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宛城,後將軍府。


    袁術立在後將軍府一座小樓上,遠處隱見南陽郡的萬家燈火。


    他臨風而立,大袖飄飄,一副沉靜悠然的模樣,但袖中微微顫抖的雙手,卻出賣了他內心的激動。


    片刻,一人上前,恭謹叫著,“主公!”


    此人正是長史楊弘。


    袁術先不說正題,微笑的說著,“你看,這帝鄉的夜晚。”


    楊弘看了上去,隻見從高樓向下看,千家萬戶的燈光連成一片,幾和天上的星辰相得益彰。


    楊弘看出了南陽與眾不同的氣象,數遭戰亂,卻繁榮不減,卻對袁術的話意有些不解


    卻聽見袁術笑的說著,“漢武帝就感歎過‘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


    “公孫述和光武帝也為此進行激烈的討論。”


    楊弘一言不,突然有些明白了袁術的意圖。這南陽是漢世祖劉秀的起家之地,被大漢的子民們稱為帝鄉,袁術突然說這個,顯然是又動了某樣深藏在心底的念頭。


    果然,就聽袁術說道,“吾字公路,正應其讖!”


    袁術露出緬懷迴憶的神色,眸子深深遠望著覆蓋帝鄉的夜空,悠然說著,“當年我們十八路諸侯共討董賊,打的是匡扶漢室的名頭,可其中哪個不是心懷異心?但敢於袒露大誌,的,也就我袁公路一人罷了。其他之人皆鼠輩耳!”


    “然而就是這樣一群鼠,輩卻趁著我在大軍後方督糧之際,先我進入了洛陽皇宮。使得天命所歸的我與傳國玉璽失之交臂,卻卻告訴我說什麽玉璽早就不見了,當真是一派胡言。難道說,這玉璽是自己長腿了不成?


    說到這裏,袁術凝視遠方,一動不動。


    楊弘在背後,根本一句話都不敢說,隻是靜靜聽著。


    大漢四百年的威望,哪怕是漸漸勢微,也如泰山般壓在眾人的心頭,很少有人敢與挑戰。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敢,他楊弘卻不行。


    要在平時,善於拍馬溜須的他或許會奉承上幾句,但現在他卻不能,因為他摸不清袁術此時的心情。


    原因起於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與呂布斬殺董卓。


    在董卓死後兩個月,其舊部屬李傕和郭汜等本想解散部隊,歸隱田野,途中遇賈詡獻計,召集舊部,攻入京城。


    呂布守城八日,因城內叟兵叛變,呂布戰敗,於是率兵百餘騎兵,帶著董卓的級殺出武關。


    在此期間,呂布曾在城北與郭汜單挑決勝負,呂布以矛刺中郭汜,郭汜被左右軍隊所救,雙方遂各自罷兵。走投無路的呂布決定率兵投靠袁術。


    此時距孫堅戰死已近半年,袁術手下無猛將而可用,因此兩人一派即和。


    為先是自己禮賢下士的風範,袁術特意不辭辛勞,風塵仆仆地從壽春趕到了南陽。


    不想呂布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恣兵抄掠,袁術由是不悅,所以拒絕了他,於是呂布改投袁紹。


    之後袁術的心情就一直不穩定,喜怒無常,善於揣摩人心的楊弘可不敢隨便拍馬屁。


    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袁術笑了,“楊弘,你說我真的是天命所歸,還是我一廂情願?”


    楊弘嚇的連忙下跪,說著,“當然是主公天命所歸!”


    “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


    這句話在兩漢時期流傳很廣的一句讖語,也非常有爭議。


    雖然袁術認為“吾字公路,正應其讖”。但當時有女巫道人還對李傕說,“塗即途也,當塗高者,闕也。傕同闕,另極高之人謂。”


    除此之外,很多有野心的諸侯都會將自己望這條讖語上靠。在曆史上最被後人認可的還是許芝那句“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


    當然了,楊弘哪怕知道這些也會當做不知。


    袁術輕輕笑著,隨手丟給袁弘一份情報,“我知道你隻是討我歡心,就連我也一度懷疑這隻是我的一廂情願。可惜,該我的還是我的,機緣是不需要強求的!”


    話語間滿是欣喜,目光卻望向遠方,正是蘄春的方向。


    楊弘再也不敢猶豫,快掃視了一下情報,當即立斷的說道,“主公果真是天命在身!當日聯盟拿下洛陽,這孫堅是第一個殺進皇宮的。要是傳國玉璽在誰的手裏,孫堅無疑是最可能的一個。戰無不勝的猛將最後竟然死在一個無名小卒的手裏,本身透著古怪。依屬下看,很可能是孫堅命格不夠,強行貪墨鎮國之器,引起氣運反噬的緣故!”


    “恩,言之有理!對此我走早懷疑了,否則在孫堅死後,我也不會對孫家如此優待。我若令負責玉璽之事,你可知如何去辦?”


    聽了楊弘的分析,袁術不由的對情報中的事情更深信了幾分,於是慢慢地的吩咐的說著。


    袁家家傳的是儒學,但他卻深信五行陰陽之說。


    涉案的劉家隻是細陽縣的區區望族,還不被後將軍府放在眼裏,隻是涉及到袁術的名聲,必須謹慎處理。


    難辦的是背後的孫家。


    孫堅雖然死了,卻留下了上萬的精兵,對著孫堅忠心耿耿。哪怕是經過後將軍府半年多的拉攏分化,還是沒有將其徹底吞並。如今正值袁術北伐中原的前夕,軍隊是萬萬不能亂的。


    然而這些對於楊弘全都不是問題。隻是略微思忖了片刻,他就有了對策。


    “迴稟主公,屬下認為此事的重點在與調查事情的真偽。若是此事為真,反而不需要著急了,反正孫家都掌控在主公的手裏,主公有的是時間讓他們將玉璽乖乖交出了。畢竟一塊玉璽還是比不了整個中原的,北伐才是當前的大事。”


    “恩,你繼續說!”


    “想要調查處事情的真假,必須做到快、密、準。屬下打算打算立刻將劉家吵架,將主要證人抓起來,秘密調查,防止走漏消息,引起孫策警惕,毀掉證據。若是真相為假,事後可以推到匪寇的身上;若是為真,就將劉家推到台前,逼迫他交出玉璽。”


    楊弘這樣做,主要還是顧忌袁術的名聲。至於具體怎麽做,其他牽涉的人員怎麽處理,身為主公的隻要當做不知道就行了。


    “就這麽辦吧!我允許你調動‘悍鬼營’”


    袁術擔任長水校尉時,奢淫無度,騎乘豪華的車馬,氣勢壓人,百姓編綽號諷刺他說:“路中悍鬼袁長水”。


    袁術卻不以為恥,反而沾沾自喜。等到他割據一方,自成勢力之後,變組建了一支直屬他自己的秘密部隊,號稱“悍鬼營”。


    其性質與劉和的灰衣衛相似,成員全都由袁家的死士後世他自己的侍衛組成,深得他的信賴的重用。車越就是新加入的一員。


    這次允許楊弘調用,顯然是對此事極為重視。


    “遵命!”楊弘低頭應著,“三天之內必給主公答複!”


    顯然他已經察覺到了袁術的急切,雖然情報中還有很多疑點,但他也隻能先應下,迴去再慢慢考慮。


    ……


    細陽縣,米府。


    再次從宿醉中醒來,米芾的腦袋還是有些昏昏沉沉。陪著好友劉密連喝了好幾天的酒,哪怕是久經戰場也有些扛不住了。


    所以當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了。


    他不以為意,匆匆洗刷完畢,打算再次外出尋歡作樂。可他換衣的時候,突然現一封藏在衣櫥裏帛書。


    開始他還沒當迴事兒,隻是打開,隨意瞥了一眼之後,可就這一眼使得他當即一身冷汗,立刻清醒了過來。


    他先是將服侍他的婢女們打出去,然後,尋來了門房和院丁,詢問這兩天是否有人來訪過他,後世府中生過什麽異常。


    當一無所獲之後,他才陰沉著連將所有下人打了出去,將帛書細細看了一番,迅將其燒掉。


    此後他閉門不出,在也沒有出門的**。


    因為帛書中提到他們在天人居中妄論傳國玉璽的事情,並在信中提到,此事情傳到了後將軍的耳中,若是應對不當,恐有大禍臨身。


    他當然不會將之當迴事兒,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說過這些事情,雖然那天酒醉之後的事情他已經記不清了!


    但不可置信的是,帛書中將他們酒席上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記錄在書,尤其是關於傳國玉璽的部分。


    信尾勸他將這一切牢記在心,並如實交代給調查者,否則劉家的下場就是他們米家的前車之鑒。


    至於劉家會有什麽下場,信中沒說,但米芾的心中卻有一種不祥之感。


    果然,這個預感第二天就被印證了——劉家被滅門了!


    一股徹骨的寒意籠罩了米芾的全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萍劍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萍劍手並收藏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