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徐庶,張頜亦收拾完畢,征求我同意後,又招了四五名夥伴同行。我取出銀子,讓他們去買馬匹,收拾停當,一同上路。
關羽得我囑咐,在路上又買了幾輛馬車,田豐家人皆坐車上,行速甚快。次日正午,方追上田豐一行,兩行人合二為一,擔心夜長夢多,急急往北海趕去。
為了不耽誤行程,我讓關羽快馬趕到北海報信,說家人提前準備。此時路途甚是平安,一路無事,十餘日趕到北海。
孔融得知我欲迴北海的消息,派人到邊界接著我們一行。將近北海之時,孔融親自到城門迎接。孔融與我相處時日雖短,待我甚厚,如今折節來迎,讓我甚是感動。
我不想張揚田豐、徐庶等人來歸的事情,也不向孔融引見。孔融與我策馬而行,因為師生之別,我不好與其並行,故意落下半個馬頭。
孔融見我如此,笑道:“文曲目前也是一郡太守,又何須謙讓。”
我笑道:“師生之別為首,與官職大小無關,老師永遠是我的老師。”
孔融麵上雖然和氣,但是外和內剛之人,又是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博,甚重禮儀。我深悉古時文人性情,自然不會做出譖禮之事,這也是孔融對我甚是器重的原因之一。
按照史實,孔融擔任北海郡守應當在黃巾之亂以後,不知是否因為什麽原因,總之事實與史實有些差錯。因為這個時間差位事件,讓我對黃巾起義的時間及規模是否與史實相符產生懷疑。
史實記載,孔融“負其高氣,誌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書生氣太足、鋒芒太露是他的弱點,因此不容於當權者。然而孔融生性耿介,揚善嫉惡,不僅名重當時,“海內英俊皆信服之”。所我觀察,孔融性情並非如此,他性情內斂,愛惜聲名,但並非不通人事的書呆子,具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
我送孔融到府上,辭道:“學生遠遊在外,未曾侍奉父母身旁,兩月餘在外遠遊,欲先迴去拜謁父母,然後再來老師處,望老師恕罪。”
孔融為明禮之人,未責反喜道:“文曲至孝,此可喜可嘉之事,何罪之有?你但去無妨。”
家中已接到關羽報信,正忙亂成一片,父母見我迴來,麵露喜色,我請過安後,道:“此次洛陽之行,幸不辱命,得授東萊郡守,想請父母隨我前去安居。”
父親哈哈笑道:“我與你母親身體康健,東萊離此不遠,自然想與你同居。雲長早已送信到家,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明天應該就可以啟行。”我又向父母引見田豐、張飛、張頜等人,太史慈亦接關羽家人趕迴,上前敘話,一時間堂屋內人滿為患。我安排關羽、太史慈、張飛、張頜護送田豐、關羽、太史慈三家家人先行,留下裴元紹、周倉、廖化等人幫助家人收拾,準備明日啟程。
家事安頓完畢,我去孔府拜見老師,孔融知道我近日必會啟行,布置酒宴,請來合郡文武相陪。席間文官由襲景為首,武將以武安國為首,眾人見我年少得誌,紛紛上前道賀。
酒宴完畢,孔融送走賓客,請我去客廳談話。我趁機提出明日啟行之時,孔融甚是訝然,道:“文曲行程為何如此急速?”
我笑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東萊百姓計,自然欲早上任才好。再則,我還須先去青州拜見田楷大人,順便去取兵曹大印。”
孔融亦笑道:“文曲少年得誌,上任後必可意氣風發。田刺史為人剛直,雖是文官,卻有武將之風。文曲文武雙全,必得其褒揚。”
接著,孔融話鋒一轉,麵露憂色道:“文曲以前所言,明歲若有天災,青州將是兵禍之首,北海身處其中,如何得以自保?”
“北海兵備荒蕪多年,然校尉武定國具將才,可令其整頓軍紀,訓練兵丁,再征役加固城牆,籌備糧草,打造兵器。另外,可暗使大戶商家多備護院,以備一時之需。”孔融待我甚厚,我誠心指點道。
“練兵之事,本為軍士職責。然打造兵器,私募護院,卻是朝廷明令禁止之事,這……”孔融識見雖然不差,但是膽子卻小,有些擔憂地說道。
“時間緊迫,還是提早安排為好。私募護院之事隻要暗裏準備,待此事奏到朝廷,彼時天下紛亂,又有誰會理此事?打造兵器卻須有個借口,不若借檢查武備之機,以武器陳舊為借口,封存庫中,然後請示田刺史,然後再行打造,必然不會生事。待急時,打開庫中兵器應急就是。”
孔融聞言,點了點頭,道:“文曲所言有理,近日我便籌辦諸事。若是賊勢甚大,一郡兵馬不足以應付,又當如何?”
“北海之北為青州,之南為琅琊國,之西為泰安,之東為昌邑,昌邑以東是東萊。泰安非青州轄下,田刺史青州之兵甚是精銳,可以外援。若彼時青州兵自顧不暇,學生當率東萊兵來救。劉容雄心大略,又是皇室,若非萬分緊急關頭,萬萬不可引狼入室。” 根據北海周圍情況,我做了明確的軍事分析。
“東萊亦有兵患呢?”孔融雖然得我應允救援,依然不能放心地問。“賊勢雖大,亦不可能同時攻打青州數郡。我身為兵曹一職,亂世之時可以調遣青州屬郡兵馬,若是調度適當,必然會何得北海無憂。再則,賊眾一般選擇兵勢單薄之郡下手,若是探聽北海加固城池,整頓武備,或會繞城而去,老師不用過於擔心。”孔融甚為愛民,擔心城破後百姓遭殃,我隻敢保證東萊無憂,但實不能保證北海亦無憂,隻能寬慰一下孔融。
“應付災禍,尚須何事?”孔融顯然對自己應付亂世沒有信心。
“安定軍心、民心,首在糧草,當先派心腹到各縣檢查糧米,若有虧空,急速補上。外有堅城,內有糧草,北海城若隻守不戰,賊雖眾亦不可攻克。”
“不過糧倉所貯容積甚少,支撐合城軍民食用,恐怕不足。”孔融心細,料想彼時四鄉百姓躲入城中,人口必然大增,又提出一個問題。
“隻須老師放出明年天災的口風,北海糧商自會存糧,又何必顧慮太多?商人趨利之心,足可使北海糧草無虞。”我笑道。
“文曲才華,足為我之師。”孔融讚賞一句,笑道。看來我剛才所言,足以解惑。
北海之事安頓完畢,我讓裴元紹、周倉、廖化護送父母前去東萊,準備獨身趕赴青州,去見刺史田楷。閔柔不願與我分開,執意要與我同行,我拗不過她,隻好與她一同上路。
兩人兩騎一路急馳,天將黑時,趕到平源鎮,若無意處,明日午時將趕到青州。鎮上隻有百十戶人家,此地連接北海和青州,客棧倒是甚是幹淨。
安頓好住處,閔柔敲門進來,有些憂心地問道:“揚哥哥,這些日子跟隨你左右,聽你談論當前時局甚危。難道天下會發生大亂嗎?”
閔柔是公主身份,雖然出宮多年,但畢竟是皇室血脈,自然關心大漢安危。上次進宮麵見何皇後,在閔柔麵前,我甚少談論時局,不過上次去訪張頜之時,為了收伏徐庶,一番長篇大論,盡入閔柔耳中,自然讓她芳心忐忑。
麵對閔柔,我一直沒有觸電的感覺,但她自從結識我以來,一直跟隨我左右,對我照顧甚是精心,讓我對她生出許多好感。上次洛陽她暴露出公主身份以後,與以前沒有任何變化,更叮囑我不要向他人泄漏她的身份,幾乎讓我忽視了她的皇家血統。我見她問得認真,道:“天下之勢,運道循環,大漢平靜多年,應該到了然多時之秋。不過柔妹勿要心焦,忠臣義士比比皆是,亂臣賊子,也不能長久。隻要京城不亂,天下必不會易幟。”
閔柔聞言,麵色轉好,道:“早知如此,就該早幾日問你,害得我擔心了好幾天。揚哥,你一路上招攬人才,皆是高明之士,你如何曲分人才?”
我苦笑一聲,心道這可不好迴答,我這識人之能,並非天生異能,而是記憶裏的曆史記載,又如何解釋得清楚,隻好說道:“人才首重人品,關羽、太史慈、張頜、田豐等人,在鄉裏皆有名望,有名望又有真才實學,就是人才。”
關羽得我囑咐,在路上又買了幾輛馬車,田豐家人皆坐車上,行速甚快。次日正午,方追上田豐一行,兩行人合二為一,擔心夜長夢多,急急往北海趕去。
為了不耽誤行程,我讓關羽快馬趕到北海報信,說家人提前準備。此時路途甚是平安,一路無事,十餘日趕到北海。
孔融得知我欲迴北海的消息,派人到邊界接著我們一行。將近北海之時,孔融親自到城門迎接。孔融與我相處時日雖短,待我甚厚,如今折節來迎,讓我甚是感動。
我不想張揚田豐、徐庶等人來歸的事情,也不向孔融引見。孔融與我策馬而行,因為師生之別,我不好與其並行,故意落下半個馬頭。
孔融見我如此,笑道:“文曲目前也是一郡太守,又何須謙讓。”
我笑道:“師生之別為首,與官職大小無關,老師永遠是我的老師。”
孔融麵上雖然和氣,但是外和內剛之人,又是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博,甚重禮儀。我深悉古時文人性情,自然不會做出譖禮之事,這也是孔融對我甚是器重的原因之一。
按照史實,孔融擔任北海郡守應當在黃巾之亂以後,不知是否因為什麽原因,總之事實與史實有些差錯。因為這個時間差位事件,讓我對黃巾起義的時間及規模是否與史實相符產生懷疑。
史實記載,孔融“負其高氣,誌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書生氣太足、鋒芒太露是他的弱點,因此不容於當權者。然而孔融生性耿介,揚善嫉惡,不僅名重當時,“海內英俊皆信服之”。所我觀察,孔融性情並非如此,他性情內斂,愛惜聲名,但並非不通人事的書呆子,具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
我送孔融到府上,辭道:“學生遠遊在外,未曾侍奉父母身旁,兩月餘在外遠遊,欲先迴去拜謁父母,然後再來老師處,望老師恕罪。”
孔融為明禮之人,未責反喜道:“文曲至孝,此可喜可嘉之事,何罪之有?你但去無妨。”
家中已接到關羽報信,正忙亂成一片,父母見我迴來,麵露喜色,我請過安後,道:“此次洛陽之行,幸不辱命,得授東萊郡守,想請父母隨我前去安居。”
父親哈哈笑道:“我與你母親身體康健,東萊離此不遠,自然想與你同居。雲長早已送信到家,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明天應該就可以啟行。”我又向父母引見田豐、張飛、張頜等人,太史慈亦接關羽家人趕迴,上前敘話,一時間堂屋內人滿為患。我安排關羽、太史慈、張飛、張頜護送田豐、關羽、太史慈三家家人先行,留下裴元紹、周倉、廖化等人幫助家人收拾,準備明日啟程。
家事安頓完畢,我去孔府拜見老師,孔融知道我近日必會啟行,布置酒宴,請來合郡文武相陪。席間文官由襲景為首,武將以武安國為首,眾人見我年少得誌,紛紛上前道賀。
酒宴完畢,孔融送走賓客,請我去客廳談話。我趁機提出明日啟行之時,孔融甚是訝然,道:“文曲行程為何如此急速?”
我笑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東萊百姓計,自然欲早上任才好。再則,我還須先去青州拜見田楷大人,順便去取兵曹大印。”
孔融亦笑道:“文曲少年得誌,上任後必可意氣風發。田刺史為人剛直,雖是文官,卻有武將之風。文曲文武雙全,必得其褒揚。”
接著,孔融話鋒一轉,麵露憂色道:“文曲以前所言,明歲若有天災,青州將是兵禍之首,北海身處其中,如何得以自保?”
“北海兵備荒蕪多年,然校尉武定國具將才,可令其整頓軍紀,訓練兵丁,再征役加固城牆,籌備糧草,打造兵器。另外,可暗使大戶商家多備護院,以備一時之需。”孔融待我甚厚,我誠心指點道。
“練兵之事,本為軍士職責。然打造兵器,私募護院,卻是朝廷明令禁止之事,這……”孔融識見雖然不差,但是膽子卻小,有些擔憂地說道。
“時間緊迫,還是提早安排為好。私募護院之事隻要暗裏準備,待此事奏到朝廷,彼時天下紛亂,又有誰會理此事?打造兵器卻須有個借口,不若借檢查武備之機,以武器陳舊為借口,封存庫中,然後請示田刺史,然後再行打造,必然不會生事。待急時,打開庫中兵器應急就是。”
孔融聞言,點了點頭,道:“文曲所言有理,近日我便籌辦諸事。若是賊勢甚大,一郡兵馬不足以應付,又當如何?”
“北海之北為青州,之南為琅琊國,之西為泰安,之東為昌邑,昌邑以東是東萊。泰安非青州轄下,田刺史青州之兵甚是精銳,可以外援。若彼時青州兵自顧不暇,學生當率東萊兵來救。劉容雄心大略,又是皇室,若非萬分緊急關頭,萬萬不可引狼入室。” 根據北海周圍情況,我做了明確的軍事分析。
“東萊亦有兵患呢?”孔融雖然得我應允救援,依然不能放心地問。“賊勢雖大,亦不可能同時攻打青州數郡。我身為兵曹一職,亂世之時可以調遣青州屬郡兵馬,若是調度適當,必然會何得北海無憂。再則,賊眾一般選擇兵勢單薄之郡下手,若是探聽北海加固城池,整頓武備,或會繞城而去,老師不用過於擔心。”孔融甚為愛民,擔心城破後百姓遭殃,我隻敢保證東萊無憂,但實不能保證北海亦無憂,隻能寬慰一下孔融。
“應付災禍,尚須何事?”孔融顯然對自己應付亂世沒有信心。
“安定軍心、民心,首在糧草,當先派心腹到各縣檢查糧米,若有虧空,急速補上。外有堅城,內有糧草,北海城若隻守不戰,賊雖眾亦不可攻克。”
“不過糧倉所貯容積甚少,支撐合城軍民食用,恐怕不足。”孔融心細,料想彼時四鄉百姓躲入城中,人口必然大增,又提出一個問題。
“隻須老師放出明年天災的口風,北海糧商自會存糧,又何必顧慮太多?商人趨利之心,足可使北海糧草無虞。”我笑道。
“文曲才華,足為我之師。”孔融讚賞一句,笑道。看來我剛才所言,足以解惑。
北海之事安頓完畢,我讓裴元紹、周倉、廖化護送父母前去東萊,準備獨身趕赴青州,去見刺史田楷。閔柔不願與我分開,執意要與我同行,我拗不過她,隻好與她一同上路。
兩人兩騎一路急馳,天將黑時,趕到平源鎮,若無意處,明日午時將趕到青州。鎮上隻有百十戶人家,此地連接北海和青州,客棧倒是甚是幹淨。
安頓好住處,閔柔敲門進來,有些憂心地問道:“揚哥哥,這些日子跟隨你左右,聽你談論當前時局甚危。難道天下會發生大亂嗎?”
閔柔是公主身份,雖然出宮多年,但畢竟是皇室血脈,自然關心大漢安危。上次進宮麵見何皇後,在閔柔麵前,我甚少談論時局,不過上次去訪張頜之時,為了收伏徐庶,一番長篇大論,盡入閔柔耳中,自然讓她芳心忐忑。
麵對閔柔,我一直沒有觸電的感覺,但她自從結識我以來,一直跟隨我左右,對我照顧甚是精心,讓我對她生出許多好感。上次洛陽她暴露出公主身份以後,與以前沒有任何變化,更叮囑我不要向他人泄漏她的身份,幾乎讓我忽視了她的皇家血統。我見她問得認真,道:“天下之勢,運道循環,大漢平靜多年,應該到了然多時之秋。不過柔妹勿要心焦,忠臣義士比比皆是,亂臣賊子,也不能長久。隻要京城不亂,天下必不會易幟。”
閔柔聞言,麵色轉好,道:“早知如此,就該早幾日問你,害得我擔心了好幾天。揚哥,你一路上招攬人才,皆是高明之士,你如何曲分人才?”
我苦笑一聲,心道這可不好迴答,我這識人之能,並非天生異能,而是記憶裏的曆史記載,又如何解釋得清楚,隻好說道:“人才首重人品,關羽、太史慈、張頜、田豐等人,在鄉裏皆有名望,有名望又有真才實學,就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