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傳了話,竟有人來探視我。我起身,竟看見皇後站在鐵牢外,用著極其詭異的目光注視著我。料想她也不能夠做出些大事,我隻笑著,方坐了下來。
她讓人打開門檻,外麵監視的侍衛不許,惹得她大怒,左右守著的人上來摑他幾掌,方執拗給打開。
她來勢洶洶,進來的人更是如此,雙雙架了我,束縛到牆角,逼迫我仰了頭,她再摑兩掌才算解了恨,隻是渾身發抖,我卻也提不起半分力氣同她抗衡。
她從錦袖裏顫抖著拿出個白黃相間的瓷瓶,撬開我的嘴,逼迫我吃下去。
我偏頭,又劇烈地咳嗽了幾聲。
腦袋裏飛快地閃過一些想法,這個女人已經慌不擇路。她飛快地將液體灌入我的嘴,我左右偏頭,將她手中的東西放倒在地上,碎了。她不信邪,又從廣袖裏掏出一瓶來,扯出塞子,逼迫我抬起頭來,我很是不配合,氣得女人抬手欲給我一耳光。我一得了空,側身躲了過去,她便不依不饒。
外麵起了動靜,蒲昌年匆匆趕來,皇後仗著權勢稍大些,本是沒有動的。蒲昌年不好動她,隻有進來將我拉開,橫亙在兩人麵前,義正言辭,不怒自威。
“皇後娘娘,屬下奉命前來保護司徒小姐的安危,也是皇上的意思,望娘娘毋要鑄成大錯,快些迴去!”
那女人燒紅了眼睛,左右聽不進去,大步向前。蒲昌年隻道了一聲“冒犯”便拉了我走。皇後不肯罷休,逮住我的手,又欲撲上來,蒲昌年自然是不準的,將我倒拉一把,出了鐵牢。
臨江王連降兩品,由於皇後的寧死不屈。
臨江封地收了二十個迴中央管轄,他成了名副其實的王爺。
這種功敗垂成的局麵是讓人不舒服的,皇後就應該想到。但卻為何還要以身犯險,冒著死的決心來將我□□?明明就是以卵擊石的做法,我是有些看不懂。
這種以母為貴的時代,她就應該走得步步為營,為何來招惹我這個將死之人?
皇後的名聲是保住的,卻也在患得患失之間失得徹底。正宮娘娘移位至壽清宮西院的璟塢堂,受盡的人事冷暖可見一斑。
我隻是慶幸,還有禦司庭讓我過活,沒什麽大不了的。
日子過得很慢,我聽說西平王醒了過來,然後一些又靜止了,仿佛一粒石子掉入深潭,泛過漣漪後,又是死一般的寂靜。
隻是百裏恭行來找我的日子多了起
來,我從禦司庭到祈址宮的距離,也能坐馬車到,算是個不錯的待遇。
這日,他又想起我,便讓蒲昌年過來取我。我從禦司庭坐了馬車過來,兩刻的工夫才到他跟兒前。已經下了早朝,我聽聞百裏言出宮了,方也放了心。
“朕這裏有些事,想問問你的意見,你隻管答,若是有效的,朕可許你見見言兒。”
我看著他,剛毅的臉上有些蒼白,氣色很是差,一夜的疲憊,便隻是操勞了國事。我不由地想起司徒長來,若百裏恭行也任由毀了自己的身體,現在大概早抵不住了。畢竟後宮裏的佳人,也是有法子有身段的。
他見我盯著不迴答,便伸手敲了敲麵前紅豆水杉做得雕花鏤空的台子。我方迴神笑笑,
“皇上請講,但凡罪人能夠知道的,絕不隱瞞。隻是,見西平王的事便罷了。罪人原本隻是臨江王的人,是不願見別人的。”
他眯了眼睛,看了我好一會兒,欲言又止,並不慌忙過來勸我。
“這自然是好的,晉兒是有福氣,不過毀在他母妃上。”
我沒有理會他,隻是隱隱覺得那瑪瑙做得水晶簾子後藏了些怒氣,後背是緊繃的,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我迴頭去看,隻有一娥子站立在旁,低眉斂眼的模樣。
百裏恭行看我一眼,方開口將我的思緒拉迴來,
“難民多後,你引流的方法雖是好的,卻不見得有這樣作用的。久而久之,窮的跟富的,富的跟更富的,各個洲之間的交流少,人口多,根本不易安排。這些難民人生地不熟,沒有正當的職位,近來各洲上報的盜竊打砸事情很是讓人頭疼。朕雖招得各封地兩千布衣做陵寢,卻始終是杯水車薪。”
我道,
“皇上體恤民情,實乃萬民之福。法子罪臣這裏有是有,卻不見得有效果,隻是紙上談兵說給皇上聽聽,至於其間長短,還需皇上自行定奪。”
百裏恭行示意我繼續說下去,
“陵寢固然是不能大造的,若各封地、城、洲、縣,各造陵寢,不僅費時費力,勞民傷財,更無千古功名可說。況這已過耕種之時,土地有限,斷然是不能夠分生的。一國百業,各有所需。皇上既然能夠考慮到起公事以興百業,何不將這公事起得更廣大?若單說陵寢便是無礙了,不若將這封地內,各城、洲、縣,裏的水利工程再造一次。眼下社稷之本在農,農本靠天收,若水利不興,單隻看上天補給是萬萬不可的。”
百裏恭行沉眉道,
“水利是行,隻是人才匱乏,土地山落便不是一朝夕能夠擺弄的。”
我笑笑,
“皇上既然有這個顧慮,何不又在此難民中,昭告天下,尋得良人?若是尋常縣裏的人,隻得一銀做賞賜;若是從西北逃難出來的人,鑒於情況特殊則多放五百文做賞賜。再者,水利不興,又可修築官道。原本這難民積壓,各地交流不當,衝突四起,交通是必定的重要。往日隻一道可通的,如今設計兩道抵達;往日無道可通的,如今設計一道抵達;往日一日可達的,如今設計一道半日到達。諸如此類!人才也需可從中挑選,待遇相等。且萬不可重農抑商,農商皆本!從農者,義務商稅可收一定;從商者,義務農稅可收一定。且,若擔心難民居無定所,漂泊之心不可控,大可定策促婚。又因戰爭,民心不穩,老老一對,青青一雙。若生子則免農稅,若生女也免商稅。子死免役。”
百裏恭行耐著心思聽,我倒也知道不是個完美的法子,隻是若能想到的,也都和盤托出,並不遮掩。方將這一番話道完,他便也不說個好歹,隻是沉默。我看得無趣,也懶怠等他,隻是蒲昌年得不到命令,也不便放我走,我自顧尋了個座位,便坐了等。
方等了一兩刻,我瞌睡來得很了,百裏恭行才抿嘴衝我道,
“你先下去了,意見朕是受了,隻是其中有些東西還需著商量才行。”
我點點頭,也是很驚訝。一時間便覺得百裏恭行的性格同百裏言隱隱有一些相似,確切地說,應是百裏言的性格更貼切百裏恭行。這樣的人很好,我甚至開始有些期待百裏言的母親,百裏恭行的妻子莊蘭妃上怡娘娘。這女人於我,雖素未謀麵,卻是令我敬佩的,一生所愛的兩位男子,都是令我敬畏和欣賞的。
仿佛所有人不分三六九等,他都能將其的建議聽取再采納。不息怒,不暴躁,不衝動,像一個父親一樣給足該有的信任和支持。
若是對的人,那我應該是小賺了一筆的。
百裏恭行關於采用或者否決我的東西,我都不大明白,隻是在第二天的時候有人來傳話——百裏言想見我,我自然是不想見的。也懶怠迴話過去,隻是工事過來的時候,我沒有給個好臉子看,目光很是冷淡,讓他灰溜溜地走了。既然想看,便來看,我既然身處牢籠,任人擺布,也抵不過你的強權。隻編撰些可有可無的理由來誆騙試探我,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我說過
,我對你不感興趣的。
我是臨江王的人,到死都是。
她讓人打開門檻,外麵監視的侍衛不許,惹得她大怒,左右守著的人上來摑他幾掌,方執拗給打開。
她來勢洶洶,進來的人更是如此,雙雙架了我,束縛到牆角,逼迫我仰了頭,她再摑兩掌才算解了恨,隻是渾身發抖,我卻也提不起半分力氣同她抗衡。
她從錦袖裏顫抖著拿出個白黃相間的瓷瓶,撬開我的嘴,逼迫我吃下去。
我偏頭,又劇烈地咳嗽了幾聲。
腦袋裏飛快地閃過一些想法,這個女人已經慌不擇路。她飛快地將液體灌入我的嘴,我左右偏頭,將她手中的東西放倒在地上,碎了。她不信邪,又從廣袖裏掏出一瓶來,扯出塞子,逼迫我抬起頭來,我很是不配合,氣得女人抬手欲給我一耳光。我一得了空,側身躲了過去,她便不依不饒。
外麵起了動靜,蒲昌年匆匆趕來,皇後仗著權勢稍大些,本是沒有動的。蒲昌年不好動她,隻有進來將我拉開,橫亙在兩人麵前,義正言辭,不怒自威。
“皇後娘娘,屬下奉命前來保護司徒小姐的安危,也是皇上的意思,望娘娘毋要鑄成大錯,快些迴去!”
那女人燒紅了眼睛,左右聽不進去,大步向前。蒲昌年隻道了一聲“冒犯”便拉了我走。皇後不肯罷休,逮住我的手,又欲撲上來,蒲昌年自然是不準的,將我倒拉一把,出了鐵牢。
臨江王連降兩品,由於皇後的寧死不屈。
臨江封地收了二十個迴中央管轄,他成了名副其實的王爺。
這種功敗垂成的局麵是讓人不舒服的,皇後就應該想到。但卻為何還要以身犯險,冒著死的決心來將我□□?明明就是以卵擊石的做法,我是有些看不懂。
這種以母為貴的時代,她就應該走得步步為營,為何來招惹我這個將死之人?
皇後的名聲是保住的,卻也在患得患失之間失得徹底。正宮娘娘移位至壽清宮西院的璟塢堂,受盡的人事冷暖可見一斑。
我隻是慶幸,還有禦司庭讓我過活,沒什麽大不了的。
日子過得很慢,我聽說西平王醒了過來,然後一些又靜止了,仿佛一粒石子掉入深潭,泛過漣漪後,又是死一般的寂靜。
隻是百裏恭行來找我的日子多了起
來,我從禦司庭到祈址宮的距離,也能坐馬車到,算是個不錯的待遇。
這日,他又想起我,便讓蒲昌年過來取我。我從禦司庭坐了馬車過來,兩刻的工夫才到他跟兒前。已經下了早朝,我聽聞百裏言出宮了,方也放了心。
“朕這裏有些事,想問問你的意見,你隻管答,若是有效的,朕可許你見見言兒。”
我看著他,剛毅的臉上有些蒼白,氣色很是差,一夜的疲憊,便隻是操勞了國事。我不由地想起司徒長來,若百裏恭行也任由毀了自己的身體,現在大概早抵不住了。畢竟後宮裏的佳人,也是有法子有身段的。
他見我盯著不迴答,便伸手敲了敲麵前紅豆水杉做得雕花鏤空的台子。我方迴神笑笑,
“皇上請講,但凡罪人能夠知道的,絕不隱瞞。隻是,見西平王的事便罷了。罪人原本隻是臨江王的人,是不願見別人的。”
他眯了眼睛,看了我好一會兒,欲言又止,並不慌忙過來勸我。
“這自然是好的,晉兒是有福氣,不過毀在他母妃上。”
我沒有理會他,隻是隱隱覺得那瑪瑙做得水晶簾子後藏了些怒氣,後背是緊繃的,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我迴頭去看,隻有一娥子站立在旁,低眉斂眼的模樣。
百裏恭行看我一眼,方開口將我的思緒拉迴來,
“難民多後,你引流的方法雖是好的,卻不見得有這樣作用的。久而久之,窮的跟富的,富的跟更富的,各個洲之間的交流少,人口多,根本不易安排。這些難民人生地不熟,沒有正當的職位,近來各洲上報的盜竊打砸事情很是讓人頭疼。朕雖招得各封地兩千布衣做陵寢,卻始終是杯水車薪。”
我道,
“皇上體恤民情,實乃萬民之福。法子罪臣這裏有是有,卻不見得有效果,隻是紙上談兵說給皇上聽聽,至於其間長短,還需皇上自行定奪。”
百裏恭行示意我繼續說下去,
“陵寢固然是不能大造的,若各封地、城、洲、縣,各造陵寢,不僅費時費力,勞民傷財,更無千古功名可說。況這已過耕種之時,土地有限,斷然是不能夠分生的。一國百業,各有所需。皇上既然能夠考慮到起公事以興百業,何不將這公事起得更廣大?若單說陵寢便是無礙了,不若將這封地內,各城、洲、縣,裏的水利工程再造一次。眼下社稷之本在農,農本靠天收,若水利不興,單隻看上天補給是萬萬不可的。”
百裏恭行沉眉道,
“水利是行,隻是人才匱乏,土地山落便不是一朝夕能夠擺弄的。”
我笑笑,
“皇上既然有這個顧慮,何不又在此難民中,昭告天下,尋得良人?若是尋常縣裏的人,隻得一銀做賞賜;若是從西北逃難出來的人,鑒於情況特殊則多放五百文做賞賜。再者,水利不興,又可修築官道。原本這難民積壓,各地交流不當,衝突四起,交通是必定的重要。往日隻一道可通的,如今設計兩道抵達;往日無道可通的,如今設計一道抵達;往日一日可達的,如今設計一道半日到達。諸如此類!人才也需可從中挑選,待遇相等。且萬不可重農抑商,農商皆本!從農者,義務商稅可收一定;從商者,義務農稅可收一定。且,若擔心難民居無定所,漂泊之心不可控,大可定策促婚。又因戰爭,民心不穩,老老一對,青青一雙。若生子則免農稅,若生女也免商稅。子死免役。”
百裏恭行耐著心思聽,我倒也知道不是個完美的法子,隻是若能想到的,也都和盤托出,並不遮掩。方將這一番話道完,他便也不說個好歹,隻是沉默。我看得無趣,也懶怠等他,隻是蒲昌年得不到命令,也不便放我走,我自顧尋了個座位,便坐了等。
方等了一兩刻,我瞌睡來得很了,百裏恭行才抿嘴衝我道,
“你先下去了,意見朕是受了,隻是其中有些東西還需著商量才行。”
我點點頭,也是很驚訝。一時間便覺得百裏恭行的性格同百裏言隱隱有一些相似,確切地說,應是百裏言的性格更貼切百裏恭行。這樣的人很好,我甚至開始有些期待百裏言的母親,百裏恭行的妻子莊蘭妃上怡娘娘。這女人於我,雖素未謀麵,卻是令我敬佩的,一生所愛的兩位男子,都是令我敬畏和欣賞的。
仿佛所有人不分三六九等,他都能將其的建議聽取再采納。不息怒,不暴躁,不衝動,像一個父親一樣給足該有的信任和支持。
若是對的人,那我應該是小賺了一筆的。
百裏恭行關於采用或者否決我的東西,我都不大明白,隻是在第二天的時候有人來傳話——百裏言想見我,我自然是不想見的。也懶怠迴話過去,隻是工事過來的時候,我沒有給個好臉子看,目光很是冷淡,讓他灰溜溜地走了。既然想看,便來看,我既然身處牢籠,任人擺布,也抵不過你的強權。隻編撰些可有可無的理由來誆騙試探我,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我說過
,我對你不感興趣的。
我是臨江王的人,到死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