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隨眼動,隨見而感,發於心,抒胸臆,如此自在。
難怪他二哥將明年往金陵去的日子提早那許多,怕是被霍先生所書辭藻勾了魂,隻不知是青山綠水的纏綿,還是竹青新米的糯香。胤祉拿過另一卷書冊,入神品讀。
胤礽散學歸家,自是先往賈邢氏處請安,聽人笑言今日府中諸事,量過製衣尺寸,再選了喜歡的樣式,便迴了自個兒的小院兒。
今日門口迎他的隻一個婢子鬆雨。竹風在胤祉書房外間兒溫茶伺候,楊雪告假歸家,桐葉擅繡陪著瑩曦。胤礽聽過鬆雨的簡略言說,點頭以示明了,先轉去堂屋,見瑩曦與一眾丫鬟湊在一處品評絹帕,輕咳一聲。
“二哥!”瑩曦起身相迎,將手裏捏的兩條帕子送到胤礽眼前,道,“二哥喜歡哪一條?”
小丫頭愈發會說話了。胤礽掃了眼帕子,女子的繡工同男兒的文章一般,都是得時間磨出來的,這些個物件兒在他看來實在不夠精致,倒也看得出其中用心,便道:“各有所長,何必比較。”陳嬤嬤將小丫頭教得不錯,嬌而不縱,傲而不狂,自律而不苛人,寬厚而不破規,他需得擇了厚禮相謝。
瑩曦對胤礽未有斷言並不意外,迴身對立在一旁的丫鬟們道:“幾位姐姐繡的帕子我都喜歡,花樣子我也收下了,五百錢請幾位姐姐買香脂。”
胤礽見桐葉望過來,對著人微一頷首,道:“大姑娘賞你們的,收著吧。今兒晚上可迴家一趟。”
見胤礽發了話,桐葉忙領著幾個小丫頭謝賞。
待屋中侍婢退下,兄妹兩個在榻上隔案對坐,說起正事。
“那幾個小丫頭,妹妹可有看中的?”說著話,胤礽從袖中取出一把檀香扇遞過去。
瑩曦雙手接過,笑道:“謝謝二哥。箏琴幾個可是三哥好容易瞧過眼的。”撚開香扇,見是一副栩栩如生的荷花圖,小小驚歎一聲。
“我們這兒不急著用人,倒是你這幾日接了不少花帖,出門不似在家中隨意,身邊總該再添幾個人。若沒有瞧上的,也別勉強,太太身邊的茗迦,我這兒的竹風,平日常隨行赴宴,見識多些,你出門帶上,我們也放心。”
瑩曦舉了香扇遮笑,道:“二哥,你嘮叨起來,比三哥話還多。”
胤礽頭迴被人這般直白的嫌棄嘮叨,麵上愕然毫不做作,旋即笑歎:“好,二哥不說了,你瞅了半日的針線,迴去歇歇眼睛,今日莫要再看花樣子。鬆雨——”
鬆雨掀了簾子進來,道:“請二爺吩咐。”
胤礽瞅著瑩曦略有困倦的模樣,道:“大姑娘的奶嬤嬤可跟來了?抱姑娘迴去。”言罷,不放心的起身走到瑩曦身邊,用手背試了試瑩曦額頭的溫度。
“二哥放心。不過是……略有乏力。”瑩曦捏著胤礽的袖子搖了搖,很怕人要她臥床休息。
胤礽歎了口氣,挨著女孩兒坐了,道:“放心,不會管著你不許出門的。”
兄妹二人說話的功夫,照看瑩曦的陳嬤嬤已領著一串仆婢帶著羹湯過了來,胤礽見瑩曦麵色微紅,立時明白人之前言語間微妙停頓為何,忍下笑意,看著人幾口飲盡湯羹,由人抱著去了。
弟弟妹妹都太懂事,還是少了幾分為人兄長的樂趣。胤礽背著手走進胤祉的書房,對行禮的竹風擺擺手,自掀了簾子進了屋。
隻見案前小小少年一本正經的執卷默讀,胤礽徑直繞過書案,挨著人坐了,伸手去拿胤祉手中卷冊,道:“剛才那般動靜,還喚不迴你的魂兒?”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才是正經。”胤祉順勢鬆了手,笑道,“二哥不是如此期望麽?”
“二哥知道錯啦。”胤礽合上書卷,伸手攬了胤祉的肩膀,道,“三兒別生氣。”
“弟弟又不是那小氣的人。”胤祉嘟囔一句,旋即正了神色,道,“二哥,你近日可有聽得江南那邊的消息?”
胤礽捏了捏胤祉的肩膀,道:“江南那麽遠,地域習俗迥異,確實麻煩,年後我過去的時候,會多帶些人,省得到時候沒有趁手的人使喚。”
“哦——”胤祉拖了長音迴話,“到時候老太太少不得要你帶了東西給巡鹽禦史夫人。”
胤礽眨了眨眼,原來他三弟是怕他傷心,這彎子繞的可是有點兒大,側身與人對視,道:“我畢竟是過去應試,叫人先把東西送過去,待府試結了,得了功名,再登翰林學士的門,才好看不是?”情分這東西是處出來的,之前親近的年月也不過一二年,如今一別三四年,音訊越來越少,那麽點子情誼哪裏扛得住磋磨?到時候他了了與林家老太太之間的應承也就結了。且看著他父親對張家的態度,也不是放不下的,賈敏既然選擇夫唱婦隨的偏重二房,他父親看得開。
江南林家府邸,林如海與賈敏性情相契,夫妻相得,可謂眷侶,隻是二人成婚數年,雖中有守孝三年,至今仍未有一二半女,然著實叫人遺憾,林如海對旁人酒後‘諫言’,先說自個兒得謹遵祖訓,又道兒女緣分總是不同,賈敏娘家身份貴重,未曾被人當麵明嘲暗諷,倒還算穩得住,眉頭仍不免有幾分輕愁。
林如海入了鹽道,方才漸知此間風險,雖說瞧不上金陵賈王史薛四大家族族人行事,仍不免借勢擋一擋兇險,自有往來,因恐被人帶累名聲,暗裏吩咐心腹盯著那幾姓人行事,今日循例聽侍從迴稟,聞得王子勝夫妻留下的幾個心腹闔家被發賣了,不由十分訝然,這幾個往日最得王子勝看重,素來麵甜手黑滑不溜秋的,被人如此整治,雖是報應不爽,仍叫人擔憂是否有內情,忙叫人將緣由細細說來。
那侍從沒打探著內情,便將所知一五一十的道來:那幾家人前些日子叫囂要往京中伺候少爺姑娘,轉眼不過旬月便不見了人,王家裏頭風平浪靜的,若不是那擔了賣人之責的牙婆他認識,他也當那幾家人進京奔好前程去了,而那牙婆素來做的是心狠手黑的差事,經其手之人再是開不得口了。
林海揮退侍從,自個兒在書房靜坐許久,這事兒雖是王家人慣常的手段,瞧著卻不似王子騰的手筆,更何況這時候,王子騰避嫌還來不及,想必是王子勝的獨子王仁做的。先前他在京中之際,對王家兩位少爺的品性也略知一二,那王仁——林海歎了一聲,他前幾日聽人諷笑過王家二爺的獨子讀書竟是走了賈家門路的事兒,當時隻做笑談,現在想來,未必沒有大房賈瑾安的動作,小小年紀便可拋棄好惡,著眼未來,果然如他母親所言,非池中物。可惜,這等人物若是身在亂世,自可成就傳奇,生於太平盛世,卻非祥瑞。
門外候著的小廝被一旁丫鬟眼巴巴的瞅著,抬頭看了眼天色,輕叩門扉,問道:“老爺,可要用膳?”
林海聞言看了眼案上座鍾,起身道:“去太太院裏。”
小丫頭向門口的小廝福了福身,飛快的跑去報信。
雖有仆婢環繞,然隻夫妻二人,到底有些冷清,用罷餐食,揮退侍婢,二人相對品茗。
賈敏正想開口說些官眷間的消息,就聽林海出聲道:“我記得你說過賈瑾安和寧國府的賈蓉,是要今年迴金陵鄉試?”
“是,珠哥兒本也有心一試,二哥和二嫂的意思是叫他踏實的來,不必著急。”賈敏心中驚訝,林海一向不喜賈赦一房,不想她當初隨口一說,人就記下了,看來不僅是不喜,竟有幾分戒備的意思。思及此處,賈敏微微蹙眉,她並非不知世事的嬌弱女子,身處後宅亦對江南兇險略知一二,林海能在這漩渦中獨善其身,足以證明其眼光手段,她隨著見得多了,亦讚同林海一些思量,這心思淺淺*有限之輩,到底是比心思深沉的,叫人安心。
林海自然不會費心去記著賈家的事兒,隻是昨日他在李知府處遇上了甄應嘉,聽人說起,方才有此一問,見賈敏因為一句話而費神思量,出言岔開話來:“珠哥兒素來穩當,習書總是紮實些好,我書房有幾卷江南士子的文章謄本,下迴往京中送東西的時候,叫人帶去給珠哥兒。”
“多謝老爺。”賈敏笑著謝過,轉而言道,“昨兒花宴,徐將軍的夫人說皇商薛家的太太薛王氏有喜了,我這裏備上幾分禮好?”
林海付度片刻,薛家老大還算本事,又搭著甄家,既然都是給皇帝辦差的,沒必要惦記著門戶之見,便道:“即是有親戚關係,厚重一二分也無妨。”
夫妻二人定下幾事章程,又閑話片刻,林海便以書房有公文未看為由離開。
書房中,麵貌普通的小廝奉上紙卷,恭順退下。
林海細細看著紙卷,慢慢蹙起眉頭:京中消息他著實留意不夠,那賈赦在工部當差居然後來居上,緣由不清,但那升遷的速度,絕非隻因北靜王府之故。
越往後看,林海眉頭蹙的越緊,最後驀然一鬆,唇邊浮現一抹譏笑:原來如此,竟是還銀子換來的,枉他還以為是自己眼拙!
他最不喜歡世家的一點,就是為了家主名頭的兄弟相殘,林家近年來皆是一脈單傳,他自小瞧著書院同門有兄弟扶持,羨慕非常,對賈赦這等容不得嫡嫡親的弟弟的行為十分不喜,親緣那是天賜的福分,偏身在福中不知福。至於其二麽,就如這賈王兩家,為了利字牽纏太過,日後還是遠著些吧。
賈敏獨臥錦裘,麵色悵然,聽婢子道說走禮單子擬好了,方才懶懶起身。
看過禮單,賈敏覺著□□齊全,吩咐依單置備,念起薛王氏這已是懷上的第三胎,心頭極酸。
賈敏的奶嬤嬤覷著賈敏的神色,使眼色示意屋中侍婢去屋外守著,近前兩步,柔聲道:“太太,薛家的禮由老奴去送可好?”薛王氏第二個孩兒雖是沒留住,到底是有福氣的,許是有什麽方子也說不準。
賈敏自是明白自小一處的張嬤嬤的未盡之意,本欲拒絕,最終卻隻道出虛弱二字:“嬤嬤……”
“太太別哭,您的大福氣在後頭呢……”張嬤嬤揉著賈敏的手,寬慰著。
賈敏滴了點淚就強收了,緩聲道:“既是張嬤嬤親自過去,再添上個金項圈罷。”
“太太想得周全。”張嬤嬤見賈敏泄了心頭鬱氣,便不再多話,為人披了薄毯,退出屋去。
屋外,一身著紫色褶子的丫鬟見張嬤嬤出來,抬手扶了人出門,待行至僻靜處,悄聲道:“嬤嬤可要去薛家太太處打探方子?”
“紫菱姑娘好聰慧。”張嬤嬤不認不否,隻待看這丫頭還能說什麽。
“薛家太太亦是王家女,如何不往府裏去信?老太太張口,必讓太太心想事成。”名喚紫菱的丫鬟已然習慣張嬤嬤少言寡語的性子,神態依然殷切。
“此一事不必勞師動眾,四大家族交情尚在,何須勞動老太太。”張嬤嬤聞言鬆了口氣,這丫頭是當初賈史氏給賈敏的,父母兄弟皆在京中,推崇榮國府倒也尋常。近日在她跟前殷勤,想必也是為了某個好前程,隻是不知這丫頭惦記的前程在哪兒。
難怪他二哥將明年往金陵去的日子提早那許多,怕是被霍先生所書辭藻勾了魂,隻不知是青山綠水的纏綿,還是竹青新米的糯香。胤祉拿過另一卷書冊,入神品讀。
胤礽散學歸家,自是先往賈邢氏處請安,聽人笑言今日府中諸事,量過製衣尺寸,再選了喜歡的樣式,便迴了自個兒的小院兒。
今日門口迎他的隻一個婢子鬆雨。竹風在胤祉書房外間兒溫茶伺候,楊雪告假歸家,桐葉擅繡陪著瑩曦。胤礽聽過鬆雨的簡略言說,點頭以示明了,先轉去堂屋,見瑩曦與一眾丫鬟湊在一處品評絹帕,輕咳一聲。
“二哥!”瑩曦起身相迎,將手裏捏的兩條帕子送到胤礽眼前,道,“二哥喜歡哪一條?”
小丫頭愈發會說話了。胤礽掃了眼帕子,女子的繡工同男兒的文章一般,都是得時間磨出來的,這些個物件兒在他看來實在不夠精致,倒也看得出其中用心,便道:“各有所長,何必比較。”陳嬤嬤將小丫頭教得不錯,嬌而不縱,傲而不狂,自律而不苛人,寬厚而不破規,他需得擇了厚禮相謝。
瑩曦對胤礽未有斷言並不意外,迴身對立在一旁的丫鬟們道:“幾位姐姐繡的帕子我都喜歡,花樣子我也收下了,五百錢請幾位姐姐買香脂。”
胤礽見桐葉望過來,對著人微一頷首,道:“大姑娘賞你們的,收著吧。今兒晚上可迴家一趟。”
見胤礽發了話,桐葉忙領著幾個小丫頭謝賞。
待屋中侍婢退下,兄妹兩個在榻上隔案對坐,說起正事。
“那幾個小丫頭,妹妹可有看中的?”說著話,胤礽從袖中取出一把檀香扇遞過去。
瑩曦雙手接過,笑道:“謝謝二哥。箏琴幾個可是三哥好容易瞧過眼的。”撚開香扇,見是一副栩栩如生的荷花圖,小小驚歎一聲。
“我們這兒不急著用人,倒是你這幾日接了不少花帖,出門不似在家中隨意,身邊總該再添幾個人。若沒有瞧上的,也別勉強,太太身邊的茗迦,我這兒的竹風,平日常隨行赴宴,見識多些,你出門帶上,我們也放心。”
瑩曦舉了香扇遮笑,道:“二哥,你嘮叨起來,比三哥話還多。”
胤礽頭迴被人這般直白的嫌棄嘮叨,麵上愕然毫不做作,旋即笑歎:“好,二哥不說了,你瞅了半日的針線,迴去歇歇眼睛,今日莫要再看花樣子。鬆雨——”
鬆雨掀了簾子進來,道:“請二爺吩咐。”
胤礽瞅著瑩曦略有困倦的模樣,道:“大姑娘的奶嬤嬤可跟來了?抱姑娘迴去。”言罷,不放心的起身走到瑩曦身邊,用手背試了試瑩曦額頭的溫度。
“二哥放心。不過是……略有乏力。”瑩曦捏著胤礽的袖子搖了搖,很怕人要她臥床休息。
胤礽歎了口氣,挨著女孩兒坐了,道:“放心,不會管著你不許出門的。”
兄妹二人說話的功夫,照看瑩曦的陳嬤嬤已領著一串仆婢帶著羹湯過了來,胤礽見瑩曦麵色微紅,立時明白人之前言語間微妙停頓為何,忍下笑意,看著人幾口飲盡湯羹,由人抱著去了。
弟弟妹妹都太懂事,還是少了幾分為人兄長的樂趣。胤礽背著手走進胤祉的書房,對行禮的竹風擺擺手,自掀了簾子進了屋。
隻見案前小小少年一本正經的執卷默讀,胤礽徑直繞過書案,挨著人坐了,伸手去拿胤祉手中卷冊,道:“剛才那般動靜,還喚不迴你的魂兒?”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才是正經。”胤祉順勢鬆了手,笑道,“二哥不是如此期望麽?”
“二哥知道錯啦。”胤礽合上書卷,伸手攬了胤祉的肩膀,道,“三兒別生氣。”
“弟弟又不是那小氣的人。”胤祉嘟囔一句,旋即正了神色,道,“二哥,你近日可有聽得江南那邊的消息?”
胤礽捏了捏胤祉的肩膀,道:“江南那麽遠,地域習俗迥異,確實麻煩,年後我過去的時候,會多帶些人,省得到時候沒有趁手的人使喚。”
“哦——”胤祉拖了長音迴話,“到時候老太太少不得要你帶了東西給巡鹽禦史夫人。”
胤礽眨了眨眼,原來他三弟是怕他傷心,這彎子繞的可是有點兒大,側身與人對視,道:“我畢竟是過去應試,叫人先把東西送過去,待府試結了,得了功名,再登翰林學士的門,才好看不是?”情分這東西是處出來的,之前親近的年月也不過一二年,如今一別三四年,音訊越來越少,那麽點子情誼哪裏扛得住磋磨?到時候他了了與林家老太太之間的應承也就結了。且看著他父親對張家的態度,也不是放不下的,賈敏既然選擇夫唱婦隨的偏重二房,他父親看得開。
江南林家府邸,林如海與賈敏性情相契,夫妻相得,可謂眷侶,隻是二人成婚數年,雖中有守孝三年,至今仍未有一二半女,然著實叫人遺憾,林如海對旁人酒後‘諫言’,先說自個兒得謹遵祖訓,又道兒女緣分總是不同,賈敏娘家身份貴重,未曾被人當麵明嘲暗諷,倒還算穩得住,眉頭仍不免有幾分輕愁。
林如海入了鹽道,方才漸知此間風險,雖說瞧不上金陵賈王史薛四大家族族人行事,仍不免借勢擋一擋兇險,自有往來,因恐被人帶累名聲,暗裏吩咐心腹盯著那幾姓人行事,今日循例聽侍從迴稟,聞得王子勝夫妻留下的幾個心腹闔家被發賣了,不由十分訝然,這幾個往日最得王子勝看重,素來麵甜手黑滑不溜秋的,被人如此整治,雖是報應不爽,仍叫人擔憂是否有內情,忙叫人將緣由細細說來。
那侍從沒打探著內情,便將所知一五一十的道來:那幾家人前些日子叫囂要往京中伺候少爺姑娘,轉眼不過旬月便不見了人,王家裏頭風平浪靜的,若不是那擔了賣人之責的牙婆他認識,他也當那幾家人進京奔好前程去了,而那牙婆素來做的是心狠手黑的差事,經其手之人再是開不得口了。
林海揮退侍從,自個兒在書房靜坐許久,這事兒雖是王家人慣常的手段,瞧著卻不似王子騰的手筆,更何況這時候,王子騰避嫌還來不及,想必是王子勝的獨子王仁做的。先前他在京中之際,對王家兩位少爺的品性也略知一二,那王仁——林海歎了一聲,他前幾日聽人諷笑過王家二爺的獨子讀書竟是走了賈家門路的事兒,當時隻做笑談,現在想來,未必沒有大房賈瑾安的動作,小小年紀便可拋棄好惡,著眼未來,果然如他母親所言,非池中物。可惜,這等人物若是身在亂世,自可成就傳奇,生於太平盛世,卻非祥瑞。
門外候著的小廝被一旁丫鬟眼巴巴的瞅著,抬頭看了眼天色,輕叩門扉,問道:“老爺,可要用膳?”
林海聞言看了眼案上座鍾,起身道:“去太太院裏。”
小丫頭向門口的小廝福了福身,飛快的跑去報信。
雖有仆婢環繞,然隻夫妻二人,到底有些冷清,用罷餐食,揮退侍婢,二人相對品茗。
賈敏正想開口說些官眷間的消息,就聽林海出聲道:“我記得你說過賈瑾安和寧國府的賈蓉,是要今年迴金陵鄉試?”
“是,珠哥兒本也有心一試,二哥和二嫂的意思是叫他踏實的來,不必著急。”賈敏心中驚訝,林海一向不喜賈赦一房,不想她當初隨口一說,人就記下了,看來不僅是不喜,竟有幾分戒備的意思。思及此處,賈敏微微蹙眉,她並非不知世事的嬌弱女子,身處後宅亦對江南兇險略知一二,林海能在這漩渦中獨善其身,足以證明其眼光手段,她隨著見得多了,亦讚同林海一些思量,這心思淺淺*有限之輩,到底是比心思深沉的,叫人安心。
林海自然不會費心去記著賈家的事兒,隻是昨日他在李知府處遇上了甄應嘉,聽人說起,方才有此一問,見賈敏因為一句話而費神思量,出言岔開話來:“珠哥兒素來穩當,習書總是紮實些好,我書房有幾卷江南士子的文章謄本,下迴往京中送東西的時候,叫人帶去給珠哥兒。”
“多謝老爺。”賈敏笑著謝過,轉而言道,“昨兒花宴,徐將軍的夫人說皇商薛家的太太薛王氏有喜了,我這裏備上幾分禮好?”
林海付度片刻,薛家老大還算本事,又搭著甄家,既然都是給皇帝辦差的,沒必要惦記著門戶之見,便道:“即是有親戚關係,厚重一二分也無妨。”
夫妻二人定下幾事章程,又閑話片刻,林海便以書房有公文未看為由離開。
書房中,麵貌普通的小廝奉上紙卷,恭順退下。
林海細細看著紙卷,慢慢蹙起眉頭:京中消息他著實留意不夠,那賈赦在工部當差居然後來居上,緣由不清,但那升遷的速度,絕非隻因北靜王府之故。
越往後看,林海眉頭蹙的越緊,最後驀然一鬆,唇邊浮現一抹譏笑:原來如此,竟是還銀子換來的,枉他還以為是自己眼拙!
他最不喜歡世家的一點,就是為了家主名頭的兄弟相殘,林家近年來皆是一脈單傳,他自小瞧著書院同門有兄弟扶持,羨慕非常,對賈赦這等容不得嫡嫡親的弟弟的行為十分不喜,親緣那是天賜的福分,偏身在福中不知福。至於其二麽,就如這賈王兩家,為了利字牽纏太過,日後還是遠著些吧。
賈敏獨臥錦裘,麵色悵然,聽婢子道說走禮單子擬好了,方才懶懶起身。
看過禮單,賈敏覺著□□齊全,吩咐依單置備,念起薛王氏這已是懷上的第三胎,心頭極酸。
賈敏的奶嬤嬤覷著賈敏的神色,使眼色示意屋中侍婢去屋外守著,近前兩步,柔聲道:“太太,薛家的禮由老奴去送可好?”薛王氏第二個孩兒雖是沒留住,到底是有福氣的,許是有什麽方子也說不準。
賈敏自是明白自小一處的張嬤嬤的未盡之意,本欲拒絕,最終卻隻道出虛弱二字:“嬤嬤……”
“太太別哭,您的大福氣在後頭呢……”張嬤嬤揉著賈敏的手,寬慰著。
賈敏滴了點淚就強收了,緩聲道:“既是張嬤嬤親自過去,再添上個金項圈罷。”
“太太想得周全。”張嬤嬤見賈敏泄了心頭鬱氣,便不再多話,為人披了薄毯,退出屋去。
屋外,一身著紫色褶子的丫鬟見張嬤嬤出來,抬手扶了人出門,待行至僻靜處,悄聲道:“嬤嬤可要去薛家太太處打探方子?”
“紫菱姑娘好聰慧。”張嬤嬤不認不否,隻待看這丫頭還能說什麽。
“薛家太太亦是王家女,如何不往府裏去信?老太太張口,必讓太太心想事成。”名喚紫菱的丫鬟已然習慣張嬤嬤少言寡語的性子,神態依然殷切。
“此一事不必勞師動眾,四大家族交情尚在,何須勞動老太太。”張嬤嬤聞言鬆了口氣,這丫頭是當初賈史氏給賈敏的,父母兄弟皆在京中,推崇榮國府倒也尋常。近日在她跟前殷勤,想必也是為了某個好前程,隻是不知這丫頭惦記的前程在哪兒。