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寧三年(896)唐昭宗被李茂貞逼到華州的前後,李克用、朱溫數度交手,比如文德元年(888)二人因張全義、李罕之爭奪河陽幹了一仗,朱溫取得勝利;又如乾寧三年(896)朱溫忽悠羅弘信偷襲李存信,朱瑾、朱宣外無援軍最終敗亡,李克用攻打羅弘信,搭進去一個孩子,也沒取得實質效果,還是落於下風。
總之,李克用對朱溫從一開始就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其實從前麵的介紹大體可以看出,二人在經營的過程中,朱溫既消滅強敵,又拉攏盟友,他占據的中原地區人力資源豐富,雖屢遭破壞但也容易恢複;而河東地區人口不及中原,其東麵的河朔藩鎮強悍難製,它們遇到更強的敵人多有翻臉不認人的情況,劉仁恭更是會倒打一耙。
李克用向南無法突破魏博、河洛等朱溫的外圍,則朱溫可以在潞州、邢州等地對李克用進行消耗。接下來的爭鬥,李克用是很頭疼很頭疼。
乾寧三年(896)李克用為了攻打魏博,找劉仁恭商議讓他出點人手。劉仁恭再三推辭,報告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近來逐漸坐大,蠢蠢欲動,已經跟他交上火了,實在沒有多餘的人馬。
乾寧四年(897)李克用想發兵華州、長安,催促劉仁恭出點力,李克用的這一要求愣是被劉仁恭無視。李克用寫信批評了劉仁恭幾句,劉仁恭當著使者的麵“捧書謾罵,抵之於地”,而且將李克用留在幽州的人全抓了起來。
這口惡氣怎能咽得下,乾寧四年(897)秋,李克用率大軍攻打蔚州附近的安塞。恰巧那幾日整天大霧彌漫、天地昏暗,軍中專門占卜算卦的人建議不要深入敵境(晨霧晦暝,占者雲不利深入)。李克用於是喝著酒等待天氣好起來。
一日,李克用喝得有點迷糊了,這時探馬來報:“幽州大將單可及率騎兵到來(燕將單可及領騎軍至矣)。”單可及,在幽州號稱“單無敵”,是劉仁恭的妹夫。
李克用問:“劉仁恭一同來了嗎(仁恭何在)。”探子迴複:“隻見到單可及等一幹將領(但見可及輩)。”
李克用怒目圓睜,說:“單可及這些人何足掛齒(可及輩何足為敵)。”
李克用醉醺醺地來到營寨前。燕軍看見李克用後紛紛退卻(燕軍披靡)。李克用一聲招唿晉軍唿啦就追出去了。主帥喝醉了,當天的大霧使人分辨不清東南西北,更沒人像曹劌那樣仔細觀察燕軍的馬蹄印是否雜亂,旗幟是否倒下,結果追到一個叫木瓜澗的地方,中了埋伏。
李克用第二天清點後發現大軍損失過半,就把李存信找來責罵:“昨天我喝醉了,你就不能替我獨當一麵嗎?古人連敗三次便會雄起,你已經失敗兩次了(昨日吾醉,公不能為我戰邪?古人三敗,公已二矣)。”
李存信迴想之前在魏博的失敗,導致李克用白死了個孩子並且什麽目的都沒達到;而這次明明是幹爹喝酒誤事卻從他李存信這兒找原因。李存信是心驚膽戰,就病倒在工作崗位上。李克用的另一養子李嗣昭逐漸露出頭來。
李嗣昭,汾州人,他親爹姓韓。有一天李克用打獵路過老韓家,發現他家附近的樹林裏有煙霧騰騰地往外冒,李克用感到很奇怪(見其林中鬱鬱有氣,甚異之)。李嗣昭這一生與“氣”還是結下不解之緣的,這是其中的一次。
李克用就問老韓,最近家裏有什麽事情發生啊,老韓說他家剛生了個兒子。李克用感到這小子將來可能會有出息,便做了買賣人口的交易,出錢把小韓領走了。小韓開始做李克用弟弟的養子,取名李進通,後來成為李克用的養子,改名為李嗣昭。
李嗣昭雖身形矮小卻藝高人膽大,性格沉穩很有毅力,他開始也喜好杯中之物,後經李克用旁敲側擊的訓誡了一次,便終身戒酒。李嗣昭最終成為李克用父子帳下的主將之一。
迴頭說劉仁恭,取得安塞的勝利後,他就得瑟起來了。劉仁恭首先向朝廷報功,除了描述一番取勝的過程,還表示隻要朝廷同意,他可以想辦法滅了李克用。朝廷沒聽劉仁恭瞎忽悠。
劉仁恭派人帶著幾顆晉軍的人頭去聯係朱溫。朱溫馬上請朝廷給劉仁恭加官進爵。
劉仁恭接著又派人向李克用交心,對雙方發生的不愉快深感歉意。李克用寫信迴敬他:“你這個人提拔謀士、將領都有強烈的讓他們報恩的目的,你本身就不是知恩圖報的人,別人怎麽會相信你(擢士則欲其報德,選將則望彼酬恩,己尚不然,人何足信)。”李克用接著數落:“別看你現在黑了我這個提拔過你的人,我看你要小心,我料想你的兒子和家人也不會讓你省心(仆料猜防出於骨肉,嫌忌生於屏帷)。”骨肉自然指兒子,屏帷指內室,反正後來老劉家這家人也比較有意思。
光化元年(898)春,劉仁恭派他兒子劉守文襲取了滄州,便向朝廷要求讓劉守文在滄州當節度使。這個要求朝廷並未馬上答應,劉仁恭對路過的宦官說:“替我向天子傳個話,那些公章、大印什麽的可以山寨,老子就是想看看朝廷原裝的,不要跟老子推諉扯皮(旄節吾自可為,要假長安本色耳,何見拒邪)。”劉仁恭不斷擴軍備戰,並且戰績輝煌,他認為這是上天相助,於是逐漸有了吞並整個河朔地區的想法。(兵鋒益盛,每戰多捷,以為天讚,遂有吞噬河朔之誌)。
劉仁恭是真的飄了起來,當然仁恭同誌的膨脹還是有成績做為依據的。因為之前的乾寧四年(897),以當時兩大強人李克用、朱溫的戰績來看,秋天李克用大敗於安塞,勝者是劉仁恭;冬天朱溫派龐師古、葛從周等率攻打楊行密,卻在淮河與泗水河交匯的清口等地被楊行密、朱瑾接連打敗,敗得比李克用在安塞還慘,最後楊行密給朱溫寫信說:“龐師古、葛從周這些人,不是我的對手,我在淮河隨時等著你來打獵(龐師古、葛從周,非敵也,公宜自來淮上決戰)。”
可以說在這年前年後的一段時間,李克用、朱溫遭遇了失敗都比較消停,隻有劉仁恭父子在安塞、滄州兩頭風光,因此任誰都沒放在眼裏。
光化元年(898)夏,朱溫緩過勁來了,馬上布置新的進攻方向——邢、洺、磁三州。葛從周準備充分,數日之內便將邢州等地攻占,朱溫命他守衛邢州。
光化元年(898)冬,李克用派李嗣昭、周德威等率軍去收複邢州。
周德威,小名周陽五,他的相對海拔比李嗣昭高得多,而且是個黑臉,笑不改容,臨陣時他的麵相給人不寒而栗的感覺。周德威除了有勇有謀,還有絕活——“望煙塵之警,懸知兵勢”,周德威在北方地區經常與騎兵接觸,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通過察看飛揚的塵土來分析敵人的人數、步騎配備的方法。周德威與李嗣昭一樣,也是李克用父子帳下的主將之一。
李嗣昭和周德威雖然都智勇雙全,但他們合作的成績卻不是很理想,在邢州城下被葛從周打敗。
李嗣昭等想從青山口撤退,但是葛從周緊追不舍,眼看就要把晉軍的退路堵了。這時別說是普通士兵,連李嗣昭也急得團團轉。
正在李嗣昭幾乎沒招了之時,李克用的又一位養子,後來後唐的明宗李嗣源率所部“橫衝都”從小路趕到。當年李存信在莘縣被羅弘信偷襲,大軍潰敗過程中,李嗣源隻帶五百騎兵,成功完成殿後的重任。李克用很高興,給了這五百人“橫衝都”的番號,李嗣源也被人稱為李橫衝。
李嗣源對李嗣昭說:“如果我們這麽逃迴去,則河東大勢去矣,你讓我去試一試(若吾輩空迴,大事去矣,為公試決一戰)。”李嗣昭高興地說:“好,就看你老兄了(善!我請從公後)。”
李嗣源帶橫衝都找了一塊高地,大軍停駐在上麵擦拭箭頭,追兵看到李嗣源在上麵左指右點,搞不清虛實,懵了。(解鞍礪鏃,憑高列陣,左右指畫,梁人莫之測。)
突然李嗣源大喊一聲:“大家不要亂動,看我去捉葛從周(吾取葛公,士卒可無動)。”說完單騎衝入梁軍陣中。
當梁軍士兵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嗣源身上時,橫衝都和李嗣昭的大軍迅速衝出,這才使得葛從周退走。此戰李嗣源身中四箭,鮮血順著雙腿滴個不停。李克用聽完報告後撫摸著李嗣源說:“我兒真是神人啊,如果不是你,幾乎就要被葛從周所恥笑(吾兒神人也,微吾兒,幾為從周所笑)。”
李克用丟失了好不容易爭來的邢、洺、磁三州,極度鬱悶之極,另一個壞消息傳來,李克用的大將、潞州節度使薛誌勤死了。
薛誌勤死後的十來天時間裏,潞州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在澤州的李罕之知道後,一天夜裏率軍衝入潞州,自封代理節度使。李罕之把事情安頓好了,向李克用報告:“我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敵人的覬覦(所以然者,備佗盜耳)。”
當年李罕之跟隨李克用平定王行瑜時,曾通過蓋寓向李克用謀求節度使的位子,李克用對蓋寓說:“李罕之這個人厲害是厲害,但是他像鷹鳥一樣,吃飽就飛了,我真害怕他站錯了隊而使我們反受其害(雄則雄矣,鷹鳥之性,飽則颺去,實懼翻覆毒餘也)。”
李罕之麵對李克用的指責果然像老鷹一樣飛了,他把原來李克用的將領綁送給朱溫。這次潞州真像天上掉下的餡餅砸在朱溫頭上。
朱溫誌得意滿四下一看,發現劉仁恭這小子太張狂了,簡直目中無人。原來光化元年(898)秋,魏博節度使羅弘信死了,他兒子羅紹威接班。有著“吞噬河朔之誌”的劉仁恭認為這是個機會,光化二年(899)春,劉仁恭、劉守文父子發兵十萬,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向羅紹威衝來。劉仁恭到達貝州(河北清河)時,一戰而下,城中百姓全部殺死,屍體扔到附近的清水河裏,整條河流都被堵了(一鼓而拔,無少長皆屠之,清水為之不流)。羅紹威看到這架勢就慌了,連忙向朱溫、李克用都發出了求救的請求。
朱溫先命李思安、葛從周等分兵迎戰劉仁恭。
李思安十幾歲是身高已達七尺,亂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入無人之境,一生中勝仗很多敗仗不少,是一位類似於飛將軍李廣的人物。李思安、張存敬到達內黃,劉仁恭對劉守文說:“論智論勇,你比李思安強十倍,你先去把這等鼠輩滅了,我們再收拾羅紹威(汝之智勇,比之十倍,當先殄此鼠輩,次擄紹威)。”
看來劉仁恭對兒子的了解還是不夠深刻,劉守文、單可及被李思安伏擊,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單無敵單可及也丟了性命,劉守文隻身逃走。
葛從周也率另一路騎兵從邢州趕到魏州。麵對劉仁恭的大軍,葛從周率五百騎兵出戰,出城時命令關閉城門,並對城頭的守軍說:“不準放臨陣脫逃的人入城(不可返顧)。”麵對葛從周此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勢,劉仁恭一敗塗地。
劉仁恭、劉守文一路向北潰逃,後又追兵,王鎔又在路上趁火打劫,等劉仁恭可以長舒一口氣時,他發現今後也別考慮什麽河朔,隻能多想想麵對朱溫如何自保了。
羅紹威看到了朱溫強大的實力,而此時李克用派出的援軍尚在半道上,羅紹威就把李克用的幫助推掉了,等於是繼承了他老子的路線,繼續抱朱溫的大腿。
朱溫命葛從周、氏叔琮等乘勝攻打河東。氏叔琮一路殺到太原南麵的榆次,李克用命周德威前去迎戰。
這位氏叔琮,從小校殺成大將,在後來朱溫與李克用的爭鬥中,是朱溫的主將之一,也是青史中留了一個名的人物。
氏叔琮在軍中傳下話:“有誰能生擒周德威,就讓他去當刺史(能生得周陽五者為刺史)。”
氏叔琮手下的陳章,騎白色戰馬、披紅色盔甲,被稱為“陳夜叉”,是一員猛將。陳夜叉對氏叔琮說:“這個刺史都不要爭,看我的(願擒之,請賞以郡)。”
李克用聽說後勸周德威遇見騎白馬披朱甲的人要特別小心。周德威笑道:“這是陳章吹牛罷了(彼大言耳)。”周德威混在士兵中間(微服雜卒伍中),讓部將遇到陳章佯裝後退。當陳章快馬經過時,周德威一鐵棒把陳章敲了下來。
周德威旗開得勝,氏叔琮、葛從周等先後退走。
光化二年(899)夏,李罕之病重,朱溫命丁會從澤州趕到潞州接替李罕之,後又派葛從周自邢州代替丁會,而後又讓賀德倫代替葛從周。李罕之迴到孟州附近的懷州,終於病死了。
光化二年(899)秋,李嗣昭等先攻下澤州,而後將潞州團團包圍。李嗣昭在潞州城外實行“清野”的辦法,他把方圓三十裏內的莊稼、雜草全割了(附城三十裏禾黍皆刈之),並且讓騎兵天天圍著潞州城轉,抓捕打草放牧的人(日以鐵騎環其城,捕芻牧者)。賀德倫沒堅持多久便棄城而走,李克用重新占據潞州,讓原來昭義的地頭蛇孟遷去守衛。於是朱溫選擇劉仁恭為優先打擊對象,光化三年(900)夏,葛從周等率軍北上,把劉守文困在滄州,劉仁恭得知後親自率五萬大軍救援
葛從周軍中的監軍、朱溫的親信蔣玄暉說:“應該放劉仁恭的大軍入城,看城內的糧食夠他們吃到什麽時候,加上我們在城外圍困,到時滄州自然不戰而下(宜縱其入城,聚食倉廩,使兩困而後取之)。”
葛從周罵道:“憑這些老生常談的話就不要在我麵前顯擺了,打仗要掌握時機,這是上將的職責,監軍懂什麽(兵在機,機在上將,豈監軍所知)。”葛從周命部下圍住滄州,他潛入到老鴉堤搞偷襲。
劉仁恭一下子損失了三萬人馬,這困在滄州兒子還怎麽去救。劉仁恭又放下身段去求李克用(卑辭厚禮乞師於晉)。李克用派李嗣昭率大軍五萬攻打邢州,連戰連勝,並於光化三年(900)秋攻占洺州。
那段時間,滄州地區下了很長時間的大雨,王鎔就當和事佬,勸朱溫別讓大軍幹挨淋了。而朱溫也認為洺州失守對大軍很不利,於是迴師去爭奪洺州。
李嗣昭本打算好好收拾一下,而後全身而退,不料朱溫親自掛帥,行動迅速。李嗣昭未等見著汴軍前鋒便棄城而走,結果在青山口遭葛從周伏擊而損失慘重。
李嗣昭走得太急,很多機密文件該埋的沒埋該燒的沒燒,他跟王鎔的往來書信被朱溫起獲了,在這些書信中他們大多交流有關朱溫的情報。朱溫正愁沒借口攻打王鎔,帶著書信直接北上鎮州。
朱溫對葛從周說:“你給我作先鋒,攻下鎮州,鎮州就是你的了(得鎮州以與爾,爾為我先鋒)。”
葛從周興衝衝上路,但他的運氣相當不好,路上被射了一箭,不能騎馬,隻能躺在擔架上。
朱溫一看心愛的大將差點掛了,更加惱怒王鎔,親自上陣把鎮州的南門給燒了。
王鎔急忙把手下都叫來,著急地問:“大家說說眼下這個形勢,該怎麽辦(勢危矣,計將安出)。”
一個叫周式的判官,口才很好,毛遂自薦道:“靠武力是打不過朱溫的,但是可以跟他講講道理(難與力爭,而可以理奪也)。”
朱溫見了周式,劈頭蓋臉來了一句:“你免開尊口,今天老子到了,王鎔才曉得派你當說客,晚了(爾不必言,今吾至此,而爾為說客,晚矣)。”說完把王鎔和李嗣昭的書信甩給周式,說道:“我知道李嗣昭就在鎮州,先把他交出來(嗣昭在者,宜速遣)。”
周式別說找不到李嗣昭,就算找到了他也請不動啊。於己不利時不能順著對手的話往下說,自古的說客,有時候其言談真是有跡可循,周式迴應道:“您隻是想得到鎮州就完事了呢,還是想建立天下的霸業呢(梁欲取一鎮州而止乎,而欲成霸業於天下也)。”
周式接著說:“現在天下人把您看成齊桓公、晉文公再世,都希望您用禮義成就霸業,您卻要窮兵黷武,趁人之危,天下人將怎樣看您(公為唐室之桓、文,當以禮義而成霸業,乃欲窮兵黷武,困人於險難,天下其謂公何)。”
不等朱溫迴應,周式又說:“如今天子詔令各藩鎮和睦相處,不得妄動幹戈,以利於百姓休養生息(今天子在上,諸侯守封睦鄰,所以息爭,且休民也)。王鎔同誌的所作所為都符合這一要求,況且奉天子的詔令與李克用打交道,難道隻能口頭交往啊,自然雙方會互通書信(況繼奉天子詔和解,能無一番紙墜北路乎)。當年曹操在官渡大破袁紹,得到將吏與袁紹暗中往來的書信,一把火全燒了,這才是英雄的做法啊(昔曹公破袁紹,得魏將吏與紹書,悉焚之,此英雄之事乎)。”
最後周式撂下一句:“王家在鎮州經營五代,不斷推行忠孝教育,人們都願為其賣命,鎮州城池堅固,糧食充足,您單憑十萬大軍恐怕是攻不下來的(王氏秉旄五代,時推忠孝,人人欲為之死,鎮州雖小,城堅食足,明公雖有十萬之眾,未易攻也)。”
朱溫聽後馬上拉著周式的手,笑著說:“我剛才講的都是玩笑話,不要當真(與公戲耳)。”
朱溫問周式下一步應該怎麽辦,周式說:“雙方應該結盟才對(但修好耳)。”
朱溫派大將劉捍代表他孤身進入鎮州和王鎔談一談如何修好。雙方表示要結成親家,最終王鎔的兒子王昭祚到汴州做了朱溫的上門女婿。
一位叫張澤的判官對王鎔說:“房子著火了,不可指望從遠處運水來滅火,如今定州離我們很近,又與太原很親,應該趁機說服朱溫攻打定州(失火之家,不可恃遠救,今定密邇,與太原親,宜使全忠圖之)。”
王鎔再派周式去鼓動朱溫攻打定州,此時的定州早已由王處存的兒子王郜接班做了節度使,王郜除了跟李克用交好外,和劉仁恭關係也不錯,幾年時間未經大戰。
光化三年(900)冬,朱溫派大將張存敬攻打王郜。王郜的叔叔王處直打算固守,王郜說動劉仁恭派他另一個兒子劉守光帶兵支援,便命王處直到一條叫沙河的河流與張存敬隔河相拒。
張存敬渡河進攻,王處直一戰而潰。退迴定州時眾軍一齊擁戴王處直,王郜就跑去太原投奔了李克用。
王處直在定州城頭向朱溫喊:“從未冒犯過您,為什麽來攻打我們(於公未嚐相犯,何為見攻)。”
朱溫就迴應:“誰讓你們依附李克用的(何故附河東)。”
王處直解釋:“按常理,我哥和李克用有戰友的情義,封地緊鄰,又是親家,自然關係很好(吾兄與晉王同時立勳,封疆密邇,且婚姻也,修好往來,乃常理耳)。”
王處直表示他與李克用的關係沒那麽鐵,雙方以和平為重,一切好商量。
朱溫再派劉捍單騎進入定州談判,王處直獻出財物並認朱溫做老大。
而劉守光在易水河邊也被張存敬打敗,損失大軍數萬。
朱溫在短時間內把劉仁恭幾乎打出了血,讓王鎔、王處直先後倒向自己的陣營,這就是河朔地區的新局麵——“河朔知懼,皆弭伏焉”。
正當朱溫躊躇滿誌之時,一個消息從長安傳來,朱溫決定馬上從定州啟程,趕緊迴汴州研究研究對策。
總之,李克用對朱溫從一開始就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其實從前麵的介紹大體可以看出,二人在經營的過程中,朱溫既消滅強敵,又拉攏盟友,他占據的中原地區人力資源豐富,雖屢遭破壞但也容易恢複;而河東地區人口不及中原,其東麵的河朔藩鎮強悍難製,它們遇到更強的敵人多有翻臉不認人的情況,劉仁恭更是會倒打一耙。
李克用向南無法突破魏博、河洛等朱溫的外圍,則朱溫可以在潞州、邢州等地對李克用進行消耗。接下來的爭鬥,李克用是很頭疼很頭疼。
乾寧三年(896)李克用為了攻打魏博,找劉仁恭商議讓他出點人手。劉仁恭再三推辭,報告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近來逐漸坐大,蠢蠢欲動,已經跟他交上火了,實在沒有多餘的人馬。
乾寧四年(897)李克用想發兵華州、長安,催促劉仁恭出點力,李克用的這一要求愣是被劉仁恭無視。李克用寫信批評了劉仁恭幾句,劉仁恭當著使者的麵“捧書謾罵,抵之於地”,而且將李克用留在幽州的人全抓了起來。
這口惡氣怎能咽得下,乾寧四年(897)秋,李克用率大軍攻打蔚州附近的安塞。恰巧那幾日整天大霧彌漫、天地昏暗,軍中專門占卜算卦的人建議不要深入敵境(晨霧晦暝,占者雲不利深入)。李克用於是喝著酒等待天氣好起來。
一日,李克用喝得有點迷糊了,這時探馬來報:“幽州大將單可及率騎兵到來(燕將單可及領騎軍至矣)。”單可及,在幽州號稱“單無敵”,是劉仁恭的妹夫。
李克用問:“劉仁恭一同來了嗎(仁恭何在)。”探子迴複:“隻見到單可及等一幹將領(但見可及輩)。”
李克用怒目圓睜,說:“單可及這些人何足掛齒(可及輩何足為敵)。”
李克用醉醺醺地來到營寨前。燕軍看見李克用後紛紛退卻(燕軍披靡)。李克用一聲招唿晉軍唿啦就追出去了。主帥喝醉了,當天的大霧使人分辨不清東南西北,更沒人像曹劌那樣仔細觀察燕軍的馬蹄印是否雜亂,旗幟是否倒下,結果追到一個叫木瓜澗的地方,中了埋伏。
李克用第二天清點後發現大軍損失過半,就把李存信找來責罵:“昨天我喝醉了,你就不能替我獨當一麵嗎?古人連敗三次便會雄起,你已經失敗兩次了(昨日吾醉,公不能為我戰邪?古人三敗,公已二矣)。”
李存信迴想之前在魏博的失敗,導致李克用白死了個孩子並且什麽目的都沒達到;而這次明明是幹爹喝酒誤事卻從他李存信這兒找原因。李存信是心驚膽戰,就病倒在工作崗位上。李克用的另一養子李嗣昭逐漸露出頭來。
李嗣昭,汾州人,他親爹姓韓。有一天李克用打獵路過老韓家,發現他家附近的樹林裏有煙霧騰騰地往外冒,李克用感到很奇怪(見其林中鬱鬱有氣,甚異之)。李嗣昭這一生與“氣”還是結下不解之緣的,這是其中的一次。
李克用就問老韓,最近家裏有什麽事情發生啊,老韓說他家剛生了個兒子。李克用感到這小子將來可能會有出息,便做了買賣人口的交易,出錢把小韓領走了。小韓開始做李克用弟弟的養子,取名李進通,後來成為李克用的養子,改名為李嗣昭。
李嗣昭雖身形矮小卻藝高人膽大,性格沉穩很有毅力,他開始也喜好杯中之物,後經李克用旁敲側擊的訓誡了一次,便終身戒酒。李嗣昭最終成為李克用父子帳下的主將之一。
迴頭說劉仁恭,取得安塞的勝利後,他就得瑟起來了。劉仁恭首先向朝廷報功,除了描述一番取勝的過程,還表示隻要朝廷同意,他可以想辦法滅了李克用。朝廷沒聽劉仁恭瞎忽悠。
劉仁恭派人帶著幾顆晉軍的人頭去聯係朱溫。朱溫馬上請朝廷給劉仁恭加官進爵。
劉仁恭接著又派人向李克用交心,對雙方發生的不愉快深感歉意。李克用寫信迴敬他:“你這個人提拔謀士、將領都有強烈的讓他們報恩的目的,你本身就不是知恩圖報的人,別人怎麽會相信你(擢士則欲其報德,選將則望彼酬恩,己尚不然,人何足信)。”李克用接著數落:“別看你現在黑了我這個提拔過你的人,我看你要小心,我料想你的兒子和家人也不會讓你省心(仆料猜防出於骨肉,嫌忌生於屏帷)。”骨肉自然指兒子,屏帷指內室,反正後來老劉家這家人也比較有意思。
光化元年(898)春,劉仁恭派他兒子劉守文襲取了滄州,便向朝廷要求讓劉守文在滄州當節度使。這個要求朝廷並未馬上答應,劉仁恭對路過的宦官說:“替我向天子傳個話,那些公章、大印什麽的可以山寨,老子就是想看看朝廷原裝的,不要跟老子推諉扯皮(旄節吾自可為,要假長安本色耳,何見拒邪)。”劉仁恭不斷擴軍備戰,並且戰績輝煌,他認為這是上天相助,於是逐漸有了吞並整個河朔地區的想法。(兵鋒益盛,每戰多捷,以為天讚,遂有吞噬河朔之誌)。
劉仁恭是真的飄了起來,當然仁恭同誌的膨脹還是有成績做為依據的。因為之前的乾寧四年(897),以當時兩大強人李克用、朱溫的戰績來看,秋天李克用大敗於安塞,勝者是劉仁恭;冬天朱溫派龐師古、葛從周等率攻打楊行密,卻在淮河與泗水河交匯的清口等地被楊行密、朱瑾接連打敗,敗得比李克用在安塞還慘,最後楊行密給朱溫寫信說:“龐師古、葛從周這些人,不是我的對手,我在淮河隨時等著你來打獵(龐師古、葛從周,非敵也,公宜自來淮上決戰)。”
可以說在這年前年後的一段時間,李克用、朱溫遭遇了失敗都比較消停,隻有劉仁恭父子在安塞、滄州兩頭風光,因此任誰都沒放在眼裏。
光化元年(898)夏,朱溫緩過勁來了,馬上布置新的進攻方向——邢、洺、磁三州。葛從周準備充分,數日之內便將邢州等地攻占,朱溫命他守衛邢州。
光化元年(898)冬,李克用派李嗣昭、周德威等率軍去收複邢州。
周德威,小名周陽五,他的相對海拔比李嗣昭高得多,而且是個黑臉,笑不改容,臨陣時他的麵相給人不寒而栗的感覺。周德威除了有勇有謀,還有絕活——“望煙塵之警,懸知兵勢”,周德威在北方地區經常與騎兵接觸,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通過察看飛揚的塵土來分析敵人的人數、步騎配備的方法。周德威與李嗣昭一樣,也是李克用父子帳下的主將之一。
李嗣昭和周德威雖然都智勇雙全,但他們合作的成績卻不是很理想,在邢州城下被葛從周打敗。
李嗣昭等想從青山口撤退,但是葛從周緊追不舍,眼看就要把晉軍的退路堵了。這時別說是普通士兵,連李嗣昭也急得團團轉。
正在李嗣昭幾乎沒招了之時,李克用的又一位養子,後來後唐的明宗李嗣源率所部“橫衝都”從小路趕到。當年李存信在莘縣被羅弘信偷襲,大軍潰敗過程中,李嗣源隻帶五百騎兵,成功完成殿後的重任。李克用很高興,給了這五百人“橫衝都”的番號,李嗣源也被人稱為李橫衝。
李嗣源對李嗣昭說:“如果我們這麽逃迴去,則河東大勢去矣,你讓我去試一試(若吾輩空迴,大事去矣,為公試決一戰)。”李嗣昭高興地說:“好,就看你老兄了(善!我請從公後)。”
李嗣源帶橫衝都找了一塊高地,大軍停駐在上麵擦拭箭頭,追兵看到李嗣源在上麵左指右點,搞不清虛實,懵了。(解鞍礪鏃,憑高列陣,左右指畫,梁人莫之測。)
突然李嗣源大喊一聲:“大家不要亂動,看我去捉葛從周(吾取葛公,士卒可無動)。”說完單騎衝入梁軍陣中。
當梁軍士兵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嗣源身上時,橫衝都和李嗣昭的大軍迅速衝出,這才使得葛從周退走。此戰李嗣源身中四箭,鮮血順著雙腿滴個不停。李克用聽完報告後撫摸著李嗣源說:“我兒真是神人啊,如果不是你,幾乎就要被葛從周所恥笑(吾兒神人也,微吾兒,幾為從周所笑)。”
李克用丟失了好不容易爭來的邢、洺、磁三州,極度鬱悶之極,另一個壞消息傳來,李克用的大將、潞州節度使薛誌勤死了。
薛誌勤死後的十來天時間裏,潞州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在澤州的李罕之知道後,一天夜裏率軍衝入潞州,自封代理節度使。李罕之把事情安頓好了,向李克用報告:“我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敵人的覬覦(所以然者,備佗盜耳)。”
當年李罕之跟隨李克用平定王行瑜時,曾通過蓋寓向李克用謀求節度使的位子,李克用對蓋寓說:“李罕之這個人厲害是厲害,但是他像鷹鳥一樣,吃飽就飛了,我真害怕他站錯了隊而使我們反受其害(雄則雄矣,鷹鳥之性,飽則颺去,實懼翻覆毒餘也)。”
李罕之麵對李克用的指責果然像老鷹一樣飛了,他把原來李克用的將領綁送給朱溫。這次潞州真像天上掉下的餡餅砸在朱溫頭上。
朱溫誌得意滿四下一看,發現劉仁恭這小子太張狂了,簡直目中無人。原來光化元年(898)秋,魏博節度使羅弘信死了,他兒子羅紹威接班。有著“吞噬河朔之誌”的劉仁恭認為這是個機會,光化二年(899)春,劉仁恭、劉守文父子發兵十萬,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向羅紹威衝來。劉仁恭到達貝州(河北清河)時,一戰而下,城中百姓全部殺死,屍體扔到附近的清水河裏,整條河流都被堵了(一鼓而拔,無少長皆屠之,清水為之不流)。羅紹威看到這架勢就慌了,連忙向朱溫、李克用都發出了求救的請求。
朱溫先命李思安、葛從周等分兵迎戰劉仁恭。
李思安十幾歲是身高已達七尺,亂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入無人之境,一生中勝仗很多敗仗不少,是一位類似於飛將軍李廣的人物。李思安、張存敬到達內黃,劉仁恭對劉守文說:“論智論勇,你比李思安強十倍,你先去把這等鼠輩滅了,我們再收拾羅紹威(汝之智勇,比之十倍,當先殄此鼠輩,次擄紹威)。”
看來劉仁恭對兒子的了解還是不夠深刻,劉守文、單可及被李思安伏擊,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單無敵單可及也丟了性命,劉守文隻身逃走。
葛從周也率另一路騎兵從邢州趕到魏州。麵對劉仁恭的大軍,葛從周率五百騎兵出戰,出城時命令關閉城門,並對城頭的守軍說:“不準放臨陣脫逃的人入城(不可返顧)。”麵對葛從周此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勢,劉仁恭一敗塗地。
劉仁恭、劉守文一路向北潰逃,後又追兵,王鎔又在路上趁火打劫,等劉仁恭可以長舒一口氣時,他發現今後也別考慮什麽河朔,隻能多想想麵對朱溫如何自保了。
羅紹威看到了朱溫強大的實力,而此時李克用派出的援軍尚在半道上,羅紹威就把李克用的幫助推掉了,等於是繼承了他老子的路線,繼續抱朱溫的大腿。
朱溫命葛從周、氏叔琮等乘勝攻打河東。氏叔琮一路殺到太原南麵的榆次,李克用命周德威前去迎戰。
這位氏叔琮,從小校殺成大將,在後來朱溫與李克用的爭鬥中,是朱溫的主將之一,也是青史中留了一個名的人物。
氏叔琮在軍中傳下話:“有誰能生擒周德威,就讓他去當刺史(能生得周陽五者為刺史)。”
氏叔琮手下的陳章,騎白色戰馬、披紅色盔甲,被稱為“陳夜叉”,是一員猛將。陳夜叉對氏叔琮說:“這個刺史都不要爭,看我的(願擒之,請賞以郡)。”
李克用聽說後勸周德威遇見騎白馬披朱甲的人要特別小心。周德威笑道:“這是陳章吹牛罷了(彼大言耳)。”周德威混在士兵中間(微服雜卒伍中),讓部將遇到陳章佯裝後退。當陳章快馬經過時,周德威一鐵棒把陳章敲了下來。
周德威旗開得勝,氏叔琮、葛從周等先後退走。
光化二年(899)夏,李罕之病重,朱溫命丁會從澤州趕到潞州接替李罕之,後又派葛從周自邢州代替丁會,而後又讓賀德倫代替葛從周。李罕之迴到孟州附近的懷州,終於病死了。
光化二年(899)秋,李嗣昭等先攻下澤州,而後將潞州團團包圍。李嗣昭在潞州城外實行“清野”的辦法,他把方圓三十裏內的莊稼、雜草全割了(附城三十裏禾黍皆刈之),並且讓騎兵天天圍著潞州城轉,抓捕打草放牧的人(日以鐵騎環其城,捕芻牧者)。賀德倫沒堅持多久便棄城而走,李克用重新占據潞州,讓原來昭義的地頭蛇孟遷去守衛。於是朱溫選擇劉仁恭為優先打擊對象,光化三年(900)夏,葛從周等率軍北上,把劉守文困在滄州,劉仁恭得知後親自率五萬大軍救援
葛從周軍中的監軍、朱溫的親信蔣玄暉說:“應該放劉仁恭的大軍入城,看城內的糧食夠他們吃到什麽時候,加上我們在城外圍困,到時滄州自然不戰而下(宜縱其入城,聚食倉廩,使兩困而後取之)。”
葛從周罵道:“憑這些老生常談的話就不要在我麵前顯擺了,打仗要掌握時機,這是上將的職責,監軍懂什麽(兵在機,機在上將,豈監軍所知)。”葛從周命部下圍住滄州,他潛入到老鴉堤搞偷襲。
劉仁恭一下子損失了三萬人馬,這困在滄州兒子還怎麽去救。劉仁恭又放下身段去求李克用(卑辭厚禮乞師於晉)。李克用派李嗣昭率大軍五萬攻打邢州,連戰連勝,並於光化三年(900)秋攻占洺州。
那段時間,滄州地區下了很長時間的大雨,王鎔就當和事佬,勸朱溫別讓大軍幹挨淋了。而朱溫也認為洺州失守對大軍很不利,於是迴師去爭奪洺州。
李嗣昭本打算好好收拾一下,而後全身而退,不料朱溫親自掛帥,行動迅速。李嗣昭未等見著汴軍前鋒便棄城而走,結果在青山口遭葛從周伏擊而損失慘重。
李嗣昭走得太急,很多機密文件該埋的沒埋該燒的沒燒,他跟王鎔的往來書信被朱溫起獲了,在這些書信中他們大多交流有關朱溫的情報。朱溫正愁沒借口攻打王鎔,帶著書信直接北上鎮州。
朱溫對葛從周說:“你給我作先鋒,攻下鎮州,鎮州就是你的了(得鎮州以與爾,爾為我先鋒)。”
葛從周興衝衝上路,但他的運氣相當不好,路上被射了一箭,不能騎馬,隻能躺在擔架上。
朱溫一看心愛的大將差點掛了,更加惱怒王鎔,親自上陣把鎮州的南門給燒了。
王鎔急忙把手下都叫來,著急地問:“大家說說眼下這個形勢,該怎麽辦(勢危矣,計將安出)。”
一個叫周式的判官,口才很好,毛遂自薦道:“靠武力是打不過朱溫的,但是可以跟他講講道理(難與力爭,而可以理奪也)。”
朱溫見了周式,劈頭蓋臉來了一句:“你免開尊口,今天老子到了,王鎔才曉得派你當說客,晚了(爾不必言,今吾至此,而爾為說客,晚矣)。”說完把王鎔和李嗣昭的書信甩給周式,說道:“我知道李嗣昭就在鎮州,先把他交出來(嗣昭在者,宜速遣)。”
周式別說找不到李嗣昭,就算找到了他也請不動啊。於己不利時不能順著對手的話往下說,自古的說客,有時候其言談真是有跡可循,周式迴應道:“您隻是想得到鎮州就完事了呢,還是想建立天下的霸業呢(梁欲取一鎮州而止乎,而欲成霸業於天下也)。”
周式接著說:“現在天下人把您看成齊桓公、晉文公再世,都希望您用禮義成就霸業,您卻要窮兵黷武,趁人之危,天下人將怎樣看您(公為唐室之桓、文,當以禮義而成霸業,乃欲窮兵黷武,困人於險難,天下其謂公何)。”
不等朱溫迴應,周式又說:“如今天子詔令各藩鎮和睦相處,不得妄動幹戈,以利於百姓休養生息(今天子在上,諸侯守封睦鄰,所以息爭,且休民也)。王鎔同誌的所作所為都符合這一要求,況且奉天子的詔令與李克用打交道,難道隻能口頭交往啊,自然雙方會互通書信(況繼奉天子詔和解,能無一番紙墜北路乎)。當年曹操在官渡大破袁紹,得到將吏與袁紹暗中往來的書信,一把火全燒了,這才是英雄的做法啊(昔曹公破袁紹,得魏將吏與紹書,悉焚之,此英雄之事乎)。”
最後周式撂下一句:“王家在鎮州經營五代,不斷推行忠孝教育,人們都願為其賣命,鎮州城池堅固,糧食充足,您單憑十萬大軍恐怕是攻不下來的(王氏秉旄五代,時推忠孝,人人欲為之死,鎮州雖小,城堅食足,明公雖有十萬之眾,未易攻也)。”
朱溫聽後馬上拉著周式的手,笑著說:“我剛才講的都是玩笑話,不要當真(與公戲耳)。”
朱溫問周式下一步應該怎麽辦,周式說:“雙方應該結盟才對(但修好耳)。”
朱溫派大將劉捍代表他孤身進入鎮州和王鎔談一談如何修好。雙方表示要結成親家,最終王鎔的兒子王昭祚到汴州做了朱溫的上門女婿。
一位叫張澤的判官對王鎔說:“房子著火了,不可指望從遠處運水來滅火,如今定州離我們很近,又與太原很親,應該趁機說服朱溫攻打定州(失火之家,不可恃遠救,今定密邇,與太原親,宜使全忠圖之)。”
王鎔再派周式去鼓動朱溫攻打定州,此時的定州早已由王處存的兒子王郜接班做了節度使,王郜除了跟李克用交好外,和劉仁恭關係也不錯,幾年時間未經大戰。
光化三年(900)冬,朱溫派大將張存敬攻打王郜。王郜的叔叔王處直打算固守,王郜說動劉仁恭派他另一個兒子劉守光帶兵支援,便命王處直到一條叫沙河的河流與張存敬隔河相拒。
張存敬渡河進攻,王處直一戰而潰。退迴定州時眾軍一齊擁戴王處直,王郜就跑去太原投奔了李克用。
王處直在定州城頭向朱溫喊:“從未冒犯過您,為什麽來攻打我們(於公未嚐相犯,何為見攻)。”
朱溫就迴應:“誰讓你們依附李克用的(何故附河東)。”
王處直解釋:“按常理,我哥和李克用有戰友的情義,封地緊鄰,又是親家,自然關係很好(吾兄與晉王同時立勳,封疆密邇,且婚姻也,修好往來,乃常理耳)。”
王處直表示他與李克用的關係沒那麽鐵,雙方以和平為重,一切好商量。
朱溫再派劉捍單騎進入定州談判,王處直獻出財物並認朱溫做老大。
而劉守光在易水河邊也被張存敬打敗,損失大軍數萬。
朱溫在短時間內把劉仁恭幾乎打出了血,讓王鎔、王處直先後倒向自己的陣營,這就是河朔地區的新局麵——“河朔知懼,皆弭伏焉”。
正當朱溫躊躇滿誌之時,一個消息從長安傳來,朱溫決定馬上從定州啟程,趕緊迴汴州研究研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