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陽城外,雪梅裏,劉氏祖宅。
微風細雨,飄搖著,點點灑灑,綿綿密密。
雪梅裏是細陽劉家的祖地,隻不過幾經起落,裏中大部分的人家雖然都與劉家沾親帶故,卻已不是劉家的人,隻有村中央那巨大的院落,還在彰顯著劉家望族的身份。
裏中多是小門小戶,油燈的開支他們是舍不得擔負的,故而裏中一片漆黑。在夜裏隻是隱隱可見黯淡的燈光,那是劉家所在的地方。
黃巾亂前,劉家就開始衰敗,等到蛾賊來了,劉家更是一落千丈。
但這一代的家主劉昌卻勵精圖治,艱苦的操勞著家業,使得劉家不但在望族中站穩了腳跟,還有了複興的跡象,隻是嫡子劉密卻有些不爭氣。
這時,劉家還在進行晚餐,菜油燈散柔和的光芒,在一處桌子上,有著四人,劉昌,正室夫人,長子劉庸,次子劉密。
至於妾室和下人是沒有資格上桌的
菜肴很精美,四菜二湯,魚肉俱全,鮮美味絕,非常豐盛。
劉家很講究禮儀,就連一身紈絝作風的劉密也是坐姿端正,絲毫沒有在外邊的放浪形骸。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咽,盡量不出聲音,靜靜聽著說話。
“阿翁,我尋思著,您和阿母是不是先迴縣裏住著?這裏的條件比不得城裏,有我看著就行了。不就是夏收嗎?咱家裏的佃戶最晚的入我們家也有五年了,有我一個人就夠了。”劉庸說著。
屋外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劉昌放下筷子,笑眯眯看著長子和次子,說著,“這算是麽苦?當年先祖篳路藍縷開創了我們劉家上百年的基業,那才算是真正的吃苦。我們劉家之所以衰敗,就是因為忘記了先祖的開創基業的艱辛。這方麵你們一定要向子衡學習,尤其是你,仲文!”
仲行是劉密的字,此時的他十分乖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父親,靜靜聽著,但他是什麽貨色,劉昌心裏清楚的很。
想起這兩天他背著自己的偷偷的跟他的狐朋狗友一起在外麵鬼混,就有些氣不打一處來,實是恨鐵不成鋼。
他已經對這個嫡子絕望了,所以打算將基業傳給長子,於是對劉庸說道,“你雖然讀書學習的能力隻是一般,雖然不能出仕,隻要你願意吃苦,未必沒有振興劉家的基業。如今子衡已經出仕孫策,前途不可限量,以後你可以跟他多多親近親近。”
劉庸凝神思考著,他卻不是莽從的人,說道,“阿翁,孫策雖然是人傑,但我看他的所作所為,不像是安分的主。尤其他勇武而不惜身,雖然能立功開業,但恐怕會赴烏程侯的前車之鑒,所以還是不要和他綁在一起的好。”
“聽說子衡深受孫策的重用,我們隻需要維護好這層關係就夠。關鍵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背後給予他支持,但最好是不要放到明麵上來。我們劉家既然沒有可以分仕數家的人才,那就需要明哲保身,否則一旦行將踏錯,下錯了賭注,恐怕會毀了我們劉家!”劉庸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孟言說的甚是,保家才能立業,正是老成持重之言。卻是為父欠缺考慮了。聽說孫策剛剛推薦張勳擔任淮南郡的典農校尉,公子和的地盤上就出了亂子,恐怕與其脫不了關係。可見他不是個安分的人啊!”
“孫策與劉和具是人傑。奈何劉和根基已穩,他孫策雖然勢大,也隻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皆可被後將軍一言奪去。這時候與對方起衝突,這不是亂來嗎?恐怕劉和不會善罷甘休!”
見劉庸臉色微變,劉昌擺擺手,示意他鎮定。
“這是不是孫策有意如此還不好說。孫策麾下有秦鬆、陳端等廣陵名士,想必想得比我等周全,我們又何必杞人憂天?”
“我是擔心子衡受到牽連!”
“無妨!孫堅給孫策留下的基業,可不是表麵上的幾萬兵丁,最重要的袁術帳下的人脈。否則袁術早就將孫家的部曲吞的一幹二淨了,還會留下孫家的孤兒寡母?”
“嘶,你說後將軍有滅了孫家的打算?”這幾句話聲音雖輕,在劉庸耳邊如平地了打了個霹靂,一下子就使他仿佛破開了一直遮在眼前的迷霧。
“之前或許有,現在恐怕已經打消了。孫堅死後,他留下的部曲卻依然對孫堅忠心耿耿,不但不能為袁術所用,反而會成為他的隱患,這是任何一個忍住所不能容忍的。若是孫家沒了,自然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可是哪怕是剛愎自用的袁術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一意孤行。所以隻要旦孫策表現出足夠的才能來,這數萬部曲自然會重新成為袁術的助力,孫策自然也會有機會替代其父的地位!”
“我聽說公子和雖然歸順了後將軍,卻保持了自身的獨立,莫非他是後將軍的盟友,而後將軍隻打算要一個盟友?”
劉昌搖了搖頭歎的說著,“劉和哪有資格成為袁術的盟友,袁術看重的是劉和背後的劉虞。劉虞既然願意為了劉和從幽州派過來五千精騎,自然有可能在袁術需要的時候在派幾千過來。而孫策雖然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成為袁術的左膀右臂,但在袁術的帳下卻永遠不能保持獨立了!”
“嘶,這不是說孫策是故意找公子和的麻煩了?這樣的話……。”
劉庸聽了劉昌的話,心中越是想變越是有理,原本他暗中,還以為孫策隻是為了還張勳的人情,未必是故意找劉和麻煩。現在看來問題不像自己想的那麽簡單。
就在這時,劉夫人笑著的說道,“飯不多言,菜都涼了,大家都快吃吧!”
二人一笑,劉昌就又舉起筷子。
……
就在這時,雪梅裏中,道路上一片寧靜,劉福縮了縮脖子,繼續向前。
劉福是劉家的下人,因為下雨,同伴都躲在院子裏避雨,現在輪到他守門,正好抱怨著一個人走了出來。
出了家門,找了半天,也沒現先前守門的劉貴,他罵罵咧咧的往迴走,打算迴去找管家告狀,突然之間,隻聽後麵寒光一閃,一人壓低了聲音,說著,“大人,還有人!”
這劉福想也不想,轉身正要逃走,才一抬腳,就手腳呆滯,全身顫抖,不敢動彈。
隻見眼前站著二人,黑衣黑甲,殺氣騰騰,手按長刀,目光炯炯,兇狠的掃視著自己。這凜然的殺氣,就使這劉福動彈不得。
隨著他們的報告,一個中年人上前,他沒有穿官服,但是身著身著黑衣衣,但渾身的貴氣和威勢如何都掩飾不住。正是執行命令的楊弘。
楊弘心情很不好,對於一個文人來說,幹這種髒事,實在有些汙了他的身份。
殺人、滅門的事情他沒少幹,但親自帶隊,楊弘還是第一次。
這當然心情很不爽,這時平日華貴的氣度從容早就不見,盯著這個劉福,吐出的話讓人透骨生寒,“你是何人,這劉家一家人可都在這裏?”
一切情報悍鬼營當然早就打探清楚了,此時再問,隻是防止出了紕漏。
劉福雖說是個下人,卻善於察言觀色,一聽楊弘這話,心知劉家恐怕惹了身份**煩,自己恐怕是被殃及池魚了。隻要自己迴答有半點不對,立刻就有大禍。
趕緊跪了下來,磕頭說著,“如今他們一家子都在家裏,我可以給大人帶路!小人隻是劉家的下人,劉家所有的事情我都不知道啊!還請大人給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啊”
說著,就連連磕頭。
楊弘看了上去,隻見此人賊眉鼠眼,量這種人沒有膽量撒謊,心中就信了大半。
楊弘根本不喜這種人,這種背主之人,雖然有些用處,但可有可無,還是不要了吧!
於是,一揮手。
後麵一個甲士,是殺人如麻的死士,見此毫不猶豫,刀光一閃,這劉福的臉上,還在有著奉承的笑意,隻見鮮血飛濺,頭顱就飛出,滾在了地上。
這時,雪梅裏燈火隱隱,萬簌無聲,楊弘令著,“上前,包圍劉家!”
“遵命!”周圍悍鬼兵應著。
……
此時,晚飯已經結束,劉密已經迴去休息了,劉昌和劉庸則到了書房,卻是劉昌打算將家業交給長子,所以準備栽培一下。
可是他一直心不在焉的樣子,似乎忘了什麽。就在這時,劉昌猛的全身一震,他猛的打開著窗口,站在窗前,傾耳聽著。
遠處,並無異樣,很是安靜。
“怎麽了,阿翁?”劉庸抬起頭來,見得劉昌身體在微微抖。
“快,快去叫人,將你二弟找來!”劉昌拉著劉庸就走。
“夫君?”這時,劉氏趕了過來,劉密卻不見了蹤影。
“我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有大禍臨頭,快,劉庸,你快去找到你弟弟,出劉家。”
劉庸大驚,說著,“阿翁,哪來什麽禍患,您不會是哪裏不舒服吧?
“是狗叫!我們家的狗每當這個時候都會叫的,你沒現突然安靜了嗎?”
“什麽?”劉庸在這裏呆在這處院子的時間並不長,哪裏知道什麽狗的習慣。但既然父親都這麽說了,也隻能半信半疑,於是說道,“那我們一起走!”
“一起走,走不了,快,若是運氣好的話,你和仲行能逃脫出去,也算給我劉家留一線香煙!”
劉庸這時,終於現父親不是開玩笑了,見情況的確不對,當下也不說話,說走便走,朝著後院衝去。
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劉昌神情有些凝重。
雖然他不知道生什麽事了,但家中守院的下人和狗能不聲不響的被敵人解決掉,來的肯定不是什麽賊寇。
他隻能祈禱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妄猜,而兒子們能順利的逃出去。
隻是下一刻,他的擔心成真了。
微風細雨,飄搖著,點點灑灑,綿綿密密。
雪梅裏是細陽劉家的祖地,隻不過幾經起落,裏中大部分的人家雖然都與劉家沾親帶故,卻已不是劉家的人,隻有村中央那巨大的院落,還在彰顯著劉家望族的身份。
裏中多是小門小戶,油燈的開支他們是舍不得擔負的,故而裏中一片漆黑。在夜裏隻是隱隱可見黯淡的燈光,那是劉家所在的地方。
黃巾亂前,劉家就開始衰敗,等到蛾賊來了,劉家更是一落千丈。
但這一代的家主劉昌卻勵精圖治,艱苦的操勞著家業,使得劉家不但在望族中站穩了腳跟,還有了複興的跡象,隻是嫡子劉密卻有些不爭氣。
這時,劉家還在進行晚餐,菜油燈散柔和的光芒,在一處桌子上,有著四人,劉昌,正室夫人,長子劉庸,次子劉密。
至於妾室和下人是沒有資格上桌的
菜肴很精美,四菜二湯,魚肉俱全,鮮美味絕,非常豐盛。
劉家很講究禮儀,就連一身紈絝作風的劉密也是坐姿端正,絲毫沒有在外邊的放浪形骸。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咽,盡量不出聲音,靜靜聽著說話。
“阿翁,我尋思著,您和阿母是不是先迴縣裏住著?這裏的條件比不得城裏,有我看著就行了。不就是夏收嗎?咱家裏的佃戶最晚的入我們家也有五年了,有我一個人就夠了。”劉庸說著。
屋外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劉昌放下筷子,笑眯眯看著長子和次子,說著,“這算是麽苦?當年先祖篳路藍縷開創了我們劉家上百年的基業,那才算是真正的吃苦。我們劉家之所以衰敗,就是因為忘記了先祖的開創基業的艱辛。這方麵你們一定要向子衡學習,尤其是你,仲文!”
仲行是劉密的字,此時的他十分乖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父親,靜靜聽著,但他是什麽貨色,劉昌心裏清楚的很。
想起這兩天他背著自己的偷偷的跟他的狐朋狗友一起在外麵鬼混,就有些氣不打一處來,實是恨鐵不成鋼。
他已經對這個嫡子絕望了,所以打算將基業傳給長子,於是對劉庸說道,“你雖然讀書學習的能力隻是一般,雖然不能出仕,隻要你願意吃苦,未必沒有振興劉家的基業。如今子衡已經出仕孫策,前途不可限量,以後你可以跟他多多親近親近。”
劉庸凝神思考著,他卻不是莽從的人,說道,“阿翁,孫策雖然是人傑,但我看他的所作所為,不像是安分的主。尤其他勇武而不惜身,雖然能立功開業,但恐怕會赴烏程侯的前車之鑒,所以還是不要和他綁在一起的好。”
“聽說子衡深受孫策的重用,我們隻需要維護好這層關係就夠。關鍵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背後給予他支持,但最好是不要放到明麵上來。我們劉家既然沒有可以分仕數家的人才,那就需要明哲保身,否則一旦行將踏錯,下錯了賭注,恐怕會毀了我們劉家!”劉庸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孟言說的甚是,保家才能立業,正是老成持重之言。卻是為父欠缺考慮了。聽說孫策剛剛推薦張勳擔任淮南郡的典農校尉,公子和的地盤上就出了亂子,恐怕與其脫不了關係。可見他不是個安分的人啊!”
“孫策與劉和具是人傑。奈何劉和根基已穩,他孫策雖然勢大,也隻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皆可被後將軍一言奪去。這時候與對方起衝突,這不是亂來嗎?恐怕劉和不會善罷甘休!”
見劉庸臉色微變,劉昌擺擺手,示意他鎮定。
“這是不是孫策有意如此還不好說。孫策麾下有秦鬆、陳端等廣陵名士,想必想得比我等周全,我們又何必杞人憂天?”
“我是擔心子衡受到牽連!”
“無妨!孫堅給孫策留下的基業,可不是表麵上的幾萬兵丁,最重要的袁術帳下的人脈。否則袁術早就將孫家的部曲吞的一幹二淨了,還會留下孫家的孤兒寡母?”
“嘶,你說後將軍有滅了孫家的打算?”這幾句話聲音雖輕,在劉庸耳邊如平地了打了個霹靂,一下子就使他仿佛破開了一直遮在眼前的迷霧。
“之前或許有,現在恐怕已經打消了。孫堅死後,他留下的部曲卻依然對孫堅忠心耿耿,不但不能為袁術所用,反而會成為他的隱患,這是任何一個忍住所不能容忍的。若是孫家沒了,自然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可是哪怕是剛愎自用的袁術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一意孤行。所以隻要旦孫策表現出足夠的才能來,這數萬部曲自然會重新成為袁術的助力,孫策自然也會有機會替代其父的地位!”
“我聽說公子和雖然歸順了後將軍,卻保持了自身的獨立,莫非他是後將軍的盟友,而後將軍隻打算要一個盟友?”
劉昌搖了搖頭歎的說著,“劉和哪有資格成為袁術的盟友,袁術看重的是劉和背後的劉虞。劉虞既然願意為了劉和從幽州派過來五千精騎,自然有可能在袁術需要的時候在派幾千過來。而孫策雖然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成為袁術的左膀右臂,但在袁術的帳下卻永遠不能保持獨立了!”
“嘶,這不是說孫策是故意找公子和的麻煩了?這樣的話……。”
劉庸聽了劉昌的話,心中越是想變越是有理,原本他暗中,還以為孫策隻是為了還張勳的人情,未必是故意找劉和麻煩。現在看來問題不像自己想的那麽簡單。
就在這時,劉夫人笑著的說道,“飯不多言,菜都涼了,大家都快吃吧!”
二人一笑,劉昌就又舉起筷子。
……
就在這時,雪梅裏中,道路上一片寧靜,劉福縮了縮脖子,繼續向前。
劉福是劉家的下人,因為下雨,同伴都躲在院子裏避雨,現在輪到他守門,正好抱怨著一個人走了出來。
出了家門,找了半天,也沒現先前守門的劉貴,他罵罵咧咧的往迴走,打算迴去找管家告狀,突然之間,隻聽後麵寒光一閃,一人壓低了聲音,說著,“大人,還有人!”
這劉福想也不想,轉身正要逃走,才一抬腳,就手腳呆滯,全身顫抖,不敢動彈。
隻見眼前站著二人,黑衣黑甲,殺氣騰騰,手按長刀,目光炯炯,兇狠的掃視著自己。這凜然的殺氣,就使這劉福動彈不得。
隨著他們的報告,一個中年人上前,他沒有穿官服,但是身著身著黑衣衣,但渾身的貴氣和威勢如何都掩飾不住。正是執行命令的楊弘。
楊弘心情很不好,對於一個文人來說,幹這種髒事,實在有些汙了他的身份。
殺人、滅門的事情他沒少幹,但親自帶隊,楊弘還是第一次。
這當然心情很不爽,這時平日華貴的氣度從容早就不見,盯著這個劉福,吐出的話讓人透骨生寒,“你是何人,這劉家一家人可都在這裏?”
一切情報悍鬼營當然早就打探清楚了,此時再問,隻是防止出了紕漏。
劉福雖說是個下人,卻善於察言觀色,一聽楊弘這話,心知劉家恐怕惹了身份**煩,自己恐怕是被殃及池魚了。隻要自己迴答有半點不對,立刻就有大禍。
趕緊跪了下來,磕頭說著,“如今他們一家子都在家裏,我可以給大人帶路!小人隻是劉家的下人,劉家所有的事情我都不知道啊!還請大人給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啊”
說著,就連連磕頭。
楊弘看了上去,隻見此人賊眉鼠眼,量這種人沒有膽量撒謊,心中就信了大半。
楊弘根本不喜這種人,這種背主之人,雖然有些用處,但可有可無,還是不要了吧!
於是,一揮手。
後麵一個甲士,是殺人如麻的死士,見此毫不猶豫,刀光一閃,這劉福的臉上,還在有著奉承的笑意,隻見鮮血飛濺,頭顱就飛出,滾在了地上。
這時,雪梅裏燈火隱隱,萬簌無聲,楊弘令著,“上前,包圍劉家!”
“遵命!”周圍悍鬼兵應著。
……
此時,晚飯已經結束,劉密已經迴去休息了,劉昌和劉庸則到了書房,卻是劉昌打算將家業交給長子,所以準備栽培一下。
可是他一直心不在焉的樣子,似乎忘了什麽。就在這時,劉昌猛的全身一震,他猛的打開著窗口,站在窗前,傾耳聽著。
遠處,並無異樣,很是安靜。
“怎麽了,阿翁?”劉庸抬起頭來,見得劉昌身體在微微抖。
“快,快去叫人,將你二弟找來!”劉昌拉著劉庸就走。
“夫君?”這時,劉氏趕了過來,劉密卻不見了蹤影。
“我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有大禍臨頭,快,劉庸,你快去找到你弟弟,出劉家。”
劉庸大驚,說著,“阿翁,哪來什麽禍患,您不會是哪裏不舒服吧?
“是狗叫!我們家的狗每當這個時候都會叫的,你沒現突然安靜了嗎?”
“什麽?”劉庸在這裏呆在這處院子的時間並不長,哪裏知道什麽狗的習慣。但既然父親都這麽說了,也隻能半信半疑,於是說道,“那我們一起走!”
“一起走,走不了,快,若是運氣好的話,你和仲行能逃脫出去,也算給我劉家留一線香煙!”
劉庸這時,終於現父親不是開玩笑了,見情況的確不對,當下也不說話,說走便走,朝著後院衝去。
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劉昌神情有些凝重。
雖然他不知道生什麽事了,但家中守院的下人和狗能不聲不響的被敵人解決掉,來的肯定不是什麽賊寇。
他隻能祈禱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妄猜,而兒子們能順利的逃出去。
隻是下一刻,他的擔心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