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說軍中是需要一個像許平那樣的人,”吳忠非常認同苻天俊的看法,但是他絕不會開這個口,當初因為這個決定許平被罵得狗血噴頭,就連支持他提議的吳忠和魏蘭度都跟著倒黴,既然承擔責任是這個下場,那誰願意去誰去吧:“今天站在少帥前麵的這些人,當初罵我們罵得一個比一個起勁,現在他們又怎麽肯自打嘴巴,好吧,反正也不是我們一個營倒黴,要死也是一塊死。”
“大人言重了。”苻天俊勸解道:“我們的馬匹、車輛比許平多得多,我們六個營團在一起突圍他未必能追上我們,要是野戰的話,我們兵力不輸於他,鬥誌也不會差的,兵法有雲:歸師勿遏。許平要是真敢追,我們就給他一個好看。”
“我就是氣話罷了。”吳忠也持有類似的想法,若是許平追擊,幾個營集中在一起,知道沒有斷後的人隻有拚死一戰才能殺出一條血路,鬥誌肯定遠在野雞崗一戰之上。其他各營營官,之所以沒有人出來斷後,也是覺得完全可以一戰,所以不願意帶著本部留下送死。
……
“新軍真有出息,竟然不分兵斷後。”許平得知新軍開始退兵後,對他們的部署嘖嘖稱讚道。
“他們炸毀了大炮,帶走了傷兵,真是仁義之師。”陳哲感慨道:“不過他們的傷兵並不算多,用馬車拉著跑起來飛快,新軍的裝備真是不錯啊。”
“跑的在快還能快過我們麽?”許平調兵遣將,立刻開始追擊行動:“我們不必追得太緊,所謂死敵則戰,要是我們逼得太緊他們就會拚死一戰,我決定把戰場選在寧陵。”寧陵是通向亳州的必經之路,距離還有一段,所以許平不必擔心新軍拋下一部分後衛逃竄,而對新軍的士兵來說,已經快出河南地界,若是開小差的話未必不能獨自逃生:“散地勿留,對新軍來說,寧陵差不多就是散地了。”
“或許可以更靠近亳州一些,”周洞天建議說:“越是靠近亳州,官兵的鬥誌越差,說不定會有整營脫離主力獨自逃生的情況出現。”
“我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要是真有好幾個營都存了這樣的心思,我們是能輕鬆打敗他們,但是也會放跑大量的官兵,我還是希望黃小侯爺迴頭一戰的。”許平一直認為最好的策略就是讓敵人左右為難,現在官兵在無意義地浪費了幾天時間後,終於還是開始退兵,而且從情報上看這次退兵的前期工作做得很差:“一不做、二不休,如果我是黃小侯爺,要不就一開始咬緊牙關不拋棄傷兵以鼓舞士氣,既然動了這個念頭而且已經被士兵們知道了,那就要幹到底,把大炮、傷兵全扔下,勒令某個營死守斷後,這樣給我造成的麻煩會大得多。現在不但要帶上傷兵,還搞得軍心浮動,真是一無所得,等寧陵一戰戰局不利時,我很想知道新軍普通士兵還能有多少鬥誌。”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還是要在寧陵打敗新軍才行,這裏是大平原,沒法設伏,而且離闖王太遠,闖王是無論如何也來不及趕到了。新軍窮鼠噬貓,必然和我們舍命相搏,”餘深河認為野雞崗那種各有彼此、靜觀不動的情況不可能發生在隨後的一戰中:“大人既然不想取巧,不想追到亳州附近再打,那就得好好想想怎麽才能製服拚命的六營新軍,他們可不是江北軍那種豆腐。”
“是的,這是寧陵,”許平已經找軍中的寧陵人,預先畫出了當地的地圖,還沒有開始追擊,闖營就已經開始研究他們的預設戰場:“我打算從集中兵力於右翼,突破後卷擊官兵全陣。”
“這沒什麽稀奇的啊。”餘深河有些失望的說道,側翼進攻又不是什麽意想不到的戰術,這個營帳裏的將軍中如果有人想不到、或是在作戰前沒有預防過敵軍采用這樣的戰術,那他根本就不配站在許平的麵前,而餘深河還以為許平會有什麽令人出乎意料的計劃。
“是啊,太平常不過的戰法,不過這世上若真有什麽精妙的戰法,早就被先人們想到了,也輪不我。”許平見其他人口中不說,臉上都有和餘深河類似的失望之色,便問道:“若是遇到敵軍猛攻左翼,餘兄弟地你會如何應對?”
“敵軍的左翼還有中央的形勢如何?”
許平搖搖頭:“還不是很清楚。”
“賈將軍講課時反複提及,最好的偵查就是莫過於進攻,敵軍既然發起側翼進攻,多半是在偵查我左翼的虛實,我會密切注意敵軍的行動,隨時準備把手中的預備隊派去,同時在敵人的左翼發起反擊,以偵查敵軍的虛實。”
“非常不錯,如果是我大概也會如此,”許平評價道:“黃小侯爺和我同歲,都是崇禎元年生人,從此前戰又不戰、退又不退看來,我猜他急於將我擊敗,不是個很沉得住氣的人。”
“年輕人,難免血氣方剛。”陳哲笑道:“大人說的好。”
“說得就好像你多老一般,”餘深河不滿地瞪了陳哲一眼,許平的話裏顯然是對這種對策有準備,而這個反應也是餘深河自稱會有的反應,陳哲那話聽起來就好像是在責備餘深河魯莽似的:“大人打算如何做?”
“黃小侯爺沒有太多領兵經驗,在晉軍中不曾掌握大軍,對軍務的了解多半來源於楊大人、賈將軍的談論,看到我猛攻一翼後十有八九沒有耐心,會立刻做出和餘兄弟一樣的反應,隻不過餘兄弟能看出去來的蹊蹺,他還未必能看出來呢。我打算把近衛營、西首營和西鋒營全部集中在右翼,同時發起進攻。搶在他明白過來之前,趁他反攻我們的另一翼的時候,一舉擊潰他的一翼。”
“這做不到,”這迴開口的李定國:“首先一翼展不開三個營,這三個營的兵力超過我軍全部兵力的半數,如果我們延展右翼讓三個營能夠展開,那官兵也會相應地延展他們的左翼,最後還是正麵硬碰。”
“我不打算把這三個營展開,如果全部展開,黃小侯爺一眼就看明白了。”許平邊說邊在紙上畫出草圖,將計劃和盤托出。
第六節 犧牲
“近衛營在最前,負責衝垮官兵的左翼,西首營和西鋒營緊緊跟在近衛營的背後,官兵的左翼被擊潰後近衛營繼續前進,這兩個營從近衛營背後閃出,向新軍陣勢的側後進行突擊。”許平構想的是一種不平衡的陣型,將大部分部隊集中在整條戰線上很短的一段內。
“完全不可能。”李定國的話代表了大部分軍官的意見:“一開始官兵或許不會發覺大將軍的部署,但是一旦戰鬥開始,等我們三個營逼近後。用不了半刻鍾,新軍就會發覺我們的部署,察覺到危險,然後就會把援兵掉過來。我們三個營擠在一起,發揮不出火力,而新軍的援軍一旦抵達展開,他們的戰線會比我們的三營寬得多。”自從火器成為許平所部的主要兵器後,他手下的軍官們漸漸都意識到延展隊列增強火力的重要性,而三個營疊在一起的做法在火器時代毫無疑問屬於過時落後的戰術,李定國更指出這種陣型還不利於戰場調整:“近衛營擋住了西首營和西鋒營進攻的路線,即使大將軍打算從最側翼發起攻擊,他們要參戰也需要們繞道前出,這是給我們自己製造混亂和麻煩。”
“除非官兵察覺到我的部署,把主力部隊調過來擋在近衛營前,”許平顯得不慌不忙,道:“我認為官兵不會反應得這麽快,如同我說過的,黃小侯爺是個年輕氣盛的青年人,我估計他發現我猛攻他側翼時,十有八九會立刻反攻我的另一翼,這才是年輕人的舉動。”
“我記得大將軍你也曾說過,不應該吧勝利的希望寄托在敵人犯錯上。”李定國指出許平的的計劃正是如此。
“現在我的看法有些改變,如果是指揮五千、一萬人,或許我那句話是對的,但是現在我認為如果兵力超過一萬、兩萬,不犯錯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方不犯錯基本就可以確定勝利。大規模的戰鬥策略應該定為如何抓住對方的錯誤,超過五萬戰兵的交戰,沒有任何統帥能像指揮五千士兵一樣不出任何紕漏,更不可能迅速正確察覺到敵人的任何行動,所以我的策略就是設法讓敵人犯錯,而且是犯下我們期望他犯的錯。”許平看到李定國還要說話,抬起一隻手表示自己還沒有說完:“當然我們要盡量避免錯誤,李兄剛剛也說過了,就算黃小侯爺比我想象得更謹慎,如同楊大人一樣,他也需要半刻鍾的時間來發現我們的部署,所以我們要在半柱香的時間裏就擊潰官兵的左翼。而且是一個營對一個營,這樣即便對方沒有犯錯,他們也來不及阻止兩西營展開隊形。”
“那隻有用白刃突擊。”聽到這個時間要求,周洞天遲疑著說道:“沒有開槍的時間。”
“那是送死。”這次輪到餘深河大聲反駁起來,燧發槍的威力根本不是弓箭能夠比擬的,所以白刃突擊變得異常危險:“我們的軍隊要忍受官兵持續的射擊而不能停步還手,這對士氣的打擊更甚於傷亡。這種射擊會從進入二百步後就開始,排槍一輪接著一輪,新軍的士兵雖然缺乏戰鬥經驗,但他們打排槍那是毫無問題的,尤其是我們不還擊的時候他們更是能打得既快又準。為了保持隊形、士氣和體力,我們要到二十步才能發起衝刺,這期間要吃官兵多次的排槍,尤其是最後的一次,二百步外的第一次齊射,一百隻步槍隻能打到我們二、三個人和少量的士氣,但二十步的那次齊射,一百支槍一次會打掉我們五、六十人和幾乎全部的士氣,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近衛營,在這樣的打擊也會瀕臨崩潰,更不用說在遭受這樣慘重的傷亡後衝上去肉搏取勝,而且還是在一柱香內!”餘深河加強語氣重複道:“這是送死。”
許平輕輕鼓掌:“餘兄弟一點不錯,和我想得完全一樣。”
餘深河看著許平,片刻後臉上浮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大人想開一槍。”
許平點頭道:“是的,我打算讓近衛營開一槍。正如餘兄弟你所說,百步外的齊射能帶來的傷亡和對士氣的打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關心的是進入百步後官兵的排槍到底能給我們造成多大的損失。”
“還有大炮,進入百步後,官兵會開始換霰彈了。”剛才一直默不作聲的顧夢留提醒道,新軍固然拋棄了一些大炮,但闖營估計他們每個營多少還是會帶上兩門,而霰彈對於步兵進攻隊形的殺傷非常可觀,尤其是近距離上。
“不錯,還有霰彈。”許平又點點頭,如果新軍攜帶著全部的火炮,他不太敢進行這樣的進攻,不過考慮到新軍現有的火炮數量大大減少,許平認為可以一試:“我要近衛營緩步前進,在四十步的位置挨最後一槍,還有他們的霰彈射擊、一兩門炮吧。然後快走進發,直到到二十步的距離上,這點時間應該不夠官兵換彈完成,我們在他們換彈完成前進行一次齊射,然後白刃衝鋒。”
“聽上去像是祀縣之戰的翻版。”餘深河和李定國幾乎同時說道。
“是的,和祀縣不同的是,當時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站在五十步上讓近衛營和選鋒營從容對射,而且我們還有火力上的優勢。不過這次不同,我們必須盡快擊潰新軍最側翼的那個營,所以我們要逼近到二十步的位置上打一槍。”許平看著餘深河:“餘兄弟剛才不是說過嗎?二十步上的一次齊射,足以一次性打光對手的士氣,奪去他們一半人馬的性命。”
“是的,我是這麽說過,不管盡管如此,”餘深河搖搖頭:“近衛營仍會損失慘重。”
“是的,第一排肯定都會倒下,第二排也剩不下幾個人,走到四十步的距離上時,如果官兵沒有來得及換彈完成,我們得站著等他們打完這槍才能繼續前進,而挨過這槍後,近衛營估計已經有一半的人倒地了。但我們的損失是一波波的而不是一次,所以我軍應該能夠堅持,士兵們看不見他們倒在身後的同僚的。而我們一擊就能殺傷一半官兵,形成最大的震撼效果。”許平的視線緩緩在眾人臉上移動,最後凝視著餘深河:“餘營官,你的兵,你以為如何?”
餘深河沉默片刻,挺胸道:“大人,末將會親自去和他們說。”
……
在確定新軍離開他們的堅固營寨後,闖營留下最少量的部隊保護他們不多的火炮和輜重,然後就拔營開始追擊。新軍采用的仍是一天四十裏的行軍速度,而許平則以一天六十裏的速度強行軍追擊,通過小道在寧陵以東繞到了新軍前麵。
泰山營的前衛發現突然出現的闖營後,很快就判斷清這是許平的主力部隊,泰山營當即向主力匯報,而在黃希文帶著新軍全部主力趕到時,許平的主力部隊也已經到達。兩軍就在不到三裏的距離上各自紮營。
“闖賊兼程趕來,他們沒有攜帶任何火炮。”在新軍的大營裏,黃希文和營官們緊急磋商對策,現在新軍全軍還有十二門火炮和足夠這些火炮進行一次大戰所需的彈藥。
“許平小兒,也太視我們如無物了。”詹天豪憤憤地說道,新軍為了達到持續高速行軍的目的,把大部分沒有必要攜帶的輜重都拋棄了,除了火炮以外,就連普通士兵也隻有大約夠一次激戰所需的彈藥,這就意味著新軍絕不能在這裏久留。不然若是李自成、羅汝才紛紛趕來,那就會有不小的麻煩,不過新軍高層同樣很清楚,闖營跑得這麽快,那他們肯定也沒攜帶什麽輜重:“我們打不起消耗戰,許平也一樣打不起,我不信他能帶著彈藥和糧食以一天五六十裏的速度行軍,就是在河南也不行。”
所有的營官都讚同詹天豪的看法,許平離開了堅固的陣地、許平不再具有防禦方的優勢、許平沒有攜帶能讓他持續交戰的輜重……這說明許平認為他可以一戰擊潰新軍,如果做不到的話,即便新軍失去了相當的戰鬥力,許平也會因為沒有續戰能力而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新軍離開。
“或許許賊就是這麽想的。”魏武說道:“他是想嚇跑我們,或是打一下看看有什麽便宜可撿,反正就算他輸了,我們也拿他無可奈何,他很清楚我們沒辦法在河南久留,沒有辦法追擊消滅他。”
“或許吧,但他還是認為他可以在一場公平的野戰中占便宜,至少有機會占便宜,不然他不會來的。”突然出現的闖軍給新軍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之前新軍一直在遲疑,在交戰和撤兵中搖擺不定,這對普通士兵的士氣造成了些影響。最終新軍決定撤兵時,士兵們固然因為得知最後結果而鬆了口氣,精神上不那麽緊張了,而這種壓力的釋放同樣造成了鬆懈,不少士兵抱怨既然反正要撤兵,還不如一開始就走。今天新軍士兵一下子發現又要交戰,頓時又緊張起來,就是對新軍的指揮官們來說,幾次的反複對他們的意誌也是種考驗,今天大家就明顯有些沉不住氣了。
“少帥,和許賊決一死戰!”
指揮官們紛紛叫嚷起來。
“我們有炮,許賊沒有炮。”
“我們人不比他少。”
“今天他趕路更遠,比我軍疲憊。”
“我們是歸師,許賊手下多是河南人,我們的士兵們都急著迴家,而他的手下就是在家門口打仗。”
指揮官們七嘴八舌列舉出了新軍的種種優勢,一致要求與許平交戰。
吳忠最後還補充了一句:“就算打不贏,隻要不輸我們也就安全了,許平沒有輜重,打完這仗他就得迴家。”
在黃希文準備給許平去信挑戰時,一個傳令兵帶來了闖營的使者,許平搶先送來了挑戰書,黃希文隨便掃了一眼,就在信後麵署上“明日決戰。”
把信當麵交還給許平的使者時,黃希文冷冷地說道:“還望許將軍明天不要再當鯉魚。”
散會迴到自己的營帳,吳忠緊急把長青營的軍官召集來部署任務。
“許平為什麽要挑在這裏決戰?”苻天俊有些不解地問道:“既然他都肯扔下輜重急追,那幹脆在亳州再打豈不是更好?”
退兵時,苻天俊就有這個擔心,他擔心到了亳州遇上許平的主力,眼看就能安全到家的新軍會缺乏鬥誌,說不定又會讓長青營斷後。苻天俊曾私下對吳忠說,若是有這種情況就是抗命也不能執行,吳忠也曾確定無疑地表示,他不會執行葬送全營的命令的。
“除非許平覺得,他在人數相當,沒有大炮的情況下,能一戰擊潰我們,否則我看不出他選在寧陵交戰的好處。”吳忠心中也是一陣陣怒氣,在這裏進行野戰會是一場相當公平的戰鬥,甚至還對新軍略微有利:“不過也好,我們明天隻要不輸,就是贏了。”
“不輸就是勝利。”吳忠對部下們重審了這一點,即便從戰略上講也是如此,新軍的補充能力也不是許平能比擬的:“隻要打成平手,我們就贏了。”
在黃希文的營帳中,年輕的統帥同樣憤怒不已:“許賊太小視我了,他難道認為能在這裏擊敗我軍嗎?在他心裏我就這樣的不堪一擊嗎?”
剛才吳忠的話讓黃希文覺得十分刺耳:“什麽叫‘不輸就安全了’,許平沒有炮,沒有輜重,人數可能比我還少,火槍肯定少於我軍。如果我抱著不輸就行的念頭去打這仗,那才是中了許平的詭計,才會遲疑不決,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
……
在新軍的對麵,確定明日交戰後,餘深河把近衛營全營召集來講話,向他們宣布這次的戰鬥計劃。之前許平和餘深河就打算和近衛營的官兵們坦誠相見,把明天戰鬥的風險如實相告,隻是為了保密的原因,不得不拖到最後一刻再進行。
“……你們會受到官兵連續、反複的排槍射擊,官兵給我們的最後一擊會在四十步的距離上,在官兵完成這次齊射前,任何人都不得繼續前進,如果你們莽撞行事,就會讓更多的兄弟毫無意義地死去。而這個時候,同樣嚴禁任何人還擊,沒有再給你們填一輪藥的時間……”
餘深河告訴他的部下們,黃希文代表新軍接受了許平的挑戰,軍官、士官們站在前排,每一個人都能清楚地聽到餘深河說的每一個字:“本將估計會有一半的人在開槍前倒下。”
近衛營的官兵們人人臉色凝重,餘深河說完後看向許平,後者輕輕歎口氣,大步走上前去,接替下餘深河,向麵前的近衛營官兵們講道:
“剛才餘大人說的,就是明天你們會遇到的苦戰,”就像是對這一群朋友而不是部署,許平把自己的計劃詳細地講述給大家們聽,力爭讓每一個部下都明白他們進行這種非常規進攻的意義,如果近衛營不能迅速取勝,那麽緊跟其後的兩西營就不能展開戰鬥隊形,闖軍的進攻路線就會被新軍的援軍封鎖住,而且此時闖營的另一翼還在遭受著新軍的攻擊。
“明日的大戰,不是全勝就是全敗,而是否能夠全勝,取決於近衛營能夠完成任務。如餘將軍所說,我們估計會有一半的人倒在第一次開火前,對站在我麵前的諸君來說,今夜很可能是你們的最後一夜。”講完全部計劃後,許平先是給部下們一些消化時間,然後再次大聲說道:“我很抱歉,非常抱歉。但如果我們明日取得大勝,新軍這支朝廷的最後支柱就會崩潰——現在在京師的新軍隻有萬把人了,我們打完這仗,迴去兵不血刃的取得開封,然後就可以趁著冰封渡河北上直搗京師,明廷已經沒有兵力阻擋我們了。諸君,我知道你們中有很多人一直盼著招安,希望能過上太平的日子,現在這天終於要來到了,更且比招安更好,便是在明日遭到不幸,你們也可以放心,你們會被作為新朝的開國功臣而被銘記,你們的子女會被作為功臣的遺族被撫養。”
聽到許平最後的這句話後,前排的軍官們先是沉默,然後紛紛點頭:“知道了。”
許平宣布解散後,眼前的人群中完全沒有交談和議論,他的部下們一個個低頭默默想著心事,一麵邁著沉重的腳步迴營。
“若是闖王能取得天下……”許平看著眼前黑壓壓的人群,口中喃喃自語道:“等我們取得了天下……”
餘深河側過頭,看著許平,靜靜等著他的下文。但等了很久,許平卻始終沒有能說出後半段話,隻發出了一聲輕歎:“我知道話說得很糟糕,但我實在不知道該對這些兄弟們說什麽好。”片刻後,許平又是一聲歎息:“可是明天、今晚、我又怎麽能一句話都不對他們講?”
第七節 衝鋒
當晚,在近衛營第一步兵翼的某個軍營裏,嶽牧和小隊裏的同袍焦急地等待著秦德冬的消息,許平的講話結束後,隊官胡辰就命令所有的小隊官到他那裏集合分配任務。剛才餘深河已經把明天戰鬥的風險說得一清二楚,這軍營裏的人都明白,若是被分配在前排,就會遇到巨大的風險。
終於,步履沉重的秦德冬迴來了,營帳裏鴉雀無聲,所有的眼睛都盯在他身上,秦德冬臉上毫無笑容,他向著部下們抱拳躬身:“諸位兄弟,明天我們被排在了前陣。”
軍營裏死一般的沉寂,秦德冬告訴大家今天胡辰讓所有的軍官抽簽決定明天的位置,結果秦德冬抽到了一個下簽:“我對不起諸位弟兄。”
聽到秦德東的道歉後,嶽牧首先跳起來:“秦頭別這麽說,命由天注定。”
這話打破了營房裏的沉寂,大家或激昂、或勉強地表示讚同,沒有一個人出言責備秦德冬。秦德冬帶著愧色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等營房裏再次安靜下來以後,秦德冬從口袋裏默默地取出三個簽:“明天到底哪個果走在前麵,我們也由天意來定吧。”
嶽牧是秦德東手下的三個果長之一,他和另外兩個人一起上前,秦德冬把簽舉到他們麵前,另外兩個果長都做出了伸出手的動作,但卻有些遲疑。嶽牧利索地地伸出手,後發先至地觸住了秦德冬手中的一個簽,用力地捏著它,猛地取迴手中。
當把這個簽握在手中後,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嶽牧也有些猶豫了,他的手下、還有其他兩個果長和他們的手下,都緊緊地盯著他和他手中的簽。嶽母感到喉嚨有些幹渴,不過他把唾液含在口中,沒有做出吞咽的動作,而是低下頭把它用力地打開。
“第二排。”嶽牧輕聲念道,他聽到自己的部下中,有人長出了一口大氣,他也偷偷地吞下了一口唾液,輕輕握拳把簽緊緊攥在手中。
營房內後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另外兩個果長都把目光從嶽牧收迴去,各自從秦德冬手上拿走了一個簽。兩個果長看完自己的手中的簽後都同樣的沉默不語,良久後,其中一個對身旁的那個歉然地說了一聲:“對不起。”
嶽牧用滿含同情的目光看向那個仍垂首不語的軍士,聽過今天上峰的軍事部署後,他沒有語言來進行安慰。那個事受到歉意的果長抬起頭,首先迴過身向背後同一果的同伴們深深行禮,然後毅然絕然地轉過身來,向秦德冬大聲說道:“秦頭放心,明天我走第一個。”
秦德冬看著他沒有說話,那個果長又重重地點點頭:“秦頭,放心吧。”
秦德冬伸手拍拍這個果長的肩膀,接著嶽牧也走過去拍了拍他,這個果長在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對嶽牧故作輕鬆的說道:“嶽兄弟,明天的事還不好說呢,挨一下又不會死,要是我倒下了就輪到你了,你也少不了那一下。”
嶽牧沒有迴答,正如許平今天所說,闖營中有不少官兵還期盼著招安,嶽牧以前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自從他給劉姑娘家扛了這麽久的包後,嶽牧也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做賊到底做到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呢?
招安,以前嶽牧覺得這是唯一的道路,皇上總歸是皇上,總有一天闖王還是會接受招安的,當然嶽牧也同意這必須等到皇上認清奸臣的嘴臉,意識到闖營是不得已之後。剛才,許平說的話讓嶽牧發現或許有另外一條路,但也就是一小會兒而已,雖然嶽牧剛剛開始識字、隻讀過沒有幾天書,但他知道天子是和神佛一樣的,就是天上的星辰,也要下界為天子效力。嶽牧也見過李自成一次,他不記得在闖王頭上有五彩祥雲,而且私下裏,嶽牧也沒法把瞎了一隻眼的李自成和天子聯係起來——天子有百靈護體,怎麽可能會被凡人傷到?
既然李自成被凡人所傷,那他多半就不會是天子,既然闖王不是天子,那遲早還是得招安。隻是嶽牧同樣非常明白,不打敗新軍就不會有招安的機會,就像水滸中講得一樣,隻有把官兵屢次擊敗,皇上才有機會看清奸臣的真麵目。
“沒人躲得過那一下,”嶽牧低沉地迴答道:“除非大將軍消滅新軍。”
……
吳忠臉上掛著憂色,夜已經很深了但他還是沒有迴營休息,黃昏開始,刮了幾天的東北風突然減弱了。新軍位於闖軍的西南方向,包括黃希文在內,都覺得這對新軍相當有利,吳忠生怕在交戰的最後關頭突然變風。
忠實的部下苻天俊仍陪伴在不肯入眠的長官身邊,勸解道:“大人,明日的勝敗,不會隻取決於風向的。”
“說不定就取決於此,在許平麵前可不能大意啊。”剛才分配任務時,黃希文因為長青營受損較重而將他們部署在左翼最遠端,吳忠覺得選定的戰場對新軍相當有利,周圍是大片的田地,遠處的動靜一覽無遺,吳忠不認為闖營能有機會發動奇襲。
“大人言重了。”苻天俊勸解道:“我們的馬匹、車輛比許平多得多,我們六個營團在一起突圍他未必能追上我們,要是野戰的話,我們兵力不輸於他,鬥誌也不會差的,兵法有雲:歸師勿遏。許平要是真敢追,我們就給他一個好看。”
“我就是氣話罷了。”吳忠也持有類似的想法,若是許平追擊,幾個營集中在一起,知道沒有斷後的人隻有拚死一戰才能殺出一條血路,鬥誌肯定遠在野雞崗一戰之上。其他各營營官,之所以沒有人出來斷後,也是覺得完全可以一戰,所以不願意帶著本部留下送死。
……
“新軍真有出息,竟然不分兵斷後。”許平得知新軍開始退兵後,對他們的部署嘖嘖稱讚道。
“他們炸毀了大炮,帶走了傷兵,真是仁義之師。”陳哲感慨道:“不過他們的傷兵並不算多,用馬車拉著跑起來飛快,新軍的裝備真是不錯啊。”
“跑的在快還能快過我們麽?”許平調兵遣將,立刻開始追擊行動:“我們不必追得太緊,所謂死敵則戰,要是我們逼得太緊他們就會拚死一戰,我決定把戰場選在寧陵。”寧陵是通向亳州的必經之路,距離還有一段,所以許平不必擔心新軍拋下一部分後衛逃竄,而對新軍的士兵來說,已經快出河南地界,若是開小差的話未必不能獨自逃生:“散地勿留,對新軍來說,寧陵差不多就是散地了。”
“或許可以更靠近亳州一些,”周洞天建議說:“越是靠近亳州,官兵的鬥誌越差,說不定會有整營脫離主力獨自逃生的情況出現。”
“我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要是真有好幾個營都存了這樣的心思,我們是能輕鬆打敗他們,但是也會放跑大量的官兵,我還是希望黃小侯爺迴頭一戰的。”許平一直認為最好的策略就是讓敵人左右為難,現在官兵在無意義地浪費了幾天時間後,終於還是開始退兵,而且從情報上看這次退兵的前期工作做得很差:“一不做、二不休,如果我是黃小侯爺,要不就一開始咬緊牙關不拋棄傷兵以鼓舞士氣,既然動了這個念頭而且已經被士兵們知道了,那就要幹到底,把大炮、傷兵全扔下,勒令某個營死守斷後,這樣給我造成的麻煩會大得多。現在不但要帶上傷兵,還搞得軍心浮動,真是一無所得,等寧陵一戰戰局不利時,我很想知道新軍普通士兵還能有多少鬥誌。”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還是要在寧陵打敗新軍才行,這裏是大平原,沒法設伏,而且離闖王太遠,闖王是無論如何也來不及趕到了。新軍窮鼠噬貓,必然和我們舍命相搏,”餘深河認為野雞崗那種各有彼此、靜觀不動的情況不可能發生在隨後的一戰中:“大人既然不想取巧,不想追到亳州附近再打,那就得好好想想怎麽才能製服拚命的六營新軍,他們可不是江北軍那種豆腐。”
“是的,這是寧陵,”許平已經找軍中的寧陵人,預先畫出了當地的地圖,還沒有開始追擊,闖營就已經開始研究他們的預設戰場:“我打算從集中兵力於右翼,突破後卷擊官兵全陣。”
“這沒什麽稀奇的啊。”餘深河有些失望的說道,側翼進攻又不是什麽意想不到的戰術,這個營帳裏的將軍中如果有人想不到、或是在作戰前沒有預防過敵軍采用這樣的戰術,那他根本就不配站在許平的麵前,而餘深河還以為許平會有什麽令人出乎意料的計劃。
“是啊,太平常不過的戰法,不過這世上若真有什麽精妙的戰法,早就被先人們想到了,也輪不我。”許平見其他人口中不說,臉上都有和餘深河類似的失望之色,便問道:“若是遇到敵軍猛攻左翼,餘兄弟地你會如何應對?”
“敵軍的左翼還有中央的形勢如何?”
許平搖搖頭:“還不是很清楚。”
“賈將軍講課時反複提及,最好的偵查就是莫過於進攻,敵軍既然發起側翼進攻,多半是在偵查我左翼的虛實,我會密切注意敵軍的行動,隨時準備把手中的預備隊派去,同時在敵人的左翼發起反擊,以偵查敵軍的虛實。”
“非常不錯,如果是我大概也會如此,”許平評價道:“黃小侯爺和我同歲,都是崇禎元年生人,從此前戰又不戰、退又不退看來,我猜他急於將我擊敗,不是個很沉得住氣的人。”
“年輕人,難免血氣方剛。”陳哲笑道:“大人說的好。”
“說得就好像你多老一般,”餘深河不滿地瞪了陳哲一眼,許平的話裏顯然是對這種對策有準備,而這個反應也是餘深河自稱會有的反應,陳哲那話聽起來就好像是在責備餘深河魯莽似的:“大人打算如何做?”
“黃小侯爺沒有太多領兵經驗,在晉軍中不曾掌握大軍,對軍務的了解多半來源於楊大人、賈將軍的談論,看到我猛攻一翼後十有八九沒有耐心,會立刻做出和餘兄弟一樣的反應,隻不過餘兄弟能看出去來的蹊蹺,他還未必能看出來呢。我打算把近衛營、西首營和西鋒營全部集中在右翼,同時發起進攻。搶在他明白過來之前,趁他反攻我們的另一翼的時候,一舉擊潰他的一翼。”
“這做不到,”這迴開口的李定國:“首先一翼展不開三個營,這三個營的兵力超過我軍全部兵力的半數,如果我們延展右翼讓三個營能夠展開,那官兵也會相應地延展他們的左翼,最後還是正麵硬碰。”
“我不打算把這三個營展開,如果全部展開,黃小侯爺一眼就看明白了。”許平邊說邊在紙上畫出草圖,將計劃和盤托出。
第六節 犧牲
“近衛營在最前,負責衝垮官兵的左翼,西首營和西鋒營緊緊跟在近衛營的背後,官兵的左翼被擊潰後近衛營繼續前進,這兩個營從近衛營背後閃出,向新軍陣勢的側後進行突擊。”許平構想的是一種不平衡的陣型,將大部分部隊集中在整條戰線上很短的一段內。
“完全不可能。”李定國的話代表了大部分軍官的意見:“一開始官兵或許不會發覺大將軍的部署,但是一旦戰鬥開始,等我們三個營逼近後。用不了半刻鍾,新軍就會發覺我們的部署,察覺到危險,然後就會把援兵掉過來。我們三個營擠在一起,發揮不出火力,而新軍的援軍一旦抵達展開,他們的戰線會比我們的三營寬得多。”自從火器成為許平所部的主要兵器後,他手下的軍官們漸漸都意識到延展隊列增強火力的重要性,而三個營疊在一起的做法在火器時代毫無疑問屬於過時落後的戰術,李定國更指出這種陣型還不利於戰場調整:“近衛營擋住了西首營和西鋒營進攻的路線,即使大將軍打算從最側翼發起攻擊,他們要參戰也需要們繞道前出,這是給我們自己製造混亂和麻煩。”
“除非官兵察覺到我的部署,把主力部隊調過來擋在近衛營前,”許平顯得不慌不忙,道:“我認為官兵不會反應得這麽快,如同我說過的,黃小侯爺是個年輕氣盛的青年人,我估計他發現我猛攻他側翼時,十有八九會立刻反攻我的另一翼,這才是年輕人的舉動。”
“我記得大將軍你也曾說過,不應該吧勝利的希望寄托在敵人犯錯上。”李定國指出許平的的計劃正是如此。
“現在我的看法有些改變,如果是指揮五千、一萬人,或許我那句話是對的,但是現在我認為如果兵力超過一萬、兩萬,不犯錯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方不犯錯基本就可以確定勝利。大規模的戰鬥策略應該定為如何抓住對方的錯誤,超過五萬戰兵的交戰,沒有任何統帥能像指揮五千士兵一樣不出任何紕漏,更不可能迅速正確察覺到敵人的任何行動,所以我的策略就是設法讓敵人犯錯,而且是犯下我們期望他犯的錯。”許平看到李定國還要說話,抬起一隻手表示自己還沒有說完:“當然我們要盡量避免錯誤,李兄剛剛也說過了,就算黃小侯爺比我想象得更謹慎,如同楊大人一樣,他也需要半刻鍾的時間來發現我們的部署,所以我們要在半柱香的時間裏就擊潰官兵的左翼。而且是一個營對一個營,這樣即便對方沒有犯錯,他們也來不及阻止兩西營展開隊形。”
“那隻有用白刃突擊。”聽到這個時間要求,周洞天遲疑著說道:“沒有開槍的時間。”
“那是送死。”這次輪到餘深河大聲反駁起來,燧發槍的威力根本不是弓箭能夠比擬的,所以白刃突擊變得異常危險:“我們的軍隊要忍受官兵持續的射擊而不能停步還手,這對士氣的打擊更甚於傷亡。這種射擊會從進入二百步後就開始,排槍一輪接著一輪,新軍的士兵雖然缺乏戰鬥經驗,但他們打排槍那是毫無問題的,尤其是我們不還擊的時候他們更是能打得既快又準。為了保持隊形、士氣和體力,我們要到二十步才能發起衝刺,這期間要吃官兵多次的排槍,尤其是最後的一次,二百步外的第一次齊射,一百隻步槍隻能打到我們二、三個人和少量的士氣,但二十步的那次齊射,一百支槍一次會打掉我們五、六十人和幾乎全部的士氣,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近衛營,在這樣的打擊也會瀕臨崩潰,更不用說在遭受這樣慘重的傷亡後衝上去肉搏取勝,而且還是在一柱香內!”餘深河加強語氣重複道:“這是送死。”
許平輕輕鼓掌:“餘兄弟一點不錯,和我想得完全一樣。”
餘深河看著許平,片刻後臉上浮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大人想開一槍。”
許平點頭道:“是的,我打算讓近衛營開一槍。正如餘兄弟你所說,百步外的齊射能帶來的傷亡和對士氣的打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關心的是進入百步後官兵的排槍到底能給我們造成多大的損失。”
“還有大炮,進入百步後,官兵會開始換霰彈了。”剛才一直默不作聲的顧夢留提醒道,新軍固然拋棄了一些大炮,但闖營估計他們每個營多少還是會帶上兩門,而霰彈對於步兵進攻隊形的殺傷非常可觀,尤其是近距離上。
“不錯,還有霰彈。”許平又點點頭,如果新軍攜帶著全部的火炮,他不太敢進行這樣的進攻,不過考慮到新軍現有的火炮數量大大減少,許平認為可以一試:“我要近衛營緩步前進,在四十步的位置挨最後一槍,還有他們的霰彈射擊、一兩門炮吧。然後快走進發,直到到二十步的距離上,這點時間應該不夠官兵換彈完成,我們在他們換彈完成前進行一次齊射,然後白刃衝鋒。”
“聽上去像是祀縣之戰的翻版。”餘深河和李定國幾乎同時說道。
“是的,和祀縣不同的是,當時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站在五十步上讓近衛營和選鋒營從容對射,而且我們還有火力上的優勢。不過這次不同,我們必須盡快擊潰新軍最側翼的那個營,所以我們要逼近到二十步的位置上打一槍。”許平看著餘深河:“餘兄弟剛才不是說過嗎?二十步上的一次齊射,足以一次性打光對手的士氣,奪去他們一半人馬的性命。”
“是的,我是這麽說過,不管盡管如此,”餘深河搖搖頭:“近衛營仍會損失慘重。”
“是的,第一排肯定都會倒下,第二排也剩不下幾個人,走到四十步的距離上時,如果官兵沒有來得及換彈完成,我們得站著等他們打完這槍才能繼續前進,而挨過這槍後,近衛營估計已經有一半的人倒地了。但我們的損失是一波波的而不是一次,所以我軍應該能夠堅持,士兵們看不見他們倒在身後的同僚的。而我們一擊就能殺傷一半官兵,形成最大的震撼效果。”許平的視線緩緩在眾人臉上移動,最後凝視著餘深河:“餘營官,你的兵,你以為如何?”
餘深河沉默片刻,挺胸道:“大人,末將會親自去和他們說。”
……
在確定新軍離開他們的堅固營寨後,闖營留下最少量的部隊保護他們不多的火炮和輜重,然後就拔營開始追擊。新軍采用的仍是一天四十裏的行軍速度,而許平則以一天六十裏的速度強行軍追擊,通過小道在寧陵以東繞到了新軍前麵。
泰山營的前衛發現突然出現的闖營後,很快就判斷清這是許平的主力部隊,泰山營當即向主力匯報,而在黃希文帶著新軍全部主力趕到時,許平的主力部隊也已經到達。兩軍就在不到三裏的距離上各自紮營。
“闖賊兼程趕來,他們沒有攜帶任何火炮。”在新軍的大營裏,黃希文和營官們緊急磋商對策,現在新軍全軍還有十二門火炮和足夠這些火炮進行一次大戰所需的彈藥。
“許平小兒,也太視我們如無物了。”詹天豪憤憤地說道,新軍為了達到持續高速行軍的目的,把大部分沒有必要攜帶的輜重都拋棄了,除了火炮以外,就連普通士兵也隻有大約夠一次激戰所需的彈藥,這就意味著新軍絕不能在這裏久留。不然若是李自成、羅汝才紛紛趕來,那就會有不小的麻煩,不過新軍高層同樣很清楚,闖營跑得這麽快,那他們肯定也沒攜帶什麽輜重:“我們打不起消耗戰,許平也一樣打不起,我不信他能帶著彈藥和糧食以一天五六十裏的速度行軍,就是在河南也不行。”
所有的營官都讚同詹天豪的看法,許平離開了堅固的陣地、許平不再具有防禦方的優勢、許平沒有攜帶能讓他持續交戰的輜重……這說明許平認為他可以一戰擊潰新軍,如果做不到的話,即便新軍失去了相當的戰鬥力,許平也會因為沒有續戰能力而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新軍離開。
“或許許賊就是這麽想的。”魏武說道:“他是想嚇跑我們,或是打一下看看有什麽便宜可撿,反正就算他輸了,我們也拿他無可奈何,他很清楚我們沒辦法在河南久留,沒有辦法追擊消滅他。”
“或許吧,但他還是認為他可以在一場公平的野戰中占便宜,至少有機會占便宜,不然他不會來的。”突然出現的闖軍給新軍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之前新軍一直在遲疑,在交戰和撤兵中搖擺不定,這對普通士兵的士氣造成了些影響。最終新軍決定撤兵時,士兵們固然因為得知最後結果而鬆了口氣,精神上不那麽緊張了,而這種壓力的釋放同樣造成了鬆懈,不少士兵抱怨既然反正要撤兵,還不如一開始就走。今天新軍士兵一下子發現又要交戰,頓時又緊張起來,就是對新軍的指揮官們來說,幾次的反複對他們的意誌也是種考驗,今天大家就明顯有些沉不住氣了。
“少帥,和許賊決一死戰!”
指揮官們紛紛叫嚷起來。
“我們有炮,許賊沒有炮。”
“我們人不比他少。”
“今天他趕路更遠,比我軍疲憊。”
“我們是歸師,許賊手下多是河南人,我們的士兵們都急著迴家,而他的手下就是在家門口打仗。”
指揮官們七嘴八舌列舉出了新軍的種種優勢,一致要求與許平交戰。
吳忠最後還補充了一句:“就算打不贏,隻要不輸我們也就安全了,許平沒有輜重,打完這仗他就得迴家。”
在黃希文準備給許平去信挑戰時,一個傳令兵帶來了闖營的使者,許平搶先送來了挑戰書,黃希文隨便掃了一眼,就在信後麵署上“明日決戰。”
把信當麵交還給許平的使者時,黃希文冷冷地說道:“還望許將軍明天不要再當鯉魚。”
散會迴到自己的營帳,吳忠緊急把長青營的軍官召集來部署任務。
“許平為什麽要挑在這裏決戰?”苻天俊有些不解地問道:“既然他都肯扔下輜重急追,那幹脆在亳州再打豈不是更好?”
退兵時,苻天俊就有這個擔心,他擔心到了亳州遇上許平的主力,眼看就能安全到家的新軍會缺乏鬥誌,說不定又會讓長青營斷後。苻天俊曾私下對吳忠說,若是有這種情況就是抗命也不能執行,吳忠也曾確定無疑地表示,他不會執行葬送全營的命令的。
“除非許平覺得,他在人數相當,沒有大炮的情況下,能一戰擊潰我們,否則我看不出他選在寧陵交戰的好處。”吳忠心中也是一陣陣怒氣,在這裏進行野戰會是一場相當公平的戰鬥,甚至還對新軍略微有利:“不過也好,我們明天隻要不輸,就是贏了。”
“不輸就是勝利。”吳忠對部下們重審了這一點,即便從戰略上講也是如此,新軍的補充能力也不是許平能比擬的:“隻要打成平手,我們就贏了。”
在黃希文的營帳中,年輕的統帥同樣憤怒不已:“許賊太小視我了,他難道認為能在這裏擊敗我軍嗎?在他心裏我就這樣的不堪一擊嗎?”
剛才吳忠的話讓黃希文覺得十分刺耳:“什麽叫‘不輸就安全了’,許平沒有炮,沒有輜重,人數可能比我還少,火槍肯定少於我軍。如果我抱著不輸就行的念頭去打這仗,那才是中了許平的詭計,才會遲疑不決,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
……
在新軍的對麵,確定明日交戰後,餘深河把近衛營全營召集來講話,向他們宣布這次的戰鬥計劃。之前許平和餘深河就打算和近衛營的官兵們坦誠相見,把明天戰鬥的風險如實相告,隻是為了保密的原因,不得不拖到最後一刻再進行。
“……你們會受到官兵連續、反複的排槍射擊,官兵給我們的最後一擊會在四十步的距離上,在官兵完成這次齊射前,任何人都不得繼續前進,如果你們莽撞行事,就會讓更多的兄弟毫無意義地死去。而這個時候,同樣嚴禁任何人還擊,沒有再給你們填一輪藥的時間……”
餘深河告訴他的部下們,黃希文代表新軍接受了許平的挑戰,軍官、士官們站在前排,每一個人都能清楚地聽到餘深河說的每一個字:“本將估計會有一半的人在開槍前倒下。”
近衛營的官兵們人人臉色凝重,餘深河說完後看向許平,後者輕輕歎口氣,大步走上前去,接替下餘深河,向麵前的近衛營官兵們講道:
“剛才餘大人說的,就是明天你們會遇到的苦戰,”就像是對這一群朋友而不是部署,許平把自己的計劃詳細地講述給大家們聽,力爭讓每一個部下都明白他們進行這種非常規進攻的意義,如果近衛營不能迅速取勝,那麽緊跟其後的兩西營就不能展開戰鬥隊形,闖軍的進攻路線就會被新軍的援軍封鎖住,而且此時闖營的另一翼還在遭受著新軍的攻擊。
“明日的大戰,不是全勝就是全敗,而是否能夠全勝,取決於近衛營能夠完成任務。如餘將軍所說,我們估計會有一半的人倒在第一次開火前,對站在我麵前的諸君來說,今夜很可能是你們的最後一夜。”講完全部計劃後,許平先是給部下們一些消化時間,然後再次大聲說道:“我很抱歉,非常抱歉。但如果我們明日取得大勝,新軍這支朝廷的最後支柱就會崩潰——現在在京師的新軍隻有萬把人了,我們打完這仗,迴去兵不血刃的取得開封,然後就可以趁著冰封渡河北上直搗京師,明廷已經沒有兵力阻擋我們了。諸君,我知道你們中有很多人一直盼著招安,希望能過上太平的日子,現在這天終於要來到了,更且比招安更好,便是在明日遭到不幸,你們也可以放心,你們會被作為新朝的開國功臣而被銘記,你們的子女會被作為功臣的遺族被撫養。”
聽到許平最後的這句話後,前排的軍官們先是沉默,然後紛紛點頭:“知道了。”
許平宣布解散後,眼前的人群中完全沒有交談和議論,他的部下們一個個低頭默默想著心事,一麵邁著沉重的腳步迴營。
“若是闖王能取得天下……”許平看著眼前黑壓壓的人群,口中喃喃自語道:“等我們取得了天下……”
餘深河側過頭,看著許平,靜靜等著他的下文。但等了很久,許平卻始終沒有能說出後半段話,隻發出了一聲輕歎:“我知道話說得很糟糕,但我實在不知道該對這些兄弟們說什麽好。”片刻後,許平又是一聲歎息:“可是明天、今晚、我又怎麽能一句話都不對他們講?”
第七節 衝鋒
當晚,在近衛營第一步兵翼的某個軍營裏,嶽牧和小隊裏的同袍焦急地等待著秦德冬的消息,許平的講話結束後,隊官胡辰就命令所有的小隊官到他那裏集合分配任務。剛才餘深河已經把明天戰鬥的風險說得一清二楚,這軍營裏的人都明白,若是被分配在前排,就會遇到巨大的風險。
終於,步履沉重的秦德冬迴來了,營帳裏鴉雀無聲,所有的眼睛都盯在他身上,秦德冬臉上毫無笑容,他向著部下們抱拳躬身:“諸位兄弟,明天我們被排在了前陣。”
軍營裏死一般的沉寂,秦德冬告訴大家今天胡辰讓所有的軍官抽簽決定明天的位置,結果秦德冬抽到了一個下簽:“我對不起諸位弟兄。”
聽到秦德東的道歉後,嶽牧首先跳起來:“秦頭別這麽說,命由天注定。”
這話打破了營房裏的沉寂,大家或激昂、或勉強地表示讚同,沒有一個人出言責備秦德冬。秦德冬帶著愧色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等營房裏再次安靜下來以後,秦德冬從口袋裏默默地取出三個簽:“明天到底哪個果走在前麵,我們也由天意來定吧。”
嶽牧是秦德東手下的三個果長之一,他和另外兩個人一起上前,秦德冬把簽舉到他們麵前,另外兩個果長都做出了伸出手的動作,但卻有些遲疑。嶽牧利索地地伸出手,後發先至地觸住了秦德冬手中的一個簽,用力地捏著它,猛地取迴手中。
當把這個簽握在手中後,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嶽牧也有些猶豫了,他的手下、還有其他兩個果長和他們的手下,都緊緊地盯著他和他手中的簽。嶽母感到喉嚨有些幹渴,不過他把唾液含在口中,沒有做出吞咽的動作,而是低下頭把它用力地打開。
“第二排。”嶽牧輕聲念道,他聽到自己的部下中,有人長出了一口大氣,他也偷偷地吞下了一口唾液,輕輕握拳把簽緊緊攥在手中。
營房內後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另外兩個果長都把目光從嶽牧收迴去,各自從秦德冬手上拿走了一個簽。兩個果長看完自己的手中的簽後都同樣的沉默不語,良久後,其中一個對身旁的那個歉然地說了一聲:“對不起。”
嶽牧用滿含同情的目光看向那個仍垂首不語的軍士,聽過今天上峰的軍事部署後,他沒有語言來進行安慰。那個事受到歉意的果長抬起頭,首先迴過身向背後同一果的同伴們深深行禮,然後毅然絕然地轉過身來,向秦德冬大聲說道:“秦頭放心,明天我走第一個。”
秦德冬看著他沒有說話,那個果長又重重地點點頭:“秦頭,放心吧。”
秦德冬伸手拍拍這個果長的肩膀,接著嶽牧也走過去拍了拍他,這個果長在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對嶽牧故作輕鬆的說道:“嶽兄弟,明天的事還不好說呢,挨一下又不會死,要是我倒下了就輪到你了,你也少不了那一下。”
嶽牧沒有迴答,正如許平今天所說,闖營中有不少官兵還期盼著招安,嶽牧以前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自從他給劉姑娘家扛了這麽久的包後,嶽牧也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做賊到底做到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呢?
招安,以前嶽牧覺得這是唯一的道路,皇上總歸是皇上,總有一天闖王還是會接受招安的,當然嶽牧也同意這必須等到皇上認清奸臣的嘴臉,意識到闖營是不得已之後。剛才,許平說的話讓嶽牧發現或許有另外一條路,但也就是一小會兒而已,雖然嶽牧剛剛開始識字、隻讀過沒有幾天書,但他知道天子是和神佛一樣的,就是天上的星辰,也要下界為天子效力。嶽牧也見過李自成一次,他不記得在闖王頭上有五彩祥雲,而且私下裏,嶽牧也沒法把瞎了一隻眼的李自成和天子聯係起來——天子有百靈護體,怎麽可能會被凡人傷到?
既然李自成被凡人所傷,那他多半就不會是天子,既然闖王不是天子,那遲早還是得招安。隻是嶽牧同樣非常明白,不打敗新軍就不會有招安的機會,就像水滸中講得一樣,隻有把官兵屢次擊敗,皇上才有機會看清奸臣的真麵目。
“沒人躲得過那一下,”嶽牧低沉地迴答道:“除非大將軍消滅新軍。”
……
吳忠臉上掛著憂色,夜已經很深了但他還是沒有迴營休息,黃昏開始,刮了幾天的東北風突然減弱了。新軍位於闖軍的西南方向,包括黃希文在內,都覺得這對新軍相當有利,吳忠生怕在交戰的最後關頭突然變風。
忠實的部下苻天俊仍陪伴在不肯入眠的長官身邊,勸解道:“大人,明日的勝敗,不會隻取決於風向的。”
“說不定就取決於此,在許平麵前可不能大意啊。”剛才分配任務時,黃希文因為長青營受損較重而將他們部署在左翼最遠端,吳忠覺得選定的戰場對新軍相當有利,周圍是大片的田地,遠處的動靜一覽無遺,吳忠不認為闖營能有機會發動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