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趙慢熊也。”金求德笑起來,他心裏已經決定先不去見黃石,免得這份心思被看出來:“等侯恂將來再督師出兵時,我們可以讓他保舉賀寶刀或是楊致遠提督全軍。上次他答應得含含糊糊的,企圖和侯爺拉開兩步,我們得再給這老狗脖子上係條繩子。”
“恐怕到時候不用我們說,侯恂他自己就哭著喊著要大人派人助他一臂之力了。”趙慢熊微笑道:“不過你也要適可而止,不要讓侯恂太難看。”
“能難看到哪裏去?我們的老朋友季退思有幾斤幾兩我還不清楚嗎?”說話間,金求德已有腹案:“隻要保住大人的新軍不受損失便是,其他的那就看他們的命吧,哈哈。”
趙慢熊提醒道:“季退思全身而退後,如果再有人把侯恂濫殺無辜、胡亂指揮的事情捅上朝堂,皇上震怒,大人也未必能保住他。我們投了不少本錢在侯恂身上了,換一個不知情識趣的人來,又是麻煩。”
“多慮了,再怎麽糟也能保住。其他各軍自然不會胡說,侯恂自己不會說,軍事上大人說的話份量最重,新軍各營都是我們的老弟兄,自然也不會亂說。隻要皇上覺得侯恂能控製住新軍、牽製侯爺,當寶貝捧著還來不及,哪會舍得換人?”金求德目光一閃,問道:“你是說許平?”
“是啊,這個後生太楞了。”趙慢熊指指堆在桌上的軍務情報:“小木營這幾天的行動你不是也看見了嗎?許平對侯恂已經很不滿了。”
“放心吧,”金求德也舉起茶杯開始喝水,道:“我會親自和他說的。”
……
八月二十二日,許平皺眉看著自己的後援部隊從官道上經過,這是魯軍的朱元宏部。前日山嵐營通過後,張承業的命令就下發到許平手中,告訴他侯恂安排朱元宏的三營前去隔馬山安營紮寨,掩護山嵐營和長青營之間的交通線。而成逸君則會帶領他的部下接防長清縣,掩護長青營的側後。
第九節 意外
看到命令時許平就大為不滿,對左右訴苦道:“這哪裏是他們掩護我們,明明是要我們掩護他們。”
今天朱元宏部才拖拖拉拉地趕來,而成逸君部聽說還沒有渡河,這讓許平更加惱火。兩天來,右翼戰線上一直敞開著幾十裏的缺口,幸好叛軍沒有發動進攻。看著魯軍浩浩蕩蕩地從麵前走過,許平再一次對身旁的周洞天抱怨道:“萬一叛軍進攻他們,我希望他們至少能撐到我部趕到。”
無論許平對這些友軍有什麽不滿,他還是得承認他們確實分擔了不少壓力。原來對隔馬山方向防禦的吳忠部,從指向南方轉而指向東方,現在吳忠部的營地距離許平隻有五裏遠,長青營的力量得以重新聚攏。從二十日開始,許平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加固自己的營寨,沿著沙河西岸修築哨所。這期間,叛軍始終沒有向許平部發起過哪怕是試探性的進攻,他們也在竭力加強著防禦,明軍和叛軍隔著數裏的距離相安無事。
二十四日,這種平靜的日子終於被打破。偵察兵報告,對麵的叛軍變得活躍起來。許平趕到東岸的橋頭堡時,叛軍的偵騎一直逼近到幾百米內,揮舞著旗幟向明軍喊叫著什麽。觀察良久後,許平疑惑地放下望遠鏡,注視著一個越隊而出的叛軍騎兵筆直向著自己的位置跑來。
“要射擊麽?”
當那個騎士進入火銃手的射程後,身邊的軍官向許平發出疑問。許平搖搖頭,默默地看著叛軍一直跑到牆邊,跳下馬,拉開弓指向半空,把一根係著東西的箭射過來。箭在空中劃出一個弧狀的軌跡,叛軍騎兵看到箭消失在堡牆後,又用力地向明軍大吼一聲,才翻身上馬離去。
那個騎士在許平的注視中越跑越遠,超出火銃的射程,這時已經有士兵把那杆箭給許平拾來。在左右的注視下,許平解開上麵的繩索,原來是一封挑戰書,叛軍約明軍明日出營決戰。不過看起來叛軍也對明軍出堡迎戰不抱什麽希望,這挑戰的部分隻是一筆帶過,重要的還在後麵。
看完信後許平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他把信重新折起來,交給身邊的一個傳令兵:“立刻送去大人那裏。”
傳令兵帶著信走後,許平下令東堡加強戒備,然後就迴到西岸主營,召集所有的參謀和千總來開會。
“賊寇聲稱已經於昨日渡過大清河反攻,奪取齊河縣城。”許平把信上的內容告訴給部下,他們的臉色也都變得和許平一樣難看。許平見狀點點頭,道:“賊寇說督師大人的標營已經被他們擊潰,大清河北岸的我軍被他們一舉肅清。”
“胡扯!”餘深河叫起來,激動地說道:“齊河周邊有我新軍八個營,賊寇就是有百萬之眾也拿不下。”
“當然是胡扯。”許平眉頭緊鎖,摸著下巴疑惑地問道:“可是叛軍為什麽要這麽說?他們用意何在?”
營內的軍官們麵麵相覷,沒有一個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有個參謀提出的看法是:叛軍可能已經丟失濟南,正被明軍主力壓迫著向西退卻,所以他們打算用謠言動搖明軍軍心,以便突圍。
不過這個設想立刻遭到周洞天的反駁,他指出,如果叛軍試圖突圍的話,那最合理的逃跑路徑是山嵐營以南,因為那裏是明軍力量的真空地帶;就算叛軍決心從明軍右翼防線上硬闖過去,也絕沒有來信的道理,因為這樣明顯會讓明軍加倍警惕。
周洞天的看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他們也因此對叛軍的行為更加迷惑不解。許平見實在商議不出個所以然來,就下令本部提高警惕,並再派出使者通報張承業和吳忠。許平的通報使者並不是孤身返迴,而是和吳忠的使者一起迴來的。來人告訴許平,吳忠部的防線上也收到類似的挑戰。張承業的命令很快也抵達營中,不過也沒有什麽高見,隻是重複了許平早已下達的戒備令。
二十六日,許平又收到新的挑戰書。叛軍把一麵標營的戰旗送到東岸橋頭堡下,許平撫摸著那麵旗幟沉吟不語,四圍的軍官臉色也都驚疑不定。
“賊人絕不可能擊潰八營新軍,”許平覺得自己一頭亂麻,根本理不清頭緒:“可是標營也不會率先進攻啊,這麵旗幟到底是怎麽落到叛軍手裏的?”
“如果新軍真的被擊潰了,賊人就會把他們的旗幟送來,”周洞天很認同許平對新軍的判斷,可是他也不能解釋麵前這麵旗幟的來由:“大人,先把這麵旗送去營部那裏吧。”
“嗯。”許平讓人把旗幟送去張承業那裏。今天營內官兵人心惶惶,每個人都私下議論著兩日來的怪事。曾有參謀建議嚴禁營內討論這個話題,但他也拿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所以許平決定對下麵的竊竊私語隻裝聽不見。
張承業的命令在傍晚到達,命令許平立刻去營部見他。許平和使者一起趕到營部後,才踏進帳門就看見滿頭大汗的吳忠。他今天也收到一張標營旗幟,還沒來得及送迴營部,就被張承業的使者招來。許平一進門,張承業就把衛兵都趕出去,帳內隻留下三位指揮官。
“督師大人發來的緊急命令,”張承業把一紙公文遞給許平:“命令我營立刻聚攏,進入最高戒備,隨時等待進一步的命令。”
許平仔細地看著上麵的督師印信,反複確認後又交給吳忠,後者也反複核對它,終於長歎一聲:“確實是真的督師印。”
“送信來的不是督師標營衛士,而是一個新軍直衛。”張承業的話讓許平和吳忠又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驚慌和疑惑。張承業壓低嗓音道:“那個直衛軍官說,督師標營確實被擊潰了,督師大人在直衛的保衛下已經移營禹城。不過這個是機密,絕對不許外傳,連參謀們也不許知道。”
“遵命,大人。”許平呆呆地答應一聲,不知不覺中汗水布滿額頭:“八營新軍何在?直衛何在?叛軍到底有多少人?”
“據說叛軍反攻時,新軍各營都不在。現在情況一片混亂,那個直衛軍官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督師大人平安無事。”張承業不停地搖頭,臉上也是一片茫然:“你們立刻迴去收攏部隊,向我靠攏,這些事切切不可外傳,我們現在隻能等待命令,等著情況明朗。”
“遵命,大人。”
許平火速趕迴自己的營地,下令放棄東岸橋頭堡,焚燒浮橋和兩岸營地。部下們人人臉上都是憂色,但許平不多說,他們也不敢再問。命令被迅速地執行下去,雖然軍中的私語聲變得更加嘈雜,但千多官兵仍有條不紊地向西撤退。當夜長青營就緊急完成集結,三千官兵幾乎無人能夠入睡,就連軍官和士官都在下麵小聲議論著。
二十七日清晨,巡視營地的許平就接到報告,他們在官道上堵住一隊明軍。許平趕到現場後,一個身材魁梧的將領立刻迎上來,向他賠笑道:“本將朱元宏,這位可是許將軍?”
“末將正是。”許平淡淡地抱拳迴個平禮,掃視著這隊騎兵,看上去大概有三、四百之眾:“朱大人這是要往哪裏去?”
“督師大人那裏恐怕有事,末將心急如焚,急著要趕去督師大人那裏效力。”朱元宏連夜帶著自己的親兵、家丁往北趕,但卻被長青營的衛兵堵在這裏,無論如何也不肯放他過去。
來的路上許平已經聽了報告,朱元宏先是虛張聲勢,接著威脅恐嚇,最後還拿出金銀苦苦哀求。勉強壓著心裏的鄙視,許平向朱元宏打起官腔:“朱將軍是要迴援督師大營啊,原來如此,敢問朱將軍可有督師大人手令?”
“事急從權。”要是朱元宏有手令他早就拿出來,哪裏還用等許平問。他哀求著:“許將軍,這救兵如救火啊。”
“假如末將沒有記錯的話,朱將軍所部應該在隔馬山駐防。如果沒有督師手令,我不能放貴部過去。”許平冷冷地看著朱元宏,又問道:“不知道現在隔馬山大營何人統領?”
“我已經安排一個心腹將領繼續指揮。”朱元宏還在哀求:“許大人,高抬貴手吧。”
“既然沒有督師手令,那貴部自行北退如同逃兵。”許平把手一揮,路障後的數百長青營士兵立刻擺出戰鬥姿態,火銃手也紛紛放平火銃瞄準朱元宏及其官兵,許平的衛士人人手按劍柄,全神貫注地盯著朱元宏還有他身後的幾個衛兵。這個架勢讓朱元宏臉色慘白,人也不由自主地後退幾步。許平繃著臉對朱元宏道:“請朱將軍立刻原路返迴,否則莫怪本將無情。”
在黑洞洞的槍口和長矛的威脅下,朱元宏如同一隻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地就要轉身離去。
“且慢!”許平喝住朱元宏,迴頭叫過曹雲:“帶上五十騎兵,護送朱將軍迴隔馬山。”
曹雲大聲應是。許平又衝朱元宏微笑道:“朱將軍,如今敵情不明,還是小心為好。這五十兵雖然不多,但都是我營精銳,人人以一當十,當保朱將軍一路平安。”
午後曹雲帶著五十人歸隊,報告許平他把朱元宏又“護送”迴他的防區。許平冷笑著下令營兵加強戒備,嚴密監視官道兩側。
傍晚時分,接班的吳忠氣急敗壞地趕來,把正在營中睡覺的許平扯起:“克勤快來,前麵已是大亂,大人親自趕去維持秩序了。”
不等趕到哨所,許平就聽到震天的哭聲傳來。白發蒼蒼的張承業站在官道中央,南麵跪著黑壓壓成百上千的明軍,把道路塞得滿滿的。密密麻麻的士兵放聲號啕,哀告長青營放他們一條生路。
許平走到張承業身後,看見長官臉上滿是憂色,對許平的低聲問候充耳不聞,也不給許平迴禮。維持秩序的苻天俊跑過來向許平介紹情況,原來,眼前這些士兵都是魯軍朱元宏部。駐紮在隔馬山周邊的三營明軍雖然缺編甚多,但也有好幾千人。據這些士兵所說,他們今天早起就發現朱元宏帶著全部心腹軍官連夜逃走,當時就是軍心大亂。中午時分,朱元宏被曹雲護送迴隔馬山後人心稍安。但曹雲前腳才走,朱元宏就再次逃跑,向西直奔東昌府方向而去。這個消息一傳開,三營明軍頓時炸營,人人四散逃亡。
眼前的大批明軍官兵,幾乎沒有一個人攜帶武器,更沒有人佩戴盔甲,大部分人都背著幾個大小包袱,還有些人已經換上平民的衣服。一個跪在長青營衛兵前哀嚎的士兵背後有輛小車,許平走近一看,上麵裝著幾包大米。另一個士兵的小車上,則裝著兩床棉被和幾個衣服包袱,還能看到婦女的花襖露在外麵。許平冷著臉叫衛兵搜了幾個士兵的身,鼓囊囊的火藥口袋裏裝著大把的花生,腰間係著各種農家零碎,其中一人身上穿著五層襖,懷裏塞著十幾雙襪子和八雙布鞋。
還有大批的士兵持續從南方湧來,鋪滿道路兩邊。張承業和許平都彷徨無計時,一個傳令兵飛馬而來,身後還帶著一名直衛軍官:“大人,督師大人的急令。”
張承業連忙抓過公文打開,上麵命令張承業首先接應山嵐營和魯軍朱元宏部,撤到長青營的既設營地,然後再一起向長清縣撤退,接著視情況向東阿或者禹城方向撤退。命令上說成宜君會堅守長清等待他們到來。
“張大人當盡快行事,”那個送信的直衛軍官還要去給隔馬山和山嵐營傳令,他臨走前告訴張承業:“卑職趕到長清縣時,成將軍已經不知去向,所部已然潰散,現在你們側後已經沒有掩護。”
……
狼穴
“這是怎麽迴事?你是在要挾大人麽?”楊致遠衝著金求德喊起來:“因為大人要處理侯恂,所以你就要讓大人投鼠忌器。”
“怎麽可能?”金求德斷然反駁:“我又沒有說不同意,隻是說不必殺,讓他進詔獄去蹲倆月,下次出征前再讓他出來為我們暗中效力罷了。新軍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給我時間鞏固軍心,而且一定要讓朝廷覺得隻有侯恂才能控製得住新軍,讓朝廷擴編新軍,這對大人的大業……”
看見楊致遠張口欲言,金求德叫道:“我還沒說完!雖然大人一個字也不告訴我,但楊兄弟你這十幾年在江南總不會是在閑逛吧?休要跟我說什麽農具、糧種這些鬼話。大人為了裝閑散侯爺什麽工廠、學校的一概假作不知,我也就不問了,可江南那一股股冒出來的大逆不道的奇談怪論——瞞別人也就罷了,我跟著大人三十年!別看不寫名字,那些書要不是大人寫的,要不是楊兄弟你秘密發行的,我就一頭撞死去!”
金求德的話讓楊致遠沉默片刻,再次開口時他語氣變得沉重:“此一時、彼一時,十五年前的事,重來一遍我還是要那麽說,但我也是為了大人好。”
“當然,當然,我們都對大人忠心耿耿。但我還是那話,什麽都是假的,隻有軍隊是真的,你幹的那些事——不管到底是什麽都純屬自找麻煩,早聽我的根本不用等這麽多年。”
“不和你爭,但這次!”楊致遠的聲音突然又提高了:“你就是在要挾大人,你明知大人要殺他為林兄弟報仇的。”
“林兄弟已經死了,我們不能圖一時之快啊。不過不管我怎麽想,我們絕不會背著大人拿主意。”
“我們?”
“是啊,不信你去問趙慢熊好了,我們從來沒有背著大人做過任何事,這件事我們和大人一樣毫不知情。楊兄弟,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中間隔了十幾年沒見了,你就不能信我一迴嗎?”
------------------------------------------
筆者按:虎狼已經連載很長時間了,通過讀者的反饋,我總結了一些這本書的缺點,大概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眼下還不能全部鋪開談,因為會涉及到後續劇情。不過昨天那節結束後,應該可以說另外一部分設計上的問題了。
侯恂、林崇月、許平一案,是虎狼本書前期的一個事件,而且對後麵的劇情有著深遠的影響。我描述這個案件的過程時,借鑒了《竊明》一書中黃石躍馬遼陽的筆法。
不少讀者應該都是我的老朋友了,想必對黃石躍馬遼陽一事還有印象,那段劇情我設計了一個擺在明麵上給讀者看到的表原因、一個掩蓋在劇情下的裏原因。表原因就是皇太極的謠言攻勢,而裏原因就是黃石深知努爾哈赤要死去了。我設計的思路就是讓讀者誤認為是表原因在左右黃石的行為,而實際起作用的則是黑暗中的裏原因。讀者越看越感覺不對,發現黃石行為的結果與表原因想達成的目標南轅北轍,直到表原因徹底失敗後,我再揭開裏原因。
虎狼這段劇情,我設計思路也是如此,開始我盡力烘托侯恂的權勢之盛,把黃石擠得靠邊站,還有他東林宿老的身份,暗示讀者他對皇帝和朝廷的忠誠,與武官的勢不兩立。然後在這個表原因的影響下,開始幹涉人事、殺人立威、插手軍務。細心的讀者,很快就感到不對,認定侯恂此舉必然不能達成他的目的,而且和之前許平搶印等諸多情節自相矛盾——於是,我遭到了一片罵聲。
痛定思痛,我沒有吸取當年寫躍馬遼陽情節時的教訓——在沒有揭開裏原因那幾天,黃石和我也被憤怒的讀者罵成腦殘和白癡。幸好揭開的時間足夠快,而且那時沒有黑票,而虎狼,間隔的時間太長了。實際上,我在網絡版已經做了一些修改,如果將來有讀者購買《虎狼》實體版的話,你們會發現網絡版多了一些話——我在這幾節中加了一些暗示,暗示讀者有隱藏在劇情後的“裏原因”未曾揭露,而實體版中,這些暗示是沒有的。嗯,這是因為我實在堅持不住壓力了,實體在很短一段內不停暗示“這背後有陰謀”沒意思——趙金有幾句話也是後來添加的,也是在暗示還有未曾浮出水麵的原因和矛盾,本來我也認為這些過於直白,不太符合兩個人的性格和他們之間的默契,可以隨著劇情慢慢展開。但網絡版一天幾千字,不做這種暗示我就得吃更多的黑票,現在已經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這個問題是小問題,主要問題還是許平的塑造問題,這個是目前為止最嚴重的問題,等第二章結束的時候,我會仔細寫一篇關於描寫許平這個人物的兩個經驗教訓,和諸位讀者探討。
網絡時代,不同於以往,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比較迅速,是朋友關係。受到惡評時,小肚雞腸的我難免會情緒浮動,說一些反擊和傷人的話。不過,還是想朋友們諒解,把我繼續當作一個朋友看待,不吝給我指出問題、提出批評,這對我非常重要。
第十節 馳援
張承業下令士兵放魯軍過路,滾滾人流立刻向北湧去。入夜後,路上的潰兵仍是川流不息。而長青營內也燈火通明,各級軍官都竭力安撫人心,三位指揮官徹夜未眠,召集參謀緊急商議撤退線路,並籌劃探馬安排。
二十七日,長青營已經整裝待發,但是等了一天仍沒見到山嵐營的部隊,也沒有任何前來聯絡的通信兵。傍晚時分,心急如焚的張承業派出傳令兵,讓他們連夜向南搜索,與山嵐營取得聯係。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從指揮官到士兵,每個人都憂心忡忡。
天明時分,傳令兵從山嵐營趕迴,他們飛奔到中軍帳向張承業匯報,山嵐營並未收到撤退命令。
“什麽?”滿目血絲的張承業聽到這話就跳起來,不能置信地大叫道:“你說方大人沒有收到撤退命令?”
“是的。”傳令兵對此非常確定,他們趕到山嵐營時該部仍堅守在陣地上。山嵐營營官方明達之前也受到聚攏部隊的命令,但是沒有收到隨後的撤退命令。因此聽長青營的傳令兵說明情況後,方明達非常震驚。但震驚過後,他仍然不肯下達撤退命令。長青營傳令兵費盡唇舌,但方明達最後還是艱難地說道:除非他接到明確的軍令,否則必須堅守崗位。
“開什麽玩笑,難道他連我的人說的話都信不過了嗎?”張承業無力地癱坐在座位上,一邊抱怨一邊命令把長青營收到的那份公文火速送去給方明達過目。
同時許平下令馬隊盡數出發,沿官道仔細搜索。長青營的搜索隊在下午時分迴報:他們發現了前一日傳令給長青營的直衛軍官的屍體,看情況似乎是被亂兵偷襲所殺。那個直衛軍官的馬匹被搶走,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光,公文袋在距離屍體不遠處被發現,搜索隊已經飛馬送去山嵐營。
方明達在看到張承業的那份公文後立刻下令撤退,等搜索隊把正式命令送到時,方明達讓他們馬上迴返報告長青營做好接應準備。
第三個不眠之夜。
二十八日上午,一隊騎兵衝進長青營的營地,這幾個士兵顧不得禮儀,用力喊道:“張大人,我部遭到賊寇阻擊!”
這幾個人是山嵐營指揮同知魏蘭度的屬下。今天清晨,魏蘭度率領山嵐營前軍向北行軍時,在隔馬山北與叛軍相遇。交戰後發現叛軍越打越多,人數大約超過五千。魏蘭度立刻下令前軍轉入防禦,在通知山嵐營主力增援的同時,派人來請求長青營接應。
張承業一言不發地走到桌前。參謀已經鋪開地圖,到目前為止,通向長清縣的官道仍然暢通無阻,長青營前麵也沒有發現任何叛軍活動的跡象,看起來大股叛軍正通過隔馬山湧入明軍戰線的缺口。
“如果賊寇隻有五千人,那他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一個新軍營的,他們也無力阻止一個新軍營機動。”許平立刻做出判斷,至少有上萬叛軍正向這個戰場趕來,如果戰鬥僵持不下的話,可能還會有叛軍抵達:“救火營他們到底在做什麽?他們到底牽製了多少賊寇?他們在什麽位置?”
沒有人能迴答這一連串的問題,許平叫道:“大人,末將認為,我營應該立刻全軍南下,接應山嵐營。”
“如果全軍南下的話,”吳忠憂慮地說道:“那誰能保證我們的退路呢?如果賊寇集中數萬軍攻打我們,那我們也會處於險境。”
“如果賊寇真能集中數萬兵力在這裏,那山嵐營就已經是死人,而我們應該立刻撤退;如果叛軍還沒有數萬兵力在此的話,那我們兩營匯合後,足以輕鬆擊潰上萬賊寇。無論賊寇有沒有數萬兵力,時間都很寶貴,我們必須盡快決定。”許平看著張承業,斬釘截鐵地說道:“大人,您必須立刻判斷,賊寇到底是不過萬人,還是有數萬。如果您賭有數萬,那就等於是放棄了山嵐營,末將寧可賭沒有。”
“這如何能夠判斷,而且末將認為賊寇出動數萬的可能性很大。”吳忠提出他的看法;“賊寇不可能認為單憑萬人就能攻擊兩個新軍營,再說這怎麽可以賭?”
張承業見許平和吳忠都臉色凝重,微微一笑:“你們倆再好好想想。”
許平和吳忠微微一愣,片刻後許平恍然大悟地叫起來:“末將明白了,確實是想差了,賊人不是參謀司,不可能洞悉我軍的分布,末將不該先假定賊人像我們一樣對戰局洞若觀火,然後再替他們考慮正確的的行動。”
此時吳忠也反應過來,他亦笑道:“大人說的是,連我們都不知道救火營現在位於何處,會如何行動,那賊人自然更加不清楚,他們又怎麽敢全軍來攻打我們?就算賊人攻破標營時得到一些情報,但詳細部署我們都是直接上報新軍參謀司的,給督師的隻有籠統的說法,賊人核實就得花幾天工夫。”
“現在你們倆怎麽看?”
“恐怕到時候不用我們說,侯恂他自己就哭著喊著要大人派人助他一臂之力了。”趙慢熊微笑道:“不過你也要適可而止,不要讓侯恂太難看。”
“能難看到哪裏去?我們的老朋友季退思有幾斤幾兩我還不清楚嗎?”說話間,金求德已有腹案:“隻要保住大人的新軍不受損失便是,其他的那就看他們的命吧,哈哈。”
趙慢熊提醒道:“季退思全身而退後,如果再有人把侯恂濫殺無辜、胡亂指揮的事情捅上朝堂,皇上震怒,大人也未必能保住他。我們投了不少本錢在侯恂身上了,換一個不知情識趣的人來,又是麻煩。”
“多慮了,再怎麽糟也能保住。其他各軍自然不會胡說,侯恂自己不會說,軍事上大人說的話份量最重,新軍各營都是我們的老弟兄,自然也不會亂說。隻要皇上覺得侯恂能控製住新軍、牽製侯爺,當寶貝捧著還來不及,哪會舍得換人?”金求德目光一閃,問道:“你是說許平?”
“是啊,這個後生太楞了。”趙慢熊指指堆在桌上的軍務情報:“小木營這幾天的行動你不是也看見了嗎?許平對侯恂已經很不滿了。”
“放心吧,”金求德也舉起茶杯開始喝水,道:“我會親自和他說的。”
……
八月二十二日,許平皺眉看著自己的後援部隊從官道上經過,這是魯軍的朱元宏部。前日山嵐營通過後,張承業的命令就下發到許平手中,告訴他侯恂安排朱元宏的三營前去隔馬山安營紮寨,掩護山嵐營和長青營之間的交通線。而成逸君則會帶領他的部下接防長清縣,掩護長青營的側後。
第九節 意外
看到命令時許平就大為不滿,對左右訴苦道:“這哪裏是他們掩護我們,明明是要我們掩護他們。”
今天朱元宏部才拖拖拉拉地趕來,而成逸君部聽說還沒有渡河,這讓許平更加惱火。兩天來,右翼戰線上一直敞開著幾十裏的缺口,幸好叛軍沒有發動進攻。看著魯軍浩浩蕩蕩地從麵前走過,許平再一次對身旁的周洞天抱怨道:“萬一叛軍進攻他們,我希望他們至少能撐到我部趕到。”
無論許平對這些友軍有什麽不滿,他還是得承認他們確實分擔了不少壓力。原來對隔馬山方向防禦的吳忠部,從指向南方轉而指向東方,現在吳忠部的營地距離許平隻有五裏遠,長青營的力量得以重新聚攏。從二十日開始,許平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加固自己的營寨,沿著沙河西岸修築哨所。這期間,叛軍始終沒有向許平部發起過哪怕是試探性的進攻,他們也在竭力加強著防禦,明軍和叛軍隔著數裏的距離相安無事。
二十四日,這種平靜的日子終於被打破。偵察兵報告,對麵的叛軍變得活躍起來。許平趕到東岸的橋頭堡時,叛軍的偵騎一直逼近到幾百米內,揮舞著旗幟向明軍喊叫著什麽。觀察良久後,許平疑惑地放下望遠鏡,注視著一個越隊而出的叛軍騎兵筆直向著自己的位置跑來。
“要射擊麽?”
當那個騎士進入火銃手的射程後,身邊的軍官向許平發出疑問。許平搖搖頭,默默地看著叛軍一直跑到牆邊,跳下馬,拉開弓指向半空,把一根係著東西的箭射過來。箭在空中劃出一個弧狀的軌跡,叛軍騎兵看到箭消失在堡牆後,又用力地向明軍大吼一聲,才翻身上馬離去。
那個騎士在許平的注視中越跑越遠,超出火銃的射程,這時已經有士兵把那杆箭給許平拾來。在左右的注視下,許平解開上麵的繩索,原來是一封挑戰書,叛軍約明軍明日出營決戰。不過看起來叛軍也對明軍出堡迎戰不抱什麽希望,這挑戰的部分隻是一筆帶過,重要的還在後麵。
看完信後許平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他把信重新折起來,交給身邊的一個傳令兵:“立刻送去大人那裏。”
傳令兵帶著信走後,許平下令東堡加強戒備,然後就迴到西岸主營,召集所有的參謀和千總來開會。
“賊寇聲稱已經於昨日渡過大清河反攻,奪取齊河縣城。”許平把信上的內容告訴給部下,他們的臉色也都變得和許平一樣難看。許平見狀點點頭,道:“賊寇說督師大人的標營已經被他們擊潰,大清河北岸的我軍被他們一舉肅清。”
“胡扯!”餘深河叫起來,激動地說道:“齊河周邊有我新軍八個營,賊寇就是有百萬之眾也拿不下。”
“當然是胡扯。”許平眉頭緊鎖,摸著下巴疑惑地問道:“可是叛軍為什麽要這麽說?他們用意何在?”
營內的軍官們麵麵相覷,沒有一個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有個參謀提出的看法是:叛軍可能已經丟失濟南,正被明軍主力壓迫著向西退卻,所以他們打算用謠言動搖明軍軍心,以便突圍。
不過這個設想立刻遭到周洞天的反駁,他指出,如果叛軍試圖突圍的話,那最合理的逃跑路徑是山嵐營以南,因為那裏是明軍力量的真空地帶;就算叛軍決心從明軍右翼防線上硬闖過去,也絕沒有來信的道理,因為這樣明顯會讓明軍加倍警惕。
周洞天的看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他們也因此對叛軍的行為更加迷惑不解。許平見實在商議不出個所以然來,就下令本部提高警惕,並再派出使者通報張承業和吳忠。許平的通報使者並不是孤身返迴,而是和吳忠的使者一起迴來的。來人告訴許平,吳忠部的防線上也收到類似的挑戰。張承業的命令很快也抵達營中,不過也沒有什麽高見,隻是重複了許平早已下達的戒備令。
二十六日,許平又收到新的挑戰書。叛軍把一麵標營的戰旗送到東岸橋頭堡下,許平撫摸著那麵旗幟沉吟不語,四圍的軍官臉色也都驚疑不定。
“賊人絕不可能擊潰八營新軍,”許平覺得自己一頭亂麻,根本理不清頭緒:“可是標營也不會率先進攻啊,這麵旗幟到底是怎麽落到叛軍手裏的?”
“如果新軍真的被擊潰了,賊人就會把他們的旗幟送來,”周洞天很認同許平對新軍的判斷,可是他也不能解釋麵前這麵旗幟的來由:“大人,先把這麵旗送去營部那裏吧。”
“嗯。”許平讓人把旗幟送去張承業那裏。今天營內官兵人心惶惶,每個人都私下議論著兩日來的怪事。曾有參謀建議嚴禁營內討論這個話題,但他也拿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所以許平決定對下麵的竊竊私語隻裝聽不見。
張承業的命令在傍晚到達,命令許平立刻去營部見他。許平和使者一起趕到營部後,才踏進帳門就看見滿頭大汗的吳忠。他今天也收到一張標營旗幟,還沒來得及送迴營部,就被張承業的使者招來。許平一進門,張承業就把衛兵都趕出去,帳內隻留下三位指揮官。
“督師大人發來的緊急命令,”張承業把一紙公文遞給許平:“命令我營立刻聚攏,進入最高戒備,隨時等待進一步的命令。”
許平仔細地看著上麵的督師印信,反複確認後又交給吳忠,後者也反複核對它,終於長歎一聲:“確實是真的督師印。”
“送信來的不是督師標營衛士,而是一個新軍直衛。”張承業的話讓許平和吳忠又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驚慌和疑惑。張承業壓低嗓音道:“那個直衛軍官說,督師標營確實被擊潰了,督師大人在直衛的保衛下已經移營禹城。不過這個是機密,絕對不許外傳,連參謀們也不許知道。”
“遵命,大人。”許平呆呆地答應一聲,不知不覺中汗水布滿額頭:“八營新軍何在?直衛何在?叛軍到底有多少人?”
“據說叛軍反攻時,新軍各營都不在。現在情況一片混亂,那個直衛軍官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督師大人平安無事。”張承業不停地搖頭,臉上也是一片茫然:“你們立刻迴去收攏部隊,向我靠攏,這些事切切不可外傳,我們現在隻能等待命令,等著情況明朗。”
“遵命,大人。”
許平火速趕迴自己的營地,下令放棄東岸橋頭堡,焚燒浮橋和兩岸營地。部下們人人臉上都是憂色,但許平不多說,他們也不敢再問。命令被迅速地執行下去,雖然軍中的私語聲變得更加嘈雜,但千多官兵仍有條不紊地向西撤退。當夜長青營就緊急完成集結,三千官兵幾乎無人能夠入睡,就連軍官和士官都在下麵小聲議論著。
二十七日清晨,巡視營地的許平就接到報告,他們在官道上堵住一隊明軍。許平趕到現場後,一個身材魁梧的將領立刻迎上來,向他賠笑道:“本將朱元宏,這位可是許將軍?”
“末將正是。”許平淡淡地抱拳迴個平禮,掃視著這隊騎兵,看上去大概有三、四百之眾:“朱大人這是要往哪裏去?”
“督師大人那裏恐怕有事,末將心急如焚,急著要趕去督師大人那裏效力。”朱元宏連夜帶著自己的親兵、家丁往北趕,但卻被長青營的衛兵堵在這裏,無論如何也不肯放他過去。
來的路上許平已經聽了報告,朱元宏先是虛張聲勢,接著威脅恐嚇,最後還拿出金銀苦苦哀求。勉強壓著心裏的鄙視,許平向朱元宏打起官腔:“朱將軍是要迴援督師大營啊,原來如此,敢問朱將軍可有督師大人手令?”
“事急從權。”要是朱元宏有手令他早就拿出來,哪裏還用等許平問。他哀求著:“許將軍,這救兵如救火啊。”
“假如末將沒有記錯的話,朱將軍所部應該在隔馬山駐防。如果沒有督師手令,我不能放貴部過去。”許平冷冷地看著朱元宏,又問道:“不知道現在隔馬山大營何人統領?”
“我已經安排一個心腹將領繼續指揮。”朱元宏還在哀求:“許大人,高抬貴手吧。”
“既然沒有督師手令,那貴部自行北退如同逃兵。”許平把手一揮,路障後的數百長青營士兵立刻擺出戰鬥姿態,火銃手也紛紛放平火銃瞄準朱元宏及其官兵,許平的衛士人人手按劍柄,全神貫注地盯著朱元宏還有他身後的幾個衛兵。這個架勢讓朱元宏臉色慘白,人也不由自主地後退幾步。許平繃著臉對朱元宏道:“請朱將軍立刻原路返迴,否則莫怪本將無情。”
在黑洞洞的槍口和長矛的威脅下,朱元宏如同一隻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地就要轉身離去。
“且慢!”許平喝住朱元宏,迴頭叫過曹雲:“帶上五十騎兵,護送朱將軍迴隔馬山。”
曹雲大聲應是。許平又衝朱元宏微笑道:“朱將軍,如今敵情不明,還是小心為好。這五十兵雖然不多,但都是我營精銳,人人以一當十,當保朱將軍一路平安。”
午後曹雲帶著五十人歸隊,報告許平他把朱元宏又“護送”迴他的防區。許平冷笑著下令營兵加強戒備,嚴密監視官道兩側。
傍晚時分,接班的吳忠氣急敗壞地趕來,把正在營中睡覺的許平扯起:“克勤快來,前麵已是大亂,大人親自趕去維持秩序了。”
不等趕到哨所,許平就聽到震天的哭聲傳來。白發蒼蒼的張承業站在官道中央,南麵跪著黑壓壓成百上千的明軍,把道路塞得滿滿的。密密麻麻的士兵放聲號啕,哀告長青營放他們一條生路。
許平走到張承業身後,看見長官臉上滿是憂色,對許平的低聲問候充耳不聞,也不給許平迴禮。維持秩序的苻天俊跑過來向許平介紹情況,原來,眼前這些士兵都是魯軍朱元宏部。駐紮在隔馬山周邊的三營明軍雖然缺編甚多,但也有好幾千人。據這些士兵所說,他們今天早起就發現朱元宏帶著全部心腹軍官連夜逃走,當時就是軍心大亂。中午時分,朱元宏被曹雲護送迴隔馬山後人心稍安。但曹雲前腳才走,朱元宏就再次逃跑,向西直奔東昌府方向而去。這個消息一傳開,三營明軍頓時炸營,人人四散逃亡。
眼前的大批明軍官兵,幾乎沒有一個人攜帶武器,更沒有人佩戴盔甲,大部分人都背著幾個大小包袱,還有些人已經換上平民的衣服。一個跪在長青營衛兵前哀嚎的士兵背後有輛小車,許平走近一看,上麵裝著幾包大米。另一個士兵的小車上,則裝著兩床棉被和幾個衣服包袱,還能看到婦女的花襖露在外麵。許平冷著臉叫衛兵搜了幾個士兵的身,鼓囊囊的火藥口袋裏裝著大把的花生,腰間係著各種農家零碎,其中一人身上穿著五層襖,懷裏塞著十幾雙襪子和八雙布鞋。
還有大批的士兵持續從南方湧來,鋪滿道路兩邊。張承業和許平都彷徨無計時,一個傳令兵飛馬而來,身後還帶著一名直衛軍官:“大人,督師大人的急令。”
張承業連忙抓過公文打開,上麵命令張承業首先接應山嵐營和魯軍朱元宏部,撤到長青營的既設營地,然後再一起向長清縣撤退,接著視情況向東阿或者禹城方向撤退。命令上說成宜君會堅守長清等待他們到來。
“張大人當盡快行事,”那個送信的直衛軍官還要去給隔馬山和山嵐營傳令,他臨走前告訴張承業:“卑職趕到長清縣時,成將軍已經不知去向,所部已然潰散,現在你們側後已經沒有掩護。”
……
狼穴
“這是怎麽迴事?你是在要挾大人麽?”楊致遠衝著金求德喊起來:“因為大人要處理侯恂,所以你就要讓大人投鼠忌器。”
“怎麽可能?”金求德斷然反駁:“我又沒有說不同意,隻是說不必殺,讓他進詔獄去蹲倆月,下次出征前再讓他出來為我們暗中效力罷了。新軍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給我時間鞏固軍心,而且一定要讓朝廷覺得隻有侯恂才能控製得住新軍,讓朝廷擴編新軍,這對大人的大業……”
看見楊致遠張口欲言,金求德叫道:“我還沒說完!雖然大人一個字也不告訴我,但楊兄弟你這十幾年在江南總不會是在閑逛吧?休要跟我說什麽農具、糧種這些鬼話。大人為了裝閑散侯爺什麽工廠、學校的一概假作不知,我也就不問了,可江南那一股股冒出來的大逆不道的奇談怪論——瞞別人也就罷了,我跟著大人三十年!別看不寫名字,那些書要不是大人寫的,要不是楊兄弟你秘密發行的,我就一頭撞死去!”
金求德的話讓楊致遠沉默片刻,再次開口時他語氣變得沉重:“此一時、彼一時,十五年前的事,重來一遍我還是要那麽說,但我也是為了大人好。”
“當然,當然,我們都對大人忠心耿耿。但我還是那話,什麽都是假的,隻有軍隊是真的,你幹的那些事——不管到底是什麽都純屬自找麻煩,早聽我的根本不用等這麽多年。”
“不和你爭,但這次!”楊致遠的聲音突然又提高了:“你就是在要挾大人,你明知大人要殺他為林兄弟報仇的。”
“林兄弟已經死了,我們不能圖一時之快啊。不過不管我怎麽想,我們絕不會背著大人拿主意。”
“我們?”
“是啊,不信你去問趙慢熊好了,我們從來沒有背著大人做過任何事,這件事我們和大人一樣毫不知情。楊兄弟,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中間隔了十幾年沒見了,你就不能信我一迴嗎?”
------------------------------------------
筆者按:虎狼已經連載很長時間了,通過讀者的反饋,我總結了一些這本書的缺點,大概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眼下還不能全部鋪開談,因為會涉及到後續劇情。不過昨天那節結束後,應該可以說另外一部分設計上的問題了。
侯恂、林崇月、許平一案,是虎狼本書前期的一個事件,而且對後麵的劇情有著深遠的影響。我描述這個案件的過程時,借鑒了《竊明》一書中黃石躍馬遼陽的筆法。
不少讀者應該都是我的老朋友了,想必對黃石躍馬遼陽一事還有印象,那段劇情我設計了一個擺在明麵上給讀者看到的表原因、一個掩蓋在劇情下的裏原因。表原因就是皇太極的謠言攻勢,而裏原因就是黃石深知努爾哈赤要死去了。我設計的思路就是讓讀者誤認為是表原因在左右黃石的行為,而實際起作用的則是黑暗中的裏原因。讀者越看越感覺不對,發現黃石行為的結果與表原因想達成的目標南轅北轍,直到表原因徹底失敗後,我再揭開裏原因。
虎狼這段劇情,我設計思路也是如此,開始我盡力烘托侯恂的權勢之盛,把黃石擠得靠邊站,還有他東林宿老的身份,暗示讀者他對皇帝和朝廷的忠誠,與武官的勢不兩立。然後在這個表原因的影響下,開始幹涉人事、殺人立威、插手軍務。細心的讀者,很快就感到不對,認定侯恂此舉必然不能達成他的目的,而且和之前許平搶印等諸多情節自相矛盾——於是,我遭到了一片罵聲。
痛定思痛,我沒有吸取當年寫躍馬遼陽情節時的教訓——在沒有揭開裏原因那幾天,黃石和我也被憤怒的讀者罵成腦殘和白癡。幸好揭開的時間足夠快,而且那時沒有黑票,而虎狼,間隔的時間太長了。實際上,我在網絡版已經做了一些修改,如果將來有讀者購買《虎狼》實體版的話,你們會發現網絡版多了一些話——我在這幾節中加了一些暗示,暗示讀者有隱藏在劇情後的“裏原因”未曾揭露,而實體版中,這些暗示是沒有的。嗯,這是因為我實在堅持不住壓力了,實體在很短一段內不停暗示“這背後有陰謀”沒意思——趙金有幾句話也是後來添加的,也是在暗示還有未曾浮出水麵的原因和矛盾,本來我也認為這些過於直白,不太符合兩個人的性格和他們之間的默契,可以隨著劇情慢慢展開。但網絡版一天幾千字,不做這種暗示我就得吃更多的黑票,現在已經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這個問題是小問題,主要問題還是許平的塑造問題,這個是目前為止最嚴重的問題,等第二章結束的時候,我會仔細寫一篇關於描寫許平這個人物的兩個經驗教訓,和諸位讀者探討。
網絡時代,不同於以往,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比較迅速,是朋友關係。受到惡評時,小肚雞腸的我難免會情緒浮動,說一些反擊和傷人的話。不過,還是想朋友們諒解,把我繼續當作一個朋友看待,不吝給我指出問題、提出批評,這對我非常重要。
第十節 馳援
張承業下令士兵放魯軍過路,滾滾人流立刻向北湧去。入夜後,路上的潰兵仍是川流不息。而長青營內也燈火通明,各級軍官都竭力安撫人心,三位指揮官徹夜未眠,召集參謀緊急商議撤退線路,並籌劃探馬安排。
二十七日,長青營已經整裝待發,但是等了一天仍沒見到山嵐營的部隊,也沒有任何前來聯絡的通信兵。傍晚時分,心急如焚的張承業派出傳令兵,讓他們連夜向南搜索,與山嵐營取得聯係。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從指揮官到士兵,每個人都憂心忡忡。
天明時分,傳令兵從山嵐營趕迴,他們飛奔到中軍帳向張承業匯報,山嵐營並未收到撤退命令。
“什麽?”滿目血絲的張承業聽到這話就跳起來,不能置信地大叫道:“你說方大人沒有收到撤退命令?”
“是的。”傳令兵對此非常確定,他們趕到山嵐營時該部仍堅守在陣地上。山嵐營營官方明達之前也受到聚攏部隊的命令,但是沒有收到隨後的撤退命令。因此聽長青營的傳令兵說明情況後,方明達非常震驚。但震驚過後,他仍然不肯下達撤退命令。長青營傳令兵費盡唇舌,但方明達最後還是艱難地說道:除非他接到明確的軍令,否則必須堅守崗位。
“開什麽玩笑,難道他連我的人說的話都信不過了嗎?”張承業無力地癱坐在座位上,一邊抱怨一邊命令把長青營收到的那份公文火速送去給方明達過目。
同時許平下令馬隊盡數出發,沿官道仔細搜索。長青營的搜索隊在下午時分迴報:他們發現了前一日傳令給長青營的直衛軍官的屍體,看情況似乎是被亂兵偷襲所殺。那個直衛軍官的馬匹被搶走,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光,公文袋在距離屍體不遠處被發現,搜索隊已經飛馬送去山嵐營。
方明達在看到張承業的那份公文後立刻下令撤退,等搜索隊把正式命令送到時,方明達讓他們馬上迴返報告長青營做好接應準備。
第三個不眠之夜。
二十八日上午,一隊騎兵衝進長青營的營地,這幾個士兵顧不得禮儀,用力喊道:“張大人,我部遭到賊寇阻擊!”
這幾個人是山嵐營指揮同知魏蘭度的屬下。今天清晨,魏蘭度率領山嵐營前軍向北行軍時,在隔馬山北與叛軍相遇。交戰後發現叛軍越打越多,人數大約超過五千。魏蘭度立刻下令前軍轉入防禦,在通知山嵐營主力增援的同時,派人來請求長青營接應。
張承業一言不發地走到桌前。參謀已經鋪開地圖,到目前為止,通向長清縣的官道仍然暢通無阻,長青營前麵也沒有發現任何叛軍活動的跡象,看起來大股叛軍正通過隔馬山湧入明軍戰線的缺口。
“如果賊寇隻有五千人,那他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一個新軍營的,他們也無力阻止一個新軍營機動。”許平立刻做出判斷,至少有上萬叛軍正向這個戰場趕來,如果戰鬥僵持不下的話,可能還會有叛軍抵達:“救火營他們到底在做什麽?他們到底牽製了多少賊寇?他們在什麽位置?”
沒有人能迴答這一連串的問題,許平叫道:“大人,末將認為,我營應該立刻全軍南下,接應山嵐營。”
“如果全軍南下的話,”吳忠憂慮地說道:“那誰能保證我們的退路呢?如果賊寇集中數萬軍攻打我們,那我們也會處於險境。”
“如果賊寇真能集中數萬兵力在這裏,那山嵐營就已經是死人,而我們應該立刻撤退;如果叛軍還沒有數萬兵力在此的話,那我們兩營匯合後,足以輕鬆擊潰上萬賊寇。無論賊寇有沒有數萬兵力,時間都很寶貴,我們必須盡快決定。”許平看著張承業,斬釘截鐵地說道:“大人,您必須立刻判斷,賊寇到底是不過萬人,還是有數萬。如果您賭有數萬,那就等於是放棄了山嵐營,末將寧可賭沒有。”
“這如何能夠判斷,而且末將認為賊寇出動數萬的可能性很大。”吳忠提出他的看法;“賊寇不可能認為單憑萬人就能攻擊兩個新軍營,再說這怎麽可以賭?”
張承業見許平和吳忠都臉色凝重,微微一笑:“你們倆再好好想想。”
許平和吳忠微微一愣,片刻後許平恍然大悟地叫起來:“末將明白了,確實是想差了,賊人不是參謀司,不可能洞悉我軍的分布,末將不該先假定賊人像我們一樣對戰局洞若觀火,然後再替他們考慮正確的的行動。”
此時吳忠也反應過來,他亦笑道:“大人說的是,連我們都不知道救火營現在位於何處,會如何行動,那賊人自然更加不清楚,他們又怎麽敢全軍來攻打我們?就算賊人攻破標營時得到一些情報,但詳細部署我們都是直接上報新軍參謀司的,給督師的隻有籠統的說法,賊人核實就得花幾天工夫。”
“現在你們倆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