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客房內清冷潮濕,連個火爐都沒有,胡近臣盤坐在床鋪上,閉目沉思。
遊返在地上走來走去,默運小顛步訣抵抗嚴寒。
他走了兩圈,突然說道:“胡兄,你完全沒給那些老和尚後路。這麽做實在有些冒險。萬一他們不肯服軟,到時候六扇門也得牽扯進來。劉大人可還不知道這迴事。”
事到如今,他也明白,胡近臣是要給少林寺一個下馬威。朝廷要少林寺獻出七十二絕技,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但少林寺從未正麵迴應過,不軟不硬就這麽扛著,朝廷就如同麵對一隻龜殼一般,毫無下嘴的地方。若是胡近臣做成了這事,代表少林寺向武林盟主屈服,也是向朝廷屈服,那麽以後胡近臣做事情也會順暢許多。但若是出師不利,那就成了笑柄,往日建立起的威望,全都付之一炬了。而胡近臣新任武林盟主,風頭正勁,本來就無需拿這件事情自證,在遊返看來,是多此一舉了。
他們來之前,原本計劃的是大搖大擺在少林逛一圈,然後少林寺恭恭敬敬將他們送下山來,表個態度,這樣一來,武林中人便知道少林服了軟,對朝廷也有所交待。畢竟,少林寺一群僧人與世無爭,以往也謙讓慣了,除了交出七十二絕技這類動搖根基的事,其它朝廷說什麽,他們就做什麽,一直順承得很。朝廷於是對他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如今胡近臣聽了圓嗔的一席話,突然改變主意,就像在平靜的湖麵上投入一粒石子,頓時激起了漣漪,整個湖麵便不再平靜。
但令遊返真正費解的是,胡近臣在方磬方聞麵前還虛張聲勢,號稱六扇門天字號的殺手營都出動了。這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天字的六扇門殺手,都是精心訓練的高手,平時用最好的劍,吃最好的酒,好生被六扇門供養著,就是為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天字殺手營最出名的事跡便是在宋遼交戰時,暗殺了投靠遼國的宋國將軍,此舉令天下震驚,於是戰場上再也沒有叛國投敵的將軍。這也是六扇門得意之作。若是真的得到六扇門殺手的協助,那少林寺也不得不掂量一下其中的輕重,畢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些殺手隱藏於黑暗之中,誰知道什麽時候會給你來一下。
但問題是這都是騙人的。少林寺也許最初會慌張,但他們也不是沒有眼線,絕不可能一直受愚弄下去。遊返看了眼胡近臣,心中疑惑更盛。
“這是他們的問題。”胡近臣沉默良久,終於還是開口:“這是少林派和六扇門的事情,和我無關。況且,無論少林寺如何反應,都無傷大雅,大局已定。明日一早,我們便下山。”
下山?遊返不禁皺起眉頭,威脅不成,就這麽灰溜溜下山,隻為了引起六扇門和少林派的矛盾,這麽做似乎不那麽明智。
胡近臣胸有成竹道:“放心,少林是天下第一大派,不乏才華橫溢之士,不會沒有應付之策的。說不定晚膳之時便已有了對策。”
突然門外輕輕響起三聲叩門聲,門外小沙彌道:“兩位施主,請隨我用晚膳。”
遊返輕聲道:“你能猜到他們怎麽做?”
“我不是神仙,怎能猜到他們的心思?這些問題,便讓那群和尚好好頭痛去罷。走,兄弟,我們去嚐嚐少林的素齋,如此雪景下,別有一番風味。哈哈。”
胡近臣打開門,當先邁出腳步。
用完晚膳,他們被請到一處禪房。此時將入夜,外麵風雪更盛,鵝毛雪片貼著窗戶往裏鑽,想來明日又是大雪封路,下山的路可要比上山更難。
兩人正坐著,門外傳來一陣輕輕的腳步聲,沙沙作響,不急不緩。到了近處,一個聲音方才響起:“胡施主,遊施主,怠慢了。”
門口出現一名僧人。
那青袍僧人寶相莊嚴,一部山羊胡須垂在胸前,眉毛也已全白,但麵上皮膚晶瑩剔透,竟有如嬰兒一般光滑,令人實在看不出年紀大小。
胡近臣站起行禮道:“請教大師法號?”
那僧人道:“老衲與尊師方鴻師弟同時入門,師從同一個師父。說起來,也是你師叔輩。不過隻是閉關了好多年,你不認得,也是正常的。”
胡近臣這才恍然,連忙躬身道:“原來是方智師伯。”
那方智微笑道:“你既然已脫出少林門下,這師伯的稱唿則免了。方鴻師弟心向佛法,想來真是可惜了。當日若是前任方丈能妥善處理,未嚐不能挽迴。阿彌陀佛,可惜。”
方鴻大師的慘劇是六扇門和少林寺聯手造成,遊返一直懷疑胡近臣這麽不給少林麵子,這件事情也是原因之一。如今眼前這方智大師從這件事切入,便是要探究胡近臣的真實意圖,希望雙方能放下恩怨。
胡近臣笑了笑,卻道:“方智大師,今日未知有何見教?莫非是少林寺願意交出七十二絕技?”他將稱唿從師伯改為大師,是默認自己脫出少林的現實。想來確實對當年的事耿耿於懷。
方智走進房間,在蒲團上坐下,他的背脊有些彎,使得本來高大的身影有些佝僂。
方智待兩人坐定,才說道:“如今師侄就任武林盟主,真是可喜可賀。少林本是方外之地,門下都是出家人,原是不該管這江湖的事,誰任盟主也好,掌門也罷,和一群出家的和尚有何關係?可惜以前的少林,總脫不了一個名字,遂令少林有了天下第一的名頭,現在想下也是下不來了。”
遊返聽他這番話,卻有指責少林曆任方丈的嫌疑。
方智又道:“七十二絕技原非大道,些許強身的技法,旁枝末節而已。雖然武林看中這些武功秘籍,但對修習佛法卻無幫助,胡大人若是要取……”
胡近臣道:“方智大師誤會了,並非胡某要這七十二絕技,而是朝廷要錄一份抄本,妥善保存於皇家內,以免日後失傳。”
方智微笑道:“不管是朝廷也好,武林盟主也好,六扇門也好,以老衲的見解,這等粗淺功夫,給便給了,就算流傳天下,也無妨。”
遊返聽他這麽一說,既有些吃驚,又舒了一口氣,心頭大石落地。隻是沒有想到,這麽容易便達成了目的。
胡近臣也看著他,不知他怎麽想的。
方智道:“可惜老衲並非少林方丈,就算答應了你,也不能代表少林一派答應了你。”
老禿驢!遊返暗罵了一句,說了那麽多等於白說。
胡近臣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方智大師的意思是,若是大師能就任少林方丈,少林就能獻出七十二絕技?”
遊返愣了一愣,原來這老禿驢是想讓胡近臣助他成了這新任的少林方丈,想來少林內部紛爭,亂勢已成,互相之間已僵持許久,這時就動起了外力的主意,畢竟胡近臣是名義上的武林總掌門,總掌門要插手少林方丈的事務,雖然無法越俎代庖,直接指定,但要出言支持一個少林方丈的人選,也有開口的餘地。他不禁暗暗誇讚這老禿驢的心思活絡。
方智低聲宣了一聲佛號,緩緩道:“老衲若就任方丈,當說服一眾師叔師伯,獻出七十二絕技的武功錄本。為了這七十二絕技,而和朝廷相抗衡,並非明智之舉。”
胡近臣冷哼了一聲:“方智大師果然好算計。”
方智道:“慚愧慚愧。老衲也隻是想保存少林一脈。老衲一向提倡專修佛法,這些武功之道,並非出家人正業,少林派也不應參與江湖瑣事。隻有佛法昌明,方能普度眾生。”
胡近臣道:“若是這樣,胡某定當全力支持方智師伯了。到時候,方丈大師可要記得今日的話。”
出了禪房,遊返卻有些迷惑,莫非胡近臣答應支持方智當方丈,他便能當上方丈麽。這也太兒戲了吧。
冒著寒風走了一段路,兩人迴到自己的客房。
胡近臣突然道:“你可知道這方智大師修禪閉關了多少年?”
遊返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足足有十年。當時方提大師就任方丈之時,這位方智大師也是人選之一,且佛法武功,無一在方提大師之下。方提大師就任方丈以後,他便對外宣告要修禪閉關,從此一閉關便是十年。直到最近方提大師圓寂。”
遊返驚道:“想不到這位大師看上去一派道德模樣,想不到卻如此熱衷於此。”
“天下熙熙皆為利,佛門中人自然不能幸免。隻是這迴沒了方提大師這樣勢均力敵的人選,方磬方聞一個武功高強,一個佛法嚴明,都並非合理人選,他的勝算很高。”
“如今欠缺的隻是一個時機。方智方才出關,後來居上,終究沒有說服力。少林寺內新的小輩,也沒有幾個能識得他的名字。本來方磬方聞爭奪這方丈之位,已經拖了良久,此時又來一個方智,更是難決。方提大師去得突然,卻未曾指定後繼之人。這便是方智最好的機會。”
遊返聽他分析了一番,讚歎道:“原來胡兄早就想到了這層,怪不得會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原來是等著少林寺內部紛爭,好漁翁得利啊。”
胡近臣搖了搖頭:“我來之前,哪能想到這麽多。”
遊返有些奇怪:“那為何會這麽湊巧?”
胡近臣道:“隻因我上山前聽說了一個傳言。聽說方提大師的死,並非突然暴斃。”
遊返頓時豎起了耳朵。
“方提大師修習易筋經已有些年數,且正當壯年,此迴突然圓寂,誰都料想不到。”
遊返從未見過前任方丈方提大師,不過時常聽人說起,這位方提大師武功高絕,但為人低調,深居簡出,不常露麵。前幾年武林上有些好事之徒要編撰一個武林高手排行榜,這方提大師便榜上有名。如此一個高手,本是百病不侵,若是患疾,也會有征兆,如此身故,確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胡某也是聽說,有人傳言,方提大師是柴氏宗親。”
柴氏宗親便是太祖黃袍加身前的皇室一族,雖然太祖登基以後,對柴氏一族禮遇有加,但也有所提防,這些柴氏宗親不得為官,不得和地方官有染,隻能做個富貴閑人。
遊返突然頭腦一陣涼意,思路頓時清晰起來,問道:“莫非是有人故意放出的風聲,想陷害方提大師?他做了十年方丈的位置,怎麽不早傳出這類流言?”
胡近臣點頭道:“陷害稱不上,方提大師很可能就是柴氏宗親。這也其實沒什麽,朝廷也並無頒布法令說姓柴的不能出家為僧。隻是那段時間,要召開武林大會,選出武林盟主來。這方提大師正好是熱門人選,以他的聲望武功,要當這武林盟主,天下誰能和他相爭?這個時候傳出方提大師是柴氏宗親的事情,便令朝廷有所警覺了。天下第一大門派掌門,武林盟主,號令江湖的人物,若這人是柴氏宗親,不得不引起一些人的敏感。”
遊返頭皮一陣發麻,道:“難道就是方智?”
胡近臣嘿嘿一笑:“方智與方提做了一輩子的師兄弟,對方的底細自然了如指掌。隻是平日裏說出來,最多中傷一下,根本掀不起波瀾。這時候提出來,聯想起方提大師突然圓寂,其中便值得玩味了。因此,我一聽說方智出關了,便想辦法故意施加了一些壓力,就是想看看,壓力之下,究竟有什麽東西會浮上來。”
遊返唿出一口氣,坐倒在榻上,道:“師兄弟之間居然還要如此算計,這方智為了這方丈之位,簡直不擇手段。胡兄你答應這人的要求,到時候他翻臉不認,你也毫無辦法。”
胡近臣意味深長地道:“他若能當上少林方丈,對我們來說豈不更好?”
(未完待續。)
遊返在地上走來走去,默運小顛步訣抵抗嚴寒。
他走了兩圈,突然說道:“胡兄,你完全沒給那些老和尚後路。這麽做實在有些冒險。萬一他們不肯服軟,到時候六扇門也得牽扯進來。劉大人可還不知道這迴事。”
事到如今,他也明白,胡近臣是要給少林寺一個下馬威。朝廷要少林寺獻出七十二絕技,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但少林寺從未正麵迴應過,不軟不硬就這麽扛著,朝廷就如同麵對一隻龜殼一般,毫無下嘴的地方。若是胡近臣做成了這事,代表少林寺向武林盟主屈服,也是向朝廷屈服,那麽以後胡近臣做事情也會順暢許多。但若是出師不利,那就成了笑柄,往日建立起的威望,全都付之一炬了。而胡近臣新任武林盟主,風頭正勁,本來就無需拿這件事情自證,在遊返看來,是多此一舉了。
他們來之前,原本計劃的是大搖大擺在少林逛一圈,然後少林寺恭恭敬敬將他們送下山來,表個態度,這樣一來,武林中人便知道少林服了軟,對朝廷也有所交待。畢竟,少林寺一群僧人與世無爭,以往也謙讓慣了,除了交出七十二絕技這類動搖根基的事,其它朝廷說什麽,他們就做什麽,一直順承得很。朝廷於是對他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如今胡近臣聽了圓嗔的一席話,突然改變主意,就像在平靜的湖麵上投入一粒石子,頓時激起了漣漪,整個湖麵便不再平靜。
但令遊返真正費解的是,胡近臣在方磬方聞麵前還虛張聲勢,號稱六扇門天字號的殺手營都出動了。這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天字的六扇門殺手,都是精心訓練的高手,平時用最好的劍,吃最好的酒,好生被六扇門供養著,就是為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天字殺手營最出名的事跡便是在宋遼交戰時,暗殺了投靠遼國的宋國將軍,此舉令天下震驚,於是戰場上再也沒有叛國投敵的將軍。這也是六扇門得意之作。若是真的得到六扇門殺手的協助,那少林寺也不得不掂量一下其中的輕重,畢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些殺手隱藏於黑暗之中,誰知道什麽時候會給你來一下。
但問題是這都是騙人的。少林寺也許最初會慌張,但他們也不是沒有眼線,絕不可能一直受愚弄下去。遊返看了眼胡近臣,心中疑惑更盛。
“這是他們的問題。”胡近臣沉默良久,終於還是開口:“這是少林派和六扇門的事情,和我無關。況且,無論少林寺如何反應,都無傷大雅,大局已定。明日一早,我們便下山。”
下山?遊返不禁皺起眉頭,威脅不成,就這麽灰溜溜下山,隻為了引起六扇門和少林派的矛盾,這麽做似乎不那麽明智。
胡近臣胸有成竹道:“放心,少林是天下第一大派,不乏才華橫溢之士,不會沒有應付之策的。說不定晚膳之時便已有了對策。”
突然門外輕輕響起三聲叩門聲,門外小沙彌道:“兩位施主,請隨我用晚膳。”
遊返輕聲道:“你能猜到他們怎麽做?”
“我不是神仙,怎能猜到他們的心思?這些問題,便讓那群和尚好好頭痛去罷。走,兄弟,我們去嚐嚐少林的素齋,如此雪景下,別有一番風味。哈哈。”
胡近臣打開門,當先邁出腳步。
用完晚膳,他們被請到一處禪房。此時將入夜,外麵風雪更盛,鵝毛雪片貼著窗戶往裏鑽,想來明日又是大雪封路,下山的路可要比上山更難。
兩人正坐著,門外傳來一陣輕輕的腳步聲,沙沙作響,不急不緩。到了近處,一個聲音方才響起:“胡施主,遊施主,怠慢了。”
門口出現一名僧人。
那青袍僧人寶相莊嚴,一部山羊胡須垂在胸前,眉毛也已全白,但麵上皮膚晶瑩剔透,竟有如嬰兒一般光滑,令人實在看不出年紀大小。
胡近臣站起行禮道:“請教大師法號?”
那僧人道:“老衲與尊師方鴻師弟同時入門,師從同一個師父。說起來,也是你師叔輩。不過隻是閉關了好多年,你不認得,也是正常的。”
胡近臣這才恍然,連忙躬身道:“原來是方智師伯。”
那方智微笑道:“你既然已脫出少林門下,這師伯的稱唿則免了。方鴻師弟心向佛法,想來真是可惜了。當日若是前任方丈能妥善處理,未嚐不能挽迴。阿彌陀佛,可惜。”
方鴻大師的慘劇是六扇門和少林寺聯手造成,遊返一直懷疑胡近臣這麽不給少林麵子,這件事情也是原因之一。如今眼前這方智大師從這件事切入,便是要探究胡近臣的真實意圖,希望雙方能放下恩怨。
胡近臣笑了笑,卻道:“方智大師,今日未知有何見教?莫非是少林寺願意交出七十二絕技?”他將稱唿從師伯改為大師,是默認自己脫出少林的現實。想來確實對當年的事耿耿於懷。
方智走進房間,在蒲團上坐下,他的背脊有些彎,使得本來高大的身影有些佝僂。
方智待兩人坐定,才說道:“如今師侄就任武林盟主,真是可喜可賀。少林本是方外之地,門下都是出家人,原是不該管這江湖的事,誰任盟主也好,掌門也罷,和一群出家的和尚有何關係?可惜以前的少林,總脫不了一個名字,遂令少林有了天下第一的名頭,現在想下也是下不來了。”
遊返聽他這番話,卻有指責少林曆任方丈的嫌疑。
方智又道:“七十二絕技原非大道,些許強身的技法,旁枝末節而已。雖然武林看中這些武功秘籍,但對修習佛法卻無幫助,胡大人若是要取……”
胡近臣道:“方智大師誤會了,並非胡某要這七十二絕技,而是朝廷要錄一份抄本,妥善保存於皇家內,以免日後失傳。”
方智微笑道:“不管是朝廷也好,武林盟主也好,六扇門也好,以老衲的見解,這等粗淺功夫,給便給了,就算流傳天下,也無妨。”
遊返聽他這麽一說,既有些吃驚,又舒了一口氣,心頭大石落地。隻是沒有想到,這麽容易便達成了目的。
胡近臣也看著他,不知他怎麽想的。
方智道:“可惜老衲並非少林方丈,就算答應了你,也不能代表少林一派答應了你。”
老禿驢!遊返暗罵了一句,說了那麽多等於白說。
胡近臣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方智大師的意思是,若是大師能就任少林方丈,少林就能獻出七十二絕技?”
遊返愣了一愣,原來這老禿驢是想讓胡近臣助他成了這新任的少林方丈,想來少林內部紛爭,亂勢已成,互相之間已僵持許久,這時就動起了外力的主意,畢竟胡近臣是名義上的武林總掌門,總掌門要插手少林方丈的事務,雖然無法越俎代庖,直接指定,但要出言支持一個少林方丈的人選,也有開口的餘地。他不禁暗暗誇讚這老禿驢的心思活絡。
方智低聲宣了一聲佛號,緩緩道:“老衲若就任方丈,當說服一眾師叔師伯,獻出七十二絕技的武功錄本。為了這七十二絕技,而和朝廷相抗衡,並非明智之舉。”
胡近臣冷哼了一聲:“方智大師果然好算計。”
方智道:“慚愧慚愧。老衲也隻是想保存少林一脈。老衲一向提倡專修佛法,這些武功之道,並非出家人正業,少林派也不應參與江湖瑣事。隻有佛法昌明,方能普度眾生。”
胡近臣道:“若是這樣,胡某定當全力支持方智師伯了。到時候,方丈大師可要記得今日的話。”
出了禪房,遊返卻有些迷惑,莫非胡近臣答應支持方智當方丈,他便能當上方丈麽。這也太兒戲了吧。
冒著寒風走了一段路,兩人迴到自己的客房。
胡近臣突然道:“你可知道這方智大師修禪閉關了多少年?”
遊返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足足有十年。當時方提大師就任方丈之時,這位方智大師也是人選之一,且佛法武功,無一在方提大師之下。方提大師就任方丈以後,他便對外宣告要修禪閉關,從此一閉關便是十年。直到最近方提大師圓寂。”
遊返驚道:“想不到這位大師看上去一派道德模樣,想不到卻如此熱衷於此。”
“天下熙熙皆為利,佛門中人自然不能幸免。隻是這迴沒了方提大師這樣勢均力敵的人選,方磬方聞一個武功高強,一個佛法嚴明,都並非合理人選,他的勝算很高。”
“如今欠缺的隻是一個時機。方智方才出關,後來居上,終究沒有說服力。少林寺內新的小輩,也沒有幾個能識得他的名字。本來方磬方聞爭奪這方丈之位,已經拖了良久,此時又來一個方智,更是難決。方提大師去得突然,卻未曾指定後繼之人。這便是方智最好的機會。”
遊返聽他分析了一番,讚歎道:“原來胡兄早就想到了這層,怪不得會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原來是等著少林寺內部紛爭,好漁翁得利啊。”
胡近臣搖了搖頭:“我來之前,哪能想到這麽多。”
遊返有些奇怪:“那為何會這麽湊巧?”
胡近臣道:“隻因我上山前聽說了一個傳言。聽說方提大師的死,並非突然暴斃。”
遊返頓時豎起了耳朵。
“方提大師修習易筋經已有些年數,且正當壯年,此迴突然圓寂,誰都料想不到。”
遊返從未見過前任方丈方提大師,不過時常聽人說起,這位方提大師武功高絕,但為人低調,深居簡出,不常露麵。前幾年武林上有些好事之徒要編撰一個武林高手排行榜,這方提大師便榜上有名。如此一個高手,本是百病不侵,若是患疾,也會有征兆,如此身故,確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胡某也是聽說,有人傳言,方提大師是柴氏宗親。”
柴氏宗親便是太祖黃袍加身前的皇室一族,雖然太祖登基以後,對柴氏一族禮遇有加,但也有所提防,這些柴氏宗親不得為官,不得和地方官有染,隻能做個富貴閑人。
遊返突然頭腦一陣涼意,思路頓時清晰起來,問道:“莫非是有人故意放出的風聲,想陷害方提大師?他做了十年方丈的位置,怎麽不早傳出這類流言?”
胡近臣點頭道:“陷害稱不上,方提大師很可能就是柴氏宗親。這也其實沒什麽,朝廷也並無頒布法令說姓柴的不能出家為僧。隻是那段時間,要召開武林大會,選出武林盟主來。這方提大師正好是熱門人選,以他的聲望武功,要當這武林盟主,天下誰能和他相爭?這個時候傳出方提大師是柴氏宗親的事情,便令朝廷有所警覺了。天下第一大門派掌門,武林盟主,號令江湖的人物,若這人是柴氏宗親,不得不引起一些人的敏感。”
遊返頭皮一陣發麻,道:“難道就是方智?”
胡近臣嘿嘿一笑:“方智與方提做了一輩子的師兄弟,對方的底細自然了如指掌。隻是平日裏說出來,最多中傷一下,根本掀不起波瀾。這時候提出來,聯想起方提大師突然圓寂,其中便值得玩味了。因此,我一聽說方智出關了,便想辦法故意施加了一些壓力,就是想看看,壓力之下,究竟有什麽東西會浮上來。”
遊返唿出一口氣,坐倒在榻上,道:“師兄弟之間居然還要如此算計,這方智為了這方丈之位,簡直不擇手段。胡兄你答應這人的要求,到時候他翻臉不認,你也毫無辦法。”
胡近臣意味深長地道:“他若能當上少林方丈,對我們來說豈不更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