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韃子這次耍了這麽一個花招,就是想速戰速決,阻我大軍於山西之外,為葛爾丹圍攻太原爭取時間,”趙良棟嚴肅的道,“所以老子就一定要把他們拖在這裏,進、進不得,退、退不了,他四麵遊擊,我就精騎擾他後方,他大軍來攻,我就堅城巨炮以待,致令其進退失據,無所適從!”
“那……萬一敵軍遁逃至晉中,我軍又將如何?!”
趙良棟奇怪的看著崔維雅,啞然失笑,“如什麽何?他跑了難道老子還會客氣,當然是兵進代州、保德,將晉西北納入懷中,”他搖了搖頭,拍了拍崔維雅的肩膀,“崔軍丞,看來你還是個書生哪,韃子兵向來自持勇武,豈能不戰而逃?!若逃了又如何向葛爾丹交代?!——如果穆上校出兵有果的話,我料漢奸軍必然彼此觀望,遲疑不進,不敢與我軍正麵交鋒,而韃子東路軍也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退兵代州府城,鞏固城防,待我軍來攻,另一個就是匯集主力精銳,與我軍決戰涇縣!!!”
他甩了甩馬鞭,微笑道,“老子要的就是決戰!”
第十八節(上)
蒙古軍突襲的當日,漢軍騎兵部隊就立即發動了反擊,趙良棟從涇縣反正的新附軍中抽調了大批向導,隨後又補齊了騎兵旅的建製,兩千漢軍鐵騎在穆東城的率領下,不計後果的朝代州府城方向突進,突然出現在竇村、東冶,不用一個時辰,準葛爾在這個中轉站留守三百多駐軍就被騎兵旅圍殲,而小勝之後的漢軍也根本未在此地停留一刻,穆東城下令殺盡敵軍俘虜和傷員,將村民趕出家園,一把火將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燒成白地後,率軍隱入了烏牛山區。
接到戰報的蒙古騎兵馬上作出了反應,原本在涇縣外圍遊擊的東路軍賽義德部隊立即迴軍,將數千騎兵分成數股,拉網一般在後方反複搜索,戰火迅速從涇縣蔓延開來,代州府內數個坐看觀望的城鎮立即卷入了戰爭,第二日,一支奉命搜索的蒙古軍就與騎兵旅遭遇,隨後展開激烈戰鬥,蒙古軍分成散騎兵,一邊在高處示警,一邊拚命的糾纏格鬥,死死的咬住騎兵旅不放,不過因為漢軍占據了人數上的優勢,這支蒙古小部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漢軍殲滅,在夜幕的掩護下,穆成東親自率隊斷後,與聞訊來援的蒙古軍大部隊兜起了圈子,幸好向導熟悉地形,直到午夜時分,騎兵旅的後衛部隊才與敵軍脫離接觸。
雙方在這個不大的戰區內展開了激烈的拉據戰,彼進我退、我進彼退,小股騎兵的遭遇與戰鬥幾乎每天發生,漢軍狂熱的作戰精神給蒙古軍的士氣造成了沉重打擊,相較之下,準葛爾軍雖然也是勇敢善戰,但和這支被仇恨煽昏了的部隊比起來還是相形見拙,從戰爭開始直至現在,蒙古軍與漢軍發生的戰鬥盡有數十起,然而蒙軍還未成獲得一個俘虜,因為高士奇編纂曆史的關係,蒙古軍屠俘的事跡在漢軍之中人盡皆知,所以有時漢軍騎兵盡管在掉隊、迷路、被包圍的情況下,亦往往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而因為外線作戰輾轉流動,騎兵旅也是每戰不留降俘,甚至連對方的傷員、不能行動的傷馬也屠殺殆盡。
仇恨就在戰鬥之中不斷累計,戰爭模式很快從追逐戰轉為對地方勢力的爭奪戰,為了讓騎兵旅獲得給養和通行便利,趙良棟簽發了大堆委任狀,將代州戰區的一大批士紳、地主和綠林強盜委任為大漢政府地方官員;反之,蒙古軍為了迅速消滅、驅逐漢軍的騎兵部隊,也必須獲得代州地方勢力的情報支持和政治態度。
戰爭模式發生了質的改變,大漢軍械糧秣統計衙門聞訊後,馬上自直隸、北京抽調了大批軍統特務,派來山西增援作戰,這些職業特工在倪以誠少校的指揮下,化妝成流民、小販、商人、士子等等,分散潛入晉西北各個府、州、縣、鄉、村甚至各個山頭村寨,拉攏山西地方的實力派,監視蒙古軍的行軍運動,為騎兵旅的軍事行動提供情報支援。
一向奉行牆頭草策略的代州士紳們形勢嚴峻,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在以往的經驗中,大軍往來征戰,大多都不會與他們為難,而就算是戰爭勝利者,為了讓新征服的土地安定下來,也會對他們表現出足夠的善意,然而這一次卻不同以往,漢、蒙兩軍沒有一個善茬,在這場戰爭中,他們必須表明自己政治態度,把全副身家押在某一方,如此才能生存下去。
改變這種暗戰模式的是還是第五軍騎兵旅。
騎兵旅在外圍的作戰捷報頻傳,看上去威風凜凜的蒙古大軍連連受挫,這一情勢給投降蒙古軍的數萬漢奸部隊極大震懾,自從騎兵旅突擊竇村之後,原本一直朝涇縣方向運動的“新附軍”不約而同的一齊停下腳步,坐待觀望不肯介入戰場,最初,準葛爾東路軍也不曾催促,實際上蒙古將領對他們的心態也絕對不是一無所知,所謂保存實力也不是中原軍閥的獨家作風,草原大漠的弱小部族也都這麽幹,所以對於漢奸們的選擇,蒙古軍表示出了一定的理解,而且因為輕取山西的關係,這些蒙古軍對自己的戰鬥力極端自信,同時也不大看得起這些流寇土匪一般的烏合之眾,在東路軍的作戰計劃之中,這些人任務就是為大軍押送輜重,而有需要的話,或者還可以充當一下攻城戰的犧牲品。
然而戰爭形勢的變化,令蒙古軍不得不改變這一態度,數千漢軍鐵騎穿梭在代州山區,這段時間以來,他們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左衝右突,給東路軍造成了很大損失,因為不熟悉地形和情報滯後的關係,追殺漢軍騎兵的賽義德部隊始終無法抓住穆成東的主力,隻能被迫與漢軍進行地方拉鋸戰。這個時候蒙古軍深深的感受到了兵力的窘迫,為了鞏固戰線,一萬五千蒙古大軍分成了兩部,喀爾喀部隊在由主將八刺坐鎮,監視涇縣的趙良棟主力;而賽義德則率領六千迴軍對付穆成東。相較騎兵旅而言,賽義德無疑兵力雄厚,但是穆成東卻始終不肯與他正麵接觸,總是若即若離,在這一片崎嶇的山地上遊擊作戰。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就單兵以及小部隊的戰鬥力而言,不論是騎射戰技還是基層軍官對部隊的掌握能力,蒙古軍相較漢軍居然都大為遜色,而漢軍士兵類似於精神病人的戰鬥意誌更是令人深感恐懼,所以在吃過幾次大虧之後,賽義德再也不敢將他的部隊分拆開來多路圍剿。
為了彌補這個兵力缺陷,蒙古軍不得不嚴令遲疑不前的漢奸部隊趕來參戰,為了“振奮軍心”,準葛爾東路軍統帥八刺親率兩千鐵騎,自涇縣前線趕迴,逼迫漢奸部隊行動,迫不得已,數萬“新附軍”不得不朝涇縣方向開進。
數萬部隊的大調動,當然不可能瞞得住漢軍將領。得到漢奸軍東進的消息之後,趙良棟立即給穆成東下達了出擊命令。漢軍鐵騎連夜集結,自代州西南出發,繞烏牛山小道行進,在午夜時分突然出現在鐵嶺一線,兩千騎兵高舉火把,大聲呐喊著突入敵軍側翼,黑夜之中一片混亂,漢軍鐵騎如同閃電,半刻之內就突入大營核心,一邊砍殺、驅趕驚惶失措的敵軍,一邊亂拋火把,焚燒營帳輜重,在突然而又兇猛的打擊下,新附軍左路兩萬大軍頃刻炸營,聽聞漢軍殺到,大小頭目率先奪馬而逃,竟無一人敢整軍迎戰,混亂如同瘟疫一般從大營核心傳到各個角落,撕心裂肺的狂唿呐喊,天崩地裂的鐵騎震踏,混亂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殺了進來,也不知道該從哪一個方向抵擋。熊熊燃燒的烈火映紅了整片軍營,數萬人在兩千騎兵的驅趕下,拋棄了一切武器、鎧甲、輜重脫營而逃,而將敵軍擊潰之後,漢軍騎兵旅竟再次分兵追殺,往往數百鐵騎就衝入數倍於己的敵軍之中,不顧一切的猛烈突擊。
敵軍肝膽俱裂,數萬人無一人膽敢迴頭,漫山遍野的潰兵自相踐踏,拚命的朝各處奔跑,兇殘的漢軍鐵騎將垂死呻吟的傷兵踏成肉泥,死死地咬著潰兵的尾巴,拒絕收降任何俘虜,斬殺一切掉隊、落單敵軍士卒,在騎兵旅瘋狂的殺戮下,鐵嶺以東屍骸遍地,土黃色的官道竟被染得猩紅。
天色放明之後,新附軍左翼兩萬大軍已經不複存在。
逃亡的士兵稀零星散,新附軍左翼潰敗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晉西北,另兩路漢奸部隊聞訊後立即停下腳步,龜縮自守,不論隨軍的準葛爾監軍怎麽催促威逼,亦決不再朝前踏進一步。
這一次,蒙古軍再也沒有催促逼迫新附軍尾隨行動,準葛爾東路軍主將八刺召迴了追擊騎兵旅的賽義德部隊,放棄了與漢軍拉鋸爭奪的代州數縣,蒙古大軍全線集結,朝涇縣縣城緩緩推進。
第十八節(下)
天色陰霾,從大草原上刮來的大風陰冷而幹燥。
漢軍寇北中郎將趙良棟托著一柄單筒望遠鏡,朝對麵的群山眺望,在他身後,一大群參謀軍官正忙忙碌碌的在地輿圖上標注,山腳下,不計其數的火槍兵排成一條長長的縱列,在山道中艱難行進。
天氣很不好,戰況也不好。
準葛爾東路軍主力緊逼涇縣之後,趙良棟即召還了遊擊外線的騎兵部隊,同時修整涇縣城防,準備迎接八刺所部的大規模進攻,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不知道是因為兵力不足還是信心不夠,蒙古軍在發動了幾次佯攻之後便再也沒有大的動作,漢軍的堅固堡壘可能令人望而卻步,而兩軍對峙半旬之後,蒙古軍突然分兵東進,繞過漢軍的涇縣大營,不斷派遣小部隊騷擾漢軍的糧道,一邊伏擊、搶劫自大同輸送而來的軍用物資,一邊進攻一些已經投誠漢軍的山寨,破壞維護通道的烽火台和驛站。
第五軍很快作為了反應,大隊人馬源源不斷的從涇縣出擊,漢軍以營級為單位,在民兵以及鄉勇、投誠的新附軍配合下,竭力阻止蒙古軍的破壞騷擾,雙方在烏牛山一帶連續爆發了小規模激烈戰鬥,因為山地作戰的關係,蒙古鐵騎在這種小規模的衝突中並不能占到什麽便宜,蒙古馬雖然嬌小靈便,但烏牛山崎嶇的山路顯然更適合步兵運動,而遊牧民族一貫的兇悍似乎也碰到了鐵壁,漢軍士兵不論是在作戰意誌還是兇殘程度上都毫不遜色。
根據參謀長崔維雅的分析,蒙古軍的戰術意圖應該是:在無法攻克漢軍堅固城防的情況下,利用自身的騎兵優勢,派遣小股部隊騷擾漢軍後方,孤立行動緩慢的漢軍主力,疲憊、削弱出擊的清剿部隊,待到困守涇縣的漢軍虛弱之後,再集中部隊一舉消滅第五軍主力,達到鞏固山西、拒漢軍於晉外的戰略目的。
這個分析得到了趙良棟的讚同,事實上蒙古軍的傳統戰術一貫如此,絲毫也不令人驚奇,不論是曆史書上的記載,還是漢人軍隊中口口相傳的經驗,都明確指出了這一點,蒙古軍隊的優勢就在強大的機動力和士兵的騎射能力,若是在平原地區與他們的作戰的話,以步兵為主力的漢軍顯然非常吃力,所以當八刺收攏主力緊逼涇縣的時候,趙良棟非常理智的將部隊收縮,擺出一個“刺蝟”陣形,將戰場主動權讓了出擊,致使蒙古軍在大軍對陣的情況下肆無忌憚的分兵側擊。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雖然蒙古軍逼近漢軍主力駐紮,但趙良棟明白,如果他一旦率軍出擊的話,蒙古軍是絕對不會和養精蓄銳的漢軍野外決戰,而在保持接觸的情況下步步後撤,利用騎兵優勢,從容從容的和漢軍兜圈子,直到漢軍士兵走不動的時候再轉過身來一口吃掉第五軍。
這是蒙古軍自成吉思汗時代就流傳下來的經典戰術,也是他們的看家法寶,盡管趙良棟非常熟悉這種戰術,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卻沒有什麽好辦法來破解,目前蒙古軍擁有一萬四千多兵力,而漢軍卻隻有一萬兩千士兵,加上隨軍運輸輜重的九千民兵和也不過兩萬許,而在這種大規模的決戰中,投降的軍隊和本地鄉紳的壯丁、鄉勇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強迫他們參與作戰肯定會適得其反,在這種缺乏騎兵部隊和沒有兵力兵力優勢的情況下,漢軍根本不敢離開堅固堡壘,與準葛爾大軍進行野外決戰。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漢軍可以眼睜睜的看著蒙古軍截斷自己的糧道,事實上自從原先的快速出擊計劃失敗之後,趙良棟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維護糧道上來,在前段時間騎兵旅與蒙古軍纏戰的時候,趙良棟派遣了大批民兵,在本地鄉勇的配合下沿著大同至涇縣的山道兩側修築了無數碉堡和烽火台,同時發布了“清野令”,命令烏牛山一帶所有的山民、獵戶以及耕種山地散戶一律遷進山寨,然後強迫各個山寨的頭領簽署“驅胡告示”,與漢軍一起“防匪防胡”,定期派出鄉勇沿路巡邏,擔負起第五軍糧道的預警、和據點防守任務、
在這種態勢下,戰爭進入另一種拉鋸狀態,起先蒙古軍兵進烏牛山的時候,並不大看得上這些本地鄉勇,準葛爾東路軍主將按照蒙古慣例給各處山寨發去了最後通牒,限令烏牛山山寨各處頭領在三日內獻寨投誠,否則破寨後雞犬不留。
夾大軍縫隙的本地山寨驚恐萬分,他們既不敢得罪漢軍,也不敢與蒙古軍為敵,不得已,大部分山寨暗地裏偷偷給蒙古軍送了“犒勞”的豬羊美酒,輸款投誠,而對蒙古軍的公開投誠要求置之不理,隻有靠近山區,在蒙古大軍直接威脅下的少數山寨投降了準葛爾大軍。
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顯然令八刺非常惱火,蒙古軍於通牒後第四日對拒不投誠的一些山寨發動了進攻,一日夜之後,八刺在付出數百人傷亡的代價下攻克了五個大小山寨,隨後率軍屠寨,將合寨上下全部殺光。
拉鋸戰立即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收到消息之後的漢軍立即作出了反應,第五軍除了派出少數部隊支援堅持抵抗的山寨之外,趙良棟調集了一批精幹部隊,攜帶小型火炮進攻“漢奸山寨”,在火炮攻勢下,火槍部隊非常輕鬆了攻克了這些敵對山寨,隨後不分男女老幼,將“漢奸山寨”全部人丁全部殺光,其兇殘狠毒,與蒙古軍一模一樣,絕不遜色半分。
無可避免的,雙方小部隊在烏牛山區的各個角落發生了激烈戰鬥,因為地勢險峻山路崎嶇,雙方均無法投入更大建製的部隊,這種戰鬥以連、排級為單位爆發,戰鬥過程短促而激烈,往往是兩軍一經接觸,隨即用火槍、弓箭互相射擊,隨後衝鋒,雙方在山澗小路上混戰,在各自死傷慘重之後便默契的停止戰鬥,互相監視著脫離接觸,各自迴歸本軍駐地。
相對於大規模野外決戰,這種小分隊形式的戰鬥顯得更為殘酷,往往一場戰鬥下來,雙方都會損失一般以上的兵力,而且很少有逃亡、崩潰的機會,士兵們為了爭取生存不得不竭盡全力以死相拚。
這種戰鬥模式給蒙古軍的士氣造成了沉重打擊,相對於之前他們橫掃而來的保德、代州等地的中原軍隊來說,久經洗腦的漢軍的堅韌和勇猛實在是令人望而生畏,從戰爭發動開始,一直到現在的小部隊拉鋸戰,除了少數重傷昏迷者,蒙古軍從來還沒有發現過有主動投降的漢軍士兵,漢軍士兵一直在一種宗教狂熱的狀態下戰鬥,而準葛爾的部隊卻隻是為了搶劫而戰爭,這種精神狀態顯然對雙方的士氣產生了重大影響,以致於賽義德的迴迴兵部隊在進入烏牛山之後居然發生了一段小部隊投降高潮。
不過這種小規模的投降活動很快就得到了遏製,但這並非是準葛爾將領統軍有方,而是因為漢軍士兵拒絕收留俘虜,洗腦運動在這裏表現了它的負麵影響,雖然中、高層軍官三令五申要求部隊“善待降俘”,但下層軍官和士兵們卻根本不理會這一套,軍隊中大談特談的“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之類觀點占據了絕對上風,作戰部隊發明了無數極端殘忍的酷刑來對付蒙古俘虜,一般蒙古軍士兵一旦被俘,如果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通常會被送到距離最近的山寨,然後山寨頭領會在漢軍的逼迫下對俘虜執行“剮刑”(即用小刀一塊一塊切割肌肉),待俘虜疼死之後再梟首,風幹頭顱浸泡石灰吊在寨牆上,以示與蒙古軍勢不兩立,在犯下“血債”的情況下,這些山寨也就不得不堅定了站在漢軍一方與準葛爾軍作戰。
不過在更多的時候漢軍都無法從容的處決俘虜,烏牛山區偏僻少民,而山地作戰對士兵體力的消耗極為巨大,若是每次都翻山越嶺押送俘虜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事情,所以除了少數精壯順從者之外,士兵們通常會把用繩子穿過俘虜的肋下,然後係上腳踝,緊緊捆綁在兩頭壯健的騾馬上,然後驅趕牲畜,將俘虜的軀體拉成血淋淋的兩段肉塊——這種風靡一時的刑罰被命名為“撕”,效果類似於傳統的“腰斬”,不過因為操作技術方麵的原因,俘虜通常要痛苦得多,人體的脊椎骨堅韌非常,很多時候往往肌肉被剝離了骨頭卻沒有被扯斷,軀幹會被拉成一張血糊糊的骨頭架子,俘虜在極端痛苦情況下哭喊嘶嚎,往往小半個時辰才能血盡而死。
仇恨就這樣在殘酷的戰爭中不斷疊加,漢軍的兇殘手段很快引起了蒙古軍的報複,雙方的酷刑很快從交戰士兵蔓延到戰區的老百姓身上,戰況愈發激烈,在前線士兵的強烈要求下,準葛爾東路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追加兵力,投入烏牛山的糧道爭奪戰,待到現在,一萬四千多蒙古大軍,除了涇縣外圍的三千鐵騎駐留監視之外,竟然全部投入到了這種不能抑製的報複和反報複的拉據戰。
隨著戰鬥規模的擴大,趙良棟在很多時候不得不親自領軍作戰。就在兩天之前,兩軍外圍的一個重要山寨被準葛爾軍攻破,全寨兩千多口被蒙古軍殺得精光。這個山寨位於涇縣和大同的糧道中段,地勢險峻,扼前卡後,可以直接俯視這條關係漢軍生死存亡的交通命脈,而根據斥候遊騎兵的偵察,準葛爾東路軍的主將把匝穆爾哈喇刺的大營似乎也移到了這裏,這次趙良棟經過了十多天的精心準備,調集了第五軍的主力,決心一舉奪迴這個至關重要的據點。
第十九節
山間小道上遍地青苔,騎兵的馬蹄得得的敲擊著堅固的石頭地麵,在山穀中發出重重迴聲,騾馬身上馱著小型野戰火炮,喘著粗氣,嘶吼著奮力掙紮前進,一旁炮兵旅的馭手揮舞著長鞭,不亂淩空甩出脆裂的響鞭,口中“稀律律”的吆喝,小心翼翼的照顧著這些沉重的武器。
趙良棟遙遙觀察,眼看先頭部隊已經占領了兩側的高地並且布置了警戒陣地,方才放心的把單筒望遠鏡丟給親兵,轉身對崔維雅的道,“還有多久辰光?!”
這句話摸頭不知腦,不過崔維雅現在已經逐漸習慣了上司的說話方式,點頭迴答道,“迴稟將軍,此地名叫‘青石峪’,離王家寨還有二十五裏山道,”他伸出手,指著對麵的山頭道,“還要翻過兩座山頭,過了山就是塊平地,是昔日王家寨的天地,方圓約莫二十多裏,適合戰馬奔策,而且旁邊還有條山洪衝出來的小河道,水源充足,可以養草,故蒙古軍在此屯紮重兵!”
根據粗略的情報,蒙古軍在此駐紮了大約七、八千鐵騎,而且主將八刺的中軍大營也設在這裏。
趙良棟想了想,對倪以誠道,“以誠,你說八刺的大營設在這裏,消息準確否?!”
因為上次情報不準確的關係,倪以誠受到了極大了處分,幾乎被汪士榮砍了腦袋,幸虧趙良棟行文求情方才留下了一條性命,饒是如此,他除了被嚴厲訓斥之外,軍銜也再次降級為上尉,因為趙良棟替他求情的關係,他十分感激,所以做起事情也非常賣力,此刻聽見趙良棟詢問,他急忙躬下身子,恭恭敬敬的道,“迴軍門,卑職花了六十兩黃金,方才買通了漢奸通譯,消息決無差錯,請大人放心!”見趙良棟漠然不語,他急急的追加了一句:“卑職敢用腦袋擔保!!”
趙良棟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第五軍作為漢軍的先頭部隊,率先挺進山西,為的就是為後續跟進的大將軍取得一個安全的落腳點,他花費了數月時間,先突然西進,下涇縣,先聲奪人,然後剪除準葛爾東路軍的羽翼,挽迴晉西北的投降狂潮,最後挫其銳氣,用遊擊戰、山地拉據戰的戰術,一步一步將蒙古大軍拖入持久戰的泥潭,待到現在八刺進也不能、退也不可,孤立無援、補給艱難,士氣低落,將領暴躁憤怒急於求戰,為最後的決戰創造了最有利的態勢。
根據總參謀部的作戰訓令,大漢步兵第五軍現在應該是到了執行“擊破當麵之敵”的時候了。
“轟隆……”一聲巨響,前方山頭突然響起隆隆炮聲,雷聲隱隱,塵土囂然而起,無數隻馬蹄敲擊著大地,在群山中發出巨大的迴聲,兩旁樹梢上的水珠撲瑟瑟的不住掉落下來,將一眾軍官的軍服浸得濕透。
趙良棟神色平靜,仰了看了看天色,慢慢摘下頭盔,拾起軍服一角,抹幹了水珠。山道上的行軍縱列仿佛突然接到了嚴厲的命令,帶隊的軍官立即奔出隊列在一旁大聲嗬斥,訓練有素的士兵有節奏的慢慢加速,仿佛機器一般慢慢蠕動,越來越激烈,最後興奮起來,一起朝前狂奔。山路寬闊處人喊馬嘶,騾馬上馱負的軍糧給養被卸了下來,炮兵部隊急急忙忙地將抬槍和小型散彈火炮傳了上去,加快速度朝前方輸送。
“報……報——!”一名騎兵在崎嶇的山路上瘋狂的策馬衝突,道上的士兵急忙閃到兩側,給報訊的傳令兵讓路,騎兵徑自奔上山來,直到五十步外方才猛勒韁繩,跳下戰馬單膝觸地,“啟……啟稟將軍……前哨接戰!”他定了定神,平緩了語氣道,“穆旅長命卑職稟報,韃子兵王家寨外駐紮的兩千騎兵出營了,準備堵上咱們的路,現在咱們騎兵旅前部正和他們接戰!”
這次出征,穆成東被趙良棟任命為第五軍前部,除了統帥本部騎兵旅之外,趙良棟還撥給了他兩個火槍營,總兵力三千餘人,實力頗為不弱。
“辛苦了,起來罷——韃子上山沒有?!”趙良棟問道。
“謝軍門——”那名騎兵站起身來,躬身道,“迴軍門的話,穆大人一望見韃子的踩出的塵土就命帶條子的(注:帶條子的,即向導)引火槍營的弟兄上山,卑職來的時候火槍營已經砍倒了一片木頭,做了鹿角!……”
趙良棟露出一絲笑容,點了點頭。他的部隊與林風的近衛軍不同,因為是清軍將領出身,他非常推崇傳統的戰法,雖然林風要求各部火槍部隊“練勇武、練膽氣”,不設障礙的與騎兵正麵硬撼,但第五軍卻一直不是很接受這個觀點,在趙良棟的督促下,第五軍各級部隊在訓練時候還是習慣性的在陣地上建立掩體。
“……穆旅長為恐有變,還要卑職懇請大人速令炮兵行進,與山頭上的火槍營匯合,距韃子於陣營之外!”見將軍臉色稍緩,那名騎兵接著說道。
“知道了,迴去轉告穆成東,守住山路出口,勿要追擊!炮兵旅馬上就到!”待傳令兵領命下山,趙良棟轉過身來,朝崔維雅笑道,“維雅兄,看到沒有,我料韃子兵這次不會跑,果然沒錯吧?!”
“大人英明!”崔維雅笑了笑,恭維了一句,“不過韃子有八、九千兵力,咱們也不過萬多人,就算他們不跑,咱們恐怕也難得吃掉他們!”他想了想,“若是打得急了,他們在後麵還有援兵!”
“吃當然吃不掉,韃子大軍有一萬五千人,且大都是精銳老兵,咱們的胃口小了些,吞是吞不掉的”趙良棟微笑搖頭,“維雅兄有所不知,韃子兵也是有私心的,他們未必肯跟咱們死磕!!”
“私心?!”崔維雅愕然道。
“嗬嗬,當然——”趙良棟笑了笑,指著前方道,“把匝穆爾哈喇刺是北蒙古喀爾喀部大將,去年下半年葛爾丹北上烏裏雅蘇台,大敗喀爾喀部,不得已才投降了西蒙古準葛爾部,現在他帶的兵可都是他們喀爾喀的子弟,你說,他會不會為了葛爾丹和咱們拚命?!”
崔維雅恍然,隨即問道,“那賽義德的迴迴兵呢?!”
“也是一樣,本將軍久在甘肅,對迴軍知之甚深,迴迴兵容易抱團,信奉胡大邪教,也算得上是悍勇善戰,但他們這次來山西也並非是本願,是葛爾丹逼他們來的,若是有便宜占、打得是順風仗,那當然沒什麽事,但要和咱們大漢王師血戰到底,那也是犯不上的!”趙良棟笑道,“賽義德又不是葛爾丹的幹兒子,若是真的把迴部子弟打光了,迴去怎麽跟家裏的長老交代?!”
崔維雅深以為然,點頭道,“將軍言之有理,卑職常聽人說,韃子部落一向不講綱紀禮義,各部以實力為尊,那想來若是八刺和賽義德把實力拚光了,那就算給準葛爾做走狗也做不成了罷?!!”
“就是這個理!”趙良棟拍了拍崔維雅的肩膀,大笑道,“你別看葛爾丹現在聲勢浩大,其實虛得很,草原上的規矩就是這樣,強者越強,若是占了上風,各部紛紛歸附,兵那是越打越多,但稍一受挫,各個部落便一齊離心別向,各奔前程,他葛爾丹和咱們漢軍不同,就算他把咱們第五軍吃掉了,對主公也沒多大麻煩,隻要咱們地盤還在,老百姓還在,那就有兵有糧,可以跟他拚個屍山血海!——所以咱們這迴不求吃掉韃子東路軍,隻要把八刺和賽義德打疼、打怕,打得他們舍不得和咱們拚人命,那咱們就算贏了!”
“嗬嗬,不錯……”崔維雅捋了捋頜下短須,讚同道,“我主漢王想必也是做如此想,拒敵於國門之外,在山西與韃子征戰,若是這一次在王家寨大勝了,想必韃子會退出代州罷?!若是如此,咱們第五軍也可向主公繳令了!”
“哪裏會那麽容易,”趙良棟搖了搖頭,笑容漸斂,肅然道,“維雅兄勿要急躁,韃子騎兵精銳,而我軍多為步軍,所以這個打法隻能是步步為營,耐著心思和他們一點一點的磨!”他背身負手,眯著眼朝前往望去,“王家寨這一仗,本將估摸著能夠打掉韃子五、六百人——運氣好的話,打掉他千多人,用大炮逼他們讓出王家寨,然後迫使其步步後退,將他們慢慢趕出烏牛山,待肅清糧道,咱們再與他們在涇縣相峙,等到主公的大軍來了,韃子們不想退也得退了!”
他轉過身來麵對這崔維雅,“本將是個粗人,沒讀過什麽書,當年在清軍行伍之中,圖海大將軍曾跟我說過,‘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這話大有道理,所以本將一直牢牢記在心上,”他看著崔維雅,意味深長的道,“崔軍丞也要記得才好!”
崔維雅悚然一驚,急忙躬身道,“謝將軍教訓,卑職謹記!!”他抬起頭來,滿臉堆笑,正準備說幾句恭維話,忽然山下馬蹄急響,數個大嗓門一齊大唿讓路,不禁愕然迴望,隻見一隊騎兵身著近衛軍服色,自後軍急奔而來。
“寇北中郎將、趙良棟將軍何在?!——”為首的近衛軍軍官一路狂喝,徑自朝山上奔來,一旁趙良棟的親兵衛隊不敢阻擋,那軍官在百來步外喝住戰馬,急急奔來,拜倒在地,“卑職見過趙將軍!!……”言罷探手入懷,取出一個油布小包,呈過頭頂,大聲報道,“漢王機密軍報,乞將軍查收!”
趙良棟接過油布包裹,命報訊軍官起身,微笑道,“欽使請起——來人,為欽使備飯!”
待報訊軍官下山,趙良棟轉過身去,背著風拆開包裹,山風清冷,油布小包離身未久,尚帶著騰騰汗氣,入手溫熱,那軍官一路快馬加鞭,身上的汗水竟然將油布浸得半濕,趙良棟慢慢拆開,卻隻是一張短箋:
字諭良棟吾兄:
科爾沁有變,大軍緩發,山西事將軍自專,且謹慎。
落款處是漢王草簽和王印外,信箋外封上還有樞密使汪士榮的一行朱漆小楷,“十萬火急,近衛軍、第五軍、軍械糧秣統計衙門文武官佐與便。”
援兵沒了?!趙良棟心中猛的一沉,登時臉寒如冰,背對著眾人久久不言,身後一眾軍官麵麵相覷,卻不知道所謂何事。
猶豫良久,趙良棟突然傳過身來,滿臉怒色,對一眾軍官揮了揮手,厲聲道,“諸位,本將適才接主公訓令——”他瞪著眼,從一眾軍官臉上緩緩掃過,怒氣衝衝的道,“主公責問第五軍為何遲遲未能鞏固涇縣,第五軍各位大人為何遲遲不能擊退準葛爾東路軍?!”
崔維雅等人嚇了一跳,急忙跪倒在地,齊聲道,“卑職無能,有負主公重托!!——請大人治罪!”
“還治他媽個x毛……”趙良棟臉色漲得通紅,怒發如狂,吐出一連串汙言穢語,將一眾手下罵得抬不起頭來,“現在趙廣元已經帶著他的第一軍過來了,距此處不過百來裏……呸!!我操他娘的祖宗……”
崔維雅等人伏在地上,左右交換著眼色,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主公已經信不過第五軍的戰力,而蒙古將軍趙廣元正帶著大隊人馬過來搶功,這幾月趙良棟費盡心血才找到機會和韃子兵打一仗,準備翻身迴本,沒想到一轉眼老母雞變鴨,全給別人做了嫁衣,難怪如此惱怒。
“崔軍丞,你算一算,趙廣元什麽時候能趕到王家寨?!”趙良棟怒道。
崔維雅默默的算了算,低頭報道,“迴稟將軍,若是路上無差,第一軍的鐵騎最多明日上午便可趕到戰場!!”
“想摘桃子麽?!沒那麽便宜!!”趙良棟哼了一聲,大聲道,“傳我將令,各部立即加快速度,在王家寨前麵汕頭集結人馬——大軍休息一個時辰,把隨軍牛羊全宰了,每人肉一斤、酒二兩,吃完飯馬上全力猛攻!”
“噌……”的一聲,他猛的抽出長刀,將身前的小樹斬為兩截,“諸位,援軍馬上就到,韃子的死期到了,咱們第五軍露一手給大家夥瞧瞧,別讓第一軍的弟兄們看笑話,”他惡狠狠的道,“今日大戰,許進不許退,韃子逃到哪裏,咱們就追到哪裏,韃子軍自八刺以下,不管是官兵士卒還是馬夫夥夫,不許走脫一個!!!”
第二十節
“捷報!!……涇縣大捷!!——”一騎飛馬而來,一邊聲嘶力竭的大聲吆喝,一邊飛舞著馬鞭,驅趕大同府官道上的壯丁,馬蹄踐踏起落,帶起了無數飛泥,濺得路人滿頭滿臉,人們惶然側身避讓,還沒來得及罵出聲來,那騎兵卻如風馳電摯一般,早已去得遠了。
今年春耕方歇,大漢丞相府便連連行文天津府、保定府和正定府、大同府及下屬州縣,先後簽發了近三十多萬民兵、青壯,沿著官道一路東向,將各地府庫的糧食、草料、火藥等給養輜重轉運至大同,時至今日,已經有三月有餘,這時正值青黃不接,大漢領地下的農民幾乎有半數無米下鍋,但在大漢差役的棍棒皮鞭下,卻也不得不自帶野菜餅子,頂上老氈帽,推著雞公車(注:雞公車,即獨輪車。)上路,春雨連綿,年久失修的官道一片泥濘,行路極為艱難,然而大漢朝廷極重軍事,軍時也定得很緊,稍有不慎便是殺頭大罪,在近衛軍的刺刀逼迫下,丁壯們隻得冒著寒風亡命奔波,數月來,僅大同至正定的這一條官道上,就不知道搭進去了多少人命。
漢王林風的大營就設在大同知府衙門。他是兩個月之前抵達大同的,和他一起到達的還有近衛軍步兵第一軍和近衛騎兵第三軍,連同隨軍民兵,總兵力近三萬人,本來因為人數過多的關係,他的中軍行營設立在東城的第五軍軍營,那時寇北中郎將趙良棟剛剛領軍出征,大片營房空了出了,所以林風的大營就順勢駐了進去,不過隨著宣化趙廣元的騎兵第一軍和奴爾幹馬英的騎兵第六軍陸續抵達,營房便日趨緊張,在一眾大將的勸諫下,漢王的行營最終遷到了溫暖舒適的知府衙門。
這個時候的大同已經完完全全的變成了一座大兵營,大漢朝廷的各路大軍雲集於此,除了林風直轄的三個近衛軍團,除了步兵第二軍留守北京之外,另外兩個軍全部隨同出征,加上趙廣元和馬英的部隊,駐紮在大同的漢軍僅正規軍就有五萬出頭,其中火槍部隊約一萬兩千餘人,野戰炮兵約八千餘人,騎兵三萬兩千餘人,此外還有趙良棟留守大同的一個重炮旅。
數萬大軍繞著小小的大同府城駐成了一個梅花形,每天天色剛剛方明,不計其數的士兵便湧出營房列隊操練,鐵蹄震地炮聲轟隆,震懾著綏遠蒙古、河南、山西的各路諸侯,近百年來,除了李自成誓師伐明那一次之外,這個地區還從未駐紮過如此眾多的軍隊。
為了應付準葛爾汗國的挑戰,帝國幾乎將他的全部精銳盡數調了上來,附帶的,大漢政府積蓄數年的財富也在以一個非常驚人的速度消耗著,此時的大同,除了數萬軍人和六萬多民兵之外,還有五萬多匹戰馬和一萬多頭騾馬牲口,為了應付這個龐大的消耗,數十萬青壯沒日沒夜奔波辛勞,從領土的各個角落搜羅糧食物資運送至大同府城囤積,這種高強度的運輸至如今已經整整進行了三個多月,然而卻依舊未能屯集足夠的作戰物資,如今趙良棟的第五軍在足足打了幾個月,而後續大軍卻遲遲不能出征,輜重和運輸力量不足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萬一敵軍遁逃至晉中,我軍又將如何?!”
趙良棟奇怪的看著崔維雅,啞然失笑,“如什麽何?他跑了難道老子還會客氣,當然是兵進代州、保德,將晉西北納入懷中,”他搖了搖頭,拍了拍崔維雅的肩膀,“崔軍丞,看來你還是個書生哪,韃子兵向來自持勇武,豈能不戰而逃?!若逃了又如何向葛爾丹交代?!——如果穆上校出兵有果的話,我料漢奸軍必然彼此觀望,遲疑不進,不敢與我軍正麵交鋒,而韃子東路軍也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退兵代州府城,鞏固城防,待我軍來攻,另一個就是匯集主力精銳,與我軍決戰涇縣!!!”
他甩了甩馬鞭,微笑道,“老子要的就是決戰!”
第十八節(上)
蒙古軍突襲的當日,漢軍騎兵部隊就立即發動了反擊,趙良棟從涇縣反正的新附軍中抽調了大批向導,隨後又補齊了騎兵旅的建製,兩千漢軍鐵騎在穆東城的率領下,不計後果的朝代州府城方向突進,突然出現在竇村、東冶,不用一個時辰,準葛爾在這個中轉站留守三百多駐軍就被騎兵旅圍殲,而小勝之後的漢軍也根本未在此地停留一刻,穆東城下令殺盡敵軍俘虜和傷員,將村民趕出家園,一把火將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燒成白地後,率軍隱入了烏牛山區。
接到戰報的蒙古騎兵馬上作出了反應,原本在涇縣外圍遊擊的東路軍賽義德部隊立即迴軍,將數千騎兵分成數股,拉網一般在後方反複搜索,戰火迅速從涇縣蔓延開來,代州府內數個坐看觀望的城鎮立即卷入了戰爭,第二日,一支奉命搜索的蒙古軍就與騎兵旅遭遇,隨後展開激烈戰鬥,蒙古軍分成散騎兵,一邊在高處示警,一邊拚命的糾纏格鬥,死死的咬住騎兵旅不放,不過因為漢軍占據了人數上的優勢,這支蒙古小部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漢軍殲滅,在夜幕的掩護下,穆成東親自率隊斷後,與聞訊來援的蒙古軍大部隊兜起了圈子,幸好向導熟悉地形,直到午夜時分,騎兵旅的後衛部隊才與敵軍脫離接觸。
雙方在這個不大的戰區內展開了激烈的拉據戰,彼進我退、我進彼退,小股騎兵的遭遇與戰鬥幾乎每天發生,漢軍狂熱的作戰精神給蒙古軍的士氣造成了沉重打擊,相較之下,準葛爾軍雖然也是勇敢善戰,但和這支被仇恨煽昏了的部隊比起來還是相形見拙,從戰爭開始直至現在,蒙古軍與漢軍發生的戰鬥盡有數十起,然而蒙軍還未成獲得一個俘虜,因為高士奇編纂曆史的關係,蒙古軍屠俘的事跡在漢軍之中人盡皆知,所以有時漢軍騎兵盡管在掉隊、迷路、被包圍的情況下,亦往往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而因為外線作戰輾轉流動,騎兵旅也是每戰不留降俘,甚至連對方的傷員、不能行動的傷馬也屠殺殆盡。
仇恨就在戰鬥之中不斷累計,戰爭模式很快從追逐戰轉為對地方勢力的爭奪戰,為了讓騎兵旅獲得給養和通行便利,趙良棟簽發了大堆委任狀,將代州戰區的一大批士紳、地主和綠林強盜委任為大漢政府地方官員;反之,蒙古軍為了迅速消滅、驅逐漢軍的騎兵部隊,也必須獲得代州地方勢力的情報支持和政治態度。
戰爭模式發生了質的改變,大漢軍械糧秣統計衙門聞訊後,馬上自直隸、北京抽調了大批軍統特務,派來山西增援作戰,這些職業特工在倪以誠少校的指揮下,化妝成流民、小販、商人、士子等等,分散潛入晉西北各個府、州、縣、鄉、村甚至各個山頭村寨,拉攏山西地方的實力派,監視蒙古軍的行軍運動,為騎兵旅的軍事行動提供情報支援。
一向奉行牆頭草策略的代州士紳們形勢嚴峻,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在以往的經驗中,大軍往來征戰,大多都不會與他們為難,而就算是戰爭勝利者,為了讓新征服的土地安定下來,也會對他們表現出足夠的善意,然而這一次卻不同以往,漢、蒙兩軍沒有一個善茬,在這場戰爭中,他們必須表明自己政治態度,把全副身家押在某一方,如此才能生存下去。
改變這種暗戰模式的是還是第五軍騎兵旅。
騎兵旅在外圍的作戰捷報頻傳,看上去威風凜凜的蒙古大軍連連受挫,這一情勢給投降蒙古軍的數萬漢奸部隊極大震懾,自從騎兵旅突擊竇村之後,原本一直朝涇縣方向運動的“新附軍”不約而同的一齊停下腳步,坐待觀望不肯介入戰場,最初,準葛爾東路軍也不曾催促,實際上蒙古將領對他們的心態也絕對不是一無所知,所謂保存實力也不是中原軍閥的獨家作風,草原大漠的弱小部族也都這麽幹,所以對於漢奸們的選擇,蒙古軍表示出了一定的理解,而且因為輕取山西的關係,這些蒙古軍對自己的戰鬥力極端自信,同時也不大看得起這些流寇土匪一般的烏合之眾,在東路軍的作戰計劃之中,這些人任務就是為大軍押送輜重,而有需要的話,或者還可以充當一下攻城戰的犧牲品。
然而戰爭形勢的變化,令蒙古軍不得不改變這一態度,數千漢軍鐵騎穿梭在代州山區,這段時間以來,他們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左衝右突,給東路軍造成了很大損失,因為不熟悉地形和情報滯後的關係,追殺漢軍騎兵的賽義德部隊始終無法抓住穆成東的主力,隻能被迫與漢軍進行地方拉鋸戰。這個時候蒙古軍深深的感受到了兵力的窘迫,為了鞏固戰線,一萬五千蒙古大軍分成了兩部,喀爾喀部隊在由主將八刺坐鎮,監視涇縣的趙良棟主力;而賽義德則率領六千迴軍對付穆成東。相較騎兵旅而言,賽義德無疑兵力雄厚,但是穆成東卻始終不肯與他正麵接觸,總是若即若離,在這一片崎嶇的山地上遊擊作戰。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就單兵以及小部隊的戰鬥力而言,不論是騎射戰技還是基層軍官對部隊的掌握能力,蒙古軍相較漢軍居然都大為遜色,而漢軍士兵類似於精神病人的戰鬥意誌更是令人深感恐懼,所以在吃過幾次大虧之後,賽義德再也不敢將他的部隊分拆開來多路圍剿。
為了彌補這個兵力缺陷,蒙古軍不得不嚴令遲疑不前的漢奸部隊趕來參戰,為了“振奮軍心”,準葛爾東路軍統帥八刺親率兩千鐵騎,自涇縣前線趕迴,逼迫漢奸部隊行動,迫不得已,數萬“新附軍”不得不朝涇縣方向開進。
數萬部隊的大調動,當然不可能瞞得住漢軍將領。得到漢奸軍東進的消息之後,趙良棟立即給穆成東下達了出擊命令。漢軍鐵騎連夜集結,自代州西南出發,繞烏牛山小道行進,在午夜時分突然出現在鐵嶺一線,兩千騎兵高舉火把,大聲呐喊著突入敵軍側翼,黑夜之中一片混亂,漢軍鐵騎如同閃電,半刻之內就突入大營核心,一邊砍殺、驅趕驚惶失措的敵軍,一邊亂拋火把,焚燒營帳輜重,在突然而又兇猛的打擊下,新附軍左路兩萬大軍頃刻炸營,聽聞漢軍殺到,大小頭目率先奪馬而逃,竟無一人敢整軍迎戰,混亂如同瘟疫一般從大營核心傳到各個角落,撕心裂肺的狂唿呐喊,天崩地裂的鐵騎震踏,混亂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殺了進來,也不知道該從哪一個方向抵擋。熊熊燃燒的烈火映紅了整片軍營,數萬人在兩千騎兵的驅趕下,拋棄了一切武器、鎧甲、輜重脫營而逃,而將敵軍擊潰之後,漢軍騎兵旅竟再次分兵追殺,往往數百鐵騎就衝入數倍於己的敵軍之中,不顧一切的猛烈突擊。
敵軍肝膽俱裂,數萬人無一人膽敢迴頭,漫山遍野的潰兵自相踐踏,拚命的朝各處奔跑,兇殘的漢軍鐵騎將垂死呻吟的傷兵踏成肉泥,死死地咬著潰兵的尾巴,拒絕收降任何俘虜,斬殺一切掉隊、落單敵軍士卒,在騎兵旅瘋狂的殺戮下,鐵嶺以東屍骸遍地,土黃色的官道竟被染得猩紅。
天色放明之後,新附軍左翼兩萬大軍已經不複存在。
逃亡的士兵稀零星散,新附軍左翼潰敗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晉西北,另兩路漢奸部隊聞訊後立即停下腳步,龜縮自守,不論隨軍的準葛爾監軍怎麽催促威逼,亦決不再朝前踏進一步。
這一次,蒙古軍再也沒有催促逼迫新附軍尾隨行動,準葛爾東路軍主將八刺召迴了追擊騎兵旅的賽義德部隊,放棄了與漢軍拉鋸爭奪的代州數縣,蒙古大軍全線集結,朝涇縣縣城緩緩推進。
第十八節(下)
天色陰霾,從大草原上刮來的大風陰冷而幹燥。
漢軍寇北中郎將趙良棟托著一柄單筒望遠鏡,朝對麵的群山眺望,在他身後,一大群參謀軍官正忙忙碌碌的在地輿圖上標注,山腳下,不計其數的火槍兵排成一條長長的縱列,在山道中艱難行進。
天氣很不好,戰況也不好。
準葛爾東路軍主力緊逼涇縣之後,趙良棟即召還了遊擊外線的騎兵部隊,同時修整涇縣城防,準備迎接八刺所部的大規模進攻,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不知道是因為兵力不足還是信心不夠,蒙古軍在發動了幾次佯攻之後便再也沒有大的動作,漢軍的堅固堡壘可能令人望而卻步,而兩軍對峙半旬之後,蒙古軍突然分兵東進,繞過漢軍的涇縣大營,不斷派遣小部隊騷擾漢軍的糧道,一邊伏擊、搶劫自大同輸送而來的軍用物資,一邊進攻一些已經投誠漢軍的山寨,破壞維護通道的烽火台和驛站。
第五軍很快作為了反應,大隊人馬源源不斷的從涇縣出擊,漢軍以營級為單位,在民兵以及鄉勇、投誠的新附軍配合下,竭力阻止蒙古軍的破壞騷擾,雙方在烏牛山一帶連續爆發了小規模激烈戰鬥,因為山地作戰的關係,蒙古鐵騎在這種小規模的衝突中並不能占到什麽便宜,蒙古馬雖然嬌小靈便,但烏牛山崎嶇的山路顯然更適合步兵運動,而遊牧民族一貫的兇悍似乎也碰到了鐵壁,漢軍士兵不論是在作戰意誌還是兇殘程度上都毫不遜色。
根據參謀長崔維雅的分析,蒙古軍的戰術意圖應該是:在無法攻克漢軍堅固城防的情況下,利用自身的騎兵優勢,派遣小股部隊騷擾漢軍後方,孤立行動緩慢的漢軍主力,疲憊、削弱出擊的清剿部隊,待到困守涇縣的漢軍虛弱之後,再集中部隊一舉消滅第五軍主力,達到鞏固山西、拒漢軍於晉外的戰略目的。
這個分析得到了趙良棟的讚同,事實上蒙古軍的傳統戰術一貫如此,絲毫也不令人驚奇,不論是曆史書上的記載,還是漢人軍隊中口口相傳的經驗,都明確指出了這一點,蒙古軍隊的優勢就在強大的機動力和士兵的騎射能力,若是在平原地區與他們的作戰的話,以步兵為主力的漢軍顯然非常吃力,所以當八刺收攏主力緊逼涇縣的時候,趙良棟非常理智的將部隊收縮,擺出一個“刺蝟”陣形,將戰場主動權讓了出擊,致使蒙古軍在大軍對陣的情況下肆無忌憚的分兵側擊。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雖然蒙古軍逼近漢軍主力駐紮,但趙良棟明白,如果他一旦率軍出擊的話,蒙古軍是絕對不會和養精蓄銳的漢軍野外決戰,而在保持接觸的情況下步步後撤,利用騎兵優勢,從容從容的和漢軍兜圈子,直到漢軍士兵走不動的時候再轉過身來一口吃掉第五軍。
這是蒙古軍自成吉思汗時代就流傳下來的經典戰術,也是他們的看家法寶,盡管趙良棟非常熟悉這種戰術,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卻沒有什麽好辦法來破解,目前蒙古軍擁有一萬四千多兵力,而漢軍卻隻有一萬兩千士兵,加上隨軍運輸輜重的九千民兵和也不過兩萬許,而在這種大規模的決戰中,投降的軍隊和本地鄉紳的壯丁、鄉勇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強迫他們參與作戰肯定會適得其反,在這種缺乏騎兵部隊和沒有兵力兵力優勢的情況下,漢軍根本不敢離開堅固堡壘,與準葛爾大軍進行野外決戰。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漢軍可以眼睜睜的看著蒙古軍截斷自己的糧道,事實上自從原先的快速出擊計劃失敗之後,趙良棟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維護糧道上來,在前段時間騎兵旅與蒙古軍纏戰的時候,趙良棟派遣了大批民兵,在本地鄉勇的配合下沿著大同至涇縣的山道兩側修築了無數碉堡和烽火台,同時發布了“清野令”,命令烏牛山一帶所有的山民、獵戶以及耕種山地散戶一律遷進山寨,然後強迫各個山寨的頭領簽署“驅胡告示”,與漢軍一起“防匪防胡”,定期派出鄉勇沿路巡邏,擔負起第五軍糧道的預警、和據點防守任務、
在這種態勢下,戰爭進入另一種拉鋸狀態,起先蒙古軍兵進烏牛山的時候,並不大看得上這些本地鄉勇,準葛爾東路軍主將按照蒙古慣例給各處山寨發去了最後通牒,限令烏牛山山寨各處頭領在三日內獻寨投誠,否則破寨後雞犬不留。
夾大軍縫隙的本地山寨驚恐萬分,他們既不敢得罪漢軍,也不敢與蒙古軍為敵,不得已,大部分山寨暗地裏偷偷給蒙古軍送了“犒勞”的豬羊美酒,輸款投誠,而對蒙古軍的公開投誠要求置之不理,隻有靠近山區,在蒙古大軍直接威脅下的少數山寨投降了準葛爾大軍。
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顯然令八刺非常惱火,蒙古軍於通牒後第四日對拒不投誠的一些山寨發動了進攻,一日夜之後,八刺在付出數百人傷亡的代價下攻克了五個大小山寨,隨後率軍屠寨,將合寨上下全部殺光。
拉鋸戰立即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收到消息之後的漢軍立即作出了反應,第五軍除了派出少數部隊支援堅持抵抗的山寨之外,趙良棟調集了一批精幹部隊,攜帶小型火炮進攻“漢奸山寨”,在火炮攻勢下,火槍部隊非常輕鬆了攻克了這些敵對山寨,隨後不分男女老幼,將“漢奸山寨”全部人丁全部殺光,其兇殘狠毒,與蒙古軍一模一樣,絕不遜色半分。
無可避免的,雙方小部隊在烏牛山區的各個角落發生了激烈戰鬥,因為地勢險峻山路崎嶇,雙方均無法投入更大建製的部隊,這種戰鬥以連、排級為單位爆發,戰鬥過程短促而激烈,往往是兩軍一經接觸,隨即用火槍、弓箭互相射擊,隨後衝鋒,雙方在山澗小路上混戰,在各自死傷慘重之後便默契的停止戰鬥,互相監視著脫離接觸,各自迴歸本軍駐地。
相對於大規模野外決戰,這種小分隊形式的戰鬥顯得更為殘酷,往往一場戰鬥下來,雙方都會損失一般以上的兵力,而且很少有逃亡、崩潰的機會,士兵們為了爭取生存不得不竭盡全力以死相拚。
這種戰鬥模式給蒙古軍的士氣造成了沉重打擊,相對於之前他們橫掃而來的保德、代州等地的中原軍隊來說,久經洗腦的漢軍的堅韌和勇猛實在是令人望而生畏,從戰爭發動開始,一直到現在的小部隊拉鋸戰,除了少數重傷昏迷者,蒙古軍從來還沒有發現過有主動投降的漢軍士兵,漢軍士兵一直在一種宗教狂熱的狀態下戰鬥,而準葛爾的部隊卻隻是為了搶劫而戰爭,這種精神狀態顯然對雙方的士氣產生了重大影響,以致於賽義德的迴迴兵部隊在進入烏牛山之後居然發生了一段小部隊投降高潮。
不過這種小規模的投降活動很快就得到了遏製,但這並非是準葛爾將領統軍有方,而是因為漢軍士兵拒絕收留俘虜,洗腦運動在這裏表現了它的負麵影響,雖然中、高層軍官三令五申要求部隊“善待降俘”,但下層軍官和士兵們卻根本不理會這一套,軍隊中大談特談的“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之類觀點占據了絕對上風,作戰部隊發明了無數極端殘忍的酷刑來對付蒙古俘虜,一般蒙古軍士兵一旦被俘,如果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通常會被送到距離最近的山寨,然後山寨頭領會在漢軍的逼迫下對俘虜執行“剮刑”(即用小刀一塊一塊切割肌肉),待俘虜疼死之後再梟首,風幹頭顱浸泡石灰吊在寨牆上,以示與蒙古軍勢不兩立,在犯下“血債”的情況下,這些山寨也就不得不堅定了站在漢軍一方與準葛爾軍作戰。
不過在更多的時候漢軍都無法從容的處決俘虜,烏牛山區偏僻少民,而山地作戰對士兵體力的消耗極為巨大,若是每次都翻山越嶺押送俘虜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事情,所以除了少數精壯順從者之外,士兵們通常會把用繩子穿過俘虜的肋下,然後係上腳踝,緊緊捆綁在兩頭壯健的騾馬上,然後驅趕牲畜,將俘虜的軀體拉成血淋淋的兩段肉塊——這種風靡一時的刑罰被命名為“撕”,效果類似於傳統的“腰斬”,不過因為操作技術方麵的原因,俘虜通常要痛苦得多,人體的脊椎骨堅韌非常,很多時候往往肌肉被剝離了骨頭卻沒有被扯斷,軀幹會被拉成一張血糊糊的骨頭架子,俘虜在極端痛苦情況下哭喊嘶嚎,往往小半個時辰才能血盡而死。
仇恨就這樣在殘酷的戰爭中不斷疊加,漢軍的兇殘手段很快引起了蒙古軍的報複,雙方的酷刑很快從交戰士兵蔓延到戰區的老百姓身上,戰況愈發激烈,在前線士兵的強烈要求下,準葛爾東路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追加兵力,投入烏牛山的糧道爭奪戰,待到現在,一萬四千多蒙古大軍,除了涇縣外圍的三千鐵騎駐留監視之外,竟然全部投入到了這種不能抑製的報複和反報複的拉據戰。
隨著戰鬥規模的擴大,趙良棟在很多時候不得不親自領軍作戰。就在兩天之前,兩軍外圍的一個重要山寨被準葛爾軍攻破,全寨兩千多口被蒙古軍殺得精光。這個山寨位於涇縣和大同的糧道中段,地勢險峻,扼前卡後,可以直接俯視這條關係漢軍生死存亡的交通命脈,而根據斥候遊騎兵的偵察,準葛爾東路軍的主將把匝穆爾哈喇刺的大營似乎也移到了這裏,這次趙良棟經過了十多天的精心準備,調集了第五軍的主力,決心一舉奪迴這個至關重要的據點。
第十九節
山間小道上遍地青苔,騎兵的馬蹄得得的敲擊著堅固的石頭地麵,在山穀中發出重重迴聲,騾馬身上馱著小型野戰火炮,喘著粗氣,嘶吼著奮力掙紮前進,一旁炮兵旅的馭手揮舞著長鞭,不亂淩空甩出脆裂的響鞭,口中“稀律律”的吆喝,小心翼翼的照顧著這些沉重的武器。
趙良棟遙遙觀察,眼看先頭部隊已經占領了兩側的高地並且布置了警戒陣地,方才放心的把單筒望遠鏡丟給親兵,轉身對崔維雅的道,“還有多久辰光?!”
這句話摸頭不知腦,不過崔維雅現在已經逐漸習慣了上司的說話方式,點頭迴答道,“迴稟將軍,此地名叫‘青石峪’,離王家寨還有二十五裏山道,”他伸出手,指著對麵的山頭道,“還要翻過兩座山頭,過了山就是塊平地,是昔日王家寨的天地,方圓約莫二十多裏,適合戰馬奔策,而且旁邊還有條山洪衝出來的小河道,水源充足,可以養草,故蒙古軍在此屯紮重兵!”
根據粗略的情報,蒙古軍在此駐紮了大約七、八千鐵騎,而且主將八刺的中軍大營也設在這裏。
趙良棟想了想,對倪以誠道,“以誠,你說八刺的大營設在這裏,消息準確否?!”
因為上次情報不準確的關係,倪以誠受到了極大了處分,幾乎被汪士榮砍了腦袋,幸虧趙良棟行文求情方才留下了一條性命,饒是如此,他除了被嚴厲訓斥之外,軍銜也再次降級為上尉,因為趙良棟替他求情的關係,他十分感激,所以做起事情也非常賣力,此刻聽見趙良棟詢問,他急忙躬下身子,恭恭敬敬的道,“迴軍門,卑職花了六十兩黃金,方才買通了漢奸通譯,消息決無差錯,請大人放心!”見趙良棟漠然不語,他急急的追加了一句:“卑職敢用腦袋擔保!!”
趙良棟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第五軍作為漢軍的先頭部隊,率先挺進山西,為的就是為後續跟進的大將軍取得一個安全的落腳點,他花費了數月時間,先突然西進,下涇縣,先聲奪人,然後剪除準葛爾東路軍的羽翼,挽迴晉西北的投降狂潮,最後挫其銳氣,用遊擊戰、山地拉據戰的戰術,一步一步將蒙古大軍拖入持久戰的泥潭,待到現在八刺進也不能、退也不可,孤立無援、補給艱難,士氣低落,將領暴躁憤怒急於求戰,為最後的決戰創造了最有利的態勢。
根據總參謀部的作戰訓令,大漢步兵第五軍現在應該是到了執行“擊破當麵之敵”的時候了。
“轟隆……”一聲巨響,前方山頭突然響起隆隆炮聲,雷聲隱隱,塵土囂然而起,無數隻馬蹄敲擊著大地,在群山中發出巨大的迴聲,兩旁樹梢上的水珠撲瑟瑟的不住掉落下來,將一眾軍官的軍服浸得濕透。
趙良棟神色平靜,仰了看了看天色,慢慢摘下頭盔,拾起軍服一角,抹幹了水珠。山道上的行軍縱列仿佛突然接到了嚴厲的命令,帶隊的軍官立即奔出隊列在一旁大聲嗬斥,訓練有素的士兵有節奏的慢慢加速,仿佛機器一般慢慢蠕動,越來越激烈,最後興奮起來,一起朝前狂奔。山路寬闊處人喊馬嘶,騾馬上馱負的軍糧給養被卸了下來,炮兵部隊急急忙忙地將抬槍和小型散彈火炮傳了上去,加快速度朝前方輸送。
“報……報——!”一名騎兵在崎嶇的山路上瘋狂的策馬衝突,道上的士兵急忙閃到兩側,給報訊的傳令兵讓路,騎兵徑自奔上山來,直到五十步外方才猛勒韁繩,跳下戰馬單膝觸地,“啟……啟稟將軍……前哨接戰!”他定了定神,平緩了語氣道,“穆旅長命卑職稟報,韃子兵王家寨外駐紮的兩千騎兵出營了,準備堵上咱們的路,現在咱們騎兵旅前部正和他們接戰!”
這次出征,穆成東被趙良棟任命為第五軍前部,除了統帥本部騎兵旅之外,趙良棟還撥給了他兩個火槍營,總兵力三千餘人,實力頗為不弱。
“辛苦了,起來罷——韃子上山沒有?!”趙良棟問道。
“謝軍門——”那名騎兵站起身來,躬身道,“迴軍門的話,穆大人一望見韃子的踩出的塵土就命帶條子的(注:帶條子的,即向導)引火槍營的弟兄上山,卑職來的時候火槍營已經砍倒了一片木頭,做了鹿角!……”
趙良棟露出一絲笑容,點了點頭。他的部隊與林風的近衛軍不同,因為是清軍將領出身,他非常推崇傳統的戰法,雖然林風要求各部火槍部隊“練勇武、練膽氣”,不設障礙的與騎兵正麵硬撼,但第五軍卻一直不是很接受這個觀點,在趙良棟的督促下,第五軍各級部隊在訓練時候還是習慣性的在陣地上建立掩體。
“……穆旅長為恐有變,還要卑職懇請大人速令炮兵行進,與山頭上的火槍營匯合,距韃子於陣營之外!”見將軍臉色稍緩,那名騎兵接著說道。
“知道了,迴去轉告穆成東,守住山路出口,勿要追擊!炮兵旅馬上就到!”待傳令兵領命下山,趙良棟轉過身來,朝崔維雅笑道,“維雅兄,看到沒有,我料韃子兵這次不會跑,果然沒錯吧?!”
“大人英明!”崔維雅笑了笑,恭維了一句,“不過韃子有八、九千兵力,咱們也不過萬多人,就算他們不跑,咱們恐怕也難得吃掉他們!”他想了想,“若是打得急了,他們在後麵還有援兵!”
“吃當然吃不掉,韃子大軍有一萬五千人,且大都是精銳老兵,咱們的胃口小了些,吞是吞不掉的”趙良棟微笑搖頭,“維雅兄有所不知,韃子兵也是有私心的,他們未必肯跟咱們死磕!!”
“私心?!”崔維雅愕然道。
“嗬嗬,當然——”趙良棟笑了笑,指著前方道,“把匝穆爾哈喇刺是北蒙古喀爾喀部大將,去年下半年葛爾丹北上烏裏雅蘇台,大敗喀爾喀部,不得已才投降了西蒙古準葛爾部,現在他帶的兵可都是他們喀爾喀的子弟,你說,他會不會為了葛爾丹和咱們拚命?!”
崔維雅恍然,隨即問道,“那賽義德的迴迴兵呢?!”
“也是一樣,本將軍久在甘肅,對迴軍知之甚深,迴迴兵容易抱團,信奉胡大邪教,也算得上是悍勇善戰,但他們這次來山西也並非是本願,是葛爾丹逼他們來的,若是有便宜占、打得是順風仗,那當然沒什麽事,但要和咱們大漢王師血戰到底,那也是犯不上的!”趙良棟笑道,“賽義德又不是葛爾丹的幹兒子,若是真的把迴部子弟打光了,迴去怎麽跟家裏的長老交代?!”
崔維雅深以為然,點頭道,“將軍言之有理,卑職常聽人說,韃子部落一向不講綱紀禮義,各部以實力為尊,那想來若是八刺和賽義德把實力拚光了,那就算給準葛爾做走狗也做不成了罷?!!”
“就是這個理!”趙良棟拍了拍崔維雅的肩膀,大笑道,“你別看葛爾丹現在聲勢浩大,其實虛得很,草原上的規矩就是這樣,強者越強,若是占了上風,各部紛紛歸附,兵那是越打越多,但稍一受挫,各個部落便一齊離心別向,各奔前程,他葛爾丹和咱們漢軍不同,就算他把咱們第五軍吃掉了,對主公也沒多大麻煩,隻要咱們地盤還在,老百姓還在,那就有兵有糧,可以跟他拚個屍山血海!——所以咱們這迴不求吃掉韃子東路軍,隻要把八刺和賽義德打疼、打怕,打得他們舍不得和咱們拚人命,那咱們就算贏了!”
“嗬嗬,不錯……”崔維雅捋了捋頜下短須,讚同道,“我主漢王想必也是做如此想,拒敵於國門之外,在山西與韃子征戰,若是這一次在王家寨大勝了,想必韃子會退出代州罷?!若是如此,咱們第五軍也可向主公繳令了!”
“哪裏會那麽容易,”趙良棟搖了搖頭,笑容漸斂,肅然道,“維雅兄勿要急躁,韃子騎兵精銳,而我軍多為步軍,所以這個打法隻能是步步為營,耐著心思和他們一點一點的磨!”他背身負手,眯著眼朝前往望去,“王家寨這一仗,本將估摸著能夠打掉韃子五、六百人——運氣好的話,打掉他千多人,用大炮逼他們讓出王家寨,然後迫使其步步後退,將他們慢慢趕出烏牛山,待肅清糧道,咱們再與他們在涇縣相峙,等到主公的大軍來了,韃子們不想退也得退了!”
他轉過身來麵對這崔維雅,“本將是個粗人,沒讀過什麽書,當年在清軍行伍之中,圖海大將軍曾跟我說過,‘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這話大有道理,所以本將一直牢牢記在心上,”他看著崔維雅,意味深長的道,“崔軍丞也要記得才好!”
崔維雅悚然一驚,急忙躬身道,“謝將軍教訓,卑職謹記!!”他抬起頭來,滿臉堆笑,正準備說幾句恭維話,忽然山下馬蹄急響,數個大嗓門一齊大唿讓路,不禁愕然迴望,隻見一隊騎兵身著近衛軍服色,自後軍急奔而來。
“寇北中郎將、趙良棟將軍何在?!——”為首的近衛軍軍官一路狂喝,徑自朝山上奔來,一旁趙良棟的親兵衛隊不敢阻擋,那軍官在百來步外喝住戰馬,急急奔來,拜倒在地,“卑職見過趙將軍!!……”言罷探手入懷,取出一個油布小包,呈過頭頂,大聲報道,“漢王機密軍報,乞將軍查收!”
趙良棟接過油布包裹,命報訊軍官起身,微笑道,“欽使請起——來人,為欽使備飯!”
待報訊軍官下山,趙良棟轉過身去,背著風拆開包裹,山風清冷,油布小包離身未久,尚帶著騰騰汗氣,入手溫熱,那軍官一路快馬加鞭,身上的汗水竟然將油布浸得半濕,趙良棟慢慢拆開,卻隻是一張短箋:
字諭良棟吾兄:
科爾沁有變,大軍緩發,山西事將軍自專,且謹慎。
落款處是漢王草簽和王印外,信箋外封上還有樞密使汪士榮的一行朱漆小楷,“十萬火急,近衛軍、第五軍、軍械糧秣統計衙門文武官佐與便。”
援兵沒了?!趙良棟心中猛的一沉,登時臉寒如冰,背對著眾人久久不言,身後一眾軍官麵麵相覷,卻不知道所謂何事。
猶豫良久,趙良棟突然傳過身來,滿臉怒色,對一眾軍官揮了揮手,厲聲道,“諸位,本將適才接主公訓令——”他瞪著眼,從一眾軍官臉上緩緩掃過,怒氣衝衝的道,“主公責問第五軍為何遲遲未能鞏固涇縣,第五軍各位大人為何遲遲不能擊退準葛爾東路軍?!”
崔維雅等人嚇了一跳,急忙跪倒在地,齊聲道,“卑職無能,有負主公重托!!——請大人治罪!”
“還治他媽個x毛……”趙良棟臉色漲得通紅,怒發如狂,吐出一連串汙言穢語,將一眾手下罵得抬不起頭來,“現在趙廣元已經帶著他的第一軍過來了,距此處不過百來裏……呸!!我操他娘的祖宗……”
崔維雅等人伏在地上,左右交換著眼色,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主公已經信不過第五軍的戰力,而蒙古將軍趙廣元正帶著大隊人馬過來搶功,這幾月趙良棟費盡心血才找到機會和韃子兵打一仗,準備翻身迴本,沒想到一轉眼老母雞變鴨,全給別人做了嫁衣,難怪如此惱怒。
“崔軍丞,你算一算,趙廣元什麽時候能趕到王家寨?!”趙良棟怒道。
崔維雅默默的算了算,低頭報道,“迴稟將軍,若是路上無差,第一軍的鐵騎最多明日上午便可趕到戰場!!”
“想摘桃子麽?!沒那麽便宜!!”趙良棟哼了一聲,大聲道,“傳我將令,各部立即加快速度,在王家寨前麵汕頭集結人馬——大軍休息一個時辰,把隨軍牛羊全宰了,每人肉一斤、酒二兩,吃完飯馬上全力猛攻!”
“噌……”的一聲,他猛的抽出長刀,將身前的小樹斬為兩截,“諸位,援軍馬上就到,韃子的死期到了,咱們第五軍露一手給大家夥瞧瞧,別讓第一軍的弟兄們看笑話,”他惡狠狠的道,“今日大戰,許進不許退,韃子逃到哪裏,咱們就追到哪裏,韃子軍自八刺以下,不管是官兵士卒還是馬夫夥夫,不許走脫一個!!!”
第二十節
“捷報!!……涇縣大捷!!——”一騎飛馬而來,一邊聲嘶力竭的大聲吆喝,一邊飛舞著馬鞭,驅趕大同府官道上的壯丁,馬蹄踐踏起落,帶起了無數飛泥,濺得路人滿頭滿臉,人們惶然側身避讓,還沒來得及罵出聲來,那騎兵卻如風馳電摯一般,早已去得遠了。
今年春耕方歇,大漢丞相府便連連行文天津府、保定府和正定府、大同府及下屬州縣,先後簽發了近三十多萬民兵、青壯,沿著官道一路東向,將各地府庫的糧食、草料、火藥等給養輜重轉運至大同,時至今日,已經有三月有餘,這時正值青黃不接,大漢領地下的農民幾乎有半數無米下鍋,但在大漢差役的棍棒皮鞭下,卻也不得不自帶野菜餅子,頂上老氈帽,推著雞公車(注:雞公車,即獨輪車。)上路,春雨連綿,年久失修的官道一片泥濘,行路極為艱難,然而大漢朝廷極重軍事,軍時也定得很緊,稍有不慎便是殺頭大罪,在近衛軍的刺刀逼迫下,丁壯們隻得冒著寒風亡命奔波,數月來,僅大同至正定的這一條官道上,就不知道搭進去了多少人命。
漢王林風的大營就設在大同知府衙門。他是兩個月之前抵達大同的,和他一起到達的還有近衛軍步兵第一軍和近衛騎兵第三軍,連同隨軍民兵,總兵力近三萬人,本來因為人數過多的關係,他的中軍行營設立在東城的第五軍軍營,那時寇北中郎將趙良棟剛剛領軍出征,大片營房空了出了,所以林風的大營就順勢駐了進去,不過隨著宣化趙廣元的騎兵第一軍和奴爾幹馬英的騎兵第六軍陸續抵達,營房便日趨緊張,在一眾大將的勸諫下,漢王的行營最終遷到了溫暖舒適的知府衙門。
這個時候的大同已經完完全全的變成了一座大兵營,大漢朝廷的各路大軍雲集於此,除了林風直轄的三個近衛軍團,除了步兵第二軍留守北京之外,另外兩個軍全部隨同出征,加上趙廣元和馬英的部隊,駐紮在大同的漢軍僅正規軍就有五萬出頭,其中火槍部隊約一萬兩千餘人,野戰炮兵約八千餘人,騎兵三萬兩千餘人,此外還有趙良棟留守大同的一個重炮旅。
數萬大軍繞著小小的大同府城駐成了一個梅花形,每天天色剛剛方明,不計其數的士兵便湧出營房列隊操練,鐵蹄震地炮聲轟隆,震懾著綏遠蒙古、河南、山西的各路諸侯,近百年來,除了李自成誓師伐明那一次之外,這個地區還從未駐紮過如此眾多的軍隊。
為了應付準葛爾汗國的挑戰,帝國幾乎將他的全部精銳盡數調了上來,附帶的,大漢政府積蓄數年的財富也在以一個非常驚人的速度消耗著,此時的大同,除了數萬軍人和六萬多民兵之外,還有五萬多匹戰馬和一萬多頭騾馬牲口,為了應付這個龐大的消耗,數十萬青壯沒日沒夜奔波辛勞,從領土的各個角落搜羅糧食物資運送至大同府城囤積,這種高強度的運輸至如今已經整整進行了三個多月,然而卻依舊未能屯集足夠的作戰物資,如今趙良棟的第五軍在足足打了幾個月,而後續大軍卻遲遲不能出征,輜重和運輸力量不足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