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節
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 作者:黃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斯冷冷道:“照我看他是想重施對成蟜的奸計,就是煽動嫪毐謀反作亂,說不定還擺明支持他和太後生的孽子登上王位,然後再把嫪毐除去,自立為王。由於現在呂不韋在地方上很有勢力,故非是沒可能辦到的。”
昌平君接著道:“但有一事卻相當奇怪,少龍走後,太後找了儲君去說話,主動交出部份權力之後便避居雍都,嫪毐現在不時往返雍都和鹹陽,不過一些重大的決策或人事升遷,仍要太後點頭才成。”
項少龍心中欣慰,朱姬總算肯聽自己的話,使她和小盤間的關係有了點轉機。
滕翼道:“茅焦那方麵有甚麽消息呢?”
昌平君冷哼道:“他說嫪毐正在雍都培植勢力,有一事你們還不知道,令齊當了雍都的城守。雍都由於是太廟所在,故為嫪毐的職權所管轄,可以說雍都已落入他的掌握內了。”
項少龍早知嫪毐必會爭到點本錢,否則也不能興兵作反。
滕翼又問起王陵和桓齮的戰況。
李斯歎道:“儲君亦心中擔憂,蒲鶮策反了屯留軍民堅守不出,王上將軍一時莫奈他何,最怕是冬季即臨,利守不利攻,何況還有李牧這不明朗的因素存在著。”
昌平君歎道:“不知呂不韋有心還是無意,借口鄭國渠完工在即,抽調了地方大批人手去築渠,使我們更無可調之兵,我們正為此頭痛呢。”
項少龍不由湧起悔意,若當日自己一口答應小盤領軍遠征屯留,就不用王陵這把年紀都要勞師遠征。
可是這已成了不能改變的現實。
心中隱隱泛起了不祥的感覺。
第二十集 第十一章 運籌帷幄
昌平君和李斯來到牧場見項少龍的一個月後,項少龍不祥的預感終應驗。
李牧奇兵忽至,在屯留外大敗秦軍,王陵和桓齮倉皇退走,撤往屯留西南方約百裏,位於潞水之端的長子城,折損了近三萬人。
王陵憂憤交集,兼之操勞過度,在到了長子城後兩天,病發身亡。
黑龍出世時的四位上將軍,除王翦外,蒙驁、王齕和王陵都在兩年間辭世,對秦人的打擊實是前所未有的嚴重。
現在秦國的名將就隻項少龍和王翦兩人。其他如桓齮、蒙武、蒙恬、楊端和、管中邪仍未到獨當一麵的地步。
至此秦國的東進大計,暫時被徹底粉碎。
若非項少龍大破五國的合縱軍,又平定了成蟜和杜璧之亂,秦室還可能要學楚人般遷都避禍。
項少龍和滕翼被召返鹹陽。他們均不願妻兒奔波勞碌,力勸她們留在牧場。紀嫣然等已開始習慣了他們離家出征的生活,但由於今趟對手的可能是這時代最棘手的絕代名將李牧,千叮萬囑,才讓他們趕迴鹹陽。
項少龍如常直接到王宮見小盤,滕翼則去了找久未見麵的五弟荊俊。
小盤在王宮單獨見他,神情肅穆,迎麵便道:“今趟王陵是給呂不韋害死的。”
項少龍愕然道:“竟有此事?”
小盤負手殿上,龍目寒電爍閃,看得項少龍都心生寒意時,這未來的秦始皇冷哼道:“寡人早已顧慮趙人會去解屯留之圍,故命管中邪去攻打趙人,牽製李牧。豈知呂不韋竟無理阻止,又得嫪毐支持,多番延誤,終至有屯留之敗。這筆賬寡人將來定要和他們算個一清二楚。”
項少龍皺眉道:“這些事能到他們管嗎?”
小盤怒道:“當然不到他們管。隻恨寡人曾答應太後,凡有十萬人以上的調動,均須她蓋印同意。據茅焦說,寡人送往太後的書簡,嫪毐故意令人阻延了十天才遞到太後手上,送迴來時又拖了半個月,賊過興兵,甚麽軍機都給延誤了。寡人事後本要追究責任,太後又一力護著嫪毐。王上將軍死得真冤枉。”
項少龍苦笑道:“原來太後聽我相勸,搬到了雍都,卻會有這種弊病。”
小盤搖頭道:“這全不關師傅事,問題出在呂不韋和嫪毐身上,一天有這兩個人在,我們休想能一統天下。自古以來,必先安內才可攘外,現今內部不靖,怎可平定六國,成千古大業。”頓了頓又道:“現在我們對著李牧,幾乎每戰皆北,此人一日不除,我們休想攻入邯鄲。”
項少龍道:“現在趙國的權力是否仍在太後韓晶手上。”
小盤答道:“現在的趙王比之孝成王更是不如,沉迷酒色,人又多疑善妒。哼,沒有人比我清楚他了。終有一天他會死在女人的肚皮上,而且不會是很遠的事。韓晶雖精明厲害,總是個女人,隻懂迷戀郭開,讓這小人把持朝政,幹擾軍務,否則李牧說不定早打到這裏來了。”
項少龍訝道:“不是有傳言說龐暖乃韓晶的麵首嗎?”
小盤對趙人特別痛恨,不屑道:“韓晶淫亂宮禁,找多幾個男人有甚麽稀奇。”
接著歎了一口氣道:“我真不願讓師傅出兵屯留,隻不過再沒有更適合的人選。而這亦正是呂不韋和嫪毐最渴望的事。”
項少龍不解道:“儲君為何這麽說呢?”
小盤像不敢而對他般,走到窗旁,望往正灑著雪粉的禦園,背著他徐徐道:“因為我明白師傅和李牧的關係,所以除非師傅答應我絕不會存有任何私情,否則我怎都不肯讓師傅出征。因為李牧非是龐暖韓闖之流,師傅你若稍有心軟,必敗無疑。”
項少龍劇震一下,說不出話來。
正如他對小盤了解甚深,小盤亦同樣把他摸得一清二楚。
他最不想在戰場麵對的人就是李牧,隻是這心態,已可使他難以揮灑自如。
不過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他必須與李牧決一死戰。否則不但桓齮不能活著迴來,連王賁和楊端和都可能與東方諸郡一起陷落在李牧手上。
他能勝過李牧嗎?這是連王翦都沒有把握的事。
小盤的唿吸沉重起來。
項少龍猛一咬牙,斷然道:“好,我項少龍就和李牧在戰場上見個真章,不論誰存誰亡,就當是戰士當然的結局好了。”
小盤旋風般轉過身來,大喜道:“有師傅這幾句話,足夠我放心了。”
項少龍道:“儲君可給我多少人馬呢?”
小盤心情轉佳,思索道:“怎也要待到春天,師傅才能起行。近來呂不韋蓄意調動了大批兵員往建鄭國渠,使能用之人並不很多,幸而師傅要的隻是訓練精良的戰士,唔……”
項少龍聽得眉頭大皺。
李牧的趙兵在東方最是有名,旗下的二萬鐵騎,連精於騎射的匈奴人都要甘拜下風,自己的烏家精兵團現在又隻剩下兩千人,我消彼長下,要勝李牧更是談可容易。
小盤計算了一輪後,肯定地道:“我可給師傅兩萬騎兵,二萬步兵,都是能征慣戰的兵伍,副將任師傅挑選,再加上桓齮在長子城部隊,總兵力可達十二萬之眾,該可與李牧估計在十萬間的部隊相對抗了。”
昌平君接著道:“但有一事卻相當奇怪,少龍走後,太後找了儲君去說話,主動交出部份權力之後便避居雍都,嫪毐現在不時往返雍都和鹹陽,不過一些重大的決策或人事升遷,仍要太後點頭才成。”
項少龍心中欣慰,朱姬總算肯聽自己的話,使她和小盤間的關係有了點轉機。
滕翼道:“茅焦那方麵有甚麽消息呢?”
昌平君冷哼道:“他說嫪毐正在雍都培植勢力,有一事你們還不知道,令齊當了雍都的城守。雍都由於是太廟所在,故為嫪毐的職權所管轄,可以說雍都已落入他的掌握內了。”
項少龍早知嫪毐必會爭到點本錢,否則也不能興兵作反。
滕翼又問起王陵和桓齮的戰況。
李斯歎道:“儲君亦心中擔憂,蒲鶮策反了屯留軍民堅守不出,王上將軍一時莫奈他何,最怕是冬季即臨,利守不利攻,何況還有李牧這不明朗的因素存在著。”
昌平君歎道:“不知呂不韋有心還是無意,借口鄭國渠完工在即,抽調了地方大批人手去築渠,使我們更無可調之兵,我們正為此頭痛呢。”
項少龍不由湧起悔意,若當日自己一口答應小盤領軍遠征屯留,就不用王陵這把年紀都要勞師遠征。
可是這已成了不能改變的現實。
心中隱隱泛起了不祥的感覺。
第二十集 第十一章 運籌帷幄
昌平君和李斯來到牧場見項少龍的一個月後,項少龍不祥的預感終應驗。
李牧奇兵忽至,在屯留外大敗秦軍,王陵和桓齮倉皇退走,撤往屯留西南方約百裏,位於潞水之端的長子城,折損了近三萬人。
王陵憂憤交集,兼之操勞過度,在到了長子城後兩天,病發身亡。
黑龍出世時的四位上將軍,除王翦外,蒙驁、王齕和王陵都在兩年間辭世,對秦人的打擊實是前所未有的嚴重。
現在秦國的名將就隻項少龍和王翦兩人。其他如桓齮、蒙武、蒙恬、楊端和、管中邪仍未到獨當一麵的地步。
至此秦國的東進大計,暫時被徹底粉碎。
若非項少龍大破五國的合縱軍,又平定了成蟜和杜璧之亂,秦室還可能要學楚人般遷都避禍。
項少龍和滕翼被召返鹹陽。他們均不願妻兒奔波勞碌,力勸她們留在牧場。紀嫣然等已開始習慣了他們離家出征的生活,但由於今趟對手的可能是這時代最棘手的絕代名將李牧,千叮萬囑,才讓他們趕迴鹹陽。
項少龍如常直接到王宮見小盤,滕翼則去了找久未見麵的五弟荊俊。
小盤在王宮單獨見他,神情肅穆,迎麵便道:“今趟王陵是給呂不韋害死的。”
項少龍愕然道:“竟有此事?”
小盤負手殿上,龍目寒電爍閃,看得項少龍都心生寒意時,這未來的秦始皇冷哼道:“寡人早已顧慮趙人會去解屯留之圍,故命管中邪去攻打趙人,牽製李牧。豈知呂不韋竟無理阻止,又得嫪毐支持,多番延誤,終至有屯留之敗。這筆賬寡人將來定要和他們算個一清二楚。”
項少龍皺眉道:“這些事能到他們管嗎?”
小盤怒道:“當然不到他們管。隻恨寡人曾答應太後,凡有十萬人以上的調動,均須她蓋印同意。據茅焦說,寡人送往太後的書簡,嫪毐故意令人阻延了十天才遞到太後手上,送迴來時又拖了半個月,賊過興兵,甚麽軍機都給延誤了。寡人事後本要追究責任,太後又一力護著嫪毐。王上將軍死得真冤枉。”
項少龍苦笑道:“原來太後聽我相勸,搬到了雍都,卻會有這種弊病。”
小盤搖頭道:“這全不關師傅事,問題出在呂不韋和嫪毐身上,一天有這兩個人在,我們休想能一統天下。自古以來,必先安內才可攘外,現今內部不靖,怎可平定六國,成千古大業。”頓了頓又道:“現在我們對著李牧,幾乎每戰皆北,此人一日不除,我們休想攻入邯鄲。”
項少龍道:“現在趙國的權力是否仍在太後韓晶手上。”
小盤答道:“現在的趙王比之孝成王更是不如,沉迷酒色,人又多疑善妒。哼,沒有人比我清楚他了。終有一天他會死在女人的肚皮上,而且不會是很遠的事。韓晶雖精明厲害,總是個女人,隻懂迷戀郭開,讓這小人把持朝政,幹擾軍務,否則李牧說不定早打到這裏來了。”
項少龍訝道:“不是有傳言說龐暖乃韓晶的麵首嗎?”
小盤對趙人特別痛恨,不屑道:“韓晶淫亂宮禁,找多幾個男人有甚麽稀奇。”
接著歎了一口氣道:“我真不願讓師傅出兵屯留,隻不過再沒有更適合的人選。而這亦正是呂不韋和嫪毐最渴望的事。”
項少龍不解道:“儲君為何這麽說呢?”
小盤像不敢而對他般,走到窗旁,望往正灑著雪粉的禦園,背著他徐徐道:“因為我明白師傅和李牧的關係,所以除非師傅答應我絕不會存有任何私情,否則我怎都不肯讓師傅出征。因為李牧非是龐暖韓闖之流,師傅你若稍有心軟,必敗無疑。”
項少龍劇震一下,說不出話來。
正如他對小盤了解甚深,小盤亦同樣把他摸得一清二楚。
他最不想在戰場麵對的人就是李牧,隻是這心態,已可使他難以揮灑自如。
不過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他必須與李牧決一死戰。否則不但桓齮不能活著迴來,連王賁和楊端和都可能與東方諸郡一起陷落在李牧手上。
他能勝過李牧嗎?這是連王翦都沒有把握的事。
小盤的唿吸沉重起來。
項少龍猛一咬牙,斷然道:“好,我項少龍就和李牧在戰場上見個真章,不論誰存誰亡,就當是戰士當然的結局好了。”
小盤旋風般轉過身來,大喜道:“有師傅這幾句話,足夠我放心了。”
項少龍道:“儲君可給我多少人馬呢?”
小盤心情轉佳,思索道:“怎也要待到春天,師傅才能起行。近來呂不韋蓄意調動了大批兵員往建鄭國渠,使能用之人並不很多,幸而師傅要的隻是訓練精良的戰士,唔……”
項少龍聽得眉頭大皺。
李牧的趙兵在東方最是有名,旗下的二萬鐵騎,連精於騎射的匈奴人都要甘拜下風,自己的烏家精兵團現在又隻剩下兩千人,我消彼長下,要勝李牧更是談可容易。
小盤計算了一輪後,肯定地道:“我可給師傅兩萬騎兵,二萬步兵,都是能征慣戰的兵伍,副將任師傅挑選,再加上桓齮在長子城部隊,總兵力可達十二萬之眾,該可與李牧估計在十萬間的部隊相對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