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到了名滿天下的沈萬三,卻正是當今皇上陳友諒。他吃了一驚,卻隻得救治,那名男子中了毒,他全力救治,終於救了迴來。
陳友諒笑道:“果然青田先生醫術,唯有你得傳精髓,可惜阿箏早逝了,又叫人抱了他女兒來看,問道:“叫什麽名字?”
他恭敬答了,他目中閃著異光,道:“青田先生曾和我說,你和阿箏的孩子,與我有緣,也許將來我大漢之子嗣傳承,還要靠她延綿。”
他大驚,伏地不起,直說不敢,自己半生唯有此一女,如何禁得起這樣的關照?
陳友諒隻是微微一笑,沒說什麽,隻抱了女兒去給床上那悠悠醒來的男子道:“這是救你的林崇舒的女兒林萱,你日後要好好關照於她。”
那男子隻愣了一下,不明所以,隻唯唯稱是。
沒多久,陳友諒駕崩,德壽帝登基,沒多久便下旨召他入京任太醫院院使。他叩謝過皇帝,才發現那正是他曾救治過的那名男子。
他有些不安,宮廷秘事太多,他小心謹慎,又悉心教導女兒,卻不知如何才能脫離這京城權利的漩渦。
漸漸女兒長大,卻是受了他時常鬱鬱不歡的影響,也生成個寡言多思,迎風落淚的性子,他十分擔憂,卻扭不過來了,心中覺得十分對不起阿箏。
一日宮中急令,德壽帝落馬受傷,召他入內宮救治。
德壽帝腿斷了,他麵色陰戾,暴躁易怒。他長住在宮中數月,替皇帝診治,德壽帝卻日漸一日的衰弱下去,他察覺不對,卻查不出是什麽東西在影響他的肝腎,每日皇後都來親奉湯藥,卻屏退左右,他曾經懷疑過,卻不敢置言。
一夜,德壽帝看他前來替他針灸,悄悄捏了個東西給他,道:“你拿這個東西,到禦書房地字架,書架後有個密道,密道的密碼圖我已繪好,你按圖可進入密道出宮,你將這印章與錦囊一起將來轉交給我子陳翊。”
他汗流浹背,卻看到德壽帝身旁的大太監過來,悄悄引他去了禦書房,他按圖上所繪進入了密道,大太監卻服下了鶴頂紅,笑道:“先生,奴婢先走一步,奴婢死了,便沒人能從奴婢嘴裏撬出機密,你莫要辜負了聖上的托付。”密道緩緩閉合。
他順著密道走到了裏頭,發現了裏頭的密室,他查看了裏頭的東西,悄悄的將那印章一同放進了裏頭,出了密道,卻是京城裏的一座寺廟。
他迴家前,多了個心眼,易容後悄悄的先到家門口的酒館觀察了許久,果然發現自己家周圍已被鷹犬圍著,他沒有敢進去,而當夜,德壽帝薨了,德壽帝年僅十六的兒子陳翊登基,是為昭平帝。
他心知隻要自己一踏入家門,便要連累女兒,他咬咬牙,又悄沒聲息的迴了那寺廟,沿著密道又迴了宮中。
他悄悄走到了禦花園,服下了劇毒,他知道自己唯有死在宮裏,所有的秘密伴隨著自己死去而掩埋,自己的女兒,才能有一線生機,她什麽都不知道,皇後未必會為難於他。
無邊的黑暗襲來的時候,他微微的笑了,這一天他已經等了許久,他終於可以和妻子相逢了,而女兒,他唯一的牽掛,他唯一為她做到的隻有這一點,就是帶著所有的秘密死去。
隔日,太後懿旨頒下:“詔太醫令林崇舒之女林萱入宮,封婕妤。”
作者有話要說:
注:
永平王陳梓的原型,便是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傳說朱梓為陳友諒的遺腹子,其生母闍妃(或說達定妃)原是陳友諒之妾。陳友諒失敗後,她被朱元璋收納。朱元璋對此並不避諱,他在自撰的《大誥》中曾提及此事。他說:“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時,攻城掠地,與群雄並驅十四年,在軍中從未妄奪一婦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後,因惱怒陳友諒屢屢起兵相犯,故奪其妾而歸。”
查繼佐的《罪惟錄》和何喬遠的《名山藏》詳細記載了這件事:闍氏(或說達氏)入宮後,沒多久就生下了陳友諒的遺腹子朱梓。後來朱梓被封為潭王,赴封地之前先去向母親告別。闍氏告訴他說:“你是漢王陳友諒之子,你父被殺後,我為你忍辱偷生於此快二十年了。你到封國後要時刻準備為父報仇。”朱梓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以後,憤恨異常。他到長沙後,日夜籌劃起兵複仇,並在一銅牌上寫了“寧見閻王,不見賊王”八個大字,置於密室中,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複仇。後來,朱元璋聽到了朱梓意欲謀反的一些消息,便派徐達之子魏國公徐輝祖對其進行討伐。朱梓緊閉城門,抱其幼子在城上繞行數周後,將寫有“寧見閻王,不見賊王”的銅牌擲到城外,旋即迴宮舉火,全家一起焚死。朱元璋得報後大怒,便借“妖星亂宮”為由,大肆殺戮宮人,馬皇後也脫去簪珥待罪,唯有她獲免,宮人大量被殺。
傳說他機敏好學,善文章,常召集府中儒臣宴飲,並讓他們即席賦詩,親自品評高下優劣,優者賞以金幣。王妃於氏是都督於顯的女兒。洪武二十三年(1390),於顯之子寧夏指揮於琥被卷入胡惟庸案,旋即被殺。朱梓聞訊後非常緊張。朱元璋派人對他進行安慰,並召其入京,結果使朱梓更加害怕,便與王妃於氏一起自焚而死。由於無子,封國被除。
☆、38踏入陷阱
歸仁伯府,朱允炆迴到進了書房院子,一眼便看到徐若璠白衣粉裙,帶著兩個丫鬟立在書房門外,兩個丫鬟手裏都捧著兩盆蓮花。他的書房曆來不許人輕入,看她站在門外,自己又是剛與劉明舒私會迴來,卻是有些心虛,便道:“進裏頭坐吧?有什麽事情麽?”
徐若璠帶著丫鬟進了屋,看到書房內幾硯精嚴,圖史整肅,牆上又掛有弓、劍等物,知他品性高潔,文武雙全,心下一陣黯然,自己嫁來這麽久,始終沒有打動他的心,不由暗暗後悔那夜實在是操之過急了。便笑道:“妾身手植的兩缽碗蓮,近日盛開,頗為秀美,妾想若是給相公書房裏擺設,案頭賞玩,倒是清雅,於是便送了過來。”
朱允炆看了看那兩缽蓮花,果然翠蓋紅花,花葉亭亭,風姿卓絕,清香溢滿書室,倒是令人精神一爽。心知她嫁來數日,因不得他歡心,下仆多有輕慢,而嫡母那邊更不必說,聽說日日是叫了她去立規矩的,高門貴女,卻是被多方難為,今日又來他這裏放低身段討好於他,心下不覺一軟。便柔聲道:“辛苦你了,那便放在案頭吧。”
徐若璠微微一笑,指揮著兩個丫鬟將蓮花擺好,又亭亭拜下問:“相公連日公務繁忙,不知今日是否有空迴房歇息?妾也好安排晚餐。”
朱允炆搖了搖頭,卻不敢看她的眼睛,隻盯著案上的書道:“我還有幾件公務未完成,你自用餐吧。”
徐若璠眼裏掠過一絲失望,也沒有多說,隻拜了下便帶著兩個丫鬟迴房。
朱允炆心頭卻想起今日的歡情燕好,隻覺得心頭滿滿的都是那柔軟芬芳的人兒,再也裝不下別人。
************
天氣越發熱起來,昭平帝照例要去承德離宮避暑,德妃和皇後都要照顧孩兒,太後也說身體不適,不耐長途跋涉,沒有同去,宮中嬪妃,昭平帝一個未帶,隻帶了劉貴妃去了。
離宮芝徑雲堤北端的如意洲裏,昭平帝和劉明舒在湖邊觀景,四圍秀嶺,峰奇石異,林木繁茂,十裏澄湖,煙波浩淼,令人心曠神怡。昭平帝剝了粒葡萄送到劉明舒嘴裏,道:“此次避暑,朕特意點了你大哥來,而且還讓翰林院派了朱允炆過來伴駕,替朕整理些詔書,咱們找個空閑的時間,再去遊獵如何?”
劉明舒睜開一雙妙目,驚喜道:“真的?”
昭平帝看她笑逐顏開,不禁暗喜自己此舉又投了美人心懷,少不得偎上去討了些利息,劉明舒心中卻悄悄地盤算著,如何再見朱允炆一麵。
隔日天氣晴好,昭平帝果然攜了劉明舒帶著禦前侍衛到山莊後頭的圍場圍獵,隨侍的大臣有擅長騎射的也一同遊獵,平川曠野,縱橫馳騁,山巒疊翠,氣象萬千,遠處殿宇嵯峨,氣勢恢弘,果然群臣盡歡,加之美人在畔,昭平帝直覺得樂不思蜀。
劉明舒身著銀邊紫花騎裝,戴著冪離,馭馬騎射,下場親獵了幾隻獵物,騎術嫻熟,箭法神準,倒讓大臣們均刮目相看,大部分臣子隻以為劉明舒粗魯不文,不過身為女子騎得了馬張得了弓,便被外人傳為武藝精絕,沒料到卻是這樣英氣勃勃的美人兒,雖未看到麵容,隻看那身姿蹁躚,皇上又形影不離,便知道果然寵冠後宮。
同為建章四傑的翰林院修撰,狀元公朱允炆也是風骨偉岸,弓馬嫻熟,禦前侍衛劉廌則目瞬如電,鷙勇逼人,倒讓人不由得重新估計建章軍院的實力,也有人暗自心驚,如若讓這位貴妃娘娘得了皇子,隻怕未來諸子奪嫡,風雲變幻,朝堂難定了。
劉明舒卻沒有管別人在怎麽想她,她隔著冪離,一瞬不瞬地看著朱允炆,黑袍黑馬,疾馳如風,長鬃飛揚,忽然馬挺人立,一展長弓,搭箭上弦,白羽雪亮如流星,箭不虛發,她神馳意蕩,難以抑製胸中的思念之情。
昭平帝卻還在身邊念叨著當日去藏劍山莊圍獵的痛快之時,她心頭一陣陣厭煩,如若不是他,她早已能和朱大哥在一起。卻是忘了,即使沒有昭平帝的冊妃聖旨,朱允炆也已是訂了親,隻待放榜完婚。
遊獵後,南方連日暴雨,洪水泛濫,奏疏紛至,昭平帝數日都忙於政務,竟未顧上劉明舒,晚上也未迴如意洲,直歇在了前朝,隻讓方天喜傳話讓劉明舒自己想去哪兒玩便去哪兒玩,莫要拘束了。
劉明舒正中下懷,悄悄遣了金霄,以給大哥送鞋為名,做了兩雙鞋讓金霄給了出去,又讓金霄告訴大哥,黑色是大哥的,深藍色是做給朱允炆的,請他轉交,劉廌也不知底裏,又曆來粗心,也不曾仔細檢查,隻以為自己妹妹還念著舊日情分,依樣轉交了,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親妹子早已是和自己的好大哥做下了抄家滅族的禍事。
朱允炆接到那雙製作精細,繡工精美的鞋,已經平伏的心湖又再掀起漣漪。他摸了下鞋底,果然發現鞋底最下一層,僅用幾針固定,輕輕一扯便開,裏頭有一張綢布,上頭是熟悉的字:“今夜子時,湧翠岩。”
夜深了,劉明舒隻說太熱,要去湧翠岩洗浴,又不許人跟多了,隻悄悄帶了幾個侍從便徑直去了湧翠岩。到了地方,又打發人要沐浴用的香藥,又打發人在前殿煮茶待她沐浴完喝,前殿下有疊石砌成的石崖,峽峪溪水自此懸瀉而下,形成飛流瀑布,噴薄於翠樹綠草叢中,聲音轟然,在前殿守著的人,後頭一點聲音都聽不到的,而在安靜的後殿,卻能聽到前殿來人,她前日來賞景時早就打量好地形,又打發金霄在門口守著,自己去了後樓。隻看到石罅泉流,淙淙潺潺,形成了一個清澈見底的泉水池。
月色明媚,她寬了衣物,自行下了水裏洗浴,雖是盛夏,暑氣正濃,山中泉水卻是十分冰涼徹骨,然而她自幼習武,卻是身子氣血完足,不懼寒涼,自下了水裏遊泳。才遊了一會兒,便感覺到有人影悄無聲息地潛入水中,倏然從她背後冒出,緊緊地摟住了她光/裸玲瓏的身子,火熱結實的胸膛讓她也倏然軟了下來,迴身親吻,明麗的臉上媚眼如絲。月光皎潔如霜,投射在水中銀光爛爛,二人在清澈泉水中抵死纏綿,隻覺得一輩子最美好莫過於此。
之後隻要昭平帝政務繁忙,說了不迴來,劉明舒便自去湧翠岩,時常偷歡,尤嫌不足。這夜一番雲雨後,朱允炆吻著她嬌小雪白的足踝,道:“九月是太後生辰,皇上必要迴宮,隻怕好日子不多了。”劉明舒心中也是煩悶,想了想道:“我曾聽祖父提過,高祖建內宮時,曾有密道通於宮外,高祖曾多次從此密道出宮微服私訪,我迴去悄悄打探一番,如有機會,再傳給你。”
朱允炆自足踝一路密密往上親吻到那胸脯軟玉,含糊道:“還是安全第一,你切莫冒險。”使勁一吮,劉明舒感覺到那熾熱的唇蜿蜒而上,身子一軟,麵色潮紅,已是情動,緊緊摟著他道:“為了你,死也願意。”
京城鍾粹宮,蘇德妃卻是十分憋屈,不得伴駕去離宮也還罷了,她當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且讓劉明舒再得意幾日。林萱的肚子已是一日大似一日,太醫診斷據說多半是皇兒。她的人手卻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林萱本就隻帶著兩個宮女過去,原來安插在靜怡軒的釘子盡皆無用,而坤寧宮守衛森嚴,是皇後的地盤,難以插人,林萱又足不出戶,吃食上更不用說,下手本就難,林萱自己又是學醫的,十分警覺,什麽東西一旦入嘴甚至聞著覺得味道不對,便不吃,如此便是下了藥,進她嘴裏的也是極少,根本毫無作用。
蘇德妃已是多年沒有遇上這麽難對付的局麵,居然老虎吃刺蝟,完全無法下嘴。恨得在鍾粹宮撕了半日扇子,最後想了想,少不得隻能動用那張王牌了,蘇德妃冷冷地笑了:“天堂有路你不行,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原本隻是想打掉胎兒便罷了,如今隻得一起端掉了。”一旁的紅袖被她的笑容瘮得慌,心頭一顫。
夏日炎炎,坤寧宮裏已經擺上冰塊,江太醫給皇後請了平安脈後,又依著慣例去了後頭遊藝齋給林萱請脈,這日依然一切如常,脈象穩定,林萱肚子已經顯形,因她一直十分注意每日散步,飲食睡眠又十分有規律,因此胎兒很好,氣色上佳,紅粉馥馥,倒是比之前那憔悴的時候豐腴許多,珠圓玉潤,風韻十足。
江太醫是見過她大病時候的,如今看她將養得不錯,也十分滿意,叮囑了幾句不要貪涼,吃太多生冷,安心養胎,多走動些後,便請辭出來,卻感覺到林萱身旁的宮女送他出來的時候,在他手裏塞了個紙方勝。
他不動聲色,袖揣了方勝出來,才出了坤寧宮門,便忽然來了一列大內侍衛,為首者斷然喝道:“拿住他!”一行人如狼似虎便上來擒住了他,另一人已是上來直接從他袖子裏摸出紙方勝,他腦袋嗡的一聲,知道已是中計。
☆、39步步驚心
坤寧宮內,太後端坐於上,皇後坐於一側,德妃也坐在下首,麵上含笑。
江太醫被緊緊捆縛著,被兩個侍衛按壓著跪在下首,中間隔著簾子。
從他袖中取出的方勝已被打開,呈在太後前。
隻見上頭字跡娟秀,蠶頭燕尾,寫了一行字:“胎兒已漸大,再不墮之隻恐傷身,若任由產下,貌不類上,則吾等必死無疑,速速配藥來,切記。”下邊列了數行藥名和分量。
太醫令已是被召來,看了藥方,抹著汗水道:“是個上好的墮胎方,用了可不傷身。開方者應是熟悉醫理之人。”
太後沉著臉轉頭望向常皇後道:“皇後怎麽看。”
常皇後卻轉過頭對羅統領道:“青天白日在我宮門前拿人,卻不知羅統領是怎麽判斷江太醫心懷不軌的。”
那下令拿人的羅統領道:“皇後娘娘容稟,卑職等巡視自坤寧宮門口,見此人麵色可疑,在展紙觀看,見到卑職等過來,便麵色有變,收了紙張倉惶拔腿就走,坤寧宮乃中宮重地,卑職如何不謹慎行事,即刻拿了他,從他身上搜出這封信。”
常皇後冷笑一番,問江太醫道:“江太醫你有何話說。”
江太醫身係繩索,艱難叩首道:“臣請脈完畢便出宮去,忽然就來了一隊侍衛不由分說將臣拿住,這信臣身上並無,分明是他們栽贓嫁禍,請太後娘娘、皇後娘娘明察。”
陳友諒笑道:“果然青田先生醫術,唯有你得傳精髓,可惜阿箏早逝了,又叫人抱了他女兒來看,問道:“叫什麽名字?”
他恭敬答了,他目中閃著異光,道:“青田先生曾和我說,你和阿箏的孩子,與我有緣,也許將來我大漢之子嗣傳承,還要靠她延綿。”
他大驚,伏地不起,直說不敢,自己半生唯有此一女,如何禁得起這樣的關照?
陳友諒隻是微微一笑,沒說什麽,隻抱了女兒去給床上那悠悠醒來的男子道:“這是救你的林崇舒的女兒林萱,你日後要好好關照於她。”
那男子隻愣了一下,不明所以,隻唯唯稱是。
沒多久,陳友諒駕崩,德壽帝登基,沒多久便下旨召他入京任太醫院院使。他叩謝過皇帝,才發現那正是他曾救治過的那名男子。
他有些不安,宮廷秘事太多,他小心謹慎,又悉心教導女兒,卻不知如何才能脫離這京城權利的漩渦。
漸漸女兒長大,卻是受了他時常鬱鬱不歡的影響,也生成個寡言多思,迎風落淚的性子,他十分擔憂,卻扭不過來了,心中覺得十分對不起阿箏。
一日宮中急令,德壽帝落馬受傷,召他入內宮救治。
德壽帝腿斷了,他麵色陰戾,暴躁易怒。他長住在宮中數月,替皇帝診治,德壽帝卻日漸一日的衰弱下去,他察覺不對,卻查不出是什麽東西在影響他的肝腎,每日皇後都來親奉湯藥,卻屏退左右,他曾經懷疑過,卻不敢置言。
一夜,德壽帝看他前來替他針灸,悄悄捏了個東西給他,道:“你拿這個東西,到禦書房地字架,書架後有個密道,密道的密碼圖我已繪好,你按圖可進入密道出宮,你將這印章與錦囊一起將來轉交給我子陳翊。”
他汗流浹背,卻看到德壽帝身旁的大太監過來,悄悄引他去了禦書房,他按圖上所繪進入了密道,大太監卻服下了鶴頂紅,笑道:“先生,奴婢先走一步,奴婢死了,便沒人能從奴婢嘴裏撬出機密,你莫要辜負了聖上的托付。”密道緩緩閉合。
他順著密道走到了裏頭,發現了裏頭的密室,他查看了裏頭的東西,悄悄的將那印章一同放進了裏頭,出了密道,卻是京城裏的一座寺廟。
他迴家前,多了個心眼,易容後悄悄的先到家門口的酒館觀察了許久,果然發現自己家周圍已被鷹犬圍著,他沒有敢進去,而當夜,德壽帝薨了,德壽帝年僅十六的兒子陳翊登基,是為昭平帝。
他心知隻要自己一踏入家門,便要連累女兒,他咬咬牙,又悄沒聲息的迴了那寺廟,沿著密道又迴了宮中。
他悄悄走到了禦花園,服下了劇毒,他知道自己唯有死在宮裏,所有的秘密伴隨著自己死去而掩埋,自己的女兒,才能有一線生機,她什麽都不知道,皇後未必會為難於他。
無邊的黑暗襲來的時候,他微微的笑了,這一天他已經等了許久,他終於可以和妻子相逢了,而女兒,他唯一的牽掛,他唯一為她做到的隻有這一點,就是帶著所有的秘密死去。
隔日,太後懿旨頒下:“詔太醫令林崇舒之女林萱入宮,封婕妤。”
作者有話要說:
注:
永平王陳梓的原型,便是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傳說朱梓為陳友諒的遺腹子,其生母闍妃(或說達定妃)原是陳友諒之妾。陳友諒失敗後,她被朱元璋收納。朱元璋對此並不避諱,他在自撰的《大誥》中曾提及此事。他說:“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時,攻城掠地,與群雄並驅十四年,在軍中從未妄奪一婦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後,因惱怒陳友諒屢屢起兵相犯,故奪其妾而歸。”
查繼佐的《罪惟錄》和何喬遠的《名山藏》詳細記載了這件事:闍氏(或說達氏)入宮後,沒多久就生下了陳友諒的遺腹子朱梓。後來朱梓被封為潭王,赴封地之前先去向母親告別。闍氏告訴他說:“你是漢王陳友諒之子,你父被殺後,我為你忍辱偷生於此快二十年了。你到封國後要時刻準備為父報仇。”朱梓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以後,憤恨異常。他到長沙後,日夜籌劃起兵複仇,並在一銅牌上寫了“寧見閻王,不見賊王”八個大字,置於密室中,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複仇。後來,朱元璋聽到了朱梓意欲謀反的一些消息,便派徐達之子魏國公徐輝祖對其進行討伐。朱梓緊閉城門,抱其幼子在城上繞行數周後,將寫有“寧見閻王,不見賊王”的銅牌擲到城外,旋即迴宮舉火,全家一起焚死。朱元璋得報後大怒,便借“妖星亂宮”為由,大肆殺戮宮人,馬皇後也脫去簪珥待罪,唯有她獲免,宮人大量被殺。
傳說他機敏好學,善文章,常召集府中儒臣宴飲,並讓他們即席賦詩,親自品評高下優劣,優者賞以金幣。王妃於氏是都督於顯的女兒。洪武二十三年(1390),於顯之子寧夏指揮於琥被卷入胡惟庸案,旋即被殺。朱梓聞訊後非常緊張。朱元璋派人對他進行安慰,並召其入京,結果使朱梓更加害怕,便與王妃於氏一起自焚而死。由於無子,封國被除。
☆、38踏入陷阱
歸仁伯府,朱允炆迴到進了書房院子,一眼便看到徐若璠白衣粉裙,帶著兩個丫鬟立在書房門外,兩個丫鬟手裏都捧著兩盆蓮花。他的書房曆來不許人輕入,看她站在門外,自己又是剛與劉明舒私會迴來,卻是有些心虛,便道:“進裏頭坐吧?有什麽事情麽?”
徐若璠帶著丫鬟進了屋,看到書房內幾硯精嚴,圖史整肅,牆上又掛有弓、劍等物,知他品性高潔,文武雙全,心下一陣黯然,自己嫁來這麽久,始終沒有打動他的心,不由暗暗後悔那夜實在是操之過急了。便笑道:“妾身手植的兩缽碗蓮,近日盛開,頗為秀美,妾想若是給相公書房裏擺設,案頭賞玩,倒是清雅,於是便送了過來。”
朱允炆看了看那兩缽蓮花,果然翠蓋紅花,花葉亭亭,風姿卓絕,清香溢滿書室,倒是令人精神一爽。心知她嫁來數日,因不得他歡心,下仆多有輕慢,而嫡母那邊更不必說,聽說日日是叫了她去立規矩的,高門貴女,卻是被多方難為,今日又來他這裏放低身段討好於他,心下不覺一軟。便柔聲道:“辛苦你了,那便放在案頭吧。”
徐若璠微微一笑,指揮著兩個丫鬟將蓮花擺好,又亭亭拜下問:“相公連日公務繁忙,不知今日是否有空迴房歇息?妾也好安排晚餐。”
朱允炆搖了搖頭,卻不敢看她的眼睛,隻盯著案上的書道:“我還有幾件公務未完成,你自用餐吧。”
徐若璠眼裏掠過一絲失望,也沒有多說,隻拜了下便帶著兩個丫鬟迴房。
朱允炆心頭卻想起今日的歡情燕好,隻覺得心頭滿滿的都是那柔軟芬芳的人兒,再也裝不下別人。
************
天氣越發熱起來,昭平帝照例要去承德離宮避暑,德妃和皇後都要照顧孩兒,太後也說身體不適,不耐長途跋涉,沒有同去,宮中嬪妃,昭平帝一個未帶,隻帶了劉貴妃去了。
離宮芝徑雲堤北端的如意洲裏,昭平帝和劉明舒在湖邊觀景,四圍秀嶺,峰奇石異,林木繁茂,十裏澄湖,煙波浩淼,令人心曠神怡。昭平帝剝了粒葡萄送到劉明舒嘴裏,道:“此次避暑,朕特意點了你大哥來,而且還讓翰林院派了朱允炆過來伴駕,替朕整理些詔書,咱們找個空閑的時間,再去遊獵如何?”
劉明舒睜開一雙妙目,驚喜道:“真的?”
昭平帝看她笑逐顏開,不禁暗喜自己此舉又投了美人心懷,少不得偎上去討了些利息,劉明舒心中卻悄悄地盤算著,如何再見朱允炆一麵。
隔日天氣晴好,昭平帝果然攜了劉明舒帶著禦前侍衛到山莊後頭的圍場圍獵,隨侍的大臣有擅長騎射的也一同遊獵,平川曠野,縱橫馳騁,山巒疊翠,氣象萬千,遠處殿宇嵯峨,氣勢恢弘,果然群臣盡歡,加之美人在畔,昭平帝直覺得樂不思蜀。
劉明舒身著銀邊紫花騎裝,戴著冪離,馭馬騎射,下場親獵了幾隻獵物,騎術嫻熟,箭法神準,倒讓大臣們均刮目相看,大部分臣子隻以為劉明舒粗魯不文,不過身為女子騎得了馬張得了弓,便被外人傳為武藝精絕,沒料到卻是這樣英氣勃勃的美人兒,雖未看到麵容,隻看那身姿蹁躚,皇上又形影不離,便知道果然寵冠後宮。
同為建章四傑的翰林院修撰,狀元公朱允炆也是風骨偉岸,弓馬嫻熟,禦前侍衛劉廌則目瞬如電,鷙勇逼人,倒讓人不由得重新估計建章軍院的實力,也有人暗自心驚,如若讓這位貴妃娘娘得了皇子,隻怕未來諸子奪嫡,風雲變幻,朝堂難定了。
劉明舒卻沒有管別人在怎麽想她,她隔著冪離,一瞬不瞬地看著朱允炆,黑袍黑馬,疾馳如風,長鬃飛揚,忽然馬挺人立,一展長弓,搭箭上弦,白羽雪亮如流星,箭不虛發,她神馳意蕩,難以抑製胸中的思念之情。
昭平帝卻還在身邊念叨著當日去藏劍山莊圍獵的痛快之時,她心頭一陣陣厭煩,如若不是他,她早已能和朱大哥在一起。卻是忘了,即使沒有昭平帝的冊妃聖旨,朱允炆也已是訂了親,隻待放榜完婚。
遊獵後,南方連日暴雨,洪水泛濫,奏疏紛至,昭平帝數日都忙於政務,竟未顧上劉明舒,晚上也未迴如意洲,直歇在了前朝,隻讓方天喜傳話讓劉明舒自己想去哪兒玩便去哪兒玩,莫要拘束了。
劉明舒正中下懷,悄悄遣了金霄,以給大哥送鞋為名,做了兩雙鞋讓金霄給了出去,又讓金霄告訴大哥,黑色是大哥的,深藍色是做給朱允炆的,請他轉交,劉廌也不知底裏,又曆來粗心,也不曾仔細檢查,隻以為自己妹妹還念著舊日情分,依樣轉交了,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親妹子早已是和自己的好大哥做下了抄家滅族的禍事。
朱允炆接到那雙製作精細,繡工精美的鞋,已經平伏的心湖又再掀起漣漪。他摸了下鞋底,果然發現鞋底最下一層,僅用幾針固定,輕輕一扯便開,裏頭有一張綢布,上頭是熟悉的字:“今夜子時,湧翠岩。”
夜深了,劉明舒隻說太熱,要去湧翠岩洗浴,又不許人跟多了,隻悄悄帶了幾個侍從便徑直去了湧翠岩。到了地方,又打發人要沐浴用的香藥,又打發人在前殿煮茶待她沐浴完喝,前殿下有疊石砌成的石崖,峽峪溪水自此懸瀉而下,形成飛流瀑布,噴薄於翠樹綠草叢中,聲音轟然,在前殿守著的人,後頭一點聲音都聽不到的,而在安靜的後殿,卻能聽到前殿來人,她前日來賞景時早就打量好地形,又打發金霄在門口守著,自己去了後樓。隻看到石罅泉流,淙淙潺潺,形成了一個清澈見底的泉水池。
月色明媚,她寬了衣物,自行下了水裏洗浴,雖是盛夏,暑氣正濃,山中泉水卻是十分冰涼徹骨,然而她自幼習武,卻是身子氣血完足,不懼寒涼,自下了水裏遊泳。才遊了一會兒,便感覺到有人影悄無聲息地潛入水中,倏然從她背後冒出,緊緊地摟住了她光/裸玲瓏的身子,火熱結實的胸膛讓她也倏然軟了下來,迴身親吻,明麗的臉上媚眼如絲。月光皎潔如霜,投射在水中銀光爛爛,二人在清澈泉水中抵死纏綿,隻覺得一輩子最美好莫過於此。
之後隻要昭平帝政務繁忙,說了不迴來,劉明舒便自去湧翠岩,時常偷歡,尤嫌不足。這夜一番雲雨後,朱允炆吻著她嬌小雪白的足踝,道:“九月是太後生辰,皇上必要迴宮,隻怕好日子不多了。”劉明舒心中也是煩悶,想了想道:“我曾聽祖父提過,高祖建內宮時,曾有密道通於宮外,高祖曾多次從此密道出宮微服私訪,我迴去悄悄打探一番,如有機會,再傳給你。”
朱允炆自足踝一路密密往上親吻到那胸脯軟玉,含糊道:“還是安全第一,你切莫冒險。”使勁一吮,劉明舒感覺到那熾熱的唇蜿蜒而上,身子一軟,麵色潮紅,已是情動,緊緊摟著他道:“為了你,死也願意。”
京城鍾粹宮,蘇德妃卻是十分憋屈,不得伴駕去離宮也還罷了,她當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且讓劉明舒再得意幾日。林萱的肚子已是一日大似一日,太醫診斷據說多半是皇兒。她的人手卻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林萱本就隻帶著兩個宮女過去,原來安插在靜怡軒的釘子盡皆無用,而坤寧宮守衛森嚴,是皇後的地盤,難以插人,林萱又足不出戶,吃食上更不用說,下手本就難,林萱自己又是學醫的,十分警覺,什麽東西一旦入嘴甚至聞著覺得味道不對,便不吃,如此便是下了藥,進她嘴裏的也是極少,根本毫無作用。
蘇德妃已是多年沒有遇上這麽難對付的局麵,居然老虎吃刺蝟,完全無法下嘴。恨得在鍾粹宮撕了半日扇子,最後想了想,少不得隻能動用那張王牌了,蘇德妃冷冷地笑了:“天堂有路你不行,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原本隻是想打掉胎兒便罷了,如今隻得一起端掉了。”一旁的紅袖被她的笑容瘮得慌,心頭一顫。
夏日炎炎,坤寧宮裏已經擺上冰塊,江太醫給皇後請了平安脈後,又依著慣例去了後頭遊藝齋給林萱請脈,這日依然一切如常,脈象穩定,林萱肚子已經顯形,因她一直十分注意每日散步,飲食睡眠又十分有規律,因此胎兒很好,氣色上佳,紅粉馥馥,倒是比之前那憔悴的時候豐腴許多,珠圓玉潤,風韻十足。
江太醫是見過她大病時候的,如今看她將養得不錯,也十分滿意,叮囑了幾句不要貪涼,吃太多生冷,安心養胎,多走動些後,便請辭出來,卻感覺到林萱身旁的宮女送他出來的時候,在他手裏塞了個紙方勝。
他不動聲色,袖揣了方勝出來,才出了坤寧宮門,便忽然來了一列大內侍衛,為首者斷然喝道:“拿住他!”一行人如狼似虎便上來擒住了他,另一人已是上來直接從他袖子裏摸出紙方勝,他腦袋嗡的一聲,知道已是中計。
☆、39步步驚心
坤寧宮內,太後端坐於上,皇後坐於一側,德妃也坐在下首,麵上含笑。
江太醫被緊緊捆縛著,被兩個侍衛按壓著跪在下首,中間隔著簾子。
從他袖中取出的方勝已被打開,呈在太後前。
隻見上頭字跡娟秀,蠶頭燕尾,寫了一行字:“胎兒已漸大,再不墮之隻恐傷身,若任由產下,貌不類上,則吾等必死無疑,速速配藥來,切記。”下邊列了數行藥名和分量。
太醫令已是被召來,看了藥方,抹著汗水道:“是個上好的墮胎方,用了可不傷身。開方者應是熟悉醫理之人。”
太後沉著臉轉頭望向常皇後道:“皇後怎麽看。”
常皇後卻轉過頭對羅統領道:“青天白日在我宮門前拿人,卻不知羅統領是怎麽判斷江太醫心懷不軌的。”
那下令拿人的羅統領道:“皇後娘娘容稟,卑職等巡視自坤寧宮門口,見此人麵色可疑,在展紙觀看,見到卑職等過來,便麵色有變,收了紙張倉惶拔腿就走,坤寧宮乃中宮重地,卑職如何不謹慎行事,即刻拿了他,從他身上搜出這封信。”
常皇後冷笑一番,問江太醫道:“江太醫你有何話說。”
江太醫身係繩索,艱難叩首道:“臣請脈完畢便出宮去,忽然就來了一隊侍衛不由分說將臣拿住,這信臣身上並無,分明是他們栽贓嫁禍,請太後娘娘、皇後娘娘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