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漢元帝時始置,全稱治中從事史,亦稱治中從事,主眾曹文書,位僅次於別駕。
別駕,全稱別駕從事史,亦稱別駕從事,簡稱“別駕”。因其地位較高,出巡時不與刺史同車,別乘一車,故有此名。
由此可見,陳宮之別駕職位當與溫侯呂布並肩,隻遜一籌,又因與呂布有君臣上下之分,遂可在呂布授權之下,掌青州所有事宜。
北海城方九裏,城中南北向街道有九條,東西方街道同為九條,這是有個說法的,即九經九緯。每條街道的寬度在五丈左右,相當的寬暢。
按照左祖右社的建築對稱性來構造,祖廟在東邊,社稷壇在西邊,左右對稱。
麵朝後市,府衙大門是向南,市場在北麵。
市朝一夫,市場大小為百步大小,東西、南北各長四十丈餘。
“左者人道所親,故立祖廟於王宮之左;右者地道所尊,故立國社於王宮之右;朝者義之所在,必麵而向之,故立朝於王宮之南;市者利之所在,必後而背之,故立市於王宮之北。”這是最理想的城池布局。
北海城完全是按照此比例來建築的,如此鑄就的城池顯得雄偉大氣,完全可以勝任一州之中心的作用,輻射周邊,令人升起一股自豪感來。
既然城池已經這樣了,那麽就沒有重新推倒重來的必要,畢竟比起構築防禦工事,首要的政事是要解決糧食問題。
在陳翎至北海前,陳宮已經預先派出催糧使,向各郡征調糧草。
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何況,黃巾三十萬眾,已經在向北海郡靠近集攏。
這些人,本來分散在青州內,就近食糧,沒有吃了,就圍困縣城,逼著開倉放糧。現在既然在管亥的帶領下,降了溫侯呂布,那麽陳翎必須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
這是一個大難題,很大的難題,以致於陳宮已經帶著主公命令巡視各郡去了!
北海郡雖然是州治所所在地,但青州真正能夠養活人的地方,現在在袁紹手中,是平原郡!
平原是人口百萬的大郡,一郡人口就可將並州,涼州比下去,並州人口在六十六萬左右,而居九州之末的涼州,隻有四十六萬人口。
思慮中,陳翎有些笑意,聽得高順駐開陽時,為籌集糧草,魏續、宋憲、侯成三人前去泰山郡搶糧,難道要依照此行事?
不說袁紹麾下兵將無數,不說曹操虎視眈眈,但論己方,吃了這一頓,下一餐還不知道在哪,如何出兵行奪郡縣之事?
陳翎苦笑連連,哀歎不已。
以前是沒兵,所以被曹操追逐著打,現在呢,士卒是挺多了的,但沒糧啊…
陳翎感覺坐在火山口上,隨時都會有被烤焦的可能。
百姓沒糧,可以去打獵,可以去挖野菜充饑,而兵士呢?他們會起兵、他們會打砸、搞亂集市,隻為求得一餐之食。
這無謂錯對,隻是人餓的時候真的什麽事情都能幹出來。
陳翎苦笑一聲,整身站起來,負手向外走去。
天氣晴朗,秋風徐徐,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
唿吸著清新的空氣,張望外麵,庭院中樹蔭壇謝,幾隻小鳥在吱吱喳喳歡快叫喚著。
步下台階,來到一株不知名的低矮植物前,伸手折下一枝,青澀的嫩汁滴了下來,陳翎凝視著,腳下一群螞蟻繞過自己腳間,向著一棵枯樹匆匆而去。
螞蟻?
蚱蜢?
寒蟬?
吃蟲嚼鳥是填飽不了肚子的!
歎了聲,人活著,總歸要吃喝的,天上飛的,水中遊的…
等等,魚,魚!
思路突然開闊起來,這裏近海,自己有船,可以出海捕魚,這樣可以解決一部分,隻是不知道現在琅邪城中,製出幾艘來?
然後呢?
肯定還不夠,但是能解決一部分算一點,再努力想想其他辦法。
辦法,辦法何在?
自己已經不能像琅邪莒縣那般,再抄起武器,去幹滅族的事情了。
那麽,隻有,隻有…
就在嘴邊,就是說不出來!
就在此刻,小吏過來稟報道:“督軍校尉徐和求見大人!”
陳翎氣惱非常,就快想出辦法來了,此時這個不長眼的文吏過來打攪了自己,就此沒有了辦法!
轉過身來,陳翎說道:“請他過來一見。”
“諾!”小吏恭敬的答了聲,便出去傳喚徐和進來。
陳翎沒有迴殿上就坐,徐和麽,自己還有事情要問他來著,想不到他自己送上門來了。
靜靜待在庭院中,依著一張石凳半就落座,仆役見陳翎招手,遂送上茶水,以為陳翎待客之用。
徐和進得院中,便見陳翎蕭瑟的坐在一塊石頭上,他心中暗自奇怪,想起軍中諸將對陳翎的印象:陳翎此人,某羞與為伍!這是許褚許仲康的話,許褚與陳翎之間的私人恩怨不是隱秘之事,聞者眾多,同仇敵愾的幾無一人,隻有郝萌同樣如此言道著。
郝萌這人,令人總有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感覺,誰都知道,論起交情來,除去尚未見過麵的周泰、陳震兩人之外,郝萌應該與陳翎很得默契的,不然怎麽連自己的老部下曹性都能送出?
那可是射傷曹操大將夏侯惇的亞神射手啊!
當然,假如那一箭真能夠射死夏侯惇的話,曹性就可算的上神射手了。
沒一人把郝萌的話當真,隻是以為被派去濟南郡任事,心生怨言而已。
其他諸將的議論在徐和心中迴憶著,除去這幾個與陳翎頗有淵源的人之外,交好親密當屬張遼為最,畢竟張遼嶄露頭角是在相城反擊徐州陶謙一戰中,那時,他張遼在陳翎帳下為將。
陳翎不以張遼年輕,將全部希望壓在他身上,這才有了相城大捷,曹豹退兵,不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呂布一勢,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
徐盛、呂岱兩人以及現在的諸葛瑾,投向呂布,都與陳翎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徐和驚訝的發現,加上周泰、許褚、陳震,陳翎此人在呂布一軍中,幾乎與半數以上將領全部交好!
惟有高順、魏續、宋憲、侯成等幾人由於時局關係,與陳翎關係為一般,但不要忘記,呂玲綺,呂布之女,奉其為先生。
來到陳翎身側,徐和收斂起肆無忌憚的目光,直視前方,不敢與陳翎目光接觸,恭敬的言道:“徐和見過治中!”說著,徐和躬身深深一禮。
徐和沒有施抱拳禮,陳翎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一指對麵,道了聲,“坐!”
徐和無視陳翎指的地方僅是根木樁,此刻就算陳翎指著地麵,對他說,“坐”!他也不敢不坐。
這是世俗的禮節,這是權勢的力量,逼迫著徐和,做出如此行動。
徐和毫無緣由的被一股氣勢所控,他知道其實並不存在這樣虛幻的東西,但麵對呂布帳下第一號實權人物,無形的力量總在圍繞著他。
徐和清醒的很,陳宮陳公台,不過是呂布為平複眾人之心,才提其為別駕的。當一個人身處絕頂之時,向下俯視,總能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
呂布此人前半生,幾乎沒有敗過,每次勝利的疊加,他的氣勢越來越盛。他可以容忍張遼、許褚等輩,甚至早在北海開戰初,呂布就有意將管亥提為現在張遼位居的牙門將軍,呂布他無所謂。
為何如此?
在武事上,他已經淩絕頂,其他人等隻有仰望的份!
但在文事政務上,這種事關重大的任命,他不敢放任一人掌握全部權利,陳翎對他忠心耿耿,他卻沒有如此聽而任之,遷陳翎為別駕。
出武關後,陳翎本可以棄他而去,可他沒有。
得了汝陰,陳翎可以自立的,那時呂布尚在河北,就算自立了又何妨?陳翎沒有。
相城,呂布與曹操鏖戰譙縣,局勢危急非常,此時身為相城主官的陳翎,若有私心,可向曹操或陶謙致信,暗中私通,背後一擊,可令呂布無力反天,可他陳翎沒有。
呂布兵指彭城,相傳出征之時,陳翎為此曾進諫過,但呂布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強行征討徐州,這是陳翎最佳也是最為合算的一次機會。
當時他若反了呂布,世人大抵隻會同情他。曹操、陶謙,甚至是袁術,三方勢力虎視沛國,陳翎當斷就斷,義無反顧提兵北上,出現在最意料不到的地方,琅邪郡莒縣!
神來之筆!
若不是早知呂布不會就此喪身,就是心中已存莫逆之心。
但從呂布從徐州歸莒縣來看,陳翎親迎其入城,之後便將權利全部交還給呂布。
這就讓人開始有些吃驚了,他陳翎到底是誰?他陳翎難道真的對呂布忠心耿耿,沒有一絲反叛之麽?
心中存著這般想法的徐和,坐於陳翎對麵,低人一等,徐和心中暗暗道著,看覷著陳翎,他果然不在意明麵上官職,隻在意是否能在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不然何以如此氣度不凡?
為上者,為君者,才有如此風範,呂布雖勇,但論斂身逼迫之力,尚不及他!
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陳翎在呂布麵前都敢放肆無所忌憚,何況現在僅僅是他徐和。
靜靜安坐半晌,兩人都沒開口說話的**。
本來身為官低者的徐和,當率先開口稟明為何來此,然徐和此來,卻是為了一探陳翎底細,故作茫然狀戰戰兢兢端坐著。
陳翎沒有搭理徐和,雖然他本來有事要問徐和,但在此刻,他隻想晾著徐和,讓他知曉得罪人可以,但其中不包括自己。
陳翎繼續著剛才的思緒,是什麽呢,是什麽呢?
毫無頭緒啊!
若是有足夠時間的話,自己還能仗著自身的優勢,將學識轉化為產能,無論是每畝田地的產出都能上一台階,本來能養活一家人的,起碼可以多上二、三人。
時間啊!不等人,主公雖然沒有過催促,但連孫翊,宜霜都沒有瞧見過來玩耍,那麽說明一件事,為了讓自己安靜思考,呂布已經禁止他們進入衙內了。
歎了聲,聽得有人問道:“治中大人可有煩惱?”
抬頭望去,正見徐和一臉阿諛的向自己奉承說道,陳翎嗬嗬一笑,不接徐和之問,說道:“你可知張角得授幾卷天書?”
天書者,《太平清領書》。黃巾軍將張角視為神人,自然與其相關的東西,都加上了神秘色彩,陳翎既有安撫三十萬黃巾的責任,隨鄉入俗,如此說道不為過。
徐和一怔,當時陳翎的書信送至管亥與自己手中時,自己勸阻住管亥,將此事交付自己與陳翎說及,管亥遂與己都不迴陳翎之信。在這信中,隻有寥寥數言,其中就有此問。
徐和把早已準備好的說辭講來,說道:“當初,聖師遇仙,得授天書百餘卷。”說完徐和看向陳翎。
陳翎麵上失望之色一閃便消,笑顏道:“徐校尉可否借我一觀?”《太平清領書》是黃巾太平道教義綜述,陳翎不信如此重要的東西,他們黃巾太平道教眾不會好好保管。
果然如陳翎所料的那般,徐和沒有一絲隱瞞之意,有些尬尷著說道:“此書經曆數次戰爭,現在僅餘五十餘卷。”徐和此言真假難辨,不過其中有幾分真實性,《太平清領書》乃是竹簡製成,一卷一卷聽起來似乎很多,可若是譽寫在紙張上,可能隻有薄薄的一冊。
陳翎臉上已經流露出失望神色,徐和暗忖著,剛才沒有眼花的話,失望加失望,一再失望,他已經開始不耐煩了。
不錯,陳翎是不耐煩了,這個徐和,這個張角,得授《太平清領書》應該是全的,但作為黃巾領袖,忙於舉事起義,他怎會仔細琢磨其中的學識?
據他的經曆來看,一敗再敗,失敗了就跑,《太平清領書》肯定遺失了不少,徐和得到的應該是殘餘部分。
心中還帶著希望,陳翎問道:“能否現在…?”
言下之意徐和已經懂了,連忙道:“我即可派人將書拿來送予治中大人觀看!”徐和說完,匆匆起身告退,快步來到府衙外,吩咐等候在此的心腹,將天書拿來。
做完此事,徐和迴轉再次進入衙內,一路之上暗思,天書之中難道另有玄機?
不然陳翎此人何以如此著急想觀看?
本書來自 品&書
別駕,全稱別駕從事史,亦稱別駕從事,簡稱“別駕”。因其地位較高,出巡時不與刺史同車,別乘一車,故有此名。
由此可見,陳宮之別駕職位當與溫侯呂布並肩,隻遜一籌,又因與呂布有君臣上下之分,遂可在呂布授權之下,掌青州所有事宜。
北海城方九裏,城中南北向街道有九條,東西方街道同為九條,這是有個說法的,即九經九緯。每條街道的寬度在五丈左右,相當的寬暢。
按照左祖右社的建築對稱性來構造,祖廟在東邊,社稷壇在西邊,左右對稱。
麵朝後市,府衙大門是向南,市場在北麵。
市朝一夫,市場大小為百步大小,東西、南北各長四十丈餘。
“左者人道所親,故立祖廟於王宮之左;右者地道所尊,故立國社於王宮之右;朝者義之所在,必麵而向之,故立朝於王宮之南;市者利之所在,必後而背之,故立市於王宮之北。”這是最理想的城池布局。
北海城完全是按照此比例來建築的,如此鑄就的城池顯得雄偉大氣,完全可以勝任一州之中心的作用,輻射周邊,令人升起一股自豪感來。
既然城池已經這樣了,那麽就沒有重新推倒重來的必要,畢竟比起構築防禦工事,首要的政事是要解決糧食問題。
在陳翎至北海前,陳宮已經預先派出催糧使,向各郡征調糧草。
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何況,黃巾三十萬眾,已經在向北海郡靠近集攏。
這些人,本來分散在青州內,就近食糧,沒有吃了,就圍困縣城,逼著開倉放糧。現在既然在管亥的帶領下,降了溫侯呂布,那麽陳翎必須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
這是一個大難題,很大的難題,以致於陳宮已經帶著主公命令巡視各郡去了!
北海郡雖然是州治所所在地,但青州真正能夠養活人的地方,現在在袁紹手中,是平原郡!
平原是人口百萬的大郡,一郡人口就可將並州,涼州比下去,並州人口在六十六萬左右,而居九州之末的涼州,隻有四十六萬人口。
思慮中,陳翎有些笑意,聽得高順駐開陽時,為籌集糧草,魏續、宋憲、侯成三人前去泰山郡搶糧,難道要依照此行事?
不說袁紹麾下兵將無數,不說曹操虎視眈眈,但論己方,吃了這一頓,下一餐還不知道在哪,如何出兵行奪郡縣之事?
陳翎苦笑連連,哀歎不已。
以前是沒兵,所以被曹操追逐著打,現在呢,士卒是挺多了的,但沒糧啊…
陳翎感覺坐在火山口上,隨時都會有被烤焦的可能。
百姓沒糧,可以去打獵,可以去挖野菜充饑,而兵士呢?他們會起兵、他們會打砸、搞亂集市,隻為求得一餐之食。
這無謂錯對,隻是人餓的時候真的什麽事情都能幹出來。
陳翎苦笑一聲,整身站起來,負手向外走去。
天氣晴朗,秋風徐徐,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
唿吸著清新的空氣,張望外麵,庭院中樹蔭壇謝,幾隻小鳥在吱吱喳喳歡快叫喚著。
步下台階,來到一株不知名的低矮植物前,伸手折下一枝,青澀的嫩汁滴了下來,陳翎凝視著,腳下一群螞蟻繞過自己腳間,向著一棵枯樹匆匆而去。
螞蟻?
蚱蜢?
寒蟬?
吃蟲嚼鳥是填飽不了肚子的!
歎了聲,人活著,總歸要吃喝的,天上飛的,水中遊的…
等等,魚,魚!
思路突然開闊起來,這裏近海,自己有船,可以出海捕魚,這樣可以解決一部分,隻是不知道現在琅邪城中,製出幾艘來?
然後呢?
肯定還不夠,但是能解決一部分算一點,再努力想想其他辦法。
辦法,辦法何在?
自己已經不能像琅邪莒縣那般,再抄起武器,去幹滅族的事情了。
那麽,隻有,隻有…
就在嘴邊,就是說不出來!
就在此刻,小吏過來稟報道:“督軍校尉徐和求見大人!”
陳翎氣惱非常,就快想出辦法來了,此時這個不長眼的文吏過來打攪了自己,就此沒有了辦法!
轉過身來,陳翎說道:“請他過來一見。”
“諾!”小吏恭敬的答了聲,便出去傳喚徐和進來。
陳翎沒有迴殿上就坐,徐和麽,自己還有事情要問他來著,想不到他自己送上門來了。
靜靜待在庭院中,依著一張石凳半就落座,仆役見陳翎招手,遂送上茶水,以為陳翎待客之用。
徐和進得院中,便見陳翎蕭瑟的坐在一塊石頭上,他心中暗自奇怪,想起軍中諸將對陳翎的印象:陳翎此人,某羞與為伍!這是許褚許仲康的話,許褚與陳翎之間的私人恩怨不是隱秘之事,聞者眾多,同仇敵愾的幾無一人,隻有郝萌同樣如此言道著。
郝萌這人,令人總有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感覺,誰都知道,論起交情來,除去尚未見過麵的周泰、陳震兩人之外,郝萌應該與陳翎很得默契的,不然怎麽連自己的老部下曹性都能送出?
那可是射傷曹操大將夏侯惇的亞神射手啊!
當然,假如那一箭真能夠射死夏侯惇的話,曹性就可算的上神射手了。
沒一人把郝萌的話當真,隻是以為被派去濟南郡任事,心生怨言而已。
其他諸將的議論在徐和心中迴憶著,除去這幾個與陳翎頗有淵源的人之外,交好親密當屬張遼為最,畢竟張遼嶄露頭角是在相城反擊徐州陶謙一戰中,那時,他張遼在陳翎帳下為將。
陳翎不以張遼年輕,將全部希望壓在他身上,這才有了相城大捷,曹豹退兵,不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呂布一勢,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
徐盛、呂岱兩人以及現在的諸葛瑾,投向呂布,都與陳翎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徐和驚訝的發現,加上周泰、許褚、陳震,陳翎此人在呂布一軍中,幾乎與半數以上將領全部交好!
惟有高順、魏續、宋憲、侯成等幾人由於時局關係,與陳翎關係為一般,但不要忘記,呂玲綺,呂布之女,奉其為先生。
來到陳翎身側,徐和收斂起肆無忌憚的目光,直視前方,不敢與陳翎目光接觸,恭敬的言道:“徐和見過治中!”說著,徐和躬身深深一禮。
徐和沒有施抱拳禮,陳翎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一指對麵,道了聲,“坐!”
徐和無視陳翎指的地方僅是根木樁,此刻就算陳翎指著地麵,對他說,“坐”!他也不敢不坐。
這是世俗的禮節,這是權勢的力量,逼迫著徐和,做出如此行動。
徐和毫無緣由的被一股氣勢所控,他知道其實並不存在這樣虛幻的東西,但麵對呂布帳下第一號實權人物,無形的力量總在圍繞著他。
徐和清醒的很,陳宮陳公台,不過是呂布為平複眾人之心,才提其為別駕的。當一個人身處絕頂之時,向下俯視,總能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
呂布此人前半生,幾乎沒有敗過,每次勝利的疊加,他的氣勢越來越盛。他可以容忍張遼、許褚等輩,甚至早在北海開戰初,呂布就有意將管亥提為現在張遼位居的牙門將軍,呂布他無所謂。
為何如此?
在武事上,他已經淩絕頂,其他人等隻有仰望的份!
但在文事政務上,這種事關重大的任命,他不敢放任一人掌握全部權利,陳翎對他忠心耿耿,他卻沒有如此聽而任之,遷陳翎為別駕。
出武關後,陳翎本可以棄他而去,可他沒有。
得了汝陰,陳翎可以自立的,那時呂布尚在河北,就算自立了又何妨?陳翎沒有。
相城,呂布與曹操鏖戰譙縣,局勢危急非常,此時身為相城主官的陳翎,若有私心,可向曹操或陶謙致信,暗中私通,背後一擊,可令呂布無力反天,可他陳翎沒有。
呂布兵指彭城,相傳出征之時,陳翎為此曾進諫過,但呂布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強行征討徐州,這是陳翎最佳也是最為合算的一次機會。
當時他若反了呂布,世人大抵隻會同情他。曹操、陶謙,甚至是袁術,三方勢力虎視沛國,陳翎當斷就斷,義無反顧提兵北上,出現在最意料不到的地方,琅邪郡莒縣!
神來之筆!
若不是早知呂布不會就此喪身,就是心中已存莫逆之心。
但從呂布從徐州歸莒縣來看,陳翎親迎其入城,之後便將權利全部交還給呂布。
這就讓人開始有些吃驚了,他陳翎到底是誰?他陳翎難道真的對呂布忠心耿耿,沒有一絲反叛之麽?
心中存著這般想法的徐和,坐於陳翎對麵,低人一等,徐和心中暗暗道著,看覷著陳翎,他果然不在意明麵上官職,隻在意是否能在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不然何以如此氣度不凡?
為上者,為君者,才有如此風範,呂布雖勇,但論斂身逼迫之力,尚不及他!
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陳翎在呂布麵前都敢放肆無所忌憚,何況現在僅僅是他徐和。
靜靜安坐半晌,兩人都沒開口說話的**。
本來身為官低者的徐和,當率先開口稟明為何來此,然徐和此來,卻是為了一探陳翎底細,故作茫然狀戰戰兢兢端坐著。
陳翎沒有搭理徐和,雖然他本來有事要問徐和,但在此刻,他隻想晾著徐和,讓他知曉得罪人可以,但其中不包括自己。
陳翎繼續著剛才的思緒,是什麽呢,是什麽呢?
毫無頭緒啊!
若是有足夠時間的話,自己還能仗著自身的優勢,將學識轉化為產能,無論是每畝田地的產出都能上一台階,本來能養活一家人的,起碼可以多上二、三人。
時間啊!不等人,主公雖然沒有過催促,但連孫翊,宜霜都沒有瞧見過來玩耍,那麽說明一件事,為了讓自己安靜思考,呂布已經禁止他們進入衙內了。
歎了聲,聽得有人問道:“治中大人可有煩惱?”
抬頭望去,正見徐和一臉阿諛的向自己奉承說道,陳翎嗬嗬一笑,不接徐和之問,說道:“你可知張角得授幾卷天書?”
天書者,《太平清領書》。黃巾軍將張角視為神人,自然與其相關的東西,都加上了神秘色彩,陳翎既有安撫三十萬黃巾的責任,隨鄉入俗,如此說道不為過。
徐和一怔,當時陳翎的書信送至管亥與自己手中時,自己勸阻住管亥,將此事交付自己與陳翎說及,管亥遂與己都不迴陳翎之信。在這信中,隻有寥寥數言,其中就有此問。
徐和把早已準備好的說辭講來,說道:“當初,聖師遇仙,得授天書百餘卷。”說完徐和看向陳翎。
陳翎麵上失望之色一閃便消,笑顏道:“徐校尉可否借我一觀?”《太平清領書》是黃巾太平道教義綜述,陳翎不信如此重要的東西,他們黃巾太平道教眾不會好好保管。
果然如陳翎所料的那般,徐和沒有一絲隱瞞之意,有些尬尷著說道:“此書經曆數次戰爭,現在僅餘五十餘卷。”徐和此言真假難辨,不過其中有幾分真實性,《太平清領書》乃是竹簡製成,一卷一卷聽起來似乎很多,可若是譽寫在紙張上,可能隻有薄薄的一冊。
陳翎臉上已經流露出失望神色,徐和暗忖著,剛才沒有眼花的話,失望加失望,一再失望,他已經開始不耐煩了。
不錯,陳翎是不耐煩了,這個徐和,這個張角,得授《太平清領書》應該是全的,但作為黃巾領袖,忙於舉事起義,他怎會仔細琢磨其中的學識?
據他的經曆來看,一敗再敗,失敗了就跑,《太平清領書》肯定遺失了不少,徐和得到的應該是殘餘部分。
心中還帶著希望,陳翎問道:“能否現在…?”
言下之意徐和已經懂了,連忙道:“我即可派人將書拿來送予治中大人觀看!”徐和說完,匆匆起身告退,快步來到府衙外,吩咐等候在此的心腹,將天書拿來。
做完此事,徐和迴轉再次進入衙內,一路之上暗思,天書之中難道另有玄機?
不然陳翎此人何以如此著急想觀看?
本書來自 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