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浩浩蕩蕩,不為人移,不為物改。沒錯,曆史的車輪總是在滾滾向前,那些驚才絕豔之輩也往往隻是這滾滾車輪下的一粒大一點的沙子罷了。多少“知天意,逆天難”的故事告訴後人,對於天下大勢要去順應它,而不是妄圖去改變它。


    這麽說倒是也沒錯,但誰也不能否認這所謂的天下大勢,其實就是每家每戶的一件件小事的聚合。這曆史的滾滾車輪,其前進的動力不是既定的道路,而是一個又一個偶然的事件推動了它。自是有人明白這個道理,他要做的不是逆天,而是稍稍撥亂一下曆史前進的方向。


    此人名叫範雎。大周王朝宗室,祖上是國姓姬姓,因為某一代祖先受封範地,於是世代以封地為姓。到了範雎這一代,除了宗室的名頭,比起同時期的貴族,他已經身無長物了。沒有封地,沒有了食邑,沒有俸祿,隻有病。


    沒錯,雖然範雎四肢健全,能吃能喝,但所有人都說他有病。在他被一個亭長欺負的時候,他對那個亭長說:“你放心吧,以後當了丞相。是不會來報複你的。”於是,欺負人沒有欺負出成就感的亭長,又把他按翻在地,用腳踩著尿了他一臉。


    在他二十歲的時候,被人發現有離火之氣天賦,引入法門進行修煉。不過,他對修煉毫無興趣,除了吃著宗門的白飯,就是去藏經閣看關於《運籌學》,《帝王學》,還有當年從稷下劍派遺址中搶救出來的一些兵書。於是在宗門吃了十五年白飯,他還是個魔法學徒,並和其他清心寡欲(或者是裝作清心寡欲)的修煉者不一樣,他毫不偽飾自己對功利權勢的追求,他遇人邊說自己要做大官,成大名,立大功,要成為諸侯國間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於是被又師兄弟當成傻子。


    那代法門的執法長老,偶爾在翻檔案時看到了這個三十五歲,在宗門白吃白喝十五年的魔法學徒。當時氣就不打一處來。聯想起,前段時間,魏國公子無忌來法門求賢,這魏無忌無忌修煉天賦不高又是庶出,國內也沒什麽地位。門主把這個鍋甩給了執法長老,執法長老正愁推脫不掉。索性把這兩件事湊到了一塊兒,把範雎推薦給了魏無忌。其他人都覺得範雎這是倒了黴,卷入一場注定失敗的奪嫡之爭。範雎卻不以為意,開開心心地去了魏國公子府。


    用時髦一句的話講,那應該是一次曆史性的會晤。範雎和魏無忌懇談一夜,互相引為知己。


    魏國當時的形式大致是這樣的:長公子文武兼備,又是已故王後嫡子。在朝臣中眾望所歸。幼公子,則是魏王寵妃劉夫人的兒子,雖年幼但十分聰慧,有是難得劍修體質。魏王常在朝廷裏講,“幼公子類己”。而其他諸公子於這兩位相比幾無存在感。


    範雎為魏無忌定下三步走的奪嫡之法。第一步先把自己偽裝成劉夫人的人,替劉夫人賄賂朝臣,為廢長立幼做輿論宣傳。魏王本就有心於此,見朝臣有主動上表的,自然非常高興。馬上把表抄閱給重臣看。長公子,頓感到壓力,進宮陳說利害,當然有意無意的肯定會攻擊到劉夫人和幼公子。長公子離宮較早,幼公子和劉夫人常年在魏王身邊。魏王之前也調查過,朝臣上表之事,與劉夫人母子並無瓜葛。見長公子借大義相逼,又惡意中傷劉夫人母子,越想越氣。第二天,就發落了長公子,把長公子封去了上黨郡。長公子就此離開了都城。這就是範雎的第一計:“疏不間親”之計。(關係疏遠的人去離間關係親近的人,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然後,又讓人在朝中散播對劉夫人後宮幹政的不滿。朝廷之中對劉夫人不滿的大有人在,隻是都是沉默的大多數,有人牽頭當然樂於附庸。魏王見形式對劉夫人和幼公子十分不利。想到他百年之後,如果幼公子不作魏王,那劉夫人和幼公子難免遭到清算。如果,幼公子的勢力不夠大,即使做了魏王也會被趕下去。於是,魏王做了個自以為有創意的事情,禪位於幼公子,自己做太上魏王為幼公子保駕護航。並把,一部分權力直接移交給幼公子。


    範雎用“打草驚蛇”之計,完成了第二步,達成了自己想要的結果,從此魏國大政出兩門,魏王和幼公子難免有意見相左的時候。


    接下去的幾年,幼公子畢竟是名正言順的魏王,所以他身邊的能人越來越多。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想做兒皇帝,天資聰穎的幼公子更是如此,所以幼公子一步步收緊權力。老魏王漸漸感覺到大權旁落,曾經的舐犢情深,被如今權力旁落的空虛所替代。正在老魏王無可奈何之時,一封奏疏如及時雨般出現在老魏王的案頭。奏疏建議:“把魏國一分為二,封黃河以西的土地給長公子。這樣他這個太上魏王可以平衡長公子和幼公子雙方,就可以重獲大權了”老魏王看到奏疏大有知己之感,如果奏疏能聽得懂人話的話,估計他會對這封奏疏說“完美”。


    第二天老魏王便在早朝上宣布了這個決定。朝廷嘩然,忠直的大臣認為這樣做會削弱魏國,幼公子這一係的大臣更是屁股決定腦袋,極力反對。這一做法雖然沒被通過,卻撩撥到了遠在上黨郡的長公子,那顆本就不安分的心。於是,長公子悄悄潛迴魏都,打聽情況。


    這時候,一時無計可施的老魏王突然得到了一批在野修士的效忠。恰好第二天,幼公子要進宮給劉夫人來祝壽。老魏王的心,終於被殺子奪權的想法所淹沒了。當然,這一切“非常巧合”的讓劉夫人知道了,並把消息傳給了幼公子。於是,第二天自然而然的就上演了一幕好戲——反殺。


    反殺完,幼公子也覺得大義有虧,難堵天下悠悠眾口。恰在這時,潛迴魏都的大公子知道了老魏王被殺的消息,馬上聯係軍中故交,準備興兵討逆。而魏無忌這時向幼公子表示:依然認幼公子為魏王隻求去為老魏王守靈,幼公子此時正需要宗室支持,對魏無忌當然有求必應。


    不知怎麽的何大公子興兵討逆的行軍線路作為一條關鍵情報,提前被新魏王提前截獲,並從這條“情報”中得知:魏都之中有某些王子與大公子裏應外合。此時,正是新魏王疑心最重的時候,新魏王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心態殺光了名單上的王子,然後調兵去滅大公子。大公子遭到新魏王的埋伏,全軍覆沒。新魏王戰勝了大公子後,拖著疲憊之師返迴魏都。此時他發現魏都已經城頭更換大王旗,不奉他為魏王了。由於新魏王殺父殺兄,倒行逆施,公子無忌在新魏王不在的時候,被朝臣擁立,在老魏王靈前繼位為魏王。他這個拖著疲憊之師的魏王已成了“偽王”。看到城頭落下的箭雨和法術,看著遠處慢慢包圍過來的軍隊,再瞅瞅身邊這些已經動搖了的部隊。幼公子有一種一世聰明算計,卻為他人做了嫁衣的感覺,頓覺心灰意懶,揮劍自刎。


    範雎最後用了最後兩計把魏無忌推上魏王寶座,他把這兩計命名為“隔岸觀火”和“調虎離山”。


    終於在那次曆史性的會晤以後五年,範雎用了四條計謀,把默默無聞的魏無忌推上的魏王寶座,也為自己謀得了魏相之位。


    魏無忌曾經問過範雎:“卿如此不擇手段,不怕史書罵名?”


    範雎對曰:“若明知計謀可成,而不為之,豈非青史無名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入夢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機並收藏天下入夢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