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安思潮的發酵,整個國家都關注向了這個方麵。


    上至帝皇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在茶餘飯後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個民族想從封閉的視野中開拓出去,總要經曆一次刻骨銘心的思想激蕩。


    七月,秋收結束,朝廷免除了賦稅,勤勞的百姓都積攢了足夠的存糧,於是有大量百姓推著獨輪車來到,想在這個天下最繁華的城市中將存糧賣出更高的價錢。


    一隊隊攜弓帶刀的武陵少年,策馬在長街上飛馳而過。大量異域遊人、長安百姓、千金小姐在長安街頭悠閑漫步。


    形形色色的麵孔,熱鬧非凡的街道共同鑄就了長安城的富庶與多元。


    但在一百零八坊的坊門前,卻形成了相同的風景。


    大量解決了溫飽,生活無憂的百姓圍在坊門前的公示牌前。


    一名賣完糧食的農夫不識字,對身邊一位身著錦衣的文士問道:“這位公子,上麵寫了些什麽?咋這麽多人圍在這裏呢?能否跟某講講?”


    文士轉頭打量了一眼問話的人,見對方挽著褲腿,赤膊短褐,一眼便看出對方是一名農夫。沒多少耐性,敷衍說道:“官府昭示,將發行黃金券。持券可到子金苑兌換黃金。”


    農夫不著頭腦的摸了摸後腦勺,不明白這個消息,為什麽會吸引這麽多人圍在這裏。


    難道大家的生活都已經富裕到要用黃金作交易的地步了?


    被對方不耐煩的語氣嚇退,農夫再不敢麻煩對方。轉而看向人群之中,驀然發現一名自己同鄉的莊稼漢張三。便連忙擠了過去,說道:“老三,汝在這裏作什麽?”


    張三看見熟人,格外熱情,上來便抓著農夫的胳膊,說道:“冶尾亭的王夫?”


    “是我,去歲我還曾去你們亭租過牛。”


    “某記得此事。汝是個憨厚熱忱之人,租完牛還將牛喂飽方才送迴。主家對此數次誇讚。”


    “不值當,不值當,此乃本分。”


    寒暄過後,王夫問道:“老三,汝腦袋靈活,跟某講講,這多人圍在這裏作甚?”


    張三更加熱情的抓住王夫胳膊,笑著說道:“是好事一樁。不怕汝知曉,我妻弟為壺丘亭侯采邑之民。”


    王夫聞言心有戚戚,這可跟自己這種平民百姓不同。那是能跟壺丘亭侯扯上關係的存在。


    雖然壺丘亭在哪裏,壺丘亭侯究竟是誰,王夫都一無所知,但不妨礙這個淳樸的農夫產生敬仰尊崇。


    張三繼續說道:“這可是內幕消息,吾妻弟隻告訴某一人。某看汝本分才告訴汝。”


    一般而言,這種話的潛台詞就是,這消息我已經告訴身邊認識的每一個人了。但王夫性情憨厚,還是聽的津津有味。


    “據吾妻弟言,壺丘亭侯正在招募人手,想去貴霜或者更遠的地方開拓一番事業。怎麽樣,汝可否感興趣?若有興趣,吾兩人為同鄉,某豁出這張老臉,去求一下壺丘亭侯府,也帶上汝一個。”


    所以有時候憨厚亦是福氣,一頭霧水的王夫完全沒被三言兩語煽動,好奇的問道:“這跟發售黃金券有何關聯?”


    “怎麽沒有關聯?汝想啊,平時這些君侯、豪族,為什麽不肯去遠方開拓?要汝對萬裏之外一無所知,會帶上數百斤黃金、數百車銅錢去冒險嗎?”


    數百車銅錢?王夫立即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般,這怎麽敢呀。就算是數百錢帶著去陌生地域也是心驚膽戰。


    “但有了黃金券便不同了。幾十號人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薄薄幾張黃金券,到了異域他鄉,這多輕便安全啊!能有番作為最好不過,至不濟也能帶迴大量當地特產,行商一趟。”


    至於黃金券是否被對方所認可?


    這其實無需太過擔憂。中原百姓麵臨的情況,異域胡商也是大抵相似。


    胡商們也想到中原長安走一遭,可是沒頭沒腦的帶著大量黃金過來,能否盈利不提,安全性也是一個問題。


    但有了黃金券,這些商人就能輕裝簡行來長安觀賞一下神京風貌,順便采買大量有利可圖的商品。


    尤其在孟朝威加四海,君臨萬國的背景下,黃金券的流通更是能得到所有藩國官方的權威背書。


    任何人敢拒收黃金券,各個藩國的君王、大臣都要第一時間去教育一下本國臣民什麽叫人間真理,什麽叫長臂管轄。


    在藩宗朝貢體係下,孟朝的律法與行政規定,在下麵各個藩國境內就具有絕對同等的法律效力。


    隻要涉及到孟朝百姓,孟朝的交易行為,以及一切與孟朝產生關聯的事情,那麽法律裁定都要以《孟律》為指導準則。


    但若真的相信這些豪族、列侯,帶著大量鄉黨,全副武裝到了異域他鄉,尋找財富,還能奉公守法。


    那張瑞寧肯相信東印度公司,就是個人畜無害的合法貿易公司。


    這些人到異域他鄉去,組織遊俠團體收稅壟斷也好,合法貿易也罷,甚至當雇傭兵,幫助其他國家征服境內蠻夷部落,搜尋黃金寶藏等等,無論做什麽,都注定了會向中原輸送迴大量黃金與財富。


    這才是官府期盼的事情。


    官府的心思不難猜,張三笑著對王夫說道:“看官府文書裏也有談及,生活不僅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汝就不想去遠方開拓一番?”


    “汝還沒婚配吧?官府告示說了,鼓勵向中原輸送青壯勞力。汝想想,青壯勞力都進了中原。留在本地那些俏寡婦、美女子,還不是汝隨便挑?”


    這個說法終於挑動了王夫的心弦,諸夏重男輕女的思想實在太過嚴重。


    哪怕孟朝經濟繁華,也無法改變這個人口比例問題。


    即便後世,哪個農村中還沒有兩三個出名的老光棍?這些人都是終生未曾取上媳婦。


    在當下,一夫一妻多妾製的背景下,富人生育權有所富餘,但代價就是每個亭、裏當中都有為數眾多的單身青壯。


    這個問題,關西要遠遠比關東更突出。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並州匪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氏良家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氏良家子並收藏漢末之並州匪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