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天變》
第二卷天邊
第一百四十四章雪中鬱林
安頓好這位鹽鐵官,我便趕緊離開,因為事情太多。說實話,我對這個人的印象很不錯,雖然個子不高,但是眼睛炯炯有神,顯得很是精神且精幹。不過巧的是那天遲些時候,荊州老師那裏還送來了三百輛兵車、大小盾牌及各式兵器上萬。豫章王煉參軍領兵押送而來,隻說是送來,於我處交割,但我豈能讓老師白花功夫,查點一番,連聲稱謝,讓王威看著和幾位合計一下,報償一些。不過老師這份禮和這個鹽鐵官同時到,終究覺得不算什麽非常好的事情,不知老師有何目的,還就是碰巧。
無論如何,我決定去一趟受災生亂的鬱林。首先,作為一方諸侯,我還沒有去過自己封地中的鬱林看看情況,這一道功課終究需得補上;況且,百姓有難,不往顧之謂曰不察;不往救之謂之不仁;不往恤之謂之不誠。不察不仁不誠之徒,何以為人君也。
不過這些也隻是托詞,實際情況是我看到報告就決定去看看,自己去處理這些事情,對穩定民心,平息早已有的各種動亂有些好處,並沒有想太多其他事情。尤其是銀鈴迴來了,母親也走了,這個家裏我也就放心多了;我對銀鈴有一種超乎想象的信心,對其他人就沒有;比如隻要想象一下把家扔給老四打理,身上便能出一身冷汗,雖然他也是一個聰明孩子,但是我覺總認為會出什麽事情,而且憑他的能力,出的決不會是小事情。
銀鈴勸了我不少時候,認為我的年紀和實際情況還沒有繼位者可扶,這時節出去,一旦有些閃失,怕內部不穩;郭佩雖然不說話,但顯然她不會站到我這一邊,尤其是我說我自己去,不帶著她們的時候。談論期間提到繼承者時,我們都不其然地看了看旁邊一位叫孔明的小朋友,不過這位小朋友夠聰敏,也夠脾氣,卷起竹簡,站起身來,手指蹭了蹭鼻尖:“亦悅小妹不在這裏。”然後走迴裏屋。隻剩下我們三個人大眼瞪小眼,半晌說不出話。
不過,雖然在家裏我不是老大,但是畢竟在朝廷裏我還是越侯,這種事情敲定的終究是我。所以,我決定一天後領著劉小南,鄧茂,高升,華容,攜五百精兵,帶著糧食等物品出發。銀鈴覺得我帶的人少了,我說,帶的人多了我就打不過你了,惹得她差點來打我。郭佩一直也沒有說什麽,後來也隻是靜靜幫我收拾著衣服,或者看著我們鬧,接著低下頭,再也不看過來,後來,我們也就收手了。我還去看了看亦悅,看她睡得香,嘟嘟的臉很是可愛,便去點了點她的鼻子,她醒了,看見我,衝著我傻笑了一聲,這應該是對我第一次露好臉,不過很快又打了個哈欠,繼續去睡了,我也知趣的趕緊離開,自覺收獲頗豐。
念著鬱林那裏還有亂事,人似乎是少了點,但是我盤算了不少時間,覺得這都有些多了。我們這些人本身還要吃飯,考慮大雪,再參照隨隊鬱林向導的意見,我覺得五百人行動方便一點。至於為什麽下麵反對我自己出來的人這麽少,尤其還帶兵如此之少,我想多少受我這個“平安風雲侯”影響,沒什麽人懷疑我的本事,雖然我自己都懷疑。
心中著實沒什麽底,又無法看著妻子在旁默默不語,便出來再宮城內閑逛。順便去拜訪一番。這裏依然沒有什麽兩樣,陰天,不下雪,不下雨,時不時來一陣霧,便把瓦片石階溜出一層亮色來。
破六韓烈牙主動找過來,就在我找他之前。他問我為什麽不帶他去,我說你結婚,小雪都快能叫阿爹了,你出去作甚。說到這裏,此人仿佛就有些神離,不知是不是已經迴去抱女兒了。還出工不出力的堅持了幾句,便要我小心,表明自己留守的信念了。我拍了拍他,讓他聽他姐的,他慨然應允,不知為何,看見他這樣,我總想踹他一腳。
我一直認為我有些過於暴力,通常越熟的人,我想踹的那一腳就會想的越重,不過這隻限於男人。所以路上看見霍蘭,我還很客氣地叮囑了一句:“你先歇著,迴來我得編排些事情讓你做,不過,你先歇一陣子……如果閑不住,你可以去找銀鈴夫人,還是牢裏的事情,她沒什麽得力的人手,有也全是男的,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不方便,你去幫著她也行。”
另一個雖然熟,但我從來沒有過想踹的心思的人――波才也找到我,這位大胡子大將軍大叔大哥隻帶幾個隨從騎馬過來,他要下馬行個禮被我攔住,讓他就在馬上說,確實按照這位大哥的習慣,通常有下馬的功夫,話就完了:“人少了。”
“夠了。”我很誠懇地點點頭,他看著我,頓了半晌,最終對我點點頭,撥馬迴還。
韓暹通常和波才出現的時候相差不會太大,所以波才一走,我還專門等了他一陣,倒是把那幹黃巾兄弟等來,欠踹的和不怎麽熟的都來見教,跟我走的自然不在,多是迴去準備行裝,剩下的有主動要求一起去的,或者問詢那裏可否安全是否要在後麵護衛的。隻是韓暹一直沒有見到。
初平元年臘月十七日,自荔平關(此關為漢代蒼梧的重要隘口,具體位置有幾說,筆者察看地形圖,在文中定位於出今荔浦入柳州,古荔浦望潭中之地)出蒼梧,自此時開始,便能看見遠處的白色了,而我們一上雪地,行進的速度亦立刻慢了下來。這條線路是我特意挑的,這還是我對著圖想了半天,才決定的。
臨近傍晚,這片樹林高出其他地方很多,我們便紮營在上麵,這時節不怕火攻,不怕斷水源,所以,這片土崗上的稀疏樹林變成了我們最好的宿營之所。糧草物資的車圍成一個糧草之城,漸漸地便成了一座白色的堡壘。
雪不算很大,慢慢地落,這裏的樹初時還能露出一絲絲黃綠,隻是漸漸淡去,終究混成滿目的潔白,再也不見晦暗駁雜的蹤影,也許各種煩心之事,最終都會被這般慢慢削壓幹淨,直到明年,白色褪去,又將是新生的春綠。
走之前的一天,我去找過我覺得需要找的人,一個是張儉,進他家的門最簡單,因為他說在宮城內沒什麽外人,所以給他新屋,他一沒做修繕,二沒設崗衛;進去空空蕩蕩,之接便能看到黑黑的張叔的廳堂,和外麵昏暗的天氣很像。在昏暗的堂屋之下,一個人正埋頭批閱文書,他最初沒有注意我,隻是發現人來,便隨口使喚道,“天黑,掌盞燈來!”
我轉身便去侍候的丫環處,幾個小丫環正在談著什麽,本是很起勁,忽然看見我,嚇了一跳,還有認識我的,嚇得慌忙跪拜,稱該死恕罪的便都有了。
“拿盞燈來。嗯,兩盞。”我的要求很簡單,也沒有降罪的意思,隻是讓她們準備兩個人吃的晚飯。
“嗯,怎麽兩盞,一盞……足以……您如何過來了?”張叔這時才見我,趕緊出來便要行禮,我連忙扶著,與他一同坐下,慢慢說些事情。
那天的晚飯極其簡單,我知道了張叔平時吃什麽,張叔衝那幾個丫環發了脾氣,我還出來做好人,隻說是我這般讓她們做的。
談了一會兒事情,我便走了,我還要去兩家,隻管讓張叔注意身體,吃些好的,我既不會克扣張叔的俸祿,便不要如以前在山上般繼續過窮日子。
徐征家在宮城外,這家禮儀便多了,所以,我今日很注意著裝,雖然是便服,卻是一身幹淨整齊。在家對鏡臭美半天,自覺道貌岸然得緊,在張叔那裏問了張叔意見,張叔也覺得不錯。
門口戍卒自不敢攔我,但我還是老老實實、抬頭挺胸地在門口讓人通報,看見他緊忙著出迎,我才進去。免不了和他還很紮實地敘了一番禮。
“徐司徒近日身體可好?”一開頭,我便很是關切道,要問我心裏想的什麽,天知道。
談不了幾句,我便要說我想要說的,已經忍了好長一會兒,再不說,我會憋屈死。
“司徒辛苦,我帶來的人,文官少,武官多,中間出生草莽綠林不在少數。”(綠林這個詞出於西漢末年綠林赤梅起義,綠林軍後來大多歸了劉秀,劉秀靠這支軍隊擊敗了赤眉軍,所以,赤眉沒有成為以後的一個日常用語,但是綠林卻和好漢同意了。作者注)
說完我歎了一口氣,“司徒之職,專為教化,但這幹……哎,成天吆五嗬六,嘴中多半沒什麽好話的……還多費司徒心血了,以後朝中大事還須多仰仗徐大人。下麵我去平亂賑災,還望君能助吾穩定朝中大局。”這番過分抬高了他,卻貶低了兄弟們,日後有空得請兄弟們喝酒。
他如我所想,表現地大為感激,連聲稱願效犬馬。我和他又談了談事情,便告辭離開了,他送我出門,最終謹然長揖送行。
時近黃昏,天尚明亮,閑來無事,巡於營中,興之所至,翻手開掌,看著雪慢慢撒上來。這裏的雪花與北方不同,象是一粒粒白色細紗,圓滾滾的顆粒,慢慢打下,堆積手上,急切不易化去。而老家的雪多半是絮狀的,有眼好的說是六角的,可我不行,我沒這般厲害,向來隻能看見一團接著成一滴從手邊滴下。
小南就是個眼尖的人,他湊過來,鬼鬼唧唧地裝模作樣與我站在一起,隨口輕聲說:“有人看著我們,在那邊的樹下。”
我雖然有些擔心,並不害怕,若沒有這樣的人在側,反倒會讓我更擔心,我的心裏還關心手中的雪顆顆,眼看著,口中烘著,終於化去了。有這番功夫,那日我已從老四家兜了一轉出來,我去便是以看自己幹女兒為借口的,抱了一會兒小雪,看著漸漸睡過去的小雪,我就叮囑幾聲四,便把孩子交給劉婉,自個離開了。
我依然悠閑地看著雪,隨口輕聲說:“什麽時候在那裏的?多少人?”
“好象是兩個,應該是我們紮營的時候就在那裏了。”他注意到我的表情,也放了輕鬆,嘴皮微動,趁著喘氣的時候快速說道。
“悄悄盯著,別驚動他們,別讓他們跑了,讓大家先吃飯。”我搓了搓手,將又堆上的雪粒拍掉,“再凍他們一會兒,等大家吃飽了飯,有力氣了,再抓兩個凍僵的鬼就容易了。”
言畢,背手轉身迴帳。
其實我心裏遠非表麵的那麽怡然自得,輕鬆寫意。那些人是什麽人?來幹什麽?後麵到底還有多少?我沒什麽主意,或者說一堆主意中不知道該選哪一個。
不過,我總會想辦法趕快解決問題,至少解決心中不決的煩惱:從帳中取出長槍,捧在手裏,卻想著是不是帶天狼更好。幾步出外,在營地前就耍開了,我的那套都是從樂浪那裏和關羽張飛兄弟學的,近日每日早起練武還算勤快,路數嫻熟,這番正好用上。也讓一幹士兵第一次知道他們的越侯還不是個空架子,畢竟一杆鐵槍,迎風亂舞,那一番聲勢還頗為嚇人,士兵鼓噪叫好聲不斷。就這樣,我的信心就來了,必須承認,我不算是一個好的統帥,甚至很糟,至少我具有自欺欺人的毛病。
但我信心一來,下麵就應該用人來瘋形容,吃飯時節,就雪中插下鐵槍,褪下半邊衣服,肉袒左臂,不過其實沒什麽大不了的,隻是剛才舞得有些熱,就這幅缺乏君主模樣地吃了晚飯喝了些酒。吃完,在眾人輕聲談笑中,忽然站起,鐵槍拔出震地,大喝一聲:“唿薩烈南國,去!”
少年立刻挺叉上馬出營,幾個他帶的親兵也立刻跟出。軍營嘩然,不知何事,我揮止騷亂,片刻,他便帶來兩個小孩。
說是小孩,看麵容也有十五六的年紀,說是大人,身量也小了,不過本地人高個子確實不太多,倒也說不準。再看身上衣服象是本地土人,想到以前一次入交州時的情景,我覺得不可能問出什麽東西,隻問了一句,“吃了麽?”順手指了指爐火上尚有餘火的鍋灶。
其中一個眼睛很大相貌很秀美的少年,看著我搖搖頭,他並沒有被抓的感覺,仿佛過來做客似地,很是高傲,不過倒也沒有盛氣臨人之感,所以還有些可親。不過他自始至終沒有說話,隻是搖搖頭。
我轉身讓人給他們騰出個位置,便坐下來看這兩個小子在那裏狼吞虎咽了。惹得鄧茂出來做憨大叔狀:“莫吃太快了,小心噎著。”
小南蹲到我的邊上,“怎麽辦?”
我想了一會兒,起來對高升說,“把糧食用小袋裝,他們能拿多少,便拿多少。”
鄧茂送走了他們,我讓大家收緊糧車,小心警備,準備休息,這時候華容上來,輕聲說:“十二三歲的兩個女孩子。”
“嗯?”我詫異地看向他,他自信地和我點頭笑著。
那夜我睡得很不踏實,時不時起來巡視一周,點查崗哨,還把甲胄取出束好,仿佛隨時有大戰一番,那兩個可能是女孩的人已不再是我擔心的,這雪中森林中隱藏著地其他東西是我更加關心的。不過,一夜無事,也不知道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
第二天的路上,雪有一陣,沒一陣地在下,四周山巒樹林皆蒼茫一片,小南又湊了過來,“右後麵有人跟著我們。”不過這句是我說的。
“您怎麽知道?”他很訝異。
“昨天過後,我一直小心留意著。”我說道,“他跟了我們三裏地了,可能是昨天兩個其中一個,對我們應該沒有什麽惡意。”說完,那個秀美的小“男孩”形象就出現在我的思緒中了。
行到一處山腳,幾近正午時分,令下休息造飯,我便故意離大隊遠一些,身邊隻留小南,我覺得他要找我敘話;後來還把小南打發走了,就在那裏背身等著他。
背後忽來破空尖嘯之聲,心道不好,趕緊前撲,槍尖後掃。就覺得頭發裏別了個東西,隨手便拽下一根無箭頭的箭杆來。拔馬轉過來,他站到了樹林前,並沒有走,手中拿著“罪證”――一把弓,還衝著我笑了笑,甚而招手示意讓我過去。
我打馬過去,盡量讓馬慢些走,表明我沒有敵意,不過我故作生氣的晃晃箭身,隨手扔到他的麵前。他舉起一隻手拈出一個箭頭,也證明自己沒有惡意,還衝我得意地笑。
離他十五步時下馬,看著他,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讓他理解我,或者讓我理解他。但我想努力一下,所以,我張牙舞爪地表示:“汝……欲……何……為?”
我說得很慢,配以動作,希望他能理解我,並用像我一樣的語速,配上動作,讓我知道他想幹什麽。
他果然用我一樣的語速,用和我一樣動作,很誠懇地表示了出來,不過,這不是很能讓人接受的:“我……要……你。”
隨即,從後麵腰上拔出兩把短彎刀,便衝了上來。
這不是開玩笑的,此人似乎是玩真的。不過我的動作通常都比自己想得快,在兩條雪光映照著寒氣地刀刃疾飛向我的同時,手上勁力一抖一槍便掃了過去,以屏開那兩道寒氣。他亦就勢躺倒,隨即以刀插地,雙臂使力,整個人向前借雪滑急竄。見勢,料定他要與我貼身作戰,便與他反其道行之,以槍點地,從上麵躍了過去。這邊一落地,不待站穩,揮槍隨著自己身體下墜之勢,朝他便掄砸下去,此子雖背對我,但聞得我槍上纓子的破空嘯聲,很是機敏地翻身躲開,待得他站起來時,我們兩個依舊有著兩丈多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我是占絕對優勢的。
當我們都站起來麵對對方時,我們兩個都笑了。我不知道他為什麽笑,就像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笑一樣。隻是我忽然看到他身後我的人正自圍過來,吆喝聲叫罵聲亦亂耳嘈雜,打頭便是小南,大喝:“大膽狂徒!”,我右手高舉,隨即大喝,此為吾與此子之事,旁人無需插手,一邊看著便是。
他們果然都站在原地,再也不往前,也沒了言語。小孩迴身看了看後麵,轉了過來,對我又笑了笑,我歪了歪腦袋,活動一下脖子,沒有給予什麽表情。
他繞著我開始走,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每次十幾步,我知道他在找機會,所以,我槍尖朝下,背於臂後,眼睛卻始終看著他。
他佯做往前,我卻不動,師傅教過我,看別人是否要動,須看住他的腰,人要動,腰必然要動。他腰不動人動,人就要摔倒;他腰動人不動,就要閃腰。一看他腳往前衝一步,腰卻釘死原處,便不理他。他幾下佯攻,我全沒有動,隻是看著他,如此這般笑了笑。
他有些急,下一番仿佛還是佯攻,但腰盤先放出,人稍一遲滯,卻也衝了出來,我卻以逸待勞,橫於腰畔,將槍掄出三分力道,合著自己的腰勁,仿佛有十分力般,槍頭棒子唿嘯著便截著他的腰便掃了過去,我知道他下麵這個動作必然非常困難,他的腰在前,人在後,這時正在展臂往前刺去,卻見一根鐵杆攔腰一棒打來,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加上棒頭衝前,硬當亦不是明舉,本是很難收拾的時候,他也隻能立馬收腹,身體後仰倒去。
心中猜定此是他後招,立馬把剩下力道強行擠壓槍上之力,轉向下截打,正中此子腰際,便將這小子平放地上了。槍尖刺前掠雪,槍杆壓上他肩頭,示意不要亂動。看著他,我這迴真心笑了,恰如一個在街上打贏了自己宿敵的小孩子。
他看著我,還是笑。這讓我心裏毛了起來,提起槍尖。示意他站起來。而我則立刻拖槍離開,不再糾纏。走不兩步,聽到後麵有異樣,眼看前麵觀看眾人驚唿之像,槍柄隨即後掃,卻見他雙手緊抓槍尾,依然詭異地對我笑。
這讓我有些光火,手下使勁一拉,他力氣虧我許多,向前便是一個趔趄,仍自雙手緊抓槍柄,眼見在我雙手控製範圍內,我棄槍就著他的領口和腰帶便把他提過了頭頂。
他雙手緊緊抓著自己的衣服,本來以為奪過來的槍也被他丟到了。臉上終於有了害怕,沒有了一貫的不明所以的笑容。
我有些得意,心下還有些火氣,手一揚:“汝非吾對手,不要打了,走吧!”輕輕把他丟下,找迴槍,迴到正自喝彩的眾人之中,眾人中有人起哄:“子之愚甚矣,汝不知平安風雲侯乎?”這是文雅的,也有稍微聽不下去:“狗娘養的,找死找對主子了吧?”當然還有更聽不得的,想都不願再想了。
他走了,我忽然有些心虛,也不知道會出什麽後續事來。
如果我能知道以後所發生的事情,倒真不如一槍戳穿了她,到省了以後諸多不快不樂的事情,不過話說迴來,若然當時了結了他,以後會出什麽事情,我也不會再知道了。
那日午飯,氣氛便不似前幾日,原本吃飯的時候都是靜悄悄的,這一日,像是逢上的節日,一幹人歡天喜地,談著剛才的事情。
雖然我是越侯,這一塊的“土皇帝”,但我一直都生活著黃巾軍中,自然沒有朝廷軍隊的那份上下森嚴的藩障。身邊是幾個隨行的將官與我共爐灶,兄弟們便都在四周屏圍開夥,似乎在越國,有我在的地方,大家也都不怎麽拘束,不過原本安靜還好,這一番鬧起來,我在中間便有些吃不消。
其實我不是個不能鬧的人,但那得分情況,腦袋裏有事,考慮著問題,這聲音便有些讓人煩躁。
“有吃的,堵不住你們的嘴是吧?”我正待發作,鄧茂見我勢頭不對,自己跳出來打著手勢把聲音給壓了下去。
鄧茂是個圓腦袋的絡腮胡子的青年,濃濃的眉毛、嘴角似乎總是保持上翹,胡須外張,這腦袋光看輪廓仿佛一個受驚的刺蝟球般,我還替他拍了拍粘在上麵的雪花,看著他笑。他總能保持部隊的快樂,也包括我們的。瘦長臉長須的高升就不行,他總是安安靜靜地在一個大家都注意不到的角落,不知道是在想著事情,還是隻想一個人安靜地呆著。
應該說我帶出的四個人都很有意思,在一起光看著就有趣味,比如兩個年長些的剃光了毛從輪廓上便和這兩個小的很是相像了。少年英俊的華容看來不是第一次遠行了,他的袖子絕對是個倉庫,看來是常跟著恩公在外隨時有各種需求,印象中從那裏拿出過箸,拿出過布巾,拿出針砭之物,甚而給小南拿出了一種皮帶裝的油,塗在他幹裂皴紅的手背上,小南問這藥是什麽,華容笑而不答,鄧茂似乎知道些,噗哧哧地笑,惹得小南心中疑惑,把手放到鼻子前使勁聞著,看起來沒有什麽異味。而鄧茂有些想轉移注意力的想法,大笑著問華容怎麽這麽多東西都放在袖子裏,他說以前都帶背簍,這次不好帶了,便把可能需要的東西都放在袖子裏了。
心中還未完全按下正自惦念的諸如把這兩個老的毛剃掉,看看會有什麽效果;又或者那種藥是什麽;口中卻已經開始問詢華容:“令尊把你送我這裏,那他老恩公最近在幹什麽?”
“承侯爺看顧,家父正在荊州家中鑽研一種麻醉之物。”華容很客氣,我擺擺手,讓他不要這麽自謙,不過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麽叫好。
“麻醉之物?做什麽事情的?”鄧茂很是感興趣,場麵上其他人也都把臉轉過來看著我們的大夫。
“常有病灶在五髒之內之患,尋常針砭湯藥皆不能及,家父便以利刃切開有病灶之處……”眼看我們四個都有些害怕想躲的意思:“自然,病患疼痛難忍,所以家父便想找出一種藥來,可以事先麻醉病患,不覺疼痛,然後再行切除病灶即可。”
“噢……”雖然我們四個都點點頭,但高升和鄧茂是互相看著點的,鄧茂搶先說到:“有了這東西,或許對升子麻翻他相好的,盡早解決事情有好處。”
“才沒你想的這麽齷齪。”高升撇嘴:“怕是你對弓……”
場麵上立刻出現了狀況,一個圓腦袋大漢一下子用手把另一個瘦臉的大漢捂著嘴按倒在地。
“唉,起來,起來,起來……幹嗎呢?”我來了脾氣,同時也很好奇:“所說的弓是……啊!弓乙女?”
下午已能看到遠處的城牆,如果圖上沒錯,應該是平潭。
天上的雪慢慢小了下來,風卻大了,逼得穿得並不算很厚實的士兵們掖著自己的衣角,馬上的諸位也摟緊了自己的披風,低著頭躲避風霜繼續前進。
天上的雲彩也露出了縫隙,晚些時候,月亮也出來了。
小南第一個說出了這個發現:“月亮出來了。”
“還以為這段兒看不到了。”高升抬頭端詳著,仿佛看到了什麽救命恩人似的。
“又被雲遮了。”華容輕輕地說道,仿佛有些惋惜。
“實在沒了,可以讓鄧茂剃了腦袋,背著給我們當月賞。”自從中午知道這個意想不到的事情後,我就一直想拿他開心。
“又不圓,就給俺留著自己用吧。”鄧茂知道我的心思,趕緊推托這個充當明月的“重任”。
“無妨,臘月十八,正是殘月時分。”這種時節,這種場合,天下沒人比我心快。
此後,小南總是叫鄧茂:殘月。我承認,此事因我而起。
“為什麽要走這條路。”我想小南應該問不出這麽有水準的話,估計是後麵有人誑他來的,所以為了證明這一點,我決定問他:“那你說走哪條路?”
他立刻就怔了一下,眼睛不期然地朝後望望。他沒有地圖,平素也不好這些事情,他哪裏知道鬱林是個什麽樣子,去鬱林能走哪幾條路這些問題。我帶的這幫人,出來乍到,廣信多少條街,多少個城門,(漢代廣信城市情況未能考證得到,下麵我若提及多少城門,純屬臆測,作者注)這幹人也未必知道清楚,何況出來。
至少知道去鬱林至少一種方法的至少有一個人,這個人叫韓暹,我的水軍統領,所以根據此人稟性,我可以很容易從我帶的幾個人中間找到這個想問問題的人:“鄧茂……怎麽什麽事情都能有你?”
“噢,被您發現了。”他到沒什麽,笑了起來,撓了撓腦袋:“韓暹大哥提起過,從水路趁冬日枯水時節,乘北風向西日夜走三日可到鬱林治所的布山。為何我們帶著這麽多東西嘁哩轟隆從陸路走了五天多,隻是到了鬱林東北旮旯邊上的潭中。”
“現在說話有些進步了,就是到關鍵時候還是有些……”我找不到詞來形容,不過這也不是重點,所以我略過繼續道:“鬱林太守今還在廣信,那是我才到了交州,他就到了廣信,因為鬱林亂了。多大的亂子能讓一個太守,一個能動用近萬的軍卒太守,拋下了所有東西跑到我這裏來避難?”
我頓了頓,把他們幾個都招到身前,給他們講了一下我的想法:“鬱州之亂是民亂,是民亂便可大可小,老百姓跟著鬧,就是大亂,一撮頭子獨自起哄就是小事,他剛亂起來,我帶著人便去征剿,這是火上澆油,我帶的人越多越危險,頭腦發了熱的老百姓跟著那些真正搗亂的一起和我幹,我就是有五個軍都沒用,但我就是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先消了火,發現一切都亂了套了,出了事也沒人管了,聽得我們這邊情況挺好的,這心頭一軟,我就好成事了。”我頓了頓:“我初來乍到,這麽多人,糧草軍馬什麽都不齊備,自己怎麽過冬還是問題呢!幾個郡還都亂著,我這時候硬上,後方補給跟不上,前麵地形也不熟,到時候損兵折將不說,說不準也丟了民心,不是個辦法。先學著‘無為’一番,等明年開春,各家開始忙農活的時候,還有些老百姓開始念想著月令接濟的時候,我再一步步地把我們的官兒派過去,把事情悄悄地全接過手來,就像什麽都沒有發生才好。我選擇從邊上,也是這個考慮。去布山?那兒四丈多高的城頭,一個城裏有上萬人,一人灑泡尿,我們就被衝走了。潭中,城裏最多的時候都不足三千人,賊人更少,城才兩丈不到,還是土夯的,多年沒有修繕,護城河趕上這時節也凍上了,你們再看我們的糧食車,加上糧食包個個都是丈二,站在上麵,就是小南都能爬上城去……實在要攻,讓士兵推著車當擋箭牌,一路推倒城下,小南打先鋒,半個時辰就能解決。”最後一句是要彌補失言對小南可能造成的傷害。
天邊迷亂的金色慢慢暗去,朦朧的月亮亦越來越亮,灑下的卻是越來越冷的光。鄧茂被我派去問話,我估計著這門怎麽著會給我開的,我來放賑的,按說即便是賊軍,也充個好人把我們放進去拿了糧食再動手。況且,怎麽說我都是越侯,他們的頭。實在不行,我在外麵上風頭煮飯,用香味熏他一夜。
門竟然真的開了,我抽了一口涼氣,轉身讓下麵傳過去,全旅之人,五人為伍,互相看顧,五伍一兩,需值巡夜,四兩一卒,互相策應,全旅統一駐紮,嚴防有亂。(都是古製,漢代亦沿用,多用大將軍下以部曲細分,卻多少不等,有一部即幾軍者,有一部僅一旅者,難以明確計數,今皆以古製定約,以明軍數,作者注)
在縣衙大堂上,我隨口問出了縣長和縣尉的名字,這是讓鬱林太守和我說過的,我還專門記下了。(太守是郡一級長官,我前麵有過錯誤,將蒼梧太守說成廣信太守,這是不對的,作者注)不過眼前的人和這些名字並無關聯,究其緣由,是那幹人或離散或病死,他們自下吏依製補上來的。原本情況我不得而知,隻能說:“最近縣令長縣尉死得有些多,諸君需小心了。”這句貌似玩笑的話讓他們一個都沒敢迴嘴,隻是低著頭坐在那裏。
他們至少是真的官吏,大漢該有的禮數並不差,要說態度也算好,該說的也說了。鬱林與別處如蒼梧不同,蒼梧多半是駱越人,亦稱裏人,俚人,而鬱林則是西甌人亦稱南蠻人的老家,同時也有大批裏人的混居。這兩撥人彼此各有城寨,獨成一方割據,卻又相互交錯,一向又不算和睦,攻伐之事常有。平潭附近便兩家都有幾個小寨子,據他們說,平日與二蠻素不往來,隻是看著他們打,不從中作梗,但是有時候運糧隊伍會被搶,城裏就鬧糧荒。
談到災情,這裏災情尚好,畢竟不是農忙時,大多在家,凍餓之事雖有,但他們表明情況不算嚴重。
我看了他們半晌,他們頭都沒有抬。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廳外刮起一陣大風,冷冷的月光也慢慢消散,他們卻依然坐在那裏,一個個老實得緊。我最終安排下去,高升放糧,鄧茂警戒,華容一路巡查救治災民,小南隨我行動:“我要看幾個地方,馬上就看,頭一個,平潭的監牢。下一個……我先去過了那邊再作決定,還有你們幾個跟我一起來。”
那天晚上,又是一場滿天飛雪。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天變》
第二卷天邊
第一百四十四章雪中鬱林
安頓好這位鹽鐵官,我便趕緊離開,因為事情太多。說實話,我對這個人的印象很不錯,雖然個子不高,但是眼睛炯炯有神,顯得很是精神且精幹。不過巧的是那天遲些時候,荊州老師那裏還送來了三百輛兵車、大小盾牌及各式兵器上萬。豫章王煉參軍領兵押送而來,隻說是送來,於我處交割,但我豈能讓老師白花功夫,查點一番,連聲稱謝,讓王威看著和幾位合計一下,報償一些。不過老師這份禮和這個鹽鐵官同時到,終究覺得不算什麽非常好的事情,不知老師有何目的,還就是碰巧。
無論如何,我決定去一趟受災生亂的鬱林。首先,作為一方諸侯,我還沒有去過自己封地中的鬱林看看情況,這一道功課終究需得補上;況且,百姓有難,不往顧之謂曰不察;不往救之謂之不仁;不往恤之謂之不誠。不察不仁不誠之徒,何以為人君也。
不過這些也隻是托詞,實際情況是我看到報告就決定去看看,自己去處理這些事情,對穩定民心,平息早已有的各種動亂有些好處,並沒有想太多其他事情。尤其是銀鈴迴來了,母親也走了,這個家裏我也就放心多了;我對銀鈴有一種超乎想象的信心,對其他人就沒有;比如隻要想象一下把家扔給老四打理,身上便能出一身冷汗,雖然他也是一個聰明孩子,但是我覺總認為會出什麽事情,而且憑他的能力,出的決不會是小事情。
銀鈴勸了我不少時候,認為我的年紀和實際情況還沒有繼位者可扶,這時節出去,一旦有些閃失,怕內部不穩;郭佩雖然不說話,但顯然她不會站到我這一邊,尤其是我說我自己去,不帶著她們的時候。談論期間提到繼承者時,我們都不其然地看了看旁邊一位叫孔明的小朋友,不過這位小朋友夠聰敏,也夠脾氣,卷起竹簡,站起身來,手指蹭了蹭鼻尖:“亦悅小妹不在這裏。”然後走迴裏屋。隻剩下我們三個人大眼瞪小眼,半晌說不出話。
不過,雖然在家裏我不是老大,但是畢竟在朝廷裏我還是越侯,這種事情敲定的終究是我。所以,我決定一天後領著劉小南,鄧茂,高升,華容,攜五百精兵,帶著糧食等物品出發。銀鈴覺得我帶的人少了,我說,帶的人多了我就打不過你了,惹得她差點來打我。郭佩一直也沒有說什麽,後來也隻是靜靜幫我收拾著衣服,或者看著我們鬧,接著低下頭,再也不看過來,後來,我們也就收手了。我還去看了看亦悅,看她睡得香,嘟嘟的臉很是可愛,便去點了點她的鼻子,她醒了,看見我,衝著我傻笑了一聲,這應該是對我第一次露好臉,不過很快又打了個哈欠,繼續去睡了,我也知趣的趕緊離開,自覺收獲頗豐。
念著鬱林那裏還有亂事,人似乎是少了點,但是我盤算了不少時間,覺得這都有些多了。我們這些人本身還要吃飯,考慮大雪,再參照隨隊鬱林向導的意見,我覺得五百人行動方便一點。至於為什麽下麵反對我自己出來的人這麽少,尤其還帶兵如此之少,我想多少受我這個“平安風雲侯”影響,沒什麽人懷疑我的本事,雖然我自己都懷疑。
心中著實沒什麽底,又無法看著妻子在旁默默不語,便出來再宮城內閑逛。順便去拜訪一番。這裏依然沒有什麽兩樣,陰天,不下雪,不下雨,時不時來一陣霧,便把瓦片石階溜出一層亮色來。
破六韓烈牙主動找過來,就在我找他之前。他問我為什麽不帶他去,我說你結婚,小雪都快能叫阿爹了,你出去作甚。說到這裏,此人仿佛就有些神離,不知是不是已經迴去抱女兒了。還出工不出力的堅持了幾句,便要我小心,表明自己留守的信念了。我拍了拍他,讓他聽他姐的,他慨然應允,不知為何,看見他這樣,我總想踹他一腳。
我一直認為我有些過於暴力,通常越熟的人,我想踹的那一腳就會想的越重,不過這隻限於男人。所以路上看見霍蘭,我還很客氣地叮囑了一句:“你先歇著,迴來我得編排些事情讓你做,不過,你先歇一陣子……如果閑不住,你可以去找銀鈴夫人,還是牢裏的事情,她沒什麽得力的人手,有也全是男的,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不方便,你去幫著她也行。”
另一個雖然熟,但我從來沒有過想踹的心思的人――波才也找到我,這位大胡子大將軍大叔大哥隻帶幾個隨從騎馬過來,他要下馬行個禮被我攔住,讓他就在馬上說,確實按照這位大哥的習慣,通常有下馬的功夫,話就完了:“人少了。”
“夠了。”我很誠懇地點點頭,他看著我,頓了半晌,最終對我點點頭,撥馬迴還。
韓暹通常和波才出現的時候相差不會太大,所以波才一走,我還專門等了他一陣,倒是把那幹黃巾兄弟等來,欠踹的和不怎麽熟的都來見教,跟我走的自然不在,多是迴去準備行裝,剩下的有主動要求一起去的,或者問詢那裏可否安全是否要在後麵護衛的。隻是韓暹一直沒有見到。
初平元年臘月十七日,自荔平關(此關為漢代蒼梧的重要隘口,具體位置有幾說,筆者察看地形圖,在文中定位於出今荔浦入柳州,古荔浦望潭中之地)出蒼梧,自此時開始,便能看見遠處的白色了,而我們一上雪地,行進的速度亦立刻慢了下來。這條線路是我特意挑的,這還是我對著圖想了半天,才決定的。
臨近傍晚,這片樹林高出其他地方很多,我們便紮營在上麵,這時節不怕火攻,不怕斷水源,所以,這片土崗上的稀疏樹林變成了我們最好的宿營之所。糧草物資的車圍成一個糧草之城,漸漸地便成了一座白色的堡壘。
雪不算很大,慢慢地落,這裏的樹初時還能露出一絲絲黃綠,隻是漸漸淡去,終究混成滿目的潔白,再也不見晦暗駁雜的蹤影,也許各種煩心之事,最終都會被這般慢慢削壓幹淨,直到明年,白色褪去,又將是新生的春綠。
走之前的一天,我去找過我覺得需要找的人,一個是張儉,進他家的門最簡單,因為他說在宮城內沒什麽外人,所以給他新屋,他一沒做修繕,二沒設崗衛;進去空空蕩蕩,之接便能看到黑黑的張叔的廳堂,和外麵昏暗的天氣很像。在昏暗的堂屋之下,一個人正埋頭批閱文書,他最初沒有注意我,隻是發現人來,便隨口使喚道,“天黑,掌盞燈來!”
我轉身便去侍候的丫環處,幾個小丫環正在談著什麽,本是很起勁,忽然看見我,嚇了一跳,還有認識我的,嚇得慌忙跪拜,稱該死恕罪的便都有了。
“拿盞燈來。嗯,兩盞。”我的要求很簡單,也沒有降罪的意思,隻是讓她們準備兩個人吃的晚飯。
“嗯,怎麽兩盞,一盞……足以……您如何過來了?”張叔這時才見我,趕緊出來便要行禮,我連忙扶著,與他一同坐下,慢慢說些事情。
那天的晚飯極其簡單,我知道了張叔平時吃什麽,張叔衝那幾個丫環發了脾氣,我還出來做好人,隻說是我這般讓她們做的。
談了一會兒事情,我便走了,我還要去兩家,隻管讓張叔注意身體,吃些好的,我既不會克扣張叔的俸祿,便不要如以前在山上般繼續過窮日子。
徐征家在宮城外,這家禮儀便多了,所以,我今日很注意著裝,雖然是便服,卻是一身幹淨整齊。在家對鏡臭美半天,自覺道貌岸然得緊,在張叔那裏問了張叔意見,張叔也覺得不錯。
門口戍卒自不敢攔我,但我還是老老實實、抬頭挺胸地在門口讓人通報,看見他緊忙著出迎,我才進去。免不了和他還很紮實地敘了一番禮。
“徐司徒近日身體可好?”一開頭,我便很是關切道,要問我心裏想的什麽,天知道。
談不了幾句,我便要說我想要說的,已經忍了好長一會兒,再不說,我會憋屈死。
“司徒辛苦,我帶來的人,文官少,武官多,中間出生草莽綠林不在少數。”(綠林這個詞出於西漢末年綠林赤梅起義,綠林軍後來大多歸了劉秀,劉秀靠這支軍隊擊敗了赤眉軍,所以,赤眉沒有成為以後的一個日常用語,但是綠林卻和好漢同意了。作者注)
說完我歎了一口氣,“司徒之職,專為教化,但這幹……哎,成天吆五嗬六,嘴中多半沒什麽好話的……還多費司徒心血了,以後朝中大事還須多仰仗徐大人。下麵我去平亂賑災,還望君能助吾穩定朝中大局。”這番過分抬高了他,卻貶低了兄弟們,日後有空得請兄弟們喝酒。
他如我所想,表現地大為感激,連聲稱願效犬馬。我和他又談了談事情,便告辭離開了,他送我出門,最終謹然長揖送行。
時近黃昏,天尚明亮,閑來無事,巡於營中,興之所至,翻手開掌,看著雪慢慢撒上來。這裏的雪花與北方不同,象是一粒粒白色細紗,圓滾滾的顆粒,慢慢打下,堆積手上,急切不易化去。而老家的雪多半是絮狀的,有眼好的說是六角的,可我不行,我沒這般厲害,向來隻能看見一團接著成一滴從手邊滴下。
小南就是個眼尖的人,他湊過來,鬼鬼唧唧地裝模作樣與我站在一起,隨口輕聲說:“有人看著我們,在那邊的樹下。”
我雖然有些擔心,並不害怕,若沒有這樣的人在側,反倒會讓我更擔心,我的心裏還關心手中的雪顆顆,眼看著,口中烘著,終於化去了。有這番功夫,那日我已從老四家兜了一轉出來,我去便是以看自己幹女兒為借口的,抱了一會兒小雪,看著漸漸睡過去的小雪,我就叮囑幾聲四,便把孩子交給劉婉,自個離開了。
我依然悠閑地看著雪,隨口輕聲說:“什麽時候在那裏的?多少人?”
“好象是兩個,應該是我們紮營的時候就在那裏了。”他注意到我的表情,也放了輕鬆,嘴皮微動,趁著喘氣的時候快速說道。
“悄悄盯著,別驚動他們,別讓他們跑了,讓大家先吃飯。”我搓了搓手,將又堆上的雪粒拍掉,“再凍他們一會兒,等大家吃飽了飯,有力氣了,再抓兩個凍僵的鬼就容易了。”
言畢,背手轉身迴帳。
其實我心裏遠非表麵的那麽怡然自得,輕鬆寫意。那些人是什麽人?來幹什麽?後麵到底還有多少?我沒什麽主意,或者說一堆主意中不知道該選哪一個。
不過,我總會想辦法趕快解決問題,至少解決心中不決的煩惱:從帳中取出長槍,捧在手裏,卻想著是不是帶天狼更好。幾步出外,在營地前就耍開了,我的那套都是從樂浪那裏和關羽張飛兄弟學的,近日每日早起練武還算勤快,路數嫻熟,這番正好用上。也讓一幹士兵第一次知道他們的越侯還不是個空架子,畢竟一杆鐵槍,迎風亂舞,那一番聲勢還頗為嚇人,士兵鼓噪叫好聲不斷。就這樣,我的信心就來了,必須承認,我不算是一個好的統帥,甚至很糟,至少我具有自欺欺人的毛病。
但我信心一來,下麵就應該用人來瘋形容,吃飯時節,就雪中插下鐵槍,褪下半邊衣服,肉袒左臂,不過其實沒什麽大不了的,隻是剛才舞得有些熱,就這幅缺乏君主模樣地吃了晚飯喝了些酒。吃完,在眾人輕聲談笑中,忽然站起,鐵槍拔出震地,大喝一聲:“唿薩烈南國,去!”
少年立刻挺叉上馬出營,幾個他帶的親兵也立刻跟出。軍營嘩然,不知何事,我揮止騷亂,片刻,他便帶來兩個小孩。
說是小孩,看麵容也有十五六的年紀,說是大人,身量也小了,不過本地人高個子確實不太多,倒也說不準。再看身上衣服象是本地土人,想到以前一次入交州時的情景,我覺得不可能問出什麽東西,隻問了一句,“吃了麽?”順手指了指爐火上尚有餘火的鍋灶。
其中一個眼睛很大相貌很秀美的少年,看著我搖搖頭,他並沒有被抓的感覺,仿佛過來做客似地,很是高傲,不過倒也沒有盛氣臨人之感,所以還有些可親。不過他自始至終沒有說話,隻是搖搖頭。
我轉身讓人給他們騰出個位置,便坐下來看這兩個小子在那裏狼吞虎咽了。惹得鄧茂出來做憨大叔狀:“莫吃太快了,小心噎著。”
小南蹲到我的邊上,“怎麽辦?”
我想了一會兒,起來對高升說,“把糧食用小袋裝,他們能拿多少,便拿多少。”
鄧茂送走了他們,我讓大家收緊糧車,小心警備,準備休息,這時候華容上來,輕聲說:“十二三歲的兩個女孩子。”
“嗯?”我詫異地看向他,他自信地和我點頭笑著。
那夜我睡得很不踏實,時不時起來巡視一周,點查崗哨,還把甲胄取出束好,仿佛隨時有大戰一番,那兩個可能是女孩的人已不再是我擔心的,這雪中森林中隱藏著地其他東西是我更加關心的。不過,一夜無事,也不知道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
第二天的路上,雪有一陣,沒一陣地在下,四周山巒樹林皆蒼茫一片,小南又湊了過來,“右後麵有人跟著我們。”不過這句是我說的。
“您怎麽知道?”他很訝異。
“昨天過後,我一直小心留意著。”我說道,“他跟了我們三裏地了,可能是昨天兩個其中一個,對我們應該沒有什麽惡意。”說完,那個秀美的小“男孩”形象就出現在我的思緒中了。
行到一處山腳,幾近正午時分,令下休息造飯,我便故意離大隊遠一些,身邊隻留小南,我覺得他要找我敘話;後來還把小南打發走了,就在那裏背身等著他。
背後忽來破空尖嘯之聲,心道不好,趕緊前撲,槍尖後掃。就覺得頭發裏別了個東西,隨手便拽下一根無箭頭的箭杆來。拔馬轉過來,他站到了樹林前,並沒有走,手中拿著“罪證”――一把弓,還衝著我笑了笑,甚而招手示意讓我過去。
我打馬過去,盡量讓馬慢些走,表明我沒有敵意,不過我故作生氣的晃晃箭身,隨手扔到他的麵前。他舉起一隻手拈出一個箭頭,也證明自己沒有惡意,還衝我得意地笑。
離他十五步時下馬,看著他,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讓他理解我,或者讓我理解他。但我想努力一下,所以,我張牙舞爪地表示:“汝……欲……何……為?”
我說得很慢,配以動作,希望他能理解我,並用像我一樣的語速,配上動作,讓我知道他想幹什麽。
他果然用我一樣的語速,用和我一樣動作,很誠懇地表示了出來,不過,這不是很能讓人接受的:“我……要……你。”
隨即,從後麵腰上拔出兩把短彎刀,便衝了上來。
這不是開玩笑的,此人似乎是玩真的。不過我的動作通常都比自己想得快,在兩條雪光映照著寒氣地刀刃疾飛向我的同時,手上勁力一抖一槍便掃了過去,以屏開那兩道寒氣。他亦就勢躺倒,隨即以刀插地,雙臂使力,整個人向前借雪滑急竄。見勢,料定他要與我貼身作戰,便與他反其道行之,以槍點地,從上麵躍了過去。這邊一落地,不待站穩,揮槍隨著自己身體下墜之勢,朝他便掄砸下去,此子雖背對我,但聞得我槍上纓子的破空嘯聲,很是機敏地翻身躲開,待得他站起來時,我們兩個依舊有著兩丈多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我是占絕對優勢的。
當我們都站起來麵對對方時,我們兩個都笑了。我不知道他為什麽笑,就像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笑一樣。隻是我忽然看到他身後我的人正自圍過來,吆喝聲叫罵聲亦亂耳嘈雜,打頭便是小南,大喝:“大膽狂徒!”,我右手高舉,隨即大喝,此為吾與此子之事,旁人無需插手,一邊看著便是。
他們果然都站在原地,再也不往前,也沒了言語。小孩迴身看了看後麵,轉了過來,對我又笑了笑,我歪了歪腦袋,活動一下脖子,沒有給予什麽表情。
他繞著我開始走,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每次十幾步,我知道他在找機會,所以,我槍尖朝下,背於臂後,眼睛卻始終看著他。
他佯做往前,我卻不動,師傅教過我,看別人是否要動,須看住他的腰,人要動,腰必然要動。他腰不動人動,人就要摔倒;他腰動人不動,就要閃腰。一看他腳往前衝一步,腰卻釘死原處,便不理他。他幾下佯攻,我全沒有動,隻是看著他,如此這般笑了笑。
他有些急,下一番仿佛還是佯攻,但腰盤先放出,人稍一遲滯,卻也衝了出來,我卻以逸待勞,橫於腰畔,將槍掄出三分力道,合著自己的腰勁,仿佛有十分力般,槍頭棒子唿嘯著便截著他的腰便掃了過去,我知道他下麵這個動作必然非常困難,他的腰在前,人在後,這時正在展臂往前刺去,卻見一根鐵杆攔腰一棒打來,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加上棒頭衝前,硬當亦不是明舉,本是很難收拾的時候,他也隻能立馬收腹,身體後仰倒去。
心中猜定此是他後招,立馬把剩下力道強行擠壓槍上之力,轉向下截打,正中此子腰際,便將這小子平放地上了。槍尖刺前掠雪,槍杆壓上他肩頭,示意不要亂動。看著他,我這迴真心笑了,恰如一個在街上打贏了自己宿敵的小孩子。
他看著我,還是笑。這讓我心裏毛了起來,提起槍尖。示意他站起來。而我則立刻拖槍離開,不再糾纏。走不兩步,聽到後麵有異樣,眼看前麵觀看眾人驚唿之像,槍柄隨即後掃,卻見他雙手緊抓槍尾,依然詭異地對我笑。
這讓我有些光火,手下使勁一拉,他力氣虧我許多,向前便是一個趔趄,仍自雙手緊抓槍柄,眼見在我雙手控製範圍內,我棄槍就著他的領口和腰帶便把他提過了頭頂。
他雙手緊緊抓著自己的衣服,本來以為奪過來的槍也被他丟到了。臉上終於有了害怕,沒有了一貫的不明所以的笑容。
我有些得意,心下還有些火氣,手一揚:“汝非吾對手,不要打了,走吧!”輕輕把他丟下,找迴槍,迴到正自喝彩的眾人之中,眾人中有人起哄:“子之愚甚矣,汝不知平安風雲侯乎?”這是文雅的,也有稍微聽不下去:“狗娘養的,找死找對主子了吧?”當然還有更聽不得的,想都不願再想了。
他走了,我忽然有些心虛,也不知道會出什麽後續事來。
如果我能知道以後所發生的事情,倒真不如一槍戳穿了她,到省了以後諸多不快不樂的事情,不過話說迴來,若然當時了結了他,以後會出什麽事情,我也不會再知道了。
那日午飯,氣氛便不似前幾日,原本吃飯的時候都是靜悄悄的,這一日,像是逢上的節日,一幹人歡天喜地,談著剛才的事情。
雖然我是越侯,這一塊的“土皇帝”,但我一直都生活著黃巾軍中,自然沒有朝廷軍隊的那份上下森嚴的藩障。身邊是幾個隨行的將官與我共爐灶,兄弟們便都在四周屏圍開夥,似乎在越國,有我在的地方,大家也都不怎麽拘束,不過原本安靜還好,這一番鬧起來,我在中間便有些吃不消。
其實我不是個不能鬧的人,但那得分情況,腦袋裏有事,考慮著問題,這聲音便有些讓人煩躁。
“有吃的,堵不住你們的嘴是吧?”我正待發作,鄧茂見我勢頭不對,自己跳出來打著手勢把聲音給壓了下去。
鄧茂是個圓腦袋的絡腮胡子的青年,濃濃的眉毛、嘴角似乎總是保持上翹,胡須外張,這腦袋光看輪廓仿佛一個受驚的刺蝟球般,我還替他拍了拍粘在上麵的雪花,看著他笑。他總能保持部隊的快樂,也包括我們的。瘦長臉長須的高升就不行,他總是安安靜靜地在一個大家都注意不到的角落,不知道是在想著事情,還是隻想一個人安靜地呆著。
應該說我帶出的四個人都很有意思,在一起光看著就有趣味,比如兩個年長些的剃光了毛從輪廓上便和這兩個小的很是相像了。少年英俊的華容看來不是第一次遠行了,他的袖子絕對是個倉庫,看來是常跟著恩公在外隨時有各種需求,印象中從那裏拿出過箸,拿出過布巾,拿出針砭之物,甚而給小南拿出了一種皮帶裝的油,塗在他幹裂皴紅的手背上,小南問這藥是什麽,華容笑而不答,鄧茂似乎知道些,噗哧哧地笑,惹得小南心中疑惑,把手放到鼻子前使勁聞著,看起來沒有什麽異味。而鄧茂有些想轉移注意力的想法,大笑著問華容怎麽這麽多東西都放在袖子裏,他說以前都帶背簍,這次不好帶了,便把可能需要的東西都放在袖子裏了。
心中還未完全按下正自惦念的諸如把這兩個老的毛剃掉,看看會有什麽效果;又或者那種藥是什麽;口中卻已經開始問詢華容:“令尊把你送我這裏,那他老恩公最近在幹什麽?”
“承侯爺看顧,家父正在荊州家中鑽研一種麻醉之物。”華容很客氣,我擺擺手,讓他不要這麽自謙,不過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麽叫好。
“麻醉之物?做什麽事情的?”鄧茂很是感興趣,場麵上其他人也都把臉轉過來看著我們的大夫。
“常有病灶在五髒之內之患,尋常針砭湯藥皆不能及,家父便以利刃切開有病灶之處……”眼看我們四個都有些害怕想躲的意思:“自然,病患疼痛難忍,所以家父便想找出一種藥來,可以事先麻醉病患,不覺疼痛,然後再行切除病灶即可。”
“噢……”雖然我們四個都點點頭,但高升和鄧茂是互相看著點的,鄧茂搶先說到:“有了這東西,或許對升子麻翻他相好的,盡早解決事情有好處。”
“才沒你想的這麽齷齪。”高升撇嘴:“怕是你對弓……”
場麵上立刻出現了狀況,一個圓腦袋大漢一下子用手把另一個瘦臉的大漢捂著嘴按倒在地。
“唉,起來,起來,起來……幹嗎呢?”我來了脾氣,同時也很好奇:“所說的弓是……啊!弓乙女?”
下午已能看到遠處的城牆,如果圖上沒錯,應該是平潭。
天上的雪慢慢小了下來,風卻大了,逼得穿得並不算很厚實的士兵們掖著自己的衣角,馬上的諸位也摟緊了自己的披風,低著頭躲避風霜繼續前進。
天上的雲彩也露出了縫隙,晚些時候,月亮也出來了。
小南第一個說出了這個發現:“月亮出來了。”
“還以為這段兒看不到了。”高升抬頭端詳著,仿佛看到了什麽救命恩人似的。
“又被雲遮了。”華容輕輕地說道,仿佛有些惋惜。
“實在沒了,可以讓鄧茂剃了腦袋,背著給我們當月賞。”自從中午知道這個意想不到的事情後,我就一直想拿他開心。
“又不圓,就給俺留著自己用吧。”鄧茂知道我的心思,趕緊推托這個充當明月的“重任”。
“無妨,臘月十八,正是殘月時分。”這種時節,這種場合,天下沒人比我心快。
此後,小南總是叫鄧茂:殘月。我承認,此事因我而起。
“為什麽要走這條路。”我想小南應該問不出這麽有水準的話,估計是後麵有人誑他來的,所以為了證明這一點,我決定問他:“那你說走哪條路?”
他立刻就怔了一下,眼睛不期然地朝後望望。他沒有地圖,平素也不好這些事情,他哪裏知道鬱林是個什麽樣子,去鬱林能走哪幾條路這些問題。我帶的這幫人,出來乍到,廣信多少條街,多少個城門,(漢代廣信城市情況未能考證得到,下麵我若提及多少城門,純屬臆測,作者注)這幹人也未必知道清楚,何況出來。
至少知道去鬱林至少一種方法的至少有一個人,這個人叫韓暹,我的水軍統領,所以根據此人稟性,我可以很容易從我帶的幾個人中間找到這個想問問題的人:“鄧茂……怎麽什麽事情都能有你?”
“噢,被您發現了。”他到沒什麽,笑了起來,撓了撓腦袋:“韓暹大哥提起過,從水路趁冬日枯水時節,乘北風向西日夜走三日可到鬱林治所的布山。為何我們帶著這麽多東西嘁哩轟隆從陸路走了五天多,隻是到了鬱林東北旮旯邊上的潭中。”
“現在說話有些進步了,就是到關鍵時候還是有些……”我找不到詞來形容,不過這也不是重點,所以我略過繼續道:“鬱林太守今還在廣信,那是我才到了交州,他就到了廣信,因為鬱林亂了。多大的亂子能讓一個太守,一個能動用近萬的軍卒太守,拋下了所有東西跑到我這裏來避難?”
我頓了頓,把他們幾個都招到身前,給他們講了一下我的想法:“鬱州之亂是民亂,是民亂便可大可小,老百姓跟著鬧,就是大亂,一撮頭子獨自起哄就是小事,他剛亂起來,我帶著人便去征剿,這是火上澆油,我帶的人越多越危險,頭腦發了熱的老百姓跟著那些真正搗亂的一起和我幹,我就是有五個軍都沒用,但我就是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先消了火,發現一切都亂了套了,出了事也沒人管了,聽得我們這邊情況挺好的,這心頭一軟,我就好成事了。”我頓了頓:“我初來乍到,這麽多人,糧草軍馬什麽都不齊備,自己怎麽過冬還是問題呢!幾個郡還都亂著,我這時候硬上,後方補給跟不上,前麵地形也不熟,到時候損兵折將不說,說不準也丟了民心,不是個辦法。先學著‘無為’一番,等明年開春,各家開始忙農活的時候,還有些老百姓開始念想著月令接濟的時候,我再一步步地把我們的官兒派過去,把事情悄悄地全接過手來,就像什麽都沒有發生才好。我選擇從邊上,也是這個考慮。去布山?那兒四丈多高的城頭,一個城裏有上萬人,一人灑泡尿,我們就被衝走了。潭中,城裏最多的時候都不足三千人,賊人更少,城才兩丈不到,還是土夯的,多年沒有修繕,護城河趕上這時節也凍上了,你們再看我們的糧食車,加上糧食包個個都是丈二,站在上麵,就是小南都能爬上城去……實在要攻,讓士兵推著車當擋箭牌,一路推倒城下,小南打先鋒,半個時辰就能解決。”最後一句是要彌補失言對小南可能造成的傷害。
天邊迷亂的金色慢慢暗去,朦朧的月亮亦越來越亮,灑下的卻是越來越冷的光。鄧茂被我派去問話,我估計著這門怎麽著會給我開的,我來放賑的,按說即便是賊軍,也充個好人把我們放進去拿了糧食再動手。況且,怎麽說我都是越侯,他們的頭。實在不行,我在外麵上風頭煮飯,用香味熏他一夜。
門竟然真的開了,我抽了一口涼氣,轉身讓下麵傳過去,全旅之人,五人為伍,互相看顧,五伍一兩,需值巡夜,四兩一卒,互相策應,全旅統一駐紮,嚴防有亂。(都是古製,漢代亦沿用,多用大將軍下以部曲細分,卻多少不等,有一部即幾軍者,有一部僅一旅者,難以明確計數,今皆以古製定約,以明軍數,作者注)
在縣衙大堂上,我隨口問出了縣長和縣尉的名字,這是讓鬱林太守和我說過的,我還專門記下了。(太守是郡一級長官,我前麵有過錯誤,將蒼梧太守說成廣信太守,這是不對的,作者注)不過眼前的人和這些名字並無關聯,究其緣由,是那幹人或離散或病死,他們自下吏依製補上來的。原本情況我不得而知,隻能說:“最近縣令長縣尉死得有些多,諸君需小心了。”這句貌似玩笑的話讓他們一個都沒敢迴嘴,隻是低著頭坐在那裏。
他們至少是真的官吏,大漢該有的禮數並不差,要說態度也算好,該說的也說了。鬱林與別處如蒼梧不同,蒼梧多半是駱越人,亦稱裏人,俚人,而鬱林則是西甌人亦稱南蠻人的老家,同時也有大批裏人的混居。這兩撥人彼此各有城寨,獨成一方割據,卻又相互交錯,一向又不算和睦,攻伐之事常有。平潭附近便兩家都有幾個小寨子,據他們說,平日與二蠻素不往來,隻是看著他們打,不從中作梗,但是有時候運糧隊伍會被搶,城裏就鬧糧荒。
談到災情,這裏災情尚好,畢竟不是農忙時,大多在家,凍餓之事雖有,但他們表明情況不算嚴重。
我看了他們半晌,他們頭都沒有抬。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廳外刮起一陣大風,冷冷的月光也慢慢消散,他們卻依然坐在那裏,一個個老實得緊。我最終安排下去,高升放糧,鄧茂警戒,華容一路巡查救治災民,小南隨我行動:“我要看幾個地方,馬上就看,頭一個,平潭的監牢。下一個……我先去過了那邊再作決定,還有你們幾個跟我一起來。”
那天晚上,又是一場滿天飛雪。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