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往上一看,卻看到一男子在二樓,倚著窗往下望,看到他抬頭,欣然舉杯,他也笑了,擁了下永平王妃,低聲道:“是軍院的舊識,我們上去吧。”
永平王妃惴惴不安地和他上了二樓,進了包廂,果然十分寬敞,窗邊那男子已是迎了上來,和陳梓擁抱大笑,陳梓和他見禮後,讓永平王妃見過了他們,又一一介紹給她座中人,窗邊男子高大俊朗,三十餘歲,正是鄭國公長子常玦,另一淺藍袍子,細眼薄唇,年紀尚幼的是他的幼弟常玥,一位豐姿灑落,貌如好女的,是東丘郡候之長子花鉉,一名高大魁梧,皮膚黝黑的,乃是誠意伯長子劉廌,座中還有著三位女眷,一位年級較長,衣著簡樸低調的是常玦的夫人,一位雅致清麗,穿著一身嫩黃襦裙,清秀絕俗,卻是花鉉的胞妹花蘅,另外一位黛眉粉頰、風貌閑麗,正是玉婠玉九娘,均友善地對著永平王妃笑。
永平王妃一見丈夫的這幾位朋友,都頗為不凡,女眷們又都對她十分和氣,漸漸也放鬆了下來,陳梓又坐在她旁邊,替她布菜剝蝦,全不懼幾個舊識同學擠眉弄眼的笑話他。永平王妃倒是羞赧起來,隻低低地說:“我自己來。”
一旁玉九娘看她麵色緋紅,知她害羞,便笑道:“奴家來給大家唱一曲吧。”便站了起來,又笑道:“可惜狀元公守喪在家,卻是沒人伴奏了,隻得奴家自彈自唱。”
常玥撇撇嘴道:“就隻記得朱允炆,座中哪個不識得一些樂理,偏就他一個配給你伴奏麽。”
花鉉打開扇子笑道:“要配九娘那嗓子,豈是識的一些樂理就好的,自然得是天籟之樂才可了。”
玉九娘微微笑,抱了胡琴立於筵前,轉袖調弦,纖手斜拈,輕敲慢按,便放聲歌了起來,歌喉嘹亮,聲清韻和,果然十分好嗓子,快意樓下邊大堂內聽到歌聲,都有人大聲喝彩,永平王妃不禁聽住了。
陳梓卻低聲問常玦道:“允炆果然丁憂了?”
常玦點頭道:“可惜了他一番前程,隻怕以後起複難,他又分了家,我姑母深為忌恨他,之前他生母,給我姑母下了不少絆子……我父親終究不好照顧他,不過聽說魏國公徐家待他不錯。”
陳梓點頭道:“我在封地都聽說了他上的折子,正是切中要害,隻是得罪人太多了。”
常玦點頭道:“今上重文輕武,可惜允炆專門走了文舉的路子,來興武之一道,隻怕行不通了。”
陳梓笑道:“仁厚也有仁厚的好,百姓正合休養生息——若是個酷烈好武的,隻怕我現在已是不能在此和你們飲酒了。”
常玦看他笑得眉目舒展,知他心情舒暢,也笑道:“知道你快抱兒子了,得瑟成這樣,老太妃知道了吧?”
陳梓看了一眼正和一旁聽花蘅、常少夫人說的開心的永平王妃,心滿意足地笑道:“早給她捎了信,明天就能見到了——聽說你也隻有兩女,可別讓我後來居上,比你還先有兒子,嘿嘿。”
常玦笑道:“女大三抱金磚,我幼女目前快要滿三歲了,不如和你定個娃娃親。”
陳梓撇嘴道:“算了吧,你家的女兒,那多半今後也是要入宮的,還是別來我這裏吃我這份苦了,更何況聯姻重臣,又要白白受一番猜忌,我如今隻想好好過我的小日子,可不想再起什麽波瀾了。”
常玦知他自高祖去世後日子就頗為難過,到底終於有了個妻子,又即將產子,總算順遂了些,便大笑著給他倒酒滿上。
舊友相逢,他們直飲到人定才散了,陳梓自攜了王妃迴了居住的下處。陳梓先出外安排一些明日祝壽的事宜以後迴了睡房,卻是才進二門便聽到一聲驚叫。
他大驚,衝進去,看到永平王妃掩著肚子縮在床邊,地上躺著兩個丫鬟看不出生死,窗邊,站著一個身材魁梧雄偉,麵上修髯如戟,雙目如電的男子,看到陳梓進來,目帶嘲諷道:“原來是妹夫來了,怎麽,也不請我喝杯酒麽?”
永平王妃已是癱軟在地,麵色蒼白,鼓起勇氣道:“大兄……”
那男子冷笑道:“你母親為你不知所蹤,終日淚流,已是病了,你卻在此安樂度日,富貴榮華,不思還鄉。”言罷,雙眼又在她隆起的腹部上徘徊一番,永平王妃彷如被鷹鷲盯上一般,雙手遮掩著肚子,瑟縮起來。
陳梓揮了揮手,讓身後剛趕來的侍衛退後,拱手笑道:“原來是舅兄來了,如何不提前通報一聲,婦人膽小,舅兄還請到前麵喝茶敘話。”
那男子上下打量他一番,道:“果然是與大位擦肩而過的人,氣度果然不同,請吧!我們之間是有些事情好好敘敘。”言罷瞥了永平王妃一眼,昂然先走出門外,對門外持著刀槍的侍衛毫無躲閃之意,陳梓揮了揮手讓他們退下,目光安撫了下王妃,便舉手讓著那男子往花廳走去。
花廳裏,陳梓已是屏退眾人,親自斟茶於對方男子,笑道:“不知舅兄來京城可是為了太後壽誕出使?”那男子一口飲盡杯中茶水,道:“不必假惺惺叫我什麽舅兄,你們無媒無聘私奔而走,我們草原中人,雖沒有你們所謂禮儀之邦的講究,卻也不齒於她這種行徑,你便喚我阿古王子行了。”
陳梓麵色微變,笑道:“原是梓行事不當,舅兄切莫放在心懷,不知舅兄今日來此有何貴幹?”
阿古王子冷笑了一番,道:“自然不是來和你敘什麽情誼的了,我們瓦剌人沒你們那些彎彎拐,長話短說,父汗知你們小皇帝軟弱無能,王爺原是有雄才大略的,卻不知為何沒有登上大位,多方遭打壓猜疑,如今我妹子既然腹中已是有了你的骨肉,父汗遣我來,則是通告於王爺,我們瓦剌三部,願出兵力,欲與王爺協謀同力,並取中原,擁你為帝,將來定了我妹子為後,嫡子為太子,則瓦剌與大漢世代友好,富貴共之,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陳梓麵色微變,笑道:“舅兄想是找錯人了,今上寬厚仁慈,四邦安定,本王忠心耿耿,忠於皇上,如今隻想一心一意的和王妃好好過日子,絕無一絲異心,還請舅兄海涵,如有大誌,還請另找旁人。”
阿古王子聽罷,上下掃視他一眼,陳梓彷如被餓狼盯住一般,背後一涼,正全身戒備,防他出手之時,他卻哈哈一笑,道:“漢人有句話,買賣不成仁義在,王爺什麽時候改了心思,再聯絡小王我也不遲!今日先告辭了,王爺處境艱難,為免嫌疑,不必相送了!”
說罷便立起一拱手便昂然出了花廳門,卻是從院牆翻了出去,身手利落,似是全不被那魁梧身軀所累。
陳梓看著他走,已是覺得汗透重衣,趕緊到後頭去看王妃不提。兩個丫鬟隻是昏迷過去,倒無大礙,倒是永平王妃吃了一嚇,似是身體不舒服,見他來了隻是淚水漣漣道:“大兄在家鄉,悍勇暴虐,略有違逆,便拔刀相向,奴婢被他打死打傷的不計其數,父汗隻說他有王者之勇,如今找到我們,隻怕不妙,還有母妃,也不知道母妃病得怎麽樣了,都是我的不是……”
陳梓加意撫慰,隻道適才與舅兄相談甚歡,嶽母身體並無大礙,嶽父與舅兄都已知道她和他在一起,已是不怪罪於她了。一番溫存安慰,才讓她安了心,服了安神的藥便沉沉睡去。陳梓確是心頭湧起濃重陰影,瓦剌阿古王子陰狠狡詐,悍勇暴虐之名他如何不知,對這個庶出的妹子會有多少感情,如今為了和他聯盟也許尚未翻臉,卻不知遭了拒絕以後,會做出什麽事情來。
他輕輕撫摸王妃隆起的肚子,他自幼聰慧,父皇寵愛,見過多少高門貴女,卻都是一個模子製出來的,他一直不肯娶,高祖也由著他,他甚至以為自己可能會是未來的皇帝,結果父皇卻把他遠遠的打發到了永安府就藩,立了二哥為太子。他不滿過,放浪過,然而父皇駕崩了,二哥登基後雖然對他還好,卻到底還是有些猜疑的吧,不然也不會將母妃留在宮裏,他知道是防著他。
他隻好放縱自己,沉迷酒色遊獵,年近四十才遇到一生所愛,溫柔,單純,善良的草原之花,和母親一樣,純善而對任何人都沒有防備,他不假思索的把她帶了迴中原,假托為藩屬官員的女兒,封了王妃,如今他們的孩子已快出生,半生坎坷才有此幸福的開端,他決不能讓任何人破壞他的幸福生活。
精心布置了宅院的護衛以及明日進宮賀壽的護衛,他又命人請了頂尖的建章女院出身的兩個女衛來扮成王妃的貼身丫鬟,陪著王妃明日入宮,再三叮囑王妃吃的用的,一概萬分小心,和王妃也要形影不離,一定要確保王妃和肚子裏頭的胎兒安安穩穩,萬無一失。
☆、43朵雅公主
次日一大早,永平王妃早早便被叫起,按品大妝後,兩個女衛緊緊跟著她,乘車入宮。
宮中已是張燈結彩,各方誥命、嬪妃已是都聚集到了慈寧宮,給徐太後賀壽。永平王妃先去叩拜了太後和皇後,太後銳利的目光打量了她一眼,沒說什麽,隻揮手下去了,常皇後倒是和藹可親,吩咐她起來後又賜了座,說了幾句便讓女官帶她到後頭長春宮去見闍老太妃。
闍老太妃比她想象的要年輕許多,看上去不過是四十多歲的樣子,陳梓有點像她,保養得很好,可以想見年輕的時候是如何風華絕代,永平王妃看她激動的扶她起來,然後眼圈就紅了的樣子,也不禁把心裏緊張的情緒去了幾分。老太妃扶著她坐下,問長問短,又是問她用過早膳沒,又是拿出好些珠寶來賞她,她看出那些式樣雖然舊,卻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哪裏敢收,隻是推卻,卻到底是推不掉收下了。
一時女官也來傳報,永平王來請安,老太妃激動地叫請進,陳梓才進來還沒施禮,老太妃已是上前摟著他哭了起來,陳梓也眼圈紅了,仍強忍激動一絲不苟的行了禮後,坐下來談了些寒溫,大概隻坐了一刻鍾,便有太監進來催促時辰到了,老太妃又是一番淚垂後,陳梓才跪別出外朝,臨走時和永平王妃道:“好好陪著母妃,晚上宴席散了我來接你。”永平王妃柔順地點了點頭,老太妃確實被他們之間的柔情蜜語給感染得笑了起來,陳梓才依依不舍的去了。
老太妃又怕永平王妃太累,牽著她的手到後頭去歇息,永平王妃經了她這一番嘮嘮叨叨,前一日被大哥發現的驚懼也漸漸散去,也放鬆地說一些陳梓的趣事,老太妃聽得特別認真。永平王妃不由的心酸,便又細細地說起來。
另一頭儲秀宮,劉明舒正急得心裏火燒,她早已將那密道的地圖密密縫進了個腰帶裏頭,卷了起來,直等著大哥進宮當值便可讓他轉給朱允炆。但是大哥的班不負責她這一塊,她一直沒找到機會,今日太後壽誕,為了加強警衛,禦前侍衛幾乎全都進了宮當值警戒,她一早便讓金霄出去打探大哥什麽時候當值,金霄卻是去了半晌都沒迴來。她不得不自帶著鳳樓先去慈寧宮賀壽去了。
辰時,徐太後身著隆重朝服從前朝接受百官、使臣的朝賀迴來,昭平帝一路送她迴了慈寧宮,又在慈寧宮正殿,由帝後率著眾妃嬪、命婦向太後行恭賀禮,之後又一一敬獻壽禮。
之後便在慈寧宮後殿開了戲台子,太後換了朝服後,便帶著宮中嬪妃和命婦們在後殿看戲。
後殿花團錦簇,張燈結彩,戲台子上戲舞百技並作,十分熱鬧。徐太後坐在正中央,頭發綰成如意結,上插九尾金鳳,華服盛裝,神情很是振奮,身旁摟著初陽公主和皇長子陳涵,正笑著給他們解說台上的百戲。皇後和蘇德妃湊趣的坐在一旁搭話,劉明舒則心不在焉地一個人坐著,林萱倒是饒有興致的在人堆裏頭看著戲台子上的百戲,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古代的雜技,十分好奇。
永平王妃被闍老太妃牽著手在殿裏一一介紹相熟的王妃、命婦,安寧王妃牽著她的手笑道:“可是見著了,老太妃自月初就開始每天的念叨個不停,果然是個好模樣,這樣才配得上永定王爺的美姿儀。”
永平王妃隻是羞赧地笑著。
卻聽到一時有女官來報:“韃靼部落艾比婭公主前來給太後賀壽。”
徐太後笑道:“宣。”對於能享受被高祖驅逐出中原的韃虜們的跪拜,徐太後還是頗為喜歡這種感覺。於是便和身旁皇長子陳涵說道:“涵哥兒,一會兒有韃靼女子來,你有沒有見過啊?”涵哥兒吸著手指頭,困惑地重複:“達達。”
一旁初陽公主十分好奇問道:“韃靼女子?”徐太後笑著撫摸她道:“公主可要看看別國的公主長什麽樣子。”初陽瞪圓了雙眼往下看去。
林萱在下邊聽到也是很好奇,也往入口處看去。
隻見一名女子身姿窈窕,穿著白色團衫,直領左衽,下穿紫色繡金枝花紋百褶裙,靴頭尖翹,外套著對襟彩領、前齊拂地的百花繡金褙子,耳垂長長的金珠耳環,烏黑卷曲的頭發編成密集的小辮子散在背上,發上飾著白色貂毛,手上脖上均帶著金玉瓔珞,上來拜見後卻是以漢話流利地道:“韃靼部落艾比婭見過太後娘娘,祝太後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清脆悅耳的嗓音倒吸引了殿中所有人的注意力,一張晶瑩雪白的臉上眉目豔麗,倒是十分漂亮的小姑娘。
永平王妃一眼便看到了艾比婭公主,麵色瞬間變得蒼白,趕緊垂下頭,將身體往闍老太妃身後躲去,禁不住微微發抖起來,闍老太妃正握著她的手,感覺到她手心變涼,抬頭看她麵色蒼白,不禁道:“你是怎麽了?不舒服?”旁邊安寧王妃本看著那韃靼公主,轉過頭看到她麵色白如紙,也不禁擔心道:“想是累著了,不如下去休息吧。”永平王妃低聲道:“莫要影響了別人,我們悄悄地走吧。”老太妃點點頭道:“我陪你下去。”便立起身來,永平王妃站起來低著頭正要離開,卻聽到了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朵雅公主?”
她如遭雷擊,想要裝作沒聽到,低著頭,艾比婭公主卻不依不饒地向她這個方向走了幾步大聲說道:“朵雅公主既是到了怎麽也不和妹妹說說話便要走?”
霎時間全場目光皆看向永平王妃。
永平王妃麵如金紙,勉強笑道:“這位公主我不認識你,你是不是認錯人了?”
艾比婭公主聲如銀鈴,大聲笑道:“瓦剌可汗最寵愛的女兒,草原上最美麗的花兒朵雅公主,誰會認錯呢?”
全場各種議論聲起,各種狐疑的目光在打量著永平王妃,交頭接耳,徐太後陰沉的眼睛也望了過來,沒有出言阻止艾比婭算是失禮的笑聲。
永平王妃的手更冰涼,老太妃感覺到她的手在微微顫抖,便緊緊握住她的手,卻不知如何是好,望向身邊的安寧王妃,安寧王妃喝道:“你是哪裏來的奸細在此挑撥離間,這明明是我大漢朝永平王妃,王府貴眷,豈容你信口汙蔑!”
艾比婭公主麵露詫異道:“我乃韃靼部落大汗之女艾比婭,入宮時已經你們的人驗明正身,如何是奸細?這位夫人雖然身穿漢裝,卻明明是瓦剌部落可汗的女兒,草原上誰人不知?”
又狐疑地上下打量了一番,道:“什麽時候,瓦剌部落與大漢皇室結了姻親我們韃靼部落不知道?”
話音才落,安寧王妃和闍老太妃齊齊色變,徐太後終於開口道:“哀家記得,宗正寺報上來永平王妃,是永平府都督於顯的女兒於氏。艾比婭公主,你想是認錯了人。”
艾比婭公主麵上卻露出一副委屈的樣子道:“草原中人,有什麽說什麽,我張弓便能射穿高空上的飛鷹的雙目,卻如何認不出自幼就見過的朵雅公主的麵容?太後如若不信,可以召瓦剌部落阿古王子來認一認,他是瓦剌部落過來賀壽的使節,就在前朝!”
徐太後銳利的眼神在永平王妃、安寧王妃、老太妃麵上緩緩掃過,冷冷道:“事關宗室親眷,宣瓦剌部落阿古王子來一認吧。”
永平王妃始終垂著眼睛,微微顫抖的身體卻暴露了她心情的緊張,老太妃不安地握緊了她的手,鼓起勇氣道:“王妃有孕在身,有點不舒服,待遲些再說吧,再說又是外男,如何憑一麵之詞便讓外男貿然見到宗室親眷。”
艾比婭公主卻哧的一笑道:“我們草原女兒,可沒你們這麽扭扭捏捏,自幼騎得了馬張得開弓,草原上哪裏沒去過,見見外男算什麽……”又對著永平王妃道:“是不是?朵雅姐姐?您自幼美名遠播,每次賽馬會多少男子為了你要爭奪第一的彩頭獻給朵雅公主——卻料不到讓大漢的王爺抱得美人歸,想來那王爺也是雄才大略,英雄人物了。”言語中,竟是完全已將永平王妃當成朵雅公主。
永平王妃低著頭什麽都不說,艾比婭公主自幼就處處和她作對,每次兩部落有什麽活動,她一定變著法子要壓過她的光彩,她穿紅,她也一定要穿紅,還必得料子上壓過她,現在會這麽熱切的上來和她敘什麽舊情,沒有陰謀才怪,現在隻希望大兄能裝作不認識她了,也不知道昨天陳梓說的大兄和可汗已經原諒她是真還是假,她倒不是怕死,她隻怕連累了陳梓,還有……肚子裏麵的孩子。
頃刻,阿古王子已被帶到,上前施禮,徐太後問:“阿古王子,艾比婭公主指認我們的永平王妃是你們瓦剌部落的朵雅公主,你也來認認,是也不是?”
阿古王子抬頭看了一眼又低頭避嫌,拱手道:“啟稟太後娘娘,我妹子朵雅公主已於一年前病逝了,父汗痛惜不已,這事瓦剌部落的人盡都知道,您隨便問問就清楚了,至於這位夫人,相貌確有些相似,但氣質不類我瓦剌兒女,太後娘娘明鑒。”
話音才落,艾比婭公主就大怒道:“阿古王子你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你敢對著草原上的真神起誓麽?還是……”她忽然冷笑道:“私底下和永平王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所以嫁個公主還偷偷摸摸的?”
這話太過於誅心,阿古王子與老太妃盡皆色變,阿古王子拱手彎腰向太後道:“實情確是如此,我妹子朵雅公主病死,我是親眼所見,絕無虛言。”
徐太後沉默了下,道:“事關我宗室女眷,我們自有道理,請兩位使節先迴去吧。”
艾比婭公主麵上不服,卻還是忍著氣拜了拜下去了,阿古王子也沉默著下去了。
闍老太妃迫不及待地道:“既然阿古王子已經否認了,我們王妃顯然是清白的,王妃有點不舒服,就先告退了。”
徐太後冷冷道:“事關宗室親眷,總要查個清楚明白,永平王妃暫先禁足於長春宮,慎思局派姑姑到宮內看守,宮外派遣侍衛看守,傳懿旨給宗正寺叫他們查個清楚明白,如果身世清白無誤,再出宮返迴封地……永平王也暫居於京城等宗正寺查的結果,暫時不許返迴封地。”
頃刻便有女官上前答應,常皇後深深地看了一眼永平王妃,她麵色仍是蒼白,卻抿著嘴一聲不吭,常皇後隻得依令而行。戲台子上的戲早已止住,待永平王妃被帶下去以後,徐太後便叫戲台上繼續表演,自己卻是坐了一會兒便下去休息了,其餘誥命嬪妃看了一場好戲,如何還坐得下去,一些嬪妃自迴宮中休息,隻剩下命婦們仍要等著晚上的壽宴,隻得強撐著。
作者有話要說:修改了前邊的蘇德妃的後妃品級,因為涉及比較多的章節,所以修改了好幾個章節,十分抱歉啊,所以先把今天的這一更發出來,省得大家撲空了。
☆、44宮中夜刺
前朝永平王陳梓得到消息,猶如一瓢雪水淋到天頂蓋,渾身涼了個徹底,他直接到了乾清宮裏,跪求昭平帝,先放迴永平王妃。
已經得了消息的昭平帝無奈地看著永平王道:“皇叔,永平王妃如若真的是瓦剌公主,無論您知不知道,都不是小事了。今日又是母後千秋,朕實不能違了她頒的懿旨,好在永平王妃隻是禁足在長春宮,有老太妃照顧著呢,不用太擔心,她肚子裏頭也是朕的小侄子,朕不會不管她,皇叔您且暫時迴去,待明日朕和梓童,再去緩緩和母後求情,您看如何。”
陳梓無法,隻得出了宮,心如刀割,暗暗後悔不該非要帶她進京,一時又想起她昨日剛說過有不祥的感覺,自己居然隻以為她是孕婦小性,不由的捶胸頓足,想了又想,便徑去了鄭國公府,找常玦設法。
鄭國公府,常玦一聽便問:“朋友一場,你老實告訴我,王妃到底是不是朵雅公主?”
陳梓麵色變幻,最後點頭道:“是,我和她在草原上認識,她父汗要給她訂親,她不願意嫁那人,便和我私奔了,永平府都督有些把柄落在我手裏,便將她托為他的女兒,訂為王妃,上報宗正寺,入了玉碟。”
常玦一聽跺腳道:“糊塗!你若是喜歡她,直接求了旨,以王爺身份去和瓦剌可汗求婚,難道他會不許!你硬是把這官鹽辦成了私鹽!”
又快步走了幾步,道:“如今這般,若是有人往私下結盟有謀逆之意上扯,你便也不清白了,不若斷尾求生,就說不知道她是朵雅公主,把責任推給永平府都督,我再設法找皇後和誠意伯等建章軍院的同學,好好遮掩遮掩,興許能遮掩掉。”
陳梓著急道:“不行!這樣朵雅就算不被賜死也是要遣送還瓦剌,哪裏還會有她生路!她肚子裏還有我的孩兒!”
常玦不忍,但想到事關重大,還是沉下麵道:“你不這樣做,但凡有人扯到你們私下結盟,有意謀反上,你和老太妃,還有她,一個都活不了!”又指了指皇宮方向,“太後想抓你的把柄也不是一天了,你如今生生把把柄送到她麵前,她會饒過你?如今隻能從皇上那邊想辦法,還有一條生路!”
陳梓絕望地嗚咽,痛徹心扉,常玦歎了口氣道:“你先迴去好好想想,能抹幹淨痕跡的先盡量擦擦,我和誠意伯長子劉廌有些交情,他現在任禦前侍衛,我讓他晚上關照一下王妃,他胞妹是今上貴妃,今上十分寵愛,若能說動她,也許能說服皇帝打個糊塗眼放過你。”
陳梓點頭,也自迴府安排事宜。
入夜,太後壽宴盛大榮耀,慈寧宮彩燈高懸,亮如白晝,宴席上各宮嬪妃、命婦們相互敬酒交談,待夜較深了,宮外的誥命、命婦們紛紛告退,劉明舒隻說自己酒喝多了有點頭暈,先自己帶了金霄悄悄的迴了儲秀宮,卻在儲秀宮後門陰暗處,約見了劉廌。
永平王妃惴惴不安地和他上了二樓,進了包廂,果然十分寬敞,窗邊那男子已是迎了上來,和陳梓擁抱大笑,陳梓和他見禮後,讓永平王妃見過了他們,又一一介紹給她座中人,窗邊男子高大俊朗,三十餘歲,正是鄭國公長子常玦,另一淺藍袍子,細眼薄唇,年紀尚幼的是他的幼弟常玥,一位豐姿灑落,貌如好女的,是東丘郡候之長子花鉉,一名高大魁梧,皮膚黝黑的,乃是誠意伯長子劉廌,座中還有著三位女眷,一位年級較長,衣著簡樸低調的是常玦的夫人,一位雅致清麗,穿著一身嫩黃襦裙,清秀絕俗,卻是花鉉的胞妹花蘅,另外一位黛眉粉頰、風貌閑麗,正是玉婠玉九娘,均友善地對著永平王妃笑。
永平王妃一見丈夫的這幾位朋友,都頗為不凡,女眷們又都對她十分和氣,漸漸也放鬆了下來,陳梓又坐在她旁邊,替她布菜剝蝦,全不懼幾個舊識同學擠眉弄眼的笑話他。永平王妃倒是羞赧起來,隻低低地說:“我自己來。”
一旁玉九娘看她麵色緋紅,知她害羞,便笑道:“奴家來給大家唱一曲吧。”便站了起來,又笑道:“可惜狀元公守喪在家,卻是沒人伴奏了,隻得奴家自彈自唱。”
常玥撇撇嘴道:“就隻記得朱允炆,座中哪個不識得一些樂理,偏就他一個配給你伴奏麽。”
花鉉打開扇子笑道:“要配九娘那嗓子,豈是識的一些樂理就好的,自然得是天籟之樂才可了。”
玉九娘微微笑,抱了胡琴立於筵前,轉袖調弦,纖手斜拈,輕敲慢按,便放聲歌了起來,歌喉嘹亮,聲清韻和,果然十分好嗓子,快意樓下邊大堂內聽到歌聲,都有人大聲喝彩,永平王妃不禁聽住了。
陳梓卻低聲問常玦道:“允炆果然丁憂了?”
常玦點頭道:“可惜了他一番前程,隻怕以後起複難,他又分了家,我姑母深為忌恨他,之前他生母,給我姑母下了不少絆子……我父親終究不好照顧他,不過聽說魏國公徐家待他不錯。”
陳梓點頭道:“我在封地都聽說了他上的折子,正是切中要害,隻是得罪人太多了。”
常玦點頭道:“今上重文輕武,可惜允炆專門走了文舉的路子,來興武之一道,隻怕行不通了。”
陳梓笑道:“仁厚也有仁厚的好,百姓正合休養生息——若是個酷烈好武的,隻怕我現在已是不能在此和你們飲酒了。”
常玦看他笑得眉目舒展,知他心情舒暢,也笑道:“知道你快抱兒子了,得瑟成這樣,老太妃知道了吧?”
陳梓看了一眼正和一旁聽花蘅、常少夫人說的開心的永平王妃,心滿意足地笑道:“早給她捎了信,明天就能見到了——聽說你也隻有兩女,可別讓我後來居上,比你還先有兒子,嘿嘿。”
常玦笑道:“女大三抱金磚,我幼女目前快要滿三歲了,不如和你定個娃娃親。”
陳梓撇嘴道:“算了吧,你家的女兒,那多半今後也是要入宮的,還是別來我這裏吃我這份苦了,更何況聯姻重臣,又要白白受一番猜忌,我如今隻想好好過我的小日子,可不想再起什麽波瀾了。”
常玦知他自高祖去世後日子就頗為難過,到底終於有了個妻子,又即將產子,總算順遂了些,便大笑著給他倒酒滿上。
舊友相逢,他們直飲到人定才散了,陳梓自攜了王妃迴了居住的下處。陳梓先出外安排一些明日祝壽的事宜以後迴了睡房,卻是才進二門便聽到一聲驚叫。
他大驚,衝進去,看到永平王妃掩著肚子縮在床邊,地上躺著兩個丫鬟看不出生死,窗邊,站著一個身材魁梧雄偉,麵上修髯如戟,雙目如電的男子,看到陳梓進來,目帶嘲諷道:“原來是妹夫來了,怎麽,也不請我喝杯酒麽?”
永平王妃已是癱軟在地,麵色蒼白,鼓起勇氣道:“大兄……”
那男子冷笑道:“你母親為你不知所蹤,終日淚流,已是病了,你卻在此安樂度日,富貴榮華,不思還鄉。”言罷,雙眼又在她隆起的腹部上徘徊一番,永平王妃彷如被鷹鷲盯上一般,雙手遮掩著肚子,瑟縮起來。
陳梓揮了揮手,讓身後剛趕來的侍衛退後,拱手笑道:“原來是舅兄來了,如何不提前通報一聲,婦人膽小,舅兄還請到前麵喝茶敘話。”
那男子上下打量他一番,道:“果然是與大位擦肩而過的人,氣度果然不同,請吧!我們之間是有些事情好好敘敘。”言罷瞥了永平王妃一眼,昂然先走出門外,對門外持著刀槍的侍衛毫無躲閃之意,陳梓揮了揮手讓他們退下,目光安撫了下王妃,便舉手讓著那男子往花廳走去。
花廳裏,陳梓已是屏退眾人,親自斟茶於對方男子,笑道:“不知舅兄來京城可是為了太後壽誕出使?”那男子一口飲盡杯中茶水,道:“不必假惺惺叫我什麽舅兄,你們無媒無聘私奔而走,我們草原中人,雖沒有你們所謂禮儀之邦的講究,卻也不齒於她這種行徑,你便喚我阿古王子行了。”
陳梓麵色微變,笑道:“原是梓行事不當,舅兄切莫放在心懷,不知舅兄今日來此有何貴幹?”
阿古王子冷笑了一番,道:“自然不是來和你敘什麽情誼的了,我們瓦剌人沒你們那些彎彎拐,長話短說,父汗知你們小皇帝軟弱無能,王爺原是有雄才大略的,卻不知為何沒有登上大位,多方遭打壓猜疑,如今我妹子既然腹中已是有了你的骨肉,父汗遣我來,則是通告於王爺,我們瓦剌三部,願出兵力,欲與王爺協謀同力,並取中原,擁你為帝,將來定了我妹子為後,嫡子為太子,則瓦剌與大漢世代友好,富貴共之,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陳梓麵色微變,笑道:“舅兄想是找錯人了,今上寬厚仁慈,四邦安定,本王忠心耿耿,忠於皇上,如今隻想一心一意的和王妃好好過日子,絕無一絲異心,還請舅兄海涵,如有大誌,還請另找旁人。”
阿古王子聽罷,上下掃視他一眼,陳梓彷如被餓狼盯住一般,背後一涼,正全身戒備,防他出手之時,他卻哈哈一笑,道:“漢人有句話,買賣不成仁義在,王爺什麽時候改了心思,再聯絡小王我也不遲!今日先告辭了,王爺處境艱難,為免嫌疑,不必相送了!”
說罷便立起一拱手便昂然出了花廳門,卻是從院牆翻了出去,身手利落,似是全不被那魁梧身軀所累。
陳梓看著他走,已是覺得汗透重衣,趕緊到後頭去看王妃不提。兩個丫鬟隻是昏迷過去,倒無大礙,倒是永平王妃吃了一嚇,似是身體不舒服,見他來了隻是淚水漣漣道:“大兄在家鄉,悍勇暴虐,略有違逆,便拔刀相向,奴婢被他打死打傷的不計其數,父汗隻說他有王者之勇,如今找到我們,隻怕不妙,還有母妃,也不知道母妃病得怎麽樣了,都是我的不是……”
陳梓加意撫慰,隻道適才與舅兄相談甚歡,嶽母身體並無大礙,嶽父與舅兄都已知道她和他在一起,已是不怪罪於她了。一番溫存安慰,才讓她安了心,服了安神的藥便沉沉睡去。陳梓確是心頭湧起濃重陰影,瓦剌阿古王子陰狠狡詐,悍勇暴虐之名他如何不知,對這個庶出的妹子會有多少感情,如今為了和他聯盟也許尚未翻臉,卻不知遭了拒絕以後,會做出什麽事情來。
他輕輕撫摸王妃隆起的肚子,他自幼聰慧,父皇寵愛,見過多少高門貴女,卻都是一個模子製出來的,他一直不肯娶,高祖也由著他,他甚至以為自己可能會是未來的皇帝,結果父皇卻把他遠遠的打發到了永安府就藩,立了二哥為太子。他不滿過,放浪過,然而父皇駕崩了,二哥登基後雖然對他還好,卻到底還是有些猜疑的吧,不然也不會將母妃留在宮裏,他知道是防著他。
他隻好放縱自己,沉迷酒色遊獵,年近四十才遇到一生所愛,溫柔,單純,善良的草原之花,和母親一樣,純善而對任何人都沒有防備,他不假思索的把她帶了迴中原,假托為藩屬官員的女兒,封了王妃,如今他們的孩子已快出生,半生坎坷才有此幸福的開端,他決不能讓任何人破壞他的幸福生活。
精心布置了宅院的護衛以及明日進宮賀壽的護衛,他又命人請了頂尖的建章女院出身的兩個女衛來扮成王妃的貼身丫鬟,陪著王妃明日入宮,再三叮囑王妃吃的用的,一概萬分小心,和王妃也要形影不離,一定要確保王妃和肚子裏頭的胎兒安安穩穩,萬無一失。
☆、43朵雅公主
次日一大早,永平王妃早早便被叫起,按品大妝後,兩個女衛緊緊跟著她,乘車入宮。
宮中已是張燈結彩,各方誥命、嬪妃已是都聚集到了慈寧宮,給徐太後賀壽。永平王妃先去叩拜了太後和皇後,太後銳利的目光打量了她一眼,沒說什麽,隻揮手下去了,常皇後倒是和藹可親,吩咐她起來後又賜了座,說了幾句便讓女官帶她到後頭長春宮去見闍老太妃。
闍老太妃比她想象的要年輕許多,看上去不過是四十多歲的樣子,陳梓有點像她,保養得很好,可以想見年輕的時候是如何風華絕代,永平王妃看她激動的扶她起來,然後眼圈就紅了的樣子,也不禁把心裏緊張的情緒去了幾分。老太妃扶著她坐下,問長問短,又是問她用過早膳沒,又是拿出好些珠寶來賞她,她看出那些式樣雖然舊,卻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哪裏敢收,隻是推卻,卻到底是推不掉收下了。
一時女官也來傳報,永平王來請安,老太妃激動地叫請進,陳梓才進來還沒施禮,老太妃已是上前摟著他哭了起來,陳梓也眼圈紅了,仍強忍激動一絲不苟的行了禮後,坐下來談了些寒溫,大概隻坐了一刻鍾,便有太監進來催促時辰到了,老太妃又是一番淚垂後,陳梓才跪別出外朝,臨走時和永平王妃道:“好好陪著母妃,晚上宴席散了我來接你。”永平王妃柔順地點了點頭,老太妃確實被他們之間的柔情蜜語給感染得笑了起來,陳梓才依依不舍的去了。
老太妃又怕永平王妃太累,牽著她的手到後頭去歇息,永平王妃經了她這一番嘮嘮叨叨,前一日被大哥發現的驚懼也漸漸散去,也放鬆地說一些陳梓的趣事,老太妃聽得特別認真。永平王妃不由的心酸,便又細細地說起來。
另一頭儲秀宮,劉明舒正急得心裏火燒,她早已將那密道的地圖密密縫進了個腰帶裏頭,卷了起來,直等著大哥進宮當值便可讓他轉給朱允炆。但是大哥的班不負責她這一塊,她一直沒找到機會,今日太後壽誕,為了加強警衛,禦前侍衛幾乎全都進了宮當值警戒,她一早便讓金霄出去打探大哥什麽時候當值,金霄卻是去了半晌都沒迴來。她不得不自帶著鳳樓先去慈寧宮賀壽去了。
辰時,徐太後身著隆重朝服從前朝接受百官、使臣的朝賀迴來,昭平帝一路送她迴了慈寧宮,又在慈寧宮正殿,由帝後率著眾妃嬪、命婦向太後行恭賀禮,之後又一一敬獻壽禮。
之後便在慈寧宮後殿開了戲台子,太後換了朝服後,便帶著宮中嬪妃和命婦們在後殿看戲。
後殿花團錦簇,張燈結彩,戲台子上戲舞百技並作,十分熱鬧。徐太後坐在正中央,頭發綰成如意結,上插九尾金鳳,華服盛裝,神情很是振奮,身旁摟著初陽公主和皇長子陳涵,正笑著給他們解說台上的百戲。皇後和蘇德妃湊趣的坐在一旁搭話,劉明舒則心不在焉地一個人坐著,林萱倒是饒有興致的在人堆裏頭看著戲台子上的百戲,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古代的雜技,十分好奇。
永平王妃被闍老太妃牽著手在殿裏一一介紹相熟的王妃、命婦,安寧王妃牽著她的手笑道:“可是見著了,老太妃自月初就開始每天的念叨個不停,果然是個好模樣,這樣才配得上永定王爺的美姿儀。”
永平王妃隻是羞赧地笑著。
卻聽到一時有女官來報:“韃靼部落艾比婭公主前來給太後賀壽。”
徐太後笑道:“宣。”對於能享受被高祖驅逐出中原的韃虜們的跪拜,徐太後還是頗為喜歡這種感覺。於是便和身旁皇長子陳涵說道:“涵哥兒,一會兒有韃靼女子來,你有沒有見過啊?”涵哥兒吸著手指頭,困惑地重複:“達達。”
一旁初陽公主十分好奇問道:“韃靼女子?”徐太後笑著撫摸她道:“公主可要看看別國的公主長什麽樣子。”初陽瞪圓了雙眼往下看去。
林萱在下邊聽到也是很好奇,也往入口處看去。
隻見一名女子身姿窈窕,穿著白色團衫,直領左衽,下穿紫色繡金枝花紋百褶裙,靴頭尖翹,外套著對襟彩領、前齊拂地的百花繡金褙子,耳垂長長的金珠耳環,烏黑卷曲的頭發編成密集的小辮子散在背上,發上飾著白色貂毛,手上脖上均帶著金玉瓔珞,上來拜見後卻是以漢話流利地道:“韃靼部落艾比婭見過太後娘娘,祝太後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清脆悅耳的嗓音倒吸引了殿中所有人的注意力,一張晶瑩雪白的臉上眉目豔麗,倒是十分漂亮的小姑娘。
永平王妃一眼便看到了艾比婭公主,麵色瞬間變得蒼白,趕緊垂下頭,將身體往闍老太妃身後躲去,禁不住微微發抖起來,闍老太妃正握著她的手,感覺到她手心變涼,抬頭看她麵色蒼白,不禁道:“你是怎麽了?不舒服?”旁邊安寧王妃本看著那韃靼公主,轉過頭看到她麵色白如紙,也不禁擔心道:“想是累著了,不如下去休息吧。”永平王妃低聲道:“莫要影響了別人,我們悄悄地走吧。”老太妃點點頭道:“我陪你下去。”便立起身來,永平王妃站起來低著頭正要離開,卻聽到了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朵雅公主?”
她如遭雷擊,想要裝作沒聽到,低著頭,艾比婭公主卻不依不饒地向她這個方向走了幾步大聲說道:“朵雅公主既是到了怎麽也不和妹妹說說話便要走?”
霎時間全場目光皆看向永平王妃。
永平王妃麵如金紙,勉強笑道:“這位公主我不認識你,你是不是認錯人了?”
艾比婭公主聲如銀鈴,大聲笑道:“瓦剌可汗最寵愛的女兒,草原上最美麗的花兒朵雅公主,誰會認錯呢?”
全場各種議論聲起,各種狐疑的目光在打量著永平王妃,交頭接耳,徐太後陰沉的眼睛也望了過來,沒有出言阻止艾比婭算是失禮的笑聲。
永平王妃的手更冰涼,老太妃感覺到她的手在微微顫抖,便緊緊握住她的手,卻不知如何是好,望向身邊的安寧王妃,安寧王妃喝道:“你是哪裏來的奸細在此挑撥離間,這明明是我大漢朝永平王妃,王府貴眷,豈容你信口汙蔑!”
艾比婭公主麵露詫異道:“我乃韃靼部落大汗之女艾比婭,入宮時已經你們的人驗明正身,如何是奸細?這位夫人雖然身穿漢裝,卻明明是瓦剌部落可汗的女兒,草原上誰人不知?”
又狐疑地上下打量了一番,道:“什麽時候,瓦剌部落與大漢皇室結了姻親我們韃靼部落不知道?”
話音才落,安寧王妃和闍老太妃齊齊色變,徐太後終於開口道:“哀家記得,宗正寺報上來永平王妃,是永平府都督於顯的女兒於氏。艾比婭公主,你想是認錯了人。”
艾比婭公主麵上卻露出一副委屈的樣子道:“草原中人,有什麽說什麽,我張弓便能射穿高空上的飛鷹的雙目,卻如何認不出自幼就見過的朵雅公主的麵容?太後如若不信,可以召瓦剌部落阿古王子來認一認,他是瓦剌部落過來賀壽的使節,就在前朝!”
徐太後銳利的眼神在永平王妃、安寧王妃、老太妃麵上緩緩掃過,冷冷道:“事關宗室親眷,宣瓦剌部落阿古王子來一認吧。”
永平王妃始終垂著眼睛,微微顫抖的身體卻暴露了她心情的緊張,老太妃不安地握緊了她的手,鼓起勇氣道:“王妃有孕在身,有點不舒服,待遲些再說吧,再說又是外男,如何憑一麵之詞便讓外男貿然見到宗室親眷。”
艾比婭公主卻哧的一笑道:“我們草原女兒,可沒你們這麽扭扭捏捏,自幼騎得了馬張得開弓,草原上哪裏沒去過,見見外男算什麽……”又對著永平王妃道:“是不是?朵雅姐姐?您自幼美名遠播,每次賽馬會多少男子為了你要爭奪第一的彩頭獻給朵雅公主——卻料不到讓大漢的王爺抱得美人歸,想來那王爺也是雄才大略,英雄人物了。”言語中,竟是完全已將永平王妃當成朵雅公主。
永平王妃低著頭什麽都不說,艾比婭公主自幼就處處和她作對,每次兩部落有什麽活動,她一定變著法子要壓過她的光彩,她穿紅,她也一定要穿紅,還必得料子上壓過她,現在會這麽熱切的上來和她敘什麽舊情,沒有陰謀才怪,現在隻希望大兄能裝作不認識她了,也不知道昨天陳梓說的大兄和可汗已經原諒她是真還是假,她倒不是怕死,她隻怕連累了陳梓,還有……肚子裏麵的孩子。
頃刻,阿古王子已被帶到,上前施禮,徐太後問:“阿古王子,艾比婭公主指認我們的永平王妃是你們瓦剌部落的朵雅公主,你也來認認,是也不是?”
阿古王子抬頭看了一眼又低頭避嫌,拱手道:“啟稟太後娘娘,我妹子朵雅公主已於一年前病逝了,父汗痛惜不已,這事瓦剌部落的人盡都知道,您隨便問問就清楚了,至於這位夫人,相貌確有些相似,但氣質不類我瓦剌兒女,太後娘娘明鑒。”
話音才落,艾比婭公主就大怒道:“阿古王子你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你敢對著草原上的真神起誓麽?還是……”她忽然冷笑道:“私底下和永平王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所以嫁個公主還偷偷摸摸的?”
這話太過於誅心,阿古王子與老太妃盡皆色變,阿古王子拱手彎腰向太後道:“實情確是如此,我妹子朵雅公主病死,我是親眼所見,絕無虛言。”
徐太後沉默了下,道:“事關我宗室女眷,我們自有道理,請兩位使節先迴去吧。”
艾比婭公主麵上不服,卻還是忍著氣拜了拜下去了,阿古王子也沉默著下去了。
闍老太妃迫不及待地道:“既然阿古王子已經否認了,我們王妃顯然是清白的,王妃有點不舒服,就先告退了。”
徐太後冷冷道:“事關宗室親眷,總要查個清楚明白,永平王妃暫先禁足於長春宮,慎思局派姑姑到宮內看守,宮外派遣侍衛看守,傳懿旨給宗正寺叫他們查個清楚明白,如果身世清白無誤,再出宮返迴封地……永平王也暫居於京城等宗正寺查的結果,暫時不許返迴封地。”
頃刻便有女官上前答應,常皇後深深地看了一眼永平王妃,她麵色仍是蒼白,卻抿著嘴一聲不吭,常皇後隻得依令而行。戲台子上的戲早已止住,待永平王妃被帶下去以後,徐太後便叫戲台上繼續表演,自己卻是坐了一會兒便下去休息了,其餘誥命嬪妃看了一場好戲,如何還坐得下去,一些嬪妃自迴宮中休息,隻剩下命婦們仍要等著晚上的壽宴,隻得強撐著。
作者有話要說:修改了前邊的蘇德妃的後妃品級,因為涉及比較多的章節,所以修改了好幾個章節,十分抱歉啊,所以先把今天的這一更發出來,省得大家撲空了。
☆、44宮中夜刺
前朝永平王陳梓得到消息,猶如一瓢雪水淋到天頂蓋,渾身涼了個徹底,他直接到了乾清宮裏,跪求昭平帝,先放迴永平王妃。
已經得了消息的昭平帝無奈地看著永平王道:“皇叔,永平王妃如若真的是瓦剌公主,無論您知不知道,都不是小事了。今日又是母後千秋,朕實不能違了她頒的懿旨,好在永平王妃隻是禁足在長春宮,有老太妃照顧著呢,不用太擔心,她肚子裏頭也是朕的小侄子,朕不會不管她,皇叔您且暫時迴去,待明日朕和梓童,再去緩緩和母後求情,您看如何。”
陳梓無法,隻得出了宮,心如刀割,暗暗後悔不該非要帶她進京,一時又想起她昨日剛說過有不祥的感覺,自己居然隻以為她是孕婦小性,不由的捶胸頓足,想了又想,便徑去了鄭國公府,找常玦設法。
鄭國公府,常玦一聽便問:“朋友一場,你老實告訴我,王妃到底是不是朵雅公主?”
陳梓麵色變幻,最後點頭道:“是,我和她在草原上認識,她父汗要給她訂親,她不願意嫁那人,便和我私奔了,永平府都督有些把柄落在我手裏,便將她托為他的女兒,訂為王妃,上報宗正寺,入了玉碟。”
常玦一聽跺腳道:“糊塗!你若是喜歡她,直接求了旨,以王爺身份去和瓦剌可汗求婚,難道他會不許!你硬是把這官鹽辦成了私鹽!”
又快步走了幾步,道:“如今這般,若是有人往私下結盟有謀逆之意上扯,你便也不清白了,不若斷尾求生,就說不知道她是朵雅公主,把責任推給永平府都督,我再設法找皇後和誠意伯等建章軍院的同學,好好遮掩遮掩,興許能遮掩掉。”
陳梓著急道:“不行!這樣朵雅就算不被賜死也是要遣送還瓦剌,哪裏還會有她生路!她肚子裏還有我的孩兒!”
常玦不忍,但想到事關重大,還是沉下麵道:“你不這樣做,但凡有人扯到你們私下結盟,有意謀反上,你和老太妃,還有她,一個都活不了!”又指了指皇宮方向,“太後想抓你的把柄也不是一天了,你如今生生把把柄送到她麵前,她會饒過你?如今隻能從皇上那邊想辦法,還有一條生路!”
陳梓絕望地嗚咽,痛徹心扉,常玦歎了口氣道:“你先迴去好好想想,能抹幹淨痕跡的先盡量擦擦,我和誠意伯長子劉廌有些交情,他現在任禦前侍衛,我讓他晚上關照一下王妃,他胞妹是今上貴妃,今上十分寵愛,若能說動她,也許能說服皇帝打個糊塗眼放過你。”
陳梓點頭,也自迴府安排事宜。
入夜,太後壽宴盛大榮耀,慈寧宮彩燈高懸,亮如白晝,宴席上各宮嬪妃、命婦們相互敬酒交談,待夜較深了,宮外的誥命、命婦們紛紛告退,劉明舒隻說自己酒喝多了有點頭暈,先自己帶了金霄悄悄的迴了儲秀宮,卻在儲秀宮後門陰暗處,約見了劉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