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有什麽擔心?”
“就算一切如意,我能保住性命,並勸說皇上革新,卻不知到底是福是禍啊?”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人認為對的,便要放手去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好,說得真好。甚合我心。”
“大人是決意北上京師了?”
“嗯。你我師生,將來就要兵戎相見了。”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我還有件功勞送給大人。”
“什麽功勞。”
“廣州滿城,我要拆了它,裏麵過萬旗人,我讓他們自尋生路,他們的土地都要沒收。李穎修已經派人問過了,願意到工廠做工的,一個沒有。我已經派人散布謠言,說我要將他們全部斬首祭旗,以報當年嘉定三屠之恨。”
楚劍功話鋒一轉;“過幾天,我再放個謠言:經林大人苦勸,我和李穎修迴心轉意,決定放他們北返,而大人,便要沿路組織。大人保全了數萬滿人的性命,這份功德,道光看在廣州滿人的性命份上,斷不會定大人的死罪。而且。為了照顧滿人北返,大人不自殺殉國,也說得通了。”
“哎,”林則徐一聲長歎,“你真的希望老夫中興大清?那對你有何好處?”
“我根本不信大清可以中興,所以大人做什麽,我不在乎。不過我素來敬仰大人的為人,又對大人執弟子禮。大人對滿清還有忠心,我就遂了大人這份心願。”
楚劍功頓了一頓,“廣東的官僚士紳,我也放下話去,仍舊終於清廷的,我不加留難,也隨大人北返。留下來的,便要一心一意。不過他們怕是試探,都沒有表態。還請大人站出來,證實我的誠意。”
“從此,你我師徒,便是勢不兩立的敵人了。”
“大人不必介懷,世事無常,往後未必沒有請大人指點之時。好了,今日便算我師徒訣別,學生請大人痛飲一場。”
和林則徐喝完了酒,楚劍功迴到了兩廣總督府裏,又困又累,酒勁又上來了,在自己書房裏歇著,不知道過了多久,副官進來報告:“鈞座,有客人拜訪。”
“什麽客人,這麽晚了跑來?”
“是個女人,旗人的裝束,她自稱是個格格。”
“格格?她跑來做什麽?有沒有說明來意?”
“她說,要向楚大人陳說天下大勢。”
34 官紳
那個格格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大人,您就不能放我們廣東的滿人一條生路麽?”
淚眼婆娑中,她沒注意到楚劍功已經站起身來,走到他的身邊,伸手托住她的下巴,讓她抬起頭來,楚劍功用手捏住她的腮幫子。她不由得張開了嘴。
她的口被堵上了,楚劍功愜意的進出著,雙手扶住她的腦後。
格格覺得自己的喉嚨被噎住了,她用力向下哢嚓一咬……
楚劍功從夢中驚醒,剛才自己太累了,居然睡過去。這下,酒也嚇醒了。
“不可得意,不可得意,一切還要慢慢著手。”
第二天,楚劍功以拜訪廣東鄉紳的名義,造訪了原來的學政使梁廷楠。
“我已經允諾,林大人帶你們北返。”
“北返?我們祖墳在此,家業在此,如何北返?”
“你要留在廣東,就是從賊,我們勝了不用說,若是敗了,隻怕你討不了好去。”
“院台今日造訪寒舍,就是為了勸我北返麽?”
“我是想問問,您為東廠翻譯的那些書,進度怎麽樣了?”
“本來我想翻譯兵書,不過西洋兵事我看不明白,就幫著鬆龕兄翻譯《法國大革命》,已經快完本了。”
“就隻是翻譯而已?別無感觸?”
“得民心信者得天下,不外如此吧。波旁王朝橫征暴斂,身死國滅,羅伯斯皮爾殘忍好殺,難逃天數,拿破侖窮兵黷武,四麵為敵,縱然天縱英才,也難逃覆滅一途。”
“說得好,那清國算是哪一類呢?”
“我知道院台是直性人,我也不再繞圈子,院台究竟想怎麽做?院台造反了,卻不稱帝,隻稱宰相。是在等著朝廷招安麽?如果和朝廷打上幾仗,裂土封王也說不定。”
“呸。我明明有取天下的資本,為什麽要招安,為什麽要封王?我自稱平章軍國重事,隻是心懷周公,力行共和,從此以後,中國再也沒有皇帝。”
“這,這……”
“學台,時代變了,自從鴉片之役起,滿清就斷無翻身之力,我來講給你聽,為什麽。我先問你,大清有四萬萬人,來犯的英夷不過一萬餘人,大清為何會打敗仗呢?”
梁廷楠無語,楚劍功繼續說道:
“這其中的關竅,一是工業,二是動員,而兩者,都需要組織。我們能夠將民眾組織起來,而清廷做不到,所以我們必勝,他們必敗。”
楚劍功還是先從拿破侖講起,講他如何擊敗反法同盟的幹涉,如何動員起百萬大軍。這一段曆史,梁廷楠由於譯書的原因,還是能夠聽懂的。
“可是,拿破侖不是敗了麽?”
“拿破侖之敗,始於西班牙,重創於俄國,敗給西班牙,因為西班牙人不認同法國人是自己人,敗給俄國,因為俄國的士兵為俄國而戰,最後萊比錫民族大會戰,所有被法國統治的民族,都要擺脫法國的統治,為自己的民族而戰。學台,您是聰明人,您想一想,我們去湖南,去江西,去蘇杭,那裏的人,是為漢人而戰,還是為滿人而戰呢?”
“院台,我說實話,滿清入主中原二百餘年,已經被認作正統了。”梁廷楠不知不覺中,立場站到了楚劍功這一邊。
“嗯,僅僅靠滿漢之別,來掀起華夷大防,確實有些難度,可是,隻要仗打起來,外國列強,比如英夷,一定會幹涉,最起碼會來占便宜。疾風知勁草,有洋人參合,華夷大防就好辦多了。”
“可是我們這裏也有很多洋人啊,肯帥,傑帥,還有那個炮兵都監,都是洋人,要是清廷罵我們勾結洋人怎麽辦?”
“士紳們會看,老百姓們也會看,我問你,傑肯斯凱,肯尼夫有沒有害過我們?我們是不是靠他們幫忙,才能和英夷打?”
“是!”
“廣東士紳,可有恨他們的?”
“好像沒有。”
“所以,華夷大防而不仇外,孔子有雲,入夷則為夷,入夏則為夏,我們也不仇視滿人,隻要他們歸附華夏衣冠,我們就視同他們是自己人。”楚劍功摸了一下自己的腦後。
梁廷楠也摸了一下自己的辮子。
“我跟你說,大丈夫要當機立斷,你若是要做清廷的忠臣,就舉家和林大人北返,如是想和我們一起開天辟地,便剪了這辮子,安心做廣東士紳的領袖,首鼠兩端,到頭來兩頭落空。”
梁廷楠長身而起:“院台……,鈞座教訓得是。”他命令仆人取來一把剪刀,將自己的辮子剪了。
“好!”楚劍功稱讚道,“廣東文官,總要有個領頭的,你和徐繼佘徐大人,誰在前麵?”
“徐大人也投過來了?”
“還沒,我正準備到他府上去說服他。”
梁廷楠想了想:“鈞座,不如我去吧。”
“好,”楚劍功一口答應。兩人心下都明白,共和的文官係統現在還空著,總要有個人出來當頭,論地位,無非徐繼佘或者梁廷楠。徐繼佘有科舉的功名,而梁廷楠背後是廣東的士紳。現在廣東造反,清廷的功名不是什麽好事。所以文官之首,非梁廷楠莫屬。但徐繼佘還有些文人的脾氣,他會服氣嗎?
現在梁廷楠去勸說徐繼佘,那梁廷楠就相當於是徐繼佘的介紹人,徐繼佘也就不好意思和梁廷楠爭這個文官之首了。
梁廷楠去勸說徐繼佘不提,楚劍功迴到大都督府,也就是原來的兩廣總督府,李穎修笑嘻嘻的對他說:“好消息,有個清朝的官員投過來了,官階還不低,正五品,知州。”
“這是起義後第一個主動投奔咱們的官員吧,我見見。”
“他正在剪辮,過一會你見見他,勉勵一番。”
投過來的這人,姓高,名不胖。
“你為什麽去了這樣個名字呢?”
“名字賤,好養活。”
“為什麽投過來啊。”
“我在瓊州做知州,朱雀軍……共和軍在海南屯墾,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裏。遷民開荒,規肅苗夷,井井有條,一派興旺,有新朝氣象,所以共和軍在廣州一舉旗幟,我就決定投過來。隻是廣州前段時間封城,我一直不方便過來,才拖到現在。”
李穎修在一旁說:“他在海南,官聲還好,不算很貪。”
“我就是吃吃俸祿,力所能及的時候幫幫老百姓,也算一頭夢中豬。”
35 熊掌(一)黑龍江航行
李穎修是在七月一日起義的,消息傳到京師,大約是八月初。清廷到了十月中旬都還沒有對廣東做出反應,李穎修和楚劍功都以為,這是清廷腐朽的效率所致,這一次,實在是冤枉了清廷。因為就在九月中旬,清廷被一份來自北方的奏折驚得不知所措。
這封奏折很簡短,開頭的一句話是,
“罪臣奕山伏乞,道光八年五月十五日(西洋曆7月28日,俄曆7月16日),定《璦琿條約》。黑龍江北之地,盡數淪於羅刹之手。”
穆拉韋約夫,按照他的計劃,開始奪取阿穆爾河流域。
早在2月的時候,俄軍就做好了兵分兩路進攻的計劃:
由阿赫傑中校,帶領兩百的武裝商隊和獵人,組成考察隊,等四月份天氣轉暖出發,向著俄羅斯在太平洋邊的口岸畢霍茨克行進,到達畢霍茨克以後,乘坐海船出發,進入韃靼海峽,尋找阿穆爾河的出海口。
而海軍上尉涅維爾斯科伊,則帶領五百名水手,以貝爾加號為旗艦,沿阿穆爾河下行。
涅維爾斯科伊的船隊,於5月中旬闖入黑龍江口,並在江口的北岸找到了巨大的港灣,命名為幸福灣和聖尼古拉灣。這次考察的結果發現:庫頁島不是半島,而是個島嶼,一黑龍江口可以通航,而且海船從南北兩方都能進入黑龍江口。‘這是沙俄有史以來對黑龍江口一帶,包括庫頁島在內所作的比較接近事實的描述。
遠東總督穆拉韋約夫接到報告後,宣稱“這是重大的地理發現”,並將一篇文章送往彼得堡。
他絕不僅僅是自吹自擂,而是依據自哥倫布大航海以來的“誰發現,誰擁有”的殖民主義原則,對西方世界宣布了沙俄對阿穆爾河口的主權。此後,沙俄在黑龍江流域的一切擴張活動都是在俄羅斯的主權掩護下進行了。因此沙俄在黑龍江流域的擴張在西方世界看來順理成章,無聲無息。
而且,對沙俄政府來說,這一“發現”消除了他們長期以來存在的“黑龍江不能通航”的疑慮。穆拉韋約夫可以藉此打消彼得堡那些貴人們“阿穆爾河是一條無用的內河”,的論調,從而得到沙皇堅定的支持。
涅維爾斯科伊並沒有幹等穆拉韋約夫的後援,他在黑龍江口建立了一個據點——彼得冬營。
隨後,涅維爾斯科伊帶隊向內陸推進,到達特林*明朝奴兒幹都司衙門和著名的永寧寺所在地)。
當地的章京並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隻是攔住這些不速之客,問道:“兩國恪守疆界,爾等從何而來,通關印信何在?”
涅維爾斯科伊傲慢的迴答:“我就是這塊土地的主人,這就是我的通關印信。”他從口袋裏掏出雙筒手槍,對天開了一槍,然後大叫:“黑龍江沿岸地區和庫頁島均為俄國所有。隨後揚長而去。
特林的官員向黑龍江將軍奕山報告了這次俄軍的侵犯,奕山批示迴複說:“嚴傷部屬,隨時應變,以期勿滋事端。”就此了事。
5月20日,正如同穆拉韋約夫所規定的那樣,阿赫傑中校帶領的武裝商人和狩獵隊,在黑龍江口的彼得冬營和涅維爾斯科伊會合了。他們強占了廟街,公然在這裏升起了俄國軍旗,並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名字,把它改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
“就算一切如意,我能保住性命,並勸說皇上革新,卻不知到底是福是禍啊?”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人認為對的,便要放手去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好,說得真好。甚合我心。”
“大人是決意北上京師了?”
“嗯。你我師生,將來就要兵戎相見了。”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我還有件功勞送給大人。”
“什麽功勞。”
“廣州滿城,我要拆了它,裏麵過萬旗人,我讓他們自尋生路,他們的土地都要沒收。李穎修已經派人問過了,願意到工廠做工的,一個沒有。我已經派人散布謠言,說我要將他們全部斬首祭旗,以報當年嘉定三屠之恨。”
楚劍功話鋒一轉;“過幾天,我再放個謠言:經林大人苦勸,我和李穎修迴心轉意,決定放他們北返,而大人,便要沿路組織。大人保全了數萬滿人的性命,這份功德,道光看在廣州滿人的性命份上,斷不會定大人的死罪。而且。為了照顧滿人北返,大人不自殺殉國,也說得通了。”
“哎,”林則徐一聲長歎,“你真的希望老夫中興大清?那對你有何好處?”
“我根本不信大清可以中興,所以大人做什麽,我不在乎。不過我素來敬仰大人的為人,又對大人執弟子禮。大人對滿清還有忠心,我就遂了大人這份心願。”
楚劍功頓了一頓,“廣東的官僚士紳,我也放下話去,仍舊終於清廷的,我不加留難,也隨大人北返。留下來的,便要一心一意。不過他們怕是試探,都沒有表態。還請大人站出來,證實我的誠意。”
“從此,你我師徒,便是勢不兩立的敵人了。”
“大人不必介懷,世事無常,往後未必沒有請大人指點之時。好了,今日便算我師徒訣別,學生請大人痛飲一場。”
和林則徐喝完了酒,楚劍功迴到了兩廣總督府裏,又困又累,酒勁又上來了,在自己書房裏歇著,不知道過了多久,副官進來報告:“鈞座,有客人拜訪。”
“什麽客人,這麽晚了跑來?”
“是個女人,旗人的裝束,她自稱是個格格。”
“格格?她跑來做什麽?有沒有說明來意?”
“她說,要向楚大人陳說天下大勢。”
34 官紳
那個格格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大人,您就不能放我們廣東的滿人一條生路麽?”
淚眼婆娑中,她沒注意到楚劍功已經站起身來,走到他的身邊,伸手托住她的下巴,讓她抬起頭來,楚劍功用手捏住她的腮幫子。她不由得張開了嘴。
她的口被堵上了,楚劍功愜意的進出著,雙手扶住她的腦後。
格格覺得自己的喉嚨被噎住了,她用力向下哢嚓一咬……
楚劍功從夢中驚醒,剛才自己太累了,居然睡過去。這下,酒也嚇醒了。
“不可得意,不可得意,一切還要慢慢著手。”
第二天,楚劍功以拜訪廣東鄉紳的名義,造訪了原來的學政使梁廷楠。
“我已經允諾,林大人帶你們北返。”
“北返?我們祖墳在此,家業在此,如何北返?”
“你要留在廣東,就是從賊,我們勝了不用說,若是敗了,隻怕你討不了好去。”
“院台今日造訪寒舍,就是為了勸我北返麽?”
“我是想問問,您為東廠翻譯的那些書,進度怎麽樣了?”
“本來我想翻譯兵書,不過西洋兵事我看不明白,就幫著鬆龕兄翻譯《法國大革命》,已經快完本了。”
“就隻是翻譯而已?別無感觸?”
“得民心信者得天下,不外如此吧。波旁王朝橫征暴斂,身死國滅,羅伯斯皮爾殘忍好殺,難逃天數,拿破侖窮兵黷武,四麵為敵,縱然天縱英才,也難逃覆滅一途。”
“說得好,那清國算是哪一類呢?”
“我知道院台是直性人,我也不再繞圈子,院台究竟想怎麽做?院台造反了,卻不稱帝,隻稱宰相。是在等著朝廷招安麽?如果和朝廷打上幾仗,裂土封王也說不定。”
“呸。我明明有取天下的資本,為什麽要招安,為什麽要封王?我自稱平章軍國重事,隻是心懷周公,力行共和,從此以後,中國再也沒有皇帝。”
“這,這……”
“學台,時代變了,自從鴉片之役起,滿清就斷無翻身之力,我來講給你聽,為什麽。我先問你,大清有四萬萬人,來犯的英夷不過一萬餘人,大清為何會打敗仗呢?”
梁廷楠無語,楚劍功繼續說道:
“這其中的關竅,一是工業,二是動員,而兩者,都需要組織。我們能夠將民眾組織起來,而清廷做不到,所以我們必勝,他們必敗。”
楚劍功還是先從拿破侖講起,講他如何擊敗反法同盟的幹涉,如何動員起百萬大軍。這一段曆史,梁廷楠由於譯書的原因,還是能夠聽懂的。
“可是,拿破侖不是敗了麽?”
“拿破侖之敗,始於西班牙,重創於俄國,敗給西班牙,因為西班牙人不認同法國人是自己人,敗給俄國,因為俄國的士兵為俄國而戰,最後萊比錫民族大會戰,所有被法國統治的民族,都要擺脫法國的統治,為自己的民族而戰。學台,您是聰明人,您想一想,我們去湖南,去江西,去蘇杭,那裏的人,是為漢人而戰,還是為滿人而戰呢?”
“院台,我說實話,滿清入主中原二百餘年,已經被認作正統了。”梁廷楠不知不覺中,立場站到了楚劍功這一邊。
“嗯,僅僅靠滿漢之別,來掀起華夷大防,確實有些難度,可是,隻要仗打起來,外國列強,比如英夷,一定會幹涉,最起碼會來占便宜。疾風知勁草,有洋人參合,華夷大防就好辦多了。”
“可是我們這裏也有很多洋人啊,肯帥,傑帥,還有那個炮兵都監,都是洋人,要是清廷罵我們勾結洋人怎麽辦?”
“士紳們會看,老百姓們也會看,我問你,傑肯斯凱,肯尼夫有沒有害過我們?我們是不是靠他們幫忙,才能和英夷打?”
“是!”
“廣東士紳,可有恨他們的?”
“好像沒有。”
“所以,華夷大防而不仇外,孔子有雲,入夷則為夷,入夏則為夏,我們也不仇視滿人,隻要他們歸附華夏衣冠,我們就視同他們是自己人。”楚劍功摸了一下自己的腦後。
梁廷楠也摸了一下自己的辮子。
“我跟你說,大丈夫要當機立斷,你若是要做清廷的忠臣,就舉家和林大人北返,如是想和我們一起開天辟地,便剪了這辮子,安心做廣東士紳的領袖,首鼠兩端,到頭來兩頭落空。”
梁廷楠長身而起:“院台……,鈞座教訓得是。”他命令仆人取來一把剪刀,將自己的辮子剪了。
“好!”楚劍功稱讚道,“廣東文官,總要有個領頭的,你和徐繼佘徐大人,誰在前麵?”
“徐大人也投過來了?”
“還沒,我正準備到他府上去說服他。”
梁廷楠想了想:“鈞座,不如我去吧。”
“好,”楚劍功一口答應。兩人心下都明白,共和的文官係統現在還空著,總要有個人出來當頭,論地位,無非徐繼佘或者梁廷楠。徐繼佘有科舉的功名,而梁廷楠背後是廣東的士紳。現在廣東造反,清廷的功名不是什麽好事。所以文官之首,非梁廷楠莫屬。但徐繼佘還有些文人的脾氣,他會服氣嗎?
現在梁廷楠去勸說徐繼佘,那梁廷楠就相當於是徐繼佘的介紹人,徐繼佘也就不好意思和梁廷楠爭這個文官之首了。
梁廷楠去勸說徐繼佘不提,楚劍功迴到大都督府,也就是原來的兩廣總督府,李穎修笑嘻嘻的對他說:“好消息,有個清朝的官員投過來了,官階還不低,正五品,知州。”
“這是起義後第一個主動投奔咱們的官員吧,我見見。”
“他正在剪辮,過一會你見見他,勉勵一番。”
投過來的這人,姓高,名不胖。
“你為什麽去了這樣個名字呢?”
“名字賤,好養活。”
“為什麽投過來啊。”
“我在瓊州做知州,朱雀軍……共和軍在海南屯墾,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裏。遷民開荒,規肅苗夷,井井有條,一派興旺,有新朝氣象,所以共和軍在廣州一舉旗幟,我就決定投過來。隻是廣州前段時間封城,我一直不方便過來,才拖到現在。”
李穎修在一旁說:“他在海南,官聲還好,不算很貪。”
“我就是吃吃俸祿,力所能及的時候幫幫老百姓,也算一頭夢中豬。”
35 熊掌(一)黑龍江航行
李穎修是在七月一日起義的,消息傳到京師,大約是八月初。清廷到了十月中旬都還沒有對廣東做出反應,李穎修和楚劍功都以為,這是清廷腐朽的效率所致,這一次,實在是冤枉了清廷。因為就在九月中旬,清廷被一份來自北方的奏折驚得不知所措。
這封奏折很簡短,開頭的一句話是,
“罪臣奕山伏乞,道光八年五月十五日(西洋曆7月28日,俄曆7月16日),定《璦琿條約》。黑龍江北之地,盡數淪於羅刹之手。”
穆拉韋約夫,按照他的計劃,開始奪取阿穆爾河流域。
早在2月的時候,俄軍就做好了兵分兩路進攻的計劃:
由阿赫傑中校,帶領兩百的武裝商隊和獵人,組成考察隊,等四月份天氣轉暖出發,向著俄羅斯在太平洋邊的口岸畢霍茨克行進,到達畢霍茨克以後,乘坐海船出發,進入韃靼海峽,尋找阿穆爾河的出海口。
而海軍上尉涅維爾斯科伊,則帶領五百名水手,以貝爾加號為旗艦,沿阿穆爾河下行。
涅維爾斯科伊的船隊,於5月中旬闖入黑龍江口,並在江口的北岸找到了巨大的港灣,命名為幸福灣和聖尼古拉灣。這次考察的結果發現:庫頁島不是半島,而是個島嶼,一黑龍江口可以通航,而且海船從南北兩方都能進入黑龍江口。‘這是沙俄有史以來對黑龍江口一帶,包括庫頁島在內所作的比較接近事實的描述。
遠東總督穆拉韋約夫接到報告後,宣稱“這是重大的地理發現”,並將一篇文章送往彼得堡。
他絕不僅僅是自吹自擂,而是依據自哥倫布大航海以來的“誰發現,誰擁有”的殖民主義原則,對西方世界宣布了沙俄對阿穆爾河口的主權。此後,沙俄在黑龍江流域的一切擴張活動都是在俄羅斯的主權掩護下進行了。因此沙俄在黑龍江流域的擴張在西方世界看來順理成章,無聲無息。
而且,對沙俄政府來說,這一“發現”消除了他們長期以來存在的“黑龍江不能通航”的疑慮。穆拉韋約夫可以藉此打消彼得堡那些貴人們“阿穆爾河是一條無用的內河”,的論調,從而得到沙皇堅定的支持。
涅維爾斯科伊並沒有幹等穆拉韋約夫的後援,他在黑龍江口建立了一個據點——彼得冬營。
隨後,涅維爾斯科伊帶隊向內陸推進,到達特林*明朝奴兒幹都司衙門和著名的永寧寺所在地)。
當地的章京並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隻是攔住這些不速之客,問道:“兩國恪守疆界,爾等從何而來,通關印信何在?”
涅維爾斯科伊傲慢的迴答:“我就是這塊土地的主人,這就是我的通關印信。”他從口袋裏掏出雙筒手槍,對天開了一槍,然後大叫:“黑龍江沿岸地區和庫頁島均為俄國所有。隨後揚長而去。
特林的官員向黑龍江將軍奕山報告了這次俄軍的侵犯,奕山批示迴複說:“嚴傷部屬,隨時應變,以期勿滋事端。”就此了事。
5月20日,正如同穆拉韋約夫所規定的那樣,阿赫傑中校帶領的武裝商人和狩獵隊,在黑龍江口的彼得冬營和涅維爾斯科伊會合了。他們強占了廟街,公然在這裏升起了俄國軍旗,並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名字,把它改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