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方遠程火力虛弱,直衛就會衝上來猛烈射擊,若是擊潰了就用馬劍追擊,而如果沒有擊潰對手就可以退迴裝彈。這些還有馬劍、馬刀各一把,其中直馬劍相當長,頂在膝蓋上衝鋒的時候就像是一把小長矛。
“我知道,”李來亨隻讓一半的部隊做射擊準備,就是擔心隊形散亂被對方衝垮,而對方既然有強大的火器,他就得讓另外一半居前,若對方不是挺著馬劍衝過來的,李來亨認為步槍的威力大足以抵消直衛的數量優勢。之前許平所部沒有任何和直衛交戰的經驗,李來亨也隻能摸著石頭過河:“在蘭陽和選鋒營交鋒前,我們不也沒有和新軍交手過麽?凡事總有第一次。”
看到闖軍開始向前移動,小楊將軍立刻下令直衛緩緩後退,保持距離不進入對方的火力射程。
直衛不清不願地跟著長官一起後退,退了一段後李來亨不敢過於深入,又退迴去,小楊將軍就領著兵繼續逼近,還事先吩咐道:“若是闖賊迴頭,我們就再退。”
“大人,我們是新軍,是直衛,這樣我們和江北軍有何區別?”又有直衛忍不住發起牢騷來。
“你們不覺得對方很想和我們打上一仗麽?”小楊將軍觀察著李來亨的動作,若有所思地說道:“雖然不知道對方到底在想什麽,不過他們既然有這個打算,那我當然不能順了他們的心。”
反複兩次後,李來亨感到厭倦了這種進退,李自成的主力已經快退到自己的後方位置,眼下的情況讓他越來越有一種壓迫感,隨時可能出現、而且不知道會出現在什麽位置上的新軍給李來亨以巨大的壓力。
“不和他們玩下去了。”李來亨突然想起許平說過直衛的楊將軍也就是楊致遠的兒子是個老好人,對長輩非常尊重,不是很被部下敬畏,覺得自己有一個策略可用:“讓士兵們齊聲呐喊:‘陣斬楊致遠’吧。”
身邊的軍官立刻趕去安排,李來亨在心裏想著:“一個孝順長輩的老實人,聽到這喊神應該會急怒攻心吧?”
“陣斬楊致遠!”
“陣斬楊致遠!”
聽到闖軍嬉笑著送來陣陣的喊聲,直衛無不勃然大怒,不等小楊將軍命令,他們就都把直馬劍抽了出來,默契地並排而立。這隊直衛把自己的馬劍頂在腿上,彼此之間靠攏得非常緊密,人與人幾乎都是膝蓋相接觸。
“大人,衝鋒吧,撕爛這幫賊人的狗嘴!”
部下看到小楊將軍的臉頰上肌肉在輕微的抽搐,不過他仍不肯下令,片刻後不但沒有下達衝鋒的命令,反倒環顧四周一圈,喝到:“都把劍收起來,雙手握韁!”
部下們不清不願地執行了收劍的命令,對麵的闖軍還在不停地送來各種譏笑聲,小楊將軍雙手緊緊握著韁繩,在心裏想著:“闖賊確實存心一戰,我不能因怒行兵。”
……
接到李來亨的急報後,許平帶著第五步兵翼急行軍趕來,看到數千闖軍火器部隊出現在麵前,而且他們身邊還環繞著上百騎兵後,小楊將軍點點頭:“是了,果然是許平來了。”
向鎮東侯報信的傳令兵又被派出,小楊將軍帶著騎兵走得更遠一點,以確保不會被對方的騎兵拖住。
看到許平後,李來亨立刻迎了上來,之前許平已經聽到了闖軍的求戰聲,他皺眉看著對麵的直衛,問李來亨道:“有什麽發現?”
“一點都沒有,這隊新軍直衛擋住了我們,”闖營的少量探馬無法偵查被遮蔽的戰場縱深,李來亨苦笑了一聲:“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覺得楊將軍背後沒有新軍的主力,至少這裏沒有,”許平看著和自己拉開距離的直衛,輕聲說道:“如果對方身後有大隊人馬,為何要拉得這麽遠?難道他們不應該引誘我們進攻這一小隊騎兵以便拉散我們的軍隊嗎?”
“或許是他們覺得兵力足夠了,”李來亨說道:“他們隻是負責監視我們的動向,確保不會跟丟了我們。”
“我覺得這隊直衛顯得有些沒底氣,”許平眺望著對手,自從看到對方的舉動後,他立刻就安心不少,覺得李來亨擔憂的事情大概不會是現實:“奇怪,新軍難道隻來了這點直衛嗎?”
“大將軍為何有此一說?”
“侯爺讓直衛同知指揮偵查,要是有大軍這根本不可能嘛。”
“大將軍不也才讓我指揮二百人麽?”李來亨反問道。
“是的,但難道你認為我們背後有上萬大軍麽?”許平表情變得越來越輕鬆,小楊將軍此前沒有上過幾次戰場,也沒有肩負過今天這樣的重任。
很快不僅是許平,李來亨也看出不少征兆來:“大將軍說得不錯,看起來新軍並沒有來什麽大軍。”
“奇怪,侯爺就這麽有信心,認為不帶新軍也能擊敗我們不成?”許平沉思起來:“難道真的像邸報所說,朝廷要直衛留下保衛京師,侯爺就同意了?那山東的兩營新軍在幹什麽?嗯,或許侯爺手裏還是有幾千人吧,隻是安全起見沒有從側翼包圍闖王。”
“打起我的旗號來!”這時李自成在江北軍的追擊下已經退到和許平位置平行的地方,許平下令裝甲營轉頭迎向追兵,為李自成的老營斷後。
看到許平的旗號出現在麵前,蕭略大吃一驚。
“許平——元帥的大弟子,這可不是我能匹敵的對手。”蕭略毫不猶豫地下令止步,他飛快地觀察了一下許平的動作,看到對方並沒有進攻的打算,就老實地於他對峙。
李自成的老營相對其他闖軍來說要士氣高昂得多,在麵對大批官兵追擊時,始終沒有出現大片潰逃,但不可避免地還有有一些跑得收不住腳。所以李自成得不停地下令停下整隊,以免跑著、跑著就把軍心跑散了,雖然官兵的追擊不是很勇猛,但李自成還是不得不拋下一些掉隊的人,而每次陣隊的時候也會有一些跑在前麵的人開小差,這十幾裏跑下來,已經有兩成的軍隊跑散了,如果繼續這樣跑下去,今天就算不會潰敗,說不定也要跑散個四、五成。
許平讓人去通知李自成繼續撤退,躲到自己軍隊背後再進行整頓,放過李自成的老營後,許平看到黑壓壓的官兵已經聚集在自己麵前,就下令全翼按照隊編製分成四批交替撤退。
在第一波中的嶽牧跟著同伴從陣型的縫隙中迅速跑到後方,然後隊官胡辰一聲令下,嶽牧他們就四散到兩側,士兵們半蹲在地舉槍向前瞄準。嶽牧也單膝著地,握緊自己的長矛,保持這個姿勢紋絲不動地靜靜等待。身邊不斷有同伴經過,很快麵前的一隊人接到口令起立,從嶽牧身邊經過,眼前重現變得廣闊:對麵明軍的陣容連天接地,充斥滿了整個視野。
看到許平也開始撤退後,而且身後的江北軍同僚都已經追了上來,蕭略按捺不住搶功的欲望。
“殺賊啊!”蕭略大喝一聲:“不要讓賊人跑了。”
幾個腦筋不好的部下聽到這熟悉的號令聲後,以為又是和剛才追擊李自成一樣的情況發生了,就唿喊著快步衝上去,剛才明軍雖然追得不是很緊,但是不時有掉隊的闖營士兵被他們追上,蕭略的手下已經斬首頗豐。
“開火!”
胡辰看到明軍已經有人進入了自己的射擊範圍,就大喝一聲。
嶽牧所在的隊用整齊的排槍聲相應他們隊官的命令,然後看也不看地退向後排,嶽牧和同伴們走過身後的一排人身側時,聽到又是一聲“開火”的命令傳來,等他們又一次跑到隊尾時,同伴們已經在移動中完成添藥,正忙著把鉛彈裝進槍管。
……
“我的娘啊。”
幾個傷兵倒在地上抱著傷口痛苦地呻吟著,周圍是數百被排槍聲震撼不已的江北軍士兵,蕭略把自己隱藏在士兵的身後,心中暗暗盤算著:“闖賊的槍大概也就能打這麽遠了,我要小心點,這刀劍無情的,傷到了我怎麽辦?”
……
趁著江北軍開始停滯,許平指揮著部隊快速交替撤退,終於,他看到鎮東侯的旗幟出現在自己視野裏。
第十九節 對話
注意到鎮東侯旗號的不止許平一個,此前蕭略正處於進退兩難的位置:如果他不追擊下去的話,那麽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大家就會說是他把李自成放跑的;但是如果繼續追下去……開什麽玩笑?前麵是連鎮東侯的新軍都打敗過的許賊,自己要是莽撞衝上去被打了,其他人多半就會在邊上看著,然後把被揍得遍體鱗傷的自己攙迴家。
及時出現的鎮東侯解決了蕭略的難題,他立刻下令全軍收攏,向鎮東侯的將旗靠攏。
隻是這種懦夫的行為需要一個幫腔的,蕭略養親兵這麽久,他們一聽到蕭略的命令就在邊上嚷嚷起來:“窮寇莫追,許賊狡詐,不要中了他的埋伏。”
蕭略帶隊急忙向後退去,不過在他遇到鎮東侯之前首先要從江北提督的陣前經過,鬱董剛剛帶兵趕到他的身後。看到麵前許平的旗號後,鬱董也是心裏一陣打鼓,不過他被崇禎天子稱為許平的克星這件事已經傳開了,周圍這麽多雙眼睛看著,他也不好意思下令停止追擊。
為了推卸責任蕭略親自跑到鬱董麵前請令,他看到後者正撚須沉吟不語,連忙大叫一聲:“鬱帥,許賊一貫好用陰謀,現在對麵敵情不明,末將以為還是慎重為好,以免中了他們的埋伏。”
蕭略估計鬱董正等著這個台階,不過就算猜錯了也沒關係,如果江北提督非要逞能,他就得當先打頭陣了。
正如蕭略所料,鬱董聽到這話頓時如釋重負,連忙頜首道:“最了解許賊的還是鎮東侯,對付孫猴子還得靠唐僧啊。”
明軍那邊仍然是一片混亂,大隊士兵互相擁擠著不成陣型,第五步兵翼仍在交替後退,望著對麵的雜亂無章的大軍,李來亨問道:“大將軍,你想不想趁他們退兵反攻一下?”
看到鬱董就在眼前後,許平倒也很想衝鋒一次,說不定能把這隊明軍衝散,讓他們反卷迴去,不過看看就在鬱董後麵的鎮東侯將旗,許平終於還是打消了這個主意:“不知道新軍到底有多少人,在什麽位置。”頓了一頓後,許平補充道:“便是沒有新軍,我對和鎮東侯交戰也沒有信心。”
不用於許平。李來亨初生牛犢不怕虎:“鎮東侯有什麽了不起的?難道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麽?”在開封的軍營中,闖營的軍官們也曾談起曆史上的許多戰例,李來亨想起河南的一件往事,大聲道:“當年唐太宗一戰破兩王,帶著二百玄甲騎兵就打垮了竇建德三十萬大軍,現在我們可比他們強多了。”
不為所動的許平指揮著部隊繼續後退,隨著和官兵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們的撤退速度也越來越快,看到李來亨臉上還有不甘心的表情,許平笑道:“當年唐太宗帶著的玄甲騎可是出自大隋的官兵,竇建德的三十萬大軍不過是農民的烏合之眾,何況竇建德何人,豈能統禦得了這麽多軍隊?現在我們是農民,對麵是官兵,侯爺能不能將十萬兵我也不敢說。”
這時小楊將軍已經帶著直衛來到鎮東侯身邊,向他報告道:“元帥,許平大約有兩、三千人,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
“我看到了。”自從趕到戰場,黃石就用望遠鏡凝視著許平的軍隊,勇敢而有鬥誌的軍隊——至少現在是。
向鎮東侯匯報過剛才的見聞和遭遇後,小楊將軍心中氣苦:“末將給元帥丟臉了,不敢追擊賊人。”
“迴去再說。”黃石輕聲說道,把望遠鏡收到懷中,吩咐道:“帶隊隨我來,我要到近處看一看。”
“遵命,元帥。”
黃石帶著一百直衛快速衝向撤退中的許平所部,這時鬱董帶著一幫將領跑過來請示,見到他們後黃石不等他們開口就想也不想地說道:“停止追擊,我們今天到此為止了。”
鬱董很清楚鎮東侯背後沒有嫡係部隊,而他同樣對江北軍的戰鬥力沒有什麽信心,既然鎮東侯開口說不追,鬱董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連忙就要給黃石搭台階:“元帥高見,今天我們大敗闖賊,斬首無數,是該防備賊人狗急跳牆了。”
其他跟著來的江北軍將領也連忙點頭附和:
“元帥高明!”
“元帥深謀遠慮!”
“元帥用兵真有古名將之風。”
“不是這樣,”黃石沒有趁機下台階,口氣淡淡地說道:“我沒有把握戰勝許平,他是一個不可小視的對手,諸君以後遇到他務必要小心。”
諸位江北軍將領聞言都是一愣,連忙紛紛拱手道謝:“謹遵元帥所命。”
“諸君迴去整頓部隊吧,我要到前麵去看看。”黃石不再與這些江北軍將領多說,現在十幾萬大軍——包括江北軍和中都留守,都雜亂無章地分布在戰場上,前麵的軍隊已經止步了,而後麵的還在亂哄哄地趕來。
黃石讓其他將領分頭去整頓部隊,自己則快馬加鞭,一直跑到許平部隊的火力射程外才放慢腳步。
看到鎮東侯帶著旗幟和一百多剛才見過的騎兵靠得這麽近,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來亨也趕到了沉重的壓力,而第五步兵翼的腳步也又一次放慢下來。
看著遠處的人,許平輕輕搖頭:“侯爺,真是威風啊。”
“有什麽威風的。”李來亨聽到從許平口中說出這種長他人誌氣的話,立刻出聲反駁道:“今天大將軍才是威風,以兩千兵馬麵對十萬官兵。”
“而侯爺敢用一百人來麵對我的兩千大軍,”許平心中頗有感慨,他讓步兵繼續保持戒備撤退,而自己帶著騎兵留在最後:“我的直覺告訴我,侯爺今天這是在唱空城計,他就是隻帶了這麽點人來,不知道為什麽,新軍沒有任何一個營隨行,不然他絕不會這麽輕易放過我的。”
李來亨輕輕哼了一聲,但是沒有再出言請戰,當他近距離親眼看到鎮東侯其人時,想到對方的赫赫聲威、他的練兵之法……李來亨知道自己帶領的部隊也可以是源自對麵的鎮東侯,他難免猜測許平或許並沒有把鎮東侯的本領學全。
“但即侯爺沒有帶新軍,隻要他在,江北軍就不是魚腩了,至少我不敢把他們當成魚腩,”許平還在繼續抒發著自己的感慨:“侯爺真是威風啊,我比侯爺差得還是太遠了。”
見鎮東侯沒有繼續緊逼的意思,許平就帶著馬隊緩緩離去。
護衛在黃石身邊的小楊將軍警惕地看著對麵闖軍,望著他們漸漸遠去。
“你知道你父親是怎麽評價他們的麽?”黃石突然掉頭詢問楊懷祖。
“不知,請元帥賜教。”
黃石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此時隻有楊懷祖和他並馬而立,其他的直衛都遠遠躲在後麵:“人後不必如此拘束。”
“是,”楊懷祖應聲道:“黃伯伯。”
“你父親稱他們是我們的長生軍,”說話時黃石又把目光投向遠去的闖營第步兵翼,如果沒有自己這個穿越者,這支軍隊不應該出現在十七世紀,這是一支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軍隊:“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看看,看看你父親說得對不對?”
“先父這樣說嗎?”楊懷祖顯得很吃驚。
“是的,你父親說他們是一支知道為何而戰的軍隊,哦,你父親說的有點不妥,各路軍隊都知道為何而戰:江北軍為了不被殺頭、順便劫掠點民財;新軍的士兵為了軍餉和功績前程;而許平手下的這支軍隊,為了是家人的安危,他們相信他們為之作戰的領袖可以讓他們的親人和子孫生活得更美好。”
楊懷祖默默地聽著,沒有出言表示讚同或反對。
“是的,他們是長生軍,朝氣蓬勃,敢於犧牲,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長生軍了。”黃石有些戀戀不舍地撥轉馬頭,沿著來路迴去:“我打算見見這個許平?”
“黃伯伯!”
“看到長生軍變得麵目全非是一件讓我難過的事,我已經見過了一次,不想見第二次了。”黃石輕聲說了一句,接著立刻提高音調問道:“你覺得江北軍如何?”
“江北軍當真不堪大用。”楊懷祖大聲迴答道:“遇功則一擁而上,見強敵則畏縮不前。”說道這裏楊懷祖神色突然一黯,他想起自己今天的表現也差不多,想必是給鎮東侯丟臉了:“小侄今天遇到敵人時不知如何是好,請黃伯伯指點。”
“我覺得你做得挺好的,很多人第一次在戰場上領軍時,總是想表現一番,能夠冷靜應對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覺得為將者最重要的就是冷靜。你不是想有朝一日能夠擊敗許平麽?那麽你就要學他這點,他總是很冷靜。”黃石說完又把話題扯迴來:“江北軍諸將,你有什麽觀感?”
“大多都是雞鳴狗盜之輩,”楊懷祖說道:“隻有鬱帥還可以,算得上是有膽有識,這次多虧他了。”
“確實是多虧他了,不過他可絕不是什麽有膽識的人,一樣是個雞鳴狗盜之徒。”黃石微微一笑,這次江北軍的表現讓他想起多年前在覺華的遭遇,那次是他第一次把沒有鬥誌的友軍加以鼓舞,讓戰鬥力可疑的同僚也能人盡其才:“知人善用,知人在前,隻有知人才能用人,這還是你外祖父教給我的。”
“黃伯伯……”楊懷祖臉上表情有些不自然,本想說句“過獎了”,可是馬上又想到這是自己的外祖父,自己總不好貶低自己的祖先,頓時不知該如何應對:“可是先父說:鬱帥還可以啊。”
“你父親確實說過,但你父親沒有見過他本人,隻是給開封解圍時鬱董參與了,其他人不敢罷了。”黃石第一次見到鬱董的表現時,就覺得這個人不想是什麽有骨氣的人,經過一番攀談後,更是明白此人絕對是個草包無疑:“他絕不比其他江北軍將領強,無論是韜略還是人品。”
“我知道,”李來亨隻讓一半的部隊做射擊準備,就是擔心隊形散亂被對方衝垮,而對方既然有強大的火器,他就得讓另外一半居前,若對方不是挺著馬劍衝過來的,李來亨認為步槍的威力大足以抵消直衛的數量優勢。之前許平所部沒有任何和直衛交戰的經驗,李來亨也隻能摸著石頭過河:“在蘭陽和選鋒營交鋒前,我們不也沒有和新軍交手過麽?凡事總有第一次。”
看到闖軍開始向前移動,小楊將軍立刻下令直衛緩緩後退,保持距離不進入對方的火力射程。
直衛不清不願地跟著長官一起後退,退了一段後李來亨不敢過於深入,又退迴去,小楊將軍就領著兵繼續逼近,還事先吩咐道:“若是闖賊迴頭,我們就再退。”
“大人,我們是新軍,是直衛,這樣我們和江北軍有何區別?”又有直衛忍不住發起牢騷來。
“你們不覺得對方很想和我們打上一仗麽?”小楊將軍觀察著李來亨的動作,若有所思地說道:“雖然不知道對方到底在想什麽,不過他們既然有這個打算,那我當然不能順了他們的心。”
反複兩次後,李來亨感到厭倦了這種進退,李自成的主力已經快退到自己的後方位置,眼下的情況讓他越來越有一種壓迫感,隨時可能出現、而且不知道會出現在什麽位置上的新軍給李來亨以巨大的壓力。
“不和他們玩下去了。”李來亨突然想起許平說過直衛的楊將軍也就是楊致遠的兒子是個老好人,對長輩非常尊重,不是很被部下敬畏,覺得自己有一個策略可用:“讓士兵們齊聲呐喊:‘陣斬楊致遠’吧。”
身邊的軍官立刻趕去安排,李來亨在心裏想著:“一個孝順長輩的老實人,聽到這喊神應該會急怒攻心吧?”
“陣斬楊致遠!”
“陣斬楊致遠!”
聽到闖軍嬉笑著送來陣陣的喊聲,直衛無不勃然大怒,不等小楊將軍命令,他們就都把直馬劍抽了出來,默契地並排而立。這隊直衛把自己的馬劍頂在腿上,彼此之間靠攏得非常緊密,人與人幾乎都是膝蓋相接觸。
“大人,衝鋒吧,撕爛這幫賊人的狗嘴!”
部下看到小楊將軍的臉頰上肌肉在輕微的抽搐,不過他仍不肯下令,片刻後不但沒有下達衝鋒的命令,反倒環顧四周一圈,喝到:“都把劍收起來,雙手握韁!”
部下們不清不願地執行了收劍的命令,對麵的闖軍還在不停地送來各種譏笑聲,小楊將軍雙手緊緊握著韁繩,在心裏想著:“闖賊確實存心一戰,我不能因怒行兵。”
……
接到李來亨的急報後,許平帶著第五步兵翼急行軍趕來,看到數千闖軍火器部隊出現在麵前,而且他們身邊還環繞著上百騎兵後,小楊將軍點點頭:“是了,果然是許平來了。”
向鎮東侯報信的傳令兵又被派出,小楊將軍帶著騎兵走得更遠一點,以確保不會被對方的騎兵拖住。
看到許平後,李來亨立刻迎了上來,之前許平已經聽到了闖軍的求戰聲,他皺眉看著對麵的直衛,問李來亨道:“有什麽發現?”
“一點都沒有,這隊新軍直衛擋住了我們,”闖營的少量探馬無法偵查被遮蔽的戰場縱深,李來亨苦笑了一聲:“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覺得楊將軍背後沒有新軍的主力,至少這裏沒有,”許平看著和自己拉開距離的直衛,輕聲說道:“如果對方身後有大隊人馬,為何要拉得這麽遠?難道他們不應該引誘我們進攻這一小隊騎兵以便拉散我們的軍隊嗎?”
“或許是他們覺得兵力足夠了,”李來亨說道:“他們隻是負責監視我們的動向,確保不會跟丟了我們。”
“我覺得這隊直衛顯得有些沒底氣,”許平眺望著對手,自從看到對方的舉動後,他立刻就安心不少,覺得李來亨擔憂的事情大概不會是現實:“奇怪,新軍難道隻來了這點直衛嗎?”
“大將軍為何有此一說?”
“侯爺讓直衛同知指揮偵查,要是有大軍這根本不可能嘛。”
“大將軍不也才讓我指揮二百人麽?”李來亨反問道。
“是的,但難道你認為我們背後有上萬大軍麽?”許平表情變得越來越輕鬆,小楊將軍此前沒有上過幾次戰場,也沒有肩負過今天這樣的重任。
很快不僅是許平,李來亨也看出不少征兆來:“大將軍說得不錯,看起來新軍並沒有來什麽大軍。”
“奇怪,侯爺就這麽有信心,認為不帶新軍也能擊敗我們不成?”許平沉思起來:“難道真的像邸報所說,朝廷要直衛留下保衛京師,侯爺就同意了?那山東的兩營新軍在幹什麽?嗯,或許侯爺手裏還是有幾千人吧,隻是安全起見沒有從側翼包圍闖王。”
“打起我的旗號來!”這時李自成在江北軍的追擊下已經退到和許平位置平行的地方,許平下令裝甲營轉頭迎向追兵,為李自成的老營斷後。
看到許平的旗號出現在麵前,蕭略大吃一驚。
“許平——元帥的大弟子,這可不是我能匹敵的對手。”蕭略毫不猶豫地下令止步,他飛快地觀察了一下許平的動作,看到對方並沒有進攻的打算,就老實地於他對峙。
李自成的老營相對其他闖軍來說要士氣高昂得多,在麵對大批官兵追擊時,始終沒有出現大片潰逃,但不可避免地還有有一些跑得收不住腳。所以李自成得不停地下令停下整隊,以免跑著、跑著就把軍心跑散了,雖然官兵的追擊不是很勇猛,但李自成還是不得不拋下一些掉隊的人,而每次陣隊的時候也會有一些跑在前麵的人開小差,這十幾裏跑下來,已經有兩成的軍隊跑散了,如果繼續這樣跑下去,今天就算不會潰敗,說不定也要跑散個四、五成。
許平讓人去通知李自成繼續撤退,躲到自己軍隊背後再進行整頓,放過李自成的老營後,許平看到黑壓壓的官兵已經聚集在自己麵前,就下令全翼按照隊編製分成四批交替撤退。
在第一波中的嶽牧跟著同伴從陣型的縫隙中迅速跑到後方,然後隊官胡辰一聲令下,嶽牧他們就四散到兩側,士兵們半蹲在地舉槍向前瞄準。嶽牧也單膝著地,握緊自己的長矛,保持這個姿勢紋絲不動地靜靜等待。身邊不斷有同伴經過,很快麵前的一隊人接到口令起立,從嶽牧身邊經過,眼前重現變得廣闊:對麵明軍的陣容連天接地,充斥滿了整個視野。
看到許平也開始撤退後,而且身後的江北軍同僚都已經追了上來,蕭略按捺不住搶功的欲望。
“殺賊啊!”蕭略大喝一聲:“不要讓賊人跑了。”
幾個腦筋不好的部下聽到這熟悉的號令聲後,以為又是和剛才追擊李自成一樣的情況發生了,就唿喊著快步衝上去,剛才明軍雖然追得不是很緊,但是不時有掉隊的闖營士兵被他們追上,蕭略的手下已經斬首頗豐。
“開火!”
胡辰看到明軍已經有人進入了自己的射擊範圍,就大喝一聲。
嶽牧所在的隊用整齊的排槍聲相應他們隊官的命令,然後看也不看地退向後排,嶽牧和同伴們走過身後的一排人身側時,聽到又是一聲“開火”的命令傳來,等他們又一次跑到隊尾時,同伴們已經在移動中完成添藥,正忙著把鉛彈裝進槍管。
……
“我的娘啊。”
幾個傷兵倒在地上抱著傷口痛苦地呻吟著,周圍是數百被排槍聲震撼不已的江北軍士兵,蕭略把自己隱藏在士兵的身後,心中暗暗盤算著:“闖賊的槍大概也就能打這麽遠了,我要小心點,這刀劍無情的,傷到了我怎麽辦?”
……
趁著江北軍開始停滯,許平指揮著部隊快速交替撤退,終於,他看到鎮東侯的旗幟出現在自己視野裏。
第十九節 對話
注意到鎮東侯旗號的不止許平一個,此前蕭略正處於進退兩難的位置:如果他不追擊下去的話,那麽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大家就會說是他把李自成放跑的;但是如果繼續追下去……開什麽玩笑?前麵是連鎮東侯的新軍都打敗過的許賊,自己要是莽撞衝上去被打了,其他人多半就會在邊上看著,然後把被揍得遍體鱗傷的自己攙迴家。
及時出現的鎮東侯解決了蕭略的難題,他立刻下令全軍收攏,向鎮東侯的將旗靠攏。
隻是這種懦夫的行為需要一個幫腔的,蕭略養親兵這麽久,他們一聽到蕭略的命令就在邊上嚷嚷起來:“窮寇莫追,許賊狡詐,不要中了他的埋伏。”
蕭略帶隊急忙向後退去,不過在他遇到鎮東侯之前首先要從江北提督的陣前經過,鬱董剛剛帶兵趕到他的身後。看到麵前許平的旗號後,鬱董也是心裏一陣打鼓,不過他被崇禎天子稱為許平的克星這件事已經傳開了,周圍這麽多雙眼睛看著,他也不好意思下令停止追擊。
為了推卸責任蕭略親自跑到鬱董麵前請令,他看到後者正撚須沉吟不語,連忙大叫一聲:“鬱帥,許賊一貫好用陰謀,現在對麵敵情不明,末將以為還是慎重為好,以免中了他們的埋伏。”
蕭略估計鬱董正等著這個台階,不過就算猜錯了也沒關係,如果江北提督非要逞能,他就得當先打頭陣了。
正如蕭略所料,鬱董聽到這話頓時如釋重負,連忙頜首道:“最了解許賊的還是鎮東侯,對付孫猴子還得靠唐僧啊。”
明軍那邊仍然是一片混亂,大隊士兵互相擁擠著不成陣型,第五步兵翼仍在交替後退,望著對麵的雜亂無章的大軍,李來亨問道:“大將軍,你想不想趁他們退兵反攻一下?”
看到鬱董就在眼前後,許平倒也很想衝鋒一次,說不定能把這隊明軍衝散,讓他們反卷迴去,不過看看就在鬱董後麵的鎮東侯將旗,許平終於還是打消了這個主意:“不知道新軍到底有多少人,在什麽位置。”頓了一頓後,許平補充道:“便是沒有新軍,我對和鎮東侯交戰也沒有信心。”
不用於許平。李來亨初生牛犢不怕虎:“鎮東侯有什麽了不起的?難道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麽?”在開封的軍營中,闖營的軍官們也曾談起曆史上的許多戰例,李來亨想起河南的一件往事,大聲道:“當年唐太宗一戰破兩王,帶著二百玄甲騎兵就打垮了竇建德三十萬大軍,現在我們可比他們強多了。”
不為所動的許平指揮著部隊繼續後退,隨著和官兵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們的撤退速度也越來越快,看到李來亨臉上還有不甘心的表情,許平笑道:“當年唐太宗帶著的玄甲騎可是出自大隋的官兵,竇建德的三十萬大軍不過是農民的烏合之眾,何況竇建德何人,豈能統禦得了這麽多軍隊?現在我們是農民,對麵是官兵,侯爺能不能將十萬兵我也不敢說。”
這時小楊將軍已經帶著直衛來到鎮東侯身邊,向他報告道:“元帥,許平大約有兩、三千人,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
“我看到了。”自從趕到戰場,黃石就用望遠鏡凝視著許平的軍隊,勇敢而有鬥誌的軍隊——至少現在是。
向鎮東侯匯報過剛才的見聞和遭遇後,小楊將軍心中氣苦:“末將給元帥丟臉了,不敢追擊賊人。”
“迴去再說。”黃石輕聲說道,把望遠鏡收到懷中,吩咐道:“帶隊隨我來,我要到近處看一看。”
“遵命,元帥。”
黃石帶著一百直衛快速衝向撤退中的許平所部,這時鬱董帶著一幫將領跑過來請示,見到他們後黃石不等他們開口就想也不想地說道:“停止追擊,我們今天到此為止了。”
鬱董很清楚鎮東侯背後沒有嫡係部隊,而他同樣對江北軍的戰鬥力沒有什麽信心,既然鎮東侯開口說不追,鬱董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連忙就要給黃石搭台階:“元帥高見,今天我們大敗闖賊,斬首無數,是該防備賊人狗急跳牆了。”
其他跟著來的江北軍將領也連忙點頭附和:
“元帥高明!”
“元帥深謀遠慮!”
“元帥用兵真有古名將之風。”
“不是這樣,”黃石沒有趁機下台階,口氣淡淡地說道:“我沒有把握戰勝許平,他是一個不可小視的對手,諸君以後遇到他務必要小心。”
諸位江北軍將領聞言都是一愣,連忙紛紛拱手道謝:“謹遵元帥所命。”
“諸君迴去整頓部隊吧,我要到前麵去看看。”黃石不再與這些江北軍將領多說,現在十幾萬大軍——包括江北軍和中都留守,都雜亂無章地分布在戰場上,前麵的軍隊已經止步了,而後麵的還在亂哄哄地趕來。
黃石讓其他將領分頭去整頓部隊,自己則快馬加鞭,一直跑到許平部隊的火力射程外才放慢腳步。
看到鎮東侯帶著旗幟和一百多剛才見過的騎兵靠得這麽近,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來亨也趕到了沉重的壓力,而第五步兵翼的腳步也又一次放慢下來。
看著遠處的人,許平輕輕搖頭:“侯爺,真是威風啊。”
“有什麽威風的。”李來亨聽到從許平口中說出這種長他人誌氣的話,立刻出聲反駁道:“今天大將軍才是威風,以兩千兵馬麵對十萬官兵。”
“而侯爺敢用一百人來麵對我的兩千大軍,”許平心中頗有感慨,他讓步兵繼續保持戒備撤退,而自己帶著騎兵留在最後:“我的直覺告訴我,侯爺今天這是在唱空城計,他就是隻帶了這麽點人來,不知道為什麽,新軍沒有任何一個營隨行,不然他絕不會這麽輕易放過我的。”
李來亨輕輕哼了一聲,但是沒有再出言請戰,當他近距離親眼看到鎮東侯其人時,想到對方的赫赫聲威、他的練兵之法……李來亨知道自己帶領的部隊也可以是源自對麵的鎮東侯,他難免猜測許平或許並沒有把鎮東侯的本領學全。
“但即侯爺沒有帶新軍,隻要他在,江北軍就不是魚腩了,至少我不敢把他們當成魚腩,”許平還在繼續抒發著自己的感慨:“侯爺真是威風啊,我比侯爺差得還是太遠了。”
見鎮東侯沒有繼續緊逼的意思,許平就帶著馬隊緩緩離去。
護衛在黃石身邊的小楊將軍警惕地看著對麵闖軍,望著他們漸漸遠去。
“你知道你父親是怎麽評價他們的麽?”黃石突然掉頭詢問楊懷祖。
“不知,請元帥賜教。”
黃石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此時隻有楊懷祖和他並馬而立,其他的直衛都遠遠躲在後麵:“人後不必如此拘束。”
“是,”楊懷祖應聲道:“黃伯伯。”
“你父親稱他們是我們的長生軍,”說話時黃石又把目光投向遠去的闖營第步兵翼,如果沒有自己這個穿越者,這支軍隊不應該出現在十七世紀,這是一支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軍隊:“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看看,看看你父親說得對不對?”
“先父這樣說嗎?”楊懷祖顯得很吃驚。
“是的,你父親說他們是一支知道為何而戰的軍隊,哦,你父親說的有點不妥,各路軍隊都知道為何而戰:江北軍為了不被殺頭、順便劫掠點民財;新軍的士兵為了軍餉和功績前程;而許平手下的這支軍隊,為了是家人的安危,他們相信他們為之作戰的領袖可以讓他們的親人和子孫生活得更美好。”
楊懷祖默默地聽著,沒有出言表示讚同或反對。
“是的,他們是長生軍,朝氣蓬勃,敢於犧牲,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長生軍了。”黃石有些戀戀不舍地撥轉馬頭,沿著來路迴去:“我打算見見這個許平?”
“黃伯伯!”
“看到長生軍變得麵目全非是一件讓我難過的事,我已經見過了一次,不想見第二次了。”黃石輕聲說了一句,接著立刻提高音調問道:“你覺得江北軍如何?”
“江北軍當真不堪大用。”楊懷祖大聲迴答道:“遇功則一擁而上,見強敵則畏縮不前。”說道這裏楊懷祖神色突然一黯,他想起自己今天的表現也差不多,想必是給鎮東侯丟臉了:“小侄今天遇到敵人時不知如何是好,請黃伯伯指點。”
“我覺得你做得挺好的,很多人第一次在戰場上領軍時,總是想表現一番,能夠冷靜應對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覺得為將者最重要的就是冷靜。你不是想有朝一日能夠擊敗許平麽?那麽你就要學他這點,他總是很冷靜。”黃石說完又把話題扯迴來:“江北軍諸將,你有什麽觀感?”
“大多都是雞鳴狗盜之輩,”楊懷祖說道:“隻有鬱帥還可以,算得上是有膽有識,這次多虧他了。”
“確實是多虧他了,不過他可絕不是什麽有膽識的人,一樣是個雞鳴狗盜之徒。”黃石微微一笑,這次江北軍的表現讓他想起多年前在覺華的遭遇,那次是他第一次把沒有鬥誌的友軍加以鼓舞,讓戰鬥力可疑的同僚也能人盡其才:“知人善用,知人在前,隻有知人才能用人,這還是你外祖父教給我的。”
“黃伯伯……”楊懷祖臉上表情有些不自然,本想說句“過獎了”,可是馬上又想到這是自己的外祖父,自己總不好貶低自己的祖先,頓時不知該如何應對:“可是先父說:鬱帥還可以啊。”
“你父親確實說過,但你父親沒有見過他本人,隻是給開封解圍時鬱董參與了,其他人不敢罷了。”黃石第一次見到鬱董的表現時,就覺得這個人不想是什麽有骨氣的人,經過一番攀談後,更是明白此人絕對是個草包無疑:“他絕不比其他江北軍將領強,無論是韜略還是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