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裏,年輕皇上心有所悟,“的確,你說的很有道理,就算是朝廷國庫足夠充盈,也拿不出這麽多的銀子買糧賑災!
要不朕下道旨意,禁止天災爆發後,各地上漲糧價?”
林敬之搖了搖頭,“皇上,各地糧商一旦聞聽某些地方爆發了天災,就會大肆收購糧食囤積,用來發國難財,您這道聖旨下去,也沒有多大用處,因為這些糧商都是富家大戶,可以壓著糧食不賣!”
“哼,那朕就要當地官府強行征收!”年輕皇上臉色轉寒。
“萬萬不可!糧商將糧食買迴家中,就是糧商家中的私有財物,朝廷豈能強買強賣?若果真如此,定然會大失民心。”林敬之連忙阻止。
“那你說該怎麽辦?”
“迴皇上,學子的辦法,就是要朝廷學那些糧商一般,在王朝各地大量的囤積糧草,做到有備無患!”
“這個辦法不行,林舉人,其實朝廷一直都有囤積糧草。”年輕皇上輕輕搖了搖頭。
林敬之卻道:“不,皇上,學子的意思是大量的囤積糧食,而非隻是有限的囤糧,供應軍隊。”
“大量的囤積糧食?”
“不錯,要年年囤積,絕不間斷,直到朝廷手中的糧食,足夠我大乾王朝所有百姓數月甚至一年所用!”林敬之答道。
“啊?那朝廷得花多少銀子,才能購買到這麽多的糧食?”年輕皇上吃了一驚,張大了嘴巴。
“此項花費的確不少,但隻要年年撥款,囤壓糧食,相信隻需十幾年,就能在各個地方積壓下大量的糧草,到那時,不管哪裏發生了天災,朝廷都不會再束手無策。
而且皇上您別忘了,如果不解決掉這個問題,一旦有地方發生天災,朝廷就會花十倍,甚至是平時糧價數十倍的價格,去各地糧商手中購買糧食,如此算下來,朝廷所花的銀子,隻會多,不會少。”
聽完林敬之的詳細解說,年輕皇上覺得大是可行,“不錯,這個辦法的確不錯,若是早有人給先皇提出這個建議,朕今日也不會因為銀兩的事情,如此發愁了!”
“皇上,既然您覺得可行,不如早點說與戶部官員知道,讓戶部大臣們拿出一個可行的計劃?”林敬之提出建議。
原本皇上聞聽這個辦法不錯,就待讓身邊幾個近臣去辦理的,聞言臉色不愉的開口道:“別提那些個朝廷大臣,自朕登基以來,他們何曾聽過朕的一句話!在朕看來,還是齊德盛辦事靠譜。”
“皇上此言差矣。”林敬之本能的開口反對,直到見皇上瞪了一眼過來,他才驀然驚醒,自己這是在跟九五之尊說話呢,豈能說他不對?好在皇上沒有發火的跡象,他才悄悄擦了擦腦門上的冷汗,接著道:“天下諸事繁多,古代王君為了更好的治理江山,才將朝廷分設六部,然後集合朝廷百官的力量,造福於天下。分設六部以後,各部官員都依著各自的長處,進入了不同的部門。
打個比方,工部的官員對修橋鋪路,開墾荒地,壘砌城池比較熟悉,那麽朝廷如果有這方麵的工程,就應該交由工部的官員來辦理。而兵部,多是熟讀兵書,武藝高強的將領,那麽一旦王朝有了戰事,就應該交由兵部的官員來應對。
齊公公雖然甚得皇上倚重,很有能力,但齊公公一人,豈能聚全天下的技藝於一身?不說別的,單說打磨這一個玉杯,齊公公絕對比不上那些老師傅。”
年輕皇上最聽不得別人給他講道理,好在林敬之是用白話解說,淺顯易懂,沒蹦出個之乎者也,他才勉強聽了進去,擺了擺手,略帶不耐煩的迴道:“你的意思不就是要各司其職麽,這些朕懂,大不了朕把這件事情交給戶部的官員辦理就是了。”
林敬之今天之所以會如此大膽的說出這些道理,是因為現在禦書房中隻有他與皇上二人,如果那個李真李公公也在這裏,他是不敢這般多嘴的,不然這些話萬一傳到了手握重權的齊德盛齊公公耳中,那可是不得了。
華夏曆史中,所有掌權的太監,哪個不是利欲熏心,心狠手辣之輩?這位齊公公,定然也不是善茬。
年輕皇上說罷,端起玉杯抿了口溫茶,又道:“你不是想要朕給你分派些侍衛麽,現在朕就讓人去把肖建尋來,讓他多給你挑些武藝高強的廠衛!”
‘肖建?難道就是昨夜領自己去蘇府的那位肖公公?’林敬之聞言後大腦飛轉,想起一個人來!
第三百五十二章 挑撥猜忌
聞聽皇上要肖公公給自己挑選手下,林敬之靈機一動,昨晚去蘇府時,那位開門的中年人正是玉姨娘的仇人,如果能借著這次機會將之調到身邊充當侍衛,那麽就可以在南下的途中,尋找合適的契機,悄悄將之抹殺,為玉姨娘的爺爺報仇!
在這個年代,小妾的親人與男方家沒有什麽關係,但林敬之卻不是這麽看的。
皇上說罷,便喚來一個小太監,出去尋找肖公公了。
“皇上,學子估計鄭劍秋會緊跟著二路欽差起程,趕迴流洲,您看可不可以現在就降下聖旨,給鄭劍秋封授個官職?”
先前皇上答應了這個條件,自然不會拒絕,想了想,開口道:“要攏住鄭家的人心,官職不能太小,這樣吧,朕這就擬道旨意,封其為統領千人的大都統,在其父親的手底下當差吧。”
鄭劍秋此時還是白身,一躍成為統領千人的大都統,賞封的官職的確不小了,不過林敬之聞言卻是搖了搖頭,欠身道:“皇上,學子以為這個官職不妥。”
“哦?難道這個官職還小麽?”年輕皇上皺了皺眉頭。
“迴皇上,學子不是說這個官職太小,而是覺得還有更好的位置。”要給鄭劍秋分個什麽官職,林敬之早就想好了,“學子以為,最好封鄭劍秋為流洲堅城守備!”
“堅城守備?”皇上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這個林舉人是想要挑撥鄭田兩家生起猜忌之心呀!
一城守備,雖然是武將官職,但卻統歸各地的文官管轄,有保衛城池,巡夜,還有協助搜拿罪犯的職責。就拿堅城來說,堅城的守備是田機的下屬,那麽此人必然就是田機的心腹。
可現在林敬之卻要皇上冊封鄭劍秋去當堅城守備,正暗自想要造反的田機豈有不猜忌之理?盡管現在兩家在暗中達成了某種共識,但畢竟現在還沒有扯旗造反!
而且二人以前頗有嫌隙,鬧過不少的矛盾,要田機把堅城守備,這個等同於給自己家看大門的位置讓出來,他豈能甘心?
而如果不讓,鄭家自然也是不會答應的。
“好,朕這就下道旨意,命鄭劍秋為堅城守備!”年輕皇上撫掌大讚,同時覺得林敬之機敏異常,頗有心計,想來他一定能完成分化鄭田兩家,再一一拿下的重任。
等聖旨擬好,林敬之將之收入了懷中,他打算趕到流洲以後,查明當地的形勢,再找個合適的機會,將聖旨拿出來,為了避免鄭劍秋疑心,這個聖旨還得要皇宮內的太監來念讀,不過有二路欽差坐鎮南方幫忙,並不是難事。
又過了一會,肖公公趕來了禦書房,正巧皇上有事,就讓二人退下,去別的地方商議。
肖公公在前,林敬之稍微落後半步,二人走出了皇宮。
“忙了大半天,咱家的肚子有些餓了,不知林舉人可否賞光,陪咱家去酒樓裏喝上兩杯?”走出皇宮大門不遠,肖公公像昨天一樣,笑的異常和善。
林敬之連忙道:“肖公公客氣了,走,這頓酒飯由學子來請。”
肖公公聞言也不客氣,就當先向前方走去,二人走了有十來丈遠的時候,玉姨娘與楊威迎了上來。
林敬之沒有多作解釋,隻是給二人打了個眼色,示意在後邊跟著。
大約走出百丈來遠後,肖公公終於抬腿走進了一家大酒樓,他的前腳剛跨進門檻,就見一個中年人迎了上來,二人低語了幾句,順著樓梯,徑直向上走去,這座酒樓共有五層,一行人一直走到了最上麵。
“林舉人,請!”來到一處靠近窗戶的包廂,肖公公客氣的虛引了一下,然後頭前邁步走了進去。
林敬之笑了笑,見那位中年人立在門口沒有跟進去,就給玉姨娘與楊威打了個眼色,讓他們另外再開一間包廂休息,喝幾杯水酒。
“林舉人,咱家知道你馬上就要南下流洲了,先敬你一杯,祝你馬到功成。”來到包廂內,林敬之才發現桌子上已經擺滿了酒菜,好似肖公公早有準備,暗自驚訝。
這時肖公公端起酒杯,笑眯眯的說道。
“謝肖公公吉言。”林敬之落座後,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肖公公飲下水酒,拿起竹筷吃了一口,又道:“林舉人,咱家聽聞你初入皇宮時,曾當著皇太後與皇上的麵,說今生永不踏入官場仕途?”
“嗯,是有這麽一迴事。”林敬之將竹筷放下,又把當年曾立下誓言的事情,大概講了一遍。
心中卻在暗自猜測,這位肖公公將自己邀入酒樓,到底是何用意。
“可惜,當真是可惜呀!”肖公公聽罷接連歎氣,好似真的在替林敬之惋惜,隨後話鋒一轉,又道:“不過不踏入官場,林舉人也一樣可以成為人上之人,咱家聽說皇上親口許諾,隻要林舉人能將南下的事宜辦好,就賜封為三等平流伯?”
林敬之搞不懂肖公公找自己的真正目的,隻是點頭迴應,沒敢多說什麽。
肖公公瞥了一眼林敬之,見他有防憊自己的意思,並無不快,反而微微一笑,伸手入懷,掏出絲滑的綿帕輕輕擦了擦嘴角的油漬,又道:“林舉人,咱家今天請你來喝酒,並沒有什麽惡意,隻是想與你多親近親近而已。”
聞言,林敬之雖然疑惑肖公公為何會與自己這個毫無權勢的人套近乎,但卻相信他的確對自己沒有什麽惡意,畢竟二人一來沒有任何過節,二來他現在隻是一個沒有官職的舉人,人家根本就沒有必要花費心思害他,“能得肖公公賞識,是學子的運氣。”
“林舉人客氣了,說實話,咱家自幼在宮中長大,前不久還是第一次見到像你這樣,頭一迴入宮,就深得皇太後與皇上讚不絕口的人才,對了,還有皇後,也曾在不少人麵前誇過你。”
自己先給皇太後與皇上出了快速籌措銀兩的主意,隨後又幫皇後醫治手腕處的傷疤,這幾人會誇自己,倒也正常,林敬之微一思索,覺得麵前這位肖公公並沒有欺騙自己,“肖公公過譽了。”
“沒有,咱家說的都是實話。”肖公公將用過的錦帕疊好,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麵上,“原本依著林舉人甚得皇太後與皇上歡心,日後必然前途無量,不過林舉人雖然無心,但仍是風頭太盛,似乎得罪了不少人吧?”
此語一出,林敬之心頭驀然一驚,難道這位肖公公約自己喝酒的目的,竟然是要警告自己不要鋒芒太盛麽!
第三百五十三章 肖公公的橄欖枝
眼見林敬之臉色微變,肖公公輕輕一笑,端起茶杯,慢悠悠的喝了起來。
“肖公公的意思是?”思考了半晌,林敬之猜不透肖公公說這句話到底是什麽用意,試探的問道。
將手中的茶杯重又放迴桌麵,肖公公笑道:“咱家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看好林舉人的前程,所以想多親近親近,交個朋友。”
交朋友?
林敬之微感訝異,自己隻是一介學子舉人,連個官職都沒有,這個肖公公為何會向自己拋出橄欖枝?
肖公公看透了林敬之的心思,又道:“林舉人不必妄自菲薄,隻要你能完成皇上這次交代下來的任務,日後必定前途無量,甚至是一飛衝天!
皇上身邊的紅人是不少,但像秦牧,龐羽,還有那個杜明這般不知尊卑的狂士,絕對蹦達不了幾天。”
肖公公自幼在皇宮裏長大,在這塊是非之地見慣了上位者們勾心鬥角,陰謀陽謀,他並沒有什麽朝廷的大局觀,隻曉得隻要能跟對人,就必定可以飛黃騰達。
秦牧等人雖然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但他們卻被百官所不容,更糟糕的是,皇太後也十分討厭他們,這位皇太後可是了不得,不但本家的親戚在朝中位高權重,掌有很大的兵權,其本人也是不怒則已,一怒必定血流成河的主!
當今皇上之所以能在前幾個月順利登基,全是仰仗了皇太後。
再則,皇太後是皇上的親生母親,二人的感情一直很不錯,所以如果哪天皇太後見秦牧等人太過放肆,一怒之下全部砍了,皇上也不會因為此事與自己的母親鬧翻。
肖公公就住在皇宮之中,早把這些事情看的極其透徹,所以平日裏他雖然不會得罪秦牧等人,但也同樣不會與他們結交,勉得這幾人倒黴的時候,把自個也給連累了。而林敬之就不同了,他現在雖然隻是一介白身,但卻得到了皇太後的讚賞,當今天下名義上是皇上的,但若要細說起來,現在卻是皇太後的,所以隻要能抱緊皇太後這顆參大大樹,榮華富貴,還不是唾手可得!
當然,林敬之日後能不能爬上高位,還得看他能不能完成分化鄭田兩家的重任。
聞聽肖公公竟然當著自己的麵,說秦牧等人不會有好下場,林敬之心中微驚,不過這位肖公公的看法,與他自己的觀點,卻是正好不謀而合。
這時肖公公又道:“南下流洲,危險異常,不知林舉人打算索要多少名武藝高強的侍衛保護?”
光是張少傑的身邊,就有十幾名武林人士,所以侍衛自然是越多越好,林敬之剛待開口說個數量出來,卻見肖公公突然壓低了聲音,又道:“咱家目前是內廠的副指揮使,林舉人不必客氣,想要多少人,盡管說出來。”
這位肖公公竟然是內廠的副指揮使?也就是說眼前這位竟然是內廠二把手!
林敬之聞言大驚,看來他還是小瞧了這位肖公公,猶疑了一下,他才道:“不知肖公公能否為學子調撥出二十名好手?”
內廠是皇帝的直係手下,人數雖然不少,但大多是隱瞞身份,收集情報的普通人員,真正武藝高強的人,並不是很多。
“太少了,咱家可以給林舉人調出十名內廠廠衛,另外,再從京城的六扇門裏挑選出二十名武藝高強的好手。”
肖公公說罷,林敬之連忙道謝,隨後心中暗忖,‘看來這位肖公公的確是真心想要拉攏自己,不然也不會如此大方,一下就調給自己三十名手下。
前幾天全公公才和自己鬧翻了,正愁在京城沒有靠山,這位肖公公就主動送上門來,當真是天助我也!’
暗自尋思了幾句,林敬之又想起一件事情,故作隨意的說道:“昨天傍晚去蘇府時,學子見那位開門的廠衛體形健壯,想來身手不錯,不知肖公公能否割愛,也將此人借於學子一段時日?”
“嘿嘿,左不過是個會舞槍弄棒的奴才,有什麽舍得舍不得的?一會咱家就讓他去林舉人的小院門口報道。”能爬上內廠副指揮使這個位置,除了有心機以外,也必然心狠手辣,冷血無情。
既然有心拉攏林舉人,肖公公直接大度的應了下來,想了想,又道:“林舉人,此次南下,兇險異常,咱們會給那些人打個招唿,一切聽你指揮,絕對不會有人膽敢抗命!”
“肖公公這份恩情,學子銘記在心,日後若有差遣,絕不推辭!”林敬之突然站了起來,給肖公公施了一禮。
又和肖公公聊了一會,林敬之開口告辭,肖公公送到樓梯口,停了下來,望著林敬之漸行漸遠的背影,暗自輕語,“錦上添花,不及雪中送炭,林舉人,咱家如此看重你,你可千萬別讓咱家失望啊!”
“肖公公,屬下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派遣三十個人趕去林舉人家的小院了。”先前守在門前的那個中年人上前一步,開口說道。
肖公公聞言輕輕點了點頭,這時中年人忍不住又道:“肖公公,這位林公子隻是一個舉人,在京城也是毫無背景,您值得專門抽出時間,拉攏他麽?”
“值不值得,就看他以後的表現了!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肖公公的臉上一直掛著和善的笑容,本待離開,身形又突然頓住,側過身,輕輕拍了拍中年人的肩膀,開口道:“不管是下棋,還是做事,咱家都喜歡先一步下手!”
林敬之結了飯錢,本待與玉姨娘還有楊威趕迴小院,卻不想沒走幾步,又遇到了熟人。
攔在半路的人正是鄭劍秋,原來自早晨親眼見到二路欽差起程南下,他就有了趕迴流洲的打算,不過在離開之前,他還是想再和林敬之見上一麵。
要不朕下道旨意,禁止天災爆發後,各地上漲糧價?”
林敬之搖了搖頭,“皇上,各地糧商一旦聞聽某些地方爆發了天災,就會大肆收購糧食囤積,用來發國難財,您這道聖旨下去,也沒有多大用處,因為這些糧商都是富家大戶,可以壓著糧食不賣!”
“哼,那朕就要當地官府強行征收!”年輕皇上臉色轉寒。
“萬萬不可!糧商將糧食買迴家中,就是糧商家中的私有財物,朝廷豈能強買強賣?若果真如此,定然會大失民心。”林敬之連忙阻止。
“那你說該怎麽辦?”
“迴皇上,學子的辦法,就是要朝廷學那些糧商一般,在王朝各地大量的囤積糧草,做到有備無患!”
“這個辦法不行,林舉人,其實朝廷一直都有囤積糧草。”年輕皇上輕輕搖了搖頭。
林敬之卻道:“不,皇上,學子的意思是大量的囤積糧食,而非隻是有限的囤糧,供應軍隊。”
“大量的囤積糧食?”
“不錯,要年年囤積,絕不間斷,直到朝廷手中的糧食,足夠我大乾王朝所有百姓數月甚至一年所用!”林敬之答道。
“啊?那朝廷得花多少銀子,才能購買到這麽多的糧食?”年輕皇上吃了一驚,張大了嘴巴。
“此項花費的確不少,但隻要年年撥款,囤壓糧食,相信隻需十幾年,就能在各個地方積壓下大量的糧草,到那時,不管哪裏發生了天災,朝廷都不會再束手無策。
而且皇上您別忘了,如果不解決掉這個問題,一旦有地方發生天災,朝廷就會花十倍,甚至是平時糧價數十倍的價格,去各地糧商手中購買糧食,如此算下來,朝廷所花的銀子,隻會多,不會少。”
聽完林敬之的詳細解說,年輕皇上覺得大是可行,“不錯,這個辦法的確不錯,若是早有人給先皇提出這個建議,朕今日也不會因為銀兩的事情,如此發愁了!”
“皇上,既然您覺得可行,不如早點說與戶部官員知道,讓戶部大臣們拿出一個可行的計劃?”林敬之提出建議。
原本皇上聞聽這個辦法不錯,就待讓身邊幾個近臣去辦理的,聞言臉色不愉的開口道:“別提那些個朝廷大臣,自朕登基以來,他們何曾聽過朕的一句話!在朕看來,還是齊德盛辦事靠譜。”
“皇上此言差矣。”林敬之本能的開口反對,直到見皇上瞪了一眼過來,他才驀然驚醒,自己這是在跟九五之尊說話呢,豈能說他不對?好在皇上沒有發火的跡象,他才悄悄擦了擦腦門上的冷汗,接著道:“天下諸事繁多,古代王君為了更好的治理江山,才將朝廷分設六部,然後集合朝廷百官的力量,造福於天下。分設六部以後,各部官員都依著各自的長處,進入了不同的部門。
打個比方,工部的官員對修橋鋪路,開墾荒地,壘砌城池比較熟悉,那麽朝廷如果有這方麵的工程,就應該交由工部的官員來辦理。而兵部,多是熟讀兵書,武藝高強的將領,那麽一旦王朝有了戰事,就應該交由兵部的官員來應對。
齊公公雖然甚得皇上倚重,很有能力,但齊公公一人,豈能聚全天下的技藝於一身?不說別的,單說打磨這一個玉杯,齊公公絕對比不上那些老師傅。”
年輕皇上最聽不得別人給他講道理,好在林敬之是用白話解說,淺顯易懂,沒蹦出個之乎者也,他才勉強聽了進去,擺了擺手,略帶不耐煩的迴道:“你的意思不就是要各司其職麽,這些朕懂,大不了朕把這件事情交給戶部的官員辦理就是了。”
林敬之今天之所以會如此大膽的說出這些道理,是因為現在禦書房中隻有他與皇上二人,如果那個李真李公公也在這裏,他是不敢這般多嘴的,不然這些話萬一傳到了手握重權的齊德盛齊公公耳中,那可是不得了。
華夏曆史中,所有掌權的太監,哪個不是利欲熏心,心狠手辣之輩?這位齊公公,定然也不是善茬。
年輕皇上說罷,端起玉杯抿了口溫茶,又道:“你不是想要朕給你分派些侍衛麽,現在朕就讓人去把肖建尋來,讓他多給你挑些武藝高強的廠衛!”
‘肖建?難道就是昨夜領自己去蘇府的那位肖公公?’林敬之聞言後大腦飛轉,想起一個人來!
第三百五十二章 挑撥猜忌
聞聽皇上要肖公公給自己挑選手下,林敬之靈機一動,昨晚去蘇府時,那位開門的中年人正是玉姨娘的仇人,如果能借著這次機會將之調到身邊充當侍衛,那麽就可以在南下的途中,尋找合適的契機,悄悄將之抹殺,為玉姨娘的爺爺報仇!
在這個年代,小妾的親人與男方家沒有什麽關係,但林敬之卻不是這麽看的。
皇上說罷,便喚來一個小太監,出去尋找肖公公了。
“皇上,學子估計鄭劍秋會緊跟著二路欽差起程,趕迴流洲,您看可不可以現在就降下聖旨,給鄭劍秋封授個官職?”
先前皇上答應了這個條件,自然不會拒絕,想了想,開口道:“要攏住鄭家的人心,官職不能太小,這樣吧,朕這就擬道旨意,封其為統領千人的大都統,在其父親的手底下當差吧。”
鄭劍秋此時還是白身,一躍成為統領千人的大都統,賞封的官職的確不小了,不過林敬之聞言卻是搖了搖頭,欠身道:“皇上,學子以為這個官職不妥。”
“哦?難道這個官職還小麽?”年輕皇上皺了皺眉頭。
“迴皇上,學子不是說這個官職太小,而是覺得還有更好的位置。”要給鄭劍秋分個什麽官職,林敬之早就想好了,“學子以為,最好封鄭劍秋為流洲堅城守備!”
“堅城守備?”皇上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這個林舉人是想要挑撥鄭田兩家生起猜忌之心呀!
一城守備,雖然是武將官職,但卻統歸各地的文官管轄,有保衛城池,巡夜,還有協助搜拿罪犯的職責。就拿堅城來說,堅城的守備是田機的下屬,那麽此人必然就是田機的心腹。
可現在林敬之卻要皇上冊封鄭劍秋去當堅城守備,正暗自想要造反的田機豈有不猜忌之理?盡管現在兩家在暗中達成了某種共識,但畢竟現在還沒有扯旗造反!
而且二人以前頗有嫌隙,鬧過不少的矛盾,要田機把堅城守備,這個等同於給自己家看大門的位置讓出來,他豈能甘心?
而如果不讓,鄭家自然也是不會答應的。
“好,朕這就下道旨意,命鄭劍秋為堅城守備!”年輕皇上撫掌大讚,同時覺得林敬之機敏異常,頗有心計,想來他一定能完成分化鄭田兩家,再一一拿下的重任。
等聖旨擬好,林敬之將之收入了懷中,他打算趕到流洲以後,查明當地的形勢,再找個合適的機會,將聖旨拿出來,為了避免鄭劍秋疑心,這個聖旨還得要皇宮內的太監來念讀,不過有二路欽差坐鎮南方幫忙,並不是難事。
又過了一會,肖公公趕來了禦書房,正巧皇上有事,就讓二人退下,去別的地方商議。
肖公公在前,林敬之稍微落後半步,二人走出了皇宮。
“忙了大半天,咱家的肚子有些餓了,不知林舉人可否賞光,陪咱家去酒樓裏喝上兩杯?”走出皇宮大門不遠,肖公公像昨天一樣,笑的異常和善。
林敬之連忙道:“肖公公客氣了,走,這頓酒飯由學子來請。”
肖公公聞言也不客氣,就當先向前方走去,二人走了有十來丈遠的時候,玉姨娘與楊威迎了上來。
林敬之沒有多作解釋,隻是給二人打了個眼色,示意在後邊跟著。
大約走出百丈來遠後,肖公公終於抬腿走進了一家大酒樓,他的前腳剛跨進門檻,就見一個中年人迎了上來,二人低語了幾句,順著樓梯,徑直向上走去,這座酒樓共有五層,一行人一直走到了最上麵。
“林舉人,請!”來到一處靠近窗戶的包廂,肖公公客氣的虛引了一下,然後頭前邁步走了進去。
林敬之笑了笑,見那位中年人立在門口沒有跟進去,就給玉姨娘與楊威打了個眼色,讓他們另外再開一間包廂休息,喝幾杯水酒。
“林舉人,咱家知道你馬上就要南下流洲了,先敬你一杯,祝你馬到功成。”來到包廂內,林敬之才發現桌子上已經擺滿了酒菜,好似肖公公早有準備,暗自驚訝。
這時肖公公端起酒杯,笑眯眯的說道。
“謝肖公公吉言。”林敬之落座後,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肖公公飲下水酒,拿起竹筷吃了一口,又道:“林舉人,咱家聽聞你初入皇宮時,曾當著皇太後與皇上的麵,說今生永不踏入官場仕途?”
“嗯,是有這麽一迴事。”林敬之將竹筷放下,又把當年曾立下誓言的事情,大概講了一遍。
心中卻在暗自猜測,這位肖公公將自己邀入酒樓,到底是何用意。
“可惜,當真是可惜呀!”肖公公聽罷接連歎氣,好似真的在替林敬之惋惜,隨後話鋒一轉,又道:“不過不踏入官場,林舉人也一樣可以成為人上之人,咱家聽說皇上親口許諾,隻要林舉人能將南下的事宜辦好,就賜封為三等平流伯?”
林敬之搞不懂肖公公找自己的真正目的,隻是點頭迴應,沒敢多說什麽。
肖公公瞥了一眼林敬之,見他有防憊自己的意思,並無不快,反而微微一笑,伸手入懷,掏出絲滑的綿帕輕輕擦了擦嘴角的油漬,又道:“林舉人,咱家今天請你來喝酒,並沒有什麽惡意,隻是想與你多親近親近而已。”
聞言,林敬之雖然疑惑肖公公為何會與自己這個毫無權勢的人套近乎,但卻相信他的確對自己沒有什麽惡意,畢竟二人一來沒有任何過節,二來他現在隻是一個沒有官職的舉人,人家根本就沒有必要花費心思害他,“能得肖公公賞識,是學子的運氣。”
“林舉人客氣了,說實話,咱家自幼在宮中長大,前不久還是第一次見到像你這樣,頭一迴入宮,就深得皇太後與皇上讚不絕口的人才,對了,還有皇後,也曾在不少人麵前誇過你。”
自己先給皇太後與皇上出了快速籌措銀兩的主意,隨後又幫皇後醫治手腕處的傷疤,這幾人會誇自己,倒也正常,林敬之微一思索,覺得麵前這位肖公公並沒有欺騙自己,“肖公公過譽了。”
“沒有,咱家說的都是實話。”肖公公將用過的錦帕疊好,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麵上,“原本依著林舉人甚得皇太後與皇上歡心,日後必然前途無量,不過林舉人雖然無心,但仍是風頭太盛,似乎得罪了不少人吧?”
此語一出,林敬之心頭驀然一驚,難道這位肖公公約自己喝酒的目的,竟然是要警告自己不要鋒芒太盛麽!
第三百五十三章 肖公公的橄欖枝
眼見林敬之臉色微變,肖公公輕輕一笑,端起茶杯,慢悠悠的喝了起來。
“肖公公的意思是?”思考了半晌,林敬之猜不透肖公公說這句話到底是什麽用意,試探的問道。
將手中的茶杯重又放迴桌麵,肖公公笑道:“咱家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看好林舉人的前程,所以想多親近親近,交個朋友。”
交朋友?
林敬之微感訝異,自己隻是一介學子舉人,連個官職都沒有,這個肖公公為何會向自己拋出橄欖枝?
肖公公看透了林敬之的心思,又道:“林舉人不必妄自菲薄,隻要你能完成皇上這次交代下來的任務,日後必定前途無量,甚至是一飛衝天!
皇上身邊的紅人是不少,但像秦牧,龐羽,還有那個杜明這般不知尊卑的狂士,絕對蹦達不了幾天。”
肖公公自幼在皇宮裏長大,在這塊是非之地見慣了上位者們勾心鬥角,陰謀陽謀,他並沒有什麽朝廷的大局觀,隻曉得隻要能跟對人,就必定可以飛黃騰達。
秦牧等人雖然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但他們卻被百官所不容,更糟糕的是,皇太後也十分討厭他們,這位皇太後可是了不得,不但本家的親戚在朝中位高權重,掌有很大的兵權,其本人也是不怒則已,一怒必定血流成河的主!
當今皇上之所以能在前幾個月順利登基,全是仰仗了皇太後。
再則,皇太後是皇上的親生母親,二人的感情一直很不錯,所以如果哪天皇太後見秦牧等人太過放肆,一怒之下全部砍了,皇上也不會因為此事與自己的母親鬧翻。
肖公公就住在皇宮之中,早把這些事情看的極其透徹,所以平日裏他雖然不會得罪秦牧等人,但也同樣不會與他們結交,勉得這幾人倒黴的時候,把自個也給連累了。而林敬之就不同了,他現在雖然隻是一介白身,但卻得到了皇太後的讚賞,當今天下名義上是皇上的,但若要細說起來,現在卻是皇太後的,所以隻要能抱緊皇太後這顆參大大樹,榮華富貴,還不是唾手可得!
當然,林敬之日後能不能爬上高位,還得看他能不能完成分化鄭田兩家的重任。
聞聽肖公公竟然當著自己的麵,說秦牧等人不會有好下場,林敬之心中微驚,不過這位肖公公的看法,與他自己的觀點,卻是正好不謀而合。
這時肖公公又道:“南下流洲,危險異常,不知林舉人打算索要多少名武藝高強的侍衛保護?”
光是張少傑的身邊,就有十幾名武林人士,所以侍衛自然是越多越好,林敬之剛待開口說個數量出來,卻見肖公公突然壓低了聲音,又道:“咱家目前是內廠的副指揮使,林舉人不必客氣,想要多少人,盡管說出來。”
這位肖公公竟然是內廠的副指揮使?也就是說眼前這位竟然是內廠二把手!
林敬之聞言大驚,看來他還是小瞧了這位肖公公,猶疑了一下,他才道:“不知肖公公能否為學子調撥出二十名好手?”
內廠是皇帝的直係手下,人數雖然不少,但大多是隱瞞身份,收集情報的普通人員,真正武藝高強的人,並不是很多。
“太少了,咱家可以給林舉人調出十名內廠廠衛,另外,再從京城的六扇門裏挑選出二十名武藝高強的好手。”
肖公公說罷,林敬之連忙道謝,隨後心中暗忖,‘看來這位肖公公的確是真心想要拉攏自己,不然也不會如此大方,一下就調給自己三十名手下。
前幾天全公公才和自己鬧翻了,正愁在京城沒有靠山,這位肖公公就主動送上門來,當真是天助我也!’
暗自尋思了幾句,林敬之又想起一件事情,故作隨意的說道:“昨天傍晚去蘇府時,學子見那位開門的廠衛體形健壯,想來身手不錯,不知肖公公能否割愛,也將此人借於學子一段時日?”
“嘿嘿,左不過是個會舞槍弄棒的奴才,有什麽舍得舍不得的?一會咱家就讓他去林舉人的小院門口報道。”能爬上內廠副指揮使這個位置,除了有心機以外,也必然心狠手辣,冷血無情。
既然有心拉攏林舉人,肖公公直接大度的應了下來,想了想,又道:“林舉人,此次南下,兇險異常,咱們會給那些人打個招唿,一切聽你指揮,絕對不會有人膽敢抗命!”
“肖公公這份恩情,學子銘記在心,日後若有差遣,絕不推辭!”林敬之突然站了起來,給肖公公施了一禮。
又和肖公公聊了一會,林敬之開口告辭,肖公公送到樓梯口,停了下來,望著林敬之漸行漸遠的背影,暗自輕語,“錦上添花,不及雪中送炭,林舉人,咱家如此看重你,你可千萬別讓咱家失望啊!”
“肖公公,屬下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派遣三十個人趕去林舉人家的小院了。”先前守在門前的那個中年人上前一步,開口說道。
肖公公聞言輕輕點了點頭,這時中年人忍不住又道:“肖公公,這位林公子隻是一個舉人,在京城也是毫無背景,您值得專門抽出時間,拉攏他麽?”
“值不值得,就看他以後的表現了!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肖公公的臉上一直掛著和善的笑容,本待離開,身形又突然頓住,側過身,輕輕拍了拍中年人的肩膀,開口道:“不管是下棋,還是做事,咱家都喜歡先一步下手!”
林敬之結了飯錢,本待與玉姨娘還有楊威趕迴小院,卻不想沒走幾步,又遇到了熟人。
攔在半路的人正是鄭劍秋,原來自早晨親眼見到二路欽差起程南下,他就有了趕迴流洲的打算,不過在離開之前,他還是想再和林敬之見上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