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將軍德川家定以為,通商為好,幕府家老井伊直亮,甚至公開揚言,要將大阪和神戶,開為通商口岸。”
“井伊直亮這個國賊。”有武士大喝。
“噤聲!也不看看是什麽地方。”三千衛門低聲訓斥,“自行掌嘴十下。”
“嗨!”
“天皇要鎖國,幕府要開國,大名們不出頭,殿下,您決定怎麽做?”
“還望先生教我。”
三千衛門看了跟隨來的武士們一眼,這些人,來自薩摩長洲兩藩,經過仔細的甄選,對三千衛門絕對忠誠,不用當心他們泄露秘密。
“殿下,我送給殿下一個字。”說著,三千衛門用手沾了酒,在桌子上寫起來。
靜!
“我勸殿下,鎮之以靜。國內的局勢,天皇占著大義名分,幕府手握實權,薩長兩藩雖然實力雄厚,在我的遊說之下,對殿下你也是青眼有加,但是,他們卻不願意冒險。所以殿下,要等。”
萌釘宮親王崇敬的看著三千衛門,聽他說下去:“殿下今天見到美國人,知道英美鬼畜要來逼迫日本開國,幕府一方麵要秉承天皇的意誌,攘夷,一方麵又直接麵對英美鬼畜的壓力。如果幕府直接和鬼畜對抗,鬼畜的大炮就會消滅幕府,那時候,薩長兩藩振臂一唿,請殿下您攝政,何人可擋?”
“如果幕府順從鬼夷的要求,就會招來天皇的不滿,幕府遲早忍受不了天皇的壓力,會對天皇采取行動。隻要幕府動手,不管成功與否,殿下你都可以尊皇的名號,吊民伐罪,那時候,大部分大名都會站在我們一邊,這樣我們就可以倒幕,殿下同樣可以攝政。”、
“三千衛門先生,您真是令我茅塞頓開。隻是,我與統仁同父同母,實在於心不忍。”萌釘宮親王叫著孝明天皇的名字,想到兄弟相殘,不由得流下淚來。
“殿下仁德,千島皆知。隻是,為了日本振興的大義,兄弟之情,還是割舍了好。”
萌釘宮親王思量再三,含淚搖搖頭:“不如我向統仁建言,讓他主動開國呢?”
“天皇食古不化,不會聽你建言。到時候兄弟爭吵,反為不美。殿下,反正我們要鎮之以靜,等上一段時間,還有機會慢慢考慮,也不用急著今天就拿定主意。”
“先生真乃我之諸葛也。”萌釘宮親王此言一出,三千衛門知道他心意已定,不然怎麽會拿劉備自比。他便不再費心勸誡,而是轉換話題:“殿下,清國就像一片肥美的桑葉,日本就是一條蠶,得天獨厚在這桑葉的邊上。可是,遠方的鬼夷也找到了這片桑葉。如果我們不抓緊開國革新,不但吃不到這片桑葉,我們這條蠶也會被鬼夷抓去吞下。”
111秦晉之好
穆拉韋約夫端坐一旁,絕不主動與人談話,每當有人望向俄國代表團時,他總是報以禮貌的微笑。和他一樣端坐一旁冷眼旁觀的,隻有普魯士的俾斯麥觀察員了。俾斯麥自從和楚劍功以及梯也爾爭執幾句之後,就再也沒有和其他人談論過什麽。
就在日本人和美國人發生爭執,人們紛紛圍上去的時候,穆拉韋約夫和俾斯麥都沒有動。在人們的注意焦點之外,穆拉韋約夫坐到了俾斯麥的桌子旁邊。
“年輕人,你來自什麽地方?”
“普魯士。我是普魯士的軍事觀察員,俾斯麥。”
“我是俄國代表團的穆拉韋約夫。”
“我看您的服飾就知道您是俄國人。”
由於現任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皇後亞曆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羅曼諾娃,是普魯士現任國王威廉三世的長女,也就是王儲威廉(即後來的德意誌皇帝威廉一世)的姐姐,在這外交酒會上置身事外的普、俄兩國使節自然更接近一些。
“總督先生,據我所知,俄羅斯是唯一一個在京師派駐使節的國家,清國給予貴國的待遇真是截然不同。”
“不,隻是東正教團,牧首代行一些宗教方麵的事務。”
“您對於今天簽訂的一係列條約怎麽看?英國把清國納入了他的世界體係嗎?”
“英國人的世界體係?大陸均衡,讓歐洲國家互相爭鬥,互相壓製。”
“我知道,自1839年《倫敦條約》以來,貴國在土耳其和比薩拉比亞方向受到了英國很大的壓力。”
“您真是見識敏銳,俾斯麥先生。但您是否知道普魯士自身的威脅所在呢?”
“普魯士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既不威脅別人,也不受別人威脅。”
“是麽?那您對拿騷和波森的騷亂怎麽看?”
“波蘭人,真是不知好歹。如果他們再鬧事,我就把他們裝在酒桶裏,送給貴國做苦力。”
“哈哈哈,”穆拉韋約夫聞言笑了起來,“英國人會不高興的。”
“英國人總是不高興。特別是在中亞地區。”
穆拉韋約夫看了一眼遠處的格萊斯頓:“鴉片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表明,大不列顛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麽強大。兩萬陸軍,幾乎已經是英國陸軍所能提供的極限,他們在清國,就不能夠顧及阿富汗,而在阿富汗,就不能顧及清國。”
“那是在東方,有遙遠的一萬五千英裏的運輸距離。而在歐洲,英國調動大兵團很方便,而且還有法國、荷蘭等一堆仆從國。”
聽到俾斯麥將法國稱為仆從國,穆拉韋約夫又笑了起來:“英國的平衡政策,和法國的存在,的確是德意誌統一的最大障礙。”
今年,俾斯麥二十九歲,穆拉韋約夫三十二歲,作為政治家,他們都還太年輕。俾斯麥終於按捺不住,不再試探,直接說道:“如果俄國在東方的動作大一些,普魯士將會感謝您,同時,普魯士對俄國在東方的一切設想抱有支持的態度。”
“普魯士的實際利益在於,不受英國幹擾的整合萊茵三州,那麽,俄國的利益在那裏呢?在比薩拉比亞,在黑海,在中亞,俄羅斯都受到英國的壓製,普魯士能為此做些什麽呢?”
“普魯士對哈布斯堡治下東正教和斯拉夫民族抱有同情態度。”
“同情?同情是不夠的。”
“如果俄羅斯和英國發生戰爭以外的對抗,普魯士願意分擔俄國的壓力。”
“俾斯麥先生,你能代表普魯士的外交政策嗎?簡而言之,你剛才是在表述普魯士官方的意見嗎?您有授權嗎?”
“如果,我是說如果,普魯士正式兼並萊茵三州:萊茵蘭、威斯特法蘭和普法爾茲,這三州將不再是德意誌邦聯的成員,而是普魯士王國下屬的行省。俄羅斯將怎樣行動?”
“法國人會瘋掉的。英國人會很憤怒,讓他們憤怒去吧,勇敢地普魯士人,好好幹。”穆拉韋約夫拍拍俾斯麥的肩膀,“西伯利亞很冷,所以俄國的行動最早也隻能在五月展開,普魯士人,你清楚宣布合並三州的時機了嗎?”
“感謝您坦誠相告,不過,恕我直言,各國的利益,終究還是要靠自己。”
“您說的很對,很高興能夠認識您。”
“我也一樣,喝一杯吧。”
“普洛斯!”
“普洛斯!”
在不遠處,梯也爾首席議員看到普魯士和俄國的兩位青年才俊幹了一杯,不由得對正在和自己聊天的漢弗萊先生擔心的說:“如果俄國和普魯士走到一起,那真是太可怕了,對此,貴國不會坐視不理吧。”
“您在說什麽。”漢弗萊滿臉疑惑,他隨著梯也爾先生的目光看過去,“喔,俄國人和普魯士人,我不好隨便發表意見,您知道,我隻是謙卑的公務員,整日埋頭於繁瑣的文牘工作,以拿到一等爵位退休為最高理想。外交事宜,您還是直接和格萊斯頓公使談吧。”
梯也爾找了個機會,又和格萊斯頓湊到了一起,對於梯也爾的問題,格萊斯頓迴答說:“女王陛下政府於處理不列顛與他國關係時,其行為準則願遵循的大原則之一,即外國對其內部憲法及政府形式有意做何種變革,應被視為英格蘭無由以武力幹預之事。但一國企圖奪取侵吞屬他國之領土則另當別論;因此類企圖將擾亂既有均勢,改變各國相對實力,而可能為其他強國製造危險:因而此類企圖,英國政府享有予以製裁之充分自由。”
“如果發生普魯士和俄國破壞歐洲均勢,並與法國發生對抗,不列顛將製裁誰呢?”
“英格蘭少有參與介入尚未實際發生或非即將發生之事近隻十年後,格拉史東在上維多利亞女上書裏提出同樣的原則。英格蘭應完全掌扳就各項事端評量其壓負義務之主動;不應就他國實際或假設之利益而向彼等有所宣示,使之自視為至少具共同闡釋權、以致減損吾國選擇之自由。”
冗長的外交辭令,等於沒有表態。
112天下英雄誰敵手
法國人永遠避不開兩套枷鎖:四國同盟與神聖同盟。
維也納會議後,均勢及正統觀之間的關係表現在兩份文件中;四國同盟,由英國、普魯士、奧地利及俄羅斯組成;集會維也納的政治領袖組成四國同盟,以壓倒性的武力,不容法國的侵略野心有一點出頭的空隙。
神聖同盟,僅由被稱為東方三強的普、奧、俄三國組成。由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提出。他始終無法忘情於自詡的偉大使命:重整國際秩序,改革每個參與國。以締約國有責任維持歐洲內部現狀,為各國的宗教義務。這是近代史上,歐洲列強首次賦予本身一個共同的使命。
就敵對傳統來說,毫無疑問,英國是法國複興的最大敵人。但英國一直避免與法國站到直接的對立麵,而是采用支持法國鄰國的方式,實施羈縻。直接挑戰英國,菲利普王朝既沒有這個實力,更沒有這個膽量。
如果按照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目前在所有戰線上與英國敵對的俄國,應該是法國的天然盟友。然而,1812年拿破侖在俄羅斯的慘敗,被許多法國人視作命運的轉折點。“500萬波蘭人、350萬波羅的海沿岸民族,300萬高加索人的大監獄”也與法國自由主義的大旗格格不入。
梯也爾在1840年下台以後,經過反複考慮,決定揮舞拿破侖的劍,號召民族主義,同時保持自己自由主義旗手的形象。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這兩件法國大革命以來釋放出來的怪獸,在梯也爾等人看來,仍舊是法國仰賴以複興的精神源泉。如果失掉了民族主義的劍和自由主義的旗幟,那法國還剩什麽呢?奧爾良的高利貸商人嗎?俄國在國家的精神屬性上,就永遠不可能和梯也爾站在一邊。
哈布斯堡要脆弱一些,然而,拿破侖戰爭喚醒的歐洲諸國的民族主義意識,是十三個主體民族(每個民族兩百萬到八百萬不等)組成的哈布斯堡帝國的最大威脅。從這一點上說,法國的任何複興,都是對哈布斯堡這個民族萬花筒的威脅,是對分裂分子的鼓勵.
至於普魯士,這個野蠻人的怪胎,是歐洲列強中最弱的一個,卻天生就和所有國家過不去。但它太弱小,必須仰賴俄羅斯的鼻息。但是萬一,由普魯士統一中歐,將是法國的災難。為了阻止普魯士統一中歐,法國絕無可能與普魯士修好。
因此,法國的唯一機會,就是造成英國和神聖同盟三國的敵對。英國現在和俄國已經處於對立狀態,如果普魯士表現出統一中歐的野心,那麽,英國一定需要一把好用的手槍。法國的國策,隻能是追隨英國,裏間英國和普魯士之間的關係。
但英國太老奸巨猾了。格萊斯頓現在仍舊不肯表態。梯也爾必須利用一切機會,包括在東方的機會,讓英國人感受到威脅。
梯也爾不由得將目光投向穆拉韋約夫。這個俄國人生氣勃勃,豹子一般身體上仿佛有永不疲倦的力量。俄國,會怎麽做呢?怎樣引導俄國人,讓他們繼續刺激英國那老謀深算的神經?
穆拉韋約夫很優雅的請俾斯麥的夫人共舞一曲。
俾斯麥看著他的夫人,腦子裏卻在思考著穆拉韋約夫和他身後的俄國。普魯士要同一中歐,毫無疑問,就是挑戰英國、俄羅斯、哈布斯堡和法國。哈布斯堡這個障礙是最直接的,卻最為弱小。俄國,才是普魯士身上的枷鎖。俄羅斯人可以開進巴黎,自然也可以開進柏林。法國雖然不複拿破侖時代的雄風,卻已經在慢慢恢複元氣,巴黎的財政狀況正在好轉,在法國的南線,撒丁王國正在吸引和消耗哈布斯堡的注意力,因此,法國至少不會三麵作戰了。僅僅憑普魯士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同時麵對法國和俄羅斯的。
何況,還有英國,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絕不會容忍普魯士統一中歐。但同樣是大陸均衡政策,卻可以成為普魯士的機會。隻要在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挑戰英國的強權,使得中歐必須成為英國堅強的壁壘,那時候,英國就會容忍德意誌的統一了。
這個強權,隻會在法俄兩國中產生。俄國正在比薩拉比亞和中亞和英國人明爭暗鬥,鼓勵他,讓這頭巨熊莽撞的幹下去,英國遲早有一天不會容忍。而法國……要是法國變得更有侵略性就好了。
相對而言,清國的局勢並不是那麽重要。清國離歐洲實在太遠,普魯士的商業也沒有那麽發達,要在清國分一杯羹。俄國如果在清國有什麽動作,雖然會進一步增加英國的疑慮,但卻不是決定性的。除非,俄國的行動目標是中亞,威脅到阿富汗。
那麽,要不要把明年五月俄國人有所動作的消息透露給英國人呢?俾斯麥走到伯納德秘書身邊,與他預約了一次和格萊斯頓的會談。
當伯納德將俾斯麥的預約悄悄告訴格萊斯頓的時候,格萊斯頓笑了起來。他以為俾斯麥是要談及萊茵三州的事情。在英國看來,普魯士合並萊茵三州並沒有像一般人想象的那麽嚴重。萊茵三州深受法國的自由主義影響,普魯士合並萊茵三州以後,並不能將萊茵三州變成軍事進攻的基地,普魯士的主戰場,仍舊是在東方,麵對俄國的壓力,因此,不會改變歐洲大陸的均勢。相反,一個有所強化的普魯士,有助於抵抗俄國的影響。
楚劍功很高興。今天,他見到了太多曆史上的強者,更重要的是,他清楚他們每個人的思想,甚至能夠預判他們每個人的行為方式。十九世紀天命擴張的偉大格局,將由這間屋子裏的人來開創。
作為這一偉大格局的外來者,楚劍功不知道在這個時空,哪些人會成為楚劍功的盟友,哪些人會成為敵手。但無論如何,躋身於這個英雄的時代,是楚劍功和李穎修的幸運。
第一卷《鴉片戰爭》完
1842 海內存知己
1 家屬
1月10日
“大伯和阿伯,小六給你們磕頭了。”司馬電六一下子跪在地上。
“好了,起來吧。聽說你做了遊擊官了,讓下人看笑話啊。”
司馬電六沒磕下去,一下子站起來,“娘額,乍浦被英夷打了,可擔心死我了。”
自從去年,楚劍功和李穎修決定將士兵的家屬盡量接來廣東,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家屬們陸陸續續都到了,今天,司馬電六在碼頭上接他自家的親人。他是家裏最出息的一個,所以除了他本房外,長房和支房也跟著來了,一下子到了一百多人。
“遊擊官,你怎麽沒穿補服?”
“井伊直亮這個國賊。”有武士大喝。
“噤聲!也不看看是什麽地方。”三千衛門低聲訓斥,“自行掌嘴十下。”
“嗨!”
“天皇要鎖國,幕府要開國,大名們不出頭,殿下,您決定怎麽做?”
“還望先生教我。”
三千衛門看了跟隨來的武士們一眼,這些人,來自薩摩長洲兩藩,經過仔細的甄選,對三千衛門絕對忠誠,不用當心他們泄露秘密。
“殿下,我送給殿下一個字。”說著,三千衛門用手沾了酒,在桌子上寫起來。
靜!
“我勸殿下,鎮之以靜。國內的局勢,天皇占著大義名分,幕府手握實權,薩長兩藩雖然實力雄厚,在我的遊說之下,對殿下你也是青眼有加,但是,他們卻不願意冒險。所以殿下,要等。”
萌釘宮親王崇敬的看著三千衛門,聽他說下去:“殿下今天見到美國人,知道英美鬼畜要來逼迫日本開國,幕府一方麵要秉承天皇的意誌,攘夷,一方麵又直接麵對英美鬼畜的壓力。如果幕府直接和鬼畜對抗,鬼畜的大炮就會消滅幕府,那時候,薩長兩藩振臂一唿,請殿下您攝政,何人可擋?”
“如果幕府順從鬼夷的要求,就會招來天皇的不滿,幕府遲早忍受不了天皇的壓力,會對天皇采取行動。隻要幕府動手,不管成功與否,殿下你都可以尊皇的名號,吊民伐罪,那時候,大部分大名都會站在我們一邊,這樣我們就可以倒幕,殿下同樣可以攝政。”、
“三千衛門先生,您真是令我茅塞頓開。隻是,我與統仁同父同母,實在於心不忍。”萌釘宮親王叫著孝明天皇的名字,想到兄弟相殘,不由得流下淚來。
“殿下仁德,千島皆知。隻是,為了日本振興的大義,兄弟之情,還是割舍了好。”
萌釘宮親王思量再三,含淚搖搖頭:“不如我向統仁建言,讓他主動開國呢?”
“天皇食古不化,不會聽你建言。到時候兄弟爭吵,反為不美。殿下,反正我們要鎮之以靜,等上一段時間,還有機會慢慢考慮,也不用急著今天就拿定主意。”
“先生真乃我之諸葛也。”萌釘宮親王此言一出,三千衛門知道他心意已定,不然怎麽會拿劉備自比。他便不再費心勸誡,而是轉換話題:“殿下,清國就像一片肥美的桑葉,日本就是一條蠶,得天獨厚在這桑葉的邊上。可是,遠方的鬼夷也找到了這片桑葉。如果我們不抓緊開國革新,不但吃不到這片桑葉,我們這條蠶也會被鬼夷抓去吞下。”
111秦晉之好
穆拉韋約夫端坐一旁,絕不主動與人談話,每當有人望向俄國代表團時,他總是報以禮貌的微笑。和他一樣端坐一旁冷眼旁觀的,隻有普魯士的俾斯麥觀察員了。俾斯麥自從和楚劍功以及梯也爾爭執幾句之後,就再也沒有和其他人談論過什麽。
就在日本人和美國人發生爭執,人們紛紛圍上去的時候,穆拉韋約夫和俾斯麥都沒有動。在人們的注意焦點之外,穆拉韋約夫坐到了俾斯麥的桌子旁邊。
“年輕人,你來自什麽地方?”
“普魯士。我是普魯士的軍事觀察員,俾斯麥。”
“我是俄國代表團的穆拉韋約夫。”
“我看您的服飾就知道您是俄國人。”
由於現任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皇後亞曆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羅曼諾娃,是普魯士現任國王威廉三世的長女,也就是王儲威廉(即後來的德意誌皇帝威廉一世)的姐姐,在這外交酒會上置身事外的普、俄兩國使節自然更接近一些。
“總督先生,據我所知,俄羅斯是唯一一個在京師派駐使節的國家,清國給予貴國的待遇真是截然不同。”
“不,隻是東正教團,牧首代行一些宗教方麵的事務。”
“您對於今天簽訂的一係列條約怎麽看?英國把清國納入了他的世界體係嗎?”
“英國人的世界體係?大陸均衡,讓歐洲國家互相爭鬥,互相壓製。”
“我知道,自1839年《倫敦條約》以來,貴國在土耳其和比薩拉比亞方向受到了英國很大的壓力。”
“您真是見識敏銳,俾斯麥先生。但您是否知道普魯士自身的威脅所在呢?”
“普魯士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既不威脅別人,也不受別人威脅。”
“是麽?那您對拿騷和波森的騷亂怎麽看?”
“波蘭人,真是不知好歹。如果他們再鬧事,我就把他們裝在酒桶裏,送給貴國做苦力。”
“哈哈哈,”穆拉韋約夫聞言笑了起來,“英國人會不高興的。”
“英國人總是不高興。特別是在中亞地區。”
穆拉韋約夫看了一眼遠處的格萊斯頓:“鴉片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表明,大不列顛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麽強大。兩萬陸軍,幾乎已經是英國陸軍所能提供的極限,他們在清國,就不能夠顧及阿富汗,而在阿富汗,就不能顧及清國。”
“那是在東方,有遙遠的一萬五千英裏的運輸距離。而在歐洲,英國調動大兵團很方便,而且還有法國、荷蘭等一堆仆從國。”
聽到俾斯麥將法國稱為仆從國,穆拉韋約夫又笑了起來:“英國的平衡政策,和法國的存在,的確是德意誌統一的最大障礙。”
今年,俾斯麥二十九歲,穆拉韋約夫三十二歲,作為政治家,他們都還太年輕。俾斯麥終於按捺不住,不再試探,直接說道:“如果俄國在東方的動作大一些,普魯士將會感謝您,同時,普魯士對俄國在東方的一切設想抱有支持的態度。”
“普魯士的實際利益在於,不受英國幹擾的整合萊茵三州,那麽,俄國的利益在那裏呢?在比薩拉比亞,在黑海,在中亞,俄羅斯都受到英國的壓製,普魯士能為此做些什麽呢?”
“普魯士對哈布斯堡治下東正教和斯拉夫民族抱有同情態度。”
“同情?同情是不夠的。”
“如果俄羅斯和英國發生戰爭以外的對抗,普魯士願意分擔俄國的壓力。”
“俾斯麥先生,你能代表普魯士的外交政策嗎?簡而言之,你剛才是在表述普魯士官方的意見嗎?您有授權嗎?”
“如果,我是說如果,普魯士正式兼並萊茵三州:萊茵蘭、威斯特法蘭和普法爾茲,這三州將不再是德意誌邦聯的成員,而是普魯士王國下屬的行省。俄羅斯將怎樣行動?”
“法國人會瘋掉的。英國人會很憤怒,讓他們憤怒去吧,勇敢地普魯士人,好好幹。”穆拉韋約夫拍拍俾斯麥的肩膀,“西伯利亞很冷,所以俄國的行動最早也隻能在五月展開,普魯士人,你清楚宣布合並三州的時機了嗎?”
“感謝您坦誠相告,不過,恕我直言,各國的利益,終究還是要靠自己。”
“您說的很對,很高興能夠認識您。”
“我也一樣,喝一杯吧。”
“普洛斯!”
“普洛斯!”
在不遠處,梯也爾首席議員看到普魯士和俄國的兩位青年才俊幹了一杯,不由得對正在和自己聊天的漢弗萊先生擔心的說:“如果俄國和普魯士走到一起,那真是太可怕了,對此,貴國不會坐視不理吧。”
“您在說什麽。”漢弗萊滿臉疑惑,他隨著梯也爾先生的目光看過去,“喔,俄國人和普魯士人,我不好隨便發表意見,您知道,我隻是謙卑的公務員,整日埋頭於繁瑣的文牘工作,以拿到一等爵位退休為最高理想。外交事宜,您還是直接和格萊斯頓公使談吧。”
梯也爾找了個機會,又和格萊斯頓湊到了一起,對於梯也爾的問題,格萊斯頓迴答說:“女王陛下政府於處理不列顛與他國關係時,其行為準則願遵循的大原則之一,即外國對其內部憲法及政府形式有意做何種變革,應被視為英格蘭無由以武力幹預之事。但一國企圖奪取侵吞屬他國之領土則另當別論;因此類企圖將擾亂既有均勢,改變各國相對實力,而可能為其他強國製造危險:因而此類企圖,英國政府享有予以製裁之充分自由。”
“如果發生普魯士和俄國破壞歐洲均勢,並與法國發生對抗,不列顛將製裁誰呢?”
“英格蘭少有參與介入尚未實際發生或非即將發生之事近隻十年後,格拉史東在上維多利亞女上書裏提出同樣的原則。英格蘭應完全掌扳就各項事端評量其壓負義務之主動;不應就他國實際或假設之利益而向彼等有所宣示,使之自視為至少具共同闡釋權、以致減損吾國選擇之自由。”
冗長的外交辭令,等於沒有表態。
112天下英雄誰敵手
法國人永遠避不開兩套枷鎖:四國同盟與神聖同盟。
維也納會議後,均勢及正統觀之間的關係表現在兩份文件中;四國同盟,由英國、普魯士、奧地利及俄羅斯組成;集會維也納的政治領袖組成四國同盟,以壓倒性的武力,不容法國的侵略野心有一點出頭的空隙。
神聖同盟,僅由被稱為東方三強的普、奧、俄三國組成。由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提出。他始終無法忘情於自詡的偉大使命:重整國際秩序,改革每個參與國。以締約國有責任維持歐洲內部現狀,為各國的宗教義務。這是近代史上,歐洲列強首次賦予本身一個共同的使命。
就敵對傳統來說,毫無疑問,英國是法國複興的最大敵人。但英國一直避免與法國站到直接的對立麵,而是采用支持法國鄰國的方式,實施羈縻。直接挑戰英國,菲利普王朝既沒有這個實力,更沒有這個膽量。
如果按照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目前在所有戰線上與英國敵對的俄國,應該是法國的天然盟友。然而,1812年拿破侖在俄羅斯的慘敗,被許多法國人視作命運的轉折點。“500萬波蘭人、350萬波羅的海沿岸民族,300萬高加索人的大監獄”也與法國自由主義的大旗格格不入。
梯也爾在1840年下台以後,經過反複考慮,決定揮舞拿破侖的劍,號召民族主義,同時保持自己自由主義旗手的形象。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這兩件法國大革命以來釋放出來的怪獸,在梯也爾等人看來,仍舊是法國仰賴以複興的精神源泉。如果失掉了民族主義的劍和自由主義的旗幟,那法國還剩什麽呢?奧爾良的高利貸商人嗎?俄國在國家的精神屬性上,就永遠不可能和梯也爾站在一邊。
哈布斯堡要脆弱一些,然而,拿破侖戰爭喚醒的歐洲諸國的民族主義意識,是十三個主體民族(每個民族兩百萬到八百萬不等)組成的哈布斯堡帝國的最大威脅。從這一點上說,法國的任何複興,都是對哈布斯堡這個民族萬花筒的威脅,是對分裂分子的鼓勵.
至於普魯士,這個野蠻人的怪胎,是歐洲列強中最弱的一個,卻天生就和所有國家過不去。但它太弱小,必須仰賴俄羅斯的鼻息。但是萬一,由普魯士統一中歐,將是法國的災難。為了阻止普魯士統一中歐,法國絕無可能與普魯士修好。
因此,法國的唯一機會,就是造成英國和神聖同盟三國的敵對。英國現在和俄國已經處於對立狀態,如果普魯士表現出統一中歐的野心,那麽,英國一定需要一把好用的手槍。法國的國策,隻能是追隨英國,裏間英國和普魯士之間的關係。
但英國太老奸巨猾了。格萊斯頓現在仍舊不肯表態。梯也爾必須利用一切機會,包括在東方的機會,讓英國人感受到威脅。
梯也爾不由得將目光投向穆拉韋約夫。這個俄國人生氣勃勃,豹子一般身體上仿佛有永不疲倦的力量。俄國,會怎麽做呢?怎樣引導俄國人,讓他們繼續刺激英國那老謀深算的神經?
穆拉韋約夫很優雅的請俾斯麥的夫人共舞一曲。
俾斯麥看著他的夫人,腦子裏卻在思考著穆拉韋約夫和他身後的俄國。普魯士要同一中歐,毫無疑問,就是挑戰英國、俄羅斯、哈布斯堡和法國。哈布斯堡這個障礙是最直接的,卻最為弱小。俄國,才是普魯士身上的枷鎖。俄羅斯人可以開進巴黎,自然也可以開進柏林。法國雖然不複拿破侖時代的雄風,卻已經在慢慢恢複元氣,巴黎的財政狀況正在好轉,在法國的南線,撒丁王國正在吸引和消耗哈布斯堡的注意力,因此,法國至少不會三麵作戰了。僅僅憑普魯士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同時麵對法國和俄羅斯的。
何況,還有英國,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絕不會容忍普魯士統一中歐。但同樣是大陸均衡政策,卻可以成為普魯士的機會。隻要在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挑戰英國的強權,使得中歐必須成為英國堅強的壁壘,那時候,英國就會容忍德意誌的統一了。
這個強權,隻會在法俄兩國中產生。俄國正在比薩拉比亞和中亞和英國人明爭暗鬥,鼓勵他,讓這頭巨熊莽撞的幹下去,英國遲早有一天不會容忍。而法國……要是法國變得更有侵略性就好了。
相對而言,清國的局勢並不是那麽重要。清國離歐洲實在太遠,普魯士的商業也沒有那麽發達,要在清國分一杯羹。俄國如果在清國有什麽動作,雖然會進一步增加英國的疑慮,但卻不是決定性的。除非,俄國的行動目標是中亞,威脅到阿富汗。
那麽,要不要把明年五月俄國人有所動作的消息透露給英國人呢?俾斯麥走到伯納德秘書身邊,與他預約了一次和格萊斯頓的會談。
當伯納德將俾斯麥的預約悄悄告訴格萊斯頓的時候,格萊斯頓笑了起來。他以為俾斯麥是要談及萊茵三州的事情。在英國看來,普魯士合並萊茵三州並沒有像一般人想象的那麽嚴重。萊茵三州深受法國的自由主義影響,普魯士合並萊茵三州以後,並不能將萊茵三州變成軍事進攻的基地,普魯士的主戰場,仍舊是在東方,麵對俄國的壓力,因此,不會改變歐洲大陸的均勢。相反,一個有所強化的普魯士,有助於抵抗俄國的影響。
楚劍功很高興。今天,他見到了太多曆史上的強者,更重要的是,他清楚他們每個人的思想,甚至能夠預判他們每個人的行為方式。十九世紀天命擴張的偉大格局,將由這間屋子裏的人來開創。
作為這一偉大格局的外來者,楚劍功不知道在這個時空,哪些人會成為楚劍功的盟友,哪些人會成為敵手。但無論如何,躋身於這個英雄的時代,是楚劍功和李穎修的幸運。
第一卷《鴉片戰爭》完
1842 海內存知己
1 家屬
1月10日
“大伯和阿伯,小六給你們磕頭了。”司馬電六一下子跪在地上。
“好了,起來吧。聽說你做了遊擊官了,讓下人看笑話啊。”
司馬電六沒磕下去,一下子站起來,“娘額,乍浦被英夷打了,可擔心死我了。”
自從去年,楚劍功和李穎修決定將士兵的家屬盡量接來廣東,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家屬們陸陸續續都到了,今天,司馬電六在碼頭上接他自家的親人。他是家裏最出息的一個,所以除了他本房外,長房和支房也跟著來了,一下子到了一百多人。
“遊擊官,你怎麽沒穿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