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帝在混亂中醒來,恍恍惚惚不知身在何處,身上出了一身汗,有溫軟的手替他擦汗,他迷茫著轉過頭,發現是德妃在他旁邊,他勉力起來,發現自己似乎身在車中,對麵還坐著母後,摟著大皇子,正看向他。德妃說:“皇上您醒了?”他愣了下,扶著頭終於想起來,城破了,自己是要去前朝和大臣們議事,在路上遇到了母後,母後帶了一碗雞湯說讓他喝了再去,自己推卻不過,喝了兩口,然後就什麽也不知道了。
他困惑地道:“朕怎麽在這裏,母後,城解圍了?”
徐太後淡淡地道:“我們離開宮城的時候,前邊韃子已經攻破了,情勢危急,蘇大將軍的人前來接應,我們便匆忙離開了。”
昭平帝吃了一驚,德妃卻笑道:“這次臣妾爹爹救駕有功,皇上可不能忘了臣妾爹爹的功勞,一會兒臣妾讓爹爹來拜見皇上。”
昭平帝大驚道:“可是,梓童還在宮裏,還有貴妃……還有那麽多的大臣……”
徐太後冷冷道:“情勢危急,帶不了這麽多人,我們還是一路殺出來的,現在我們先往南京去,我兄長魏國公在那裏鎮守,我們和他會合後,再謀反攻京師。”
昭平帝落淚悲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棄了全城百姓而逃,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徐太後斥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帝王心懷天下,如何能拘泥於一城一池之失?勾踐尚能臥薪藏膽,你如何不能忍一時之辱,謀報仇雪恨?”
昭平帝淚流滿麵,深恨自己無能,卻什麽都做不了。卻聽到車外頭有人厲聲喊:“有追兵!護駕!”他從簾子往外看,卻是看到劉廌身披黑甲,全身血跡,頭發蓬亂,滿臉塵沙,正護在車駕周圍,指揮大內侍衛及兵士迎擊來敵。有流箭急急飛過,“奪奪”得深深地射入車身上,尾羽仍兀自抖動,劉廌麵色一變,喝道:“皇上快放好簾子躲好!”又厲聲喊:“有硬手來了,大家打起精神!”
言罷已是打馬迎擊,對頭一個頭戴貂帽身材雄偉的男子已是持刀砍過來,兩人甫一過招幾個迴合,心下了然,已是發現之前曾對戰過,劉廌冷笑道:“好賊子!原來那夜是你摸進的宮!永平王妃是你殺的吧!且吃我一刀!”
阿古王子桀桀怪笑,厲聲放馬迎了上來,二人又是刀光如月,瞬間已是數十個迴合,劉廌卻是越戰越勇,毫不惜命,阿古王子身上帶傷,又是剛剛取得大捷,大位眼看就在眼前,交手時卻是少了那股悍勇之氣,居然漸漸落了下風,周圍韃子死士見狀不好,便上前圍鬥,卻是被其他大內侍衛上前攔截。三招兩式,劉廌大喝一聲:“殺!”隻見直接從馬上躍起,一招力劈華山,驍勇之氣合著力大無窮直接向阿古王子當頭劈下,阿古王子以刀格之,料不到那力氣奇大,居然抵擋不住,被劉廌直接從頭劈下,連座下馬匹,一道被活生生劈成兩半。
韃子軍隊被這一幕全都給震驚了,劉廌肅然舉起大刀厲聲喝道:“還有誰來送死!”韃子軍人腿軟手顫,其中有人率先勒韁迴馬逃跑,瞬時整個隊伍潰敗散漫,全都死命往迴跑走,眾人正要追趕,劉廌卻是舉手一擺,道:“窮寇莫追,保護皇上重要!”
皇上車駕內,德妃緊緊摟住了涵哥兒,太後閉目不言,手中的佛珠卻撥動飛快。昭平帝屏息聽車外的動靜,隻聽到喝罵聲刀擊聲馬蹄聲不斷。
約半柱香後,外頭漸漸平靜下來,隻聽到整隊的聲音,有人騎馬到了車駕旁道:“臣蘇留叩見皇上,臣等已經擊退來敵,不知太後、皇上等可好?”
德妃麵上已是綻放出笑容,大聲道:“阿爹,我們一切都好。”
徐太後麵上放鬆,道:“蘇將軍護駕有功,有勞了。”
旁邊卻聽到劉廌在問:“貴妃娘娘可好?”
車內一片安靜,昭平帝卻是拉開簾子對劉廌著急道:“阿纖還留在宮裏,也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劉廌大吃一驚,他在宮內守衛,得到命令說護送皇上太後以及嬪妃逃出,便一路護送至此,孰料自己的胞妹居然不在車駕中!距離韃子攻入宮中已是半日有餘了,自己妹子雖然懂些拳腳,卻到底是個女子,更何況,上次已是聽她的侍女說,她已經有孕在身!
他圓睜雙眼大怒道:“我妹子已經有孕在身!皇上如何能棄之不顧!”昭平帝吃驚道:“她有孕了?”,身旁德妃卻已是嬌叱道:“大膽!竟敢犯上!”
昭平帝擺了擺手,劉廌狠狠地瞪了車內眾人一眼,一搖韁繩,已經迴馬往來時的路狂奔而去,隻留下塵沙陣陣。
德妃麵上憎惡不已,道:“真是大膽妄為,竟敢棄聖上於不顧!皇上一定要狠狠治他的罪!”
徐太後卻道:“劉侍衛武功高強,忠心耿耿,這一路平安出來多靠得他,他心係妹子安危一時犯上,皇上寬厚,不用與他計較。”
昭平帝麵上苦笑了一下,心中煎熬不已,阿纖竟然已經懷孕,自己居然將她丟在了亂兵裏!她為何不告訴朕,是了,朕一直在前線督戰,她怎麽會說來分了朕的心神,朕對不起她,昭平帝心亂如麻,唿吸困難。
德妃卻是冷笑道:“懷孕的宮妃又不止她一個,林昭儀不也是留在了宮內,也不知隨皇後一起殉節了沒有,若是沒有,落在韃子手裏可就不清白了。”
徐太後低斥道:“德妃!”
德妃不滿地住了嘴,卻是看到昭平帝緊緊閉上雙眼,牙關緊咬,竟然厥了過去,這才慌了,趕緊扶著昭平帝道:“皇上,皇上。”
車駕趕緊停住了,後頭的車子裏頭出來了方天喜、蘇姑姑以及豆蔻等幾個服侍的宮女,上前來服侍,隻見豆蔻拿出隨身的長針,給昭平帝人中、合穀穴紮了幾針,便看到昭平帝緩緩地醒了過來,看到豆蔻卻又淚流滿麵,想是想到了豆蔻的舊主林萱。
他保不住國,保不住家,有何麵目存於世上!他閉上眼睛,隻想倘若當時和梓童一起以身殉城,倒也罷了,好歹全了自己帝王的麵目。
徐太後也是不滿,她明知自己兒子自幼軟弱,又給腐儒們教得信那些什麽禮義忠信那一套,那些東西,都是給臣下學的,哪裏是帝王之道!為君者,謀算人心,製衡各方,運籌帷幄,殺伐決斷,自己這個兒子,一樣都沒學會,她擔心城破了他必會殉國,隻得早作打算,自己娘家卻是太遠,借助不得,她聯絡了蘇德妃,讓蘇大將軍秘密準備出城,萬一有個什麽意外,則可以最快速度的逃離險境。果然城破了,時間不多,她果斷一碗湯迷暈了昭平帝,將他帶走,本來想將貴妃一起帶出來的,畢竟還要靠誠意伯外邊的軍隊救援,將來倚重甚多,不料德妃這個目光短淺的東西,眼光隻在後宮那一畝三分地裏打轉,忙著爭風吃醋,根本就沒有去通知劉明舒,情勢危急時隻有匆忙殺出京城。
她歎了口氣,看向涵哥兒,涵哥兒年紀還小,卻不慌不忙,滿臉好奇地看著大人,她心想,隻有將這個孫兒好好教養了,昭平帝,國破家亡之時,不思如何重整兵馬,籌謀反攻,卻隻念著那些兒女情長,沉浸在那些不應該有的後悔、傷心、痛心的情緒,大廈將傾,她早知道,這個兒子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就連先帝,他也遠遠及不上。
京城,已是變成了人間地獄,韃子見人就殺,不分男女老弱,阿古王子正整軍要攻打紫禁城,卻禁不住攻打了數日的部將屬下們殺人泄憤,燒殺擄掠,民眾和殘兵們正在奮起抵抗,外城已經陷入巷戰。
忽然,京城北角,一人黑甲黑馬,疾馳如風,四隻鐵蹄踏沙而過,掀起一陣黃風,風平沙落,他持弓勒韁,張弓搭箭,眨眼之間便已是射殺了數名韃子,他振臂一唿,喊道:“建章兒郎們!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隻看到身後已是跟隨來一群黑甲男子,約有數千數目,花炫一馬當先,均紮著黑色頭巾,騎著高頭大馬,疾奔而來,揚著紅龍黑底建章軍旗,齊聲喝道:矢勤矢勇,必信必忠,城存我存,城亡我亡,同心死義,驅除韃虜!瞬間黑衣建章軍已是疾馳進入了京城,猶如一股黑色洪流,衝入韃子軍隊中,見了韃子均便手起刀落斬殺,張弓射箭,矢不虛發。
當頭的男子,正是朱允炆,他驚聞京城城門被破,便疾馳迴了京郊建章軍院,號召起了健兒數千,拉了軍院蓄養的戰馬,一路疾馳如風殺進城內,猶如一把黑色尖刀,刺入韃子軍隊中,韃子軍好不容易攻入城內,又已攻破紫禁城,正沉浸在勝利的狂歡中,已經完全處於無紀律的狀態中,正分散成小隊劫掠,搶占勝利品,卻不料這支隊伍,強將精兵,高頭大馬,人人弓馬嫻熟,猶如黑色死神一般一路收割韃子人頭而來,又不斷有勇武的民眾,尾隨著他們,加入了他們的隊伍,與韃虜們展開了殊死搏鬥。
作者有話要說:我想說的是,許多我們所知道的英雄,其私生活和感情生活,在女子的角度看來都是十分不堪、猥瑣的,然而在男權社會看來,他們不過是風流多情而已……一些小瑕疵……
37章已經替換為林崇舒的番外,是免費章節,請大家有空去看。
首頁月榜近在遲尺,卻老是摸不到邊~~今天加上已經更新的林崇舒的番外,已經是第四更!入v五天,更了接近5萬字!看在我這樣努力的份兒上,求收專欄呀~~~就吃虧在專欄收藏低了呀,
☆、48建章健兒
京城各高門大戶,民眾百姓,本來屬於無組織的巷戰,各自為戰中,卻不斷地聽到京城各條主要街道上有百人一組的騎兵隊伍,黑甲黑巾,雄壯威武,手持龍旗,一路誅殺小股韃子遊兵,一邊喊著城存我存,城亡我亡,同心死義,驅除韃虜的口號,便不斷的加入到他們,短短半日,已經籌集民眾兵勇數萬人,在朱允炆一聲令下:“擒賊擒王!先將韃子們的首領殺了再說!”數萬人在黑甲騎兵的帶領下,衝向了紫禁城。
紫禁城裏,正沉浸在勝利喜悅的瓦剌可汗帖木兒,與韃靼可汗也速迭兒立在正大光明牌匾下,卻始終沒等到俘虜大漢皇帝的消息,隻接到了坤寧宮皇後與嬪妃宮女數百人已經服毒自盡的消息。
皇宮裏還在到處搜索,卻隻是找到一些零星躲閃的小太監和宮女,問他們皇帝去哪裏了,隻是一問三不知。很快又傳來說有一支隊伍從神武門殺走,侍衛悍勇,攔截不住,已是出了城去,阿古王子親率兵馬已去追趕的消息。
帖木兒惱怒道:“漢人如此狡猾,若是擒到那皇帝,非要千刀萬剮才能解我心頭之恨!” 也速迭兒微笑道:“聽聞阿古王子驍勇善戰,定能擒迴漢帝,到時候大好天下,你我共坐之。”
帖木兒聽到此言卻是不滿地道:“此言差矣!此計是我兒出的,攻入中原也是我瓦剌駙馬獻的山海關,一路攻城,都是我們瓦剌部落的人當的先鋒,到了京城,圍困不下,還是我兒阿古找到了密道,才能裏應外合破了京城,你們不過是跟著我們揀了現成便宜,如何還妄想與我瓦剌共治天下?”
也速迭兒謙虛地笑道:“這麽說來,倒也沒錯,”邊緩緩走起來沉思道:“我倒有一計,我的女兒艾比婭,正是花一般的年紀,配給你家阿古王子,封個皇後,不錯吧?”
帖木兒沉思道:“這也不是不可以,隻是阿古已是娶了親,卻是要好生”“合計”兩個字沒有來得及說出來,帖木兒就看到自己胸前多出來一截雪亮的刀尖。他凸起雙眼,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也速迭兒哈哈大笑道:“隻是女婿做皇帝,到底不如我自己做皇帝比較好!”說罷狠狠的將刀攪了一攪,使勁一抽,瓦剌可汗軟軟地倒了下去。
帖木兒的隨從正要抽刀上前,卻是被旁邊的韃靼部落的兵將給拿刀逼住了,也速迭兒冷冷地說道:“棄刀投降,尚有一條生路,負隅頑抗,那便送你們去見真神!”
瓦剌部落的軍士們相互看了看,也隻有棄械舉手求饒。卻看到殿外有人腳步匆匆奔來,致禮道:“大汗!門外有一支黑甲軍殺來,約數千人,十分彪悍,門口守軍抵擋不住!”
也速迭兒愣了下,趕緊讓人吹號角集合整兵準備迎戰。
不料皇宮深遠,分散在各處的兵士們搶紅了眼睛,聽到號角令也仍在想著能多拿一些是一些,深宮又難以縱馬,又有瓦剌各部的聽出不是自己部落的號角聲,置之不理。稀稀拉拉集合十分緩慢,手裏還拿著裝滿金珠玉石的包袱,也速迭兒看得隻覺得氣憤填膺,隻一連斬了幾個遲到的兵士,又名急命各頭目迅速召集本部兵士集合,卻隻稀稀拉拉的迴來了不滿萬人。
瞬間,朱允炆帶領的建章軍先鋒騎兵已是奔騰如雷疾馳而至,當頭的先鋒部隊銳不可當,身後又有盾兵們掩護著弓箭手,弩手射擊,弓箭齊發,矢石如雨,韃子們已經聞風喪膽,他們攻城時的一股銳氣,已是被攻破內宮的勝利喜悅給衝淡,如今忽然發現有此勁旅前來,匆忙迎戰,士氣慘淡,陣型卻是在金水橋附近被殺了個七零八落,直殺過太和門,推到太和殿,短兵相接,血濺宮城。
建章軍中健兒,同仇敵愾,鬥誌昂揚,憑借著堅甲長矛和為國而戰的一股熱血,在短兵相接中拚命衝殺。韃子們卻是秩序大亂,也速迭兒的指揮也得不到貫徹,被建章軍殺了個措手不及,傷亡慘重,隻得在親衛軍的掩護下被迫潰逃出城外,與城外守營的韃子會和。建章軍們沒有乘勝追擊,卻是在宮內百人一組清理宮闈,將還沉浸在搶劫狂歡沒有迎戰的韃子們一一收割清理,宮廷內血流遍野,喊殺震天。
朱允炆帶著兩個親衛直衝向儲秀宮,他接到了劉廌的飛鴿傳說,讓留意阿纖的下落,昭平帝逃出宮居然沒有帶上她,而她有孕在身!他心急如焚,又有一絲憤怒,既然納了她,為什麽沒有好好對她?莫非,莫非那孩子不是皇帝的,被發現了?心頭似乎有熱氣上湧,堵在胸中,他衝進了儲秀宮,一間一間房子的找,在西北角發現一間屋子外有韃子的屍體,他跑過去,一個宮女手持利刃向他劈了過來,他眼疾手快用劍一格,沉聲喝道:“是我!”那宮女正是金霄,看到是朱允炆,眼圈一紅,道:“朱公子,小姐在裏頭。”他心頭一跳,道:“受傷了?”金霄哽咽道:“公子進去便知了。”
他走進去,看到鳳樓持著刀刃守在床邊,劉明舒躺在床上,麵白如紙,唇色慘白,他撲過去喊了一聲:“阿纖!”,心跳幾乎停止,看到劉明舒緩緩睜開眼睛,才唿出一口氣來,她沒死!劉明舒看著他,眼裏先是有喜悅,卻又淚撲簌簌的滾落道:“孩子沒了……”朱允炆緊緊擁著她,帶著失而複得的喜悅道:“沒關係,以後還可以再生,人沒事就好。”劉明舒微笑,又緊緊抱著他道:“我不要迴家,迴去他們會把我送迴皇帝身邊。”
朱允炆用床上的綢被將她包起,道:“我們不迴去。”替她戴上冪離,抱起她出門,交給親衛道:“帶她迴知微莊,不要讓人看到了。”那親衛叉手稱是,接過她,上馬疾馳而去,金霄也騎了另外一匹馬跟隨而去。朱允炆又交代了鳳樓一番話,便自帶著她出來,在儲秀宮放了一把火,找了具宮女的屍體換上貴妃的衣服扔了進去。
才出宮門,便遇到了疾奔而來的劉廌,劉廌身上全是塵沙,發絲混亂,顯是一路未曾休息,累得不輕,鳳樓見到他,便撲上前淚流道:“大少爺,娘娘因打鬥過甚小產,身體虛弱,韃子來圍,又不肯受辱,便自焚而死,奴婢混亂中與娘娘失散,待找迴儲秀宮已是來不及了!”
劉廌自幼與這妹子感情甚好,又是一路馳騁而來,體力已是不支,一聽噩耗,登時兩眼一黑暈了過去,朱允炆嚇得趕緊上去扶住,心下暗暗後悔不該如此急,應當緩緩說出,一番按人中後,劉廌醒過來,放聲大哭道:“怪道祖父說妹子應當遠離宮廷才得安寧,果然如此!可憐我那妹子才年方十八,叫我們心裏如何耐得!”朱允炆隻得做出含淚的樣子不斷勸解。又將他扶迴誠意伯府歇息,誠意伯夫人聽聞噩耗,也是慟哭不已。直讓朱允炆又暗自後悔,隻得勸解說在火場找到的屍體也未必是阿纖的,也許已是逃出去了未可知,到底讓誠意伯夫人和劉廌存了一絲希望,又派人出去四處打聽找尋。
這一日,京城中的百姓們數年後還在津津樂道,被君王所棄,在陷入屠城的恐慌中無助的百姓們,被從天而降的建章軍院將士所救助,手持龍旗,黑衣黑甲,宛如天神,一日之內將韃子驅除出城外,又迅速整編軍隊,收押俘虜,將城門仍存活的士兵、禦林軍、大內侍衛以及京城中的散兵遊勇全數整編起來,堵上了韃子進來的密道,重新將京城城門給關了起來,甕中捉鱉,軍民合作,將城內潛伏著的所有韃子們一一抓住。接連數日,清洗城內,收葬屍體,順天府尹以及未死的六部衙門大臣們也開始出來重新維持秩序,京城總算迴歸了安定。
逃出城的韃靼可汗也速迭兒,收集的殘兵敗將不過數萬,卻又號令不動瓦剌其餘部族,瓦剌其餘部族知道自己可汗被也速迭兒所殺,豈有不決裂之理,而阿古王子又命喪戰鬥中,霎時間瓦剌部族大亂,韃靼部族隻有孤軍作戰,勉強退守宣府。而誠意伯所帶領的平叛大軍,也奪迴了數座城池。
昭平帝和太後逃到南京,與鎮守應天的魏國公、奉國上將軍徐允恭會和,聖駕暫安在南京南京,下旨賜了殉節的常皇後諡號為孝義睿貞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又追封殉國的鄭國公常茂為永安王,鄭國公長子常玦為孝烈將軍。而在聽聞京城被收複,大喜,封收複京城有功的朱允炆為護國大將軍,統領建章軍,朱允炆以父喪情禮未終,固辭不拜,昭平帝又手詔奪情,許其“墨絰從戎”,加封武安伯。朱允炆再拜之後便接受了,從此自帶了建章軍訓練。
大難過後慢慢恢複過來的京城茶館、戲台,處處都在傳說建章軍那日破敵救城的風采,更有玉婠為首的一眾教坊姐妹,親手趕製了黑衣數千套,送至建章軍院犒軍,卻是一時傳為風流佳話,頓時京城百姓,紛紛掀起了給建章軍?/li>
下一頁
上一頁
加入書簽
下一章
上一章
迴目錄
看書評
☆、49劫重後重生
這一切紛亂,在陰暗地下的林萱都不知道,她早就找到了出外的出口,卻隔著牆總聽到唿喝馬蹄聲,生恐戰亂未平,小心翼翼的避了三日,好在包袱裏頭有食物和水,初陽公主雖然醒了,卻又木木呆呆的,林萱十分擔心,好在喂她食物和水還是吃的,隻是目光呆滯,想是嚇著了。
這三日在地下,好在有地下河道,洗刷排泄都可直接衝洗走……然而到第三日上,初陽公主發起熱來,水米不入,林萱著急起來,悄悄地出了外邊看了看,發現出口處是一個僧房的後院淨室,出口處同樣有書櫃遮擋,淨室她抱著初陽悄悄地走出來,走到前殿,發現有幾個和尚在添香剪燭,供食鋪燈,清掃庭院,看到她出現很是吃驚。
林萱抱著初陽無法施禮,隻勉強衝他們笑了笑道:“師傅們好,前幾日戰亂,奴家抱著孩子與家人失散,匆忙間躲了進來,現在也不知道外頭情況如何?”
那幾個和尚聽聞了趕緊合掌念佛道:“真是佛祖庇佑!廣濟寺這裏前幾日被韃子殺掉幹幹淨淨……一個僧人都沒留下……我們也是從戒台寺過來幫忙清掃的,女施主居然能躲過這一劫,顯見是福大命大,佛祖顯靈,阿彌陀佛。”
又告訴了她一番京城的局勢,林萱聽到是朱允炆帶著建章軍打退了韃子,也愣了一下,謝了幾個師傅,那和尚看著她身懷六甲,又抱著個幼兒,趕緊替她接過初陽公主,卻發現懷中的幼女全身火熱,不禁慈悲心起,趕緊替她出外找了個牛車來,又好心指點她道:“現在城裏的醫館都在義診,有太醫院的太醫們在那兒義診,又有免費贈藥,你帶著孩子去那兒看看吧!不要耽誤了孩子。”
林萱感激不盡,便上了牛車,帶著初陽去了一間醫館,看了看說是受驚發熱,開了幾服藥,便讓牛車的人送自己到自己原先叫管家安置的房子地址去了。
一路上她暗暗慶幸之前曾讓林管家置了房子,又擔心那小房子裏頭的家人恐怕不認得自己,又擔心那家人已經被韃子們殺了,忐忑不安的下了車,敲了門。
小小的青漆門開了一條縫,一個中年男子以審慎的目光打量她,發現她身懷六甲又抱著個孩子,估計沒有威脅,便又把門打開了些:“請問,你找誰?”
林萱搜索著記憶,迴憶原來香附遞來消息裏的林管家看守屋子的家人是誰,邊緩緩道:“是吳伯麽?我是林崇舒的女兒。”
吳伯先是一陣愣怔,屋裏頭卻是有聲音跌跌撞撞的跑出來,一個女子推開門,看到她,激動地喊:“小姐!”
正是許久不見的香附,嫩黃裙子玉白襖兒,麵色紅潤,顯是已經恢複健康,她眼圈已是變紅,哽咽道:“奴婢就知道小姐定是福人天相,能逃出來,奴婢想了又想,覺得小姐如果僥幸逃出,能落腳的隻有這一處地方,就來這裏守著。”
邊說邊已經邊將林萱迎入屋內,又躊躇地望向她懷裏的初陽,依稀能看出年幼時的輪廓:“這是……公主?”林萱沒說話,隻示意進屋再說,香附連忙幫忙抱著初陽進屋,發現她在發熱,又趕緊招唿吳嫂煎藥,自己卻是熱淚盈眶,激動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後想起給小姐倒茶,準備飯食,燒下熱水洗浴。
林萱卻是心係初陽公主的病情,直叫先打了涼水來,替她擦拭降溫,豆蔻也來幫忙,又給初陽用針,灌藥,不知不覺鼓搗到了深夜,初陽的熱才漸漸退了,林萱才舒了一口氣,在香附服侍下躺下睡了,卻是許久不曾睡得如此安慰,一覺睡到大中午。
醒起來又去看初陽公主,卻看到初陽公主雖然醒了,眼睛和前日那種呆滯的眼睛不同,似乎有了些神氣,會轉動著看人,卻總是隱藏著驚懼,也總不說話,其他人靠近她便微微躲閃抗拒,卻也不喊叫,雪白的小臉上烏沉沉的眼睛頗是駭人,林萱靠近她,她卻沒有抗拒的神色,林萱試著叫拿了燉的爛爛的肉粥來喂她,她一口一口的吃了,卻仍然不說話。
香附進來,說:“江太醫來了,他一直很關心這邊……要不讓江太醫進來給公主看看?”
林萱點點頭,過了一會兒香附將江太醫領了進來。
江太醫進來便施禮,林萱側過身道:“師兄莫多禮,林萱並不打算再迴宮了,此後隱姓埋名,還望師兄助我。”
江太醫愣了下,又作了個揖道:“林太醫生前,對我曾有救命之恩,昭儀之前又聰慧果決,將我從陷阱裏頭洗清汙名,如今昭儀有命,敢不從之。”
林萱點了點頭道:“這事容後再計,如今先給公主看看病吧。”
他困惑地道:“朕怎麽在這裏,母後,城解圍了?”
徐太後淡淡地道:“我們離開宮城的時候,前邊韃子已經攻破了,情勢危急,蘇大將軍的人前來接應,我們便匆忙離開了。”
昭平帝吃了一驚,德妃卻笑道:“這次臣妾爹爹救駕有功,皇上可不能忘了臣妾爹爹的功勞,一會兒臣妾讓爹爹來拜見皇上。”
昭平帝大驚道:“可是,梓童還在宮裏,還有貴妃……還有那麽多的大臣……”
徐太後冷冷道:“情勢危急,帶不了這麽多人,我們還是一路殺出來的,現在我們先往南京去,我兄長魏國公在那裏鎮守,我們和他會合後,再謀反攻京師。”
昭平帝落淚悲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棄了全城百姓而逃,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徐太後斥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帝王心懷天下,如何能拘泥於一城一池之失?勾踐尚能臥薪藏膽,你如何不能忍一時之辱,謀報仇雪恨?”
昭平帝淚流滿麵,深恨自己無能,卻什麽都做不了。卻聽到車外頭有人厲聲喊:“有追兵!護駕!”他從簾子往外看,卻是看到劉廌身披黑甲,全身血跡,頭發蓬亂,滿臉塵沙,正護在車駕周圍,指揮大內侍衛及兵士迎擊來敵。有流箭急急飛過,“奪奪”得深深地射入車身上,尾羽仍兀自抖動,劉廌麵色一變,喝道:“皇上快放好簾子躲好!”又厲聲喊:“有硬手來了,大家打起精神!”
言罷已是打馬迎擊,對頭一個頭戴貂帽身材雄偉的男子已是持刀砍過來,兩人甫一過招幾個迴合,心下了然,已是發現之前曾對戰過,劉廌冷笑道:“好賊子!原來那夜是你摸進的宮!永平王妃是你殺的吧!且吃我一刀!”
阿古王子桀桀怪笑,厲聲放馬迎了上來,二人又是刀光如月,瞬間已是數十個迴合,劉廌卻是越戰越勇,毫不惜命,阿古王子身上帶傷,又是剛剛取得大捷,大位眼看就在眼前,交手時卻是少了那股悍勇之氣,居然漸漸落了下風,周圍韃子死士見狀不好,便上前圍鬥,卻是被其他大內侍衛上前攔截。三招兩式,劉廌大喝一聲:“殺!”隻見直接從馬上躍起,一招力劈華山,驍勇之氣合著力大無窮直接向阿古王子當頭劈下,阿古王子以刀格之,料不到那力氣奇大,居然抵擋不住,被劉廌直接從頭劈下,連座下馬匹,一道被活生生劈成兩半。
韃子軍隊被這一幕全都給震驚了,劉廌肅然舉起大刀厲聲喝道:“還有誰來送死!”韃子軍人腿軟手顫,其中有人率先勒韁迴馬逃跑,瞬時整個隊伍潰敗散漫,全都死命往迴跑走,眾人正要追趕,劉廌卻是舉手一擺,道:“窮寇莫追,保護皇上重要!”
皇上車駕內,德妃緊緊摟住了涵哥兒,太後閉目不言,手中的佛珠卻撥動飛快。昭平帝屏息聽車外的動靜,隻聽到喝罵聲刀擊聲馬蹄聲不斷。
約半柱香後,外頭漸漸平靜下來,隻聽到整隊的聲音,有人騎馬到了車駕旁道:“臣蘇留叩見皇上,臣等已經擊退來敵,不知太後、皇上等可好?”
德妃麵上已是綻放出笑容,大聲道:“阿爹,我們一切都好。”
徐太後麵上放鬆,道:“蘇將軍護駕有功,有勞了。”
旁邊卻聽到劉廌在問:“貴妃娘娘可好?”
車內一片安靜,昭平帝卻是拉開簾子對劉廌著急道:“阿纖還留在宮裏,也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劉廌大吃一驚,他在宮內守衛,得到命令說護送皇上太後以及嬪妃逃出,便一路護送至此,孰料自己的胞妹居然不在車駕中!距離韃子攻入宮中已是半日有餘了,自己妹子雖然懂些拳腳,卻到底是個女子,更何況,上次已是聽她的侍女說,她已經有孕在身!
他圓睜雙眼大怒道:“我妹子已經有孕在身!皇上如何能棄之不顧!”昭平帝吃驚道:“她有孕了?”,身旁德妃卻已是嬌叱道:“大膽!竟敢犯上!”
昭平帝擺了擺手,劉廌狠狠地瞪了車內眾人一眼,一搖韁繩,已經迴馬往來時的路狂奔而去,隻留下塵沙陣陣。
德妃麵上憎惡不已,道:“真是大膽妄為,竟敢棄聖上於不顧!皇上一定要狠狠治他的罪!”
徐太後卻道:“劉侍衛武功高強,忠心耿耿,這一路平安出來多靠得他,他心係妹子安危一時犯上,皇上寬厚,不用與他計較。”
昭平帝麵上苦笑了一下,心中煎熬不已,阿纖竟然已經懷孕,自己居然將她丟在了亂兵裏!她為何不告訴朕,是了,朕一直在前線督戰,她怎麽會說來分了朕的心神,朕對不起她,昭平帝心亂如麻,唿吸困難。
德妃卻是冷笑道:“懷孕的宮妃又不止她一個,林昭儀不也是留在了宮內,也不知隨皇後一起殉節了沒有,若是沒有,落在韃子手裏可就不清白了。”
徐太後低斥道:“德妃!”
德妃不滿地住了嘴,卻是看到昭平帝緊緊閉上雙眼,牙關緊咬,竟然厥了過去,這才慌了,趕緊扶著昭平帝道:“皇上,皇上。”
車駕趕緊停住了,後頭的車子裏頭出來了方天喜、蘇姑姑以及豆蔻等幾個服侍的宮女,上前來服侍,隻見豆蔻拿出隨身的長針,給昭平帝人中、合穀穴紮了幾針,便看到昭平帝緩緩地醒了過來,看到豆蔻卻又淚流滿麵,想是想到了豆蔻的舊主林萱。
他保不住國,保不住家,有何麵目存於世上!他閉上眼睛,隻想倘若當時和梓童一起以身殉城,倒也罷了,好歹全了自己帝王的麵目。
徐太後也是不滿,她明知自己兒子自幼軟弱,又給腐儒們教得信那些什麽禮義忠信那一套,那些東西,都是給臣下學的,哪裏是帝王之道!為君者,謀算人心,製衡各方,運籌帷幄,殺伐決斷,自己這個兒子,一樣都沒學會,她擔心城破了他必會殉國,隻得早作打算,自己娘家卻是太遠,借助不得,她聯絡了蘇德妃,讓蘇大將軍秘密準備出城,萬一有個什麽意外,則可以最快速度的逃離險境。果然城破了,時間不多,她果斷一碗湯迷暈了昭平帝,將他帶走,本來想將貴妃一起帶出來的,畢竟還要靠誠意伯外邊的軍隊救援,將來倚重甚多,不料德妃這個目光短淺的東西,眼光隻在後宮那一畝三分地裏打轉,忙著爭風吃醋,根本就沒有去通知劉明舒,情勢危急時隻有匆忙殺出京城。
她歎了口氣,看向涵哥兒,涵哥兒年紀還小,卻不慌不忙,滿臉好奇地看著大人,她心想,隻有將這個孫兒好好教養了,昭平帝,國破家亡之時,不思如何重整兵馬,籌謀反攻,卻隻念著那些兒女情長,沉浸在那些不應該有的後悔、傷心、痛心的情緒,大廈將傾,她早知道,這個兒子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就連先帝,他也遠遠及不上。
京城,已是變成了人間地獄,韃子見人就殺,不分男女老弱,阿古王子正整軍要攻打紫禁城,卻禁不住攻打了數日的部將屬下們殺人泄憤,燒殺擄掠,民眾和殘兵們正在奮起抵抗,外城已經陷入巷戰。
忽然,京城北角,一人黑甲黑馬,疾馳如風,四隻鐵蹄踏沙而過,掀起一陣黃風,風平沙落,他持弓勒韁,張弓搭箭,眨眼之間便已是射殺了數名韃子,他振臂一唿,喊道:“建章兒郎們!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隻看到身後已是跟隨來一群黑甲男子,約有數千數目,花炫一馬當先,均紮著黑色頭巾,騎著高頭大馬,疾奔而來,揚著紅龍黑底建章軍旗,齊聲喝道:矢勤矢勇,必信必忠,城存我存,城亡我亡,同心死義,驅除韃虜!瞬間黑衣建章軍已是疾馳進入了京城,猶如一股黑色洪流,衝入韃子軍隊中,見了韃子均便手起刀落斬殺,張弓射箭,矢不虛發。
當頭的男子,正是朱允炆,他驚聞京城城門被破,便疾馳迴了京郊建章軍院,號召起了健兒數千,拉了軍院蓄養的戰馬,一路疾馳如風殺進城內,猶如一把黑色尖刀,刺入韃子軍隊中,韃子軍好不容易攻入城內,又已攻破紫禁城,正沉浸在勝利的狂歡中,已經完全處於無紀律的狀態中,正分散成小隊劫掠,搶占勝利品,卻不料這支隊伍,強將精兵,高頭大馬,人人弓馬嫻熟,猶如黑色死神一般一路收割韃子人頭而來,又不斷有勇武的民眾,尾隨著他們,加入了他們的隊伍,與韃虜們展開了殊死搏鬥。
作者有話要說:我想說的是,許多我們所知道的英雄,其私生活和感情生活,在女子的角度看來都是十分不堪、猥瑣的,然而在男權社會看來,他們不過是風流多情而已……一些小瑕疵……
37章已經替換為林崇舒的番外,是免費章節,請大家有空去看。
首頁月榜近在遲尺,卻老是摸不到邊~~今天加上已經更新的林崇舒的番外,已經是第四更!入v五天,更了接近5萬字!看在我這樣努力的份兒上,求收專欄呀~~~就吃虧在專欄收藏低了呀,
☆、48建章健兒
京城各高門大戶,民眾百姓,本來屬於無組織的巷戰,各自為戰中,卻不斷地聽到京城各條主要街道上有百人一組的騎兵隊伍,黑甲黑巾,雄壯威武,手持龍旗,一路誅殺小股韃子遊兵,一邊喊著城存我存,城亡我亡,同心死義,驅除韃虜的口號,便不斷的加入到他們,短短半日,已經籌集民眾兵勇數萬人,在朱允炆一聲令下:“擒賊擒王!先將韃子們的首領殺了再說!”數萬人在黑甲騎兵的帶領下,衝向了紫禁城。
紫禁城裏,正沉浸在勝利喜悅的瓦剌可汗帖木兒,與韃靼可汗也速迭兒立在正大光明牌匾下,卻始終沒等到俘虜大漢皇帝的消息,隻接到了坤寧宮皇後與嬪妃宮女數百人已經服毒自盡的消息。
皇宮裏還在到處搜索,卻隻是找到一些零星躲閃的小太監和宮女,問他們皇帝去哪裏了,隻是一問三不知。很快又傳來說有一支隊伍從神武門殺走,侍衛悍勇,攔截不住,已是出了城去,阿古王子親率兵馬已去追趕的消息。
帖木兒惱怒道:“漢人如此狡猾,若是擒到那皇帝,非要千刀萬剮才能解我心頭之恨!” 也速迭兒微笑道:“聽聞阿古王子驍勇善戰,定能擒迴漢帝,到時候大好天下,你我共坐之。”
帖木兒聽到此言卻是不滿地道:“此言差矣!此計是我兒出的,攻入中原也是我瓦剌駙馬獻的山海關,一路攻城,都是我們瓦剌部落的人當的先鋒,到了京城,圍困不下,還是我兒阿古找到了密道,才能裏應外合破了京城,你們不過是跟著我們揀了現成便宜,如何還妄想與我瓦剌共治天下?”
也速迭兒謙虛地笑道:“這麽說來,倒也沒錯,”邊緩緩走起來沉思道:“我倒有一計,我的女兒艾比婭,正是花一般的年紀,配給你家阿古王子,封個皇後,不錯吧?”
帖木兒沉思道:“這也不是不可以,隻是阿古已是娶了親,卻是要好生”“合計”兩個字沒有來得及說出來,帖木兒就看到自己胸前多出來一截雪亮的刀尖。他凸起雙眼,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也速迭兒哈哈大笑道:“隻是女婿做皇帝,到底不如我自己做皇帝比較好!”說罷狠狠的將刀攪了一攪,使勁一抽,瓦剌可汗軟軟地倒了下去。
帖木兒的隨從正要抽刀上前,卻是被旁邊的韃靼部落的兵將給拿刀逼住了,也速迭兒冷冷地說道:“棄刀投降,尚有一條生路,負隅頑抗,那便送你們去見真神!”
瓦剌部落的軍士們相互看了看,也隻有棄械舉手求饒。卻看到殿外有人腳步匆匆奔來,致禮道:“大汗!門外有一支黑甲軍殺來,約數千人,十分彪悍,門口守軍抵擋不住!”
也速迭兒愣了下,趕緊讓人吹號角集合整兵準備迎戰。
不料皇宮深遠,分散在各處的兵士們搶紅了眼睛,聽到號角令也仍在想著能多拿一些是一些,深宮又難以縱馬,又有瓦剌各部的聽出不是自己部落的號角聲,置之不理。稀稀拉拉集合十分緩慢,手裏還拿著裝滿金珠玉石的包袱,也速迭兒看得隻覺得氣憤填膺,隻一連斬了幾個遲到的兵士,又名急命各頭目迅速召集本部兵士集合,卻隻稀稀拉拉的迴來了不滿萬人。
瞬間,朱允炆帶領的建章軍先鋒騎兵已是奔騰如雷疾馳而至,當頭的先鋒部隊銳不可當,身後又有盾兵們掩護著弓箭手,弩手射擊,弓箭齊發,矢石如雨,韃子們已經聞風喪膽,他們攻城時的一股銳氣,已是被攻破內宮的勝利喜悅給衝淡,如今忽然發現有此勁旅前來,匆忙迎戰,士氣慘淡,陣型卻是在金水橋附近被殺了個七零八落,直殺過太和門,推到太和殿,短兵相接,血濺宮城。
建章軍中健兒,同仇敵愾,鬥誌昂揚,憑借著堅甲長矛和為國而戰的一股熱血,在短兵相接中拚命衝殺。韃子們卻是秩序大亂,也速迭兒的指揮也得不到貫徹,被建章軍殺了個措手不及,傷亡慘重,隻得在親衛軍的掩護下被迫潰逃出城外,與城外守營的韃子會和。建章軍們沒有乘勝追擊,卻是在宮內百人一組清理宮闈,將還沉浸在搶劫狂歡沒有迎戰的韃子們一一收割清理,宮廷內血流遍野,喊殺震天。
朱允炆帶著兩個親衛直衝向儲秀宮,他接到了劉廌的飛鴿傳說,讓留意阿纖的下落,昭平帝逃出宮居然沒有帶上她,而她有孕在身!他心急如焚,又有一絲憤怒,既然納了她,為什麽沒有好好對她?莫非,莫非那孩子不是皇帝的,被發現了?心頭似乎有熱氣上湧,堵在胸中,他衝進了儲秀宮,一間一間房子的找,在西北角發現一間屋子外有韃子的屍體,他跑過去,一個宮女手持利刃向他劈了過來,他眼疾手快用劍一格,沉聲喝道:“是我!”那宮女正是金霄,看到是朱允炆,眼圈一紅,道:“朱公子,小姐在裏頭。”他心頭一跳,道:“受傷了?”金霄哽咽道:“公子進去便知了。”
他走進去,看到鳳樓持著刀刃守在床邊,劉明舒躺在床上,麵白如紙,唇色慘白,他撲過去喊了一聲:“阿纖!”,心跳幾乎停止,看到劉明舒緩緩睜開眼睛,才唿出一口氣來,她沒死!劉明舒看著他,眼裏先是有喜悅,卻又淚撲簌簌的滾落道:“孩子沒了……”朱允炆緊緊擁著她,帶著失而複得的喜悅道:“沒關係,以後還可以再生,人沒事就好。”劉明舒微笑,又緊緊抱著他道:“我不要迴家,迴去他們會把我送迴皇帝身邊。”
朱允炆用床上的綢被將她包起,道:“我們不迴去。”替她戴上冪離,抱起她出門,交給親衛道:“帶她迴知微莊,不要讓人看到了。”那親衛叉手稱是,接過她,上馬疾馳而去,金霄也騎了另外一匹馬跟隨而去。朱允炆又交代了鳳樓一番話,便自帶著她出來,在儲秀宮放了一把火,找了具宮女的屍體換上貴妃的衣服扔了進去。
才出宮門,便遇到了疾奔而來的劉廌,劉廌身上全是塵沙,發絲混亂,顯是一路未曾休息,累得不輕,鳳樓見到他,便撲上前淚流道:“大少爺,娘娘因打鬥過甚小產,身體虛弱,韃子來圍,又不肯受辱,便自焚而死,奴婢混亂中與娘娘失散,待找迴儲秀宮已是來不及了!”
劉廌自幼與這妹子感情甚好,又是一路馳騁而來,體力已是不支,一聽噩耗,登時兩眼一黑暈了過去,朱允炆嚇得趕緊上去扶住,心下暗暗後悔不該如此急,應當緩緩說出,一番按人中後,劉廌醒過來,放聲大哭道:“怪道祖父說妹子應當遠離宮廷才得安寧,果然如此!可憐我那妹子才年方十八,叫我們心裏如何耐得!”朱允炆隻得做出含淚的樣子不斷勸解。又將他扶迴誠意伯府歇息,誠意伯夫人聽聞噩耗,也是慟哭不已。直讓朱允炆又暗自後悔,隻得勸解說在火場找到的屍體也未必是阿纖的,也許已是逃出去了未可知,到底讓誠意伯夫人和劉廌存了一絲希望,又派人出去四處打聽找尋。
這一日,京城中的百姓們數年後還在津津樂道,被君王所棄,在陷入屠城的恐慌中無助的百姓們,被從天而降的建章軍院將士所救助,手持龍旗,黑衣黑甲,宛如天神,一日之內將韃子驅除出城外,又迅速整編軍隊,收押俘虜,將城門仍存活的士兵、禦林軍、大內侍衛以及京城中的散兵遊勇全數整編起來,堵上了韃子進來的密道,重新將京城城門給關了起來,甕中捉鱉,軍民合作,將城內潛伏著的所有韃子們一一抓住。接連數日,清洗城內,收葬屍體,順天府尹以及未死的六部衙門大臣們也開始出來重新維持秩序,京城總算迴歸了安定。
逃出城的韃靼可汗也速迭兒,收集的殘兵敗將不過數萬,卻又號令不動瓦剌其餘部族,瓦剌其餘部族知道自己可汗被也速迭兒所殺,豈有不決裂之理,而阿古王子又命喪戰鬥中,霎時間瓦剌部族大亂,韃靼部族隻有孤軍作戰,勉強退守宣府。而誠意伯所帶領的平叛大軍,也奪迴了數座城池。
昭平帝和太後逃到南京,與鎮守應天的魏國公、奉國上將軍徐允恭會和,聖駕暫安在南京南京,下旨賜了殉節的常皇後諡號為孝義睿貞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又追封殉國的鄭國公常茂為永安王,鄭國公長子常玦為孝烈將軍。而在聽聞京城被收複,大喜,封收複京城有功的朱允炆為護國大將軍,統領建章軍,朱允炆以父喪情禮未終,固辭不拜,昭平帝又手詔奪情,許其“墨絰從戎”,加封武安伯。朱允炆再拜之後便接受了,從此自帶了建章軍訓練。
大難過後慢慢恢複過來的京城茶館、戲台,處處都在傳說建章軍那日破敵救城的風采,更有玉婠為首的一眾教坊姐妹,親手趕製了黑衣數千套,送至建章軍院犒軍,卻是一時傳為風流佳話,頓時京城百姓,紛紛掀起了給建章軍?/li>
下一頁
上一頁
加入書簽
下一章
上一章
迴目錄
看書評
☆、49劫重後重生
這一切紛亂,在陰暗地下的林萱都不知道,她早就找到了出外的出口,卻隔著牆總聽到唿喝馬蹄聲,生恐戰亂未平,小心翼翼的避了三日,好在包袱裏頭有食物和水,初陽公主雖然醒了,卻又木木呆呆的,林萱十分擔心,好在喂她食物和水還是吃的,隻是目光呆滯,想是嚇著了。
這三日在地下,好在有地下河道,洗刷排泄都可直接衝洗走……然而到第三日上,初陽公主發起熱來,水米不入,林萱著急起來,悄悄地出了外邊看了看,發現出口處是一個僧房的後院淨室,出口處同樣有書櫃遮擋,淨室她抱著初陽悄悄地走出來,走到前殿,發現有幾個和尚在添香剪燭,供食鋪燈,清掃庭院,看到她出現很是吃驚。
林萱抱著初陽無法施禮,隻勉強衝他們笑了笑道:“師傅們好,前幾日戰亂,奴家抱著孩子與家人失散,匆忙間躲了進來,現在也不知道外頭情況如何?”
那幾個和尚聽聞了趕緊合掌念佛道:“真是佛祖庇佑!廣濟寺這裏前幾日被韃子殺掉幹幹淨淨……一個僧人都沒留下……我們也是從戒台寺過來幫忙清掃的,女施主居然能躲過這一劫,顯見是福大命大,佛祖顯靈,阿彌陀佛。”
又告訴了她一番京城的局勢,林萱聽到是朱允炆帶著建章軍打退了韃子,也愣了一下,謝了幾個師傅,那和尚看著她身懷六甲,又抱著個幼兒,趕緊替她接過初陽公主,卻發現懷中的幼女全身火熱,不禁慈悲心起,趕緊替她出外找了個牛車來,又好心指點她道:“現在城裏的醫館都在義診,有太醫院的太醫們在那兒義診,又有免費贈藥,你帶著孩子去那兒看看吧!不要耽誤了孩子。”
林萱感激不盡,便上了牛車,帶著初陽去了一間醫館,看了看說是受驚發熱,開了幾服藥,便讓牛車的人送自己到自己原先叫管家安置的房子地址去了。
一路上她暗暗慶幸之前曾讓林管家置了房子,又擔心那小房子裏頭的家人恐怕不認得自己,又擔心那家人已經被韃子們殺了,忐忑不安的下了車,敲了門。
小小的青漆門開了一條縫,一個中年男子以審慎的目光打量她,發現她身懷六甲又抱著個孩子,估計沒有威脅,便又把門打開了些:“請問,你找誰?”
林萱搜索著記憶,迴憶原來香附遞來消息裏的林管家看守屋子的家人是誰,邊緩緩道:“是吳伯麽?我是林崇舒的女兒。”
吳伯先是一陣愣怔,屋裏頭卻是有聲音跌跌撞撞的跑出來,一個女子推開門,看到她,激動地喊:“小姐!”
正是許久不見的香附,嫩黃裙子玉白襖兒,麵色紅潤,顯是已經恢複健康,她眼圈已是變紅,哽咽道:“奴婢就知道小姐定是福人天相,能逃出來,奴婢想了又想,覺得小姐如果僥幸逃出,能落腳的隻有這一處地方,就來這裏守著。”
邊說邊已經邊將林萱迎入屋內,又躊躇地望向她懷裏的初陽,依稀能看出年幼時的輪廓:“這是……公主?”林萱沒說話,隻示意進屋再說,香附連忙幫忙抱著初陽進屋,發現她在發熱,又趕緊招唿吳嫂煎藥,自己卻是熱淚盈眶,激動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後想起給小姐倒茶,準備飯食,燒下熱水洗浴。
林萱卻是心係初陽公主的病情,直叫先打了涼水來,替她擦拭降溫,豆蔻也來幫忙,又給初陽用針,灌藥,不知不覺鼓搗到了深夜,初陽的熱才漸漸退了,林萱才舒了一口氣,在香附服侍下躺下睡了,卻是許久不曾睡得如此安慰,一覺睡到大中午。
醒起來又去看初陽公主,卻看到初陽公主雖然醒了,眼睛和前日那種呆滯的眼睛不同,似乎有了些神氣,會轉動著看人,卻總是隱藏著驚懼,也總不說話,其他人靠近她便微微躲閃抗拒,卻也不喊叫,雪白的小臉上烏沉沉的眼睛頗是駭人,林萱靠近她,她卻沒有抗拒的神色,林萱試著叫拿了燉的爛爛的肉粥來喂她,她一口一口的吃了,卻仍然不說話。
香附進來,說:“江太醫來了,他一直很關心這邊……要不讓江太醫進來給公主看看?”
林萱點點頭,過了一會兒香附將江太醫領了進來。
江太醫進來便施禮,林萱側過身道:“師兄莫多禮,林萱並不打算再迴宮了,此後隱姓埋名,還望師兄助我。”
江太醫愣了下,又作了個揖道:“林太醫生前,對我曾有救命之恩,昭儀之前又聰慧果決,將我從陷阱裏頭洗清汙名,如今昭儀有命,敢不從之。”
林萱點了點頭道:“這事容後再計,如今先給公主看看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