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好一會,徐晃這才慢慢說道:“郭祭酒,此事等主公迴話再行商議吧!”


    “哼!”郭嘉輕哼一聲,站起身來,慢慢走到門口,輕聲說道:“等到主公迴話,你我早就被劉備所擒了。”


    徐晃伸了伸手,卻也說不什麽言辭來,隻能無奈的垂下手臂。歎息一聲,坐在地上。


    這一晚徐晃睡得輾轉反側,臨到天明,徐晃再也躺不下去了,豁然起身,就要去整頓城防,卻見到親兵慌慌張張跑了進來。


    “什麽事?”不等親兵跪下,徐晃就急忙問道。


    親兵急速說道:“將軍,不好了,郭祭酒帶著五千兵卒出城去了。”


    “混蛋!”徐晃一巴掌將親兵抽倒在地,邁步跑出廳堂。徐晃急的有些遷怒於人了,試想郭嘉要領兵出城,親兵怎敢阻攔。別說親兵了,就是徐晃自己都不敢阻攔郭嘉,在新野城中,雖說徐晃是主將,但曹操早就說過,郭嘉有臨陣決斷之權。


    “郭祭酒帶了多少糧草出城?”徐晃厲聲問道。


    軍需官快步跑到徐晃身邊,飛快地答道:“不足一月之需。”


    徐晃頓時愣在原地,一時間他也不知道郭嘉為什麽隻帶領五千兵卒出城,而且帶的糧草那麽少。難道郭嘉想要逃跑?徐晃很不厚道的想到。


    但隨即徐晃就放棄追究此事,站在地上細細思索起來,徐晃也不是傻人,沒過多久就反應過來,頓時嚇得魂不附體,急忙叫過親兵低聲吩咐起來。


    親兵領命而去,軍需官又低聲說道:“徐將軍,郭祭酒留下一封書信與將軍,請將軍查看。”


    說罷,軍需官在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到徐晃手中,徐晃急忙打開信箋,細細觀看起來,卻見到信上寫著:“公明親啟,今郭嘉帶兵出城,將於新野城外五裏之處安營,如劉備大軍攻打營寨,將軍不必救援,郭嘉自有退敵之策。建安六年,九月初八。


    徐晃將書信收到懷裏,深吸了一口氣,問道:“斥候可有稟告,劉備大軍現在到了那裏?距離新野還有幾日路程?”


    親兵急忙答道:“迴稟將軍,斥候迴報,關羽距離新野接近百裏,三日之內即可到達。”


    徐晃點了點頭,暫且拋開郭嘉之事,立即叫人預備守城物資。


    郭嘉來到新野之外五裏處,立即叫人安營紮寨,五千人的營寨並不大,還有新野城池可以依托,有親兵處理就足夠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一彪人馬來到郭嘉的營寨,卻是張頜帶著五百精騎前來助戰。郭嘉大喜,急忙將張頜接進營寨之內。張頜來得並不突然,曹操雖然局勢糜爛,但也不是放任自流,依然對荊州的劉備嚴加防備,隻是沒有精力對付劉備而已。所以劉備一聚集軍隊,許昌的曹操就得到了消息。而曹操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就是放棄新野,但是新野可以放棄,郭嘉卻不能出事,所以曹操命令張頜帶著五百虎豹騎前來助戰。


    說是助戰,實際上這五百虎豹騎就是預備萬一,護衛郭嘉殺出重圍的親兵。


    還是沒來電,網吧碼字,隻能這樣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郭嘉為餌釣諸葛2


    不惜一切代價救出郭嘉!這事曹操給張頜的命令,但同時,曹操還有一道軍令,那就是張頜徐晃必須聽從郭嘉的命令。要知道,郭嘉可是文官,並不是征戰沙場的大將,曹操都能下達這樣的命令,可見曹操對郭嘉的信任程度。


    關羽的一萬軍隊確實是在第三天到達的新野,出於謹慎,關羽並沒有立即攻打新野,而是在新野城外紮下營寨,等待劉備的大軍。


    實際上關羽也沒有實力攻下新野,徐晃手中有兩萬五千兵卒,關羽能守住自己的營寨就不錯了。但是關羽也不怕徐晃出來攻打自己,防守一方是占據一定優勢的,如果能用一萬兵卒拚掉徐晃的一萬兵卒,關羽非常願意。


    但關羽也不是幹等著,他把注意力放到郭嘉身上,關羽曾經在曹營呆過很長時間,知道郭嘉在曹營之中的地位,也知道郭嘉的厲害之處。可以這麽說,如果不是郭嘉出謀劃策,曹操能不能戰敗袁紹都是問題。


    但郭嘉的能力越強,關羽就越想殺死郭嘉,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雖然關羽也認識郭嘉,但兩人各為其主,在兩軍對壘的沙場之上,一切交情都將煙消雲散。


    第二天一早,關羽就以敘舊為由,邀郭嘉見麵。


    郭嘉在軍帳之內得知關羽想要和自己見麵,郭嘉微微一下一笑,站起身來。在懷裏拿出一隻瓷瓶,倒了一粒藥丸出來,就著清水吃了下去,想了想,郭嘉又到處一粒藥丸吃了下去。


    眼看著郭嘉的麵色紅潤起來,張頜說道:“郭祭酒,關羽武藝高強,不如讓張頜保護先生一同前去吧。”


    郭嘉搖頭笑道:“不必了,雋乂,還是郭嘉孤身前去為妙,雋乂將軍千萬不要露麵,還有大事要你來做,說實話,我一直為做事的人選發愁呢!”


    說著話,郭嘉出了營帳,留下一頭霧水的張頜。


    郭嘉的營寨設在新野之東,白河(地圖看不清)以西的位置,四處都是荒蕪的田地,再往北去,就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丘了,秋風吹過,河邊的蘆葦,山上的枯樹嘩嘩作響。


    關羽單人獨騎,站在郭嘉的營寨之外,看著郭嘉帶著十餘名親兵離營而出,心中一陣冷笑。


    和人品無關,關羽確實有將郭嘉斬於馬下的心思,但一看到郭嘉身邊的親兵,關羽立即熄滅了這個念頭。關羽久經沙場,立即就感覺出這十幾個親兵身上散發著濃鬱的血腥之氣。


    這是幾個親兵全是高手!關羽心裏暗暗歎息一聲,這不是說關羽打不過十幾個護衛,而是關羽沒辦法一下子就解決了這些人。隻要稍微耽擱一下,郭嘉立即就會逃之夭夭。


    人沒殺到,還壞了名聲,關羽自然不會辦這種傻事了。


    兩個人打過招唿,就各自廢話起來,關羽的廢話自然是劉備是皇叔,劉氏宗族,讓郭嘉棄暗投明為上。


    郭嘉的廢話也沒什麽花樣,自然說我們才是大漢忠臣,為皇帝辦事的,獻帝還活著,劉備算是哪根蔥,你關羽才應該棄暗投明,原先你不也投降過曹丞相嗎!當初咱們配合的也不錯呀。


    廢話過後,關羽和郭嘉各自迴到營中,安排戰事。


    郭嘉迴到大營,關羽找了一處高地,仔細觀看郭嘉的營寨。作為三國最出色的幾個謀士之一,郭嘉的軍事才能無容置疑,大營也建的虛虛實實,旌旗遍地,一看之下,很有堅如磐石的氣勢。


    還有一點,就是郭嘉的大營之中旗幟非常多,兵卒也都來迴奔走,看上去足有一萬餘人的樣子。


    這就是個大概數字,關羽也就能看出來這麽多,他眼裏再好,也不可能一個個的查數不是。實際上關羽並不知道,郭嘉手下隻有五千人而已。


    而這樣一來,關羽攻打郭嘉的營寨就小心多了,也不敢把一萬兵卒孤注一擲,戰事進展的很緩慢。雙方就這樣一攻一守,僵持到了第三天,劉備的五萬大軍終於趕到新野縣。


    劉備一到新野,關羽就急忙去見劉備商議除掉郭嘉一事。


    現在劉備終於有點展翅欲飛的架勢了,手底下有文武眾多,荊州的各方士族也都支持他,唯一對劉備不冷不熱的也就是蔡瑁了,但劉備也不在乎,沒有你蔡瑁,我劉備一樣組建水軍。


    劉備手下的首席謀士肯定是諸葛亮,這沒什麽稀奇的,第一,諸葛亮幫助劉備控製荊州。第二,諸葛亮和荊州士族關係密切。第三,諸葛亮這個人真稱得上驚采絕豔,無論是兵書戰陣,還是內政吏治,都樣樣精通,劉備想不重視都不行。


    所以,當關羽說完當前的形式之後,劉備第一個就問諸葛亮:“元芳,你怎麽看(偷笑中)?”


    諸葛亮略一沉吟,就斬釘截鐵的說道:“啟稟主公,此事可能有詐,想那郭嘉是曹營之中最重要的人物,為何會置身於險地?據亮所猜測,營中之人應該不是郭嘉郭奉孝!”


    “哼……”關羽冷哼一聲,嗤笑道:“孔明先生,關某在曹營之中住過一段時間,如何不認得郭嘉呢?而且關羽邀郭嘉陣前見麵,定然不會看錯的,孔明先生多慮了吧。”


    關羽對諸葛亮的印象並不好,諸葛亮幫助劉備奪取荊州,在關羽眼中也不算什麽功勞,顯不出諸葛亮的本事來。在關羽看來,劉備入主荊州,完全是劉備的個人能力所致,諸葛亮也就是個推波助瀾的角色而已。


    這很正常,關羽這個人本身就有些傲上親下,也就是說關於看不起士族眾人,對待普通的士卒卻關愛有加。這和張飛正好相反,張飛出身士族,對士族中人天生就有些親近。


    諸葛亮真沒想到關羽會當眾反駁他,實際上諸葛亮這麽說確實有些傷關羽的麵皮,隻是諸葛亮現在才二十歲,弱冠之年,在人際關係上還稍有欠缺。比不得二十七歲出山,三分天下的臥龍先生。


    但諸葛亮並沒有在乎關羽的譏諷之言,反而接著說道:“這隻是諸葛亮的猜測而已,既然關將軍親眼所見,那麽郭嘉必定不會有假。在諸葛亮看來,郭嘉應該是和徐晃早有定計,互為犄角之勢。”


    這是一個中規中矩的猜測,立即得到了劉備的認同。


    但眾人並不知道,諸葛亮心中依然疑竇重重,他不明白,郭嘉為什麽處身於險地之中?


    第二百六十九章郭嘉為餌釣諸葛3


    但諸葛亮隻能把這個疑惑藏在心底,他決定今晚好好想一想,郭嘉到底在玩什麽陰謀詭計。


    到了第二天,劉備開始分兵,自己帶領四萬兵卒前去對付徐晃,讓張飛和諸葛亮帶上兩萬兵卒前去對付郭嘉。當然,臨分兵之時,劉備還沒忘了叮囑張飛,一定事事和諸葛亮商議。


    實際上劉備也就是隨口說說,就算分兵,劉備的來年各個營寨也距離很近,有事的話,劉備自己就來得及解決。


    諸葛亮這次可是卯足了勁要和郭嘉好好較量一番,現在的諸葛亮可不是後世的諸葛亮、臥龍先生,現在諸葛亮也就是一個無名小卒而已,而郭嘉卻不同,現在郭嘉已經是三國時期最出色的謀士之一了,可以這麽說,光是聽到郭嘉的名字,一般人心裏都要犯嘀咕。


    諸葛亮的好勝心很強,也很自傲,這不是瞎說,實際上諸葛亮這個人傲氣十足,要不然也不會自比張良呂尚了,雖然……諸葛亮的能力要比這兩人差上許多。


    擊敗郭嘉,一戰成名,這就是諸葛亮的想法。


    劉備和徐晃的戰爭沒什麽好描述的,劉備主攻,徐晃死守不出,戰事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結束的,唯一的變數就是在郭嘉和諸葛亮這裏。


    無論郭嘉怎麽虛張聲勢,實力終歸還是不會有任何變化的,隻是一天的強攻下來,諸葛亮就發現郭嘉的破綻……郭嘉的營寨之內絕對沒有一萬兵卒!


    諸葛亮是個聰明人,聰明人想事情總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再抽絲剝繭的分析事情真相,拿出對策來。但是,無論如何諸葛亮也不會認為郭嘉自己找死,將營寨設在絕地。


    那麽很簡單的,諸葛亮就拿出一個結論,郭嘉定有深意,一定有一支軍隊徘徊在視線之外,伺機而動。那麽,這支隱形的軍隊到底在哪來,郭嘉的後手是什麽?就需要細細思量了,所以諸葛亮立即和張飛商議,暫緩動手、將這裏的情況通知劉備。


    對於軍隊來說,一天商議十次軍情都是正常的,劉備立即召諸葛亮和張飛去主營議事。


    對於這不一定存在的一支軍隊,劉備眾文武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其中關羽、張飛態度一致,管他什麽伏兵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主公手中有六萬大軍,怎麽分兵都夠了。


    而已諸葛亮、馬良為首的文官卻不這麽認為,謀士心思重,他們更願意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所以,他們一致提議要多派斥候,查看方圓百裏的情況。


    最終劉備采納了諸葛亮的意見,這也是最穩妥的做法。


    兩天之內,斥候迴來稟告:方圓百裏之內確實有一支曹兵隱藏,但是斥候隻見到軍隊駐紮過的痕跡,據宿營的痕跡來看,這支軍隊大約在五千人上下。


    這已經足夠了,再拿郭嘉大營的情況一對比,眾人很快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郭嘉領兵一萬出城,卻隻在大營中駐守五千兵卒,虛設旗幟,以迷惑我軍。同時,郭嘉又分兵五千,埋伏在新野附近。


    埋伏在新野附近的曹軍想要幹什麽?就算再愚笨的將領都能猜測出來,無外乎是伺機截斷劉備的糧道而已,偷營那是不可能的,五千人軍隊沒那個實力,也沒那個機會。


    不愧是郭嘉啊!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之下,還敢分兵弄險,真實膽大包天。諸葛亮雖然驚詫郭嘉用兵之大膽,但對郭嘉用兵也有些不以為然,諸葛亮自己就是個十分謹慎的人,自然看不慣郭嘉這樣的“歪才”。


    在諸葛亮的心中,正合奇勝才是用兵之道,首先你要保持正麵不敗才行,但現在,郭嘉顯然沒做到這一點。


    攻打新野的兵力是不能削減的,所以護送糧草的任務就落到了諸葛亮和張飛身上。


    拿過地圖仔細觀看,諸葛亮很快就找到幾處利於設伏之地,一一告知張飛,叫張飛加以小心。這根本就是多餘,張飛久經戰陣,粗中有細,並沒有看上去那麽魯莽,但諸葛亮依舊不厭其煩的講解起來,聽得張飛兩眼翻白。


    這就是諸葛亮的性格,事無巨細,親躬為止,實際上諸葛亮這種性格也害了原本的蜀國。不可否認,諸葛亮確實有本事,但這樣一來,蜀國的人才得不到鍛煉,到了後期,五虎上將等人一死,蜀國人才凋敝,以至於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情況出現。


    事實證明,諸葛亮的猜測是正確的,就在第二天夜晚,張頜果真帶著兵卒偷襲劉備的運糧隊,但卻被張飛殺退。隻是黑夜之中,張飛也不知道張頜有多少人馬,不敢貿然追擊,以至於戰果不大。


    但這樣一來,郭嘉的底細也被諸葛亮和張飛知曉,所以等到張飛迴營,立即猛攻郭嘉的營寨。


    四比一的兵力對比,還有張飛這樣的猛將壓陣,郭嘉的大營搖搖欲墜。


    與此同時,新野城中的徐晃也接連出兵救援郭嘉,但劉備兵力雄厚,堵死了新野四門,徐晃雖然奮勇搏殺,但也無可奈何,隻能眼睜睜看著郭嘉浴血搏殺。


    又過了一天,郭嘉終於沒擋住張飛和諸葛亮的攻勢,大營告破,隻能狼狽逃走。但由於劉備正在圍困新野,郭嘉也沒辦法迴到城中,隻能向北而逃。諸葛亮和張飛自然不會放過斬盡殺絕的機會,帶著兩萬兵卒連夜追殺郭嘉。


    此是秋風凜冽,荒草枯蕪,白河邊上更是蘆葦遍地,高過人身,所以諸葛亮和張飛的追殺行動並不順利。但就算如此,到了第二天傍晚,諸葛亮和張飛終於將郭嘉逼入絕境。


    此是郭嘉的北方和西方都是連綿的山丘,山勢陡峭,難以攀爬,而在郭嘉的東方,是洶湧咆哮的白河,想要渡河也是千難萬難。在看郭嘉手下也隻有不到一千兵卒了,郭嘉真是落到了九死一生的地步。


    眼見郭嘉落到如此地步,就連諸葛亮也有些唏噓不已,諸葛亮非常清楚,郭嘉兵敗,非戰之罪也,乃是實力使然。


    諸葛亮一點也不怕郭嘉使詐,原因很簡單,無論郭嘉用出什麽樣的計謀,也難逃一死,郭嘉出了肋生雙翅、飛出這裏,不然的話,自己大兵席卷而過,郭嘉就是有三頭六臂也抵擋不住,除非……


    三更,求訂閱,求月票,求收藏!!!!


    第二百七十章曹魏英才今早逝


    除非郭嘉用火攻!但很快諸葛亮就放棄了這個顧慮,現在這個地形,四麵八方都是易燃的蘆葦、枯草,一旦放火的話,肯定是玉石俱焚的結局。而且諸葛亮親眼近到郭嘉逃到此地,難道郭嘉還能一直想要自殺不成!連自己的性命都保全不了,那還叫什麽謀士。


    所以諸葛亮斷定,郭嘉肯定是慌不擇路這才逃到此地的,真是天助我也!


    不過張飛此是卻張口說話了:“郭嘉要是早有準備,在附近放火怎麽辦?”


    諸葛亮儼然一笑,將自己的想法講述一邊,張飛也就點頭答應下來。張飛確實粗中有細,但也有個界限,再細也達不到妖人的地步。而且諸葛亮說得也在理,郭嘉會沒事閑的自己找死嗎?顯然不會。


    別說郭嘉了,就是張飛自己都不會幹這種腦殘之事,比如張飛就算和呂布單挑,也從來都留個後手,不會以死相拚的,還沒到那地步不是。


    郭嘉也一樣,要是郭嘉舍棄了敗兵,偷偷逃走,張飛和諸葛亮也沒有把握追上郭嘉的。


    於是張飛手中長矛一指,帶著一萬多兵卒(死傷了一些)殺進山凹,郭嘉手中沒有多少兵卒了,根本擋不住張飛的雷霆一擊,轉眼間,張飛就講曹兵殺得四處逃串,策馬直撲郭嘉的中軍。


    郭嘉的中軍說是中軍,帶也就是幾十個人而已,還沒等張飛撲倒身邊,這些人就一哄而散了。


    張飛哈哈一笑,就要生擒郭嘉。


    三國時候的謀士都會一些武藝,但很顯然,郭嘉和張飛比武藝,就跟地球人和超級賽亞人的差別那麽大,張飛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招生擒郭嘉,是生擒,不是刺死。張飛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活的郭嘉更有價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