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心中大奇,決心此次迴去之後,重新再讀一遍。至於那竹簡原書,就算送予陳翎又何妨?自己可是為了防止再次遺失,譽寫過幾份。


    徐和此舉,不在陳翎意料之中,等到將來,徐和心中帶著疑惑,私下搜尋著遺流出去的分冊,綜合大部分之後,看完《太平清領書》,徐和大吃一驚。


    此事暫且不提,徐和迴至陳翎對麵坐下,向陳翎稟道:“我已令從人迴去取來,治中大人但且放心。”


    陳翎見徐和沒有不忍不願之意,心中悅之,這才迴了剛才徐和所問之話,說道:“汝等教眾三十萬,吾決斷不能矣!”


    陳翎說著站起來,向著府衙而去,徐和趕緊隨後跟上。


    聽著陳翎繼續說道:“三十萬眾,所需糧草浩大,吾身為青州治中,為此事豈能不急?”


    徐和聽罷嗬嗬一笑,看著陳翎轉迴身來,狐疑的表情,自得著說道:“治中大人呀!沒有投向主公之前,我等三十萬雖然艱苦,但還能湊合活著!”


    陳翎驚喜,急問道:“此事是真是假,不可信口開河?”


    看陳翎為黃巾軍之事著急上火,徐和對其看法稍有改容,乃秉禮答道:“之前吾等雖然以劫掠為生,然自來青州之後,拓地開荒,牧田耕種,亦是本分,若不是如此,三十萬眾,何以能夠苦苦撐到現在?”


    看著陳翎有些吃驚的表情,徐和接著說道:“早年間,眾人隻知搶掠,不事農物。然並不知,如此作為,可一不可再!”


    徐和歎息著,繼續說道:“不瞞大人,濟南、樂安兩郡被禍害的最為嚴重,第一次還能搶到點東西充饑,第二次已經跑了一部分本地人,所掠較少,可黃巾人數越來越多。這般長此久往,餓死數批人之後,我等隻得放下武器,重新揀起農具,操持田地。而在這其中,身體健壯者方能繼續待在軍中,身體病殘體弱小者,隻能為奴為仆!”


    徐和激憤的說著,陳翎聽得目瞪口呆。


    想不到黃巾軍中已經開始分化起來,如此行徑,與原來沒舉事起義前,所受到的壓迫有何異同?


    徐和慘然說道:“我至今心感管亥為我黃巾軍屈膝降主公,為此事,我要道聲“好!”非為其他,降主公一事,現在來看,管亥做的對,至少現在治中大人在為我等考慮。”說完徐和大禮參拜,泣拜在陳翎腳下。


    陳翎動容,連忙將徐和扶起,溫言道:“徐校尉一心為教眾,天地可鑒,以後不可如此!”


    徐和擦拭著淚痕,就著陳翎臂膀站起身來,說道:“讓治中大人見笑了。”


    陳翎嗬嗬一笑,可是臉上沒有半分笑意,重複一句說道:“以後,不可如此,徐校尉你謹記。”


    徐和一怔,呆愣了半晌,這才醒悟過來,感激道:“多謝大人指點,我知道如何辦了。”


    看徐和領悟了自己的意思,陳翎放下矜持,拍拍徐和,問道:“既然如此,那麽我這是白擔心了?”


    徐和迴答道:“並非如此,現在教眾耕種的田畝,實為他人所有,並不屬於我等,…並不屬於教眾所有,此次前來,實為此耳。”


    陳翎頷首點頭,思慮著,說道:“此事的確麻煩,現在青州政局穩定,有利民事,避禍逃亡的家人迴來之後,於田地歸屬肯定會起分歧。”


    看著徐和一臉渴望的模樣,陳翎硬起心腸,開口言道:“吾不能就此答應你,不過我可以為此告示青州父老,若是逾期者,田地歸你等所有,如何?”陳翎說到此,就不開口說話,順手綽起茶水,輕輕啜了口。


    徐和帶著失望走了,看著他的身影,陳翎沒有語言,沉默了一陣後,猛的將手中茶杯摔了出去。


    他們都幹了些什麽?


    體弱者為奴為仆?


    勇力者方能行劫掠之事?


    陳翎真想嗬嗬一笑,然後將他們全部斬殺!


    這算什麽?


    弱肉強食?


    每個人的性命都是珍貴的,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尊嚴,無論他是否貴賤,無論是男是女。


    本來這個世界已經是夠亂的了,現在再加上他們,各個都是瘋子!


    陳翎不用打聽,就可以料想道,在太平道教義之下,那些無奴為仆者的,定然是自願的,定然是會出口言道,為了太平教,無論做什麽,都可以。


    這是邪教,這是魔鬼之源。


    徐和強行將他們改造成行屍走肉,口中還宣稱著,這是為了你們好,這是為了你們將來能夠過上好日子,這是試煉,這是考驗。


    陳翎不敢繼續放任這種行為,太平道教必須規範起來,太平道教必須世俗化。


    青州黃巾實在太多,不能說殺就殺,那樣治下百姓將會如何看待呂布主公?


    這是一個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規範太平道教眾,就必須深入了解,太平道教產生的緣由、經過。


    從政治上來看,大漢已經走在將要改朝換代的末路上,這給了張角機會,得以在百姓中宣傳他的理想與意願。這從根本來說,是得民心的一件事情,不然也不會有這麽多百姓加入,其中不乏有朝廷命官以及富商。


    而從方仙道、陰陽五行說等神仙術來看,太平道教給了這些人希望,本來走向窮途末路的這些人,緊緊抱住這個機會,加入其中,從而加劇了太平道教蛻變,使得本來有著很好發展前景的太平道教,變得神秘起來。


    戰國中期起,拜神拜仙便在楚地及燕齊流行開來。西漢中期以後,神仙術結合了黃老之說,顯得更加神秘莫測,令百姓敬畏、崇拜。


    “或言老子人夷而化胡”,講的就是老子化胡的故事。


    佛教剛進入中原,這個和中國似曾相識的宗教使得漢朝士大夫普遍認為老子西去印度度化成佛陀;而剛剛傳入中國的佛教,此時微不足道,更是迫切依附在道教上發展,西來傳教的佛教徒也宣稱老子是佛陀的老師。於是,老子化胡的說法成為當時的共識。漢魏時期,太上老君是早期道教教團組織的最高的神。


    從此以後,人們已經把老子說成是體現自然、支配自然的偉大神力和修煉得道、不斷變化的救世主,並作為祖師予以崇拜。


    而現在,張陵創立的五鬥米道,張角創立的太平道,兩者實際都衍生自黃老道。


    張角所創立的太平道,其奉祀的神為黃老,也尊奉中黃太乙,太乙又作太一。


    太一或中黃太乙是什麽神?


    《史記·天官書》說太一居紫微宮北辰: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秦漢時期,太一被認為是紫微宮北極天帝或天帝大皇,是天中央主宰四方的最高神。


    《史記·封禪書》說: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張角信奉黃帝和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類最美好的事情。


    在這個太平世界裏,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礎上,張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這就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


    太平道的經典是《太平青領書》。


    書中記載“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


    又說:“而多巫覡雜語”。


    太平道的宣傳語最為著名的一句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角以黃天為至上神,認為黃神開天辟地,創造出人類。


    黃天是誰?


    中平元年春二月,钜鹿人張角自稱“黃天”!


    張角他區區一介凡人,竟然敢如此膽大妄為,自稱至上神!


    陳翎顫著手,仔細看著徐和送過來的《太平青領書》。


    在這書中,既有好的一麵,諸如教義、理想;又有消極避世修仙的導引術,符祝、祈禳之法、星光體一說等,可惜殘缺的厲害,根本不能得窺全貌。


    祈禳之法,就是七星壇諸葛祭風,五丈原禳北鬥祈延年增壽。此法本隻在遁甲天書中有,但《太平青領書》亦提及。


    星光體一說,即星體投射,源自佛教密術,靈體投射、靈體飛行。俗稱的元神出竅、靈魂出竅。


    看完之後,陳翎沉思默想,要解決太平道教的問題,那麽就從這本書開始吧。


    先剔除不必要的一部分,例如各種術法,然後就是修改教義、理想。


    其實不能算是修改,應該是補充,嚴格規範起來。


    陳翎邊想邊書寫著,從老君百八十戒開始。


    第一戒,不得多畜仆妾。


    第二戒,不得淫他婦人。


    第三戒,不得盜竊人物。


    ……


    最後引用老君的告弟子曰:“往昔諸賢仙聖皆從《一百八十戒》得道。道本無形,從師得成。道可師度,師不可輕。”作為結束語。


    之後便是奉祀的神為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玉清元始天尊”。


    尊奉其餘二位三清: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既然了有神靈,那麽該有的故事架構就簡單了,照搬一書中的有關內容就行。


    那書的名稱是《封神榜》!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


    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


    燧人取火免鮮食,伏羲畫卦陰陽前。


    神農治世嚐百草,軒轅禮樂婚姻聯。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然後就是述寫幾段有關三清的故事,這樣就差不多了。


    擱下筆,陳翎重新檢視,感覺缺少了點什麽,於是又添上了各種道教禮儀,“太上”“至上”“無上”成為施禮見麵的唱名。覺得不夠口語話,遂添上“無量天尊”四個大字。


    本書來自 品&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一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色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色翎並收藏三國一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