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決心龜縮內地防守了?”
“敵強我弱,情勢使然。”
“那我便不用你。浙江巡撫烏爾恭額來報,他已集結了三千水師,兩千陸師,在寧波等我,加上我這鎮江的兩千兵,可有七千人了。”楚劍功算是來自廣東的客軍,而伊裏布此時正式的職權還局限在兩江,所以楚劍功不去,伊裏布也不願強人所難。
“大人,英軍也有四千陸師,三千水師,這是我在廣東親眼見過的。”
“既然兵力相等,我怕他何來?”
“那這樣,大人先去寧波,我且在鎮江休整。大人到了寧波,了解了英吉利人的情況,再做謀劃,若大人願意誘敵深入,在內地伏擊英軍,朱雀軍定然參戰。”
“那你便好好休整。江南風物,精致婉約,猶是江南女子,溫香醉人,楚主事可好好休息一下。”
“謝大人。”楚劍功雖然不準備在鎮江留下什麽風流事,但還是要謝謝製台大人。
話就說到這裏,伊裏布端茶送客。
楚劍功迴到郊外的營房,把陸達和張興培叫了過來,說了今日麵見伊裏布的談話內容。陸達皺眉道:“雖說我也認為誘敵深入為上策,但大丈夫身懷精忠報國之誌,製台有令,我們還是應該去寧波,再作打算。”
“榜眼,聽我的,伊裏布製台一定會認為我們的建議是正確的。他是個精明人,在大清算是能吏了。好了,來說說我們最近的安排。”
楚劍功頓了頓,見張興培和陸達都是側耳傾聽的樣子,便道:“我軍在鎮江休整,陸達,記得約束行伍,不得生事,但飯一定要吃飽。鎮江的地方官不給飯吃。你便先用銀子墊著,做好帳,我迴來再和他們算清楚。”
“是!鈞座放心。”
“興培,我們明日出發,去趟湖州。”
“湖州?嗯,彌陀爺還在湖州等我們。鈞座為什麽這麽著急拜訪湖州”
“漕幫的太湖總舵,不就在湖州麽?和漕幫談定,再加上排幫,揚子幫,大江南北,將任我馳騁。”
“要不要備禮物?”
“備一點吧,你去辦。我從湖北帶了些茶葉,也選一些。”
“都說定了,天色不早,睡覺。”
打發走了兩人,楚劍功卻怎麽也睡不著,他該怎麽對付英軍呢?如果伊裏布在江蘇的一萬多人,在浙江的七千人都能聽從自己的調遣,能否全殲英國陸軍呢?要找一個合適的戰場,這個戰場,要能限製英軍的火力,同時能發揚朱雀軍的火力,能讓周邊清軍方便的到達,而且要隱秘。
如果伊裏布不配合,那自己隻好找準機會,打上幾仗,占點小便宜,然後立即返迴廣東。
反過來想,如果自己是英軍的指揮官,有什麽理由,必須深入內地呢。英國人不是傻子,他們是老牌的殖民者,不會輕易犯險,也不會輕易上當。很難安排啊。
自己作戰的結果,將影響戰爭的結局,而戰爭的結局,又決定了戰後的政治形式能否向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
唿喚紅票、收藏
20 克公
8月3日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下幽穀。
天目山,位於湖州府西麵,崗複嶺,群山逶迤,異峰突起,在山上,可以北望太湖,千裏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楚劍功到了湖州,彌陀爺早在此處等他,見他到了,便去漕幫總舵約人。迴來後大喜,說道:“克公正在湖州,我已約了明日與鈞座同登天目山。”
今日,楚劍功便帶了張興培和彌陀爺,信步登山,過了仙人橋,前麵好大一處瀑布。
“想來,這就是龍門瀑布了,約定見麵的地方。”
幾人信步走,見到前麵有人在唱曲子,咿咿呀呀,手上彈著不知道是什麽樂器。邊上圍坐了一圈茶席。
“這是評彈吧?”彌陀爺說。
“評彈是蘇州的,湖州……別亂說,惹人笑話。”
三人站在一旁,慢慢的聽那女角彈唱,江南軟語,甚是好聽,就是什麽都聽不懂。
等到戒尺響,評彈終了,三人不由得鼓起掌來。
正在聽評彈的那群人仿佛才注意到這邊有人,一個人迎過來說:“敢問可是楚大人?”
楚劍功取了個帖子出來,“在下正是楚劍功,不敢稱大人。”
那人取了帖子,拿過去交給一個老者看,那老者讀罷帖子,也不站起來,隻是衝這邊微笑,說道:“楚先生,來晚一步,這評彈隻聽了個結尾。”
隻見那老者五十上下年紀,身體健朗,聲音洪亮。
彌陀爺在一旁介紹說:“這位就是克公,漕幫太湖掌槳。”
“克公,晚生有禮了。”
“楚先生,過來坐。”
眾人把克公邊上的席位讓開,楚劍功坐到克公的邊上,張興培又挨到楚劍功邊上。
“恕老友眼拙,不知道這位怎麽稱唿?”
張興培站起來,一拱手:“晚輩蔡李佛張興培。”
“斧頭秀才張興培,也算江湖上一號人物,沒想到投了官身。”
“國家有事,興培幫我很多。”
“有事,有什麽事啊?”
“英夷犯境。”
“自古以來,外夷犯境屢出不窮。遠有匈奴蒙古,近有倭寇緬甸,就是京師裏的皇清,也曾經是……”
邊上有人提醒:“克公,別。”
“不怕不怕,”克公揮了揮手,“蔡李佛是少林門下,少林當初也是反清的,楚先生的千餘軍隊,一直走的是水路,我可聽說,中間少不得天地會的人物串聯溝通。楚先生是官身,他都不怕,你們怕什麽?”說完,克公眯起眼,看著楚劍功。
“克公說的對。”楚劍功低眉順眼。
“所以說,外夷犯境,古已有之,幾百人的叫土蠻,數千人是倭寇,幾萬人是滿清,控弦十萬是匈奴,沒什麽大不了的。”
“這是這次的外夷,不太一樣,這英夷起自萬裏之外的英倫三島……”從克倫威爾說起,楚劍功把英吉利的曆史大致介紹了一番,順便講了講美利堅和法蘭西,講得口幹舌燥。
克公聽了半晌,眯著眼喝茶。
楚劍功也不急,慢慢等著。
“這麽說,天下要變。”
“是,不管英夷能不能獲勝,這天下必有大變。”
“那楚先生找我們青幫做什麽,我們一向是跟著朝廷的,你該去找紅幫啊。”
“青幫?紅幫?”
“漕幫使水拜青龍,便又稱青幫,天地會,自稱洪門,拜紅英,故稱紅幫。”
“克公說哪裏話,我又不是要造反,再說,現在天地會也算是歸順朝廷了。我隻是要行船。”
“行船?不知要行多久的船。”
“一日上船,便是江湖中人。”張興培插嘴說,“從此下不得。”
克公沒理他,繼續盯著楚劍功。
“天下自有大勢,由不得人,如果克公信我,我便說,至少行得百年船,如果克公不信我,信大清,也許行得千年船,也可能家破人亡。”
“這麽說話,不怕我們告官。”
楚劍功哈哈大笑,眾人也跟著笑。
邊上突然有一個年輕人說:“克公,您老平日也說,英雄當會時勢,眼下時勢到了,您老怎麽猶豫了,試探來試探去的,何必。”
克公看了這個青年一眼,歎了口氣,“唉,我老了,不想動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我看看戲,聽聽曲,喝喝茶,足矣!”
那個年輕人又想說什麽,克公道:“你們要去,便去吧。”
那青年目光如火,向著周圍一掃,“願意和我同去的,今天下午,在會館取齊。”
說完,又向楚劍功和張興培一拱手:“楚先生,張大俠,我莫青岩有些問題,想向二位討教一番。”
克公說道:“小子,邊上去,不要礙著我的興致。來呀,給幾位貴客在那邊設一套席位,重新上一壺好茶。”
楚劍功道:“說起茶葉,知道克公愛茶,特帶了些武當的雲霧,克公不要見笑。”
“武當?武當也出茶麽?”
“真武觀的道長們燒的。”
“仙家的茶葉,那我怎麽受得起。”
“您是青幫太湖掌槳,當然受得起,興培,把茶葉交給克公。”
“小兄弟,你叫莫青岩?來,我們邊上談。”
坐到了一邊,莫青岩問:“談什麽,談工錢?”
“談誌向,七尺男兒,建功立業,生在船篙間,太平時節也就罷了,隻是現在,風雲際會,埋沒江湖,豈不可惜。”
“楚先生,您不用和我擺酸文,我就問你一句話,你說,天下將變,是不是真的。”
到底是年輕人,沉不住性子,哪有這麽問人話的。不過,楚劍功喜歡的卻是這少年脾氣,邊說道:“我說是,你信麽?”
“我信,我自認英雄種,不會在這太湖之上撐一輩子船,你楚先生給我一線機會,我就跟著你幹。”
“你們願意出頭的,有多少人?”
“別的我不知道,湖州這一片,年輕一輩,我說了算,都想,一百來號人吧。”
“好。不過,現在先不入軍,先幫我走船如何。”
“既然跟了楚先生你,就聽你吩咐,隻要你講信義,不是拿話蒙我們,我們就沒什麽挑的。”
“講信義以什麽為準。要不要立字據?”
“信義公道,自在人心,就算立了字據,我們生摳字眼哪比得上你們文人。字據就免了,無愧於心,夠了。”
“好。我們擊掌為誓。”
兩人擊了三掌。莫青岩道:“湖州男兒,立誓不悔!”
唿喚紅票、收藏
“敵強我弱,情勢使然。”
“那我便不用你。浙江巡撫烏爾恭額來報,他已集結了三千水師,兩千陸師,在寧波等我,加上我這鎮江的兩千兵,可有七千人了。”楚劍功算是來自廣東的客軍,而伊裏布此時正式的職權還局限在兩江,所以楚劍功不去,伊裏布也不願強人所難。
“大人,英軍也有四千陸師,三千水師,這是我在廣東親眼見過的。”
“既然兵力相等,我怕他何來?”
“那這樣,大人先去寧波,我且在鎮江休整。大人到了寧波,了解了英吉利人的情況,再做謀劃,若大人願意誘敵深入,在內地伏擊英軍,朱雀軍定然參戰。”
“那你便好好休整。江南風物,精致婉約,猶是江南女子,溫香醉人,楚主事可好好休息一下。”
“謝大人。”楚劍功雖然不準備在鎮江留下什麽風流事,但還是要謝謝製台大人。
話就說到這裏,伊裏布端茶送客。
楚劍功迴到郊外的營房,把陸達和張興培叫了過來,說了今日麵見伊裏布的談話內容。陸達皺眉道:“雖說我也認為誘敵深入為上策,但大丈夫身懷精忠報國之誌,製台有令,我們還是應該去寧波,再作打算。”
“榜眼,聽我的,伊裏布製台一定會認為我們的建議是正確的。他是個精明人,在大清算是能吏了。好了,來說說我們最近的安排。”
楚劍功頓了頓,見張興培和陸達都是側耳傾聽的樣子,便道:“我軍在鎮江休整,陸達,記得約束行伍,不得生事,但飯一定要吃飽。鎮江的地方官不給飯吃。你便先用銀子墊著,做好帳,我迴來再和他們算清楚。”
“是!鈞座放心。”
“興培,我們明日出發,去趟湖州。”
“湖州?嗯,彌陀爺還在湖州等我們。鈞座為什麽這麽著急拜訪湖州”
“漕幫的太湖總舵,不就在湖州麽?和漕幫談定,再加上排幫,揚子幫,大江南北,將任我馳騁。”
“要不要備禮物?”
“備一點吧,你去辦。我從湖北帶了些茶葉,也選一些。”
“都說定了,天色不早,睡覺。”
打發走了兩人,楚劍功卻怎麽也睡不著,他該怎麽對付英軍呢?如果伊裏布在江蘇的一萬多人,在浙江的七千人都能聽從自己的調遣,能否全殲英國陸軍呢?要找一個合適的戰場,這個戰場,要能限製英軍的火力,同時能發揚朱雀軍的火力,能讓周邊清軍方便的到達,而且要隱秘。
如果伊裏布不配合,那自己隻好找準機會,打上幾仗,占點小便宜,然後立即返迴廣東。
反過來想,如果自己是英軍的指揮官,有什麽理由,必須深入內地呢。英國人不是傻子,他們是老牌的殖民者,不會輕易犯險,也不會輕易上當。很難安排啊。
自己作戰的結果,將影響戰爭的結局,而戰爭的結局,又決定了戰後的政治形式能否向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
唿喚紅票、收藏
20 克公
8月3日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下幽穀。
天目山,位於湖州府西麵,崗複嶺,群山逶迤,異峰突起,在山上,可以北望太湖,千裏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楚劍功到了湖州,彌陀爺早在此處等他,見他到了,便去漕幫總舵約人。迴來後大喜,說道:“克公正在湖州,我已約了明日與鈞座同登天目山。”
今日,楚劍功便帶了張興培和彌陀爺,信步登山,過了仙人橋,前麵好大一處瀑布。
“想來,這就是龍門瀑布了,約定見麵的地方。”
幾人信步走,見到前麵有人在唱曲子,咿咿呀呀,手上彈著不知道是什麽樂器。邊上圍坐了一圈茶席。
“這是評彈吧?”彌陀爺說。
“評彈是蘇州的,湖州……別亂說,惹人笑話。”
三人站在一旁,慢慢的聽那女角彈唱,江南軟語,甚是好聽,就是什麽都聽不懂。
等到戒尺響,評彈終了,三人不由得鼓起掌來。
正在聽評彈的那群人仿佛才注意到這邊有人,一個人迎過來說:“敢問可是楚大人?”
楚劍功取了個帖子出來,“在下正是楚劍功,不敢稱大人。”
那人取了帖子,拿過去交給一個老者看,那老者讀罷帖子,也不站起來,隻是衝這邊微笑,說道:“楚先生,來晚一步,這評彈隻聽了個結尾。”
隻見那老者五十上下年紀,身體健朗,聲音洪亮。
彌陀爺在一旁介紹說:“這位就是克公,漕幫太湖掌槳。”
“克公,晚生有禮了。”
“楚先生,過來坐。”
眾人把克公邊上的席位讓開,楚劍功坐到克公的邊上,張興培又挨到楚劍功邊上。
“恕老友眼拙,不知道這位怎麽稱唿?”
張興培站起來,一拱手:“晚輩蔡李佛張興培。”
“斧頭秀才張興培,也算江湖上一號人物,沒想到投了官身。”
“國家有事,興培幫我很多。”
“有事,有什麽事啊?”
“英夷犯境。”
“自古以來,外夷犯境屢出不窮。遠有匈奴蒙古,近有倭寇緬甸,就是京師裏的皇清,也曾經是……”
邊上有人提醒:“克公,別。”
“不怕不怕,”克公揮了揮手,“蔡李佛是少林門下,少林當初也是反清的,楚先生的千餘軍隊,一直走的是水路,我可聽說,中間少不得天地會的人物串聯溝通。楚先生是官身,他都不怕,你們怕什麽?”說完,克公眯起眼,看著楚劍功。
“克公說的對。”楚劍功低眉順眼。
“所以說,外夷犯境,古已有之,幾百人的叫土蠻,數千人是倭寇,幾萬人是滿清,控弦十萬是匈奴,沒什麽大不了的。”
“這是這次的外夷,不太一樣,這英夷起自萬裏之外的英倫三島……”從克倫威爾說起,楚劍功把英吉利的曆史大致介紹了一番,順便講了講美利堅和法蘭西,講得口幹舌燥。
克公聽了半晌,眯著眼喝茶。
楚劍功也不急,慢慢等著。
“這麽說,天下要變。”
“是,不管英夷能不能獲勝,這天下必有大變。”
“那楚先生找我們青幫做什麽,我們一向是跟著朝廷的,你該去找紅幫啊。”
“青幫?紅幫?”
“漕幫使水拜青龍,便又稱青幫,天地會,自稱洪門,拜紅英,故稱紅幫。”
“克公說哪裏話,我又不是要造反,再說,現在天地會也算是歸順朝廷了。我隻是要行船。”
“行船?不知要行多久的船。”
“一日上船,便是江湖中人。”張興培插嘴說,“從此下不得。”
克公沒理他,繼續盯著楚劍功。
“天下自有大勢,由不得人,如果克公信我,我便說,至少行得百年船,如果克公不信我,信大清,也許行得千年船,也可能家破人亡。”
“這麽說話,不怕我們告官。”
楚劍功哈哈大笑,眾人也跟著笑。
邊上突然有一個年輕人說:“克公,您老平日也說,英雄當會時勢,眼下時勢到了,您老怎麽猶豫了,試探來試探去的,何必。”
克公看了這個青年一眼,歎了口氣,“唉,我老了,不想動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我看看戲,聽聽曲,喝喝茶,足矣!”
那個年輕人又想說什麽,克公道:“你們要去,便去吧。”
那青年目光如火,向著周圍一掃,“願意和我同去的,今天下午,在會館取齊。”
說完,又向楚劍功和張興培一拱手:“楚先生,張大俠,我莫青岩有些問題,想向二位討教一番。”
克公說道:“小子,邊上去,不要礙著我的興致。來呀,給幾位貴客在那邊設一套席位,重新上一壺好茶。”
楚劍功道:“說起茶葉,知道克公愛茶,特帶了些武當的雲霧,克公不要見笑。”
“武當?武當也出茶麽?”
“真武觀的道長們燒的。”
“仙家的茶葉,那我怎麽受得起。”
“您是青幫太湖掌槳,當然受得起,興培,把茶葉交給克公。”
“小兄弟,你叫莫青岩?來,我們邊上談。”
坐到了一邊,莫青岩問:“談什麽,談工錢?”
“談誌向,七尺男兒,建功立業,生在船篙間,太平時節也就罷了,隻是現在,風雲際會,埋沒江湖,豈不可惜。”
“楚先生,您不用和我擺酸文,我就問你一句話,你說,天下將變,是不是真的。”
到底是年輕人,沉不住性子,哪有這麽問人話的。不過,楚劍功喜歡的卻是這少年脾氣,邊說道:“我說是,你信麽?”
“我信,我自認英雄種,不會在這太湖之上撐一輩子船,你楚先生給我一線機會,我就跟著你幹。”
“你們願意出頭的,有多少人?”
“別的我不知道,湖州這一片,年輕一輩,我說了算,都想,一百來號人吧。”
“好。不過,現在先不入軍,先幫我走船如何。”
“既然跟了楚先生你,就聽你吩咐,隻要你講信義,不是拿話蒙我們,我們就沒什麽挑的。”
“講信義以什麽為準。要不要立字據?”
“信義公道,自在人心,就算立了字據,我們生摳字眼哪比得上你們文人。字據就免了,無愧於心,夠了。”
“好。我們擊掌為誓。”
兩人擊了三掌。莫青岩道:“湖州男兒,立誓不悔!”
唿喚紅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