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城,城外平野之上,無數軍卒向著城下而來,他們各呈陣型,威武整束,緩緩進逼。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戰鼓聲中,顏良立於中軍麾蓋之下,眾將環立。
逢紀、韓珩兩參軍遙望曆城,韓莒子、呂威璜兩將全身重甲挎刀藐視。
曆城城樓之上,數排手持長戟的衛卒緊張的盯視著城下,在他們身後是好幾列的弓弩手。
“二萬袁軍…”陳宮心中默默思量著,曆城未曾開戰,他就有不能敵的氣餒感。
繡袍金甲應是顏良,隻見他身長八尺,燕頷虎須,持刀立馬,威儀甚重,河北名將果然名不虛傳。
郝萌喃喃自語著道:“傳聞顏良為河北雙壁之一,袁紹依為臂膀…”
廖化哈哈一笑,揮舞著手中斬馬刀說道:“什麽河北雙壁,且戰過再說。”
陳宮頷首,說道:“觀顏良軍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非上將不能為之,顏良統兵得法,今日一戰應甚為艱苦,還請兩位將軍小心在意,提防顏良入寇城中。”陳宮說完向著郝萌、廖化兩人拱手一禮。
郝萌、廖化兩人連忙抱拳迴禮道:“末將謹記軍師之言,定阻顏良於城外,不敢有絲毫懈怠。”
陳宮含笑受之,令城樓之上的弓弩手準備挽弓上弦,顏良軍勢就在眼前,大戰即將開啟。
曆城乃是小縣,城池低矮不說,有些城牆處還能清晰見到剛剛修補上去的印子。如此一城,顏良自思根本用不上全軍壓上,隻需將投石車推至上前一些,發射巨石轟擊城池,破開城牆之後,便可帥軍大進了。
顏良遂令後陣將投石車推出,順著布陣城下的軍列行間過去。
那投石車高達數丈,長約三丈許,在城下草地上留下深深的車轍痕跡,幾十人牽引著,布防在顏良中軍稍後一點的地方。
陳宮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心中雖然早有意料,可萬萬沒有想到顏良直接準備轟擊城牆,而不是…
有些苦澀,郝萌、廖化兩將看望過來,陳宮振作精神,說道:“袁紹軍中有能工巧匠,如此攻城利器,…隻能暫避鋒芒了。”陳宮說完,速令兩人率各自的軍卒,準備防禦設施。
與此同時,陳宮有命人進到城中,號令百姓無故不得出門、上街,以防被誤傷。
十二架投石車,在數百人的校準中,開始了第一次試投。
隻見那近五十人一架投石車附近,一部分人協力在努力裝載巨大的石頭,那石頭約有一石重左右,有圓形的、有尖利狀的,裝入木筐之後,另外二、三十個人齊聲喝著,竭力拉動繩索,攪緊之後,便向城池投出一塊大石。
那大石沉悶的發出唿嘯聲,越過袁軍陣列頭頂,那些士卒歡唿著,仰望向那石頭,隨著石頭看向城池。
無以倫比,陳宮看著那塊石頭砸在城牆邊緣上,僅僅碰到一點,就這一點,砸裂開來的碎石,向四麵八方激射而出,幾個在附近躲避的士卒,滿臉流血,淒慘叫喊著。
一擊之下,就折損了三、四名軍士,這幾人捂住傷口,相互攙扶著向後方跑去。
而大石順勢之下,翻滾著落在城牆之下,沒有撞砸到牆壁,陳宮沒有為此慶幸,這僅僅是第一次、第一塊投石車拋出的巨石,就造成了這樣的傷害,接下來的戰鬥,必敗無疑!
既然心中已有此預料,陳宮索性傳令郝萌、廖化兩人準備棄曆城走東平陵,這裏已經不可守,就是硬撐也不過再多折損些兵卒,而不能拖延顏良大軍進軍之勢。
陳宮心中充滿了對此準備不足的遺憾,青州大興水師,兵可至三韓、遼東、倭國,的確為當世諸侯首屈一指。但重視水軍的結果,就是忽視了攻城器械的製造,青州所有的能工巧匠都去製造戰船,就沒有人來製造攻城器械了。
沒有人指出這一缺陷過,最重要的原因的確是水師,但時間緊迫等諸多因素也是其中緣由。主公呂布取得青州不久,為糧草問題幾經波折才平複下來,眼見著今年糧熟,就能不必為此擔憂發愁,可沒有想到袁紹此時征討青州。
河北傳來的消息中,的確有關於攻城器械的,但誰能想到袁紹進入青州後第一戰,便是以器械準備攻城拔寨?
河北雙壁,顏良、文醜兩人,貔虎之輩,不以勇武突陣,而是依仗攻城器械之利行攻城一事?
陳宮感慨了聲,覷見郝萌、廖化兩人麵麵相覷的樣子,吩咐著道:“顏良尚在準備投石,趁此機會,從東門走吧,不然被其所察覺,於後一路掩殺,我等失地喪師還在其次,能不能得還北海,就隻能看各自天命如何了。”
郝萌、廖化兩將也不是恣意任性之人,聽聞陳宮所語之後,僅僅是詫異軍師為何僅僅隻見顏良一次投石之後,便意欲放棄曆城,投東平陵而去。
顏良投石車的確厲害,非人力能夠阻擋,不過不戰而退,是為恥辱,是有軍律責罰的,但現在既然有軍師頂著,那麽就無所謂,退就退罷。
郝萌、廖化沒有上前自薦,待末將前去破敵雲雲的,以顯得自己勇武非常,不畏懼所有敵手,而是直接抱拳而去,聚集人馬準備棄城而走。
行事匆忙,本來沒有撤離的打算,現在事已至此,隻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曆城,迴轉東平陵,以待主公呂布帥軍來助。
陳宮走的瀟灑,就在顏良號令一十二架投石車同時向曆城發射巨石的時候走的,聽聞著身後傳來震耳欲聾的聲響,陳宮心中說不出什麽滋味,暗暗道著,自己這個軍師實在不怎麽稱職啊。
陳宮可以匹馬就走,郝萌、廖化兩人可不行,顏良挾大軍攻占曆城,三軍什麽兵種都有,騎卒剛才城樓上遠遠一眺,便有三、四千的規模。如今自己等人要棄城而走,說什麽也得留下一人斷後,沒有人來斷後的話,隻會被顏良像追攆潰軍一般,全部斬殺殫盡。
陳宮沒有指定誰來斷後,仿似他忘記還有這樣一件重要的事情。
兩將在陳宮走的時候,也不可能張望著,上前攔住問道:“軍師,我倆之間,誰先走,誰斷後啊?”
若是真的這樣,問話者豈不是不打自招,自己乃是那個想先撤兵的人嗎?
現今的情況稍微有些尬尷,郝萌、廖化兩人相視一眼,郝萌自思著,廖化乃是山賊出身,不能與己相提並論,但既然同為一殿之臣,在無軍師明言的情況下,自己可以仗勢先行一步,郝萌乃道:“元儉,…”
話未及說完,便聽得廖化慷慨言道:“郝兄,汝之好意,化心領了,不過郝兄乃是主公重臣,不能有失,化自願斷後!”廖化說完,不理郝萌,轉身便去準備軍伍,以待曆城陷落之後,攔阻顏良大軍。
郝萌聽得,心中既感動又慚愧,心說道,元儉這人,年紀輕輕的,想不到義氣如斯!
看著廖化的背影,伸出的手掌已經夠不到廖化了,郝萌呆了下,轉身令麾下迅速出城,之後便率著數十騎軍隨後而進。
曆城中軍卒出城為顏良哨探所見,飛馬來報,顏良聞之,大笑道:“陳宮為呂布軍師,眾人皆言乃是智謀高深之輩,想不到僅止於此,見吾兵強馬壯,便逃向青州,哈哈…”
顏良當下令大軍急速攻城,而自己則翻身上馬,率著騎軍追向曆城逃兵而去。
由於陳宮見機,果斷撤軍,顏良追上斷後之人廖化的時候,陳宮差不多已經快要至東平陵。
東平陵與曆城之間,僅隻有四十裏地,騎馬的話,很快就能到達,而步卒的話,就慢了許多,可能要花上幾個時辰,方才能至。
廖化所率的斷後軍卒,多為步卒,少數騎軍。
曆城東門外不遠,一處高地之上,廖化率著三千軍勢等候在此。
顏良繞城而過,來到這裏眼見的便是廖化將三千人布成陣勢,阻擋在此。
在這三千軍勢前是匆匆布就的各種攔馬柵,橫成交錯,僅僅能夠阻擋自己一波攻擊,之後便是這些人的覆滅之時。
顏良心知若是此刻不理這些人,他們肯定會追逐在後麵,幹擾自己追殺逃兵。
既為斷後之軍,若不是心中抱有必死之心,何能阻截追兵?
如此一來,當斬殺此地領兵之將校,以瓦解軍卒戰意,方能麾軍掩殺。
顏良心念至此,遂拍馬向廖化衝了過去。
見顏良揮舞著大刀縱馬而來,廖化心中一擰,發狠起來,同樣揮舞著斬馬刀奔襲向顏良。
顏良為河北名將,廖化自忖著或許不能敵之,但現在這種狀況由不得自己,不能不出。讓顏良率騎軍而入之後,整個防線都將崩潰,何論阻敵?
顏良乜視之,量區區一員小將能擋自己哉?
拍馬而上,大刀砍過去,廖化團身躲過,反手就是一斬刀。
顏良斜掠,大刀直取廖化肩膀,打算這樣劃拉下去,將廖化劈成兩瓣。
廖化以斬馬刀擋之,兩件兵刃相擊,廖化力不能及,全身一震,顏良大刀順勢砍進。
廖化雙手緊握斬馬刀狂劈,顏良哈哈大笑一聲,大刀挾雷霆之勢,直斬其身。
廖化眼見不能幸免,含狠怒砍一刀之後,棄刀滾落下馬,拚命向旁邊逃去。
顏良正待驅馬上前將此人斬殺,忽聽的一人叫喊道:“顏良,看箭!”
顏良悚然,側向一物正激射而來,不能不遮攔一下,不然有可能因此受傷。
大刀橫擊側擋,聽得“當啷”一聲,顏良張望間,覷得原來是一柄長槍。
喊話者乃是郝萌,他本來率軍已經先行離去,但在路上,想起廖化不顧生死大事,願為斷後,心中有些自慚,遂率了數十親衛,快馬加鞭向著曆城而來。
郝萌心中存著不能讓廖化就這麽沒於亂軍中,好端端的一個人,起碼也得救迴來的想法一路急馳,終於在緊要關頭,將廖化救了下來。
顏良大怒,本來能將此人斬殺,不想旁逸斜出衝出這麽一員戰將來,不要命的將武器扔向自己,顏良不再矜持,麾軍就掩殺過去。
今日若不將這兩人斬殺,怎能消自己心頭之恨?
郝萌率十數騎橫掠而過,將廖化抄起,撥馬就走。
身後顏良率騎軍大進,郝萌越過廖化布防的陣地之時,口中狂喝一聲道:“眾軍聽令,起槍陣!”
槍陣是對付騎兵突襲的不二法門,騎軍來勢洶洶,若不能用長槍、長矛阻擋住,一旦被撕裂開陣腳,便是潰敗、潰滅之時。
前排將校聽令,各個綽起手中長槍,齊聲喝著向顏良騎軍而去。
郝萌是繞著三千軍勢而走的,顏良則是跟隨在身後,這樣一來,呈現出去郝萌數十人帶著顏良大隊騎軍突向三千軍勢的側翼。
三千軍勢手持著長槍向前的時候,顏良部屬騎軍乃是側身,這給了這三千軍勢一絲微弱的優勢,可以橫擊顏良騎軍。
長矛刺擊中,不少顏良的騎卒摔下馬來,不等爬起身,便給並頭齊進的廖化部從所刺殺。
前麵的騎卒倒下之後,後麵的繼續跟上,槍陣在廝殺中,已經沒有起初的整齊,給了顏良騎軍機會,奮勇突進,橫跨過攔馬柵,殺入陣中。
一時間,人仰馬翻,顏良騎軍與廖化守卒混成一片。
此時顏良已經追逐郝萌、廖化兩將來至陣後,郝萌、廖化兩人共乘一騎,馬負重不能疾馳,兩者皆不能脫。
郝萌見此,怒喝一聲道:“給我攔住此人!”
聽著郝萌的命令,數十親衛,相互一視,反身策馬衝向顏良。
郝萌趁機衝入後陣,翻身下馬,並廖化從守卒手中奪過長矛,喝令著這裏的士卒反身對敵。
顏良見這十幾人並力衝襲過來,不由得大笑一聲,揮刀就砍。
自己麾下騎軍成千上百,數十人就想阻道於前?
自不量力!
左砍右劈中,人頭滾落,熱血四濺。
劈翻最後一衛之後,顏良驅馬來至郝萌、廖化兩人陣前,捋須開口言道:“爾等手下敗將,還不下馬就縛,更待何時?”
廖化、郝萌相互看視一眼之後,齊齊唿道:“溫侯帳下隻有斷頭將軍,並無投降之人!”說完兩人驅兵前擊。
顏良冷哼一聲,一展大刀,馳馬突進。
感受著身後的喊殺聲,郝萌、廖化兩人心知此刻身受前後夾攻,陣勢沒有破潰,隻是因為自己倆人在,才勉強支撐著,若是一人身損,或兩人全部陣亡,必定會引發軍勢潰逃。
而廖化本是斷後將軍,已然是沒有援兵可待,兩人慘然一笑,那麽隻有向前、向前,不能斬殺顏良,就被他所砍殺罷。
心存死誌的兩人本待跑動向前,忽左右士卒皆喊道:“兩位將軍快上馬走吧,這裏留給我們,由我們來阻擋顏良!”
每個人心底深處都有一處純淨之所,懷著窮途末路的感悟,郝萌、廖化兩人聽得眾士卒的勸阻語言,不由得一怔。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正麵死亡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對此毫無畏懼的,那麽他們緣何如此?
還在詫異中的郝萌、廖化兩人,聽得那些士卒慢慢由一人開始,逐漸擴散開去,齊聲念著說道:“黃天在上,賜我神力,護佑我靈魂純潔,不為俗世蒙蔽;黃天在上,祝福於我,…”
漸漸的在這一小山坡上,眾人的唱和聲匯集成一線,轉變成為二千多人和聲。
郝萌、廖化兩人看著身前那些無所畏懼的士卒,一個接著一個衝了出去,然後被顏良的騎軍所砍殺;一個接一個持著長矛刺擊了過去,無論中或不中,都繼續前擊,絲毫沒有因為身邊的袍澤倒下而驚慌失措,而是視死如歸般的衝了上去。
顏良惱恨著的看著眼前奇怪的景象,這種情況他從來沒有遇到過,從來都沒有發生過。
聽著對麵士卒的唱和,顏良明白應該是青州黃巾殘餘投靠呂布之後,被其驅使著從軍的。
既然是黃巾餘孽,那麽就全部殺掉吧。
顏良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騎軍心中帶著莫名的感情,奮力的誅討著這些異類,對於他們的頑強,一時間內,騎軍心中既有厭惡之感,又帶著一絲的好奇之意。
竟然是什麽原因,令他們能夠毫不畏懼死亡,送死一般的衝殺過來?
周圍的士卒全部都狂熱起來,郝萌、廖化兩人是身處此種境地之下的兩個異類,在他們倆的臉上全是驚駭的神色。
主公呂布曾經有語道,軍中若有言及太平道教之事者,全體誅殺!
現在該如何?
身邊的人流迅疾的通過,無從是處的郝萌、廖化兩人被人推上馬匹之後,快馬加鞭逃竄出戰場,身後的聲音逐漸消失了。
聲音雖然消失了,但郝萌、廖化兩人知道,今天所發生的一切,是不可能會被忘卻的,而是會永遠的銘刻在自己心底。
太平道教在軍中有著發展,太平道教眾救了本來閉目待死的兩人。
本書來自 品&書
戰鼓聲中,顏良立於中軍麾蓋之下,眾將環立。
逢紀、韓珩兩參軍遙望曆城,韓莒子、呂威璜兩將全身重甲挎刀藐視。
曆城城樓之上,數排手持長戟的衛卒緊張的盯視著城下,在他們身後是好幾列的弓弩手。
“二萬袁軍…”陳宮心中默默思量著,曆城未曾開戰,他就有不能敵的氣餒感。
繡袍金甲應是顏良,隻見他身長八尺,燕頷虎須,持刀立馬,威儀甚重,河北名將果然名不虛傳。
郝萌喃喃自語著道:“傳聞顏良為河北雙壁之一,袁紹依為臂膀…”
廖化哈哈一笑,揮舞著手中斬馬刀說道:“什麽河北雙壁,且戰過再說。”
陳宮頷首,說道:“觀顏良軍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非上將不能為之,顏良統兵得法,今日一戰應甚為艱苦,還請兩位將軍小心在意,提防顏良入寇城中。”陳宮說完向著郝萌、廖化兩人拱手一禮。
郝萌、廖化兩人連忙抱拳迴禮道:“末將謹記軍師之言,定阻顏良於城外,不敢有絲毫懈怠。”
陳宮含笑受之,令城樓之上的弓弩手準備挽弓上弦,顏良軍勢就在眼前,大戰即將開啟。
曆城乃是小縣,城池低矮不說,有些城牆處還能清晰見到剛剛修補上去的印子。如此一城,顏良自思根本用不上全軍壓上,隻需將投石車推至上前一些,發射巨石轟擊城池,破開城牆之後,便可帥軍大進了。
顏良遂令後陣將投石車推出,順著布陣城下的軍列行間過去。
那投石車高達數丈,長約三丈許,在城下草地上留下深深的車轍痕跡,幾十人牽引著,布防在顏良中軍稍後一點的地方。
陳宮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心中雖然早有意料,可萬萬沒有想到顏良直接準備轟擊城牆,而不是…
有些苦澀,郝萌、廖化兩將看望過來,陳宮振作精神,說道:“袁紹軍中有能工巧匠,如此攻城利器,…隻能暫避鋒芒了。”陳宮說完,速令兩人率各自的軍卒,準備防禦設施。
與此同時,陳宮有命人進到城中,號令百姓無故不得出門、上街,以防被誤傷。
十二架投石車,在數百人的校準中,開始了第一次試投。
隻見那近五十人一架投石車附近,一部分人協力在努力裝載巨大的石頭,那石頭約有一石重左右,有圓形的、有尖利狀的,裝入木筐之後,另外二、三十個人齊聲喝著,竭力拉動繩索,攪緊之後,便向城池投出一塊大石。
那大石沉悶的發出唿嘯聲,越過袁軍陣列頭頂,那些士卒歡唿著,仰望向那石頭,隨著石頭看向城池。
無以倫比,陳宮看著那塊石頭砸在城牆邊緣上,僅僅碰到一點,就這一點,砸裂開來的碎石,向四麵八方激射而出,幾個在附近躲避的士卒,滿臉流血,淒慘叫喊著。
一擊之下,就折損了三、四名軍士,這幾人捂住傷口,相互攙扶著向後方跑去。
而大石順勢之下,翻滾著落在城牆之下,沒有撞砸到牆壁,陳宮沒有為此慶幸,這僅僅是第一次、第一塊投石車拋出的巨石,就造成了這樣的傷害,接下來的戰鬥,必敗無疑!
既然心中已有此預料,陳宮索性傳令郝萌、廖化兩人準備棄曆城走東平陵,這裏已經不可守,就是硬撐也不過再多折損些兵卒,而不能拖延顏良大軍進軍之勢。
陳宮心中充滿了對此準備不足的遺憾,青州大興水師,兵可至三韓、遼東、倭國,的確為當世諸侯首屈一指。但重視水軍的結果,就是忽視了攻城器械的製造,青州所有的能工巧匠都去製造戰船,就沒有人來製造攻城器械了。
沒有人指出這一缺陷過,最重要的原因的確是水師,但時間緊迫等諸多因素也是其中緣由。主公呂布取得青州不久,為糧草問題幾經波折才平複下來,眼見著今年糧熟,就能不必為此擔憂發愁,可沒有想到袁紹此時征討青州。
河北傳來的消息中,的確有關於攻城器械的,但誰能想到袁紹進入青州後第一戰,便是以器械準備攻城拔寨?
河北雙壁,顏良、文醜兩人,貔虎之輩,不以勇武突陣,而是依仗攻城器械之利行攻城一事?
陳宮感慨了聲,覷見郝萌、廖化兩人麵麵相覷的樣子,吩咐著道:“顏良尚在準備投石,趁此機會,從東門走吧,不然被其所察覺,於後一路掩殺,我等失地喪師還在其次,能不能得還北海,就隻能看各自天命如何了。”
郝萌、廖化兩將也不是恣意任性之人,聽聞陳宮所語之後,僅僅是詫異軍師為何僅僅隻見顏良一次投石之後,便意欲放棄曆城,投東平陵而去。
顏良投石車的確厲害,非人力能夠阻擋,不過不戰而退,是為恥辱,是有軍律責罰的,但現在既然有軍師頂著,那麽就無所謂,退就退罷。
郝萌、廖化沒有上前自薦,待末將前去破敵雲雲的,以顯得自己勇武非常,不畏懼所有敵手,而是直接抱拳而去,聚集人馬準備棄城而走。
行事匆忙,本來沒有撤離的打算,現在事已至此,隻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曆城,迴轉東平陵,以待主公呂布帥軍來助。
陳宮走的瀟灑,就在顏良號令一十二架投石車同時向曆城發射巨石的時候走的,聽聞著身後傳來震耳欲聾的聲響,陳宮心中說不出什麽滋味,暗暗道著,自己這個軍師實在不怎麽稱職啊。
陳宮可以匹馬就走,郝萌、廖化兩人可不行,顏良挾大軍攻占曆城,三軍什麽兵種都有,騎卒剛才城樓上遠遠一眺,便有三、四千的規模。如今自己等人要棄城而走,說什麽也得留下一人斷後,沒有人來斷後的話,隻會被顏良像追攆潰軍一般,全部斬殺殫盡。
陳宮沒有指定誰來斷後,仿似他忘記還有這樣一件重要的事情。
兩將在陳宮走的時候,也不可能張望著,上前攔住問道:“軍師,我倆之間,誰先走,誰斷後啊?”
若是真的這樣,問話者豈不是不打自招,自己乃是那個想先撤兵的人嗎?
現今的情況稍微有些尬尷,郝萌、廖化兩人相視一眼,郝萌自思著,廖化乃是山賊出身,不能與己相提並論,但既然同為一殿之臣,在無軍師明言的情況下,自己可以仗勢先行一步,郝萌乃道:“元儉,…”
話未及說完,便聽得廖化慷慨言道:“郝兄,汝之好意,化心領了,不過郝兄乃是主公重臣,不能有失,化自願斷後!”廖化說完,不理郝萌,轉身便去準備軍伍,以待曆城陷落之後,攔阻顏良大軍。
郝萌聽得,心中既感動又慚愧,心說道,元儉這人,年紀輕輕的,想不到義氣如斯!
看著廖化的背影,伸出的手掌已經夠不到廖化了,郝萌呆了下,轉身令麾下迅速出城,之後便率著數十騎軍隨後而進。
曆城中軍卒出城為顏良哨探所見,飛馬來報,顏良聞之,大笑道:“陳宮為呂布軍師,眾人皆言乃是智謀高深之輩,想不到僅止於此,見吾兵強馬壯,便逃向青州,哈哈…”
顏良當下令大軍急速攻城,而自己則翻身上馬,率著騎軍追向曆城逃兵而去。
由於陳宮見機,果斷撤軍,顏良追上斷後之人廖化的時候,陳宮差不多已經快要至東平陵。
東平陵與曆城之間,僅隻有四十裏地,騎馬的話,很快就能到達,而步卒的話,就慢了許多,可能要花上幾個時辰,方才能至。
廖化所率的斷後軍卒,多為步卒,少數騎軍。
曆城東門外不遠,一處高地之上,廖化率著三千軍勢等候在此。
顏良繞城而過,來到這裏眼見的便是廖化將三千人布成陣勢,阻擋在此。
在這三千軍勢前是匆匆布就的各種攔馬柵,橫成交錯,僅僅能夠阻擋自己一波攻擊,之後便是這些人的覆滅之時。
顏良心知若是此刻不理這些人,他們肯定會追逐在後麵,幹擾自己追殺逃兵。
既為斷後之軍,若不是心中抱有必死之心,何能阻截追兵?
如此一來,當斬殺此地領兵之將校,以瓦解軍卒戰意,方能麾軍掩殺。
顏良心念至此,遂拍馬向廖化衝了過去。
見顏良揮舞著大刀縱馬而來,廖化心中一擰,發狠起來,同樣揮舞著斬馬刀奔襲向顏良。
顏良為河北名將,廖化自忖著或許不能敵之,但現在這種狀況由不得自己,不能不出。讓顏良率騎軍而入之後,整個防線都將崩潰,何論阻敵?
顏良乜視之,量區區一員小將能擋自己哉?
拍馬而上,大刀砍過去,廖化團身躲過,反手就是一斬刀。
顏良斜掠,大刀直取廖化肩膀,打算這樣劃拉下去,將廖化劈成兩瓣。
廖化以斬馬刀擋之,兩件兵刃相擊,廖化力不能及,全身一震,顏良大刀順勢砍進。
廖化雙手緊握斬馬刀狂劈,顏良哈哈大笑一聲,大刀挾雷霆之勢,直斬其身。
廖化眼見不能幸免,含狠怒砍一刀之後,棄刀滾落下馬,拚命向旁邊逃去。
顏良正待驅馬上前將此人斬殺,忽聽的一人叫喊道:“顏良,看箭!”
顏良悚然,側向一物正激射而來,不能不遮攔一下,不然有可能因此受傷。
大刀橫擊側擋,聽得“當啷”一聲,顏良張望間,覷得原來是一柄長槍。
喊話者乃是郝萌,他本來率軍已經先行離去,但在路上,想起廖化不顧生死大事,願為斷後,心中有些自慚,遂率了數十親衛,快馬加鞭向著曆城而來。
郝萌心中存著不能讓廖化就這麽沒於亂軍中,好端端的一個人,起碼也得救迴來的想法一路急馳,終於在緊要關頭,將廖化救了下來。
顏良大怒,本來能將此人斬殺,不想旁逸斜出衝出這麽一員戰將來,不要命的將武器扔向自己,顏良不再矜持,麾軍就掩殺過去。
今日若不將這兩人斬殺,怎能消自己心頭之恨?
郝萌率十數騎橫掠而過,將廖化抄起,撥馬就走。
身後顏良率騎軍大進,郝萌越過廖化布防的陣地之時,口中狂喝一聲道:“眾軍聽令,起槍陣!”
槍陣是對付騎兵突襲的不二法門,騎軍來勢洶洶,若不能用長槍、長矛阻擋住,一旦被撕裂開陣腳,便是潰敗、潰滅之時。
前排將校聽令,各個綽起手中長槍,齊聲喝著向顏良騎軍而去。
郝萌是繞著三千軍勢而走的,顏良則是跟隨在身後,這樣一來,呈現出去郝萌數十人帶著顏良大隊騎軍突向三千軍勢的側翼。
三千軍勢手持著長槍向前的時候,顏良部屬騎軍乃是側身,這給了這三千軍勢一絲微弱的優勢,可以橫擊顏良騎軍。
長矛刺擊中,不少顏良的騎卒摔下馬來,不等爬起身,便給並頭齊進的廖化部從所刺殺。
前麵的騎卒倒下之後,後麵的繼續跟上,槍陣在廝殺中,已經沒有起初的整齊,給了顏良騎軍機會,奮勇突進,橫跨過攔馬柵,殺入陣中。
一時間,人仰馬翻,顏良騎軍與廖化守卒混成一片。
此時顏良已經追逐郝萌、廖化兩將來至陣後,郝萌、廖化兩人共乘一騎,馬負重不能疾馳,兩者皆不能脫。
郝萌見此,怒喝一聲道:“給我攔住此人!”
聽著郝萌的命令,數十親衛,相互一視,反身策馬衝向顏良。
郝萌趁機衝入後陣,翻身下馬,並廖化從守卒手中奪過長矛,喝令著這裏的士卒反身對敵。
顏良見這十幾人並力衝襲過來,不由得大笑一聲,揮刀就砍。
自己麾下騎軍成千上百,數十人就想阻道於前?
自不量力!
左砍右劈中,人頭滾落,熱血四濺。
劈翻最後一衛之後,顏良驅馬來至郝萌、廖化兩人陣前,捋須開口言道:“爾等手下敗將,還不下馬就縛,更待何時?”
廖化、郝萌相互看視一眼之後,齊齊唿道:“溫侯帳下隻有斷頭將軍,並無投降之人!”說完兩人驅兵前擊。
顏良冷哼一聲,一展大刀,馳馬突進。
感受著身後的喊殺聲,郝萌、廖化兩人心知此刻身受前後夾攻,陣勢沒有破潰,隻是因為自己倆人在,才勉強支撐著,若是一人身損,或兩人全部陣亡,必定會引發軍勢潰逃。
而廖化本是斷後將軍,已然是沒有援兵可待,兩人慘然一笑,那麽隻有向前、向前,不能斬殺顏良,就被他所砍殺罷。
心存死誌的兩人本待跑動向前,忽左右士卒皆喊道:“兩位將軍快上馬走吧,這裏留給我們,由我們來阻擋顏良!”
每個人心底深處都有一處純淨之所,懷著窮途末路的感悟,郝萌、廖化兩人聽得眾士卒的勸阻語言,不由得一怔。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正麵死亡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對此毫無畏懼的,那麽他們緣何如此?
還在詫異中的郝萌、廖化兩人,聽得那些士卒慢慢由一人開始,逐漸擴散開去,齊聲念著說道:“黃天在上,賜我神力,護佑我靈魂純潔,不為俗世蒙蔽;黃天在上,祝福於我,…”
漸漸的在這一小山坡上,眾人的唱和聲匯集成一線,轉變成為二千多人和聲。
郝萌、廖化兩人看著身前那些無所畏懼的士卒,一個接著一個衝了出去,然後被顏良的騎軍所砍殺;一個接一個持著長矛刺擊了過去,無論中或不中,都繼續前擊,絲毫沒有因為身邊的袍澤倒下而驚慌失措,而是視死如歸般的衝了上去。
顏良惱恨著的看著眼前奇怪的景象,這種情況他從來沒有遇到過,從來都沒有發生過。
聽著對麵士卒的唱和,顏良明白應該是青州黃巾殘餘投靠呂布之後,被其驅使著從軍的。
既然是黃巾餘孽,那麽就全部殺掉吧。
顏良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騎軍心中帶著莫名的感情,奮力的誅討著這些異類,對於他們的頑強,一時間內,騎軍心中既有厭惡之感,又帶著一絲的好奇之意。
竟然是什麽原因,令他們能夠毫不畏懼死亡,送死一般的衝殺過來?
周圍的士卒全部都狂熱起來,郝萌、廖化兩人是身處此種境地之下的兩個異類,在他們倆的臉上全是驚駭的神色。
主公呂布曾經有語道,軍中若有言及太平道教之事者,全體誅殺!
現在該如何?
身邊的人流迅疾的通過,無從是處的郝萌、廖化兩人被人推上馬匹之後,快馬加鞭逃竄出戰場,身後的聲音逐漸消失了。
聲音雖然消失了,但郝萌、廖化兩人知道,今天所發生的一切,是不可能會被忘卻的,而是會永遠的銘刻在自己心底。
太平道教在軍中有著發展,太平道教眾救了本來閉目待死的兩人。
本書來自 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