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的通知你,不是羅伯特-李。李穎修先生,自覺吧,大爆炸一杯。”楚劍功用中文說。
李穎修找招待將各種酒水都取了來,倒進一個大杯子裏。楚劍功向顧盛眾議員解釋說:“司長先生和我打賭打輸了,所以他必須把這杯雞尾酒喝下去。”
李穎修端起酒杯致意,然後一口氣把一大杯酒都喝了下去。
旁觀者都鼓起掌來。
“向我介紹幾位先生吧。”
“這位顧盛眾議員早就認識了。”
顧盛和李穎修握手。
“這位是亞伯拉罕-林肯先生,眾議員。他將和顧盛眾議員組成東方問題委員會,並擔任委員會副主席,全權負責和清國的簽約問題。”
“很榮幸見到您,”李穎修說,“您是一位偉人。”
楚劍功在桌子下麵踢了李穎修一腳。
“您過獎了,我剛當上眾議員沒多久。說實話,如果不是你們在遠東戰勝了英國人,讓伊利諾斯州的親英分子受到很大打擊,我的資曆還不夠參選呢。因此,我應該感謝你們。”
喔,難怪林肯提前這麽早當選了。李穎修笑著舉起酒杯:“林肯眾議員,祝賀您的當選。作為新科議員,您是怎麽被選中擔任東方問題委員會副主席的呢?”
“國會看重我在法律方麵的經驗。”
“那好吧,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林肯先生,您對我們和英國人剛剛簽訂的條約怎麽看?”
“遠見卓識。美國有濃厚的興趣加入到這一條約體係當中。”
顧盛打斷他,說;“我們還有兩位成員沒有介紹呢。”
“這位是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裏。”
“啊,您好,真沒想到您會來清國。”
“您知道我?”
“呃……不知道,我是說,沒想到美國代表團會這麽隆重。派出了兩位議員和兩位軍方高官。”
“佩裏將軍並不是代表團成員,他到亞洲另有任務,隻是順便來上海觀禮。”
“那第四位陸軍上校,是害我打賭輸了的人,請問尊姓大名?”
“其實您也沒有完全猜錯,我的確是臨時授予上校軍銜,國會需要派遣一位陸軍軍官到這裏來,但正規的軍官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崗位,我就以誌願兵的身份獲得了這個臨時軍銜。”
“是這樣。您是……”
“傑弗遜-漢米爾頓-戴維斯。”
李穎修聽到這話,先看了亞伯拉罕-林肯一眼,有扭頭看了一眼楚劍功,不由得背出一句莎士比亞的名句:“一切無從改變。”
“真是太奇怪了,”戴維斯說,“剛才楚將軍聽到我的名字,也念出了這句話,有什麽特殊含義嗎?”
“我是說,難怪我打賭輸了。”李穎修見機得快,趕緊遮掩過去。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先生,可不能讓你知道自己的命運。
“戴維斯先生,您到清國來有何貴幹呢?”
戴維斯遲疑著,顧盛眾議員說:“沒關係,他們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那太好了。”戴維斯迴答說,“有一位西點畢業生,肯尼夫-萊特,是你們一支軍隊的參謀長。他給他的老師崔立泰勒將軍寫信,說他正在辦一所類似於西點的軍校,需要教官、教材和教學設備。國會認為,和你們加強合作具有積極方麵的意義,因此,派遣我這樣一個有軍事經驗的人,做實地考察。”
“這麽說,您會造訪廣州?”
“是的。”顧盛眾議員接口道:“美國代表團會拜訪廣州,而且,我們希望,除去在上海的公使館之外,在廣州設立領事館。”
“可以考慮。”李穎修說,“不知道駐華公使、駐廣州領事都是誰呢?”
“駐廣州領事沒有確定,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的談判。而國會建議林肯先生辭去眾議員職務,擔任駐華公使。伊利諾斯州長將補選任命一位新的眾議員。”
原來如此。浙東大捷讓美國的親英派受到打擊,林肯同學撿了個漏子。但是他資曆太淺,終究在國會站不住腳。所以前來清國,任駐華公使,順理成章的卸下眾議員職務。這樣就合理了,難怪他會被派來東方。
顧盛繼續解釋:“戴維斯先生將任駐華武官。”
“這麽說,林肯先生和戴維斯先生要做同事了。在這遙遠的異國他鄉。”
“是的。他們兩人都是很有希望的年輕人。”
年輕人!李穎修想著,1841年最大的壞處,就是19世紀的名人都太年輕了,比較難找。
“林肯先生和戴維斯先生,一定會在長期的共事中結下深厚的友誼。”楚劍功說:“我們中國人,常說四種友誼是最牢固:一起同過窗,一起下過鄉,一起扛過槍,一起……付過錢。林肯先生和戴維斯先生,算是一起下鄉了吧。”
“我覺得清國很繁華,比美國繁華多了。四種友誼,前麵三種我還能理解,什麽叫‘一起付過錢’?”
“就是說一起做過生意,嗬嗬嗬。”
“說起生意,李穎修先生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具體落實到美國,會是什麽樣呢。有什麽養的優惠條件?比如說,美國公民在清國租房子,長期居住,能否實施自治?”
您老真是敢開口!楚劍功想了想,迴答說“我們和英國人簽訂的條約很清楚,實施市民待遇,不對任何人例外,任何國家也不得設立租界。國家的統一必須得到維護和尊重。不容談判,為此,我們不惜任何代價。”
“您言重了,沒有人向破壞貴國的統一。”
“林肯先生,我相信您,我們也尊重美國的統一,無論是英國人還是別的什麽人,都無權破壞美國的統一。”
戴維斯說:“是的,如果英國人再來,我們會組織民兵把他們打迴去,美國人保衛自己家鄉的信念是無可動搖的。”
“說得多好啊。”楚劍功說,“讓我們為了聯邦不可破壞的統一幹一杯。”
大家喝完了這杯酒,李穎修舉起酒杯說:“讓我們再為美國的保衛家鄉,為家鄉而戰的熱情幹一杯。”
“作為私人,我很樂意把你們當做朋友。我今天把話放在這裏。”楚劍功借著酒興說,“如果你將來要為維護聯邦的統一而戰鬥,我將援助你,戴維斯先生,如果你為保衛家鄉而戰鬥,我也將援助你。”
“感謝,感謝。”兩人隨口應付著,都沒有認真。
“我們再喝一杯,我告訴你們,我說話是算數的。”
108名言
和美國人閑扯了半天,楚劍功突然想起來,清廷來的其他人李鴻章,郭嵩燾,胡林翼現在怎麽樣了?他抬頭望了望,發現胡林翼和英國公使秘書伯納德坐在一起,他們之間坐著一個翻譯。
“丫可別讓英國人給騙了。”楚劍功想,於是找了個借口,離開了美國人,走到胡林翼那邊去:“胡道台,你們在說什麽?”
“哈哈哈,我們在談學問,這位伯納德先生可不簡單哪,居然是英國貢院進士及第。”
什麽亂七八糟的。楚劍功直接問伯納德怎麽迴事,伯納德又解釋了一遍:他是劍橋大學文學學士,一等畢業生。那個翻譯在一旁插嘴說,他找不到對應的翻譯,就用了“進士及第”。
“沒啥,”楚劍功說:“你是英國公使館的?還知道進士及第?”
“啊,不,我是跟著李鴻章大人請來的師爺。”
“你?師爺?”楚劍功仔細看了看麵前的人,明顯的歐洲麵孔,“你是哪裏人?”
“我是澳門土生白人,大約一個月前,有人介紹我給李鴻章大人當師爺兼翻譯。”
李鴻章動作夠快,楚劍功又一次感到有點脫離自己控製了。
“你叫什麽名字。”
“迴大人,小的叫薛若望。”
“你們在聊什麽,不會是在說文學吧?”
“迴院台,我們正說到,通譯,尤其是懂英文的通譯,真是太缺了。”胡林翼說,“幸好少荃今日帶了這薛若望來,不然我等隻好形同木頭人了。”
“那進士及第伯納德怎麽說。”
“他說要在這洋涇浜邊上,辦一所英文學校,就叫洋涇浜英文學校,專門教授標準倫敦腔的英語。”
“洋涇浜英文學校?好啊。那學生畢業後發什麽文憑呢?”
“這個還未說到。”
“我給個建議吧,伯納德先生是劍橋的畢業生,這個學校也是他支持建立的,那畢業文憑就叫做‘劍橋英語職業證書’好吧。”
“院台說的是。不過,突出學習內容的重點,不如叫做‘劍橋商務英語職業證書’。”
“那你們慢慢商量吧。”
楚劍功致禮告退。迴到自己的桌子,美國人正在和李穎修爭論什麽。
楚劍功聽了一會兒,原來是關於《宅地法》。
“作為朋友間的閑聊。我直言不諱的說,貴國應該盡快通過《宅地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歸國人民對西部領土的所有權。”
“這些事情,需要綜合考慮。”顧盛眾議員又把話擋住了。
林肯見勢不妙,說道:“我們訪問廣州的日期,就這樣確定了吧。”
“好的,先生,恭候你們的大駕。”
四個美國人離開了,楚劍功問:“怎麽扯到《宅地法》。”
“沒什麽,我個人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麽美國到1861年形勢所迫,才通過《宅地法》,今天正好問問當事人,看林肯同學怎麽想的。”
“他怎麽說。”
“林肯沒迴答,但戴維斯迴答了。第一,在立法權限上,土地製度應該由各邦來決定。第二,如果現在由國會通過宅地法,就等於在聯邦層麵上確認了南方奴隸主對種植園的土地所有權。這是廢奴主義者不願意看到的。而在另一方麵,一部分憲法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如果國會通過宅地法,就意味著聯邦在管轄國內事務,而最早的美國憲法,聯邦隻是對外的,國內事務應該由各州自行解決。”
“我們不幹涉美國內政。就別廢話了。今天還要見那些人?”
“你注意到那邊一男一女了嗎?真奇怪,他們坐在一邊,什麽也不做。好像不是外交人員。”
“那過去看看。”
楚劍功和李穎修一起走到那對青年男女的桌子旁邊:“您好,請問桌子邊上有人嗎?”
那對男女站了起來:“您好,這裏是空的,請坐。”
“楚劍功。”楚劍功一邊伸出手去,一邊自報家門。
“奧拓-馮-俾斯麥。”
“原來是你啊。”
“您知道我?”
“我是說終於見到德國人了,在這樣具有曆史意義的會場裏,德國人不應該缺席。”
李穎修找招待將各種酒水都取了來,倒進一個大杯子裏。楚劍功向顧盛眾議員解釋說:“司長先生和我打賭打輸了,所以他必須把這杯雞尾酒喝下去。”
李穎修端起酒杯致意,然後一口氣把一大杯酒都喝了下去。
旁觀者都鼓起掌來。
“向我介紹幾位先生吧。”
“這位顧盛眾議員早就認識了。”
顧盛和李穎修握手。
“這位是亞伯拉罕-林肯先生,眾議員。他將和顧盛眾議員組成東方問題委員會,並擔任委員會副主席,全權負責和清國的簽約問題。”
“很榮幸見到您,”李穎修說,“您是一位偉人。”
楚劍功在桌子下麵踢了李穎修一腳。
“您過獎了,我剛當上眾議員沒多久。說實話,如果不是你們在遠東戰勝了英國人,讓伊利諾斯州的親英分子受到很大打擊,我的資曆還不夠參選呢。因此,我應該感謝你們。”
喔,難怪林肯提前這麽早當選了。李穎修笑著舉起酒杯:“林肯眾議員,祝賀您的當選。作為新科議員,您是怎麽被選中擔任東方問題委員會副主席的呢?”
“國會看重我在法律方麵的經驗。”
“那好吧,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林肯先生,您對我們和英國人剛剛簽訂的條約怎麽看?”
“遠見卓識。美國有濃厚的興趣加入到這一條約體係當中。”
顧盛打斷他,說;“我們還有兩位成員沒有介紹呢。”
“這位是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裏。”
“啊,您好,真沒想到您會來清國。”
“您知道我?”
“呃……不知道,我是說,沒想到美國代表團會這麽隆重。派出了兩位議員和兩位軍方高官。”
“佩裏將軍並不是代表團成員,他到亞洲另有任務,隻是順便來上海觀禮。”
“那第四位陸軍上校,是害我打賭輸了的人,請問尊姓大名?”
“其實您也沒有完全猜錯,我的確是臨時授予上校軍銜,國會需要派遣一位陸軍軍官到這裏來,但正規的軍官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崗位,我就以誌願兵的身份獲得了這個臨時軍銜。”
“是這樣。您是……”
“傑弗遜-漢米爾頓-戴維斯。”
李穎修聽到這話,先看了亞伯拉罕-林肯一眼,有扭頭看了一眼楚劍功,不由得背出一句莎士比亞的名句:“一切無從改變。”
“真是太奇怪了,”戴維斯說,“剛才楚將軍聽到我的名字,也念出了這句話,有什麽特殊含義嗎?”
“我是說,難怪我打賭輸了。”李穎修見機得快,趕緊遮掩過去。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先生,可不能讓你知道自己的命運。
“戴維斯先生,您到清國來有何貴幹呢?”
戴維斯遲疑著,顧盛眾議員說:“沒關係,他們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那太好了。”戴維斯迴答說,“有一位西點畢業生,肯尼夫-萊特,是你們一支軍隊的參謀長。他給他的老師崔立泰勒將軍寫信,說他正在辦一所類似於西點的軍校,需要教官、教材和教學設備。國會認為,和你們加強合作具有積極方麵的意義,因此,派遣我這樣一個有軍事經驗的人,做實地考察。”
“這麽說,您會造訪廣州?”
“是的。”顧盛眾議員接口道:“美國代表團會拜訪廣州,而且,我們希望,除去在上海的公使館之外,在廣州設立領事館。”
“可以考慮。”李穎修說,“不知道駐華公使、駐廣州領事都是誰呢?”
“駐廣州領事沒有確定,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的談判。而國會建議林肯先生辭去眾議員職務,擔任駐華公使。伊利諾斯州長將補選任命一位新的眾議員。”
原來如此。浙東大捷讓美國的親英派受到打擊,林肯同學撿了個漏子。但是他資曆太淺,終究在國會站不住腳。所以前來清國,任駐華公使,順理成章的卸下眾議員職務。這樣就合理了,難怪他會被派來東方。
顧盛繼續解釋:“戴維斯先生將任駐華武官。”
“這麽說,林肯先生和戴維斯先生要做同事了。在這遙遠的異國他鄉。”
“是的。他們兩人都是很有希望的年輕人。”
年輕人!李穎修想著,1841年最大的壞處,就是19世紀的名人都太年輕了,比較難找。
“林肯先生和戴維斯先生,一定會在長期的共事中結下深厚的友誼。”楚劍功說:“我們中國人,常說四種友誼是最牢固:一起同過窗,一起下過鄉,一起扛過槍,一起……付過錢。林肯先生和戴維斯先生,算是一起下鄉了吧。”
“我覺得清國很繁華,比美國繁華多了。四種友誼,前麵三種我還能理解,什麽叫‘一起付過錢’?”
“就是說一起做過生意,嗬嗬嗬。”
“說起生意,李穎修先生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具體落實到美國,會是什麽樣呢。有什麽養的優惠條件?比如說,美國公民在清國租房子,長期居住,能否實施自治?”
您老真是敢開口!楚劍功想了想,迴答說“我們和英國人簽訂的條約很清楚,實施市民待遇,不對任何人例外,任何國家也不得設立租界。國家的統一必須得到維護和尊重。不容談判,為此,我們不惜任何代價。”
“您言重了,沒有人向破壞貴國的統一。”
“林肯先生,我相信您,我們也尊重美國的統一,無論是英國人還是別的什麽人,都無權破壞美國的統一。”
戴維斯說:“是的,如果英國人再來,我們會組織民兵把他們打迴去,美國人保衛自己家鄉的信念是無可動搖的。”
“說得多好啊。”楚劍功說,“讓我們為了聯邦不可破壞的統一幹一杯。”
大家喝完了這杯酒,李穎修舉起酒杯說:“讓我們再為美國的保衛家鄉,為家鄉而戰的熱情幹一杯。”
“作為私人,我很樂意把你們當做朋友。我今天把話放在這裏。”楚劍功借著酒興說,“如果你將來要為維護聯邦的統一而戰鬥,我將援助你,戴維斯先生,如果你為保衛家鄉而戰鬥,我也將援助你。”
“感謝,感謝。”兩人隨口應付著,都沒有認真。
“我們再喝一杯,我告訴你們,我說話是算數的。”
108名言
和美國人閑扯了半天,楚劍功突然想起來,清廷來的其他人李鴻章,郭嵩燾,胡林翼現在怎麽樣了?他抬頭望了望,發現胡林翼和英國公使秘書伯納德坐在一起,他們之間坐著一個翻譯。
“丫可別讓英國人給騙了。”楚劍功想,於是找了個借口,離開了美國人,走到胡林翼那邊去:“胡道台,你們在說什麽?”
“哈哈哈,我們在談學問,這位伯納德先生可不簡單哪,居然是英國貢院進士及第。”
什麽亂七八糟的。楚劍功直接問伯納德怎麽迴事,伯納德又解釋了一遍:他是劍橋大學文學學士,一等畢業生。那個翻譯在一旁插嘴說,他找不到對應的翻譯,就用了“進士及第”。
“沒啥,”楚劍功說:“你是英國公使館的?還知道進士及第?”
“啊,不,我是跟著李鴻章大人請來的師爺。”
“你?師爺?”楚劍功仔細看了看麵前的人,明顯的歐洲麵孔,“你是哪裏人?”
“我是澳門土生白人,大約一個月前,有人介紹我給李鴻章大人當師爺兼翻譯。”
李鴻章動作夠快,楚劍功又一次感到有點脫離自己控製了。
“你叫什麽名字。”
“迴大人,小的叫薛若望。”
“你們在聊什麽,不會是在說文學吧?”
“迴院台,我們正說到,通譯,尤其是懂英文的通譯,真是太缺了。”胡林翼說,“幸好少荃今日帶了這薛若望來,不然我等隻好形同木頭人了。”
“那進士及第伯納德怎麽說。”
“他說要在這洋涇浜邊上,辦一所英文學校,就叫洋涇浜英文學校,專門教授標準倫敦腔的英語。”
“洋涇浜英文學校?好啊。那學生畢業後發什麽文憑呢?”
“這個還未說到。”
“我給個建議吧,伯納德先生是劍橋的畢業生,這個學校也是他支持建立的,那畢業文憑就叫做‘劍橋英語職業證書’好吧。”
“院台說的是。不過,突出學習內容的重點,不如叫做‘劍橋商務英語職業證書’。”
“那你們慢慢商量吧。”
楚劍功致禮告退。迴到自己的桌子,美國人正在和李穎修爭論什麽。
楚劍功聽了一會兒,原來是關於《宅地法》。
“作為朋友間的閑聊。我直言不諱的說,貴國應該盡快通過《宅地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歸國人民對西部領土的所有權。”
“這些事情,需要綜合考慮。”顧盛眾議員又把話擋住了。
林肯見勢不妙,說道:“我們訪問廣州的日期,就這樣確定了吧。”
“好的,先生,恭候你們的大駕。”
四個美國人離開了,楚劍功問:“怎麽扯到《宅地法》。”
“沒什麽,我個人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麽美國到1861年形勢所迫,才通過《宅地法》,今天正好問問當事人,看林肯同學怎麽想的。”
“他怎麽說。”
“林肯沒迴答,但戴維斯迴答了。第一,在立法權限上,土地製度應該由各邦來決定。第二,如果現在由國會通過宅地法,就等於在聯邦層麵上確認了南方奴隸主對種植園的土地所有權。這是廢奴主義者不願意看到的。而在另一方麵,一部分憲法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如果國會通過宅地法,就意味著聯邦在管轄國內事務,而最早的美國憲法,聯邦隻是對外的,國內事務應該由各州自行解決。”
“我們不幹涉美國內政。就別廢話了。今天還要見那些人?”
“你注意到那邊一男一女了嗎?真奇怪,他們坐在一邊,什麽也不做。好像不是外交人員。”
“那過去看看。”
楚劍功和李穎修一起走到那對青年男女的桌子旁邊:“您好,請問桌子邊上有人嗎?”
那對男女站了起來:“您好,這裏是空的,請坐。”
“楚劍功。”楚劍功一邊伸出手去,一邊自報家門。
“奧拓-馮-俾斯麥。”
“原來是你啊。”
“您知道我?”
“我是說終於見到德國人了,在這樣具有曆史意義的會場裏,德國人不應該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