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慢條廝理地嚼著蘋果,還不時地往旁邊瞟上一眼,兩片小嘴唇一張一合,一隻蘋果足足吃了近十公裏的路程,活脫脫一副千金大小姐的樣子,看得吉喆暗自嗟歎不已。
趁著“黛玉”的小嘴巴在大戰蘋果的間隙,吉喆再一次開始了漫長的神遊,此時他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另一場爭論,一場用他自己的話說也是“純學術性”的爭論,雖然他贏得了這場爭論的勝利,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把自己趕上了開往雲山的快客。
爭論的起因是2003年吉喆上了一堂抗戰曆史課,卻意外地被市教育局的巡視員給“臨幸”了,下課後他立即被“請”進了校長室,當著校長的麵吉喆和這位巡視員展開了一番“純曆史性純學術性”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辯論,雙方唇槍舌劍大戰了三百迴合,吉喆引經據典寸步不讓,最終讓這位素有“飽學之士”美譽的巡視員灰頭土臉地拂袖而去,吉喆在勝利之餘隱隱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不久之後吉喆被“借調”到了師大的附屬小學任體育專職,整天精心嗬護著一幫子小皇帝小公主,卻被家長三番五次地投訴,原因無一例外都是“教育方式不當”。
到底怎麽個“不當“法?吉喆到現在仍然不承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麽錯誤的地方,不就是罰跑操場一圈嗎?不就是在太陽底下罰站十分鍾嗎?如果連這點體力都消耗不起的話,這樣的孩子以後能有什麽前途可言呢?
2004年的年底他又一次被請進了校長室,在一份“青年才俊對口支援教育落後地區”的誌願表上重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此行的目的地是“海州市雲山縣琪琅鎮中心小學”,為期一年。
一份誌願表不但將吉喆“驅逐”出了省城江州,也逐條違背了爺爺的臨終遺言,海州、雲山、琪琅山,三者全讓吉喆趕上了。
不過吉喆並沒有多少悔意,雖然爺爺已經去世,但他決意要解開隱藏在爺爺身上的萬千謎團,無疑此次支教之行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他相信琪琅山一定與爺爺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否則的話為什麽爺爺在提到琪琅山的時候會神色大變?而又為什麽諄諄囑咐不讓吉喆涉足呢?
恍惚間車輪停止了轉動,車廂裏再一次變得喧囂起來,此行的目的地雲山縣到了。
雲山縣,地處江海省的最西部,三省七縣交界之地,境內多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說法,80%的森林覆蓋率、長年i級的地表水質被譽為“天然氧吧”,雲山是江海省為數不多的幾個生態縣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江海省的母親河清江就發源於該縣。
雖然擁有眾多的局部優勢,但因為多山的環境造成了交通不便,再加上曆朝曆代的戰火頻頻燒過,所以經濟條件一直處於省內的倒數,甚至有人說雲山縣是“江海的西藏”。
在支教的誌願表上簽下名字之後,吉喆便開始著手搜集有關雲山縣的資料,以期做到心中有數,所以這一路走來他並沒有產生多少意外,基本和他手頭上的材料相去不多,包括雲山人偏辣的飲食習慣吉喆也早就了然於胸。
“下車吧,發什麽楞哪?舍不得車上的空調吧?”,看著吉喆還在神遊列國,正在穿羽絨服的“黛玉”拍了一下座椅。
“嗬嗬,你別說還真有點舍不得呢”,吉喆開玩笑地說道。
“黛玉”:“第一次來雲山吧?”。
“是啊?你呢?”,吉喆邊整理行李邊問道。
“其實我也是”,“黛玉”哭喪著臉說道。
“啊?”,吉喆頓時大吃一驚。
“啊什麽啊?不可以嗎?”,“黛玉”顯得非常不高興。
吉喆偷笑著說道:“行,沒問題,你說怎麽樣就怎麽樣吧”。
“你去哪兒啊?是縣城嗎?”,下車後“黛玉”從車底提出了一個碩大的行李箱。
“我去琪琅鎮,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車了”,吉喆抬頭看了看即將落幕的夕陽有些焦急了。
他很爽快地接過了“黛玉”的行李箱,因為他看到“黛玉”的眼神有些不對,這是一種又想“拉壯丁”的獨特神情。
“哦,是這樣啊,呆會兒我幫你問問吧”,“黛玉”輕輕地歎了口氣,神情倀然若失。
兩人一前一後地走出了停車場,又走進了頗有些簡陋的售票廳,“黛玉”自告奮勇替吉喆去打聽到琪琅鎮的車次情況,突然間象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地叫了起來“沒車了,今天全天停開到琪琅鎮的班車,你看看”,“黛玉”抬手指著懸掛在售票口的一塊小黑板說道。
其實吉喆早就看到了,因為老師對黑板總是特別敏感,車站的通知上說因為到琪琅鎮的必經之地狀元嶺有一段路上的積雪還沒有清理幹淨,所以無法正常行車雲雲,他感到有些遺憾。
“走吧,還楞著幹什麽呀?想在這裏過夜啊?還是心疼錢,如果沒錢住賓館的話跟我說,我替你埋單”,“黛玉”輕拍了一下吉喆的肩膀豪情萬丈地說道。
“謝謝,不用了,我有,我想我們該分手了,很高興能認識你,我叫吉喆”,吉喆站了起來把行李箱遞了過去。
“吉喆,名字真好,不過我覺得你應該再送我一程,因為我也準備去住賓館,你看呢?”,“黛玉”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了,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怎麽會纏著一個身上帶刀的陌生男人,見吉喆要離開,她的心裏竟然有了一絲的惋惜之情。
“那好吧,反正我也沒別的地方可去”,吉喆左右開弓,一手一個行李箱,身上還背著一個特大號的旅行包,整個就一副舊社會苦力的架式。
出租車停在了雲山賓館的門前,吉喆謝絕了“黛玉”的幫助,自己付了房錢,一百五十元讓吉喆感覺有些“咬手”,自從辦完爺爺的喪事之後,他已經身無分文了,這次來雲山還是提前向學校支取了一個月的工資,否則的話他都想騎車出征了。
“哎,吉喆”,把“黛玉”送到房間準備離開時被她叫住了,“我,我想請你吃飯,可以嗎?”。
“吃飯?為什麽?”,吉喆不習慣這樣的請客方式,畢竟兩人素昧平生,更何況要一個女人請客,這讓他的麵子上有些掛不住。
“難道你做任何事都需要理由嗎?”,“黛玉”一聽很不高興。
“不需要嗎?”,吉喆反問道。
“撲哧”,“黛玉”再一次笑了起來,“需要嗎?不需要嗎?需要嗎?不需要嗎?”。
“哈哈哈”,吉喆也被逗樂了,因為兩人在不知不覺中重溫了一迴《大話西遊》。
“哎那個誰”,離開的時候吉喆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黛玉”答應過他要給予解答的。
“什麽那個誰?”,“黛玉”生氣地噘起了小嘴巴,“叫我思琪吧”。
思琪------這是“黛玉”的名字,吉喆默默地記在了心裏。
趁著“黛玉”的小嘴巴在大戰蘋果的間隙,吉喆再一次開始了漫長的神遊,此時他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另一場爭論,一場用他自己的話說也是“純學術性”的爭論,雖然他贏得了這場爭論的勝利,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把自己趕上了開往雲山的快客。
爭論的起因是2003年吉喆上了一堂抗戰曆史課,卻意外地被市教育局的巡視員給“臨幸”了,下課後他立即被“請”進了校長室,當著校長的麵吉喆和這位巡視員展開了一番“純曆史性純學術性”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辯論,雙方唇槍舌劍大戰了三百迴合,吉喆引經據典寸步不讓,最終讓這位素有“飽學之士”美譽的巡視員灰頭土臉地拂袖而去,吉喆在勝利之餘隱隱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不久之後吉喆被“借調”到了師大的附屬小學任體育專職,整天精心嗬護著一幫子小皇帝小公主,卻被家長三番五次地投訴,原因無一例外都是“教育方式不當”。
到底怎麽個“不當“法?吉喆到現在仍然不承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麽錯誤的地方,不就是罰跑操場一圈嗎?不就是在太陽底下罰站十分鍾嗎?如果連這點體力都消耗不起的話,這樣的孩子以後能有什麽前途可言呢?
2004年的年底他又一次被請進了校長室,在一份“青年才俊對口支援教育落後地區”的誌願表上重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此行的目的地是“海州市雲山縣琪琅鎮中心小學”,為期一年。
一份誌願表不但將吉喆“驅逐”出了省城江州,也逐條違背了爺爺的臨終遺言,海州、雲山、琪琅山,三者全讓吉喆趕上了。
不過吉喆並沒有多少悔意,雖然爺爺已經去世,但他決意要解開隱藏在爺爺身上的萬千謎團,無疑此次支教之行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他相信琪琅山一定與爺爺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否則的話為什麽爺爺在提到琪琅山的時候會神色大變?而又為什麽諄諄囑咐不讓吉喆涉足呢?
恍惚間車輪停止了轉動,車廂裏再一次變得喧囂起來,此行的目的地雲山縣到了。
雲山縣,地處江海省的最西部,三省七縣交界之地,境內多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說法,80%的森林覆蓋率、長年i級的地表水質被譽為“天然氧吧”,雲山是江海省為數不多的幾個生態縣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江海省的母親河清江就發源於該縣。
雖然擁有眾多的局部優勢,但因為多山的環境造成了交通不便,再加上曆朝曆代的戰火頻頻燒過,所以經濟條件一直處於省內的倒數,甚至有人說雲山縣是“江海的西藏”。
在支教的誌願表上簽下名字之後,吉喆便開始著手搜集有關雲山縣的資料,以期做到心中有數,所以這一路走來他並沒有產生多少意外,基本和他手頭上的材料相去不多,包括雲山人偏辣的飲食習慣吉喆也早就了然於胸。
“下車吧,發什麽楞哪?舍不得車上的空調吧?”,看著吉喆還在神遊列國,正在穿羽絨服的“黛玉”拍了一下座椅。
“嗬嗬,你別說還真有點舍不得呢”,吉喆開玩笑地說道。
“黛玉”:“第一次來雲山吧?”。
“是啊?你呢?”,吉喆邊整理行李邊問道。
“其實我也是”,“黛玉”哭喪著臉說道。
“啊?”,吉喆頓時大吃一驚。
“啊什麽啊?不可以嗎?”,“黛玉”顯得非常不高興。
吉喆偷笑著說道:“行,沒問題,你說怎麽樣就怎麽樣吧”。
“你去哪兒啊?是縣城嗎?”,下車後“黛玉”從車底提出了一個碩大的行李箱。
“我去琪琅鎮,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車了”,吉喆抬頭看了看即將落幕的夕陽有些焦急了。
他很爽快地接過了“黛玉”的行李箱,因為他看到“黛玉”的眼神有些不對,這是一種又想“拉壯丁”的獨特神情。
“哦,是這樣啊,呆會兒我幫你問問吧”,“黛玉”輕輕地歎了口氣,神情倀然若失。
兩人一前一後地走出了停車場,又走進了頗有些簡陋的售票廳,“黛玉”自告奮勇替吉喆去打聽到琪琅鎮的車次情況,突然間象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地叫了起來“沒車了,今天全天停開到琪琅鎮的班車,你看看”,“黛玉”抬手指著懸掛在售票口的一塊小黑板說道。
其實吉喆早就看到了,因為老師對黑板總是特別敏感,車站的通知上說因為到琪琅鎮的必經之地狀元嶺有一段路上的積雪還沒有清理幹淨,所以無法正常行車雲雲,他感到有些遺憾。
“走吧,還楞著幹什麽呀?想在這裏過夜啊?還是心疼錢,如果沒錢住賓館的話跟我說,我替你埋單”,“黛玉”輕拍了一下吉喆的肩膀豪情萬丈地說道。
“謝謝,不用了,我有,我想我們該分手了,很高興能認識你,我叫吉喆”,吉喆站了起來把行李箱遞了過去。
“吉喆,名字真好,不過我覺得你應該再送我一程,因為我也準備去住賓館,你看呢?”,“黛玉”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了,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怎麽會纏著一個身上帶刀的陌生男人,見吉喆要離開,她的心裏竟然有了一絲的惋惜之情。
“那好吧,反正我也沒別的地方可去”,吉喆左右開弓,一手一個行李箱,身上還背著一個特大號的旅行包,整個就一副舊社會苦力的架式。
出租車停在了雲山賓館的門前,吉喆謝絕了“黛玉”的幫助,自己付了房錢,一百五十元讓吉喆感覺有些“咬手”,自從辦完爺爺的喪事之後,他已經身無分文了,這次來雲山還是提前向學校支取了一個月的工資,否則的話他都想騎車出征了。
“哎,吉喆”,把“黛玉”送到房間準備離開時被她叫住了,“我,我想請你吃飯,可以嗎?”。
“吃飯?為什麽?”,吉喆不習慣這樣的請客方式,畢竟兩人素昧平生,更何況要一個女人請客,這讓他的麵子上有些掛不住。
“難道你做任何事都需要理由嗎?”,“黛玉”一聽很不高興。
“不需要嗎?”,吉喆反問道。
“撲哧”,“黛玉”再一次笑了起來,“需要嗎?不需要嗎?需要嗎?不需要嗎?”。
“哈哈哈”,吉喆也被逗樂了,因為兩人在不知不覺中重溫了一迴《大話西遊》。
“哎那個誰”,離開的時候吉喆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黛玉”答應過他要給予解答的。
“什麽那個誰?”,“黛玉”生氣地噘起了小嘴巴,“叫我思琪吧”。
思琪------這是“黛玉”的名字,吉喆默默地記在了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