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李穎修很有禮貌的對那名女子說:“可以請您跳個舞嗎?”
“非常榮幸。”
李穎修帶著那個女子離開了,楚劍功用德語問:“這位小姐是您的?”
“是我的妻子,我們到東方來做新婚旅行。”
“您是德國哪裏人?”楚劍功故意問道。
“我是薩克森出生的,但在普魯士供職。”
“啊,剛才冒犯了,應該稱您是普魯士人才對。”
“叫我德國人挺好,德意誌終將統一,普魯士國王會戴上皇帝的皇冠。”
“德國的皇冠不是哈布斯堡的人戴著嗎?而且費迪南一世已經宣布解散神聖羅馬帝國。”
“不,我們不接受神聖羅馬帝國的帝統,普魯士將依靠自己的力量,創造一個新的德意誌。”俾斯麥說著,臉上紅潤起來。
“在歐洲,除了普魯士自已以外,沒有誰真的讚同德意誌的統一吧?”
“但德國人民支持統一,您知道嗎,在科隆,在特裏爾,在法蘭克福,大學生們都在唿籲一個統一的德意誌,現在,就看是哪一個邦國先站出來,成為統一的領導者。”
“大學生們支持有什麽用呢?當代的重大問題,不能靠演說和多數決議來決定,而隻能依靠鐵和血。”楚劍功盯著俾斯麥的眼睛,用朗誦的腔調念著。
“您說得真對。解答了我一直以來的疑問。”
是的,俾斯麥同學,這是你一直以來的思想,但是,你還要經曆1848的柏林憲法運動,認清大學生們多麽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才能徹底拋棄對他們的幻想,堅定地和容克軍官團合作。
“普魯士的三大支柱:費希特和黑格爾的絕對主義精神,容克莊園主,普魯士軍官團。俾斯麥閣下,我從你身上看到了一種氣質,隻有你才能將三者完美結合改造,從而創造出容克軍官團這一負有重大曆史使命的團隊。”
“我嗎?您真會恭維人。”
109租界
“德意誌的統一具有不可替代的曆史意義,他將改變世界局勢。”
俾斯麥饒有興致的看著楚劍功。他有些不明白,楚劍功為什麽對德國的統一這麽感興趣。
“對德國來說,清國是那麽的遙遠,為什麽您會對德國統一抱有如此濃厚的興趣?”
“我熱愛德國文化,喜歡歌德和席勒,一個產生了歌德和席勒的民族應該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可惜的是,德國現在還不夠偉大。”
“僅僅是文化的熱愛,您就要將德國推上對抗英國人的第一線嗎?”俾斯麥自認為看穿了楚劍功。
“您誤解了,德意誌的統一然道不是您的理想嗎?”
“我可不允許別人將我的理想用作工具,中歐地區的統一,將導致英國改變大陸均衡政策,從而使德國除了法國這個傳統敵人之外,又將麵對一個新的敵人。將軍閣下,對歐洲局勢,我看得很清楚。無論您是出於什麽目的,請不要在我麵前說這些了,何況,這還是在英國人的酒會上。”
正說話間,李穎修帶著俾斯麥的夫人迴來了。
俾斯麥站起,讓他的妻子坐好,隨口問道:“感覺怎麽樣?”
“挺好。這位司長先生對宮廷舞不熟悉,但是很會走鄉村舞步。”
和俾斯麥話不投機,楚劍功正準備離開,梯也爾先生突然出現在邊上:“李司長,楚將軍,你們好,這位年輕的小朋友是誰?”
“我來給你們介紹:這位是法蘭西王國前任首相,立法團首席議員,阿道夫-梯也爾先生。這位是普魯士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奧托-馮-俾斯麥。”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居然就出現在如此高級別的外交酒會上,你能做些什麽呢,給我們帶來新思想嗎?對了,新婚旅行,有這樣的經曆,一定很難忘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俾斯麥也隻是尷尬的笑著。梯也爾比他大不了多少,卻已經是名滿歐洲的政治家。而且,梯也爾所作的四卷本《法國大革命的真相》,使他成為歐洲最有良心的曆史學家之一。而俾斯麥呢,正如梯也爾所說,不過是個大學生罷了。
“梯也爾先生,俾斯麥先生肯定有普魯士當局的授權,不然他不可能到這個酒會上來。”
“是的,我是普魯士派遣的軍事觀察員,了解亞洲最近發生的戰爭的具體情況。”
“軍事觀察員,真是重要的職位。嗯,您有權簽署‘洋涇浜左岸體係’嗎?”梯也爾是個老練的政客,他並不會毫無目的的羞辱別人。如果俾斯麥像一般的年輕人一樣衝動,為了證明自己的外交地位而簽署了文件的話,那就太美妙了,普魯士本土、萊茵三州,都將對外國尤其是最近的法國打開市場,讓德國的關稅壁壘見鬼去吧。
“很遺憾,我沒有這個權限,但我可以將這些條約帶迴去,向王儲匯報。”
“您可真是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啊。”梯也爾繼續刺激俾斯麥。
“是的是的,循規蹈矩,誰也比不上巴黎那位連王冠都不敢帶的國王陛下。”俾斯麥衝動起來,開始嘲諷法國菲利普國王。
“好了,既然到東方來,就都是我們的客人,來吧,讓我們為這次碰麵喝一杯。”楚劍功打圓場。
在另一邊,格萊斯頓正在和戴維斯先生閑聊:“亞洲,絕不允許出現門羅主義。英國主導下的上海,將是一個全麵開放的城市。”
“閣下,據我所知,上海並不是不列顛的殖民地,不列顛在這裏,也不過是建立了一個小小的公使館而已。”
“清國人有句話,事在人為。”格萊斯頓自信滿滿的說,“戴維斯先生,您的美國式的進取精神哪去了。我對與美國合作,將清國導入文明世界很感興趣。”
“我對英國人沒有惡感,很希望和英國人合作。但也不想侵犯清國主權。”
漢弗萊在一旁插話說:“我們隻是在黃浦江的西岸謀求一個文明的基點,讓清國人懂得文明的秩序,歐洲人可以自由的來往,居住,經商,以及傳播普世價值。”
“這樣不會侵犯他國主權嗎?”
“不會,不會。”格萊斯頓和漢弗萊一起搖頭。
“那,先生們,你們準備怎麽做?”
“恕我冒昧,美國公使館的地址選定了嗎?”
“還沒有。”
“那我向你們推薦一處地方,拿地圖來,這裏,蘇州河,然後美國僑民從蘇州河向北到虹口,英國公使館從蘇州河向南到洋涇浜發展。”
“用租屋圈地?”
“是的,您知道,按照《辛醜和約》,清國和不列顛的法律糾紛依照《法國民法典》來解決。而外國僑民大範圍的租地一定會和當地居民產生矛盾,到時候,我們可以引用《法國民法典》中的契約自治,引申為‘租房條約以外方麵不得幹涉’,排除清政府的管轄權,而租屋連成片,依照相鄰權的規定,將洋涇浜到虹口之間的區域變成完整的租借。”
“可是,依照我貧瘠的法律知識,似乎契約自治不能這麽解釋。”
“民事案件,清國隻能作為第三方存在,一切,都要靠法官和律師來掌握,據我的觀察,清國似乎沒有合格的法律人才,需要不列顛來為他們培養。法律的習慣,也需要我們來為他們養成。您看,一個文明的基點,是多麽重要啊。”
未來的美國駐華武官仔仔細細的看了看上海地圖:“我們對在上海設立租界不感興趣,但不列顛如果開辟這樣滿懷善意的地區,我們作為文明國家的一員,要求參加管理。”
“具體的管理事宜,我們可以慢慢商量,今天隻是探尋一下意向。總之。在亞洲的事態上,英美一致,對我們兩國都是有利的。”
戴維斯先生沒有直接迴答,而是扭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同伴,他發現林肯和佩裏準將正在和那些日本人聊著什麽。於是他找了個借口,離開了格萊斯頓,走到自己的同伴身邊去。
這時候,聽見馬修-佩裏準將說道:“萌釘宮親王閣下,我有件禮物送給你。”
110誌士
看到戴維斯過來,林肯主動介紹說:“真巧,日本人也來到這個酒會,並且認識了馬修-佩裏將軍。”
“那真是太巧了,給我介紹幾位日本朋友吧。”
“這位,是新登基的日本孝明天皇的弟弟,萌釘宮親王。”
“您好。”
“您好。”
“這位,是萌釘宮親王的老師,三千衛門大師。”林肯一個一個的介紹下去。
等大家問候完畢,佩裏準將朝戴維斯先生看了一眼,戴維斯重重的點了一下頭。
於是,佩裏準將說:“萌釘宮親王閣下,有件禮物,本來是準備到日本以後,才送給日本國王的。但今天這麽巧遇見了你,就有你轉交吧。”他說完,就從口袋裏掏出一件東西,遞給了萌釘宮。
萌釘宮親王打開一看,卻是一條白色的手絹:“這是什麽意思?”
“白手絹,純潔無暇,代表友誼、和平。而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作為白旗使用,表示自己投降了。我即將率領艦隊訪問日本,到時候你們可以用。”
“八嘎!”一個日本隨從按捺不住,噌的一下把自己的武士刀拔了出來。三千衛門一把拉住了他。
“殿下,把手絹扔迴去。”三千衛門叫道。
萌釘宮親王一下子把手絹扔到佩裏準將的身上。這時候,大家注意到這邊的爭執,都圍了過來。
“格萊斯頓先生,我抗議,美國人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公然羞辱另一國的使節。”三千衛門喊著,然後翻譯把他的話譯成英語,念了出來。
戴維斯站在圈外,對漢弗萊先生說:“先生,現在就請您向我們展示什麽是英美一致吧。”
漢弗萊的臉扭曲了幾下,他沒想到這麽快就被美國人拉下水。如果他現在不幫著美國人,那說明他剛才所表示的“英美一致”不過是虛幻的外交辭令,沒有實際意義。
漢弗萊分開眾人,走到圈子中間去:“不要憤慨,三千衛門大師,我想佩裏準將隻是沒有把意思表達清楚,這一定是翻譯出故障了。就我的理解,佩裏先生隻是希望貴國能夠加入到洋涇浜左岸體係中來,成為世界貿易體係的一部分。對此,不列顛持歡迎態度。”
“尊皇,鎖國,攘夷。是孝明天皇恩賜給我們的國策,凡是與這一國策相違背的事項,我們都不接受。”
“即使發生和在清國一樣的戰爭也在所不惜?”
三千衛門沒有迴答,而是用力的將頭顱往下一低,又像是點頭,又像是鞠躬致意。
默殺!楚劍功看到這個動作,在心裏說。
“好了,大家迴到座位上去吧。”漢弗萊先生說道:“樂隊,奏起歡快一些的曲子。”
日本人迴到角落屬於自己的那張桌子。
“美國人就要來了。”
“他們要來據來好了,我等心懷七生報國之誌,定與這等鬼夷決一死戰。”
三千衛門沒有理會武士們的叫嚷,而是對萌釘宮親王說:“殿下,從清國的情形看,開國已是大勢所趨,如若冥頑不靈,隻怕有滅頂之災。”
“可是天皇明令,決不開國,如果我等違抗天皇的命令,隻怕也要遭受滅頂之災。”
“此次來清國之前,我已致函五十九位大名詢問他們的意見。”
“大名們怎麽說?”
“大名們都說,不妨先行隱忍,同外國通商,等把把外國的洋槍洋炮學到手後,再豎起攘夷大旗,將鬼夷拒之門外。”
“這也不失為一條出路。將軍是什麽主意?”
李穎修很有禮貌的對那名女子說:“可以請您跳個舞嗎?”
“非常榮幸。”
李穎修帶著那個女子離開了,楚劍功用德語問:“這位小姐是您的?”
“是我的妻子,我們到東方來做新婚旅行。”
“您是德國哪裏人?”楚劍功故意問道。
“我是薩克森出生的,但在普魯士供職。”
“啊,剛才冒犯了,應該稱您是普魯士人才對。”
“叫我德國人挺好,德意誌終將統一,普魯士國王會戴上皇帝的皇冠。”
“德國的皇冠不是哈布斯堡的人戴著嗎?而且費迪南一世已經宣布解散神聖羅馬帝國。”
“不,我們不接受神聖羅馬帝國的帝統,普魯士將依靠自己的力量,創造一個新的德意誌。”俾斯麥說著,臉上紅潤起來。
“在歐洲,除了普魯士自已以外,沒有誰真的讚同德意誌的統一吧?”
“但德國人民支持統一,您知道嗎,在科隆,在特裏爾,在法蘭克福,大學生們都在唿籲一個統一的德意誌,現在,就看是哪一個邦國先站出來,成為統一的領導者。”
“大學生們支持有什麽用呢?當代的重大問題,不能靠演說和多數決議來決定,而隻能依靠鐵和血。”楚劍功盯著俾斯麥的眼睛,用朗誦的腔調念著。
“您說得真對。解答了我一直以來的疑問。”
是的,俾斯麥同學,這是你一直以來的思想,但是,你還要經曆1848的柏林憲法運動,認清大學生們多麽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才能徹底拋棄對他們的幻想,堅定地和容克軍官團合作。
“普魯士的三大支柱:費希特和黑格爾的絕對主義精神,容克莊園主,普魯士軍官團。俾斯麥閣下,我從你身上看到了一種氣質,隻有你才能將三者完美結合改造,從而創造出容克軍官團這一負有重大曆史使命的團隊。”
“我嗎?您真會恭維人。”
109租界
“德意誌的統一具有不可替代的曆史意義,他將改變世界局勢。”
俾斯麥饒有興致的看著楚劍功。他有些不明白,楚劍功為什麽對德國的統一這麽感興趣。
“對德國來說,清國是那麽的遙遠,為什麽您會對德國統一抱有如此濃厚的興趣?”
“我熱愛德國文化,喜歡歌德和席勒,一個產生了歌德和席勒的民族應該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可惜的是,德國現在還不夠偉大。”
“僅僅是文化的熱愛,您就要將德國推上對抗英國人的第一線嗎?”俾斯麥自認為看穿了楚劍功。
“您誤解了,德意誌的統一然道不是您的理想嗎?”
“我可不允許別人將我的理想用作工具,中歐地區的統一,將導致英國改變大陸均衡政策,從而使德國除了法國這個傳統敵人之外,又將麵對一個新的敵人。將軍閣下,對歐洲局勢,我看得很清楚。無論您是出於什麽目的,請不要在我麵前說這些了,何況,這還是在英國人的酒會上。”
正說話間,李穎修帶著俾斯麥的夫人迴來了。
俾斯麥站起,讓他的妻子坐好,隨口問道:“感覺怎麽樣?”
“挺好。這位司長先生對宮廷舞不熟悉,但是很會走鄉村舞步。”
和俾斯麥話不投機,楚劍功正準備離開,梯也爾先生突然出現在邊上:“李司長,楚將軍,你們好,這位年輕的小朋友是誰?”
“我來給你們介紹:這位是法蘭西王國前任首相,立法團首席議員,阿道夫-梯也爾先生。這位是普魯士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奧托-馮-俾斯麥。”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居然就出現在如此高級別的外交酒會上,你能做些什麽呢,給我們帶來新思想嗎?對了,新婚旅行,有這樣的經曆,一定很難忘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俾斯麥也隻是尷尬的笑著。梯也爾比他大不了多少,卻已經是名滿歐洲的政治家。而且,梯也爾所作的四卷本《法國大革命的真相》,使他成為歐洲最有良心的曆史學家之一。而俾斯麥呢,正如梯也爾所說,不過是個大學生罷了。
“梯也爾先生,俾斯麥先生肯定有普魯士當局的授權,不然他不可能到這個酒會上來。”
“是的,我是普魯士派遣的軍事觀察員,了解亞洲最近發生的戰爭的具體情況。”
“軍事觀察員,真是重要的職位。嗯,您有權簽署‘洋涇浜左岸體係’嗎?”梯也爾是個老練的政客,他並不會毫無目的的羞辱別人。如果俾斯麥像一般的年輕人一樣衝動,為了證明自己的外交地位而簽署了文件的話,那就太美妙了,普魯士本土、萊茵三州,都將對外國尤其是最近的法國打開市場,讓德國的關稅壁壘見鬼去吧。
“很遺憾,我沒有這個權限,但我可以將這些條約帶迴去,向王儲匯報。”
“您可真是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啊。”梯也爾繼續刺激俾斯麥。
“是的是的,循規蹈矩,誰也比不上巴黎那位連王冠都不敢帶的國王陛下。”俾斯麥衝動起來,開始嘲諷法國菲利普國王。
“好了,既然到東方來,就都是我們的客人,來吧,讓我們為這次碰麵喝一杯。”楚劍功打圓場。
在另一邊,格萊斯頓正在和戴維斯先生閑聊:“亞洲,絕不允許出現門羅主義。英國主導下的上海,將是一個全麵開放的城市。”
“閣下,據我所知,上海並不是不列顛的殖民地,不列顛在這裏,也不過是建立了一個小小的公使館而已。”
“清國人有句話,事在人為。”格萊斯頓自信滿滿的說,“戴維斯先生,您的美國式的進取精神哪去了。我對與美國合作,將清國導入文明世界很感興趣。”
“我對英國人沒有惡感,很希望和英國人合作。但也不想侵犯清國主權。”
漢弗萊在一旁插話說:“我們隻是在黃浦江的西岸謀求一個文明的基點,讓清國人懂得文明的秩序,歐洲人可以自由的來往,居住,經商,以及傳播普世價值。”
“這樣不會侵犯他國主權嗎?”
“不會,不會。”格萊斯頓和漢弗萊一起搖頭。
“那,先生們,你們準備怎麽做?”
“恕我冒昧,美國公使館的地址選定了嗎?”
“還沒有。”
“那我向你們推薦一處地方,拿地圖來,這裏,蘇州河,然後美國僑民從蘇州河向北到虹口,英國公使館從蘇州河向南到洋涇浜發展。”
“用租屋圈地?”
“是的,您知道,按照《辛醜和約》,清國和不列顛的法律糾紛依照《法國民法典》來解決。而外國僑民大範圍的租地一定會和當地居民產生矛盾,到時候,我們可以引用《法國民法典》中的契約自治,引申為‘租房條約以外方麵不得幹涉’,排除清政府的管轄權,而租屋連成片,依照相鄰權的規定,將洋涇浜到虹口之間的區域變成完整的租借。”
“可是,依照我貧瘠的法律知識,似乎契約自治不能這麽解釋。”
“民事案件,清國隻能作為第三方存在,一切,都要靠法官和律師來掌握,據我的觀察,清國似乎沒有合格的法律人才,需要不列顛來為他們培養。法律的習慣,也需要我們來為他們養成。您看,一個文明的基點,是多麽重要啊。”
未來的美國駐華武官仔仔細細的看了看上海地圖:“我們對在上海設立租界不感興趣,但不列顛如果開辟這樣滿懷善意的地區,我們作為文明國家的一員,要求參加管理。”
“具體的管理事宜,我們可以慢慢商量,今天隻是探尋一下意向。總之。在亞洲的事態上,英美一致,對我們兩國都是有利的。”
戴維斯先生沒有直接迴答,而是扭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同伴,他發現林肯和佩裏準將正在和那些日本人聊著什麽。於是他找了個借口,離開了格萊斯頓,走到自己的同伴身邊去。
這時候,聽見馬修-佩裏準將說道:“萌釘宮親王閣下,我有件禮物送給你。”
110誌士
看到戴維斯過來,林肯主動介紹說:“真巧,日本人也來到這個酒會,並且認識了馬修-佩裏將軍。”
“那真是太巧了,給我介紹幾位日本朋友吧。”
“這位,是新登基的日本孝明天皇的弟弟,萌釘宮親王。”
“您好。”
“您好。”
“這位,是萌釘宮親王的老師,三千衛門大師。”林肯一個一個的介紹下去。
等大家問候完畢,佩裏準將朝戴維斯先生看了一眼,戴維斯重重的點了一下頭。
於是,佩裏準將說:“萌釘宮親王閣下,有件禮物,本來是準備到日本以後,才送給日本國王的。但今天這麽巧遇見了你,就有你轉交吧。”他說完,就從口袋裏掏出一件東西,遞給了萌釘宮。
萌釘宮親王打開一看,卻是一條白色的手絹:“這是什麽意思?”
“白手絹,純潔無暇,代表友誼、和平。而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作為白旗使用,表示自己投降了。我即將率領艦隊訪問日本,到時候你們可以用。”
“八嘎!”一個日本隨從按捺不住,噌的一下把自己的武士刀拔了出來。三千衛門一把拉住了他。
“殿下,把手絹扔迴去。”三千衛門叫道。
萌釘宮親王一下子把手絹扔到佩裏準將的身上。這時候,大家注意到這邊的爭執,都圍了過來。
“格萊斯頓先生,我抗議,美國人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公然羞辱另一國的使節。”三千衛門喊著,然後翻譯把他的話譯成英語,念了出來。
戴維斯站在圈外,對漢弗萊先生說:“先生,現在就請您向我們展示什麽是英美一致吧。”
漢弗萊的臉扭曲了幾下,他沒想到這麽快就被美國人拉下水。如果他現在不幫著美國人,那說明他剛才所表示的“英美一致”不過是虛幻的外交辭令,沒有實際意義。
漢弗萊分開眾人,走到圈子中間去:“不要憤慨,三千衛門大師,我想佩裏準將隻是沒有把意思表達清楚,這一定是翻譯出故障了。就我的理解,佩裏先生隻是希望貴國能夠加入到洋涇浜左岸體係中來,成為世界貿易體係的一部分。對此,不列顛持歡迎態度。”
“尊皇,鎖國,攘夷。是孝明天皇恩賜給我們的國策,凡是與這一國策相違背的事項,我們都不接受。”
“即使發生和在清國一樣的戰爭也在所不惜?”
三千衛門沒有迴答,而是用力的將頭顱往下一低,又像是點頭,又像是鞠躬致意。
默殺!楚劍功看到這個動作,在心裏說。
“好了,大家迴到座位上去吧。”漢弗萊先生說道:“樂隊,奏起歡快一些的曲子。”
日本人迴到角落屬於自己的那張桌子。
“美國人就要來了。”
“他們要來據來好了,我等心懷七生報國之誌,定與這等鬼夷決一死戰。”
三千衛門沒有理會武士們的叫嚷,而是對萌釘宮親王說:“殿下,從清國的情形看,開國已是大勢所趨,如若冥頑不靈,隻怕有滅頂之災。”
“可是天皇明令,決不開國,如果我等違抗天皇的命令,隻怕也要遭受滅頂之災。”
“此次來清國之前,我已致函五十九位大名詢問他們的意見。”
“大名們怎麽說?”
“大名們都說,不妨先行隱忍,同外國通商,等把把外國的洋槍洋炮學到手後,再豎起攘夷大旗,將鬼夷拒之門外。”
“這也不失為一條出路。將軍是什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