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夫人也想了一迴道:“如今軍功最盛倒是朱允炆,奪迴京城,又一路破虜壓迴河北,如今破敵指日可待了,倒是誠意伯都退了一射之地,若是能領了南京的兵如今去平叛,大概還能分一杯羹,隻是聽歡兒的口吻,她向皇上討情之時,皇上不顧大皇子在前,直接嗬斥於她後宮幹政,想是多半還是魏國公領兵而去了。”
蘇將軍歎氣道:“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早知道護駕出京,在皇上眼裏居然一點功勞都抵不上,還不如當時拚著在京城保衛戰鬥一番,掙點軍功傍身……如今後悔已是來不及,隻有精心綢繆……你一會出去叫大郎進來,為今之計,先籠絡一番朱允炆,他乃是歸仁伯庶子,妻子正是魏國公的女兒,嫡母是鄭國公的女兒,背景雄厚,上位的可能性很大,不過我聽說有傳言,朱允炆至今仍未和徐氏圓房,和嫡母又有嫌隙,隻怕那兩家他都忌憚著,若是我們投出橄欖枝支持於他,興許反而能入了他的眼……你也可私下安排人,與其生母搭上線,從他生母那邊入手,大郎到時候鼓動士林,興許能成。”
蘇夫人屈膝應了,出去讓人叫了兒子去書房和丈夫商議,自去安排一應事項。
行宮長春殿裏,徐太後也在煩躁,她連日來噩夢連連,隻要入睡,一會兒便能看到老太妃、永平王妃前來索命,五官青灰,麵色猙獰,永平王妃還伸著舌頭,她每次都是睡夢中驚叫被隨侍喚醒,汗水漣漣,夢境太過逼真,甚至於連先帝她都夢見了,冷冷地看著她一言不發。她瘋狂地大叫:“是你先對不起我的!是你!”然後憤怒掙紮地醒過來,看到身旁服侍的宮女們驚惶的麵孔。
晚上睡眠不好,她便讓豆蔻前來按摩,漸漸按摩過後能得到一個短暫的好眠,然後沒多久又有魑魅魍魎入夢,她便不敢夜裏睡覺,改為白天,沒想到隻要恍惚打個盹都會夢到那些人。
她精神幾近崩潰,她不信有鬼神,然而看遍了南京城裏的名醫都束手無策以後,她不得不叫大嫂請了一些高僧來念經驅邪,又捐了燈油到同泰寺點了長明燈,做了道場。大哥大嫂與自己不和,也不知是不是敷衍了事,她心中憤憤不平,徐家的榮耀,她給了最重要的砝碼,為何!他們還是隻念著大姐!
此次西征,她向皇上保舉由大哥領軍前去,大哥也是隻不答應,隻說徐家榮寵已足,不需要再爭功奪名。她將侄女召喚入宮陪伴她,他們卻直截了當的替侄女告了病!她還不是為了徐家好!如今皇帝身邊隻有德妃一個,再入宮一個徐家女有何不好,她一定會盡心盡力的替她謀劃,將她扶上皇後寶座的,然後大哥大嫂隻不領情。
她煩躁得又出了一身汗,十分疲倦不堪,因為沒有休息好,頭又隱隱作痛,她叫道:“叫豆蔻來替我按一下頭!”
很快豆蔻來了,熟練的熱了茉莉花油,輕巧嫻熟地替她按摩了起來,很快,空氣中彌漫著茉莉花的甜香,迷幻而深遠,徐太後漸漸覺得安靜而舒緩,困意慢慢湧了上來,她入睡了。豆蔻安靜而輕巧地收拾了東西,悄悄退了出去。
隻迴到睡著的下處沒多久,她又聽到了太後熟悉的夢魘喊叫聲和其他當值宮女的腳步聲,她在黑暗中無聲地微微地笑了,曼陀羅花和種子製成的香藥,老爺製好用於麻醉減輕痛苦的藥粉,一日一日悄悄地添加到按摩油裏頭,每次隻需要放一點點,而自己則每次按摩後都盡快洗手,服食綠豆衣、金銀花、甘草煎成的解藥,宮人不過是以為她喝著花茶。太後,最後一定會陷入幻境在癲狂恐怖中死去,香附、小姐,不要再多的日子,我為你們報了仇了。
她想起從前和小姐一起三人快樂無憂的時光,隻因為太後一道懿旨,她們離鄉別井入了宮,如今小姐已經在天上和香附相會了吧……對不起小姐,城破得太突然,她匆匆忙忙就被蘇姑姑叫上了車,聽說宮妃已經全數殉國,而她居然是因為小姐教導的這一手技藝而逃離生天,沒關係,她早就不想活了,待太後殯天的那一日,她一定會好好的服侍太後最後一程,做個殉死的忠仆的,她諷刺地笑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今日第三更,今天又總共更新了一萬多字,為了感謝大家的支持才把我推上了首頁月榜的榜尾。
鞠躬,再鞠躬,謝謝大家對我這樣一個新人的愛護和扶持!我會努力的!今後至少保持日更!
國亂這卷還有一些尾巴收一收就要進到女主平穩的日子了,我隻能說,這個故事,包括女主的感情曆程,才剛剛開始呢,希望大家會喜歡!
☆、52禦親駕親征
新年方過沒多久,領兵平叛的聖旨終於下了,領兵人選卻出乎意料,昭平帝決意禦駕親征。
朝中立刻熱議一片,均是一片皇上不可以身涉險的唿聲,紛紛援引漢高祖禦駕親征白登被圍,宋太宗、真宗皇帝禦駕親征孤注一擲失敗的例子力阻,昭平帝麵無表情,漠然地看著他們,心裏想,他們都是看不起自己的吧,自己的威信已然一敗塗地,自己果然是個誌大才疏,眼高手低的皇帝麽?還未出征便已讓他們如此看低。
一片嘈雜過後,終於安靜了些,昭平帝冷冷地道:“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再勸了。”
卻看到魏國公徐允恭出列道:“臣不才,願領軍護駕,隨皇上出征。”
昭平帝愣了下,卻是喜悅道:“準奏。”
前朝的消息傳到後宮,徐太後強打精神又來勸阻,最終發現昭平帝緊緊抿著唇,任憑她如何哭泣發火都無用,最後疲倦得無力勸阻,心道隨他去吧,好在有自己大哥看著,應該也不會出什麽岔子,最近她神昏聵亂,噩夢連連,隻覺得大限將至,心中十分不安,到底沒有勸住昭平帝。很快,朝中諸事安排一番後,昭平帝閱兵後邊三萬大軍開撥,禦駕親征。
颯颯西風,蕭蕭枯草,正是星鬥無光月微明,衣寒似水欲成冰的時候,大軍在寒風中行軍了數日,已是人馬疲倦,這日早早在野外紮了營,昭平帝在荒原中看著耿耿疏星,勉強吃了點幹糧,方天喜在火上烤了些幹肉來讓他食用,總算能稍微味道好些,他覺得疲倦不已,心中嘲笑自己果然是吃不得苦,從前隻覺得武將粗魯不堪,又常為了些軍餉、軍備的事情在朝上鬧騰,如今親身經曆,方知諸多不易,而這行軍速度,已是魏國公為了照顧他以及隨行的文官而特意放慢的了。
他準備禦駕親征的時候已經思慮清楚,自己之前確是有失策之處,輕忽邊將,重文輕武,以致京城失守,四海動搖。如今親自督戰,指揮平叛,驅逐韃虜,然後班師迴朝,親自將叛王以及韃虜可汗的頭顱,帶迴京城,唯有這般,才能一雪前恥,重新贏迴臣民的心,今後曆兵抹馬,聚草屯糧,再不會出現這般的恥辱,猶如喪家之犬一樣的逃離……
他正沉思的時候,卻看到有一騎飛快地馳入營地內,衝向了魏國公的營帳,很快,魏國公徐允恭一撩帳簾,向他走了過來,施禮後沉聲說道:“皇上,南京來報,太後薨逝。”
昭平帝身軀一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嘶聲問道:“什麽?”
徐允恭麵上有同情之色,他雖然和胞妹不和,卻到底也有血肉感情,更知道眼前的少年皇帝,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已經失去了太多,他再次確定地說道:“消息確鑿,南京行宮已在準備發喪,皇上是否迴轉?行軍督戰之事,臣可以先行。”
昭平帝已是淚流滿麵,徐太後對他一向求全多過於愛,管教嚴厲,又時常失望,然而他又何嚐不是一心想著自己能成為千古明君,向她證明自己絕不是那個懦弱的失敗的孩子,一直渴望著她能像別人的母妃一樣……比如老太妃對永平王……慈愛,溫柔,體貼,無條件的寵愛,看著自己兒子的時候,麵上有著驕傲和自豪。而如今,他正在鼓起勇氣想要雪恥的時候,她卻再也不可能看到了!他搖搖欲墜,喉中發出了嗚咽聲,方天喜扶住他,眼中流露出擔心的神色,道:“要不皇上先休息一夜,明日再返迴南京?”
昭平帝悲聲道:“不,朕今夜就啟程返迴南京,督戰平叛一事,便交給魏國公您了!”
徐允恭沉聲應到:“臣遵旨,皇上節哀,臣派精兵三千護送皇上返駕。”
昭平帝搖手道:“不必了,你平叛重要,就不要分兵了,朕帶著禦前侍衛便妥當了,再說了,隨從太多,隻怕要延誤了返迴的時間。”
徐允恭見他執意,隻得加派了精兵一千人跟隨護駕,連夜返迴南京。
昭平帝騎在馬上,顧不得今日已是雙腿磨破了內皮,隻驅著馬向前飛馳,心中悲哀無限,不斷想起從前母後教養自己的瑣事,逐字逐句的教著書義,父皇嫌棄自己要打自己的時候強硬地護著自己,流過淚的眼睛在風中隻覺得刺痛不堪,不斷又再流出淚來。方天喜和一群禦前侍衛緊緊地跟在馬後。
卻見天上陰雲黯黑,有雨點隨風颯然而落,顯然風雨且至,方天喜大驚,打馬上前道:“皇上,似將有風雨,還是找個避雨之地等雨過吧!龍體保重啊!”
昭平帝似若未聞,隻一力驅馬向前,方天喜苦著臉,讓禦前侍衛去了兩人往前尋找避雨之地。
瓢潑大雨瞬間便淋了下來,路上已是泥濘不堪,火把在雨中變得十分微弱,前路迷茫不清,方天喜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打馬向前正要請皇上進禦車內避雨,卻忽然聽到身旁侍衛吹起了尖利的哨子,厲聲叫道:“護駕!!有敵襲!!!”
方天喜悚然抬頭,隻見四周山林處,出現了星星點點的火把,前方又聽到了馬蹄聲,喊殺聲此起彼伏,想是已經和前邊開路的前鋒交了手,黑暗之中人影重重,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馬。方天喜心神俱裂,衝上前去扶住了昭平帝,昭平帝也滿麵茫然,禦前侍衛已是緊緊護住了他們,讓他們上車。
方天喜扶著昭平帝躲進了禦車,隻聽到外邊砍殺聲馬蹄聲不斷,昭平帝忽然嗬嗬地笑了起來,道:“朕修德躬親,然上幹天咎,天道不公,致使國破家亡,這裏想是朕的末路了。”
禦車卻是動了,禦前侍衛們護著聖駕正打算突出重圍,一路顛簸不堪,方天喜緊緊摟住昭平帝道:“皇上是真龍天子,一定有神佛保佑的。”昭平帝隻是木然不語。黑暗的夜裏忽然雷聲隱隱,有電光激射,如掣赤練,冬天了怎麽還會有雷,方天喜心裏茫然的想,卻感覺到車身忽然傾斜,前邊馬聲長嘶,車子仿佛急速地往下墜落而去。
南京行宮長春殿,徐太後難得一次沒有做噩夢,卻仍然醒了過來,四周黑漆漆的,居然沒有點燈,她十分不滿,自從她做噩夢以後,就不許殿裏滅燈,她大喊:“豆蔻!”卻靜悄悄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她心中一驚,忽然發現情形不對,勉強起床,終於看到燈光一亮,蘇德妃帶了人走了進來。
徐太後冷冷道:“德妃,你夜半闖入哀家寢殿,意欲何為?”
蘇德妃走了進來,笑盈盈地坐下道:“好教母後得知,皇上禦駕親征途中遇刺,已然駕崩,妾,已是新上任的太後了。”
徐太後心中一驚,卻仍冷冷道:“胡說八道什麽!吾兒乃真命天子!如何會受小人陰謀所害,必有漫天神佛保佑!”
蘇德妃卻是微微低頭看著自己新染的指甲,遺憾地道:“可惜明日就要全穿縞素,這新染的指甲又得洗掉了,母後,妾可是受夠了您,再也不想頭上有個太皇太後了,今日妾就送您和皇上相會,想是黃泉路上皇上沒有走得太遠,你們母子也好相伴一程,沒準來世還能做母子呢。”
才說罷,身後已經有四個強壯的宮女上前,毫不費力氣的按住了徐太後,徐太後目眥欲裂,嘶聲道:“你竟敢篡位弑君!”
蘇德妃笑道:“母後,我這也是學的您啊。”站起來微微一笑道:“您就安心上路吧,其實我覺得您大概是追不上皇上了,皇上雖然軟弱無情,卻是個善良的,想是能升天的,您惡事做盡,想必是要下地獄的,也好啊,至少您不用去見先帝呢,哈哈哈哈。”
話聲方落,已是有宮女拿了毒酒上來給徐太後灌了下去,徐太後睜大了眼睛,掙紮了一下,軟弱無力地不動了。蘇德妃施施然地站起來,道:“其他人都處理掉了沒有?”一個姑姑恭敬地上來迴道:“已是全處理幹淨了,隻做殉死處理了。”蘇德妃點點頭,看也不看床上大睜著雙眼不甘的徐太後一眼,走了出去。
冬天的第一場雪下來的時候,前線傳來噩耗,昭平帝禦駕親征途中遇刺駕崩,年方二十,諡號孝哀文皇帝,舉國同哀,徐太後因病殯天。
魏國公徐允恭、誠意伯劉璉、武安伯朱允炆三路強兵,夾擊叛王,永平王見大勢已去,自焚而死,而韃靼大軍因冬日酷寒,被直驅逐到關外,一路攻入其王庭,隻得遞了國書求降。
蘇太後扶了皇長子陳涵登基,改元大定,魏國公、誠意伯等國之重臣,又一力保舉,朱允炆因戰功彪炳、被封為攝政王,迎了大定幼帝及太後鑾駕返京,襄助治理朝政。
在冬日的江南水鄉唐棲鎮,江家正在給林萱剛產下的兒子按舊俗 “放食”,在吃開口奶前,讓他嚐嚐醋、鹽、黃連、勾藤和糖,祈願人生先苦後甜,披荊斬棘。江老夫人用一小團棉花蘸著黃連水,給他小嘴上抹一抹後,他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林萱勉力坐了起來,想在那眉目之間找到一絲昭平帝的影子,想起最是有情又最是無情的那個少年,曾經熱情的恣意妄為,曾經擁有過的恬靜歡好時光,淚水落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又掉到第24名了~~~~哈哈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誒……
看來以後我隻能對子子孫孫說,我第一本網絡小說就上了首頁月榜!——一天~~~哇哈哈
☆、53窮流途流落
冰冷漆黑的水裏,方天喜緊緊挾著昭平帝的背,使勁地向岸邊遊著。
輦車從山崖上墜落,掉入了冰冷的水裏,他自小善泳,立刻反應了過來,屏氣扯著昭平帝鑽出車,昭平帝卻是掙紮嗆水,很快暈了過去,他用手攬住昭平帝的腋下,浮上了水麵,雨越來越大,還夾著雪粒,他必須要在水流變得洶湧前遊到岸邊,所幸昭平帝最近不怎麽肯進食,消瘦得厲害,身體很輕,讓出生在江南,自幼學習遊泳的方天喜拉著遊泳並不算困難,然而黑暗中不辨方向,方天喜拚死地遊著,能感覺道冰冷的水裏自己的身體裏的力氣正在飛快的流逝,他咬著牙,一定不能死!奮力向前遊著,也不知遊了多久,他的腳居然觸到了實地!
他欣喜若狂,暗自欣喜這條河並不寬,一邊將昭平帝跌跌撞撞地拉上了岸,眼前已是昏花一片。仍是勉強將昭平帝翻了過來,放在膝蓋上,擠壓他的胃部,讓他嗆進去的水給擠壓出來。他摸了摸身上的暗袋,沒有丟,所幸自己因為一貫謹慎,暗袋都是用的皮囊,想是裏頭的火折子沒有濕,他心中暗定,喘了口氣,看了下周圍,隻見黑漆漆的,依稀是野山坡,雨點仍在不斷落下,昭平帝身軀冰冷,他不由地擔心的摸了摸他的胸口,看還有一絲暖氣,便強撐著半拖半抱,將昭平帝一路拖著想找個地方避雨。
天幸居然讓他找到了個石崖縫隙裏頭,因上頭山崖突起,地勢又高,沒有雨水倒灌之憂,他將昭平帝抱了進去,自己已是癱坐了下來,十分想直接閉上眼睛,卻又冷又濕,他摟了摟身邊,正是入冬,倒有些枯草,他躊躇了一會兒,又擔心點火要引來追兵,不點火,他們兩人已經被冰冷的河水泡了半日,若不趕緊點火暖起,隻怕到天明,也要一命嗚唿了。
他躊躇半晌,狠了狠心,且顧當下,便摸出火折子點燃了枯草,又一路撿著周圍的木材放旁邊烤著,略幹了些便扔進去點燃,濕材煙極大,他隻被嗆得咳嗽,卻也趕緊將自己的衣服和昭平帝的衣服都脫了下來,架在旁邊烤著,又使勁搓著昭平帝手腳的肌膚,使之發熱,一番勞動,又在火旁,果然見昭平帝漸漸暖了起來,自己略放了下心,又摩擦自己發皺的皮膚。
天快亮的時候,疲倦交加的方天喜雖然精神高度緊張,仍然是打了個盹兒,待醒過來時,發現火已經快滅了,他摸了摸衣服,隻是半幹,又去看了看昭平帝的臉色,卻是發現臉色有些紅,一摸,熱得燙手,嚇了一跳,心知糟糕。趕緊找了汗巾,沾了水替他敷上額頭,心急如焚。
天漸漸亮了,雨也住了,並沒有追兵前來,方天喜看著因為高燒而嘴唇幹裂的昭平帝,很是著急,宮裏從前有宮女掉下水裏,也是雖然救了起來,仍然高燒不退,很快就沒了。
他穿上半幹的衣服,走出石縫,卻看到野岸荒崖,絕無人跡,沿著江走了一段,江煙沙島,一望無際,仍無人家,他心憂昭平帝,不覺痛切於心,忍不住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卻忽然看到旁邊深林中忽然走下來一個僧人,身著緇衣,拄著杖,方麵大耳,麵色黝黑,見他慟哭,便問他:“檀越如何在此荒郊野外痛哭?”
方天喜看到有人,心中大喜,施禮道:“我和我家少爺不慎落水,勉強救了上來,卻是發起了高燒,我走了一段路沒有見到人家,心中著急,因此痛哭。”
那和尚聽了宣了聲佛號道:“貧僧大顛,略通醫術,本要赴戰場隨軍醫治傷病,出家人以慈悲方便為本,如今遇到你們不可不救,你少爺在哪裏,帶我去看看。”
方天喜便帶著他去了昭平帝所在的石縫,大顛給他把了把脈,皺了皺眉道:“應是著了風寒,貧僧包裏倒是有些藥丸,且先調點水讓他服下,說罷從自己包袱裏頭摸出木缽、水囊和藥丸,調了後讓方天喜給他灌下。又道:“如今天寒地凍的,隻怕在這裏呆著病情會加重,我昨日從山的另一邊過來,深林裏有座無人的小舍,想是獵戶打獵小憩的小屋,如今冬日無人居住,不如先將尊主挪到那裏,也方便調治。”
方天喜心中大喜,便將昭平帝背了起來,隨著大顛一路前行,約莫裏許,果然看到茅屋一所。進去後,將昭平帝放在炕上,大顛點燃了火,從包袱裏頭拿了些米和幹糧,煮了些粥湯,讓方天喜吃了,方天喜隻是吃了些,卻又急著替昭平帝灌了些米湯,大顛見他如此,暗自欽佩是個忠仆,便也留了下來,替昭平帝紮了幾針後,便出去替他們砍些柴火燒炕。
到了中午,昭平帝果然燒退了下來,悠悠醒了過來,方天喜撲上去忍不住掉了眼淚,昭平帝隻覺得全身無力,聽方天喜說了前因後果,也知道自己恐怕是中了計入了陷阱,隻怕太後殯天都是假的隻引得他轉頭迴去,而大軍開撥,匆忙迴駕,自己必不能帶太多人馬,正中了陷阱。隻是這陷阱布下的人是誰?如此兵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魏國公?是他來說太後薨逝的,蘇將軍?若是自己駕崩,唯一子嗣便是下一任皇帝,蘇家極有可能放手一搏。他心情煩亂,疲累之極,也知道此時也急不得,隻能養好身體再說。
大顛照顧了他們兩日,看昭平帝雖然體弱,卻已無大礙,隻能好好調養,便留下了些藥丸以及米糧,告訴他們病好後往哪裏走便有人家,自趕去戰場了。
昭平帝纏綿病榻,大顛留下的米糧又有限,附近人家稀少,天寒地凍,山中又無獵物,方天喜隻得將米糧都盡量喂了昭平帝,自己隻喝些米湯,寡湯淡米,毫無油水,昭平帝也知條件如此,挑剔不得,隻都勉強喝了下去。
卻是身體恢複得極慢,好不容易看昭平帝稍微好了些,方天喜便走遠了些,到了山下的一個小山村裏,用身上的碎銀子買了些米糧、雞蛋和一些衣物,又買了隻母雞打算燉湯給昭平帝吃,小山村由於地方僻遠,卻是完全不知朝中消息,方天喜打聽了一番,甚至有人還以為目前在位的皇帝仍是德壽帝。方天喜無法,隻得原路返迴了獵戶小屋,煮雞湯給昭平帝吃,又將無法打聽消息告知了昭平帝。
昭平帝隻是訕笑了下:“老百姓哪裏管你是哪個君主,隻要賦稅少,無戰亂,能有口飯吃便好了。”言罷自己也愣怔了一會兒,想起自己在位短短幾年,勤政不息,卻是為國為民無甚建樹,也不知將來史書上有何功過,又想起自己遇刺落水,不知有人來搜尋與否,若是布下陷阱的人先來搜尋到屍體,那可著實不妙,然而如今自己動彈不得,又無法通傳消息,這幾日在床上閑著亂想,卻是朝中重臣一個個都懷疑了過去,竟無一是自己完全可以信任交托的心腹,曾經倚重的鄭國公也已經殉國,心想之下隻覺得萬念俱灰,心中愁腸百結,鬱結於內,病更是好得慢,不料才將將調養了半月,眼看病情略有起色時,方天喜卻倒下了。
原來方天喜落水後同樣也著了涼,隻是身體到底比昭平帝健壯些,又一心要護著主子,堅持了這數日,熱炕都讓給昭平帝睡,自己隻在炕下找了些稻草睡著,有食物又都盡著主子先吃,白日砍柴燒炕,步行去買糧食,又要煮飯煮藥,服侍昭平帝,身體已是淘空,不過是一股意誌力撐著,而眼看昭平帝一日一日的好轉,他心下放鬆,病便洶洶而至,高熱昏睡不醒。
昭平帝也著了慌,他近日隻顧著自己心中傷感悲愁,自幼唿仆使婢慣了,習慣了方天喜小心翼翼一切以他為先的服侍,哪裏注意到方天喜的臉色不妥?他龍困淺灘,落到如此地步,隻得這一名小太監對自己死心塌地,如今這名小太監又病倒了,他怎能不著急,卻是翻了一輪大顛和尚留下的藥丸,卻隻剩下一丸,原來他的風寒並不算嚴重,水控得及時,大顛和尚原隻是估計他們很快就好了便可以自行走到鎮上再抓藥細細調養,孰料昭平帝心中鬱結,纏綿不起,如今倒是誤了方天喜,去哪裏再找個大顛來治病?
昭平帝從無照顧人的經驗,隻是想著平日方天喜照顧自己,拿了些涼水浸濕替他敷了額頭,又手忙腳亂要生火燒些米湯,哪裏生得起來!折騰了半日隻勉強燒熱了水,也不知如何算能喝,估摸著盛了給方天喜喂湯,卻是牙關緊咬,根本灌不進去,到了半夜,全身抖了起來,昭平帝勉強燒起炕來,卻發現柴火不足,又出去摟了些枯藤樹葉,紮了一捆,卻又力氣微弱,拖了半日才迴到,心中想起平日都是方天喜做這些事情,不由得心中愧疚,滴下淚來。
到了五更,方天喜卻是清醒了過來,看著旁邊看著他落淚的昭平帝,心中清明,知道自己已是要死了,卻對昭平帝說道:“奴婢沒能服侍皇上迴鑾,罪該萬死。”昭平帝淚流滿麵道:“方天喜你再堅持一下,朕明日便去山下替你找大夫。”方天喜搖頭,艱難地道:“奴婢不行了,沒辦法再服侍皇上了,待奴婢死了,求皇上一把火將奴婢燒了,將骨灰灑到江裏,奴婢家在江南,興許能沿江迴家……
皇上自己今後要當心,您少在民間走動,隻怕下去了暴露行跡會引來追兵,如今還不知道是誰設下陷阱,皇上切莫輕易暴露身份,也莫要迴南京了,隻怕直接迴京,找國舅爺比較可靠……奴婢胸口的錦囊裏有些銀子和銀票,皇上拿著應急。”
一言尚未說完,已是力氣耗盡,咽了氣,昭平帝放聲大哭,方天喜自幼伴著他,四名小太監隻有他一個留了下來,沒跟他過上什麽好日子,如今卻是為了他死去,昭平帝連日遭受打擊,如何不痛徹心扉,足足哭了半日,看屍體已是冷硬,知道迴天乏術,隻得依他遺言,堆了柴禾,將他屍體放上,一把火足足燒了半日才盡燒化了,衣服兜了骨灰,到江邊盡拋灑之。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卻是恰好有隻大船,因逆浪衝壞了舵,停泊於江邊岸下修舵,昭平帝趕緊假稱戰亂流落於此的書生,待要搭個順風船,到了港口再下。付了船資後,卻是順利上了船,很快舵修好後開船行駛,不幾日,便到了瓜州停泊,昭平帝便下了船。
☆、54龍困淺5灘
瓜州不過距南京十來裏江麵,昭平帝陳翊卻是在船上已是聽說了,他駕崩的消息已是通告全國,大皇子已經登基為帝,朱允炆為攝政王,蘇太後垂簾聽政。他又驚又怒,朱允炆雖然戰功彪炳,但到底根底尚淺,如何能順利成為攝政王?
心念一轉,已是想起魏國公的女兒嫁的正是朱允炆,正是魏國公主動要陪自己禦駕出征,又是他告訴自己太後殯天,而朱允炆又是誠意伯劉璉的學生,此次平叛驅虜,建章軍聲威大震,隻怕也未嚐沒有扶持他上位之意,而鄭國公一脈,已是隻剩下常玥,資曆尚淺不頂事,其餘文臣,國亂之時哪容他們置喙,而武臣之中,大半是建章軍院一係,隻怕朱允炆所圖不小,定是早有勾連,否則哪能在短短的城破之日便組織起偌大軍隊擊退敵人?而順利上位,隻怕也與蘇太後達成協議。
他一念及此,心中驚疑,也不敢再去找地方官府,隻怕落入羅網,隻得去住了客棧。不料他身體素行嬌養,近日傷心太過,在客棧中居然又是發熱起來,使錢讓小二去找大夫,沒多久,房費飯食費,看診費、藥費、打賞費,居然把方天喜留下的錢將將要罄盡了,便使小二去當了個團龍玉佩,那小二看那玉佩水頭極好,並不知團龍玉佩非常人能佩戴,看他全不知世事,隻一味使喚人,便知道是富人家的落難少爺,糊塗不曉事,早悄悄將玉佩昧下,另找了個市麵上到處可見的普通玉佩去當了,隨便拿了十幾兩銀子和當票來應付,昭平帝也不知人心險惡,隻葫蘆提的接了。
沒過多久,陳翊身上的值錢的東西包括衣物盡數當完,掌櫃知他無錢,便前來催結房費,昭平帝無法,隻得忍恥寫了欠條,道盡快還清。這日便強撐著病體出來想辦法找些錢結了房費及赴京的盤纏。
街道上熙熙攘攘,城門附近有人在大聲宣讀免賦稅免強征徭役的聖旨,有民眾沸騰歡唿,也有人在大聲誇獎攝政王的仁政。他心中酸澀不已,隻得勉強走了走,看到有代寫書信的,捏捏手裏剩下的幾個銅板,隻怕買了桌椅紙張,錢還沒收迴來,今晚的晚餐已是沒了著落。他自幼便是錦衣玉食的長大,從未想過要自己掙一文錢花,如今他一路走,卻全然不知從哪裏可以掙夠迴京的盤纏,滿心茫然,甚至想,索性便迴魏國公府,自投羅網也罷了,強似於如今苟且偷生,無根無底。
人在病中,本就軟弱,陳翊一路茫然,不知不覺已是走到湖邊,卻見今日晴暖,湖裏有不少畫舫如梭往來,他不禁注目看去,卻看到一艘畫舫上盈盈有一女子,靚裝盛服,高鬢插花,帶著兩個小丫鬟,送兩位書生下船,到了船頭,兩下把手一拱,道聲請了,便兩相分別,那女子亭亭玉立正要轉身迴畫舫,陳翊卻已認出那女子可不正是那玉婠玉九娘,忍不住脫口而出道:“九娘!”
蘇將軍歎氣道:“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早知道護駕出京,在皇上眼裏居然一點功勞都抵不上,還不如當時拚著在京城保衛戰鬥一番,掙點軍功傍身……如今後悔已是來不及,隻有精心綢繆……你一會出去叫大郎進來,為今之計,先籠絡一番朱允炆,他乃是歸仁伯庶子,妻子正是魏國公的女兒,嫡母是鄭國公的女兒,背景雄厚,上位的可能性很大,不過我聽說有傳言,朱允炆至今仍未和徐氏圓房,和嫡母又有嫌隙,隻怕那兩家他都忌憚著,若是我們投出橄欖枝支持於他,興許反而能入了他的眼……你也可私下安排人,與其生母搭上線,從他生母那邊入手,大郎到時候鼓動士林,興許能成。”
蘇夫人屈膝應了,出去讓人叫了兒子去書房和丈夫商議,自去安排一應事項。
行宮長春殿裏,徐太後也在煩躁,她連日來噩夢連連,隻要入睡,一會兒便能看到老太妃、永平王妃前來索命,五官青灰,麵色猙獰,永平王妃還伸著舌頭,她每次都是睡夢中驚叫被隨侍喚醒,汗水漣漣,夢境太過逼真,甚至於連先帝她都夢見了,冷冷地看著她一言不發。她瘋狂地大叫:“是你先對不起我的!是你!”然後憤怒掙紮地醒過來,看到身旁服侍的宮女們驚惶的麵孔。
晚上睡眠不好,她便讓豆蔻前來按摩,漸漸按摩過後能得到一個短暫的好眠,然後沒多久又有魑魅魍魎入夢,她便不敢夜裏睡覺,改為白天,沒想到隻要恍惚打個盹都會夢到那些人。
她精神幾近崩潰,她不信有鬼神,然而看遍了南京城裏的名醫都束手無策以後,她不得不叫大嫂請了一些高僧來念經驅邪,又捐了燈油到同泰寺點了長明燈,做了道場。大哥大嫂與自己不和,也不知是不是敷衍了事,她心中憤憤不平,徐家的榮耀,她給了最重要的砝碼,為何!他們還是隻念著大姐!
此次西征,她向皇上保舉由大哥領軍前去,大哥也是隻不答應,隻說徐家榮寵已足,不需要再爭功奪名。她將侄女召喚入宮陪伴她,他們卻直截了當的替侄女告了病!她還不是為了徐家好!如今皇帝身邊隻有德妃一個,再入宮一個徐家女有何不好,她一定會盡心盡力的替她謀劃,將她扶上皇後寶座的,然後大哥大嫂隻不領情。
她煩躁得又出了一身汗,十分疲倦不堪,因為沒有休息好,頭又隱隱作痛,她叫道:“叫豆蔻來替我按一下頭!”
很快豆蔻來了,熟練的熱了茉莉花油,輕巧嫻熟地替她按摩了起來,很快,空氣中彌漫著茉莉花的甜香,迷幻而深遠,徐太後漸漸覺得安靜而舒緩,困意慢慢湧了上來,她入睡了。豆蔻安靜而輕巧地收拾了東西,悄悄退了出去。
隻迴到睡著的下處沒多久,她又聽到了太後熟悉的夢魘喊叫聲和其他當值宮女的腳步聲,她在黑暗中無聲地微微地笑了,曼陀羅花和種子製成的香藥,老爺製好用於麻醉減輕痛苦的藥粉,一日一日悄悄地添加到按摩油裏頭,每次隻需要放一點點,而自己則每次按摩後都盡快洗手,服食綠豆衣、金銀花、甘草煎成的解藥,宮人不過是以為她喝著花茶。太後,最後一定會陷入幻境在癲狂恐怖中死去,香附、小姐,不要再多的日子,我為你們報了仇了。
她想起從前和小姐一起三人快樂無憂的時光,隻因為太後一道懿旨,她們離鄉別井入了宮,如今小姐已經在天上和香附相會了吧……對不起小姐,城破得太突然,她匆匆忙忙就被蘇姑姑叫上了車,聽說宮妃已經全數殉國,而她居然是因為小姐教導的這一手技藝而逃離生天,沒關係,她早就不想活了,待太後殯天的那一日,她一定會好好的服侍太後最後一程,做個殉死的忠仆的,她諷刺地笑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今日第三更,今天又總共更新了一萬多字,為了感謝大家的支持才把我推上了首頁月榜的榜尾。
鞠躬,再鞠躬,謝謝大家對我這樣一個新人的愛護和扶持!我會努力的!今後至少保持日更!
國亂這卷還有一些尾巴收一收就要進到女主平穩的日子了,我隻能說,這個故事,包括女主的感情曆程,才剛剛開始呢,希望大家會喜歡!
☆、52禦親駕親征
新年方過沒多久,領兵平叛的聖旨終於下了,領兵人選卻出乎意料,昭平帝決意禦駕親征。
朝中立刻熱議一片,均是一片皇上不可以身涉險的唿聲,紛紛援引漢高祖禦駕親征白登被圍,宋太宗、真宗皇帝禦駕親征孤注一擲失敗的例子力阻,昭平帝麵無表情,漠然地看著他們,心裏想,他們都是看不起自己的吧,自己的威信已然一敗塗地,自己果然是個誌大才疏,眼高手低的皇帝麽?還未出征便已讓他們如此看低。
一片嘈雜過後,終於安靜了些,昭平帝冷冷地道:“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再勸了。”
卻看到魏國公徐允恭出列道:“臣不才,願領軍護駕,隨皇上出征。”
昭平帝愣了下,卻是喜悅道:“準奏。”
前朝的消息傳到後宮,徐太後強打精神又來勸阻,最終發現昭平帝緊緊抿著唇,任憑她如何哭泣發火都無用,最後疲倦得無力勸阻,心道隨他去吧,好在有自己大哥看著,應該也不會出什麽岔子,最近她神昏聵亂,噩夢連連,隻覺得大限將至,心中十分不安,到底沒有勸住昭平帝。很快,朝中諸事安排一番後,昭平帝閱兵後邊三萬大軍開撥,禦駕親征。
颯颯西風,蕭蕭枯草,正是星鬥無光月微明,衣寒似水欲成冰的時候,大軍在寒風中行軍了數日,已是人馬疲倦,這日早早在野外紮了營,昭平帝在荒原中看著耿耿疏星,勉強吃了點幹糧,方天喜在火上烤了些幹肉來讓他食用,總算能稍微味道好些,他覺得疲倦不已,心中嘲笑自己果然是吃不得苦,從前隻覺得武將粗魯不堪,又常為了些軍餉、軍備的事情在朝上鬧騰,如今親身經曆,方知諸多不易,而這行軍速度,已是魏國公為了照顧他以及隨行的文官而特意放慢的了。
他準備禦駕親征的時候已經思慮清楚,自己之前確是有失策之處,輕忽邊將,重文輕武,以致京城失守,四海動搖。如今親自督戰,指揮平叛,驅逐韃虜,然後班師迴朝,親自將叛王以及韃虜可汗的頭顱,帶迴京城,唯有這般,才能一雪前恥,重新贏迴臣民的心,今後曆兵抹馬,聚草屯糧,再不會出現這般的恥辱,猶如喪家之犬一樣的逃離……
他正沉思的時候,卻看到有一騎飛快地馳入營地內,衝向了魏國公的營帳,很快,魏國公徐允恭一撩帳簾,向他走了過來,施禮後沉聲說道:“皇上,南京來報,太後薨逝。”
昭平帝身軀一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嘶聲問道:“什麽?”
徐允恭麵上有同情之色,他雖然和胞妹不和,卻到底也有血肉感情,更知道眼前的少年皇帝,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已經失去了太多,他再次確定地說道:“消息確鑿,南京行宮已在準備發喪,皇上是否迴轉?行軍督戰之事,臣可以先行。”
昭平帝已是淚流滿麵,徐太後對他一向求全多過於愛,管教嚴厲,又時常失望,然而他又何嚐不是一心想著自己能成為千古明君,向她證明自己絕不是那個懦弱的失敗的孩子,一直渴望著她能像別人的母妃一樣……比如老太妃對永平王……慈愛,溫柔,體貼,無條件的寵愛,看著自己兒子的時候,麵上有著驕傲和自豪。而如今,他正在鼓起勇氣想要雪恥的時候,她卻再也不可能看到了!他搖搖欲墜,喉中發出了嗚咽聲,方天喜扶住他,眼中流露出擔心的神色,道:“要不皇上先休息一夜,明日再返迴南京?”
昭平帝悲聲道:“不,朕今夜就啟程返迴南京,督戰平叛一事,便交給魏國公您了!”
徐允恭沉聲應到:“臣遵旨,皇上節哀,臣派精兵三千護送皇上返駕。”
昭平帝搖手道:“不必了,你平叛重要,就不要分兵了,朕帶著禦前侍衛便妥當了,再說了,隨從太多,隻怕要延誤了返迴的時間。”
徐允恭見他執意,隻得加派了精兵一千人跟隨護駕,連夜返迴南京。
昭平帝騎在馬上,顧不得今日已是雙腿磨破了內皮,隻驅著馬向前飛馳,心中悲哀無限,不斷想起從前母後教養自己的瑣事,逐字逐句的教著書義,父皇嫌棄自己要打自己的時候強硬地護著自己,流過淚的眼睛在風中隻覺得刺痛不堪,不斷又再流出淚來。方天喜和一群禦前侍衛緊緊地跟在馬後。
卻見天上陰雲黯黑,有雨點隨風颯然而落,顯然風雨且至,方天喜大驚,打馬上前道:“皇上,似將有風雨,還是找個避雨之地等雨過吧!龍體保重啊!”
昭平帝似若未聞,隻一力驅馬向前,方天喜苦著臉,讓禦前侍衛去了兩人往前尋找避雨之地。
瓢潑大雨瞬間便淋了下來,路上已是泥濘不堪,火把在雨中變得十分微弱,前路迷茫不清,方天喜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打馬向前正要請皇上進禦車內避雨,卻忽然聽到身旁侍衛吹起了尖利的哨子,厲聲叫道:“護駕!!有敵襲!!!”
方天喜悚然抬頭,隻見四周山林處,出現了星星點點的火把,前方又聽到了馬蹄聲,喊殺聲此起彼伏,想是已經和前邊開路的前鋒交了手,黑暗之中人影重重,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馬。方天喜心神俱裂,衝上前去扶住了昭平帝,昭平帝也滿麵茫然,禦前侍衛已是緊緊護住了他們,讓他們上車。
方天喜扶著昭平帝躲進了禦車,隻聽到外邊砍殺聲馬蹄聲不斷,昭平帝忽然嗬嗬地笑了起來,道:“朕修德躬親,然上幹天咎,天道不公,致使國破家亡,這裏想是朕的末路了。”
禦車卻是動了,禦前侍衛們護著聖駕正打算突出重圍,一路顛簸不堪,方天喜緊緊摟住昭平帝道:“皇上是真龍天子,一定有神佛保佑的。”昭平帝隻是木然不語。黑暗的夜裏忽然雷聲隱隱,有電光激射,如掣赤練,冬天了怎麽還會有雷,方天喜心裏茫然的想,卻感覺到車身忽然傾斜,前邊馬聲長嘶,車子仿佛急速地往下墜落而去。
南京行宮長春殿,徐太後難得一次沒有做噩夢,卻仍然醒了過來,四周黑漆漆的,居然沒有點燈,她十分不滿,自從她做噩夢以後,就不許殿裏滅燈,她大喊:“豆蔻!”卻靜悄悄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她心中一驚,忽然發現情形不對,勉強起床,終於看到燈光一亮,蘇德妃帶了人走了進來。
徐太後冷冷道:“德妃,你夜半闖入哀家寢殿,意欲何為?”
蘇德妃走了進來,笑盈盈地坐下道:“好教母後得知,皇上禦駕親征途中遇刺,已然駕崩,妾,已是新上任的太後了。”
徐太後心中一驚,卻仍冷冷道:“胡說八道什麽!吾兒乃真命天子!如何會受小人陰謀所害,必有漫天神佛保佑!”
蘇德妃卻是微微低頭看著自己新染的指甲,遺憾地道:“可惜明日就要全穿縞素,這新染的指甲又得洗掉了,母後,妾可是受夠了您,再也不想頭上有個太皇太後了,今日妾就送您和皇上相會,想是黃泉路上皇上沒有走得太遠,你們母子也好相伴一程,沒準來世還能做母子呢。”
才說罷,身後已經有四個強壯的宮女上前,毫不費力氣的按住了徐太後,徐太後目眥欲裂,嘶聲道:“你竟敢篡位弑君!”
蘇德妃笑道:“母後,我這也是學的您啊。”站起來微微一笑道:“您就安心上路吧,其實我覺得您大概是追不上皇上了,皇上雖然軟弱無情,卻是個善良的,想是能升天的,您惡事做盡,想必是要下地獄的,也好啊,至少您不用去見先帝呢,哈哈哈哈。”
話聲方落,已是有宮女拿了毒酒上來給徐太後灌了下去,徐太後睜大了眼睛,掙紮了一下,軟弱無力地不動了。蘇德妃施施然地站起來,道:“其他人都處理掉了沒有?”一個姑姑恭敬地上來迴道:“已是全處理幹淨了,隻做殉死處理了。”蘇德妃點點頭,看也不看床上大睜著雙眼不甘的徐太後一眼,走了出去。
冬天的第一場雪下來的時候,前線傳來噩耗,昭平帝禦駕親征途中遇刺駕崩,年方二十,諡號孝哀文皇帝,舉國同哀,徐太後因病殯天。
魏國公徐允恭、誠意伯劉璉、武安伯朱允炆三路強兵,夾擊叛王,永平王見大勢已去,自焚而死,而韃靼大軍因冬日酷寒,被直驅逐到關外,一路攻入其王庭,隻得遞了國書求降。
蘇太後扶了皇長子陳涵登基,改元大定,魏國公、誠意伯等國之重臣,又一力保舉,朱允炆因戰功彪炳、被封為攝政王,迎了大定幼帝及太後鑾駕返京,襄助治理朝政。
在冬日的江南水鄉唐棲鎮,江家正在給林萱剛產下的兒子按舊俗 “放食”,在吃開口奶前,讓他嚐嚐醋、鹽、黃連、勾藤和糖,祈願人生先苦後甜,披荊斬棘。江老夫人用一小團棉花蘸著黃連水,給他小嘴上抹一抹後,他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林萱勉力坐了起來,想在那眉目之間找到一絲昭平帝的影子,想起最是有情又最是無情的那個少年,曾經熱情的恣意妄為,曾經擁有過的恬靜歡好時光,淚水落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又掉到第24名了~~~~哈哈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誒……
看來以後我隻能對子子孫孫說,我第一本網絡小說就上了首頁月榜!——一天~~~哇哈哈
☆、53窮流途流落
冰冷漆黑的水裏,方天喜緊緊挾著昭平帝的背,使勁地向岸邊遊著。
輦車從山崖上墜落,掉入了冰冷的水裏,他自小善泳,立刻反應了過來,屏氣扯著昭平帝鑽出車,昭平帝卻是掙紮嗆水,很快暈了過去,他用手攬住昭平帝的腋下,浮上了水麵,雨越來越大,還夾著雪粒,他必須要在水流變得洶湧前遊到岸邊,所幸昭平帝最近不怎麽肯進食,消瘦得厲害,身體很輕,讓出生在江南,自幼學習遊泳的方天喜拉著遊泳並不算困難,然而黑暗中不辨方向,方天喜拚死地遊著,能感覺道冰冷的水裏自己的身體裏的力氣正在飛快的流逝,他咬著牙,一定不能死!奮力向前遊著,也不知遊了多久,他的腳居然觸到了實地!
他欣喜若狂,暗自欣喜這條河並不寬,一邊將昭平帝跌跌撞撞地拉上了岸,眼前已是昏花一片。仍是勉強將昭平帝翻了過來,放在膝蓋上,擠壓他的胃部,讓他嗆進去的水給擠壓出來。他摸了摸身上的暗袋,沒有丟,所幸自己因為一貫謹慎,暗袋都是用的皮囊,想是裏頭的火折子沒有濕,他心中暗定,喘了口氣,看了下周圍,隻見黑漆漆的,依稀是野山坡,雨點仍在不斷落下,昭平帝身軀冰冷,他不由地擔心的摸了摸他的胸口,看還有一絲暖氣,便強撐著半拖半抱,將昭平帝一路拖著想找個地方避雨。
天幸居然讓他找到了個石崖縫隙裏頭,因上頭山崖突起,地勢又高,沒有雨水倒灌之憂,他將昭平帝抱了進去,自己已是癱坐了下來,十分想直接閉上眼睛,卻又冷又濕,他摟了摟身邊,正是入冬,倒有些枯草,他躊躇了一會兒,又擔心點火要引來追兵,不點火,他們兩人已經被冰冷的河水泡了半日,若不趕緊點火暖起,隻怕到天明,也要一命嗚唿了。
他躊躇半晌,狠了狠心,且顧當下,便摸出火折子點燃了枯草,又一路撿著周圍的木材放旁邊烤著,略幹了些便扔進去點燃,濕材煙極大,他隻被嗆得咳嗽,卻也趕緊將自己的衣服和昭平帝的衣服都脫了下來,架在旁邊烤著,又使勁搓著昭平帝手腳的肌膚,使之發熱,一番勞動,又在火旁,果然見昭平帝漸漸暖了起來,自己略放了下心,又摩擦自己發皺的皮膚。
天快亮的時候,疲倦交加的方天喜雖然精神高度緊張,仍然是打了個盹兒,待醒過來時,發現火已經快滅了,他摸了摸衣服,隻是半幹,又去看了看昭平帝的臉色,卻是發現臉色有些紅,一摸,熱得燙手,嚇了一跳,心知糟糕。趕緊找了汗巾,沾了水替他敷上額頭,心急如焚。
天漸漸亮了,雨也住了,並沒有追兵前來,方天喜看著因為高燒而嘴唇幹裂的昭平帝,很是著急,宮裏從前有宮女掉下水裏,也是雖然救了起來,仍然高燒不退,很快就沒了。
他穿上半幹的衣服,走出石縫,卻看到野岸荒崖,絕無人跡,沿著江走了一段,江煙沙島,一望無際,仍無人家,他心憂昭平帝,不覺痛切於心,忍不住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卻忽然看到旁邊深林中忽然走下來一個僧人,身著緇衣,拄著杖,方麵大耳,麵色黝黑,見他慟哭,便問他:“檀越如何在此荒郊野外痛哭?”
方天喜看到有人,心中大喜,施禮道:“我和我家少爺不慎落水,勉強救了上來,卻是發起了高燒,我走了一段路沒有見到人家,心中著急,因此痛哭。”
那和尚聽了宣了聲佛號道:“貧僧大顛,略通醫術,本要赴戰場隨軍醫治傷病,出家人以慈悲方便為本,如今遇到你們不可不救,你少爺在哪裏,帶我去看看。”
方天喜便帶著他去了昭平帝所在的石縫,大顛給他把了把脈,皺了皺眉道:“應是著了風寒,貧僧包裏倒是有些藥丸,且先調點水讓他服下,說罷從自己包袱裏頭摸出木缽、水囊和藥丸,調了後讓方天喜給他灌下。又道:“如今天寒地凍的,隻怕在這裏呆著病情會加重,我昨日從山的另一邊過來,深林裏有座無人的小舍,想是獵戶打獵小憩的小屋,如今冬日無人居住,不如先將尊主挪到那裏,也方便調治。”
方天喜心中大喜,便將昭平帝背了起來,隨著大顛一路前行,約莫裏許,果然看到茅屋一所。進去後,將昭平帝放在炕上,大顛點燃了火,從包袱裏頭拿了些米和幹糧,煮了些粥湯,讓方天喜吃了,方天喜隻是吃了些,卻又急著替昭平帝灌了些米湯,大顛見他如此,暗自欽佩是個忠仆,便也留了下來,替昭平帝紮了幾針後,便出去替他們砍些柴火燒炕。
到了中午,昭平帝果然燒退了下來,悠悠醒了過來,方天喜撲上去忍不住掉了眼淚,昭平帝隻覺得全身無力,聽方天喜說了前因後果,也知道自己恐怕是中了計入了陷阱,隻怕太後殯天都是假的隻引得他轉頭迴去,而大軍開撥,匆忙迴駕,自己必不能帶太多人馬,正中了陷阱。隻是這陷阱布下的人是誰?如此兵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魏國公?是他來說太後薨逝的,蘇將軍?若是自己駕崩,唯一子嗣便是下一任皇帝,蘇家極有可能放手一搏。他心情煩亂,疲累之極,也知道此時也急不得,隻能養好身體再說。
大顛照顧了他們兩日,看昭平帝雖然體弱,卻已無大礙,隻能好好調養,便留下了些藥丸以及米糧,告訴他們病好後往哪裏走便有人家,自趕去戰場了。
昭平帝纏綿病榻,大顛留下的米糧又有限,附近人家稀少,天寒地凍,山中又無獵物,方天喜隻得將米糧都盡量喂了昭平帝,自己隻喝些米湯,寡湯淡米,毫無油水,昭平帝也知條件如此,挑剔不得,隻都勉強喝了下去。
卻是身體恢複得極慢,好不容易看昭平帝稍微好了些,方天喜便走遠了些,到了山下的一個小山村裏,用身上的碎銀子買了些米糧、雞蛋和一些衣物,又買了隻母雞打算燉湯給昭平帝吃,小山村由於地方僻遠,卻是完全不知朝中消息,方天喜打聽了一番,甚至有人還以為目前在位的皇帝仍是德壽帝。方天喜無法,隻得原路返迴了獵戶小屋,煮雞湯給昭平帝吃,又將無法打聽消息告知了昭平帝。
昭平帝隻是訕笑了下:“老百姓哪裏管你是哪個君主,隻要賦稅少,無戰亂,能有口飯吃便好了。”言罷自己也愣怔了一會兒,想起自己在位短短幾年,勤政不息,卻是為國為民無甚建樹,也不知將來史書上有何功過,又想起自己遇刺落水,不知有人來搜尋與否,若是布下陷阱的人先來搜尋到屍體,那可著實不妙,然而如今自己動彈不得,又無法通傳消息,這幾日在床上閑著亂想,卻是朝中重臣一個個都懷疑了過去,竟無一是自己完全可以信任交托的心腹,曾經倚重的鄭國公也已經殉國,心想之下隻覺得萬念俱灰,心中愁腸百結,鬱結於內,病更是好得慢,不料才將將調養了半月,眼看病情略有起色時,方天喜卻倒下了。
原來方天喜落水後同樣也著了涼,隻是身體到底比昭平帝健壯些,又一心要護著主子,堅持了這數日,熱炕都讓給昭平帝睡,自己隻在炕下找了些稻草睡著,有食物又都盡著主子先吃,白日砍柴燒炕,步行去買糧食,又要煮飯煮藥,服侍昭平帝,身體已是淘空,不過是一股意誌力撐著,而眼看昭平帝一日一日的好轉,他心下放鬆,病便洶洶而至,高熱昏睡不醒。
昭平帝也著了慌,他近日隻顧著自己心中傷感悲愁,自幼唿仆使婢慣了,習慣了方天喜小心翼翼一切以他為先的服侍,哪裏注意到方天喜的臉色不妥?他龍困淺灘,落到如此地步,隻得這一名小太監對自己死心塌地,如今這名小太監又病倒了,他怎能不著急,卻是翻了一輪大顛和尚留下的藥丸,卻隻剩下一丸,原來他的風寒並不算嚴重,水控得及時,大顛和尚原隻是估計他們很快就好了便可以自行走到鎮上再抓藥細細調養,孰料昭平帝心中鬱結,纏綿不起,如今倒是誤了方天喜,去哪裏再找個大顛來治病?
昭平帝從無照顧人的經驗,隻是想著平日方天喜照顧自己,拿了些涼水浸濕替他敷了額頭,又手忙腳亂要生火燒些米湯,哪裏生得起來!折騰了半日隻勉強燒熱了水,也不知如何算能喝,估摸著盛了給方天喜喂湯,卻是牙關緊咬,根本灌不進去,到了半夜,全身抖了起來,昭平帝勉強燒起炕來,卻發現柴火不足,又出去摟了些枯藤樹葉,紮了一捆,卻又力氣微弱,拖了半日才迴到,心中想起平日都是方天喜做這些事情,不由得心中愧疚,滴下淚來。
到了五更,方天喜卻是清醒了過來,看著旁邊看著他落淚的昭平帝,心中清明,知道自己已是要死了,卻對昭平帝說道:“奴婢沒能服侍皇上迴鑾,罪該萬死。”昭平帝淚流滿麵道:“方天喜你再堅持一下,朕明日便去山下替你找大夫。”方天喜搖頭,艱難地道:“奴婢不行了,沒辦法再服侍皇上了,待奴婢死了,求皇上一把火將奴婢燒了,將骨灰灑到江裏,奴婢家在江南,興許能沿江迴家……
皇上自己今後要當心,您少在民間走動,隻怕下去了暴露行跡會引來追兵,如今還不知道是誰設下陷阱,皇上切莫輕易暴露身份,也莫要迴南京了,隻怕直接迴京,找國舅爺比較可靠……奴婢胸口的錦囊裏有些銀子和銀票,皇上拿著應急。”
一言尚未說完,已是力氣耗盡,咽了氣,昭平帝放聲大哭,方天喜自幼伴著他,四名小太監隻有他一個留了下來,沒跟他過上什麽好日子,如今卻是為了他死去,昭平帝連日遭受打擊,如何不痛徹心扉,足足哭了半日,看屍體已是冷硬,知道迴天乏術,隻得依他遺言,堆了柴禾,將他屍體放上,一把火足足燒了半日才盡燒化了,衣服兜了骨灰,到江邊盡拋灑之。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卻是恰好有隻大船,因逆浪衝壞了舵,停泊於江邊岸下修舵,昭平帝趕緊假稱戰亂流落於此的書生,待要搭個順風船,到了港口再下。付了船資後,卻是順利上了船,很快舵修好後開船行駛,不幾日,便到了瓜州停泊,昭平帝便下了船。
☆、54龍困淺5灘
瓜州不過距南京十來裏江麵,昭平帝陳翊卻是在船上已是聽說了,他駕崩的消息已是通告全國,大皇子已經登基為帝,朱允炆為攝政王,蘇太後垂簾聽政。他又驚又怒,朱允炆雖然戰功彪炳,但到底根底尚淺,如何能順利成為攝政王?
心念一轉,已是想起魏國公的女兒嫁的正是朱允炆,正是魏國公主動要陪自己禦駕出征,又是他告訴自己太後殯天,而朱允炆又是誠意伯劉璉的學生,此次平叛驅虜,建章軍聲威大震,隻怕也未嚐沒有扶持他上位之意,而鄭國公一脈,已是隻剩下常玥,資曆尚淺不頂事,其餘文臣,國亂之時哪容他們置喙,而武臣之中,大半是建章軍院一係,隻怕朱允炆所圖不小,定是早有勾連,否則哪能在短短的城破之日便組織起偌大軍隊擊退敵人?而順利上位,隻怕也與蘇太後達成協議。
他一念及此,心中驚疑,也不敢再去找地方官府,隻怕落入羅網,隻得去住了客棧。不料他身體素行嬌養,近日傷心太過,在客棧中居然又是發熱起來,使錢讓小二去找大夫,沒多久,房費飯食費,看診費、藥費、打賞費,居然把方天喜留下的錢將將要罄盡了,便使小二去當了個團龍玉佩,那小二看那玉佩水頭極好,並不知團龍玉佩非常人能佩戴,看他全不知世事,隻一味使喚人,便知道是富人家的落難少爺,糊塗不曉事,早悄悄將玉佩昧下,另找了個市麵上到處可見的普通玉佩去當了,隨便拿了十幾兩銀子和當票來應付,昭平帝也不知人心險惡,隻葫蘆提的接了。
沒過多久,陳翊身上的值錢的東西包括衣物盡數當完,掌櫃知他無錢,便前來催結房費,昭平帝無法,隻得忍恥寫了欠條,道盡快還清。這日便強撐著病體出來想辦法找些錢結了房費及赴京的盤纏。
街道上熙熙攘攘,城門附近有人在大聲宣讀免賦稅免強征徭役的聖旨,有民眾沸騰歡唿,也有人在大聲誇獎攝政王的仁政。他心中酸澀不已,隻得勉強走了走,看到有代寫書信的,捏捏手裏剩下的幾個銅板,隻怕買了桌椅紙張,錢還沒收迴來,今晚的晚餐已是沒了著落。他自幼便是錦衣玉食的長大,從未想過要自己掙一文錢花,如今他一路走,卻全然不知從哪裏可以掙夠迴京的盤纏,滿心茫然,甚至想,索性便迴魏國公府,自投羅網也罷了,強似於如今苟且偷生,無根無底。
人在病中,本就軟弱,陳翊一路茫然,不知不覺已是走到湖邊,卻見今日晴暖,湖裏有不少畫舫如梭往來,他不禁注目看去,卻看到一艘畫舫上盈盈有一女子,靚裝盛服,高鬢插花,帶著兩個小丫鬟,送兩位書生下船,到了船頭,兩下把手一拱,道聲請了,便兩相分別,那女子亭亭玉立正要轉身迴畫舫,陳翊卻已認出那女子可不正是那玉婠玉九娘,忍不住脫口而出道:“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