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 作者:李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世華含笑點點頭道:“南哥兒學問不錯,以後多問多聽多看,三年之內考個秀才應該問題不大。齊哥兒還要努力才行,也爭取五年內考個功名吧!”
“是,多謝二叔!”
“兒子一定會努力的!”
子夜過後,一家人才散了各自迴房休息。
在老家住了大半個月,安然與堂姐表姐們倒是處得不錯,大堂姐的婚期定在三月,現在正努力繡嫁妝,王氏也在為大堂姐準備嫁妝。為此,她三天兩頭找顧宛娘和趙世華訴苦,說舉人家裏的姑娘出嫁,嫁妝薄了不好看。
趙世華和顧宛娘本就不是小氣的人,要不然也不會拿了錢蓋了房子大家一起住,還負責一大家子的開銷,隻是王氏這理所當然的樣子實在讓人討厭。
盡管王氏讓人厭惡,但安淑是趙家長孫女,是趙世華和顧宛娘看著長大的,從小到大沒少疼她,那孩子本來像父親,寬厚忍讓,也讓人喜歡。現在一大家子人要養,還有人情往來仆人長工,開銷也不小。顧宛娘算了算帳,將必要的錢留下,又擠出一百兩銀子來給了王氏。之前她已經給過王氏兩百兩銀子了。
王氏接過來,口中不住地讚道:“還是她二叔二嬸疼她,以後她也不會忘了二叔二嬸的。”
王氏樂嗬嗬地迴去了,緊接著就去了趙安南房裏。她當然不是去看兒子的,而是特意去看兒媳婦兒的。
或許是錢穎的出身,王氏倒從來沒有在她麵前擺過婆婆的架子,反而像疼自己的女兒一般,對她關懷備至。錢穎心中感動,對王氏也很敬重,時不時地送她些東西。首飾啊衣料啊皮子什麽的,隻要王氏讚一句,她就送給她。不過王氏雖然貪得無厭,卻還知道細水長流,沒有三天兩頭地要兒媳婦的東西,甚至有時候還要推讓一番才肯收下。
為此,錢穎覺得大哥一定是誤會婆婆了,竟然讓她小心婆婆,別讓婆婆做蠢事。可是嫁過來這些日子,她覺得婆婆真的是很和善的一個人啊!
“娘,您來了!快進來坐!”錢穎趕緊將婆婆扶到主位上坐下來,又親自倒了茶遞過去。
王氏放下茶杯,拉著錢穎的手不住地誇讚道:“我們南哥兒真有福氣,娶了你這麽好的媳婦兒。出身好長得俊就不說了,最難得這樣溫柔孝順。這也是娘的福氣,你不知道,娘現在出個門見到以前那些老姐妹,她們有多麽羨慕我娶到你這樣好的兒媳婦。我就跟她們說了,她們羨慕也是羨慕不來的,我們南哥兒媳婦不但是官家千金,長得貌美如花,性格脾氣更是好得沒話說,對我這個婆婆就跟自己親娘似的,比我兩個女兒還貼心……”
錢穎被王氏一通誇讚,隻覺得心裏跟喝了蜜似的。以前聽姨娘說起婆婆怎麽刁難兒媳婦,她也擔心過,沒想到自己福氣好,竟然遇到這樣好的婆婆。她和婆婆關係好,丈夫也高興。雖然兩人還沒圓房,卻是每天都要一處吃飯,有時候還一處看書的。這一刻,她是多麽感激父親和哥哥給她找了這麽好的人家啊!
“對了,娘過來可是有什麽事?您幫大姐準備的嫁妝準備得怎麽樣了?”
“唉,娘正在為難呢,這不是來找你拿主意的嘛!來,快坐下,快坐下!”王氏拉著錢穎坐在自己身邊,“你也知道娘和你爹幾個月前還在地裏種地呢,我們村兒裏嫁個閨女若有個三五兩銀子的嫁妝,就算是很豐厚了。可現在你二叔中了舉,南哥兒又娶了你這個官家千金,你大姐嫁的又是縣裏的有錢人家,娘這心裏就沒底了。不知道要陪嫁些什麽才好,真擔心我的淑姐兒嫁過去被人家看不起,受委屈。”
錢穎忙安慰道:“娘您別擔心,您把嫁妝單子給我瞧瞧,我幫您看看。”
“嫁妝單子?嫁妝還有單子嗎?你也知道,娘不識字的,這個,唉,真是丟死人了。”王氏裝模作樣地捂著臉,一副羞愧的樣子。
“娘您別這樣說。不識字的人多了,有什麽好丟人的?就是很多大戶人家的當家夫人也有不識字的呢!您快別難過了,您說,我幫您寫吧!”
“那就麻煩你了。嗬嗬,我就是福氣好,有個孝順又能幹的兒媳婦!”王氏又適時地誇了一句。
而後,王氏說,錢穎寫,時不時地還要討論一下。
“娘啊,您這個床打算用什麽木材?”
“這個也要寫上去?”
“當然了,不同的木材價錢可不一樣。”
“那依你看用什麽好?”
錢穎想了想道:“那許家可是縣裏僅次於周家的富商,平日裏就喜歡跟周家鬥富,大姐姐嫁妝若是不好,隻怕真的會給人笑話。我看還是用黃花梨的吧?”
“好,我兒媳婦說好肯定就是好的。就按你說的辦!”
於是,錢穎把黃花梨的拔步床寫了上去。想到拔步床,她又忍不住暗自感歎。據說,這拔步床還是七十多年前從竇氏家族流傳開來的呢!竇氏家族早就覆滅了,但無忌公子留下的很多好東西百姓都還在用。據說,就是這科舉製,也是無忌公子主持製定的。
“娘,這衣裳四套有些少了吧?至少也要六套或九套才好。”
“那就九套吧!”
……
婆媳兩個商量了一下午,總算把這嫁妝單子擬出來了。錢穎照著單子念給王氏聽,王氏聽得糊裏糊塗的,記住了這個又忘記了那個。最後,王氏滿臉羞愧,滿眼期待地望著錢穎道:“好媳婦兒,你看娘不識字,這記性也不好,不如娘把銀子都給你,你幫娘把這些東西采辦迴來吧!正好你的人對縣城也熟,要是讓娘來辦,還真不知道這些東西上哪兒買才好。”
錢穎倒沒有想別的,既然婆婆這樣相信她,而婆婆確實對縣城不熟有難處,她這個當兒媳的怎麽能不幫忙呢?於是,她沒有多做考慮便點頭應下。
“娘放心,兒媳一定幫大姐姐把嫁妝置辦妥當的。”
王氏拉著錢穎的手不住地說著感激和誇讚的話,說得錢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才從懷中摸出剛才顧宛娘給的一百兩銀票遞給錢穎道:“這是你二嬸剛才給的,你先拿著,娘屋裏還攢了點錢,等會兒娘再給你送過來。”
錢穎毫無心機地收下銀票,再次保證一定會把姐姐的嫁妝置辦好的。
而後,王氏就迴去了。
第二天,錢穎就讓人去縣城裏幫姐姐采辦嫁妝。因為許家就在縣裏,這些東西也不用拉迴來,錢穎讓人給顧宛娘說了一聲,采辦好直接放在趙世華典的那個院子裏就行了。
可是,等了幾天,錢穎都沒收到婆婆說會送過來的錢。眼看婆婆之前給的銀子已經用完了,自己也已經貼進去兩百多兩了,她不急,她的奶娘丫頭都要急死了。
錢穎的奶娘和丫頭都認為王氏是故意想坑害自家姑娘的,但錢穎不信,還將奶娘和丫頭都訓斥了一頓。
這天晚上她去給王氏請安,遲疑著要不要問問婆婆是不是還有件事情忘了,可總是張不開口。卻不想王氏反倒主動問起她安淑的嫁妝準備得如何了,錢穎正要談自己的難處,王氏又忽然拍了一下額頭,一副恍然想起來的樣子道:“呀喲,你看看娘這個記性。娘說了要把這些年攢的私服錢都給你的,竟然忘記了。你這孩子就是實誠,娘忘了,你就該提醒娘一句才對啊。好孩子,這些天讓你急壞了吧?你等一下,娘這就去拿!”
不大一會兒,王氏就帶著自己攢的錢迴來了。
看起來囊鼓鼓的一大包,用一塊藍色碎花布包得嚴嚴實實的。王氏小心地把這包袱放在了錢穎懷中,黯然道:“這是娘這些年的全部積蓄,你也不用省著,該怎麽花就怎麽花。”
錢穎沒想到這麽沉,哪裏抱得住?還是奶娘及時上前來接了過去她才沒有摔倒。
“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也迴去歇息吧!這些天可是把你累壞了,娘不心疼,我們南哥兒都要心疼了。嗬嗬!”王氏把錢給了,就打發錢穎迴去了。
“娘,哪有您這樣取笑媳婦兒的?”錢穎還沒有與安南圓房,臉皮子薄,一說就臉紅,跺著腳就跑了出去。
可是,迴到房裏打開包袱,她便呆住了。
包袱很沉,裏麵都是錢,可是,裏麵隻有二十多兩散碎銀子,其他的都是銅錢,全部加起來也不足五十兩銀子……
錢穎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急得都要哭了。
奶娘一看就知道是王氏在算計自家姑娘,讓錢穎立即去找王氏說清楚。給一百五十兩的銀子,就想讓他們家姑娘變出三百多兩的嫁妝,這也太黑心了。她活了幾十年,就沒見過這樣算計兒媳婦嫁妝的婆婆!
“可是,娘已經說了,這是她全部的積蓄了,我上哪兒要銀子去?”
“要不把那些買迴來的東西賣掉?好歹也能換迴些銀子來。”
錢穎搖頭,都買迴來放在二叔那裏了,她怎麽好意思又拉出去賣掉?
王氏生怕錢穎就此恨上她,還總是一副不知道價錢的樣子,經常問她:“聽說縣裏什麽東西都貴,也不知道這些錢夠不夠。可是娘沒用,這些年來,好不容易就攢了這麽點錢……要是錢不夠使,你就找你二嬸要去,現在她當家,照說家裏的姑娘出嫁,嫁妝也應該她出的。”
錢穎是知道趙家情況的。趙家現在的一切都是二叔掙迴來的,二叔大方,將一家子都一起養了。可不能說二叔大方,他們就能厚著臉皮跟二叔二嬸要錢啊!錢穎第一次對婆婆的話有了不同意見。聽婆婆的話,她怎麽覺得婆婆那麽無恥呢?
第二天,錢穎從側麵探聽了一下顧宛娘的意思,知道家裏開銷大,二叔又不肯收那些大老爺的投田,家裏真的沒有多餘的銀子給大姐辦嫁妝。因此,自己的事她也沒好意思提。
最後,這個啞巴虧還是錢穎自己吞了。
卻說皇帝自從見了趙世華的試卷,就對他上了心,忽然下了一道暗旨,讓人將趙世華的詳細情況調查了一遍。
接近年關時,楊昊就拿到了調查結果。看到趙世華不肯收地主鄉紳的投田,他心裏不禁湧出些感動和讚賞來。
自從科舉製製定以來,為了鼓勵寒門子弟讀書參加科考,所以才有舉人不納稅的政策。朝廷原本想著寒門子弟讀個書不容易,往往是傾盡全家之力才能供一個讀書人出來,又擔心他們連上京趕考的盤纏都沒有,這才有了這麽一條政令。
誰知,那些寒門子弟一旦鹹魚翻身考中舉人,就大肆收受鄉紳們的投田,從中牟取利益,將朝廷的賦稅收到自己腰包裏。幾十年來,國家的良田是越來越少,賦稅自然也跟著下降。要不是商業發展快,商稅收入逐年增長,朝廷要修個河堤,災年賑災都擠不出錢來。
相比之下,這個趙世華雖然也收了投田,卻極有分寸,還一直將國家利益放在心上。楊昊越發好奇看重起這個人來,這在楊昊近二十年的皇帝生涯中還是第一次。他居然去關注一個出身寒家的舉人,隻怕說出去都沒人信。沒有人知道楊昊心裏的想法,他覺得,這個趙世華好好調教一下,或許是宰相之才……
因新任縣令正月十五前必須到衙門報道,趙世華十二那天就帶著一家連同安南一起迴了縣裏。錢穎也以為姐姐置辦嫁妝的名義跟來了縣裏,與安然住一起。
顧宛娘在知道王氏將采辦嫁妝的事情交給錢穎之後,無意中感歎了一番道:“你二叔不肯收人家的投田,家裏現在確實不寬裕。二嬸也是沒有辦法,東挪西湊的,才湊了三百兩銀子給你娘,也不知道夠不夠。其實我知道許家有錢,咱們就算給你姐姐置辦一千兩銀子的嫁妝,到了許家也不夠看。可不管怎麽說,淑姐兒總是我們趙家這一輩第一個出嫁的女兒,不能委屈了,咱們總要盡最大努力才對得起她。唉,當初如果不是選了許家,而是那清貧的秀才之子,三百兩銀子的嫁妝已經很豐厚了……”
錢穎聽了很想哭,這才明白自己真的被婆婆耍了。
正月十三日,新任縣令盧大人到任了。
趙世華作為合江縣的舉人,又是前任縣令的師爺,自然要去迎接的。
盧大人名建,字晨星,二十七八的樣子,沒有帶家眷,隻帶了四個美貌的侍女。據說這位盧大人出身大隋八大世家之一的盧氏,是通過舉薦為官的,沒有走科舉。
盧大人的風度是趙世華從未見過的,雖然隻是個七品縣令,平日的穿用氣度卻好似侯門公子,什麽都講究。他麵容俊美,沒有留須,頭戴碧玉冠,也沒有穿官服,而是穿著寶藍色錦緞常服,刺繡簡單,繡工卻極好。
接風宴上,趙世華見他連使用的碗筷都是自帶的,白玉小碗,象牙筷,銀製的調羹,侍女不幫他將菜夾到碗裏,他是不會主動夾菜的……
趙世華暗忖,這也太講究了。他好歹也在江陽見過林學政和李知府,據聞李知府也是出自大隋八大豪門的李家,但也不見人家這樣講究。趙世華很懷疑,這位盧大人到底是來當縣令的,還是來享樂的。可享樂也不該來這裏啊!合江縣可不是什麽富裕的地方。
席後喝茶,趙世華再一次閃了眼睛。以前覺得大哥煮茶講究,現在看了這位盧大人,才知道大哥那什麽都不算。
看看這位盧大人,四個侍女,一個焚香,一個淨手而後彈琴,一個看著爐火,剩下那個淨手後緩緩穿過熏香嫋嫋琴音錚錚,這才在茶具錢坐下來,這才是泡茶的。雖然泡茶的步驟也差不多,但不得不說,在這樣香豔的氛圍中,看一位美貌女子泡茶,的確是一種享受。這茶喝起來也似乎更香了些。當然,也很有可能人家用的茶就比趙世華以前喝過的茶都要好。
趙世華原本以為茶喝完了,就該散了,卻不想那位盧大人竟然開口留他。
“其他人都迴去吧。趙舉人請留步。”
趙世華以為盧大人叫住自己也不過是因為自己曾經做過前任的師爺,倒也沒有多想。果然,盧大人第一句話就問:“趙舉人曾給前任當過師爺,幫著前任處理過政務?”
趙世華恭敬地答道:“迴大人的話,學生中舉前一年是錢大人的師爺,曾幫著錢大人處理過政務。”
“也就是說,合江縣的政務,你都是熟悉的了?”
趙世華謙虛而恭謹道:“不敢說熟悉,大人若有疑問,但請問詢。”
卻不想盧大人下一句話卻讓他怔在了當場。
隻聽那盧大人輕描淡寫道:“不必了。你依然迴來給本公子當師爺,好處少不了你的,以後這合江縣的政務就全交給你了,沒有大事,你就自己做主,不必問詢本公子。
本公子這四個美婢,也賞你一個,你自己挑吧!”
第六十章趙家下獄,皇帝震怒
趙世華一時間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他是不是聽錯了?還是他腦子理解有問題?見過狂妄的,但沒見過這樣這樣狂妄的!好吧,你是高門公子,你了不起,但我趙世華也不是你的奴仆啊!
若這位盧大人好好說,趙世華為了這一方百姓,為了熟悉政務,適時了解朝廷動態,就是給盧大人再當三年師爺也沒什麽。可盧大人這話怎麽聽都讓他覺得不舒服,文人氣節裏的那股子倔強勁兒就出來了。
“多謝大人看得上學生,”趙世華雖然心中不忿,但還算有腦子,語氣沒有過激,姿態上仍然顯得頗為恭敬,“隻是學生此次中舉後,林大人曾言,說學生在經史上還頗有不足,讓學生在家好好讀書。因此,也隻能辜負大人好意,請大人另選賢才了。”
盧晨星聽了趙世華的話,訝異地抬起頭來,眯著眼睛細細審視了他一眼,挑眉道:“怎麽?還不樂意?就算你現在動身去京城,會試上高中兩榜進士,也不過是一個七品縣令之位。本公子不用你去長安趕考,直接讓你做了這一縣之主,你還跟本公子說不樂意?嗯?說說看,你想要什麽?如果條件不算太過,本公子就允了。”
趙世華心裏的氣是騰騰騰往上冒,可是他知道自己雖然中了舉人,卻沒有根基,完全不能與高門大閥出來的公子硬磕。於是,他仍然恭謹地鞠躬行禮道:“大人誤會了,學生不是想得什麽好處。學生是認為大人才是朝廷認命的一縣之主,學生不敢逾越。而且,學生確實打算閉門讀書三年以補自己經史不足的缺憾,絕非敷衍公子,如若不然,學生已經動身去京城趕考了。”
盧晨星皺眉,他現在有些摸不準趙世華是想要好處還是真的迂腐不想給自己當師爺了。來之前,上麵可有交代,讓好好籠絡這個趙世華,勢必將他拉到他們這條船上,難道他給的條件還不夠好?都許他做主縣裏的政務了,又將自己心愛的美婢賞他,這趙世華是不是胃口太大了點?
盧晨星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趙世華要的不是好處,不是女人,而是尊重。如果他好言好語誠意相請,趙世華根本就不會推遲,必定將這合江縣治理得妥妥當當的。
“趙舉人,你可要想好了。跟了本公子,你就是我盧家的門人了,等你中了進士,以後也自有我盧家一路照拂。你若是不識相,哼哼,本公子做好事不在行,給人下下絆子還是很容易的。”
這可就是紅果果的威脅了。趙世華原本還沒想到這些,隻覺得要是答應了,以後天天得在這位公子哥麵前奴顏婢膝,實在難以忍受。要知道當初跟在錢大人身邊的時候,他不過是個秀才,錢大人可是對他禮遇有加的。如今聽這位盧大人這麽一說,再想起朝中哪些個黨派門閥之爭,他更不會趟這趟渾水了。他早就明白,作為寒門出身的舉子,哪怕今後中了進士,也永遠隻能有一個主子,那就是皇上。
“請大人恕罪,學生才疏學淺,無法擔此重任。天色已晚,還請大人早些安歇,學生告退了。”趙世華恭敬地鞠躬行禮,隨即便轉身離去。
盧大人眯著眼睛看著趙世華的背影,忽然抓起桌案上一隻茶杯用力的扔了出去。“哐——”茶杯撞在門柱上,隨後便落到地上嘩啦一聲摔得粉碎。
“哼!敬酒不吃吃罰酒!”
趙世華迴到家裏的時候,家裏已經吃過晚飯。顧宛娘和侄兒媳婦兒錢穎在做針線,安南和安齊兄弟兩個在書房看書。學堂還沒有開學,但他們每天都是有功課的,從沒有一天落下過。
安然本來跟著娘親在繡花的,看到爹爹迴來了,便笑著迎了過去。
“爹爹你迴來了!那個盧大人長什麽樣?有沒有發生什麽有趣的事情說給我們聽聽?對了,宴席上有沒有什麽特別好吃的,明天我們自己也做來吃。”
趙世華彎腰摸摸女兒的小臉,輕輕一笑道:“今年都六歲了,還這麽饞嘴,可怎麽得了?”
“是,多謝二叔!”
“兒子一定會努力的!”
子夜過後,一家人才散了各自迴房休息。
在老家住了大半個月,安然與堂姐表姐們倒是處得不錯,大堂姐的婚期定在三月,現在正努力繡嫁妝,王氏也在為大堂姐準備嫁妝。為此,她三天兩頭找顧宛娘和趙世華訴苦,說舉人家裏的姑娘出嫁,嫁妝薄了不好看。
趙世華和顧宛娘本就不是小氣的人,要不然也不會拿了錢蓋了房子大家一起住,還負責一大家子的開銷,隻是王氏這理所當然的樣子實在讓人討厭。
盡管王氏讓人厭惡,但安淑是趙家長孫女,是趙世華和顧宛娘看著長大的,從小到大沒少疼她,那孩子本來像父親,寬厚忍讓,也讓人喜歡。現在一大家子人要養,還有人情往來仆人長工,開銷也不小。顧宛娘算了算帳,將必要的錢留下,又擠出一百兩銀子來給了王氏。之前她已經給過王氏兩百兩銀子了。
王氏接過來,口中不住地讚道:“還是她二叔二嬸疼她,以後她也不會忘了二叔二嬸的。”
王氏樂嗬嗬地迴去了,緊接著就去了趙安南房裏。她當然不是去看兒子的,而是特意去看兒媳婦兒的。
或許是錢穎的出身,王氏倒從來沒有在她麵前擺過婆婆的架子,反而像疼自己的女兒一般,對她關懷備至。錢穎心中感動,對王氏也很敬重,時不時地送她些東西。首飾啊衣料啊皮子什麽的,隻要王氏讚一句,她就送給她。不過王氏雖然貪得無厭,卻還知道細水長流,沒有三天兩頭地要兒媳婦的東西,甚至有時候還要推讓一番才肯收下。
為此,錢穎覺得大哥一定是誤會婆婆了,竟然讓她小心婆婆,別讓婆婆做蠢事。可是嫁過來這些日子,她覺得婆婆真的是很和善的一個人啊!
“娘,您來了!快進來坐!”錢穎趕緊將婆婆扶到主位上坐下來,又親自倒了茶遞過去。
王氏放下茶杯,拉著錢穎的手不住地誇讚道:“我們南哥兒真有福氣,娶了你這麽好的媳婦兒。出身好長得俊就不說了,最難得這樣溫柔孝順。這也是娘的福氣,你不知道,娘現在出個門見到以前那些老姐妹,她們有多麽羨慕我娶到你這樣好的兒媳婦。我就跟她們說了,她們羨慕也是羨慕不來的,我們南哥兒媳婦不但是官家千金,長得貌美如花,性格脾氣更是好得沒話說,對我這個婆婆就跟自己親娘似的,比我兩個女兒還貼心……”
錢穎被王氏一通誇讚,隻覺得心裏跟喝了蜜似的。以前聽姨娘說起婆婆怎麽刁難兒媳婦,她也擔心過,沒想到自己福氣好,竟然遇到這樣好的婆婆。她和婆婆關係好,丈夫也高興。雖然兩人還沒圓房,卻是每天都要一處吃飯,有時候還一處看書的。這一刻,她是多麽感激父親和哥哥給她找了這麽好的人家啊!
“對了,娘過來可是有什麽事?您幫大姐準備的嫁妝準備得怎麽樣了?”
“唉,娘正在為難呢,這不是來找你拿主意的嘛!來,快坐下,快坐下!”王氏拉著錢穎坐在自己身邊,“你也知道娘和你爹幾個月前還在地裏種地呢,我們村兒裏嫁個閨女若有個三五兩銀子的嫁妝,就算是很豐厚了。可現在你二叔中了舉,南哥兒又娶了你這個官家千金,你大姐嫁的又是縣裏的有錢人家,娘這心裏就沒底了。不知道要陪嫁些什麽才好,真擔心我的淑姐兒嫁過去被人家看不起,受委屈。”
錢穎忙安慰道:“娘您別擔心,您把嫁妝單子給我瞧瞧,我幫您看看。”
“嫁妝單子?嫁妝還有單子嗎?你也知道,娘不識字的,這個,唉,真是丟死人了。”王氏裝模作樣地捂著臉,一副羞愧的樣子。
“娘您別這樣說。不識字的人多了,有什麽好丟人的?就是很多大戶人家的當家夫人也有不識字的呢!您快別難過了,您說,我幫您寫吧!”
“那就麻煩你了。嗬嗬,我就是福氣好,有個孝順又能幹的兒媳婦!”王氏又適時地誇了一句。
而後,王氏說,錢穎寫,時不時地還要討論一下。
“娘啊,您這個床打算用什麽木材?”
“這個也要寫上去?”
“當然了,不同的木材價錢可不一樣。”
“那依你看用什麽好?”
錢穎想了想道:“那許家可是縣裏僅次於周家的富商,平日裏就喜歡跟周家鬥富,大姐姐嫁妝若是不好,隻怕真的會給人笑話。我看還是用黃花梨的吧?”
“好,我兒媳婦說好肯定就是好的。就按你說的辦!”
於是,錢穎把黃花梨的拔步床寫了上去。想到拔步床,她又忍不住暗自感歎。據說,這拔步床還是七十多年前從竇氏家族流傳開來的呢!竇氏家族早就覆滅了,但無忌公子留下的很多好東西百姓都還在用。據說,就是這科舉製,也是無忌公子主持製定的。
“娘,這衣裳四套有些少了吧?至少也要六套或九套才好。”
“那就九套吧!”
……
婆媳兩個商量了一下午,總算把這嫁妝單子擬出來了。錢穎照著單子念給王氏聽,王氏聽得糊裏糊塗的,記住了這個又忘記了那個。最後,王氏滿臉羞愧,滿眼期待地望著錢穎道:“好媳婦兒,你看娘不識字,這記性也不好,不如娘把銀子都給你,你幫娘把這些東西采辦迴來吧!正好你的人對縣城也熟,要是讓娘來辦,還真不知道這些東西上哪兒買才好。”
錢穎倒沒有想別的,既然婆婆這樣相信她,而婆婆確實對縣城不熟有難處,她這個當兒媳的怎麽能不幫忙呢?於是,她沒有多做考慮便點頭應下。
“娘放心,兒媳一定幫大姐姐把嫁妝置辦妥當的。”
王氏拉著錢穎的手不住地說著感激和誇讚的話,說得錢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才從懷中摸出剛才顧宛娘給的一百兩銀票遞給錢穎道:“這是你二嬸剛才給的,你先拿著,娘屋裏還攢了點錢,等會兒娘再給你送過來。”
錢穎毫無心機地收下銀票,再次保證一定會把姐姐的嫁妝置辦好的。
而後,王氏就迴去了。
第二天,錢穎就讓人去縣城裏幫姐姐采辦嫁妝。因為許家就在縣裏,這些東西也不用拉迴來,錢穎讓人給顧宛娘說了一聲,采辦好直接放在趙世華典的那個院子裏就行了。
可是,等了幾天,錢穎都沒收到婆婆說會送過來的錢。眼看婆婆之前給的銀子已經用完了,自己也已經貼進去兩百多兩了,她不急,她的奶娘丫頭都要急死了。
錢穎的奶娘和丫頭都認為王氏是故意想坑害自家姑娘的,但錢穎不信,還將奶娘和丫頭都訓斥了一頓。
這天晚上她去給王氏請安,遲疑著要不要問問婆婆是不是還有件事情忘了,可總是張不開口。卻不想王氏反倒主動問起她安淑的嫁妝準備得如何了,錢穎正要談自己的難處,王氏又忽然拍了一下額頭,一副恍然想起來的樣子道:“呀喲,你看看娘這個記性。娘說了要把這些年攢的私服錢都給你的,竟然忘記了。你這孩子就是實誠,娘忘了,你就該提醒娘一句才對啊。好孩子,這些天讓你急壞了吧?你等一下,娘這就去拿!”
不大一會兒,王氏就帶著自己攢的錢迴來了。
看起來囊鼓鼓的一大包,用一塊藍色碎花布包得嚴嚴實實的。王氏小心地把這包袱放在了錢穎懷中,黯然道:“這是娘這些年的全部積蓄,你也不用省著,該怎麽花就怎麽花。”
錢穎沒想到這麽沉,哪裏抱得住?還是奶娘及時上前來接了過去她才沒有摔倒。
“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也迴去歇息吧!這些天可是把你累壞了,娘不心疼,我們南哥兒都要心疼了。嗬嗬!”王氏把錢給了,就打發錢穎迴去了。
“娘,哪有您這樣取笑媳婦兒的?”錢穎還沒有與安南圓房,臉皮子薄,一說就臉紅,跺著腳就跑了出去。
可是,迴到房裏打開包袱,她便呆住了。
包袱很沉,裏麵都是錢,可是,裏麵隻有二十多兩散碎銀子,其他的都是銅錢,全部加起來也不足五十兩銀子……
錢穎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急得都要哭了。
奶娘一看就知道是王氏在算計自家姑娘,讓錢穎立即去找王氏說清楚。給一百五十兩的銀子,就想讓他們家姑娘變出三百多兩的嫁妝,這也太黑心了。她活了幾十年,就沒見過這樣算計兒媳婦嫁妝的婆婆!
“可是,娘已經說了,這是她全部的積蓄了,我上哪兒要銀子去?”
“要不把那些買迴來的東西賣掉?好歹也能換迴些銀子來。”
錢穎搖頭,都買迴來放在二叔那裏了,她怎麽好意思又拉出去賣掉?
王氏生怕錢穎就此恨上她,還總是一副不知道價錢的樣子,經常問她:“聽說縣裏什麽東西都貴,也不知道這些錢夠不夠。可是娘沒用,這些年來,好不容易就攢了這麽點錢……要是錢不夠使,你就找你二嬸要去,現在她當家,照說家裏的姑娘出嫁,嫁妝也應該她出的。”
錢穎是知道趙家情況的。趙家現在的一切都是二叔掙迴來的,二叔大方,將一家子都一起養了。可不能說二叔大方,他們就能厚著臉皮跟二叔二嬸要錢啊!錢穎第一次對婆婆的話有了不同意見。聽婆婆的話,她怎麽覺得婆婆那麽無恥呢?
第二天,錢穎從側麵探聽了一下顧宛娘的意思,知道家裏開銷大,二叔又不肯收那些大老爺的投田,家裏真的沒有多餘的銀子給大姐辦嫁妝。因此,自己的事她也沒好意思提。
最後,這個啞巴虧還是錢穎自己吞了。
卻說皇帝自從見了趙世華的試卷,就對他上了心,忽然下了一道暗旨,讓人將趙世華的詳細情況調查了一遍。
接近年關時,楊昊就拿到了調查結果。看到趙世華不肯收地主鄉紳的投田,他心裏不禁湧出些感動和讚賞來。
自從科舉製製定以來,為了鼓勵寒門子弟讀書參加科考,所以才有舉人不納稅的政策。朝廷原本想著寒門子弟讀個書不容易,往往是傾盡全家之力才能供一個讀書人出來,又擔心他們連上京趕考的盤纏都沒有,這才有了這麽一條政令。
誰知,那些寒門子弟一旦鹹魚翻身考中舉人,就大肆收受鄉紳們的投田,從中牟取利益,將朝廷的賦稅收到自己腰包裏。幾十年來,國家的良田是越來越少,賦稅自然也跟著下降。要不是商業發展快,商稅收入逐年增長,朝廷要修個河堤,災年賑災都擠不出錢來。
相比之下,這個趙世華雖然也收了投田,卻極有分寸,還一直將國家利益放在心上。楊昊越發好奇看重起這個人來,這在楊昊近二十年的皇帝生涯中還是第一次。他居然去關注一個出身寒家的舉人,隻怕說出去都沒人信。沒有人知道楊昊心裏的想法,他覺得,這個趙世華好好調教一下,或許是宰相之才……
因新任縣令正月十五前必須到衙門報道,趙世華十二那天就帶著一家連同安南一起迴了縣裏。錢穎也以為姐姐置辦嫁妝的名義跟來了縣裏,與安然住一起。
顧宛娘在知道王氏將采辦嫁妝的事情交給錢穎之後,無意中感歎了一番道:“你二叔不肯收人家的投田,家裏現在確實不寬裕。二嬸也是沒有辦法,東挪西湊的,才湊了三百兩銀子給你娘,也不知道夠不夠。其實我知道許家有錢,咱們就算給你姐姐置辦一千兩銀子的嫁妝,到了許家也不夠看。可不管怎麽說,淑姐兒總是我們趙家這一輩第一個出嫁的女兒,不能委屈了,咱們總要盡最大努力才對得起她。唉,當初如果不是選了許家,而是那清貧的秀才之子,三百兩銀子的嫁妝已經很豐厚了……”
錢穎聽了很想哭,這才明白自己真的被婆婆耍了。
正月十三日,新任縣令盧大人到任了。
趙世華作為合江縣的舉人,又是前任縣令的師爺,自然要去迎接的。
盧大人名建,字晨星,二十七八的樣子,沒有帶家眷,隻帶了四個美貌的侍女。據說這位盧大人出身大隋八大世家之一的盧氏,是通過舉薦為官的,沒有走科舉。
盧大人的風度是趙世華從未見過的,雖然隻是個七品縣令,平日的穿用氣度卻好似侯門公子,什麽都講究。他麵容俊美,沒有留須,頭戴碧玉冠,也沒有穿官服,而是穿著寶藍色錦緞常服,刺繡簡單,繡工卻極好。
接風宴上,趙世華見他連使用的碗筷都是自帶的,白玉小碗,象牙筷,銀製的調羹,侍女不幫他將菜夾到碗裏,他是不會主動夾菜的……
趙世華暗忖,這也太講究了。他好歹也在江陽見過林學政和李知府,據聞李知府也是出自大隋八大豪門的李家,但也不見人家這樣講究。趙世華很懷疑,這位盧大人到底是來當縣令的,還是來享樂的。可享樂也不該來這裏啊!合江縣可不是什麽富裕的地方。
席後喝茶,趙世華再一次閃了眼睛。以前覺得大哥煮茶講究,現在看了這位盧大人,才知道大哥那什麽都不算。
看看這位盧大人,四個侍女,一個焚香,一個淨手而後彈琴,一個看著爐火,剩下那個淨手後緩緩穿過熏香嫋嫋琴音錚錚,這才在茶具錢坐下來,這才是泡茶的。雖然泡茶的步驟也差不多,但不得不說,在這樣香豔的氛圍中,看一位美貌女子泡茶,的確是一種享受。這茶喝起來也似乎更香了些。當然,也很有可能人家用的茶就比趙世華以前喝過的茶都要好。
趙世華原本以為茶喝完了,就該散了,卻不想那位盧大人竟然開口留他。
“其他人都迴去吧。趙舉人請留步。”
趙世華以為盧大人叫住自己也不過是因為自己曾經做過前任的師爺,倒也沒有多想。果然,盧大人第一句話就問:“趙舉人曾給前任當過師爺,幫著前任處理過政務?”
趙世華恭敬地答道:“迴大人的話,學生中舉前一年是錢大人的師爺,曾幫著錢大人處理過政務。”
“也就是說,合江縣的政務,你都是熟悉的了?”
趙世華謙虛而恭謹道:“不敢說熟悉,大人若有疑問,但請問詢。”
卻不想盧大人下一句話卻讓他怔在了當場。
隻聽那盧大人輕描淡寫道:“不必了。你依然迴來給本公子當師爺,好處少不了你的,以後這合江縣的政務就全交給你了,沒有大事,你就自己做主,不必問詢本公子。
本公子這四個美婢,也賞你一個,你自己挑吧!”
第六十章趙家下獄,皇帝震怒
趙世華一時間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他是不是聽錯了?還是他腦子理解有問題?見過狂妄的,但沒見過這樣這樣狂妄的!好吧,你是高門公子,你了不起,但我趙世華也不是你的奴仆啊!
若這位盧大人好好說,趙世華為了這一方百姓,為了熟悉政務,適時了解朝廷動態,就是給盧大人再當三年師爺也沒什麽。可盧大人這話怎麽聽都讓他覺得不舒服,文人氣節裏的那股子倔強勁兒就出來了。
“多謝大人看得上學生,”趙世華雖然心中不忿,但還算有腦子,語氣沒有過激,姿態上仍然顯得頗為恭敬,“隻是學生此次中舉後,林大人曾言,說學生在經史上還頗有不足,讓學生在家好好讀書。因此,也隻能辜負大人好意,請大人另選賢才了。”
盧晨星聽了趙世華的話,訝異地抬起頭來,眯著眼睛細細審視了他一眼,挑眉道:“怎麽?還不樂意?就算你現在動身去京城,會試上高中兩榜進士,也不過是一個七品縣令之位。本公子不用你去長安趕考,直接讓你做了這一縣之主,你還跟本公子說不樂意?嗯?說說看,你想要什麽?如果條件不算太過,本公子就允了。”
趙世華心裏的氣是騰騰騰往上冒,可是他知道自己雖然中了舉人,卻沒有根基,完全不能與高門大閥出來的公子硬磕。於是,他仍然恭謹地鞠躬行禮道:“大人誤會了,學生不是想得什麽好處。學生是認為大人才是朝廷認命的一縣之主,學生不敢逾越。而且,學生確實打算閉門讀書三年以補自己經史不足的缺憾,絕非敷衍公子,如若不然,學生已經動身去京城趕考了。”
盧晨星皺眉,他現在有些摸不準趙世華是想要好處還是真的迂腐不想給自己當師爺了。來之前,上麵可有交代,讓好好籠絡這個趙世華,勢必將他拉到他們這條船上,難道他給的條件還不夠好?都許他做主縣裏的政務了,又將自己心愛的美婢賞他,這趙世華是不是胃口太大了點?
盧晨星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趙世華要的不是好處,不是女人,而是尊重。如果他好言好語誠意相請,趙世華根本就不會推遲,必定將這合江縣治理得妥妥當當的。
“趙舉人,你可要想好了。跟了本公子,你就是我盧家的門人了,等你中了進士,以後也自有我盧家一路照拂。你若是不識相,哼哼,本公子做好事不在行,給人下下絆子還是很容易的。”
這可就是紅果果的威脅了。趙世華原本還沒想到這些,隻覺得要是答應了,以後天天得在這位公子哥麵前奴顏婢膝,實在難以忍受。要知道當初跟在錢大人身邊的時候,他不過是個秀才,錢大人可是對他禮遇有加的。如今聽這位盧大人這麽一說,再想起朝中哪些個黨派門閥之爭,他更不會趟這趟渾水了。他早就明白,作為寒門出身的舉子,哪怕今後中了進士,也永遠隻能有一個主子,那就是皇上。
“請大人恕罪,學生才疏學淺,無法擔此重任。天色已晚,還請大人早些安歇,學生告退了。”趙世華恭敬地鞠躬行禮,隨即便轉身離去。
盧大人眯著眼睛看著趙世華的背影,忽然抓起桌案上一隻茶杯用力的扔了出去。“哐——”茶杯撞在門柱上,隨後便落到地上嘩啦一聲摔得粉碎。
“哼!敬酒不吃吃罰酒!”
趙世華迴到家裏的時候,家裏已經吃過晚飯。顧宛娘和侄兒媳婦兒錢穎在做針線,安南和安齊兄弟兩個在書房看書。學堂還沒有開學,但他們每天都是有功課的,從沒有一天落下過。
安然本來跟著娘親在繡花的,看到爹爹迴來了,便笑著迎了過去。
“爹爹你迴來了!那個盧大人長什麽樣?有沒有發生什麽有趣的事情說給我們聽聽?對了,宴席上有沒有什麽特別好吃的,明天我們自己也做來吃。”
趙世華彎腰摸摸女兒的小臉,輕輕一笑道:“今年都六歲了,還這麽饞嘴,可怎麽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