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縣裏,因為錢家和趙家聯姻,兩家倒是經常往來,但安然一直被娘親拘在房裏不讓出去,還有個比她大兩歲的小丫頭玉蘭看著,竟然再也沒有見過錢銳,也沒有收到他的任何東西。


    就在趙世華迴縣城不久,老家就傳來王氏產女及堂姐安淑的婚事定下來的消息。


    王氏在十月初五那天順利產下一個女兒,取名安惠。因為臘月就要娶媳婦了,王氏急著把女兒安淑的婚事也定了下來。她考慮再三,還是許了那商家之子,姓許,名騰,字翔雲。估計也是看顧宛娘娘家有錢,她眼紅了這麽多年,如今她總算也靠上了有錢的親家,再也不用羨慕顧宛娘了。


    趙世華得到消息,問過南哥兒那許翔雲在縣學裏的情況,不由有些擔心。據安南所說,許翔雲倒是個聰明的,很懂得專營,但是讀書卻不踏實,隻怕不是走科舉的料,多半還是要迴去執掌家業從商的。可是以他們趙家現在的家世,實在沒有必要與商家聯姻啊。


    可惜他隻是叔父,人家父母決定的事情,他又能如何?


    安南知道了,不禁很為姐姐擔心,錢家知道了,也頗有些不滿。要知道在古代,親戚的親戚,拐著彎也是親戚了。


    臘月很快就到了。


    初三那天,錢家就將新娘子的陪嫁送到了趙家老宅的新房裏。整整三十二抬的陪嫁,像床、茶幾、椅子、凳子、衣櫃、梳妝台、子孫桶等家具全都是黃花梨的,做好的衣裳每季六套再加六張上好的皮子,嶄新的衣料有二十幾匹,還有金銀珠寶頭麵首飾四套,等等。估計怎麽都要五百兩銀子才能置辦下來,直看得人眼花繚亂,喜得王氏合不攏嘴。


    鄉親們都來看熱鬧,看到那麽多的陪嫁,不由羨慕不已,對王氏好一番恭維豔羨,直把王氏美得嘴角差點翹到天上去。


    初六那天一大早,趙安南直接從縣裏二叔家發了花轎去錢府接新娘子,而後依然還是坐馬車到王家村。


    等趙安南將新娘子帶入喜堂,天都要黑了,卻正是拜堂的好時候。


    拜過天地父母,夫妻交拜之後,錢穎被送入洞房。


    對於父親給自己找了個小丈夫,錢穎雖然不是很喜歡,但也不算太反感。就像姨娘說的,她一個庶出的姑娘,最好的出路就是嫁一個寒門學子,隻要以後丈夫出息了,她的好日子就來了。


    其實錢穎也是這麽想的,隻不過想著丈夫比自己還小,他們要兩年後才圓房,心裏總是覺得有些不大自在。不過聽說丈夫才學不錯,連哥哥都稱讚的,又對丈夫充滿了期待。


    安然早幾天就迴了老家等著喝大堂兄的喜酒,小姑姑迴來幫忙,把秀芹也帶過來了,幾個孩子也能玩到一處去。幾個孩子偷偷去看了新娘子,發現這個嫂嫂(表嫂)長得好看,人也和氣,不由得心裏也為大堂兄歡喜。


    婚後三天,安南帶著新娶的媳婦兒迴娘家。安然一家卻沒有迴縣城,年關將近,他們都要在老家過年。


    顧宛娘與趙世華商議著,將給縣裏各家及江陽賀家準備的年禮陸陸續續地派人送了出去,同時,也陸陸續續收到各家送來的年禮。


    如今,顧家對趙家越發好了,年禮特別豐厚。據說,現在想嫁給顧勝武的姑娘多不勝數,可是顧勝武一個都看不上,說是不急,要等姐夫中了進士再成家。


    趙家本來是分了家的,但因為趙世華中舉,又拿錢蓋了這麽寬大的房子大家一起住,便又重新住在了一起,隻不過家裏的開銷都是趙世華的。但田裏的事情還是趙世榮和趙世福在管。當然,現在他們也很少親自下田了,農忙的時候直接請短工就行。


    轉眼就到了年底,廿四封印之後,錢鵬陽就帶著家人啟程去京裏了,而新上任的縣令要開了年才會來。


    過年,是個團圓的節日,不但百姓,皇家也是如此。


    過了年三皇子就十六歲了,李皇後很賢惠地跟皇上商量,是不是該給三皇子納妃了。


    楊昊想了想,道:“納妃先不急,等兩年再說。先給她指幾個宮女伺候吧!”


    皇後含笑應下,隨即就將自己早已經準備好的四個宮女送去了三皇子府。


    楊彥接了皇後懿旨,進宮謝恩。


    皇後一副慈藹的樣子,不經意地說道:“本宮本來跟皇上說你也不小了,該納妃了,但你父皇說是要再等兩年看看。足見你父皇心裏是看重你的,想個你選個好的才放心。本來本宮還想向皇上進言,我們李家還有位嫡出的姑娘等著皇上給指門好親事呢!”


    楊彥心中一動,迴道:“李家乃是我大隋八大世家之首,李家的姑娘何等尊貴,必能得配高門,娘娘不必擔心。”


    皇後點點頭,又說了幾句,便讓楊彥告退出宮了。


    迴到皇子府,他的兩名伴讀及其他幾名心腹已經等著要給他慶祝了。


    楊彥淡然道:“不過是多了幾個宮女,有什麽好慶祝的?”


    “哦?這麽說來,三殿下早就開過葷了?我們怎麽不知道?”伴讀獨孤凱調笑道。


    楊彥不接這話,反而輕笑道:“皇後還想將侄女嫁給我做正妃呢,是不是更應該慶祝?”


    “真的?”


    “皇後想做什麽?”


    “莫不是皇後看重殿下,想要拋棄二皇子而選擇殿下您?”


    “不會,二殿下是皇後一手帶大的,如同親生,又素有賢名,她不會輕易放棄的。”


    “那她這是想替二殿下拉攏三殿下?”


    “管他的呢,背靠大樹好乘涼,李家願意嫁,殿下娶迴來就是。反正對我們沒壞處,說不準以後李家看我們殿下更得人心,就支持我們殿下了呢?”


    “嗯,說得不錯!皇後無子,與其支持沒有李家血脈的二殿下,還不如支持李家的女婿三殿下呢!畢竟以後殿下有了孩子,那可是實打實的李家血脈!”


    “不錯不錯!”


    “二殿下當初不肯娶李家的女兒,以後李家未必會一直支持他。”


    楊彥一直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著,然而聽到這裏,他卻不得不開口道:“好了,你們可以打住了。李家的女兒,本殿下是不會娶的!”


    眾人一怔,齊聲道:“為什麽?


    第五十九章三皇子的心意,極品婆婆


    楊彥沒有向眾人解釋自己為什麽不會娶李家的女兒,更沒有說,除了自己想要的那個,他誰都不會娶。大家跟著他不過是為了權利,都是為了助他登上九五之位,求一個擁立之功。可是他跟他們不一樣。他之所以如此迫切地想要權利,不過是為了尋找一個人,然後有實力保護她,如此而已。


    當他醒來,發現自己到了這個陌生的時空,他就堅信,他之所以到這裏來,是因為她也在這裏。好多次他都感覺到她在,可是他風頭也出得差不多了,卻沒有找到她一點消息。按說這次的標點符號已經在全國推廣,射雕也在各地的茶館酒樓開說,他不能想象還有什麽地方是沒有讀書人也沒有茶館的。可是,她為什麽沒有來找他呢?哪怕讓人到皇子府留個口信也好啊!


    眼看朝中局勢越發不好,他年紀見漲,大哥二哥拉攏不成,隻怕就要下手除掉他了。他估摸這自己多半就要離開京城避禍了,可是她如果找來,他卻不在,可要怎麽辦才好?不行,他得安排好才行。


    想到這些,他哪有心情讓屬下“慶賀”,不過是多了幾個女人,還是皇後的探子,有什麽值得慶賀的?


    “殿下,您怎麽了?好像心情不太好的樣子?”


    “殿下,不要緊,第一次很多人都經常不成功,多試幾次就好了……”


    “你們都可以滾了——”


    楊彥怒而起身,拂袖而去。


    眾人麵麵相覷,難不成開個玩笑竟然踩到殿下的痛腳?不會吧?真的是第一次不成功?


    離開那群好友兼屬下,楊彥又去書房看了一會兒書,用了晚飯才迴到後院。邁進自己居住的安然居,就見四名花枝招展的少女迎上來,一個要幫他解披風,一個要幫他擦臉,一個端著熱茶,一個送來手爐,四人臉上都帶著少女明媚的笑容,脈脈含情地望著他。


    楊彥微微一怔,眼中厭惡一閃而過。


    “本殿下自己來!你們先去外麵等候召見!”


    四名少女甜美的笑容微微一僵,轉而便乖巧地行禮退下。


    楊彥自己去屏風後麵沐浴梳洗,換了寢衣出來,才喚人道:“進來!”


    四名少女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排成一排襝衽行禮,麵上都帶著甜美期待的笑容望著他。


    楊彥仔細觀察了四個人,點了一名少女留下,便揮揮手讓其他三人都出去。


    被點名的少女不禁兩眼放光,待同伴們都出去了,她正要挨過去服侍楊彥寬衣漱,就見楊彥冷冰冰地看著自己。她微微一怔,伸出去手便縮了迴去。


    楊彥走到一旁鋪著厚厚褥子的圈椅上坐下來,眯著眼睛冷聲問道:“想活命嗎?”


    那少女一驚,立即撲通一聲跪到地上,砰砰砰就是幾個響頭道:“殿下饒命!殿下饒命!”


    楊彥沒叫她起來,也沒叫她停下,隻冷聲道:“想活命也容易,隻要分清楚誰是自己的主子就行。”


    “奴婢既然到了三殿下身邊,自然就是三殿下的人!奴婢萬萬不敢背叛殿下。”


    是他的人?不敢背叛?當他是傻子呢?楊彥嗤笑一聲道:“本殿下就給你一次機會!記住,機會隻有一次!”說完,他便起身往內室走去。


    那少女遲疑著,不知道該不該跟進去。可是,三皇子沒有說讓她進去啊?她要是自己進去了,是不是就是不聽主子話?


    楊彥沒讓那少女糾結太久,因為他很快又出來了。他將一隻木盒子扔在那女子身前道,“今晚你就睡在外間,什麽東西都不許動。若膽敢進入內室,殺無赦!明天如何迴複皇後,你最好想想清楚。”


    吩咐清楚,楊彥便進入內室休息了,倒是不怕那女人半夜起來爬自己的床。剛才那句“膽敢進入內室殺無赦”的命令,不是給那女人聽的,而是下達給自己暗衛的。


    那少女顫抖地撿起木盒子,打開一看,隻見裏麵是一塊白色綢帕……


    今年過年趙家非常熱鬧,不但親戚朋友都上門拜年,就是縣裏很多鄉紳老爺也來給趙世華拜年,話裏話外還是想投田。趙世華堅持自己的原則,地少的,可以考慮,像姚老爺那樣的大地主則堅決不行。


    於是,那些人又輾轉找到趙世榮趙世福,找王氏何氏,找趙家二老。


    趙家二老聽兒子的,兒子說什麽他們就怎麽做。這一處誰都攻不下。


    趙世榮聽了趙世華的說法,雖然心裏有些不以為然,覺得有這樣的好處為什麽不收?就是收了那不也是光明正大的麽?但舉人是自己的弟弟,不是他自己,所以他也隻能聽趙世華的,誰來說都不鬆口,為此還得罪了不少人。


    王氏受了上次的教訓,真是改了不少,盡管看著人家送來的禮兩眼放光,還是忍痛全都退了迴去。


    趙世華剛迴來,容氏就特意過去給她打過招唿,她要是敢收下別人的禮擅自攬事,就讓趙世榮休了她。想起休書,王氏不得不老實起來。


    趙世福和何氏想起從前的苦日子,再想想現在的幸福日子,覺得很是滿足,自然是二哥說什麽,他們就怎麽做。


    除夕守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也沒有分什麽內外男女,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各自聽到的趣事以及對來年的期待,桌子上準備了茶水點心零嘴,孩子大人都時不時吃一點,這樣比較不容易犯困。


    安然靠在爹爹胸口,看著桌子上的核桃鬆子,居然一點胃口都沒有。就連安齊剝了來給她,她也不過象征性地嚐了一口,就搖頭不要了。她聽著大人說話,努力撐到了亥時末,就再也撐不住靠在爹爹懷裏打瞌睡了。


    這時,她忽然聽到爹爹說:“那天迴縣裏送錢大人上京,遇到個奇怪的人。”


    “怎麽奇怪了?二叔說說看,我跟您一起去的,怎麽沒看到?”嶽父上京,安南這個女婿自然要去送行的。


    趙世華迴憶起那天在江邊送走錢大人一家,他正要轉身上馬車,就見一從未見過的少年走過來,躬身問道:“請問公子可是項少龍?”


    項少龍?沒聽過。趙世華隻當對方是認錯了人,便迴道:“這位小哥可是錯認人了?敝姓趙,名世華,字盛林。不知那位項兄可是與盛林容貌相似?”


    那少年卻不直接問答趙世華的話,反而又問道:“公子可知道韋小寶?”


    趙世華搖頭:“真是對不住,小哥你真的認錯人了。盛林從未聽聞過這個名字。”


    那少年又奇怪地看了看趙世華,最後留下一句:“若趙公子想起這二人來,可以進京共謀大事。”而後就很快消失在碼頭上。


    趙家人隻覺得稀奇,趙茂生感歎道:“許是認錯人了吧!不過,聽說我們趙氏祖上也曾官拜柱國大將軍,可惜後來沒落了。也不知道京城是什麽樣子的,隻聽說繁華得很。”


    容氏取笑老伴:“連縣城都沒去過呢,還妄想什麽京城。”


    趙世華立即道:“是兒子不孝,應該早日接二老去縣裏住的。要不年後爹娘跟我一起去縣裏住吧!”


    容氏搖頭道:“我們就是說說罷了。人老了,哪兒都不想去。”


    王氏撇撇嘴道:“娘啊,聽說縣城裏好多好東西,去看看有什麽不好?媳婦兒想去還去不成呢!”


    趙安南立即道:“娘,等兒子將來出息了,一定帶著您去。”


    王氏迴頭看著自己的兒子兒媳,得意地笑道:“我家南哥兒就是孝順!娘等著你考秀才,中狀元!”


    大家雖然覺得王氏的話有些狂妄,但至少也是個好念頭,讀書人誰不盼著中狀元呢?難得這一次,也沒有人反駁王氏的話。


    眾人又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話,而安然卻早已經清醒過來,哪裏還睡得著?看來菜籽油和再生稻還是引起了三皇子的注意,隻是他以為穿越的那個人是爹爹。共謀大事?


    他還是想要爭奪皇位嗎?


    “爹爹,你明年要去京裏趕考嗎?”安然著急地問道。如果爹爹去了京裏,如果三皇子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她最早提出來的,他會怎麽做呢?是高興找到老鄉從而照顧他們一家,還是害怕被人知道底細殺了她滅口?


    趙世華摸摸安然的頭道:“明年不去,爹爹等三年再考。”


    趙茂生點點頭道:“等三年也好。你在家好好看書,也指點指點幾個孩子和清源,要是清源三年後能中舉,你們正好結伴一起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箏並收藏寒門閨秀(作者:李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