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不遠的前方,立著一個身穿黑衫的男子,這個男子身形健壯,臉上布滿了胡子碴,眼睛左右轉動,顯得小心翼翼,此刻正朝著他招手,示意他過去談話。
[本文縱橫中文網首發,免費,請大家支持正版閱讀。縱橫中文網手機版地址:wap.zongheng]
盡管此人似是畫了妝,相貌有些改變,但林敬之還是一眼就認出此人,正是在洛城城外,被自己的嬌妻救過一命的鄭府大公子,鄭劍秋!
他怎麽也來京城了?
目的是向自己示好,還是與張少傑一般,要取自己的性命?一瞬間,林敬之的大腦中閃過好幾個疑問,不過最終,他還是加快腳步,迎了上去。
過不了幾天,他就要奉旨迴流洲離間田鄭兩家的關係了,而要使這兩家反目,他隻能在鄭家這邊下手,現在鄭劍秋自動送上門來了,他自然不能放過與之接觸的機會。
鄭劍秋見林敬之朝自己走了過來,偷偷鬆了口氣,然後也不待林敬之走近,就折身向旁邊的一條大街走去,隻是讓林敬之遠遠的跟著,能看到他的身影就成。大約走了百丈來遠,轉過好幾個彎角,鄭劍秋才轉身對著他招了招手,然後走進了一家酒樓,林敬之沒有猶豫,緊跟著走了進去。
因為二人相隔較遠,林敬之踏進門檻後,已經找不到鄭劍秋的人影了,不過在樓梯口處,他又見到了一位熟人,正是鄭劍秋的貼身侍衛隊長,許勇。
許勇一身粗布棉袍,化裝成了普通的下人,見他走了進來,遙遙施了一禮,示意他爬上二樓。
在許勇的領路下,二人一前一後,走進了二樓最邊上的一間包廂。
“林賢弟,多日未見,近來可好?”眼見林敬之走了進來,鄭劍秋連忙站起來熱情的拉住了他的胳膊,噓寒問暖。
要從鄭家下手,分化兩家的關係,林敬之首先要尋找拉攏的人,正是這位鄭劍秋,畢竟在鄭家,他也隻是與這位鄭家的長公子比較熟悉有些交情,所以盡管他對鄭劍秋以前說話不算話,在洛城時沒有幫助林家對付王蒙等人心存芥蒂,但也沒有表露在臉上,迴以爽朗的笑容,熱情不已,“還好,多謝鄭兄關心,咱們難得碰巧在此處相遇,來來來,先坐下同飲幾杯水酒!”
聞聽林敬之說與自己碰巧相遇,鄭劍秋臉色微微一僵,雙眼中閃過一絲焦急,他此次前來尋找林敬之,可是有重大事情商議的。
二人坐下後,連飲了好幾杯水酒,林敬之隻是又說又笑的與其聊些平日裏的鎖事,佯作關心慰問,並沒有提起正事。
他不是傻子,自然不會真的以為二人是正巧在皇宮門口不遠處相遇,但商談事情,誰先說出口,誰先拋出砝碼,誰就會吃虧的多,所以他不但不說正事,而且還故意岔開了好幾次引向正事的話題。
鄭劍秋此番尋林敬之有大事相商,又過了片刻,終於再也忍不住,說了出來。
~~~~~~~~~~~~~~~~~~~~~~~~~~~~~~~~~~~~~~~~~~~~~~~~~~~~~~~~~~~~~~~~~~~~~~~~~~~~~~~~~~~~~~~~~~~~~
ps:本文的收藏太少了,如果覺得不錯,就收藏下吧,多謝!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出所料
近距離觀看了好一會,林敬之才確定,鄭劍秋臉上的胡碴子,竟然不是化妝的,此刻的他和以前比起來,皮膚黑了些,臉形削瘦了些,多了絲成熟穩重,少了份陽光帥氣,風塵仆仆,有點頹廢,不過那雙眼睛在微微轉動間,亮芒閃動。
鄭家的確如林敬之所料一般,若非得已,絕不會與田機結為同盟,鄭勝此人光明磊落,擅長用兵,對皇室也算得上頗為忠心,不過他再忠心,也做不到眼睜睜的看著將來欽差大人一到,將鄭家男子全被斬首,女子充作軍妓。
迫於壓力,鄭家隻能與田家綁在一塊。
不過話雖如此,但鄭勝仍然抱著一絲僥幸,希望那位欽差人停下步伐,不再南下進入流洲,畢竟這扯旗造反,可不是件小事,而且他估計自己與田機造反後,八成會死的很慘,因為他們造反,連個好點的口號,都拿不出來。
在這個年代,造反也好,入京勤王也罷,一定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比如百姓造反,就要打個昏君無道,至使天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口號,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要推翻皇朝,順理成章;而外地藩王要造反,則可以打個入京勤王,或者清君側的口號,用來告訴天下百姓,自己是正義之師,不是叛亂的賊黨,不然是得不到天下百姓,還有學子舉人的支持的。
現如今雖然北方爆發了大麵積的蝗災,人心浮動,但這是天災,並非新登基的皇上昏庸無道所至,所以鄭田兩家造反以後,就算勉強打出天子無能,離經叛道,百姓流離失所的旗號,也是說服不了民心的。
南方幾個洲郡的形式,的確有些複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若非那位欽差大臣太過手辣,是沒有人敢生起謀逆之心的,畢竟大乾王朝已經延續了五百多年,已經深得民心,是正統的皇家天子。
知道不能輕易造反,鄭家頂受的壓力,相當之大,後來聞聽林敬之接到聖旨入京,那位孟欽差則停留在京洲與流洲的邊界處不再南下,鄭勝就重又看到了希望,本來他已經答應在短期內將女兒嫁與田機的兒子聯姻,現在也是一拖再拖,沒有履行諾言。
鄭劍秋此次奉命來到京城,正是要打聽清楚,皇上讓欽差大臣停止南下步伐的真正原因,不過他們雖然猜測此事有可能與林敬之有關,但也不能肯定一定就是他給皇上說了什麽,其實鄭劍秋前幾天就趕到了京城,在京城幾家相交不錯的官家中打聽了一番,有了些許猜測,後來又聞聽皇上最近收了一名叫林敬之的白衣舉子為近臣,他這才停留在皇宮門口,等候林敬之的大駕。
鄭劍秋曉得以前鄭家有些對不住林敬之,一開始先是試探了幾句,又找理由為鄭家開脫,並表達了自己的欠意,才將自己此次來京城的目的,說了出來,“林賢弟,你我二人相交一場,也算頗有些交情,此次為兄來找你,就是想問一問,皇上為何會讓那位孟欽差停止南下?這件事情,與你入京有關麽?”
林敬之聽到發問,心思電轉間,暗自思考,該如何應答,他在上奏的玉碟中,說鄭田兩家合謀想要扯旗造反,才使得皇太後命皇下降下聖旨,讓欽差大人駐留在了流洲邊界,這件事情直到現在也沒幾個人知道,所以鄭劍秋是打聽不到的。
另外,在鄭田兩家未能拿下之前,絕對不能輕易泄露出去,不然鄭劍秋知道後,怕是會直接拔出利劍,將他斬殺於當場。
輕輕抿了口水酒,林敬之故意皺起了眉頭,“這個嘛,與小弟的確有一些關係……”
“賢弟,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以前為兄的確是有對不住林家的地方,不過鄭家也的確是有天大的難處啊!這個問題,可是身係著鄭家數百口性命,希望賢弟能據實以告!”鄭劍秋見林敬之猶疑著想要含糊其辭,連忙急聲說道。
哼!身係著鄭家數百口性命?
林敬之聞言心中冷哼了一聲,鄭家的人是人,林家的人就不是人麽?以前在洛城,他可是給鄭家寫了不少救助的書信,但全部石沉大海,沒有半點迴音!派去的下人,更是連鄭家主子的麵都見不到。
也對,在鄭家這樣的朝廷大員眼中,林家又算的了什麽!
不過不滿歸不滿,林敬之卻不能表現在臉上,正了正神色,他開口道:“既然鄭兄待我以誠,那小弟就實話實說,那位孟欽差之所以會停止南下,的確與小弟有關,不過關係不大!”
“哦?賢弟可否說的清楚一些?”鄭劍秋又問。
“小弟之所以入京,是因為在洛城時,小弟借著老太君的名義,給皇家上奏了一封玉碟,玉碟上說田機與王蒙等人貪贓枉法,並且在那位孟欽差殺伐果斷的逼迫下,有造反的念頭。”
聽到造反二字,鄭劍秋心肝猛然一跳,不過兩家密謀結盟之事,做的非常的隱蔽,他到是不相信林敬之手眼通天,能打聽清楚這件事情。
鄭劍秋如此想,不是沒有道理,不過他萬萬料想不到,除了林家,還有一個精通暗殺和收集情報的殺手組織在胡嬌嬌的授意下,一直關注著鄭家與田家。流煙閣的背後,是一個擁有不少武林好手的暗殺組織,而且除了這些武林高手,還在不少地方布有專門收集情報的眼線,所以要打聽清楚兩家密謀的事情,並不難。
“賢弟果然急智,不過你為何會說,皇上之所以讓那位欽差大人停止南下,與你的關係不大呢?”鄭勝笑的有些勉強。
“因為那位孟欽差一路斬殺的官員實在太多,牽扯到了不少朝中大員,已經招惹的天怒人怨,並且他短短十幾數日,就殺掉了上百名官員,他到是拍拍屁股走了,可那些欽差大人路過的地方沒有官員主事,百姓們都已經鬧翻天了!”
鄭劍秋聞言臉現喜色,暗道此事果然與自己這幾天來打探出的消息差不多,也沒有逃出父親的所料!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院遇襲
鄭勝之所以能爬上流洲宣威將軍的位置,除了他善於用兵,曾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甚得先皇的看重以外,還有一點,就是曾和以前的京中老臣,聯過姻親,沒有這些人的大力支持與推薦,他是坐不上這麽高的官位的。他府中兩位平妻,都是官家小姐出身,所以在京城,鄭家還是有些門路的。
鄭劍秋此次來京城辦事,其實還是多虧了林敬之,若非鄭勝幾個兒子中,隻有他認得林敬之,他那幾個與京城官員更加親近的弟弟,定然不會讓他在父親麵前撈表現,他那幾個弟弟的母親都是京城官家出身,來這裏打探消息,定然要比他方便的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幾位內閣大學士將孟欽差的事情捅到了皇太後那裏,皇太後震怒之下,責斥了皇上,並命令皇上下旨,要孟欽差停止南下。”朝中官員都知道,那位孟欽差是年輕皇上自己搜羅來的人才,並且十分倚重,若非皇太後逼迫,皇上是不會降下旨意的,林敬之這句話,算是實話實說,隻不過朝中大臣們,沒人曉得他寫的那份玉碟的內容罷了。
聞聽林敬之所說,與自己這幾天打探來的消息差不了多少,鄭劍秋大喜,如果皇上並未猜忌到鄭家頭上,那隻要再招迴那位孟欽差,鄭家就沒必要與田機牽扯不清了,就在他暗自思索之際,林敬之一句話,直接說到了他的心坎上,“鄭兄,小弟這幾日一直在禦書房候著,還知道皇太後惱怒皇上任意妄為,要皇上下旨將那位孟欽差打入囚車,押解迴京,並且已經選好了二路欽差,明天就有可能上路了。”
“真的?”鄭劍秋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又緊忙問道:“那賢弟可知道那位二路欽差,是朝中哪位大臣?”
“這個,小弟並不清楚,隻是聽說那位官員不久前曾被壓入了大牢,今天早晨才被皇太後下旨釋放了出來……”
林敬之剛剛說完,鄭劍秋心中就驚咦一聲,‘難道是他?’
如果真的是他,那鄭家就有救了!鄭劍秋袖中的雙拳,不自覺的捏的死緊,這些日子他與父親一樣,都因欽差大人,還有田機相邀造反的事情,給逼壓的夜夜心驚,喘不過氣來。
“多謝賢弟告知,來,咱們再幹上一杯!”
“幹杯!”林敬之舉起酒杯,一幹而盡。
二人又喝了幾杯水酒,包廂的木門被人推開,許勇走了進來,林敬之夾菜吃飯的時候,眼角的餘光瞥見許勇偷偷的對著鄭劍秋搖了搖頭,他暗自納悶,這二人在打什麽啞謎。
鄭劍秋見許勇對著自己搖了搖頭,又是長鬆了口氣,盡管他不認為皇上會知道鄭家與田機合謀要造反的事情,但做賊心虛的他心中還是十分緊張的,再則以前鄭家的確有對不住林家的地方,他也怕林敬之入京得了勢以後,會對他不利。
也正因如此,他先前才不等林敬之,要自己一個人走在前邊,其實他早就在沿途大街上安排好下人觀察,看有沒有人在後邊跟蹤。
“賢弟,你如今有幸伺候在皇上身邊,前途定然無量,日後可千萬別忘了要多多提拔提拔為兄。”鄭劍秋喝了杯酒,重又坐了下來,爽朗的笑道。
林敬之搖了搖頭,把自己那天當著皇上的麵,說出的話又重新說了一遍。
鄭劍秋聞言先是驚訝,隨後重重一歎,右手指著林敬之,責怪道:“賢弟啊賢弟,你可知道這天下間有多少學子門生窮其一生,都見不著皇上一麵,可你……你竟然主動放棄了踏入仕途的天賜良機!”
辦完了正事,鄭劍秋自然想要和林敬之重新建立友好關係,以待林敬之將來飛黃騰達以後,可以提拔他,而且不說別的,單是林敬之能在皇上麵前誇他幾句,也可以讓他前途無量。此時聞聽林敬之仍和以前一樣,不想踏入官途,他怎能會不大歎可惜。
二人又聊了一會,以鄭劍秋勸說林敬之踏入仕途為主,隨後就相繼離開了酒樓,林敬之並沒有邀請鄭劍秋去自己的府中坐坐,而鄭劍秋因為有事,並仍懷有防憊之心,所以也沒有告訴林敬之他在京城的住址。
離了酒樓,林敬之快步向家中行去,來到門口,剛一推開大門,就見正在小院內慌急的走來走去的玉姨娘臉露喜色,小跑著迎了下來,“敬之,先前你去了哪裏,怎麽楊威說他去酒樓的後院牽馬,一會兒的功夫,你就不見了?”
“你先別著急,聽我說……”林敬之返手將院門關上,輕輕捏住了玉姨娘的玉手,一邊向小屋行去,一邊將遇到了鄭劍秋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
玉姨娘聞聽鄭劍秋竟然趕來了京城,先是一驚,隨後大喜,皇上正要派書生相公去流洲分化鄭田兩家的關係,這鄭劍秋就自動送上門來了,當真是天助林家。
二人來到屋內剛剛坐定,就見廚娘鄭欣茹端著水壺走了進來,給二人一人倒了杯溫荼,隨後猶豫著說道:“二爺,玉姨娘,先前那幾個蒙麵歹人闖進來,可是把院中幾個小丫頭給嚇壞了,要不要請個醫師來瞧瞧?”
蒙麵歹人?
林敬之聞言一愣,隨後偏頭看向了玉姨娘。
玉姨娘點了點頭,將中午時分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
原來自林敬之走後不久,就有五六下蒙麵歹人手執鋼刀翻進了院牆,當時幾個小丫頭正在院中灑掃洗衣,直嚇的亡魄皆冒,驚聲尖叫,玉姨娘聞聽到聲音,連忙跑了出來,與那幾個人鬥在了一處。
對方武功高強,玉姨娘隻是輕傷了其中一個,隨後那些人就互相掩護著一溜煙的逃掉了。
“玉兒,你沒受傷吧?”聞聽那些人身手不弱,林敬之受驚下連忙放下剛剛端起來的茶杯,上前幾步,把玉姨娘扶了起來,上上下下的打量。
“婢妾沒事,相公不必擔心。”玉姨娘先安慰了書生相公一句,才又蹙著眉頭道:“那些人的目標好像是我,所以並沒有傷那幾個丫環。”
第三百四十八章 吏部左侍郎
林敬之今天走出小院大門沒多久,胡嬌奴就引著他見到了張少傑與智武王朱煦的背影,而現在玉姨娘又說,那些蒙麵歹人的目標隻是她一個,沒有傷及院中的下人,那這些刺客背後的主使者,就唿之欲出了。
玉姨娘與胡嬌奴到底有什麽深仇大恨,林敬之並不知曉,但此事涉及到玉姨娘的人身安全,他可不能大意,“玉兒,洪兄這幾日在做什麽,我怎麽沒有見到他的人影?”
如果能讓洪峰住進小院,玉姨娘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大師兄這幾日一直隱在暗處,盯梢殺死我爺爺的鷹犬!”對於綠林出身恩怨分明的玉姨娘來說,能強忍了這麽多天不去報仇,已經很不錯了。
林敬之聞言皺了皺眉頭,知道要玉姨娘把洪峰找來,放棄盯梢的可能性不大,又想起來一件事情,開口道:“今天我出門的時候,正巧碰到張少傑了,他現在與那位小王爺朱煦走在了一起。”
“就是我們趕來京城時,碰巧在驛站中遇到的那個?”玉姨娘微露訝異,這兩個人怎麽走到一塊了?
“嗯。”林敬之點了點頭。
“敬之,那夜我們逃避追殺的時候,婢妾親眼看到,那位小王爺手下的軍士紀律嚴明,頗懂陣法,以少數人,打敗了從院牆外翻入的黑衣刺客,以後你出門上街一定要多加小心,萬不可大意。”玉姨娘的臉上浮起一抹隱憂。
別說不通曉武藝的林敬之,就是她遇到朱煦訓練出來的軍士,也頗為忌憚。
“嗯,我知道了。”林敬之先是應了下來,才又道:“不過這裏是京城,朱煦不敢輕易顯露身份,不然他一個外地藩王私自混入京城,罪名可是不小,萬一被官差給抓住了,隻有死路一條!
所以我估計他不敢在京城下手害我。”
玉姨娘雖然聽著有理,但仍然要林敬之多加小心,並決定自今日起,時時刻刻守護在書生相公的身旁。
二人又聊了一會,廚娘就領著幾個丫環把飯菜端了上來,正巧此時,楊威在外邊尋了一圈找不到林敬之,也趕了迴來。
“二爺,您沒事就好。”眼見林敬之好端端的,沒有少一根頭發,楊威長鬆了口氣。
林敬之見楊威如此著急,心中多少有些歉意,他當時應該停留一會,給楊威留句話的。先吩咐他坐下來喝了杯溫茶,休息了一會,才指著屋內臉現蒼白,明顯被嚇的不輕的幾個小丫環,開口道:“今天中午時分,有幾個蒙麵歹人突然闖進了小院,把這幾個小丫頭給嚇到了,你去外邊尋個醫師迴來,給她們把把脈,然後再開幾副寧心安神的中藥,給她們熬湯喝了。”
“是。”楊威抱拳應了一聲,又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在小院內吃過晚飯,天色漸漸轉黑,傍晚時分,有人敲響了院門。
來人是一個身材瘦小,臉色白晰,二十歲上下的男子,此人被下人領著走進屋內,一開口,林敬之就知道是個皇宮裏的太監,“林舉人,皇上讓咱家給您帶路尋人,這就走吧?”
“嗯。”林敬之站了起來剛要出門,卻被玉姨娘給攔了下來,原來玉姨娘不放心他的安全,要跟在她的身旁,走進內屋,不一會就換了身男裝。
一行三人,走出了院門,林敬之不認得這位太監,開口問道:“敢問公公高姓大名,在宮中擔任何職?”
“林舉人客氣了,叫咱家一聲肖公公就成,咱家在宮中也沒有什麽具體的職務,平日裏隻是負責幫上麵傳個話什麽的。”肖公公彎著腰,說話很是客氣。
[本文縱橫中文網首發,免費,請大家支持正版閱讀。縱橫中文網手機版地址:wap.zongheng]
盡管此人似是畫了妝,相貌有些改變,但林敬之還是一眼就認出此人,正是在洛城城外,被自己的嬌妻救過一命的鄭府大公子,鄭劍秋!
他怎麽也來京城了?
目的是向自己示好,還是與張少傑一般,要取自己的性命?一瞬間,林敬之的大腦中閃過好幾個疑問,不過最終,他還是加快腳步,迎了上去。
過不了幾天,他就要奉旨迴流洲離間田鄭兩家的關係了,而要使這兩家反目,他隻能在鄭家這邊下手,現在鄭劍秋自動送上門來了,他自然不能放過與之接觸的機會。
鄭劍秋見林敬之朝自己走了過來,偷偷鬆了口氣,然後也不待林敬之走近,就折身向旁邊的一條大街走去,隻是讓林敬之遠遠的跟著,能看到他的身影就成。大約走了百丈來遠,轉過好幾個彎角,鄭劍秋才轉身對著他招了招手,然後走進了一家酒樓,林敬之沒有猶豫,緊跟著走了進去。
因為二人相隔較遠,林敬之踏進門檻後,已經找不到鄭劍秋的人影了,不過在樓梯口處,他又見到了一位熟人,正是鄭劍秋的貼身侍衛隊長,許勇。
許勇一身粗布棉袍,化裝成了普通的下人,見他走了進來,遙遙施了一禮,示意他爬上二樓。
在許勇的領路下,二人一前一後,走進了二樓最邊上的一間包廂。
“林賢弟,多日未見,近來可好?”眼見林敬之走了進來,鄭劍秋連忙站起來熱情的拉住了他的胳膊,噓寒問暖。
要從鄭家下手,分化兩家的關係,林敬之首先要尋找拉攏的人,正是這位鄭劍秋,畢竟在鄭家,他也隻是與這位鄭家的長公子比較熟悉有些交情,所以盡管他對鄭劍秋以前說話不算話,在洛城時沒有幫助林家對付王蒙等人心存芥蒂,但也沒有表露在臉上,迴以爽朗的笑容,熱情不已,“還好,多謝鄭兄關心,咱們難得碰巧在此處相遇,來來來,先坐下同飲幾杯水酒!”
聞聽林敬之說與自己碰巧相遇,鄭劍秋臉色微微一僵,雙眼中閃過一絲焦急,他此次前來尋找林敬之,可是有重大事情商議的。
二人坐下後,連飲了好幾杯水酒,林敬之隻是又說又笑的與其聊些平日裏的鎖事,佯作關心慰問,並沒有提起正事。
他不是傻子,自然不會真的以為二人是正巧在皇宮門口不遠處相遇,但商談事情,誰先說出口,誰先拋出砝碼,誰就會吃虧的多,所以他不但不說正事,而且還故意岔開了好幾次引向正事的話題。
鄭劍秋此番尋林敬之有大事相商,又過了片刻,終於再也忍不住,說了出來。
~~~~~~~~~~~~~~~~~~~~~~~~~~~~~~~~~~~~~~~~~~~~~~~~~~~~~~~~~~~~~~~~~~~~~~~~~~~~~~~~~~~~~~~~~~~~~
ps:本文的收藏太少了,如果覺得不錯,就收藏下吧,多謝!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出所料
近距離觀看了好一會,林敬之才確定,鄭劍秋臉上的胡碴子,竟然不是化妝的,此刻的他和以前比起來,皮膚黑了些,臉形削瘦了些,多了絲成熟穩重,少了份陽光帥氣,風塵仆仆,有點頹廢,不過那雙眼睛在微微轉動間,亮芒閃動。
鄭家的確如林敬之所料一般,若非得已,絕不會與田機結為同盟,鄭勝此人光明磊落,擅長用兵,對皇室也算得上頗為忠心,不過他再忠心,也做不到眼睜睜的看著將來欽差大人一到,將鄭家男子全被斬首,女子充作軍妓。
迫於壓力,鄭家隻能與田家綁在一塊。
不過話雖如此,但鄭勝仍然抱著一絲僥幸,希望那位欽差人停下步伐,不再南下進入流洲,畢竟這扯旗造反,可不是件小事,而且他估計自己與田機造反後,八成會死的很慘,因為他們造反,連個好點的口號,都拿不出來。
在這個年代,造反也好,入京勤王也罷,一定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比如百姓造反,就要打個昏君無道,至使天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口號,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要推翻皇朝,順理成章;而外地藩王要造反,則可以打個入京勤王,或者清君側的口號,用來告訴天下百姓,自己是正義之師,不是叛亂的賊黨,不然是得不到天下百姓,還有學子舉人的支持的。
現如今雖然北方爆發了大麵積的蝗災,人心浮動,但這是天災,並非新登基的皇上昏庸無道所至,所以鄭田兩家造反以後,就算勉強打出天子無能,離經叛道,百姓流離失所的旗號,也是說服不了民心的。
南方幾個洲郡的形式,的確有些複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若非那位欽差大臣太過手辣,是沒有人敢生起謀逆之心的,畢竟大乾王朝已經延續了五百多年,已經深得民心,是正統的皇家天子。
知道不能輕易造反,鄭家頂受的壓力,相當之大,後來聞聽林敬之接到聖旨入京,那位孟欽差則停留在京洲與流洲的邊界處不再南下,鄭勝就重又看到了希望,本來他已經答應在短期內將女兒嫁與田機的兒子聯姻,現在也是一拖再拖,沒有履行諾言。
鄭劍秋此次奉命來到京城,正是要打聽清楚,皇上讓欽差大臣停止南下步伐的真正原因,不過他們雖然猜測此事有可能與林敬之有關,但也不能肯定一定就是他給皇上說了什麽,其實鄭劍秋前幾天就趕到了京城,在京城幾家相交不錯的官家中打聽了一番,有了些許猜測,後來又聞聽皇上最近收了一名叫林敬之的白衣舉子為近臣,他這才停留在皇宮門口,等候林敬之的大駕。
鄭劍秋曉得以前鄭家有些對不住林敬之,一開始先是試探了幾句,又找理由為鄭家開脫,並表達了自己的欠意,才將自己此次來京城的目的,說了出來,“林賢弟,你我二人相交一場,也算頗有些交情,此次為兄來找你,就是想問一問,皇上為何會讓那位孟欽差停止南下?這件事情,與你入京有關麽?”
林敬之聽到發問,心思電轉間,暗自思考,該如何應答,他在上奏的玉碟中,說鄭田兩家合謀想要扯旗造反,才使得皇太後命皇下降下聖旨,讓欽差大人駐留在了流洲邊界,這件事情直到現在也沒幾個人知道,所以鄭劍秋是打聽不到的。
另外,在鄭田兩家未能拿下之前,絕對不能輕易泄露出去,不然鄭劍秋知道後,怕是會直接拔出利劍,將他斬殺於當場。
輕輕抿了口水酒,林敬之故意皺起了眉頭,“這個嘛,與小弟的確有一些關係……”
“賢弟,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以前為兄的確是有對不住林家的地方,不過鄭家也的確是有天大的難處啊!這個問題,可是身係著鄭家數百口性命,希望賢弟能據實以告!”鄭劍秋見林敬之猶疑著想要含糊其辭,連忙急聲說道。
哼!身係著鄭家數百口性命?
林敬之聞言心中冷哼了一聲,鄭家的人是人,林家的人就不是人麽?以前在洛城,他可是給鄭家寫了不少救助的書信,但全部石沉大海,沒有半點迴音!派去的下人,更是連鄭家主子的麵都見不到。
也對,在鄭家這樣的朝廷大員眼中,林家又算的了什麽!
不過不滿歸不滿,林敬之卻不能表現在臉上,正了正神色,他開口道:“既然鄭兄待我以誠,那小弟就實話實說,那位孟欽差之所以會停止南下,的確與小弟有關,不過關係不大!”
“哦?賢弟可否說的清楚一些?”鄭劍秋又問。
“小弟之所以入京,是因為在洛城時,小弟借著老太君的名義,給皇家上奏了一封玉碟,玉碟上說田機與王蒙等人貪贓枉法,並且在那位孟欽差殺伐果斷的逼迫下,有造反的念頭。”
聽到造反二字,鄭劍秋心肝猛然一跳,不過兩家密謀結盟之事,做的非常的隱蔽,他到是不相信林敬之手眼通天,能打聽清楚這件事情。
鄭劍秋如此想,不是沒有道理,不過他萬萬料想不到,除了林家,還有一個精通暗殺和收集情報的殺手組織在胡嬌嬌的授意下,一直關注著鄭家與田家。流煙閣的背後,是一個擁有不少武林好手的暗殺組織,而且除了這些武林高手,還在不少地方布有專門收集情報的眼線,所以要打聽清楚兩家密謀的事情,並不難。
“賢弟果然急智,不過你為何會說,皇上之所以讓那位欽差大人停止南下,與你的關係不大呢?”鄭勝笑的有些勉強。
“因為那位孟欽差一路斬殺的官員實在太多,牽扯到了不少朝中大員,已經招惹的天怒人怨,並且他短短十幾數日,就殺掉了上百名官員,他到是拍拍屁股走了,可那些欽差大人路過的地方沒有官員主事,百姓們都已經鬧翻天了!”
鄭劍秋聞言臉現喜色,暗道此事果然與自己這幾天來打探出的消息差不多,也沒有逃出父親的所料!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院遇襲
鄭勝之所以能爬上流洲宣威將軍的位置,除了他善於用兵,曾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甚得先皇的看重以外,還有一點,就是曾和以前的京中老臣,聯過姻親,沒有這些人的大力支持與推薦,他是坐不上這麽高的官位的。他府中兩位平妻,都是官家小姐出身,所以在京城,鄭家還是有些門路的。
鄭劍秋此次來京城辦事,其實還是多虧了林敬之,若非鄭勝幾個兒子中,隻有他認得林敬之,他那幾個與京城官員更加親近的弟弟,定然不會讓他在父親麵前撈表現,他那幾個弟弟的母親都是京城官家出身,來這裏打探消息,定然要比他方便的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幾位內閣大學士將孟欽差的事情捅到了皇太後那裏,皇太後震怒之下,責斥了皇上,並命令皇上下旨,要孟欽差停止南下。”朝中官員都知道,那位孟欽差是年輕皇上自己搜羅來的人才,並且十分倚重,若非皇太後逼迫,皇上是不會降下旨意的,林敬之這句話,算是實話實說,隻不過朝中大臣們,沒人曉得他寫的那份玉碟的內容罷了。
聞聽林敬之所說,與自己這幾天打探來的消息差不了多少,鄭劍秋大喜,如果皇上並未猜忌到鄭家頭上,那隻要再招迴那位孟欽差,鄭家就沒必要與田機牽扯不清了,就在他暗自思索之際,林敬之一句話,直接說到了他的心坎上,“鄭兄,小弟這幾日一直在禦書房候著,還知道皇太後惱怒皇上任意妄為,要皇上下旨將那位孟欽差打入囚車,押解迴京,並且已經選好了二路欽差,明天就有可能上路了。”
“真的?”鄭劍秋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又緊忙問道:“那賢弟可知道那位二路欽差,是朝中哪位大臣?”
“這個,小弟並不清楚,隻是聽說那位官員不久前曾被壓入了大牢,今天早晨才被皇太後下旨釋放了出來……”
林敬之剛剛說完,鄭劍秋心中就驚咦一聲,‘難道是他?’
如果真的是他,那鄭家就有救了!鄭劍秋袖中的雙拳,不自覺的捏的死緊,這些日子他與父親一樣,都因欽差大人,還有田機相邀造反的事情,給逼壓的夜夜心驚,喘不過氣來。
“多謝賢弟告知,來,咱們再幹上一杯!”
“幹杯!”林敬之舉起酒杯,一幹而盡。
二人又喝了幾杯水酒,包廂的木門被人推開,許勇走了進來,林敬之夾菜吃飯的時候,眼角的餘光瞥見許勇偷偷的對著鄭劍秋搖了搖頭,他暗自納悶,這二人在打什麽啞謎。
鄭劍秋見許勇對著自己搖了搖頭,又是長鬆了口氣,盡管他不認為皇上會知道鄭家與田機合謀要造反的事情,但做賊心虛的他心中還是十分緊張的,再則以前鄭家的確有對不住林家的地方,他也怕林敬之入京得了勢以後,會對他不利。
也正因如此,他先前才不等林敬之,要自己一個人走在前邊,其實他早就在沿途大街上安排好下人觀察,看有沒有人在後邊跟蹤。
“賢弟,你如今有幸伺候在皇上身邊,前途定然無量,日後可千萬別忘了要多多提拔提拔為兄。”鄭劍秋喝了杯酒,重又坐了下來,爽朗的笑道。
林敬之搖了搖頭,把自己那天當著皇上的麵,說出的話又重新說了一遍。
鄭劍秋聞言先是驚訝,隨後重重一歎,右手指著林敬之,責怪道:“賢弟啊賢弟,你可知道這天下間有多少學子門生窮其一生,都見不著皇上一麵,可你……你竟然主動放棄了踏入仕途的天賜良機!”
辦完了正事,鄭劍秋自然想要和林敬之重新建立友好關係,以待林敬之將來飛黃騰達以後,可以提拔他,而且不說別的,單是林敬之能在皇上麵前誇他幾句,也可以讓他前途無量。此時聞聽林敬之仍和以前一樣,不想踏入官途,他怎能會不大歎可惜。
二人又聊了一會,以鄭劍秋勸說林敬之踏入仕途為主,隨後就相繼離開了酒樓,林敬之並沒有邀請鄭劍秋去自己的府中坐坐,而鄭劍秋因為有事,並仍懷有防憊之心,所以也沒有告訴林敬之他在京城的住址。
離了酒樓,林敬之快步向家中行去,來到門口,剛一推開大門,就見正在小院內慌急的走來走去的玉姨娘臉露喜色,小跑著迎了下來,“敬之,先前你去了哪裏,怎麽楊威說他去酒樓的後院牽馬,一會兒的功夫,你就不見了?”
“你先別著急,聽我說……”林敬之返手將院門關上,輕輕捏住了玉姨娘的玉手,一邊向小屋行去,一邊將遇到了鄭劍秋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
玉姨娘聞聽鄭劍秋竟然趕來了京城,先是一驚,隨後大喜,皇上正要派書生相公去流洲分化鄭田兩家的關係,這鄭劍秋就自動送上門來了,當真是天助林家。
二人來到屋內剛剛坐定,就見廚娘鄭欣茹端著水壺走了進來,給二人一人倒了杯溫荼,隨後猶豫著說道:“二爺,玉姨娘,先前那幾個蒙麵歹人闖進來,可是把院中幾個小丫頭給嚇壞了,要不要請個醫師來瞧瞧?”
蒙麵歹人?
林敬之聞言一愣,隨後偏頭看向了玉姨娘。
玉姨娘點了點頭,將中午時分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
原來自林敬之走後不久,就有五六下蒙麵歹人手執鋼刀翻進了院牆,當時幾個小丫頭正在院中灑掃洗衣,直嚇的亡魄皆冒,驚聲尖叫,玉姨娘聞聽到聲音,連忙跑了出來,與那幾個人鬥在了一處。
對方武功高強,玉姨娘隻是輕傷了其中一個,隨後那些人就互相掩護著一溜煙的逃掉了。
“玉兒,你沒受傷吧?”聞聽那些人身手不弱,林敬之受驚下連忙放下剛剛端起來的茶杯,上前幾步,把玉姨娘扶了起來,上上下下的打量。
“婢妾沒事,相公不必擔心。”玉姨娘先安慰了書生相公一句,才又蹙著眉頭道:“那些人的目標好像是我,所以並沒有傷那幾個丫環。”
第三百四十八章 吏部左侍郎
林敬之今天走出小院大門沒多久,胡嬌奴就引著他見到了張少傑與智武王朱煦的背影,而現在玉姨娘又說,那些蒙麵歹人的目標隻是她一個,沒有傷及院中的下人,那這些刺客背後的主使者,就唿之欲出了。
玉姨娘與胡嬌奴到底有什麽深仇大恨,林敬之並不知曉,但此事涉及到玉姨娘的人身安全,他可不能大意,“玉兒,洪兄這幾日在做什麽,我怎麽沒有見到他的人影?”
如果能讓洪峰住進小院,玉姨娘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大師兄這幾日一直隱在暗處,盯梢殺死我爺爺的鷹犬!”對於綠林出身恩怨分明的玉姨娘來說,能強忍了這麽多天不去報仇,已經很不錯了。
林敬之聞言皺了皺眉頭,知道要玉姨娘把洪峰找來,放棄盯梢的可能性不大,又想起來一件事情,開口道:“今天我出門的時候,正巧碰到張少傑了,他現在與那位小王爺朱煦走在了一起。”
“就是我們趕來京城時,碰巧在驛站中遇到的那個?”玉姨娘微露訝異,這兩個人怎麽走到一塊了?
“嗯。”林敬之點了點頭。
“敬之,那夜我們逃避追殺的時候,婢妾親眼看到,那位小王爺手下的軍士紀律嚴明,頗懂陣法,以少數人,打敗了從院牆外翻入的黑衣刺客,以後你出門上街一定要多加小心,萬不可大意。”玉姨娘的臉上浮起一抹隱憂。
別說不通曉武藝的林敬之,就是她遇到朱煦訓練出來的軍士,也頗為忌憚。
“嗯,我知道了。”林敬之先是應了下來,才又道:“不過這裏是京城,朱煦不敢輕易顯露身份,不然他一個外地藩王私自混入京城,罪名可是不小,萬一被官差給抓住了,隻有死路一條!
所以我估計他不敢在京城下手害我。”
玉姨娘雖然聽著有理,但仍然要林敬之多加小心,並決定自今日起,時時刻刻守護在書生相公的身旁。
二人又聊了一會,廚娘就領著幾個丫環把飯菜端了上來,正巧此時,楊威在外邊尋了一圈找不到林敬之,也趕了迴來。
“二爺,您沒事就好。”眼見林敬之好端端的,沒有少一根頭發,楊威長鬆了口氣。
林敬之見楊威如此著急,心中多少有些歉意,他當時應該停留一會,給楊威留句話的。先吩咐他坐下來喝了杯溫茶,休息了一會,才指著屋內臉現蒼白,明顯被嚇的不輕的幾個小丫環,開口道:“今天中午時分,有幾個蒙麵歹人突然闖進了小院,把這幾個小丫頭給嚇到了,你去外邊尋個醫師迴來,給她們把把脈,然後再開幾副寧心安神的中藥,給她們熬湯喝了。”
“是。”楊威抱拳應了一聲,又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在小院內吃過晚飯,天色漸漸轉黑,傍晚時分,有人敲響了院門。
來人是一個身材瘦小,臉色白晰,二十歲上下的男子,此人被下人領著走進屋內,一開口,林敬之就知道是個皇宮裏的太監,“林舉人,皇上讓咱家給您帶路尋人,這就走吧?”
“嗯。”林敬之站了起來剛要出門,卻被玉姨娘給攔了下來,原來玉姨娘不放心他的安全,要跟在她的身旁,走進內屋,不一會就換了身男裝。
一行三人,走出了院門,林敬之不認得這位太監,開口問道:“敢問公公高姓大名,在宮中擔任何職?”
“林舉人客氣了,叫咱家一聲肖公公就成,咱家在宮中也沒有什麽具體的職務,平日裏隻是負責幫上麵傳個話什麽的。”肖公公彎著腰,說話很是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