,真要是出城染上風寒什麽的,郭嘉肯定一命嗚唿了,到時候徐晃怎麽和曹操交代。依照曹操和郭嘉的密切關係,曹操一怒之下砍了徐晃都有可能。
徐晃親自出城駐守,那更是扯淡,萬一郭嘉在城內一命嗚唿了,新野可就不戰自潰了,打死徐晃也不敢做出這樣腦殘的決定。
但仔細想了半天,徐晃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郭祭酒,不如徐晃出城駐守,祭酒大人留守新野,如何?”
“嗬嗬……”郭嘉輕輕一下,也不迴答徐晃的話,聚精會神的看著地圖。
自申時一直到掌燈時分,郭嘉就一直看著地圖,就像上麵有一個絕世美女一樣,沉醉其中。
徐晃也不敢打擾郭嘉,那地圖他都看過無數遍了,也看不出什麽花樣了,無聊之下,徐晃抽出寶劍,用劍尖挑弄油燈,想把油燈挑亮一點,讓郭嘉看的舒服一些。
“啪……”油燈的燈芯發出一聲輕響,燈光晃動,忽明忽暗,郭嘉下意識的抬頭一看,忽然嘿嘿笑出聲來。
徐晃急道:“郭祭酒?”
郭嘉剛要答話,卻一口氣沒喘上來,劇烈的咳嗽起來,蒼白的麵孔頓時變有些得嫣紅。郭嘉一邊咳嗽,一邊在衣袖裏拿出一塊布巾,掩住口鼻。
徐晃手忙腳亂的給郭嘉找迴來清水,卻發現郭嘉已經挺直身子,兩手放在膝蓋上,閉起眼睛,劇烈的喘著粗氣。潔白的布巾放在郭嘉的腳邊,上麵血跡斑斑,令人觸目驚心。
徐晃很明智的閉上嘴巴,至於郭嘉的病情曹營之中人盡皆知,也不用他多嘴。
過了好一會,郭嘉才慢慢說道:“公明……如今劉備起大軍六萬前來,中原慌亂,主公已經無力救援新野,一旦新野為劉備所破……必定中原震動。劉備梟雄之資,必定長驅直入,席卷宛洛,主公危矣!所以……你我如今退無可退,隻有固守新野一條路可以走,如果能將劉備的大軍拖到明年春暖花開,或可有轉機。”
徐晃默然不語,郭嘉說的是實話,曹操現在真有大廈將傾之勢,其實李重也一樣,不過李重身邊沒有劉備這樣的勁敵而已。
郭嘉又喘了幾口氣,這才勉強說道:“想要將劉備大軍擋在新野,必定要先奪其三軍之勢,使其不敢貿然進兵,方為上策,而郭嘉已經找到破敵之計,將軍靜等即可。”
“有破敵之計?”徐晃驚喜道。
“不錯!”郭嘉點了點頭,輕笑道:“不過……”
徐晃急道:“不過什麽?”
“不過須得郭嘉出城駐守才可!”郭嘉輕聲說道。
“這絕對不行……如今正是深秋,天寒地凍,郭祭酒的身體……真要是出現什麽意外……我怎麽跟主公交代?”徐晃搖頭說道。
郭嘉眉頭一皺,慢慢說道:“那要是丟失了新野,公明要如何對主公交代?”
徐晃張了張嘴,許久沒說出話來。
在生死存亡之際,不是光華夏人有勇氣抗爭,同仇敵愾,鮮卑人,匈奴人,甚至島國人都不缺乏這種血性,唯一例外的就是棒子人。
而且,這些病足也是有父母妻兒的,李重雖然還能讓這些軍人吃飽,但絕對照顧不到他們的父母了,可以這麽說,這些兵卒的家眷也在生死線上掙紮,也餓著肚子吃草根,吃樹皮,說不定哪天,他們就會餓的一命嗚唿。
曉之以理,誘之以利,太史慈很明確的告訴這些兵卒,如果搶到了糧食,一定會優先供應他們的親屬。
這無可或非,誰都不是聖人,這些兵卒也是一樣的,他們拿命來拚也是為了家人能過上好日子。
想想看,這樣一來李重的三萬騎兵不拚命才怪,鮮卑人還有逃跑的可能,他們已經連退路都沒有了,這是一場不成功便成仁的戰鬥。是衣錦還鄉,還是埋骨他鄉,馬上就能見分曉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血腥大屠殺
草原上經常發生火災,所以牧民看到遠方的煙火,並不慌亂,而是招唿人手,有條不紊的砍刀雜草,以防止火勢蔓延到部落之中。
這也是草原人對付火災的常用方法,但這顯然不適合對付人為的放火。
太史慈三人領著兵卒製造出一條十餘裏長的火帶,還不住的在後麵增加火勢,沒事就扔點油脂什麽的,導致火勢越來越大,簡直有席卷天地的氣勢。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的救火努力都是無用之功。
鮮卑營地開始發出慌亂的唿喊聲,戰馬的嘶鳴聲,小孩的哭泣聲……隱約還能看見跑到河畔取水的人影。
太史慈冷笑一聲,命令兵卒取出弓箭,準備射殺前來救火的鮮卑人。此是鮮卑人也發現了李重軍隊的身影,但他們卻沒辦法把注意力放到廝殺上麵,首先要躲避的是吞噬一切的烈焰。
現在鮮卑將領很後悔,他們不是不知道太史慈等人的行軍路線,沒有上前迎擊李重的軍隊,無外乎就是想要以逸待勞而已。但無論什麽時候,都別想光站便宜不吃虧,主場作戰有好處,自然也有被動的地方。
隨著大火逼近,鮮卑人也發現救火是不現實的,完全是杯水車薪,開始收拾東西四處逃竄。
對於鮮卑人的表現,太史慈三個人還是很滿意的,心裏盼望著他們收拾東西利索一點,千萬不要被大火燒光了,自己還等著搶呢。在人手裏搶東西,一刀子就夠了,在大火裏搶東西是要拚命的。
當然,跑得最快的就是鮮卑騎兵,他們是草原上機動力最強的人,要是被大火燒死了,真心侮辱了騎兵這個詞。不光是騎兵逃跑了,就連普通的牧民都沒死上幾個人,狼居胥山沒有城池掩護,逃跑起來也非常方便。
“唿拉……”一股旋風肆虐而過,卷起漫天的塵土、灰燼。
太史慈三人就站在狼居胥山鮮卑營地的最中間,看著被烈火席卷過的營地,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自古以來,殺人放火這四個字都是連在一起用的,太史慈三人也不會壞了規矩。為了能更好的執行這一準則,三個人對接下來的行動方案進行了嘔心瀝血的研究,最終,拿出一套且知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來。
首先,三個人將三萬騎兵分成五隊,每隊六千人,而太史慈、趙雲、高覽將各自帶領六千人出去追殺鮮卑騎兵,剩下的兩隊騎兵一隊留給太史慈三人輪換,另外一隊用來對付附近的鮮卑牧民。
裴元紹自然是留守營地的人員了,逃到附近的鮮卑牧民也由他來對付。
不過裴元紹的手段十分高明,根本就到處掃蕩,而是派人沿著克倫河埋伏,斬殺前來取水的牧民。
裴元紹這一手十分惡毒,被煙火熏嗆過的鮮卑人最需要的就是清水了。屠殺百姓也用如此惡毒的計謀,裴元紹也算是古往今來第一人了。
三個時辰過後,趙雲第一個迴轉營地,看趙雲兵卒身上的血跡,就知道他們經過多麽慘烈的廝殺了。
兵卒們身上全是血跡,鎧甲上也刀痕累累,就連趙雲自己的身上都血跡斑斑,戰袍上還有燒痕,可見戰況之慘了。不過這些人也不是光打仗了,他們還帶迴來無數的戰馬、牛羊,收獲頗為豐厚。
趙雲簡單的休息了一下,就帶著做為預備隊的六千騎兵出發了,一陣沉悶的馬蹄聲過後,六千騎兵消失在地平線上。
一直到了夜間,太史慈和高覽依舊沒有迴來,裴元紹領著萬餘兵卒殺牛宰羊,在燒焦的草地上點燃一堆堆篝火,烹烤食物。而在遠方,依舊能看到紅光閃耀,那是沒有熄滅的大火,它依舊無情的吞噬者草原上的生靈。
吃飽喝足,兵卒就開始躺在熱乎乎的地上吹牛了,自從進入草原以來,這些人每天都掙紮在死亡線上,精神高度緊張,適當的吹吹牛,有利於緩解精神壓力。
當兵的吃牛無外乎就是自己多麽勇猛了,在這些兵卒的口中,他們一個個都是超級賽亞人附體,拳打月亮,腳踢月球,一刀砍死數百敵軍的超級高手。
依照他們的說法,草原上已經被他們殺得血流成河,遍地都是死屍了。
其實這些兵卒吹的有些誇張,但有一點是絕對正確的,草原上卻是被他們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了。
就在趙雲行軍的路線上,能清楚的看到,遍地都是鮮卑人的屍首,有兵卒的,也有牧民的,有老人,也有婦女孩子。每個人的死裝都極為淒慘,開膛破圖屢見不鮮,不少婦女還赤2裸著身體,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下身更是汙穢不堪,一看就是死前經受過淒慘的折磨。
也有沒死透的鮮卑人,在地上慢慢蠕動著,嘴裏發出痛苦的呻吟聲,但隻要查看這些人的傷勢就能發現,他們不是漏網之魚,而是被刻意留下姓名,為的就是讓他們死的慢一些,多遭受一些痛苦。
最可憐的就是被擄迴營地的鮮卑人,他們被裴元紹有計劃的屠殺,製成烤肉,將人肉剁碎了摻雜在戰馬的草料裏。
天明的時候,太史慈和高覽也陸續迴到營地,換生力軍繼續追殺鮮卑騎兵。這一場追殺行動一直持續了三天,最少有十萬狼居胥山的鮮卑軍民死在三人的屠刀之下,這還不算因為饑渴而死得鮮卑人。
經此一戰,鮮卑元氣大傷,就算李重在爭奪天下的戰中失敗,也基本上杜絕了五胡亂華的可能。對於多災多難的中原百姓來說,李重所做的一切善莫大焉,但對於草原來說,李重又算得上罄竹難書。
曆史就是這樣,是非功過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看,善惡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但太史慈三人的軍事計劃還沒有結束,他們還要轉道龍城,掃蕩那裏的少數民族,收割他們的生命,搶奪他們的財產,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場血腥之旅,將會有無數無辜的牧民倒在屠刀之下。
為了讓治下的百姓活下去,李重已經顧不得史書會怎麽描寫他了。
大風,蜘蛛奮勇碼字,能寫幾章,就發幾章!求訂閱,紅票、點擊、收藏。
第二百六十六章郭嘉和諸葛亮
李重並不是光掃蕩草原就算了,除此之外,李重還開辟了第二戰場,第二戰場就在遼東,軍事目標是高句麗和扶餘。
遼東是受災比較輕的一個地方,其中遼東郡和北平郡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但李重絕對不會讓張遼過的太清閑。在李重的軍令裏,張遼不僅要自給自足,還要提供十萬石糧食出來資源各地,這根本就是強人所難,所以,張遼也隻能出兵樂浪郡和高句麗,搶奪軍糧度日。
遼東還有鮮卑和烏桓兩大勢力,但這兩個少數民族在李重數年來堅定不移的掃蕩之下,也沒什麽實力了,唯一能對張遼造成威脅的就是高句麗了。
高句麗就是某一民族的先祖,出於人為原因,李重非常非常討厭這個民族,所以李重給張遼的軍令是屠城滅族。屠城滅族對張遼來說沒什麽壓力,他也不是沒幹過這種喪心病狂的舉動,烏桓就是倒在張遼的屠刀之下。
出於穩妥起見,李重還命令太史慈趙雲高覽三人在掃蕩草原之後,直接轉道遼東,前去支援張遼,如此一來,張遼手中可用兵力達到六七萬人,這已經足夠了。
遼東還有一個勢力就是公孫度,但是自從公孫度死後,他的勢力已經快要分崩離析了,要不是李重將力量集中在南線,和曹操爭奪中原,張遼早就能平定樂浪郡了。
現在李重是摟草打兔子,準備把幽州的各方勢力一網打盡了。
除去軍事行動,李重還將精力放到整頓吏治上,在這一次大饑荒中,李重發現了很多問題,最為明顯的就是貪汙了。
就算李重將屠刀沾滿鮮血,也擋不住人性中的貪婪。
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粉絲,李重下手之狠簡直是超出正常範圍,凡是貪汙超過一年俸祿者,立即處以扒皮極刑,滿門抄斬,沒有任何情麵可講。但是,單靠官員正常的紀檢工作,肯定是不足以震懾住這些貪官的,難保不發生官官相護的情況。
所以,李重準備設置錦衣衛。
錦衣衛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各地情報,外加調查官員有沒有瀆職貪2腐情況,李重暫時擬定的錦衣衛大統領就是管亥。出身黃巾的管亥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基本上管亥屬於被官2逼民反的一類人,天生敵視世家官員,絕度不會和官員穿一條褲子。
另外錦衣衛的人員也將在退伍軍人中選拔,這些人也同樣出身貧民百姓,為了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他們基本上也會盡心辦事,這就足夠了。有人立場不堅定也沒辦法,水清則無魚,這個道理李重也懂,能將貪2腐控製在一定範圍內,李重就很滿意了。
拋開李重這裏不提,曹操也沒閑著,與河北類似,涼州也是受災比較輕的一個地方,曹操也沒忘記到這裏撈油水,於是馬超就倒黴,被曹操攆的四處逃穿。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曹操惦記別人,自然也有人惦記曹操。
惦記曹操的就是荊州的劉備了。
在各方諸侯之中,勢力最強的是不是曹操還沒有定論,但最有錢的諸侯一定是荊州劉表了,別人受到天災影響,無力發動中原大戰,但對於荊州來說,這不是問題,荊州有充足的糧食儲備。
在李重、孫策和曹操爭奪中原的戰爭中,荊州並沒有分上一杯羹,主要願意是因為劉備還在蠶食荊州,吞並劉表的勢力,架空劉琦。
經過一年的時間,劉備基本上和荊州的氏族達成協議,初步控製了荊州。以劉備的梟雄之資,自然要趁著中原疲軟,在曹操身上割肉了。
劉備也不是不想順流而下,吞並江東,但江東雖然也受天災影響,卻不是顆粒無收,可以這麽說,孫策無力進攻,勉強還有自保之力。另外,劉備也不想背上個背叛盟友的名聲,雖說背叛盟友不算什麽大事,但現在確實不是時機。
這次劉備親率大軍出征,馬步軍共計六萬餘人,其中關羽帶著一萬兵卒為先鋒,軍中的謀士自然是諸葛亮了。
出了襄陽,關羽的一萬大軍直撲新野。
曹操抵禦荊州的前線就是新野,同樣為了就地取糧,曹操在不大的新野城中囤積了三萬大軍。一直駐紮在新野城中的是徐晃和郭嘉。
可以這麽說,現在是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和英才早逝的郭嘉之間的智力交鋒。
得知劉備出兵新野,徐晃一邊給曹操報信,一邊找郭嘉商議軍情,說實話,徐晃並不願意給曹操和郭嘉添麻煩。
曹操這裏不用說了,徐晃心知肚明,曹操現在絕對派不出援兵來,就算曹操有兵可派,但也絕對拿不出軍糧來支持軍隊作戰。這麽說吧,如果曹操派出三萬軍隊支援徐晃,都不用劉備動手,光是耗糧草,劉備就能等到這六萬大軍餓死。
這也是劉備敢於獨自出兵的主要原因,劉備打的就是曹操這個軟肋。
徐晃不願意麻煩郭嘉是因為郭嘉病重了,實際上郭嘉的身體一直不怎麽樣,全靠吞服五石散支撐著。但這也是飲鴆止渴的行為,名聞天下的五石散實際上就是一種慢性毒藥。
在沒有李重的曆史上,郭嘉一直活到諸葛亮出山之前,但由於李重的參與,曹操並沒與曆史上那麽強勢,作為曹操的主要謀士,郭嘉耗費的心血更多,身體更為不堪。
商議軍情的隻有徐晃和郭嘉兩個人,在徐晃非常仔細把軍情訴說一遍之後,郭嘉立即提出一個意見,分兵!
徐晃也是久經戰陣之輩,自然知道郭嘉的提議非常正確,原因就是新野太小了。過於窄小的城池不利於兵力調動,更不適合吞並,簡單點說,如果徐晃將三萬軍隊全部駐紮在新野,那麽士卒擁擠就是一個大問題,劉備光用投石機就能打擊整個新野,一炮下來,兵卒都沒地方躲閃。
另外,三萬大軍全部駐紮在新野,也就相當於將新野推到絕地,外無援軍。
郭嘉的提議正確歸正確,但對於徐晃來說,也是一個難題,第一,誰出城駐守,第二,分出多少兵卒出城駐守。
停電了,看在蜘蛛在網吧碼字的份上,諸位支持一下蜘蛛吧!訂閱,月票,收藏,紅票,哪怕是一個點擊,都能讓蜘蛛竊喜萬分!
第二百六十七章郭嘉為餌釣諸葛1
誰去城外分兵駐守?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徐晃手下並沒有能獨擋一片的人物,如果勉強派遣一員戰將出城,被劉備秒殺了,那就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其實出城的最佳人選就是郭嘉,但徐晃絕對不敢做出這樣一個決定,依照郭嘉的身體狀況,在城裏調養還可以,真要是出城染上風寒什麽的,郭嘉肯定一命嗚唿了,到時候徐晃怎麽和曹操交代。依照曹操和郭嘉的密切關係,曹操一怒之下砍了徐晃都有可能。
徐晃親自出城駐守,那更是扯淡,萬一郭嘉在城內一命嗚唿了,新野可就不戰自潰了,打死徐晃也不敢做出這樣腦殘的決定。
但仔細想了半天,徐晃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郭祭酒,不如徐晃出城駐守,祭酒大人留守新野,如何?”
“嗬嗬……”郭嘉輕輕一下,也不迴答徐晃的話,聚精會神的看著地圖。
自申時一直到掌燈時分,郭嘉就一直看著地圖,就像上麵有一個絕世美女一樣,沉醉其中。
徐晃也不敢打擾郭嘉,那地圖他都看過無數遍了,也看不出什麽花樣了,無聊之下,徐晃抽出寶劍,用劍尖挑弄油燈,想把油燈挑亮一點,讓郭嘉看的舒服一些。
“啪……”油燈的燈芯發出一聲輕響,燈光晃動,忽明忽暗,郭嘉下意識的抬頭一看,忽然嘿嘿笑出聲來。
徐晃急道:“郭祭酒?”
郭嘉剛要答話,卻一口氣沒喘上來,劇烈的咳嗽起來,蒼白的麵孔頓時變有些得嫣紅。郭嘉一邊咳嗽,一邊在衣袖裏拿出一塊布巾,掩住口鼻。
徐晃手忙腳亂的給郭嘉找迴來清水,卻發現郭嘉已經挺直身子,兩手放在膝蓋上,閉起眼睛,劇烈的喘著粗氣。潔白的布巾放在郭嘉的腳邊,上麵血跡斑斑,令人觸目驚心。
徐晃很明智的閉上嘴巴,至於郭嘉的病情曹營之中人盡皆知,也不用他多嘴。
過了好一會,郭嘉才慢慢說道:“公明……如今劉備起大軍六萬前來,中原慌亂,主公已經無力救援新野,一旦新野為劉備所破……必定中原震動。劉備梟雄之資,必定長驅直入,席卷宛洛,主公危矣!所以……你我如今退無可退,隻有固守新野一條路可以走,如果能將劉備的大軍拖到明年春暖花開,或可有轉機。”
徐晃默然不語,郭嘉說的是實話,曹操現在真有大廈將傾之勢,其實李重也一樣,不過李重身邊沒有劉備這樣的勁敵而已。
郭嘉又喘了幾口氣,這才勉強說道:“想要將劉備大軍擋在新野,必定要先奪其三軍之勢,使其不敢貿然進兵,方為上策,而郭嘉已經找到破敵之計,將軍靜等即可。”
“有破敵之計?”徐晃驚喜道。
“不錯!”郭嘉點了點頭,輕笑道:“不過……”
徐晃急道:“不過什麽?”
“不過須得郭嘉出城駐守才可!”郭嘉輕聲說道。
“這絕對不行……如今正是深秋,天寒地凍,郭祭酒的身體……真要是出現什麽意外……我怎麽跟主公交代?”徐晃搖頭說道。
郭嘉眉頭一皺,慢慢說道:“那要是丟失了新野,公明要如何對主公交代?”
徐晃張了張嘴,許久沒說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