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肖公公。”林敬之抱了抱拳,隨後取出一張銀票,悄悄塞進了肖公公的手中,問道:“學子直到現在,還不曉得要去哪位朝廷大員的府上……”
肖公公沒有客氣,直接收下了銀票,先左右看看無人,才小聲道:“此次二路欽差的人選乃當朝正二品的大員,吏部左侍郎,蘇博蘇大人,此人以前是五皇子的心腹,自皇上登基把密謀造反的五皇子打入了冷宮,此人也同時被關入天牢。”
“哦。”林敬之輕輕應了一聲。
朝廷共分六部,吏部是執掌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的部門,設吏部尚書一名,官居從一品,接下來,就是吏部左侍郎了,是正二品的官職,還有一位吏部右侍郎,也是正二品的官職,不過古人視左為大,所以左侍郎要排在右侍郎的前邊。
知道一會要見的人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員,林敬之稍微有些緊張,而這位肖公公能知道二路欽差的事宜,看來在宮中地位也是不低。
接下來,林敬之又問了問這位二路欽差的一些資料,也不知道是上麵有人關照過,還是拿了林敬之的銀子,拿人手短,肖公公是知無不言,一一作答。
‘怪不得蘇博會支持五皇子造反,卻原來五皇子的王妃,是此人的女兒。”林敬之對蘇博有了一定的了解後,放下心來,此人足以堪當二路欽差的大任。
約莫走了小半個時辰,三人終於來到了蘇府的後門,住在這條大街上的人都是朝中官職較高的大員,此刻左鄰右舍的燈火都已經點燃高高掛起,映照的這裏亮如白晝。
肖公公先讓林敬之與玉姨娘等一會,自己獨身走上前敲了敲門,與院內的來人隔著門小聲嘀咕了幾句,蘇府後門才‘吱呀’一聲從裏邊打了開來。
開門的人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身體壯碩,眼光淩厲,一看就知道是個練家子,林敬之見此人讓開道路虛引了一下,先客氣的抱了抱拳頭,才撩起衣衫下擺走了進去,玉姨娘緊跟在林敬之的身後,與中年人擦肩而過時,又不著痕跡的瞥了其一眼,雙拳驀然緊握。
肖公公明顯對蘇府很是熟悉,左拐右轉,不一會就帶著林敬之二人來到了後院一座大廳的門前,廳內亮著燈光,寂靜無聲,肖公公迴頭對著林敬之一笑,拍了拍身上的浮灰,大踏步走了進去,隨後裏邊就傳來了一個略顯滄桑的聲音,“肖公公,多日不見,近來可好?”
第三百四十九章 又遇仇人
先前林敬之詢問時,肖公公說自己並沒有具體的職務,可他能知道二路欽差的相關事宜,就說明他在宮中的地位絕對不低,此時他剛剛踏進大廳,吏部左侍郎蘇博就能一眼認出他來,難道此人先前故意隱瞞了自己的身份?
林敬之暗思之際身形一頓,隨後便緊跟著走進了大廳。
“有勞蘇大人關心,咱家一切都好。”肖公公走了進去以後,彎著腰,臉上布滿了笑容,態度十分的恭敬,不過林敬之卻見蘇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著肖公公遙遙抱了抱拳,十分的客氣。
能讓一位正二品的朝廷大臣如此對待,看來自己猜測不差,這位肖公公絕對不是無名之輩。
蘇博此時將眼光投向了林敬之,抬起右手撫了撫胡須,冷不丁的問了一句,“這位就是救了本官一家老小性命的林敬之,林舉人吧!”
“正是。”肖公公轉過身,含笑點了點頭。
自己救了蘇博一家老小的性命?
林敬之微微一愣,隨即暗驚,難道皇太後為了說服此人為皇家所用,竟然答應不滅其九族,並饒過此人一家老小的性命麽?若果真這樣,那皇太後給出的砝碼確實不輕了,畢竟這位蘇大人犯的可是與皇子勾結,圖謀造反的大罪。
不過皇太後給出的條件越優厚,此人欠自己的人情就越重,這樣一來,日後到了流洲,自己求到門上,就不怕蘇博會拒絕幫忙了,“學子林敬之,見過蘇大人。”
林敬之彎腰施了一禮。
“本官現在已是待罪之身,林舉人不必如此客氣。”蘇博身材不高,體型較胖,肉唿唿的臉上顯得甚是福態,不過由於前些日子關在牢中,吃不好睡不香臉色有些蒼白,見林敬之立起了腰身,突然彎下腰,給他施了一禮,“林舉人一個主意,救下了蘇某家中數十口親人的性命,多謝了!”
“蘇大人客氣了。”林敬之連忙迴了一禮。
“好了,二位皆是為當今皇上效力的,不必如此客氣,都坐下吧。”肖公公尖細著聲音,打了個圓場。
三人分賓主坐定,蘇博虛報了下拳頭,當先開了口,“上次肖公公帶著內廠的人來蘇府抄家,未傷及蘇某親人一分一毫,蘇某在此謝過了。”
此語一出,林敬之猛然一驚,內廠,這個肖公公難道是內廠的人麽?
大乾王朝的內廠,與華夏曆史中明朝的錦衣衛差不多,是皇上的侍衛機構,負責監視、偵查、鎮壓官吏的不法行為,能在這個機構裏任職,無一不是深得皇上信賴的心腹。
“蘇大人乃朝廷重臣,咱家來這裏辦事,自然要穩妥一些!”肖公公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如果蘇大人真有心要謝謝咱家,不如就在南下以後,多為皇上出份力吧。”
蘇博臉色一僵,隨即點了點頭。
想當初,他是反對當今皇上,支持五皇子登基的,現在卻要幫助皇上去南方貪汙巨量的銀子,用以填充國庫,為皇上化解危難,這不得不說是個諷刺。不過他雖然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誰讓自己全家的性命,都捏在人家的手中呢。
成王敗寇,現在的他就是那個寇呀!
接下來,三人座在客廳裏互相聊了起來,林敬之見蘇博對自己真的甚是感激,總算放下心來,欽差南下巡視,身邊肯定會帶不少羽林軍護衛,到時自己若是果真遇到危難,此人定能幫到自己的大忙。
在蘇府又坐了半個時辰,林敬之與肖公公起身告辭,蘇博親自將二人送出了府門。
“林舉人,蘇大人明天就要南下了,你也應該多準備準備了,咱家還有要事在身,先走一步。”肖公公的臉上永遠帶著笑,但林敬之卻不敢再小看他了,這個家夥很有可能是個笑麵虎。
“肖公公請!”林敬之彎腰虛引了一把。
等肖公公走出一小截,林敬之才朝著自家的方向走去,玉姨娘緊跟在他的身後,眸子微眯,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迴到小院,林敬之拉著玉姨娘的小手走進裏屋,剛待抱著佳人安歇,玉姨娘卻突然口出驚語,“二爺,先前去蘇府時,給我們開後門的那個中年人,也是當年圍攻婢妾爺爺的兇手之一!”
“什麽?”林敬之聞言大驚,這也太巧了吧。
玉姨娘對上書生相公的眼睛,凝重的點了點頭,“婢妾與那三個賊人不共戴天,絕對不會認錯!”
肖公公是內廠的人,那與他接頭的人,肯定也是內廠的人了,如果玉姨娘真的找皇家侍衛的麻煩,那可怎生得了!
林敬之深吸了口氣,頭疼不已。
“相公不必擔心,在你未離開京城之前,婢妾不會輕易動手。”玉姨娘也知道林敬之的難處,這個書生相公的肩膀上,可是還扛著一個擁有好幾百口性命的林家,報仇的事情,她必須得小心再小心。
聽到玉姨娘的保證,林敬之稍稍鬆了口氣,不過經這件事情一嚇,卻是沒有了使壞的心思,脫掉衣衫,與玉姨娘滾倒在床上,閉上眼,暗自思量,南下,分化鄭田兩家的關係,張少傑,為玉姨娘的爺爺報仇,秦牧……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沉睡了過去。
第二天清晨,隨著一聲雞鳴,林敬之被玉姨娘拽出了熱唿唿的被窩,因為擔心張少傑夥同那位小王爺會暗中謀害書生相公,所以玉姨娘打算讓林敬之多多鍛煉,體質好一些,不說與敵人戰鬥,哪怕是逃跑的時候能快一些也成。
林敬之本身並不討厭運動,沒有反抗,穿上衣衫,洗漱幹淨,就打開屋門與玉姨娘圍著小院不停的快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圈,直到累的滿頭大汗,渾身沒了一點力氣,玉姨娘才放他迴屋休息。
到了中午時分,林敬之再次出門,牽著高頭大馬向皇宮的方向走去,玉姨娘不放心他的安全,換了身男裝,也跟了出來。
一路無事,三人騎馬小跑著平安抵達皇城門口,林敬之將馬韁交給二人,又說好了出宮後就在這裏等著二人接送,才轉身走進了皇宮。
鄭劍秋的到來,對林敬之南下大大的有利,他打算將此事報與皇上知曉。
第三百五十章 三個條件
今天來到禦書房,不待林敬之開口,年輕皇上就當先揮手讓秦牧等人退了下去,這幾個人又氣又恨,心中納悶的同時,也是升起了一絲危機感,難道在皇上眼中,這個剛來京城沒幾天的小小舉人,竟然可以取代他們了麽?
不可能!
秦牧暗自咬了咬牙。
“林舉人,今天一大早,二路欽差就出發南下了,你打算什麽時候動身?”眼見龐羽幾人退了下去,年輕皇上笑著說道。
今天皇上的心情非常好,因為隻要蘇博到達目的地,就可以廣收賄賂,填補國庫了。等國庫有了銀子,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購買大量的糧草與過冬物資,運送到北方邊疆。
“迴皇上,學子這一兩天就會出發,今日進宮,是有大事稟報。”林敬之彎著腰說道。
“哦?是好事,還是壞事?”
“是好事。”林敬之應了一聲,隨後把鄭劍秋來到京城,邀他喝酒,以及二人昨天聊談的內容,詳細的說了一遍。
“這個鄭劍秋的膽子到是不小!”年輕皇上冷哼了一聲。
“皇上,鄭劍秋以為鄭家與田家合謀造反的事情,隻有兩家寥寥數人知道,自然有膽子潛入京城打探消息。不過現如今田機的手下張少傑,與智武王朱煦走在了一起,卻是大大的不妙。”
林敬之說罷,年輕皇上的眉頭便皺在了一起,“你是擔心田機與福壽王會互相勾結,圖謀造反?”
“正是。”林敬之點了點頭。
年輕皇上自昨日聞聽朱煦暗中來到京城,就專門找人詢問了一下封地在海洲的福壽王的為人,此時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林舉人,你多慮了,福壽王是先皇一輩中,出了名的無能王爺,此人貪戀美色,好吃懶作,一天到晚除了喝酒吃肉,就是與女子尋歡,朕以為此人絕對沒有膽量起兵造反。”
福壽王的封地在南方海洲,林敬之自然也聞聽過此人好酒色的壞名聲,不過當老子的雖然是條無骨蟲,但其卻生了幾個好兒子,尤其是朱煦,更是年紀輕輕的,就被先皇賜下了智武王的封號。
“皇上,福壽王的好色名聲雖然不是裝出來的,但學子卻聽聞此人養育了幾個好兒子,其長子朱俊,三子朱煦,還有六子朱越,皆是熟讀兵書,善騎射的少年天才,尤其是三子朱煦,不但能上馬衝鋒陷陣,而且深諳用兵之道,曾以數百軍士,將三千餘海外夷族打的落花流水,倉皇逃竄。”
年輕皇上聞言開口道:“你的意思是說福壽王雖不足慮,但他那幾個兒子,卻有可能懷有野心,與田機密謀聯合?”
“不錯,學子正是此意。而且朱煦若非懷有異心,豈會冒著殺頭抄家的危險,暗自潛入京城?”林敬之迴道。
年輕皇上聞言覺得甚是有理,不敢再大意了。
“皇上,本來前兩天學子還有信心分化鄭田兩家的關係,但現在又多了第三方勢力,使得形勢變的更加複雜,一旦那個福壽王給鄭家許以足夠多的好處,怕是很容易就能收買鄭家的人心。”
如果鄭田兩家響應福壽王造反,日後皇上的寶座肯定是福壽王的,鄭勝與田機現在都隻是四品的官員,官職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如果福壽王拿出高官厚祿來誘買,還是比較容易將將二人拉攏到手中的。
皇上越聽,覺得形勢對自己越不利,不過想了一會,突然問道:“你是想與朕談條件吧?”
“這……皇上,學子此次南下十分兇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丟了小命,所以想要皇上答應以下幾點請求。”林敬之說罷,撩起衣衫,跪在大紅的地毯上,給皇上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響頭。
“說,隻要不是太過,朕全部答應!”
“謝皇上。”林敬之又磕了個響頭,才道:“第一,學子要勸說鄭勝,需以其子鄭劍秋為突破口,所以希望皇上能下道旨意,大小封授鄭劍秋一個官職,讓鄭家知道,皇家並不曉得鄭家曾有謀逆之心。”
當今皇上雖然年輕氣盛,但他自幼在皇宮中長大,不可能沒有半點城府,如果身邊沒有秦牧等一些狂士出餿主意,還是能比較冷靜的對待事情的,‘要拿下田機,必須得依仗鄭家的力量,現在給鄭家許些甜頭,到也不是不行!
反正等田機一倒,鄭家就會孤立無援,到那時,朕再找他們算賬。’
“此事準奏,林舉人接著說。”
“第二,田機在江湖中拉攏了不少綠林人士,這些人個個武藝高強,擅長暗殺,跟蹤,行刺。學子怕南下流洲後,會被其查到形蹤,所以希望皇上能給學子多派遣些武藝高強的侍衛。”
“準!”皇上還指望著林敬之能化解南方紛亂危急的形勢呢,自然舍不得他早早死掉。
“第三,世事多變,將來的形勢誰也無法預料,所以希望皇上能允許學子在遇到危急的情形時,亮明身份,並代皇上答應,或者許以鄭家一些優厚的條件。”
聽到這個要求,皇上沉默了下來,鄭家曾有過謀逆之心,他是非要鏟除不可的,否則如刺哽咽喉,不吐不快,甚至到了晚上連覺都睡不香,思量了許久,才開口道:“這一點朕也可以答應,不過朕早晚要收拾鄭勝一家,所以你開條件的時候,可得多想想,不然日後迴到京城,哼!”
“學子遵旨!”林敬之連忙磕了個響頭,隨後稍作猶豫,又道:“皇上,學子隻是一介舉人,並無官職,如果此事沒有辦成,還請皇上不要怪罪……”
“想的到美!”林敬之話未說完,就被皇上開口打斷,“朕前兩天就說過,不會白白用你,如果你辦成了此事,朕就會下旨封你為三等平流伯。”
說到這裏,皇上的語氣陡然一轉,冰冷了幾分,“相反,如果這件差使辦砸了,那朕也定要追究你的責任,不然朕這個皇上,豈不是賞罰不公?”
第三百五十一章 宏觀調控
林敬之也猜到如果這件事情辦砸了,皇上不會輕饒了他,隻好磕了個頭,說了聲皇上聖明,接著,又拍著胸脯保證了一番,說自己一定會全力以赴,辦好這件差使。年輕皇上聞言,臉色好轉了一些。
“林舉人,數月前北方四大洲爆發了大麵積的蝗災,而國庫又因連年與突刺人征戰,空虛無銀,至使朝廷無力賑災,王朝飄搖,皇權不穩;所以南方洲郡的形勢能否和平解決,就關係到了整個大乾王朝的興衰,你此次前去分化鄭田兩家的關係,切忌一定要用心!
而若非如此,朕也不會輕易就許你個三等平流伯!”皇上說起正事,臉色凝重。
這位皇上天性仁厚,也算得上是個憂國憂民的聖君,隻不過現在還年輕,閱曆不足,所以才會與秦牧等人胡鬧,少了份穩重。
聽聞朝廷無力賑災的事宜,林敬之靈光一閃,想了想,開口道:“皇上,關於蝗災一事,學子有些看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哦?你有何看法,說來聽聽。”年輕皇上虛扶了一把,示意林敬之起身,坐在椅子上說話。
林敬之說了句謝皇上,才站起來坐在了一旁,“天道無常,每隔幾年就會有不同的地方爆發天災,北方以旱災蝗災為主,南方則以水澇冰雹居多,這些災害一旦發生,就會至使當地的百姓流離失所,餓蜉遍地。”
聞言,皇上輕聲一歎。
“可某些地方爆發了天災以後,當真是因為國庫銀兩太少,才使得朝廷無力賑災麽?不,絕對不是!”
林敬之話鋒陡然一轉,挑起了皇上的興趣,臉現疑惑。
“就拿學子來說,在北方蝗災爆發之前,屯積了四十萬兩銀子的糧草,可兩三個月以後,糧價突飛猛漲,隻是轉手賣出,就能賺取三百多萬兩銀子!試問皇上,就算朝廷國庫充盈,又豈能拿得出十倍於平日裏糧食的價格,購買糧草,賑濟災民?”
肖公公沒有客氣,直接收下了銀票,先左右看看無人,才小聲道:“此次二路欽差的人選乃當朝正二品的大員,吏部左侍郎,蘇博蘇大人,此人以前是五皇子的心腹,自皇上登基把密謀造反的五皇子打入了冷宮,此人也同時被關入天牢。”
“哦。”林敬之輕輕應了一聲。
朝廷共分六部,吏部是執掌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的部門,設吏部尚書一名,官居從一品,接下來,就是吏部左侍郎了,是正二品的官職,還有一位吏部右侍郎,也是正二品的官職,不過古人視左為大,所以左侍郎要排在右侍郎的前邊。
知道一會要見的人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員,林敬之稍微有些緊張,而這位肖公公能知道二路欽差的事宜,看來在宮中地位也是不低。
接下來,林敬之又問了問這位二路欽差的一些資料,也不知道是上麵有人關照過,還是拿了林敬之的銀子,拿人手短,肖公公是知無不言,一一作答。
‘怪不得蘇博會支持五皇子造反,卻原來五皇子的王妃,是此人的女兒。”林敬之對蘇博有了一定的了解後,放下心來,此人足以堪當二路欽差的大任。
約莫走了小半個時辰,三人終於來到了蘇府的後門,住在這條大街上的人都是朝中官職較高的大員,此刻左鄰右舍的燈火都已經點燃高高掛起,映照的這裏亮如白晝。
肖公公先讓林敬之與玉姨娘等一會,自己獨身走上前敲了敲門,與院內的來人隔著門小聲嘀咕了幾句,蘇府後門才‘吱呀’一聲從裏邊打了開來。
開門的人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身體壯碩,眼光淩厲,一看就知道是個練家子,林敬之見此人讓開道路虛引了一下,先客氣的抱了抱拳頭,才撩起衣衫下擺走了進去,玉姨娘緊跟在林敬之的身後,與中年人擦肩而過時,又不著痕跡的瞥了其一眼,雙拳驀然緊握。
肖公公明顯對蘇府很是熟悉,左拐右轉,不一會就帶著林敬之二人來到了後院一座大廳的門前,廳內亮著燈光,寂靜無聲,肖公公迴頭對著林敬之一笑,拍了拍身上的浮灰,大踏步走了進去,隨後裏邊就傳來了一個略顯滄桑的聲音,“肖公公,多日不見,近來可好?”
第三百四十九章 又遇仇人
先前林敬之詢問時,肖公公說自己並沒有具體的職務,可他能知道二路欽差的相關事宜,就說明他在宮中的地位絕對不低,此時他剛剛踏進大廳,吏部左侍郎蘇博就能一眼認出他來,難道此人先前故意隱瞞了自己的身份?
林敬之暗思之際身形一頓,隨後便緊跟著走進了大廳。
“有勞蘇大人關心,咱家一切都好。”肖公公走了進去以後,彎著腰,臉上布滿了笑容,態度十分的恭敬,不過林敬之卻見蘇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著肖公公遙遙抱了抱拳,十分的客氣。
能讓一位正二品的朝廷大臣如此對待,看來自己猜測不差,這位肖公公絕對不是無名之輩。
蘇博此時將眼光投向了林敬之,抬起右手撫了撫胡須,冷不丁的問了一句,“這位就是救了本官一家老小性命的林敬之,林舉人吧!”
“正是。”肖公公轉過身,含笑點了點頭。
自己救了蘇博一家老小的性命?
林敬之微微一愣,隨即暗驚,難道皇太後為了說服此人為皇家所用,竟然答應不滅其九族,並饒過此人一家老小的性命麽?若果真這樣,那皇太後給出的砝碼確實不輕了,畢竟這位蘇大人犯的可是與皇子勾結,圖謀造反的大罪。
不過皇太後給出的條件越優厚,此人欠自己的人情就越重,這樣一來,日後到了流洲,自己求到門上,就不怕蘇博會拒絕幫忙了,“學子林敬之,見過蘇大人。”
林敬之彎腰施了一禮。
“本官現在已是待罪之身,林舉人不必如此客氣。”蘇博身材不高,體型較胖,肉唿唿的臉上顯得甚是福態,不過由於前些日子關在牢中,吃不好睡不香臉色有些蒼白,見林敬之立起了腰身,突然彎下腰,給他施了一禮,“林舉人一個主意,救下了蘇某家中數十口親人的性命,多謝了!”
“蘇大人客氣了。”林敬之連忙迴了一禮。
“好了,二位皆是為當今皇上效力的,不必如此客氣,都坐下吧。”肖公公尖細著聲音,打了個圓場。
三人分賓主坐定,蘇博虛報了下拳頭,當先開了口,“上次肖公公帶著內廠的人來蘇府抄家,未傷及蘇某親人一分一毫,蘇某在此謝過了。”
此語一出,林敬之猛然一驚,內廠,這個肖公公難道是內廠的人麽?
大乾王朝的內廠,與華夏曆史中明朝的錦衣衛差不多,是皇上的侍衛機構,負責監視、偵查、鎮壓官吏的不法行為,能在這個機構裏任職,無一不是深得皇上信賴的心腹。
“蘇大人乃朝廷重臣,咱家來這裏辦事,自然要穩妥一些!”肖公公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如果蘇大人真有心要謝謝咱家,不如就在南下以後,多為皇上出份力吧。”
蘇博臉色一僵,隨即點了點頭。
想當初,他是反對當今皇上,支持五皇子登基的,現在卻要幫助皇上去南方貪汙巨量的銀子,用以填充國庫,為皇上化解危難,這不得不說是個諷刺。不過他雖然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誰讓自己全家的性命,都捏在人家的手中呢。
成王敗寇,現在的他就是那個寇呀!
接下來,三人座在客廳裏互相聊了起來,林敬之見蘇博對自己真的甚是感激,總算放下心來,欽差南下巡視,身邊肯定會帶不少羽林軍護衛,到時自己若是果真遇到危難,此人定能幫到自己的大忙。
在蘇府又坐了半個時辰,林敬之與肖公公起身告辭,蘇博親自將二人送出了府門。
“林舉人,蘇大人明天就要南下了,你也應該多準備準備了,咱家還有要事在身,先走一步。”肖公公的臉上永遠帶著笑,但林敬之卻不敢再小看他了,這個家夥很有可能是個笑麵虎。
“肖公公請!”林敬之彎腰虛引了一把。
等肖公公走出一小截,林敬之才朝著自家的方向走去,玉姨娘緊跟在他的身後,眸子微眯,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迴到小院,林敬之拉著玉姨娘的小手走進裏屋,剛待抱著佳人安歇,玉姨娘卻突然口出驚語,“二爺,先前去蘇府時,給我們開後門的那個中年人,也是當年圍攻婢妾爺爺的兇手之一!”
“什麽?”林敬之聞言大驚,這也太巧了吧。
玉姨娘對上書生相公的眼睛,凝重的點了點頭,“婢妾與那三個賊人不共戴天,絕對不會認錯!”
肖公公是內廠的人,那與他接頭的人,肯定也是內廠的人了,如果玉姨娘真的找皇家侍衛的麻煩,那可怎生得了!
林敬之深吸了口氣,頭疼不已。
“相公不必擔心,在你未離開京城之前,婢妾不會輕易動手。”玉姨娘也知道林敬之的難處,這個書生相公的肩膀上,可是還扛著一個擁有好幾百口性命的林家,報仇的事情,她必須得小心再小心。
聽到玉姨娘的保證,林敬之稍稍鬆了口氣,不過經這件事情一嚇,卻是沒有了使壞的心思,脫掉衣衫,與玉姨娘滾倒在床上,閉上眼,暗自思量,南下,分化鄭田兩家的關係,張少傑,為玉姨娘的爺爺報仇,秦牧……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沉睡了過去。
第二天清晨,隨著一聲雞鳴,林敬之被玉姨娘拽出了熱唿唿的被窩,因為擔心張少傑夥同那位小王爺會暗中謀害書生相公,所以玉姨娘打算讓林敬之多多鍛煉,體質好一些,不說與敵人戰鬥,哪怕是逃跑的時候能快一些也成。
林敬之本身並不討厭運動,沒有反抗,穿上衣衫,洗漱幹淨,就打開屋門與玉姨娘圍著小院不停的快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圈,直到累的滿頭大汗,渾身沒了一點力氣,玉姨娘才放他迴屋休息。
到了中午時分,林敬之再次出門,牽著高頭大馬向皇宮的方向走去,玉姨娘不放心他的安全,換了身男裝,也跟了出來。
一路無事,三人騎馬小跑著平安抵達皇城門口,林敬之將馬韁交給二人,又說好了出宮後就在這裏等著二人接送,才轉身走進了皇宮。
鄭劍秋的到來,對林敬之南下大大的有利,他打算將此事報與皇上知曉。
第三百五十章 三個條件
今天來到禦書房,不待林敬之開口,年輕皇上就當先揮手讓秦牧等人退了下去,這幾個人又氣又恨,心中納悶的同時,也是升起了一絲危機感,難道在皇上眼中,這個剛來京城沒幾天的小小舉人,竟然可以取代他們了麽?
不可能!
秦牧暗自咬了咬牙。
“林舉人,今天一大早,二路欽差就出發南下了,你打算什麽時候動身?”眼見龐羽幾人退了下去,年輕皇上笑著說道。
今天皇上的心情非常好,因為隻要蘇博到達目的地,就可以廣收賄賂,填補國庫了。等國庫有了銀子,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購買大量的糧草與過冬物資,運送到北方邊疆。
“迴皇上,學子這一兩天就會出發,今日進宮,是有大事稟報。”林敬之彎著腰說道。
“哦?是好事,還是壞事?”
“是好事。”林敬之應了一聲,隨後把鄭劍秋來到京城,邀他喝酒,以及二人昨天聊談的內容,詳細的說了一遍。
“這個鄭劍秋的膽子到是不小!”年輕皇上冷哼了一聲。
“皇上,鄭劍秋以為鄭家與田家合謀造反的事情,隻有兩家寥寥數人知道,自然有膽子潛入京城打探消息。不過現如今田機的手下張少傑,與智武王朱煦走在了一起,卻是大大的不妙。”
林敬之說罷,年輕皇上的眉頭便皺在了一起,“你是擔心田機與福壽王會互相勾結,圖謀造反?”
“正是。”林敬之點了點頭。
年輕皇上自昨日聞聽朱煦暗中來到京城,就專門找人詢問了一下封地在海洲的福壽王的為人,此時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林舉人,你多慮了,福壽王是先皇一輩中,出了名的無能王爺,此人貪戀美色,好吃懶作,一天到晚除了喝酒吃肉,就是與女子尋歡,朕以為此人絕對沒有膽量起兵造反。”
福壽王的封地在南方海洲,林敬之自然也聞聽過此人好酒色的壞名聲,不過當老子的雖然是條無骨蟲,但其卻生了幾個好兒子,尤其是朱煦,更是年紀輕輕的,就被先皇賜下了智武王的封號。
“皇上,福壽王的好色名聲雖然不是裝出來的,但學子卻聽聞此人養育了幾個好兒子,其長子朱俊,三子朱煦,還有六子朱越,皆是熟讀兵書,善騎射的少年天才,尤其是三子朱煦,不但能上馬衝鋒陷陣,而且深諳用兵之道,曾以數百軍士,將三千餘海外夷族打的落花流水,倉皇逃竄。”
年輕皇上聞言開口道:“你的意思是說福壽王雖不足慮,但他那幾個兒子,卻有可能懷有野心,與田機密謀聯合?”
“不錯,學子正是此意。而且朱煦若非懷有異心,豈會冒著殺頭抄家的危險,暗自潛入京城?”林敬之迴道。
年輕皇上聞言覺得甚是有理,不敢再大意了。
“皇上,本來前兩天學子還有信心分化鄭田兩家的關係,但現在又多了第三方勢力,使得形勢變的更加複雜,一旦那個福壽王給鄭家許以足夠多的好處,怕是很容易就能收買鄭家的人心。”
如果鄭田兩家響應福壽王造反,日後皇上的寶座肯定是福壽王的,鄭勝與田機現在都隻是四品的官員,官職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如果福壽王拿出高官厚祿來誘買,還是比較容易將將二人拉攏到手中的。
皇上越聽,覺得形勢對自己越不利,不過想了一會,突然問道:“你是想與朕談條件吧?”
“這……皇上,學子此次南下十分兇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丟了小命,所以想要皇上答應以下幾點請求。”林敬之說罷,撩起衣衫,跪在大紅的地毯上,給皇上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響頭。
“說,隻要不是太過,朕全部答應!”
“謝皇上。”林敬之又磕了個響頭,才道:“第一,學子要勸說鄭勝,需以其子鄭劍秋為突破口,所以希望皇上能下道旨意,大小封授鄭劍秋一個官職,讓鄭家知道,皇家並不曉得鄭家曾有謀逆之心。”
當今皇上雖然年輕氣盛,但他自幼在皇宮中長大,不可能沒有半點城府,如果身邊沒有秦牧等一些狂士出餿主意,還是能比較冷靜的對待事情的,‘要拿下田機,必須得依仗鄭家的力量,現在給鄭家許些甜頭,到也不是不行!
反正等田機一倒,鄭家就會孤立無援,到那時,朕再找他們算賬。’
“此事準奏,林舉人接著說。”
“第二,田機在江湖中拉攏了不少綠林人士,這些人個個武藝高強,擅長暗殺,跟蹤,行刺。學子怕南下流洲後,會被其查到形蹤,所以希望皇上能給學子多派遣些武藝高強的侍衛。”
“準!”皇上還指望著林敬之能化解南方紛亂危急的形勢呢,自然舍不得他早早死掉。
“第三,世事多變,將來的形勢誰也無法預料,所以希望皇上能允許學子在遇到危急的情形時,亮明身份,並代皇上答應,或者許以鄭家一些優厚的條件。”
聽到這個要求,皇上沉默了下來,鄭家曾有過謀逆之心,他是非要鏟除不可的,否則如刺哽咽喉,不吐不快,甚至到了晚上連覺都睡不香,思量了許久,才開口道:“這一點朕也可以答應,不過朕早晚要收拾鄭勝一家,所以你開條件的時候,可得多想想,不然日後迴到京城,哼!”
“學子遵旨!”林敬之連忙磕了個響頭,隨後稍作猶豫,又道:“皇上,學子隻是一介舉人,並無官職,如果此事沒有辦成,還請皇上不要怪罪……”
“想的到美!”林敬之話未說完,就被皇上開口打斷,“朕前兩天就說過,不會白白用你,如果你辦成了此事,朕就會下旨封你為三等平流伯。”
說到這裏,皇上的語氣陡然一轉,冰冷了幾分,“相反,如果這件差使辦砸了,那朕也定要追究你的責任,不然朕這個皇上,豈不是賞罰不公?”
第三百五十一章 宏觀調控
林敬之也猜到如果這件事情辦砸了,皇上不會輕饒了他,隻好磕了個頭,說了聲皇上聖明,接著,又拍著胸脯保證了一番,說自己一定會全力以赴,辦好這件差使。年輕皇上聞言,臉色好轉了一些。
“林舉人,數月前北方四大洲爆發了大麵積的蝗災,而國庫又因連年與突刺人征戰,空虛無銀,至使朝廷無力賑災,王朝飄搖,皇權不穩;所以南方洲郡的形勢能否和平解決,就關係到了整個大乾王朝的興衰,你此次前去分化鄭田兩家的關係,切忌一定要用心!
而若非如此,朕也不會輕易就許你個三等平流伯!”皇上說起正事,臉色凝重。
這位皇上天性仁厚,也算得上是個憂國憂民的聖君,隻不過現在還年輕,閱曆不足,所以才會與秦牧等人胡鬧,少了份穩重。
聽聞朝廷無力賑災的事宜,林敬之靈光一閃,想了想,開口道:“皇上,關於蝗災一事,學子有些看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哦?你有何看法,說來聽聽。”年輕皇上虛扶了一把,示意林敬之起身,坐在椅子上說話。
林敬之說了句謝皇上,才站起來坐在了一旁,“天道無常,每隔幾年就會有不同的地方爆發天災,北方以旱災蝗災為主,南方則以水澇冰雹居多,這些災害一旦發生,就會至使當地的百姓流離失所,餓蜉遍地。”
聞言,皇上輕聲一歎。
“可某些地方爆發了天災以後,當真是因為國庫銀兩太少,才使得朝廷無力賑災麽?不,絕對不是!”
林敬之話鋒陡然一轉,挑起了皇上的興趣,臉現疑惑。
“就拿學子來說,在北方蝗災爆發之前,屯積了四十萬兩銀子的糧草,可兩三個月以後,糧價突飛猛漲,隻是轉手賣出,就能賺取三百多萬兩銀子!試問皇上,就算朝廷國庫充盈,又豈能拿得出十倍於平日裏糧食的價格,購買糧草,賑濟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